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1023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1023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塔东铁路,必须尽可能快地完工!

    /bk

第一百五十一章 西印度洋(十七)() 
    “东海岸这种平直的海岸线,对于海洋运输来说,还真是个灾难呢。”泽潞地区行署专员兼警备司令扬杰乘坐海军舰船航行在东海岸近海,一边看着远方地平线上还算美丽的风景,一边感慨地说道。

    因为季风特别强烈及海潮影响的关系,新华夏岛东海岸的河流入海较为困难,河流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不得不改变流向,整体上呈南北走势,然后才在某个合适的地方艰难流入大海。河流在这种情况下长期作用之后,便在沿海形成了一连串的牛轭湖、沙洲及沼泽,景色优美是优美了,但对农业劳作却不怎么友好,需要花费大力气改造。

    扬杰之前在澳洲工作了很多年,看多了那边曲折优美的海岸线,对新华夏岛东海岸的港口、水文条件已经彻底没话说了。讲句不中听的,其实多凡港、塔城港都不是什么好港口,前者地势太高,海湾太宽阔,后者也就是矮子里拔将军罢了,充其量只不过是东海岸难得的一个延伸进深海的海角,水深足够而已,既无天然防波堤,也缺乏修建军事要塞的必要地形,只能勉强充作一个条件不算很好的商港罢了。

    其实不光东海岸了,西海岸也一个熊样,特别是在中部和南部,唯一的一个大型港口棉河港的条件其实也不怎么样:河水携带而来的泥沙量太大,导致港口易淤积,需每年花费一笔经费清淤;港口地形同样不好,不能在暴风雨天气中将狂风巨浪阻挡在港湾外——至不济,也要削弱涌进来的海浪能量吧,但这似乎也很难做到,除非斥巨资修建人工防波堤。

    新华夏岛真正条件优良的港口,其实都在北部,新华港的优良条件更是即便在本土也不多见,其他的诸如康化港等地的条件也还不错,可以拿来做商港,当然也可以拿来做军港。这些地方,最大的缺点大概就是环境过于潮湿闷热,在前期开发的时候,容易因为疾病而大面积减员。不过在如今已经开发出来的地方,其港口条件的优越性就慢慢体现了出来,开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特别是在如今所谓的蔗糖牛市、橡胶牛市、咖啡牛市已经慢慢到来的时候。

    “再艰难也要运输啊,东海岸的土壤环境非常适合胡椒、油棕、剑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还有粮食种植区,还有森林,还有渔业资源,没有一个港口真的太艰难了。”与他说话的是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李泽*民,此君在执掌第二舰队后,开始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整顿与改革,加强了舰队的训练频率,改进了训练方法,不说让第二舰队的那帮家伙们实力提升了多少,但这精气神却是不错了,当然这也是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和金钱的,也就李公子敢这么玩,谁让人家能拉赞助和补贴呢?

    今天他和扬杰二人乘坐海军第二舰队的旗舰“控制东方”号顺着东海岸南下,前往多凡堡海军基地。这艘舰龄较老的“八月十日”级战舰去年刚做了大修和延寿处理,花费了数万元资金,如今船况还算不错,看起来又能服役一些年头的样子,直到海军造舰计划彻底完成,新的“节气”级护卫炮舰将其取代。

    “控制东方”号顺着洋流南下,一路经塔城、高都、潞安等地前往大泽县的多凡港,那里同样是第二舰队的一个基地,目前已经不远,站在甲板上可以远远望见港口外的山包。山包上有着一座规模不小的灯塔,此外还有不少掩映在翠绿树丛中的海防大炮,黑洞洞的炮口朝着港外,随时准备将来犯之敌打成碎片。

    “多凡港比我想象中的要繁荣很多。”看着船只降下了风帆,在蒸汽动力的驱使下低速缓慢进港,扬杰感慨地说道:“和强主席在全胜岛住了那么久,我甚至都有些不习惯了。那个冷清的地方,一年到头也遇不到几个外人,年轻人都在想着办法朝澳洲大陆上跑,实在是寂寞难耐啊。再看看多凡港,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个海外殖民地的小县城罢了,但竟然有着八千多人口,可以,可以的,我在澳洲还没见过有这么繁华的地方呢。”

    “呵呵,都是海军搬过来部分以后繁荣起来的。”李泽*民一句话就将地方官员多少年的努力给否定了,只听他继续说道:“现在这里常年驻泊着至少四艘军舰,来往的商船数目也不少,有时候前往远东的英国人错过了风期,也会选择在此停靠或休整,商业还是很不错的。再加上这些年附近区域咖啡种植的日渐兴盛,这里的人口日渐增多也就成了可以预料的事情,都很正常啦。”

