混在五代当军阀-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正是。”元行钦、李山海也同声喊道,“让他们去打得痛快,却让我们闷在后面,大人也太偏厚此薄彼了。”
史弘肇嘿嘿笑了起来,众将争先,这可是件好事,哈哈道:“放心,我会留下些敌人让你们解馋的。”
“你所过之外,还会留有敌人?”李山海撇嘴轻声道,在原幽州系的将领中,他与元行钦是少数未曾领兵出战者,而且在飞狐关关下双双败给了王处直,心中早有些闷闷不乐,自觉在这些曾出战过的将领面前低了一头。
诸将的奋勇争先,倒让李昇有些作难了,他叹了口气道:“其实我比你们都要想上阵搏杀,我起自行伍,每战必于最前,如今身为三军之帅,反而没有了上阵地自由。”
说到此处,还瞪了微笑着的敬翔一眼,很明显,敬翔是约束他上阵自由的一个重要人物,自那次于阵前迎击王处直以来,敬翔不知多少回旁敲侧击,以所谓“为帅者当运筹帷幄”、“斩敌夺旗为将者所为”、“将帅各有其道,为帅者不可逞勇与将士争功”之类的话语,将他谏得早就服了,因此这一次直接令史弘肇代他为锋锐。
“何不分兵两路攻敌”。高行周轻声插了句,众将相持不下,若能分兵两路,则至少可以多派一个先锋官了。因此此言一出,单廷珪与元行钦等都表示赞成,史弘肇虽觉不馁,却也一时无法出言反驳。
“兵分两路,我军实力分散,只怕难以持久,我军利于速决而非消耗。”刘知温此时插言道,他在相争的众人之外,因此反而能比较冷静分析。
敬翔用折扇敲了下手:“正是,我军有如一只手,集中一路有如握紧拳头,揍谁谁都无法承受,但若是分散,则好比五根手指,随便哪一根都只能伤敌而不能致敌以死路。况且,我军除去夺取晋西北之外,前要防晋轻骑自太原来袭,后要小心镇州李存勖的十余万大军,更有杨师厚十万大军意图不明,如不能在敌发现我意图前实现战略目标,便只能退回幽州了。”
第208章 京兆长安王氏一族
贞明元年(公元九一五年),仅用了十日不到的时间便连克义武节镇的李昇燕军,以史弘肇、高行周为先锋,统兵两万,向下一个战略目标进发。
以迅雷之势接连攻克易、定二州、俘虏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对于燕军而言算是从所未有的胜利,从来没有一次战役胜的如此的轻松,完全的压倒性的胜利,而这压倒性胜利是李昇两年潜心经营的结果,放在两年前这想都不能想,以至于完全没有给李存勖反应过来的时间。
河北平原,腹地就是义武和武顺两个节镇,而这两个节镇正是中原的咽喉,控制两个重要关口,飞狐关和井陉关,自古为兵家必争的要地,李存勖同样一点都不含糊,在镇州布置了重兵。
镇州如今最少有三万晋军,再加上武顺节镇王镕本身的军队。李昇令史弘肇统两万精兵为先锋,这几乎占了李昇主战部队的一半,不能不说慎重了。但他心中仍觉有些不安,不知为何,那种危险的感觉自在定州校场上产生后,一直环绕不绝,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
因此,此次进军他以为还是谨小慎微的好,大军进发之际,侦骑四出探马不绝。
所到之处,既没有晋军及赵军的顽强抵抗,也没有百姓的支持,百姓似乎对此剩下的只有凄凉,然而本地赵军似也对于吃败仗无动于衷,毫无羞耻之感。仿佛理所当然。
“得不到本地百姓的支持,打下容易,要守住可就困难了。”敬翔摇摇晃晃地坐在马上,虽然这里是平原,道路也不算崎岖,但他正统文人出身,能够骑在马上不掉下来。已经是非常努力地结果了。
他仍旧持续着那日校场之上的话题,这数日来。他与李昇思前想后,自己的兵力始终太少,是不是要从本地挑选一个有名望将领来做二把手。本来王处直名望都是不错,无论是在义武军心中还是在自己心中都是个可以接受的角色,想来原来的老兵油子至少不会排斥。
然而王处直一直拒绝归顺,李昇也觉强之无益,放之为祸。心中不是没有考虑过杀了他一了百了。但又觉得如果就这样杀了他怕会寒了天下英雄归附之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人人皆知其理,唯独民心犹如天心,天心不可测,民心也不可测。”李昇长长吁了口气。
敬翔的插嘴打断了他的胡思乱想:“明公替如今不同以往,站地高度更高,需要考虑的问题也要往大地方面去,日后习惯才好啊!”
