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流水迢迢 >

第109章

流水迢迢-第109章

小说: 流水迢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长风卫窦子谋奔入树林,面上并无悲痛之色,裴子放紧绷的心弦方悄然放松,却仍忍不住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

    窦子谋趋近禀罢,裴子放修眉紧皱,又望着皇陵上空的烈火出了一会神,终长叹一声,道:“也只有这样了―――”

    华朝承熹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冬至。

    皇陵大祭,庄王与光明司指挥使卫昭联合谋逆,指使高成率河西军突进皇陵,并在方城埋下火药,成帝不幸罹难,薨逝于大火之中。

    忠孝王裴琰护驾不及,只将卫昭击毙,孤身逃出方城。

    肃海侯和长风卫及时赶到,保护了太子,将高成及河西叛军尽歼于皇陵玉带桥前。

    十一月二十五日,天降大雪,燃烧了一日一夜的皇陵方城大火才慢慢熄灭。

    见这日有些薄薄的冬阳,江慈便将被褥搭至院中的竹篙上晾晒。被上粘着数根乌发,她轻轻拈起,见发梢微卷,便笑着将这几根长发小心翼翼地收入荷包之中。

    她将脸靠在锦被上,依稀还能闻到他的气息,眼前,尽是他清晨离去时那明朗的笑容。她痴痴地想了一阵,微笑着抚上腹部,低头轻声道:“你以后,要做一只乖顺的小猫,听见了吗?”

    “当!当——”

    远处,飘来隐约的铜钟声,江慈数了一下,钟声一共九响,待片刻后,又是连着的九声钟响,如此九次。苍凉沉重的钟声在京城上空长久地回响,惊飞满天鸦雀,让这晴冬之日,仿似也笼上了一层阴霾。

    钟声入耳,江慈忽觉一阵恶心,又打了个寒噤,忙奔入屋中,披上了卫昭昨夜带来的狐裘。

    钟声,也荡过悠悠晴空,传入了揽月楼头。

    崔亮正持杯而饮,听到钟声响起,长叹一声,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起身道:“素大姐,我有事,先告辞。”

    素姐淡淡笑着,将他送出揽月楼。崔亮过了九曲桥,直奔京城北门。刚踏上内城大街,便听到马蹄震天,由北门方向疾驰而来。

    崔亮忙随着道上行人一起闪躲,只见一队禁卫军打马狂奔,不多时,又是一队光明司策马而来,马上之人皆是面色沉肃,喝马声也都带着几分不安。

    丧钟声、鸦雀声、马蹄声,让京城的百姓骤然紧张,终有人反应过来,这丧钟,竟是皇帝薨逝才能敲响的九龙钟。人们惊慌失措,纷纷涌上街道,互相打听,可只见禁卫军和光明司卫们纵马疾驰,谁也未能知道确切的消息,更是人心惶惶。

    再过半个时辰,禁卫军和光明司卫清道,挂着白色灵幡的太子辇驾自北门入城,辇驾旁的文武大臣们蹒跚而行,人人长泪痛哭:“皇上!”

    京城的百姓,终于相信,他们至高无上的君王——华朝成帝陛下,薨逝于承熹五年的冬至日。

一三六、丹心化碧() 
崔亮见太子辇驾入城,心中一沉,不由踮起脚,越过街边重重人群,在文武百官中找了一圈,不见裴琰和卫昭身影,更是心中凉透。身后有人拥挤,他一个踉跄,险些跌倒在地。

    丧乐大奏,太子辇驾所过之处,百姓纷纷伏地痛哭。崔亮想起江慈,五内俱凉,一时不能下跪,也无法挪动脚步。

    重兵护卫的太子辇驾和文武百官过后,随后而来的是数千骑高头骏马,人人甲胄鲜明,当先一匹马上,一人紫纱王袍,但浑身染血,还沾着不少泥屑灰尘,面色惨白,正是忠孝王裴琰。

    崔亮一见裴琰,心中一喜,悄悄退后两步,将身形隐入一家店铺檐下的木柱后。刚隐好身形,便见裴琰晃了几晃,咳嗽几声,吐出一口鲜血,直挺挺往马下栽去。

    长风卫们一阵惊呼,童敏抢上,将裴琰抱住,大声呼道:“王爷!”

