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869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869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刻有“太阳见了我就停下脚步”的奖章而给了法国人开战的接口,奥兰治派当时对此可是口诛笔伐了许久呢;结果在正式开战后的今天,他又被奥兰治派主导的政府打发到李晴这边来当了一回恶人,搞得自己现在两边都不是人,也是够憋屈的。

    而就在范博伊宁根离去后的当天下午,李晴立刻派出了两名信使,携带自己的亲笔信前往荷属布拉班特公国的贝亨奥普佐姆城,交给杨亮少校。李晴在信中交代杨亮,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他们——包括第三混成营、保国*军、忠国*军两个步兵营两千多人——立刻做好全军撤退的准备,目标是南尼德兰。

    李晴在信里详细叙述了联合省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外交思路和成果,并且断言,在英格兰和东岸之间,荷兰人果断选择了认为对他们帮助更大的且同属新教国家的英格兰,那么这事就一定会执行下去,所以他们与东岸之间的许多商业合作就肯定会被暂停,东岸军队似乎已无必要继续为他们服务,可以撤退到西属尼德兰休整了,包括目前还在路上没赶到此地的两个黑八旗步兵营一千五百多人。

    杨亮少校对此只有两个字评价:“操蛋”!不过却也不得不执行李晴的命令。荷兰人都这样了,你再为他们服务,那不是贱是什么?所以,杨少校一边恋恋不舍地看着即将爆发的大战——这在他看来,似乎是一次极好的学习大兵团作战经验和感受大会战气氛的机会——一边琢磨着走之前是不是坑荷兰人一把,将本部撤往南尼德兰的一路上所需的物资和军饷都筹集完毕啊?

    1673年11月10日,奥兰治派所主导的政府正式行文给李晴,要求从明年(1674年)起正式终止包括呢绒在内的五类商品的采购合同(剩余年限在4…8年不等),涉及金额超过了七百万元,这事立刻就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李晴首先在公开场合表示:“联合省撕毁神圣的契约的做法令人感到遗憾,东岸人保留一切追讨损失的权利;包括精锐的第三混成营在内的杨亮支队即刻终止作战,离开荷属布拉班特公国,走陆路前往近在咫尺的南尼德兰,脱离这场战争,与第一混成营汇合。”

    李晴的发言,与之前和范博伊宁根谈话时所述基本吻合,不过却没提与法国改善关系的事情,听起来似乎他们仍然不想与法国合作,对法国人抱以极大的警惕之心。但即便如此,他的这番表态仍然引起了很多国家代表的注意,其中当然也包括联合省政府了,不过他们似乎仍然没什么反应,只是一味斥责东岸人撤军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是违反雇佣协议的“无耻行径”,除此之外便再无其他了,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拉拢英国了,并且应该是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现在,皮球基本已经被荷兰人踢到东岸一侧了,就看本土的执委会诸公如何接招了。

第1667章 影响与变故(一)() 
1673年12月10日,北宁地区昌顺港,天高云淡。

    随着一阵刺耳的摩擦声传来,一艘吨位超过三百吨的风帆渔船缓缓靠在了码头栈桥边,并不出意外地引起了岸上码头工人们的一阵口哨声。虽然船体与栈桥之间稍微有些擦碰,但这仍然是一次完美的靠港,毋庸置疑!

    码头工人的口哨代表尊敬、佩服,为的就是驾驶这艘船的水手们那精湛的技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没有蒸汽推进系统、没有蒸汽船的辅助下精确靠港的,因为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当然也需要一点点运气。不然的话,你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在稍远一些的水面下锚碇泊,然后依靠小船来回驳运,一如其他大部分风帆船只所做的那样。

    “无须鳕、竹荚鱼,要多少有多少,全是南非和纳米布沙漠近海的好货。先说明了,不接受承兑汇票、支票及其他一切商业票据,只接受现金。我们一会还要维修船只、采买物资、给船员发工资,可不想自己再跑去找别人贴现。”身材高大的西门孝轻盈地跳下了甲板,扯着嗓子喊道。

    无须鳕和竹荚鱼都是在南非一带捕的。因为本格拉寒流所带来的表层海水和底层海水的搅动和交换,大量营养物质被从海底带上来,养育了无数的浮游生物,鱼饵特别丰富,因此素来是东岸人的捕鱼胜地。近些年已有越来越多的人离开竞争愈发激烈的巴塔哥尼亚近海,转而前往智利或南非捕鱼,而西门孝很显然就是在南非、纳米布沙漠近海一带捕鱼的人。

    这个地方鱼的种类很多,但真正能够形成渔汛并大规模捕捞的,其实也就两大类别,即无须鳕和竹荚鱼。按照东岸人的划分法,无须鳕共分为三种,其中产量最大的是岬无须鳕,其次是深海无须鳕,最次是本格拉无须鳕;竹荚鱼就只分为两种,产量最大的是普通的竹荚鱼,其次则是黑竹荚鱼。