李昇扬眉看着敬翔。微笑道:“先生双目如炬,我心中所想都无法瞒住先生,幸好先生为我臂助,否则即便是万军之中,我也必杀先生而后快。”
敬翔心中登地一下,历来为上者。最忌他人能看透自己想法,此乃亘古无变之理。自己听得李昇隐隐有不顾民心姿意而行便出言相谏,却不曾想李昇尚未说出心意,自己便揣摩而出,李昇虽然并未直接责怪,言语中的杀意却是他无论如何迟钝也感觉得到的。
“明公若是无容人之量,那明公便无定天下之力。”敬翔敢如此直言,也是看透了李昇的性格,李昇不是那种意气用事之人,“明公若是要杀我。也得等天下大势已定之时再杀。如今尚未到统领屠戮功臣之时!”
李昇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先生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敬翔侧目瞧他半晌,等他笑声渐止方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李昇伸手握住挂在马鞍上的马刀,若有所思。过了片刻,他缓缓道:“先生既是如此坦白,我也无需讳言。若是依着这乱世的惯例,若是我想成帝王之业,大功告成之日,便是你等功成身退之时。我不会屠戮功臣,但会迫你等自己退出。我熟读史书以史为鉴,这数千来历朝历代开国之君,无一不是如此。”
敬翔轻轻叹息了声,李昇此言确实不差,历朝开国之君,打天下之时总有谋臣勇士为之效力,但坐天下时则不是被以谋反之名诛杀便是闭门不出称病退隐。
“但我志不在此。”李昇一字一句地道,眼中充满坚定之色:“我看这数千年之史,在上者越是欲将天下变为一家一人之天下,这天下便越难以持久。那些开国之君们屠戮功臣,便让他们的江山长久了么?他们有何权力要让一家一姓地江山延继下去?”
敬翔默然无语,这些疑问,便是象他这般饱读经史的文人,也不曾提出过。历来的统治者,都将如何巩固自己的权力视为首要目标,也正因此,敬翔这般饱学之士会将此当作理所当然,唯有李昇,仿佛想的有些惊世骇俗了。
“因此,先生敬请放心,那些”人“的所作所为,绝非我李昇想做的。”虽然没有太多的话语,但李昇地意思敬翔还是深深明白了。
身为殿后留守的张藏英深知,自己之所以为这一重要职务的担当者,并非李昇看中了自己的武技。李昇选中他,是看中了他的忠诚和能冷静行事,是希望他扮演好定州留守的角色。
与史弘肇高行周等颇为不同,张藏英地身世可谓凄惨,不过在这个乱世又有谁是好的呢,张藏英出身世家,成年时全家为仇人灭门,报仇不果反被发配边疆,最后通过一幅自残的狠劲才赢得了李昇的任用,这一切都来之不易。
“王处直如何了?”
这是每日里起身后的第一问。李昇对于王处直地安置是煞费苦心的,将败在他手中的张藏英与元行钦放在定州。便是要二人严加监视。但他又反复交待,不得对王处直心存虐待,除去自由,他要什么便给他什么。
“还是老样子,除去同他夫人尚偶尔说两句话外,一直一声不吭。”
在听取了意料之中的回答后,张藏英凝眉哭笑。对这个人还真没有办法,也不知大人还留着他干什么。王处直在本地还有不少的声望和势力,指不定什么就会出点什么乱子,还不如一把杀了好。
“报,王参军求见!”
“王处存?”张藏英恍然大悟,他这个时刻才明白大人地深意,王处存明显就是个化名,大人之所以这么做目地是一石三鸟!急道:“快请!”
王处存近来仿佛清减不少。精神也没了往日地好,出征以来他就一直托病,看来确实如此。
“参军来见,不知有何见教。”张藏英施了一个长揖之礼,王处存是跟随李昇地老人了,当初他能被李昇收留也有他地一份功劳,张藏英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王处存咳嗽两声,脸上仿佛闪过一丝尴尬神色。轻轻摇晃着那青瓷茶杯,看着浮起的瓜片茶叶如小舟般在水中飘着,心中思绪万千,感叹人之际遇,也是如此,不知控制命运茶杯那只手。将会让自己飘向何方,半晌之后缓缓道:“我来是有事相求。”
“参军尽管吩咐,藏英只要能办得到的必定舍命达成。”
“我想求将军放了王处直。”
“什么?”张藏英顿时抽了一口凉气,发愣半晌,之后坚定了摇了摇头道:“其他什么事都可以,就算要我的命都行,只有这件事不行。”
王处存脸现痛苦之色,朝天长叹道:“唉,难道老天真要让我做王家的罪人吗?”