    其实,多凡港乃至整个大泽县人口这些年确实一直在快速增加着,只不过原因并不像是李泽*民刚才所说的是海军的功劳。海军固然带来了大量的军人、技术人员、官员及其家属,使得本地人口大增,但却远远达不到如今这个程度。多凡港人口和经济真正的发展,还是因为附近山里面咖啡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各行各业的发展,这才是最主要的。

    而说到这个咖啡种植,就不能不提一下东岸人在新华夏岛西南部山区与当地以安泰法济人、安泰莫罗人为首的原住民群体的争斗。在当初联合马哈法利高原上的巴拉人以及安泰法济人等山民群体逐退法国殖民者后,东岸人与这些土著之间的合作基础便不复存在,关系慢慢变差,进而因为土地、财富等原因,展开了武装冲突。

    最先与东岸人发展纠纷的就是这个岛上最文明的土著,会用阿拉伯文变种写书的安泰法济人、安泰莫罗人群体。他们一开始利用法国人残留下来的武器与东岸人对抗,不过很快就消耗殆尽。这个时候,是马斯喀特苏丹国的阿曼人出于宗教情感给予了他们大量的军事援助,这无疑令东岸人勃然大怒,进而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

    当时是也,东岸人先是联系了马哈法利高原的实际统治者马南扎诺酋长,用礼物贿赂他,使得其同意派兵从西面夹击安泰法济人。腹背受敌的局面让安泰法济人难受无比,在战场上经历了几次难堪的失败之后,他们很快便派出代表与东岸人求和,重新划分了疆界:东岸人趁机获得了大片适宜种植咖啡的土地,而马南扎诺酋长则获得了全部的战利品作为补偿,可谓是皆大欢喜。

    不过东岸人与这些山民群体的战争却并未就此结束。因为东岸人对土地的胃口是永无止境的,再加上一些强势殖民官员的存在,便使得双方三天两头之间发生冲突。几次冲突一来,不想花费太多钱却想要趁机升级事态的东岸指挥官,便又故技重施,用礼物重贿马南扎诺酋长,让其派兵从侧翼偷袭、牵制这些山民们,配合东岸民兵在正面的攻势,效果非常不错。

    就这样几次打击之下,生产力低下、组织度低下、战争潜力同样低下无比的安泰法济人、安泰莫罗人等群体,便被东岸人打残了。他们有的逃入了内陆腹地,到靠近高原的地方苟延残喘,随时面临着麦利那人可能的威胁。剩下的则直接整体投降了东岸这边,然后被整体打散重编为了岛屿八旗,成为了东岸人的仆从部落和仆从军。

    而安泰莫罗人、安泰法济人有组织的抵抗覆灭后,他们所居住的沿海平原、森林或山区,就成了东岸人的乐园。虽然如今尚未有很多人搬迁过去,但在地图上却已经被标注为本方的实际控制区了,未来进行开发是大概率事件——其实以如今咖啡在东岸本土及海外殖民地的畅销程度,这些地方被开发出来也只是时间问题,现在已经有很多商人来洽谈、询问了,只不过他们对山里的治安尚有疑虑,目前还处于早期接触阶段罢了。

    与安泰莫罗人部落相比,曾经与他们相爱相杀的巴拉人的下场同样也没好到哪里去。在强势无比的马南扎诺酋长因病去世后,因为落后的部落继承制度,他的那几个分封在各处的儿子纷纷起兵,争夺大位。他们的实力有强有弱,支持度也有差别,因此一时间打成了一锅粥,让马哈法利高原成了血腥的屠宰场,无数骁勇的巴拉猛士在互相攻伐中战死,即便是他们的一些仆从部落如马哈法利人、安汤德鲁瓦人也大量死伤,整个巴拉高原迎来了一场血的盛宴。

    在这场土著部落的内部冲突中,东岸人一开始是持中立态度的,只稍稍收留了一些因为战乱而逃到东岸控制区的农牧民以及一些溃散的逃兵,并将其同样编入了岛屿八旗体系之中,充实仆从军的实力。

    高原上一直乱到了1682年年中,眼看各方都打得精疲力竭了,东岸人突然之间接受了一个战败小部落的邀请,调集新华夏步兵营一部,外加三个县的保安团民兵,辅以部分海军炮手,总计近三千人的强大阵容,悍然进入了原马南扎诺酋长的领地,对残存的各实力发起了秋风扫落叶般的猛烈攻势。

