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

第380章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380章

小说: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谈判才算真正开始,双方激烈交锋,寸土必争,进行最后的争夺。

    ――――

    谈判在继续,苏联的情势愈发地恶劣。

    七月十五日,德军中央军群攻占了首都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合围了红军十几个师,切断了苏联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干线明斯克-莫斯科公路,并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司令部设在此地。

    而此时,德军离莫斯科仅有三百八十公里了。

    随着局势持续恶劣,莫洛托夫纵然有通天彻地之才,在谈判桌上也不得不一步步后退。

    参与谈判的中国人,心头那叫一个痛快

    ――――

    七月十八日,条约文本最后确定下来,总理告诉莫洛托夫,这是最后的底线,不能再有任何改动了。

    最终文本中,俄方归还中方的土地名目如下:

    一)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

    二)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

    三)库页岛约十万平方公里。

    四)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面积约四十六万平方公里

    五)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

    六)自沙渍达巴哈起,至葱岭止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

    七)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阴,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尔达止,约二万平方公里。

    八)额尔齐思河及斋桑泊附近,约二万平方公里。

    九)新疆极西地区帕米尔,约一万余平方公里。

    十)哈萨克东部、新西伯利亚南部约一百一十万平方公里。

    此外,还有一个补充条款,条约签订之日起,苏联必须断绝同外蒙的一切联系,任何联系都必须在中华联邦共和国中央政府的授权下进行。

    至于中方所需承担的责任,则属于秘密条款,不予公布。

    莫洛托夫的体重每天都在往下降,随着签约日期的一天天临近,莫洛托夫就好像要被钉上十字架。

    莫洛托夫这样,其他的苏联人也都跟莫洛托夫差不多。

    没有中国人同情苏联人,苏联人越这样,中国人的心里就越痛快。

    这口恶气憋得太久,也太深了

    ――――

    七月二十三日。

    这天,北京城的天气那叫一个好

    凌晨一场暴雨,把暑气和灰尘全灭,现在阳光艳艳,但却一点都不烈,时不时还有清风拂过。

    怀仁堂里,不时有阵阵爽朗的大笑声传出来。

    总理、韩立洪、冯玉祥、宋庆龄、何香凝、方振武、黄炎培、张澜、于右任等人俱都在座,人人脸上都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中国人,压抑的太久,太久。

    今天,是一个里程碑似的日子。

    今天之前,中国一直是棋子的命运,任列强随意欺凌、摆弄,但今天之后,尽管依旧极为贫弱,中国人却是棋手了。

    八点二十分,总理出去迎客。

    八点三十分,客人陆续进了中南海。

    第一波是记者,其中有中国记者,也有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记者。

    第二波是各界贤达。

    第三波是美英等国住中国大使,当然,也包括莫洛托夫和苏联大使等苏联人。

    九点二十分,在美国驻中国大使考麦斯和英国驻中国大使皮特斯见证下,总理为中方签字代表、莫洛托夫为苏方签字代表,他们在条约文本上签了字。

    九点四十分,记者会开始。

    总理先回答记者的问题,最后,韩立洪压轴出场。

    “大当家,我是天津大公报的记者,我叫韩初雨。”大公报的韩初雨第一个得到了提问的机会。

    “大当家”本是称呼土匪头子的,但如今在整个中国,就没有比这三个字更让人感觉亲切的称谓了。

    韩立洪点了点头。

    韩初雨继续道:“请问大当家,条约签订之后,我们就要出兵收复东北了吗?”

    沉了沉,韩立洪道:“我们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收复东北,按本来的预想,我们需要十年来恢复国力,然后才会启动收复东北的工作,但是,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行动也要跟着变化,我们已经组建了外蒙军团,由彭德怀将军担任外蒙军团司令官。”

    “今日之后,一旦日本向苏联发动进攻,外蒙军团将配合苏联红军,共同打击日本。”顿了顿,韩立洪继续道:“另外,我们还组建了内蒙军团、东北军团、晋绥军团等八大军团,随时可以向东北发起全面的进攻。”

    韩立洪一说完,一旁的莫洛托夫就愣了。

正文 三一五章 要不要给老毛子担保

    三一五章要不要给老毛子担

    韩立洪刚才说的,已经远远超过了双方在条约里规定的中方的责任。

    莫洛托夫以前不太了解中国,但受斯大林委托,全面主持同中国的谈判之后,他对中国的事情已经有了极深的了解。他知道,黑神军一言九鼎,而韩立洪更是一言九缎的一言九鼎,现在韩立洪当众说的,比双方签订的条约更具约束力。