张藏英脸色一凝,不解道:“参军。你有何难言之隐不如说出来。我去求大人解决啊!”
王处存神色落寞的摇了摇头道:“不必了,我一开始就欺骗了大人。我根本不叫王处存,这么些年来我一直都是以假面目示人,这叫大人以后还这么相信我,况且大人现在有了敬翔为军师,大人再也不会相信我了。”
“不会地,咱们大人义薄云天,更何况你又没做什么对不起大人的事,以前不是还有许多的功劳的嘛。”
“你不明白的,你不明白的!”
王处存无力的摇了摇头,道:“我知道的太多,知道地太多,几乎大人所有的事情我都知道,这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现在也不想跑了,你把我也抓起来吧,等大人回来把我一起砍了,我就什么也不想了。”
张藏英眉毛一挑,道:“参军,虽然我不知道你的真正身份,但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就你将功抵过,并且让王处直也得以重复原职。”
“哦!”王处存一震,忙道:“什么办法?”
“你可知大人为何不杀王处直吗,他就是想让王处直充分发挥作用,要知道如今我们的兵力只有五万,要吃掉义武和武顺两个重镇可不是那么的容易,如果王处直归降,事情可就大大可为啊!”
“是极,是极,我真是关心则乱啊!”王处存拍着额头大呼道。
“不过……”张藏英故意拖长了音,不断观察着王处存的脸色,道:“这个王处直可是个硬骨头,不是那么好说服地啊!”
“哈哈,这个你就不必担心了,我有把握!”
“好,王处直在这刺史府中,你去劝降他,我安排与他见一面,如何?”
“善!”
……
“你是王郜,你竟然未死!”
“世叔安好!”
第一眼望见对面之人时王处直神情陷入呆滞之中。当王郜将当年的情形一一回忆出来时,王处直便已经相信,这个身形消瘦的半老之人,便是当年那英武潇洒的侄子王郜。
“我自然未死,虽然这些年吃了不少苦,但我还活着,只不是盗用了父亲之名而已。”王郜哈哈大笑,笑声之中无比苍凉,也无比畅快。在为朱温兵败之后和遇到李昇之前的这数年来他隐姓埋名,半是乞讨半是流浪,心中憋闷已极,如今终于可以一吐胸怀。虽然天还是那天地还是那地,他却有重获自由之感。
王处直无语了,能在这个情况下遇到自己的侄子,曾经的老上司也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我此来,是为了劝你与李昇合作的。”王处存,如今是王郜了直接挑明了来意,但他说得依旧足够婉转,并不是劝王处直降伏,而是劝他与李昇合作。
在王郜面前,王处直却无法塞住耳朵。王郜从他那深沉的目光之中看出了他心中地抵抗之色,微微扬眉:“我在李昇身边呆了三年,我了解这个人,他是真正地帝王之材,他可以让我们王家重新成为一大世家,如今是最好的机会。”
沉寂……
沉寂……
半晌之后王处直,缓缓道:“我无所谓地,没有子嗣,反倒是你,能保住如今在李昇这里的位置吗?”
“看看再说吧,不试怎么知道。”王郜苦笑着摇了摇头。
在一番非常平静的环境下两人结束了对话,平淡的像白开水一样,然而就是这杯白开水让顽固死硬的王处直的态度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这让张藏英多少有些感到意外,但又觉得这仿佛又都在情理之中,天空的阳光变得绚烂起来。
第209章 必争之地
“你之意思是要我放了你,好让你与李昇继续折腾下去?”在听完谢铭之话后,敬新磨闭起了眼,再不让谢铭从其中看出自己的心意。
屋子里一时间死静下来,除了呼吸声,再也听不到任何响动。空气似乎也凝滞了,这让谢铭觉得有些呼吸不过来,要成大事,先得在这生死一线间行走,这其中的压力与危险,远远超出了他以往的预料。他情知生死存亡就在这一刻,先前自己所做的努力,究竟会换得个如何的结局,便要由这最后一刻他的表现来决定了。
“究竟该说什么好?”他心中不住盘算,脸上神色却是不变。是该继续说服敬新磨,还是跪地求饶?他觉得难以抉择。既是无法选择一个最好的方式,他最终只得采取最笨的手段,那便是默不作声。
死一般的沉静持续了足有一盏茶功夫,敬新磨诧异地睁开眼,只见谢铭靠在椅子之中,竟然如他一般闭目养神。
“看来你是不想活了……”敬新磨冷冷笑道:“已经在闭目等死了么?”