    在这次一连串的攻势中,巴拉人有组织的抵抗被全数击溃,余下的要么四散而逃,进入到了荒原深处,要么直接向东岸大军投降,被编入了岛屿八旗的耕战体系。与之一同投降的还有大量马哈法利人和安汤德鲁瓦人,数量总数超过了两万,极大充实了岛屿八旗的丁口,使得各大国营农场、牧场、果园和伐木场短时间内不再受劳动力匮乏的困扰。

    这些岛屿八旗部落,由东岸教官、顾问指导,执行军事化管理,纪律较为严格。平日里除了耕作自己的土地外,还需要定期到东岸人的农场、牧场或伐木场内服徭役,生活其实还是比较艰辛的。不过呢,东岸人也会将大量日用品甚至药品以一个十分公道的价格卖给他们,同时帮助他们设计、建造聚居区的各类设施(当然是要付钱的),减少疾病的侵袭,同时也派了几名教师来给他们上汉语课,要知道这可是政府出资支持的,多少野蛮人部落想学还没机会呢。

    更别提,经常跟着东岸人出征“虐菜”的岛屿八旗部落,收到的战利品可着实不是什么小数目。这些战利品中,金银财宝和奴隶多被东岸政府搜刮走了,但一些粮食、牲畜、日用品、武器什么的,骄傲的大东岸官兵们可看不上,尽数打发给了屡次冲锋陷阵的岛屿八旗,甚至有时候也会赏一些人丁给他们,收获可谓非常不少。

    因此,这些岛屿八旗部落跟着东岸人混,其实还是挺幸运的,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都要比那些挣扎在蛮荒之中的同胞们强上不少。至少,其学习了汉语的上层人士,已经可以书写自己部落的历史,同时将一些经验总结记录下来,这对于他们这个社群未来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而在看到岛屿八旗如此忠心且同化政策也初见效果之后,这些年来本土相关部门已经迁移了几个批次的人丁前往海峡西岸的非洲大陆定居,大体上就位于义成地区北部边缘的蛮荒地带,与黑人聚居区接壤。上头的意思,大概是让他们居住在那片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上,为国守疆,将数量众多的黑人给挡在北面,同时也有伺机北进,开疆拓土的意味在内。

    目前,这个政策已经执行了一些年头,效果看起来还算可以,至少义成地区北部地方官员们的反应非常良好,称赞岛屿八旗能征善战,将通加人、斯威士人向远方驱逐了很远,仿佛是在催促上头赶紧派下一批岛屿八旗过来一般。

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印度洋(十八)() 
    我已经尽量挑夜深人静的时候了,这时看的人少最快一般要至少半小时后才会修改为正确的内容

    用电脑看的没问题,用手机app看的自动订阅也没问题,只要没在我还没修改时点开章节就行。而一旦点开,错误的章节内容就下载了下来,进入到手机缓存了,这个时候我即便修改了手机客户端仍然是错误内容,始终不会改变。

    这个时候只有重新下载这个章节,如果不行的话就只有删除本书下架,然后再重新加一次上架即可。

    小众书看的人少又猖獗,没办法,不这么做混不下去了,见谅。

    *********************************************

    苦役营的存在在长山铁矿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了。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惩罚那些在干活中偷奸耍滑或者试图逃跑的南非劳务工,后来由于查鲁亚人部落以及高乔马匪时不时的袭扰,一些被抓获的以上这两类人便也被送了进来,久而久之,苦役营便成了一个常设机构。

    最近半年来,随着执委会新规定的出台,全国各处都开始往长山铁矿发送犯人。这些犯人要是搁以往时候,可能还能够去马岛、南非或新华夏地区“开始一段新生活”。但是现在算他们倒霉,一个个都地去长山铁矿臭名昭著的苦役营干重活。

    周大河甚至都不愿意在苦役营里多待。低矮、坚固、阴暗如牢房般的住所,目光呆滞、毫无生气的矿工,牵着狼犬四处游走的凶恶监工,这一切都给了周大河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在负责接收的挪威监工头子在看了两人的处理意见表后,看向两人的阴冷目光,令周大河感到了一股难以言说的不适感。

    如同逃跑般得离开了那间屋子后,周大河、罗纳尔德、博格丹等人就踏上了返乡的旅途。回去的旅程比较顺利,他们所搭乘的从长山铁矿拉矿砂前往平安县的小火轮只用了三天多时间就抵达了位于鸭子湖出海口的镇海港,中途只是在下伊河堡的码头边做短暂停留,一面补给食水,一面给小火轮加煤加水。