    一愣之后,莫洛托夫随即心中大喜,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但这是天大的好消息,这会对日本产生更强大的震慑力。

    紧挨着莫洛托夫坐着的,依次是美国大使考麦斯和英国大使皮特斯。这二位,听了韩立洪的话,心情差很大。

    他们都想知道条约中的秘密条款的内容,但探听不到一点消息,现在,听韩立洪一说,英国大使皮特斯心里那叫一个敞亮,而考麦斯的心情则就复杂多了。

    皮特斯心里敞亮和考麦斯心情复杂,理由都是一样的。

    他们都消中国对日本发挥震慑力,但对这种震慑力的强度,他们的看法又是不一样的。

    皮特斯消中国对日本的震慑力越强大越好,而考麦斯则是消能维持在一定的限度内。

    说白了,就是皮特斯不消日本进攻苏联,最好是苏联能把远东苏军抽调回欧洲战场,而考麦斯则消日本进攻苏联,但更不消看到苏联因此而倒下。

    实际上,他们的同与不同的核心就是:英国消日本进攻美国,而美国则要避免出现这种局面。

    韩立洪的表态无疑大大减小了日本进攻苏联的可能,而日本一旦决定不进攻苏联,那同美国开战的可能性就大增。

    所以,这既是皮特斯心情敞亮的原因,也是考麦斯心情复杂的原因。

    这时,皮特斯向记者席中泰晤士报的记者康德尔看去,然后,放在桌面上的右手随意地动了动。

    “韩先生,我是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康德尔,请问,如果日本向美国发动进攻,贵国会怎么做?”韩初雨问完坐下之后,康德尔起身问道。

    所有人的耳朵都支棱了起来。

    虽然皮特斯判断中国人必然也是消日本跟美国打起来,但这种攸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儿,即便判断的再有信心,没有落实之前,心里也是不可能踏实下来的。

    韩立洪道:“康德尔先生,我们和美国没有签订条约,所以,现在我暂时无可奉告。”

    足够了,康德尔微微躬了躬身,道:“谢谢韩先生,我问完了。”

    这时,莫洛托夫也反铀过来,他和皮特斯一样,心里轻松了许多。

    “大当家,我是京华晨报的记者谢康雍。”康德尔坐下,京华晨报的记者谢康雍跟着站起来,问道:“请问大当家,一旦我们向日本发动攻击,日本飞机会不会来轰炸我们?”

    韩立洪道:“战争,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这无可指责,但是,如果脱离了这个范畴,那就要进入另外一个层次了。”

    愣了一下,谢康雍问道:“大当家,您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另外一个层次?”

    韩立洪道:“比如,一旦打起来,日本飞机轰炸我们的工厂、仓储重地是可以的,但要是轰炸平民,比方说是轰炸北京城,那就是不可原谅的。”

    说到这儿,容颜如铁铸,韩立洪道:“如果发生这种状况,那么,我在这里提前向那些无辜惨死的同胞许下一个承诺:你们的每一条命,我都会用一百条日本人的命去祭奠你们的亡魂。”

    一瞬间,阳光明媚的天地仿佛一下子坠入了阴曹地府。

    想到韩立洪曾经下令生生活埋了一千多男女老少,很多人都觉得从心里往外那么地冒寒气。

    ――――

    和苏联谈判归还被侵占领土的消息一传出去,好多商人就开始大笔下单,定购鞭炮以及一切和庆仔关的东西。

    事实证明,这些商人都很有眼光,但事实还证明,这些商人有眼光,但魄力不够,没有一个够的。

    合约签订的消息所到之处,不论大城市,还是小村镇,鞭炮当天全部脱销,没有例外。

    华夏大地被欢乐的海洋淹没。

    京城,自然是欢乐海洋的中心,举城狂欢。

    厨房里,大师傅挥汗如雨,京城里所有的酒楼都在大街上摆起了流水席。

    原本,这仅仅是店家压抑不住的兴奋所致,但很快,攀比开始了,谁家来白吃的人越多,那家酒楼就越有面子。

    好东西就跟不要钱似的往上端。

    傍晚,市政府也过来插一脚,宣布一连七天,所有材料全部平价提供。

    平价,就是免税。

    而且,尚不止此,不少来白吃的人吃完后给钱,给很多钱,远远超过饭钱,不要都不行,人家丢下就走。

    气氛愈发地浓烈。

    京城的气氛如此浓烈,不仅仅是因为中苏签订的条约,还因为韩立洪在记者会上宣布:所有因战火而造成的损失,国家全部照价赔偿,而且就高不就低。

    所有这些,既是因为钱,也不是因为钱,从没有这一刻,在中国人心头,“国家”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意涵是如此的强大和充实。