“当说的,本人都已经说过了,如何抉择已非是本家能左右的,决定权在大人手中。小人生死虽然事关大人百年之计,但小人的生死却在大人的一念之间。”谢铭苍白的脸上浮现出微微一笑,这笑容虽然很无力,但却让敬新磨却不得不承认,此时此刻。谢铭却实没有什么好再说的了。
“你记着,我饶你一命。”敬新磨缓缓道,身后屏风那边传来只有他才明白地声音,他若无其事地道:“但却并非你言辞打动了我,事实上我即便是杀了你,李昇也一样会攻打武顺节镇,他绝不会为失去你这一个说客细作而中止大计。只要他给各方施加一定压力。那么那些意欲扳倒我者便会迫不及待地跳出来。”
谢铭根本无法插嘴进去,此刻他能做的。便只有听这奸臣说下去,这奸臣能得李存勖的恩宠,能横行朝野,果然不是一般的人物可比拟的。
“我只不过要借你之口,让李昇退兵罢了。你且去告诉他,要他见好就收。”敬新磨嘴角往上轻轻撇了下,“他听了你说的话。便会退兵了。象李昇那样的人物,我比你们更要了解。”
当全身乏力地谢铭踏出了相府大门时,晚风一吹,他觉得混身冰冷,方才察觉到自上的衣衫已经被冷汗湿透。同敬新磨这般地奸臣斗智斗嘴,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尚差了许多。但最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并不是敬新磨最终还是饶了他,而是敬新磨最后的那句话。
“象李昇那样的人物。我比你们更要了解。”
现在的谢铭,绝不敢再把敬新磨只当作一般的弄臣,因此也不敢把他的这句话当作一般地大话。这一句话让他陷入深思之中,世界上最了解一个人,除了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同类,便是他的最好的敌人。敬新磨究竟是李昇最好的敌人,还是李昇的同类?
这个想法让他心中觉得极为不舒服,身上也更为寒冷,他轻轻打了个寒颤。
……
“妙极!”
李昇打开自溪州传来的信报,只看了两眼,便喜得叫出声来。
“如何了?”敬翔惊奇地侧过头来,想看看那信报中的内容,李昇将快报递与他,目光炯炯望着正北方向,脸上地欣喜之色缓缓收起。道:“不唯王处直已经同意归顺于我。而且王处存,哦不。如今的王郜身份大明,今后再无阻隔,这实在是太好了,太好了……”
敬翔没有急于看那信报,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李昇,李昇向来极少这般感情外露,反而是一个不太重要的王郜让他异常激动,可想而知李昇是个十分重情义的人。
“恭喜统领!”当他看完信报之后,也禁不住欢欣鼓舞,得到王处直允诺归顺只是其一,更是为了王郜的重新投入麾下,为大业又舔了一份助力。
他又看了一遍那快报,禁不住叹道:“这真是老天欲助统领一臂之力啊!”
“老天欲助我一臂之力?”李昇被他这句话从沉思中唤醒:“说来这贼老天还真帮我不少,哈哈哈……哈哈哈哈……”
见李昇开怀大笑,敬翔忍不住也同声大笑起来,他却不知,李昇心中从来没有相信过这些虚无缥缈地东西,他从来只相信自己,李昇从来直信奉拳头硬才是道理。
王处直的归顺,让李昇在南征的战略手段上能够更为灵活。当得知王处直也擎起李昇的燕军旗帜之后,不但义武节镇易、定、祁三州及周围各县州全数归降,另一方面更让晋、梁两方面则对于燕军的军威更为忌禅。
痛恨也好恐惧也好,该来的总是要来,想避也无法避开,人生之中许多事情便是如此。
初冬的冷风轻轻吹拂着战士们崩得紧紧的脸,脸上的烟灰与血污还未来得及洗干尽。尸骸相拄的战场之上,他们尚能站立,便已经让他们心满意足。而那躺在地上地战友与敌人,绝大多数都要如此,永远地长眠下去。
高行周用铁枪拄着地,大步走了过来,他地战马在远方不安地打着响鼻,似乎对于自己的主人弃自己不顾感到不满。高行周摘下自己地头盔,微垂着头,从尸体与尸体间的间隙走了过去。
镇州井陉关乃是通往河东的险要关隘,和飞狐关一起成为幽州西南部地两道屏障。大约是冲积平原的关系。此地没有什么高山峻岭,除去宽千丈的河面,能够作为防御掩体者,便只有井陉关镇的城垣。
自奉命来到这井陉关之后,高行周便陷入了与敌军的苦战之中。不但是晋军和武顺军,还有梁军也十分恐慌,近十余万军队的通路被切断。就犹如被人掐住了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