    百姓们见为国立功、勇驱桓贼的忠孝王倒地,齐声惊呼,前方的文武百官纷纷回头,再过片刻,太子辇驾也缓缓停住。不多时,肃海侯急匆匆过来,蹲下看了看双目紧闭的裴琰,皱眉道:“快,送皇宫,请太医!”

    童敏倏然站起,将裴琰放于马上,腾身上马,冷声道:“不必了,王府有名医!”说着也不理肃海侯,一拨马头,百姓们纷纷避让,长风卫相随,自旁边偏街直奔王府而去。

    裴琰落马之时,崔亮本能下呼了一声,踏前两步,即刻反应过来,退回柱后。等所有人马随着漫天哭声远去,仍未见卫昭身影,崔亮一声长叹,心情沉重,却又没有勇气去老柳巷。正在檐下发呆,一个身影悄然走近,压低声音道:“军师,王爷让您即刻回西园。”

    裴夫人早得报信,待童敏将浑身是血的裴琰背进蝶园,将他放到榻上,双手运力,撕开了他的王袍。

    裴琰睁开眼睛,笑道:“母亲手轻些,孩儿今天可吃苦了。”

    裴夫人熟练地替他上药包扎,低声道:“真死了?”

    “死了。”

    裴夫人轻叹一声,低低道:“那就好。”又道:“你叔父的人马还在城外潜伏着,我也都安排好了,他们不敢动你的。”

    裴琰望向窗外淡蓝的天空,那团烈焰,仿佛仍在眼前腾跃,耳边仍可依稀听见那句——-“少君,咱们来世,再做朋友吧——”

    他忍不住叹了口气,有些沮丧:“只可惜上了皇上的当,太子没能除去,眼下他才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裴夫人取过一边的干净衣袍,帮他换上,道:“是陶行德告的密。静王暗中离开王府后,陶行德并未带人包围静王府。只有光明司的人在府外守着。”

    裴琰冷哼道:“看来,他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借庄王作乱除掉我,算孩儿命大,逃过一劫。”他面色一黯,道:“只是可惜了三郎,他还以为太子也死了,拼死救了孩儿一命,还替孩儿洗清了嫌疑,可现如今——”

    裴夫人在他身边坐下道:“你做得不错,当时也没别的选择。只是接下来该怎么办,你想好没有?”

    裴琰笑了笑,放松身躯躺下,道:“董方和姜遥既不敢当场拿下我,现在也不会拿我怎么样了。”

    “这倒是。他们也拿不准咱们暗中有何布置,又无法安你个罪名。”

    “皇上虽死,但他玩的这一手让咱们和太子打了个平手,现在大家只好继续按兵不动,心照不宣了。”

    裴夫人沉吟道:“那静王那里——”

    “不怕,咱们也没有什么把柄在他手里,就让他继续做他的闲散王爷,哪一日时机成熟了,再把他拎出来用一用。”

    裴夫人却想到了另一层,道:“可眼下皇上已夺了你的实权,太子上台,董方这些人必不会让你重掌大权,如何夺回来呢?”

    裴琰也觉有些棘手,想了片刻,站起道:“既然母亲都安排好了,我这便入宫,与咱们未来的新君会一会儿。”

    他换上新的王袍,裴夫人又取过素服替他罩上,忽然眼波一闪,道:“你等等。”

    她转身从高脚大柜中取出一张红色的帖子,递给裴琰。裴琰接过一看,面色微变,脱口道:“不行。”

    裴夫人微笑道:“你年纪也不小,该娶正室了。”