    ――――

    听着一众帝国精英的激烈争辩,载仁亲王心里这叫一个郁闷,但郁闷还是小事儿,他更头疼。

    支那人竟然利用他们逼迫苏联割让了那么多的土地,而大日本帝国却一点好处也没捞到

    如果苏联肯做这么大的让步,那帝国也愿意跟苏联签订和平条约,而且还是永久的。

    实际上,除了战略上的意义,他们对苏联远东的兴趣不大』有石油,又荒无人烟的,一点用都没有。

    这事儿除了让人郁闷,更严重的是头疼,是战略选择又发生了问题,发生了严重的争执。

    此前,避免与美国开战,配合德国消灭苏联,然后或是逼迫美国退出亚洲,或是再与美国开战。

    到那时,不论采取什么样的选择都会比现在更轻松。但是,支那和苏联签订条约之后,问题麻烦了。

    时至今日,支那虽说不是有了什么天翻地覆的巨变,但在日本,不仅已经没有人敢小看黑神军的威胁,甚至是已经到了支那让他们感到如锋芒在背的程度。

    支那人已经组建了二百多万的精锐军团,而且,一旦开战,其后续部队必将源源不绝,必然是无尽无休之局。

    支那人在一天天强大起来,帝国就必须更强大,而要强大,就必须发动战争,所以,不打苏联,就得打美国,二者必居其一。

    欧洲大战爆发之后,南进的呼声本就比北进要强烈,现在,南进的呼声又重新抬头。

    ――――

    因为身体不好,罗斯福很少外出,他一般都是呆在白宫的大办公室里冥思苦想,思考眼前,思考美国的未来。

    怎么办?

    该死的希特勒

    在罗斯福看来,希特勒在苏联犯了一个巨大的战略性的错误。

    七月十五日,德军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合围了苏军十几个师,切断了苏联西部最重要的交通干线明斯克-莫斯科公路之后,竟然调部分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主力进攻南方的基辅,以占领苏联的粮仓—乌克兰。

    这是不可思议的错误。

    在这场战争中,还有什么比攻占莫斯科更重要的?

    如果希特勒不犯这个错误,那他现在也就不必这么为难了,就因为希特勒犯了这个错误,又给了他时间,斟酌是不是和中国人继续较量下去。

    该死的中国人。

    这时,办公室的门开了,助理希金斯走了进来,到了罗斯告前,他道:“总统先生,依克斯先生到了。”

    嘴角抿了抿,罗斯福道:“让他进来。”

    依克斯是罗斯福刚刚任命的石油协调官,但没想到,这家伙一上任,就利用职权,禁止从美国东岸向日本出口石油。

    在美国的东憾,因为运输成问题,石油供应正吃紧,这导致公众越来越反对从东憾出口石油,特别是对日本出口。

    依克斯的这项命令虽并不涉及墨西哥湾和西憾,但与此同时,他正努力争取对日本的全面石油禁运。

    依克斯的举动让罗斯福非常生气。

    看着一脸执拗的依克斯,罗斯福不客气地道:“尊敬的依克斯先生,我正式通知你,作为美利坚共和国的总统,我否决了你刚刚签署的命令。”

    “您不能这么做,总统先生”依克斯很是激动,顿了顿,他又道:“总统先生,现在是中断对日本输出石油的最好时机。日本现在正全神贯注地子着苏联的形势和西伯利亚将发生的情况,因此绝对不敢冒险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总统先生,将使您在美国各地受到支持。”

    嘴角向下撇了撇,罗斯福嘲讽地道:“尊敬的依克斯先生,我这里还有你七月二十一日关于立即停止向日本运送石油的建议。如果禁运破坏了微妙的平衡,使得日本人下决心不打苏联,而是打荷属东印度群岛,到时候别忘了告诉我你是否还这么想。”