    作为南北转运的唯一节点,此时的镇海港正是人潮汹涌的时刻。一群群来自旧大陆的新移民们从检疫营出来后,就被用船运到了此地,然后按照各自的目的地进行第二次分派。

    1640年度华夏东岸共和国全年共从海外主动或被动移民超过了七千五百人,再加上今年在煤河乡西北地区新近征服了两个瓜拉尼人部落,因此全国人口在1640年12月初时便历史性地突破了四万,达到了四万二千七百余人的规模。

    与1639年度全年相比(当年移民数量大约六千人出头),今年欧洲移民尤其是法兰西裔移民的数量下降较快。除了来自加斯科涅、朗格多克和上加仑三个省区的一千余成人移民以外,就只有约六百多名法兰西儿童了,再加上一些主动移民的来自北德意志和立窝尼亚地区的波罗的海人,来自欧洲的白人移民不过才刚刚两千人出头而已。

    与之相对应的是明人移民数量的爆发性增长,1639年明人移民不过才1200人,但是到了今年就突然猛增到3000人(包括日本人和朝鲜人),第一次超过了当年欧洲移民的数量。当然,这些猛增的明人移民也差点让华夏东岸共和国的财政为之破产——虽然目前身背近五十万元债务的东岸共和国已经离破产不远了。

    除了欧洲人和明人之外,今年东岸人还从马斯喀特商人以及奥斯曼帝国那里买到了大量的奴隶。其中包括800名波斯女奴、700名波斯小孩,以及近千名哥萨克、鞑坦、柏柏尔、马格里布人奴隶。关于那些总计约1500名小孩(600余法裔、700名波斯裔以及其他一些民族的孤儿),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耽搁、第一时间内就送到了位于西岭地区的几经扩建的兵团堡。在那里,他们将和他们前五届的学长学姐们一起,接受为期十年的系统、严格的教育。

    去掉小孩,还有约六千名成人移民。在新建三个鸭子湖流域的定居点后,剩下的约3700名待分配移民则被拆散分配到了各处。其中,两家造船厂及其配套工厂共分到了约七百人;棉农乡分到了一千人,用于新开垦的一万多亩棉田;镇远乡、牧场乡、定远乡和城关镇分别分到了100、400、200和500人。最后那八百人则被分配到了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北方重镇、重工业中心——平安县,用来填补平安钢铁厂、焦化厂、北方兵工厂、第一机械厂、北方火药厂等重工业企业的人员缺口。其中,作为重中之重的平安钢铁厂一家就分到了四百人,可谓是独占鳌头。

    说起平安钢铁厂,如今可真是成了执委会和政务院的一块心病了。自从几个月前点火顺利生产后,最近钢铁厂却又开始事故频频,生产出来的钢铁质量也问题多多。尤其是一批准备给机械部门拿过去做零件的铸铁更是不堪使用,直接被退了货,搞得钢铁厂厂长高小刚急得直跳脚。

    高小刚穿越前曾经一家钢厂干过几年,不过干的却是轧钢的活计。穿越后曾在马甲的教导下转而学习炼铁、炼钢,马甲当上政务院院长后,他也就顺理成章地接任了筹建种的平安钢铁厂厂长的职务。

    在这个可能是东岸共和国国内最重要的一家工厂担任厂长,其压力是不可小视的。尤其是这家厂几年前就开始筹建,中途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暂时停工过,不过后来也都立刻得到了恢复,这样一家重要无比的工厂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才正式投产,结果投产后没几个月却又频繁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如何叫高小刚他不郁闷无比。

    自从几个月前第一次点火生产成功、并当日出铁三十吨以后,这些日子的生产就一直不正常,而且问题多半集中在炼铁车间。经过多次组织工厂技术人员深入分析、研究后,才总结出来了目前生产中主要呈现出来的几个问题:一是不时发生的炉冷事故,二是蒸汽鼓风机效率太差,三是焦炭含硫量过高,四是送来的铁矿砂块头过大,还原不充分。

    因此,在总结出问题后,高小刚立刻将厂里几名技术骨干一股脑儿地集中到了一起,然后开会集体讨论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谈谈关于炉冷事故。”平安钢铁厂会议室内,高小刚捧着一个大茶壶,面色严肃地说道:“这种事故我看本质上还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当然现场管理也不到位。皮埃尔,你是工程师,工人们的职业教育平时都是怎么进行的?”

    “这几个工人是上一批新进厂的,目前正在让他们进行轮岗实习。”前瑞士铁匠、现平安钢铁厂工程师皮埃尔小声说道:“这次的事情正好是因为中午车间的老师傅们去食堂吃饭了,于是就让他们几个临时负责投料。结果他们一次投料过多,造成炉子下部冻结。现在为了避免再发生这样的状况,一方面我们将加大对新工人的培训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