    见裴琰不言,她端起茶盏慢慢喝了口,悠然道:“再说,现在还有比董二小姐更合适的人选吗?董学士是聪明人,太子全靠他扶持,他大女婿是即将登基的新皇,二女婿是掌握了半壁江山的忠孝王,将来不管哪一方胜出,他都巍然不倒。你说,这个老狐狸,会不愿意做这笔买卖?太子虽懦弱,也不糊涂,只怕他也不愿被董方和肃海侯等人一手把持朝政,借联姻还你权力,维持各方势力均衡,不让某一方独大,他自然也会愿意。”

    裴琰还是沉默,裴夫人只得再劝道:“我已打听清楚,董二小姐贞静娴淑,性情温婉,堪为正配。将来若真有那么一日,她母仪天下,也能收清流一派的心。”

    裴琰转过脸,望着案上玉瓶中插着的数枝梅花,那娇妍的红,灼痛了他的眼睛,他定定看着,仍是无法开口。

    裴夫人看了看他的脸色,道:“你是不是有了心仪的女子?”

    裴琰微微一惊,忙转过头道:“没有。”

    “有也无妨。”裴夫人一笑:“将来纳为侧妃便是,但你的正妃,只能是这位董涓小姐。”

    裴琰静立片刻,垂头低声道:“一切由母亲作主。”

    裴夫人欣慰地笑了笑,道:“既是如此,我这就亲去董府提亲,等皇上遗骸回宫,你再入宫守灵、与太子详谈吧。”

    裴琰由蝶园出来,觉肩头和左腿上的刃伤疼痛难当,忍不住吸了口凉气。童敏过来,禀道:“军师回西园了。”

    裴琰放下心,又想了想,道:“你加派人手,密切监视素烟,如果发现江姑娘,不管用什么方法,把她接回来。”

    “是。”

    伤口愈发疼痛,全身就似要散架一般,而心,却麻木到没有知觉,裴琰茫然在相府内一瘸一拐地走着,在荷塘边静默,在西园门口徘徊。

    崔亮正站在藤架下出神,听到园外隐有咳嗽之声,急忙出来,道:“王爷!”

    裴琰在他的搀扶下走入西园,直接进了西厢房,在床上躺下。崔亮把完脉,道:“王爷这回可伤得不轻。”

    裴琰苦笑一声,道:“可惜没把圣上救出来。”

    崔亮眼神微闪,低头道:“我给王爷开个方子,接下来得守灵七日,您若不调理好,大雪天的,怕落下病根。”

    “多谢子明。”裴琰慢慢合上双眸,半晌,幽然道:“子明,皇上死了,三郎,也死了——”

    崔亮竭力控制握着毛笔的手不颤抖,叹息道:“我先前听说了,卫大人走了这条大逆不道的路,唉,只希望不要牵连太多无辜的人。”

    “是啊,但玉间府卫氏一族,怕是得面临灭族之厄。”

    崔亮写着药方,叹了口气。

    裴琰猛然坐起,直视崔亮:“子明,有人在暗中监视你。我怕太子的人知道了你的师承来历,你这段时间,千万不要出王府。”

    崔亮纵是万分担忧老柳巷中的江慈,也只得应道:“好。”

    十一月二十五日,大雪。

    凌晨,刮起了大风,风卷雪,雪裹风,铺天盖地,未到辰时便将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银白之中。白茫茫的京城,仿佛穿上了素白的孝服,呼呼的风声,也仿佛在呜号致哀。