    接下来,罗斯福给依克斯上了一堂小小的宪法课,最后他总结道:“对日本出口石油的问题不在节约石油的范围之内,而是外交政策的范畴,它属于总统和他的下属国务卿的授权范围。”

    显然,依克斯接受了罗斯福的宪法课,但也并没有被说服,他道:“总统先生,我坚持我的观点,但我尊重您和您下属的国务卿的职权,所以,我想辞去石油协调官的职务。”

    罗斯福的心情很不好。

    南下,还是北进?日本高层正为此进行激烈的辩论。军方破译了日本的电文,正密切追踪这一历史性的大辩论。

    种种俭显示,南下的主张似乎占据了上风。

    如果这时候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别说是全面,就是按依克斯弄的,部分石油禁运,也会大大增加日本南下的风险。

    把依克斯轰出去之后,罗斯钢陷入了痛苦的思考当中。

    选择战争,立刻就会把美国拖入巨大的握之中,但继续置身战争之外,一旦苏联战败,美国将来会面对更大的握。

    中国人正在逼迫日本对美国发动战争,但中国人会做到什么程度?

    该死的中国人

    ――――

    十月十八日,莫斯科暴雨如注。

    天佑苏联

    狂风暴雨让抵抗德军疯狂攻击的数百万军民长出了一口气。

    当然,其中,出气最长的那还得是斯大林同志。

    大雨使得整个莫斯科地区变成了大泥潭,在这样的天气里,就是步兵都得一步一滑,至于大炮,那个难劲儿就更别提了。

    莫斯科人最熟悉莫斯科的环境,斯大林现在完全可以断定,德军的攻势停止了。

    现在已经是十月下旬,德军要想重新开始进攻,就必须要等封冻了,而冬天到来之后,严寒又是一道大自然护卫苏联的屏障。

    斯大林感到运气开始往苏联这面转了。

    虽然没人敢说,但就是由于他的错误,使得苏联陷入了极其握的境地,不过,由于希特勒也犯了严重的战略错误,没有立刻进攻莫斯科,使得攻击莫斯科的时间延误了两个半月。

    这延误的两个半月绝对是救命的两个半月,它既给了他们构筑防线、组织兵力的时间,又让德军陷入了恶劣的天候之中。

    等到德军于十月二日发动攻击之时,他们已在莫斯科以西先后建立了纵深三百公里的维亚济马防线、莫扎伊斯克防线和莫斯科防区等三道防线,并调集部署了西方、预备队、布良斯克三个方面军计十五个集团军,一个战役集群,计七十五个师一百二十五万人,九百九十辆坦克,七千六百门大炮和迫击炮和六百七十七架飞机。

    现在,又在堪堪抵挡不住德军攻势的时候,天降暴雨,替他们遏制住了德军的攻势。

    但是,所有这些只是暂时缓解了握,握并没有解除,甚至是没有减弱。

    莫斯科是苏联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也是最大的交通枢纽,还是第二大工业中心,无论从哪一方面,莫斯科都不容有失。

    莫斯科会战一旦失利,影响是全局性的。

    现在,要想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就必须调集更多的部队参战。

    斯大林的目光落在了远东。

    日本曾被认为是苏联唯一的现实威胁,所以,部署在远东的苏军不论兵员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是整个苏军最精锐的部队。

    如果从远东抽调几十个师参加莫斯科会战,那胜利就有了更多的保障,但是,能抽调的出来吗?

    一个月前,由苏联特工理查德?左尔格领导的在日本活动的拉姆扎谍报小组发来绝密情报,他们判断日本的进攻方向不是苏联,而是美国。

    这个情报很重要,但还不足以让斯大林做出决定,调远东军团回欧洲参战,因为远东不容有失,一旦日本突破远东防线,也就意味着整个防线必将全面崩溃。

    莫洛托夫和中国人谈的怎么样了?斯大林焦灼地等待着北京的消息。

    ――――

    怀仁堂里,争论异常激烈。

    在座参与争论的,全是当今中国的重量级人物。

    中央政府虽说是虚位政府,但自成立的那天起,吸引力就一直在增长,同苏联签约之后,那就更了不得了。如今,各省了除了议事局的议员,全都派大员常驻北京。今天参与争论的,主要就是这些各省常驻北京的大员。

    今天,争论的焦点是允不允许苏联远东军团回调,参加莫斯科会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