    白色的雪,白色的灵幡,白色的幛幔,白色的祭旗,人们身上白色的孝衣,还有一张张略显苍白惶恐的面容,素净的白,惨淡的白,天地间仿佛只有这一种颜色。

    皇陵方城大火终于在凌晨的大雪中熄灭,守在这处的姜远命人再不停泼水,待火场结了一层薄冰,亲自带人寻找成帝遗骨。

    大风,吹得雪花卷舞,姜远带人忍着高温和焦臭,终于进到火场,已找不到任何尸身,徒留一地焦黑的灰烬。

    姜远默立良久,叹了口气,道:“烧得太厉害,只怕都化成灰了,回去复命吧。”他正待转身,却眼神一闪,慢慢蹲了下来。

    两块碎石间的空隙中,一支断成两截的碧玉发簪,静静地躺于尘埃之中―――

    回响在整个京城上空的哀乐凄凉入骨,将江慈从睡梦中惊醒,这才发觉天已大亮。

    她穿好衣裳,披上狐裘出门,见满院积雪,不由有些兴奋。曾听他说过姐姐喜欢带他堆雪人,若是他回来,便可在这院中堆上两个,不,三个雪人,两个大的,一个小的。

    有鸦雀自屋顶“扑愣”飞过,江慈抬头,见屋顶也覆了一层厚厚的雪,笑了笑,正待转身进屋,忽然停住了脚步。

    别人家的屋顶,似乎与自家小院有所不同,她的心急速下沉:钟声、哀乐声,还有人家屋顶上的白色灵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江慈双颊一阵阵发凉,急忙换过男装,再罩上斗篷,将脸涂黑些,隐于斗篷中,匆匆出了院门。

    满街的灵幡,漫天的哀乐,江慈一路走来,越发心惊,待走到内城大街,她茫然随人群跪下,茫然看着数千禁卫军护拥着十六骑大马拉着的灵柩经过。那黑色的灵柩,如一道闪电,刺痛了她的眼睛。

    身边,有人在低声交谈。

    “唉,圣上蒙难,华朝只怕要多事了。”

    “不怕,有忠孝王和董学士等人稳着,乱不了。”

    “你说,庄王老老实实去海州便是,何苦谋逆?”

    “就是,只怕他是受了卫三郎那弄臣的撺掇,那妖孽,烧死了干净,只可惜圣上,对他多年宠幸,竟落得——”

    “所幸忠孝王爷将这妖孽除了,和肃海侯爷一起,护得太子安全。不然,唉。”

    “也不知忠孝王爷的伤势如何?上天可得保佑才是。”

一三七、尘埃落定() 
江慈眼前一黑,旁边有人扶住了她:“小哥,你怎么了?”

    又有几人过来,将她扶到一边的柱边坐下,但他们的脸是如此模糊,他们的声音也似在另一个世界传来。

    “看来是病了。”

    “要不要送他去看大夫?”

    “算了,别多管闲事,让他在这里待着,他家人自会找来的。”

    “走吧走吧。”

    江慈只觉自己的身躯悠悠荡荡,在半空中飘浮,她极力想落地,却总是落不下来。似有什么东西要从体内向外汹涌而出,又似有什么,在一下下割着已经麻木的身躯。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现在在哪里?

    风卷起斗篷下摆,扑打在她的腹部,她悚然清醒,用双手捂住腹部,挣扎着站了起来。

    她在寒风呼朔的大街上艰难走着,不停地,一下下咬着自己的舌尖,只是,泪水却不可控制,自眼中滚落,滑过面颊,滑落颈中,冰凉刺骨。

    “好,我若再丢下你,便罚我受烈焰噬骨——”

    “小慈,你等我,再等二十多天,一切就结束了。”

    “小慈,等我回来。”

    她的眼前,一片模糊的白,但这片白之后不停闪现的,却是他临走时那明朗的笑容。

    揽月楼。

    素烟跪在地上,默默听罢,磕下头去:“素烟明白,请上使回去禀告主公,素烟自会承继楼主遗志,继续为主公效命,死而后已。”

    黑衣人笑了笑,道:“叶楼主生前,也经常在主公面前夸素大姐,所以楼主去世后,主公将这‘揽月楼’交给素大姐掌管,继续为主公打探各方消息,还请素大姐不要辜负了主公的一片期望。”

    “是。”素烟起身,将黑衣人送出“揽月楼”,看着他上轿离去后,望着满天大雪,叹了口气。正待转身入楼,忽听到楼前的石狮后有人在低声唤道:“小姨。”

    素烟面色一变,急忙转到石狮后,定睛看了看,握住江慈冰冷的手:“小慈,你怎么来了?快进来。”

    江慈木然移动脚步,随素烟踏上石阶,正待入楼,忽听有人大声道:“素大姐。”

    素烟缓缓转过身来,踏前两步,将江慈护在身后。安潞带着十余人走近,微笑道:“素大姐,江姑娘。”

    素烟冷冷道:“今日我这‘揽月楼’不接待任何人,各位长风卫弟兄,请回吧。”

    安潞却只是看着江慈,恭声道:“江姑娘,王爷让我们接您回王府。”

    江慈低头想了片刻,慢慢从素烟身后走出,素烟一把将她拉住,急道:“小慈。”

    江慈抱上她的脖颈,在她耳边低声道:“小姨,您放心,他不会害我的,我也正想问他一些事情。”

    由于未能找到成帝遗骨,姜远回禀后,只得奉命将火场的灰烬捧了一捧,盛入灵柩,在漫天大雪中,将灵柩运回宫中。

    皇宫,一片孝素,满目灵幡孝幛。太子率百官全身孝素,伏于乾清门前的雪地中,哭声震天,恭迎成帝灵柩入宫。

    从昨日起,太子就一直痛哭,晕厥数次,水米未进,全靠数名太医及时灌药施针,这刻才有力气亲迎父皇灵柩。他两眼红肿,喉咙嘶哑,悲痛的哭声让群臣心中恻然。

    静王一身孝服,跪于太子身后,哀哀而泣。只是,他自己也想不清楚,到底为何而泣?是为了眼前灵柩中的人,还是为了别的什么。

    待大行皇帝灵柩进入延晖殿,哀乐呜咽响起,太子扑到灵柩上,再次哭得晕了过去。

    姜远忙将太子背入内阁,董学士和太医们一拥而入,掐人中,扎虎口,太子终于悠悠醒转,他环顾四周,内阁中还是皇帝在世时的样子,不由悲从中来,再度放声痛哭。

    董学士忙道:“快,送新皇去弘泰殿歇息。”姜远又俯身,负起太子入了弘泰殿。太子无力躺于榻上,董学士跟着进来,待太医手忙脚乱一阵,太子稍显精神了些,他挥挥手,命众人退出。

    他在榻前跪下,低声道:“请皇上保重龙体。”

    太子喘道:“董卿。”

    “臣在。”

    “一切都拜托您了。”太子想起死于烈火中的皇帝,再次哀泣。

    董学士跪前一些,握住太子的手,低声道:“皇上节哀,眼下还有更要紧的事情,裴琰只怕马上就会‘带伤’进宫。”

    太子沉默片刻,缓缓道:“岳父大人,您意下如何?”

    董学士磕头,道:“臣请皇上决断。但容国夫人昨日亲自上门提亲,昨夜我又接到急报,宁剑瑜已兵压至了河西府,而裴子放还未到梁州。臣估计,裴氏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一旦咱们不允,便是要与他们彻底翻脸,臣恐——”

    太子盯着董学士头顶的孝帽看了良久,幽幽叹了口气:“裴琰一表人才,文武双全,倒也配得起二妹。”

    董学士连连磕头:“臣遵旨。”

    忠孝王裴琰素服孝帽,一瘸一拐,在姜远的搀扶下入宫,在先帝灵前哀恸不已、痛哭失声,终因悲伤过度引发内伤,在灵前吐血昏厥过去,只得也由姜远背入弘泰殿。

    董学士看了这两个女婿一眼,将殿门“吱呀”关上。

    太子躺在榻上,看着裴琰行叩拜大礼,无力道:“裴卿平身,坐着说话吧。”

    “谢皇上。”裴琰站起,在锦凳上斜斜坐下。

    太子仍是满面悲痛,望着殿顶红梁大柱,幽幽道:“二弟被弄臣蒙蔽,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父皇蒙难,朕这心里——”说着又落下泪来。

    裴琰忙劝道:“请皇上节哀,元凶虽已伏诛,但大局仍未稳,事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