    当然纳米布沙漠沿海还有一种海产品资源极为丰富,且一直能在国内卖得上高价,那就是海豹皮和海豹油,前者是高级衣服的原材料,后者则是高级的机器润滑油,市场前景都非常不错,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很火爆的行业。只不过近些年来海洋局的人在纳米布沙漠设了两个点,将当地越来越无法无天的海豹捕猎业管了起来,每年定下捕杀的数量,发放牌照,一下子就给这个产业降了温,使得市场再不复以往那么火爆,但明显有序了很多。

    南非和纳米布沙漠沿海捕捉到的海产品,其销售市场从来都不是近在咫尺的河中地区,而是本土。究其原因,其实也很好理解,南非才几个人、经济又是那么一副鸟样,消费能力低下,自然吃不下太多的海产品,故当地的渔船基本都是满载渔获横渡大西洋,到顺化、北宁、鸭子湖一带售卖,获利颇丰,一如欧洲那些横渡大西洋前往加拿大近海捕鱼并返回本国销售的渔民。

    西门孝的这艘渔船也同样属于此列。多年来一直做着本土与南非之间海产品生意的他,如今已经拥有五条渔船的他,已经是两岸间举足轻重的商人,并且已经开始将销售市场锁定在这些年来发展越来越好的顺化、北宁一带,因为这里集中了大量的种植园、伐木营地、农场和商铺,人员比较密集,自然催生了巨大的消费市场。

    西门孝现在已经将自己的几条船折价入股了好友朱诚东的诚信渔业公司,并在其中占有了一定的股份,成了公司的合伙人及管理者,当然这并不妨碍他时不时地跟上一艘渔船出海捕鱼,这既是为了随时跟踪渔场的状况,监督雇佣来的水手们有没有监守自盗,同时也能够时不时地回一趟本土,采买一些物资,了解一些市场行情。

    这次他就跟随旗下吨位最大的一艘渔船——四百吨的渔船说实话已经不能称之为小船了,君不见欧洲人这时候还在用50…100吨的小船横跨大西洋前往纽芬兰捕鱼——来到了隶属于北宁地区的昌顺港,一座繁荣的海港城市,同时也是这个面积辽阔的北方高原地区的唯一对外窗口。

    鳕鱼、竹荚鱼作为东岸三大传统食用鱼(另外一种是被划分为头足类的滑柔鱼)中销量前二的品种,在巴西一带的市场还是非常广阔的。因此西门孝的这船货才甫一靠港,立刻便被早就盯着这里的大大小小的批发商们买去了大部分,剩下的少许,则被手脚较快的普通居民买去,因为这显然比以后再从商贩手里买要便宜一些。

    西门孝认识其中的很多商贩,并且一一上前和他们打招呼。他知道,其中很多人是来自内陆地区的鱼贩子,即他们平时居住在巴西地盾的另一头的北宁、容城、静塞等县,但在昌顺港码头拿货,然后通过骡马以最快的速度将腌制并密封好的咸鱼运回巴西高原进行销售,以获取利润,说起来赚的也是辛苦钱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华夏东岸共和国的人口总数渐渐提升到了三百万人以上——截止1673年7月底的数据,全国总人口已经达到了310。69万的历史高位,其中明人移民比例已经无限接近40%;二代国民的比例继续上升,达到了44。8%;白人男子数量跌幅收窄,仍占有6。7%的样子,白人女子数量则由明显反弹,达到了8。4%的比例,这似乎得益于波土战争的爆发;最后,非国民的数量一改近年来逐渐下降的趋势,开始了大幅增长,达到了29。8万人的规模,这同样得益于波土战争的爆发——其中被分配到北宁地区的不在少数,因此这个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内陆地区,各项经济也慢慢起来了,并逐渐发展成了一个略带封闭性的独立经济圈子,唯一与外界进行交流的窗口便是昌顺港了。

    另外一点值得一提的便是,最近本土来了一些来自欧洲大陆的移民,主要来自联合省,数量大约有一两千人的样子。这些人,都是阿姆斯特丹商站花费了不小力气搜罗来的,基本都是手工业者、商人、学者等等,其中还很是有一些颇具实力的商人,也算是沾了法荷战争的光,搜罗一些荷兰的菁华吧。

    驻欧全权特使李晴认为,这些人或者有一技之长,或者有一定的资本,来到东岸后,非但不会分薄东岸的资源,相反还能创造财富,因此本土很痛快地收留了这批堪称另类的“战争移民”。

    因为荷兰移民都是新教徒,考虑到后面还在继续吸引新的移民,因此经过一番磋商后,执委会授意宗教事务局(原宗教事务管理处)在国内择址兴建了一所新教堂,并从法国的胡格诺教徒中延请了数人来主持教堂。说起来,这也是华夏东岸共和国第一次承认基督新教也是合法宗教呢,之前东岸人可只是承认天主教的。

    宗教事务局选来选去,避开了诸多敏感地区以及地方上有抵触情绪的县乡,最后选择在北宁县新建了一所教堂,专门为来自荷兰的新教徒举行宗教仪式,当然日后的经费还需教徒们自己想办法筹措了,国家是不会再拨款了。

    因此,既然教堂建在了北宁县城内,那么新来的荷兰移民基本也都集中居住在了北宁县这么一个地区首府城市内,这无疑又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北宁地区因为特殊的地理交通条件,一直致力于打造独立经济圈,因此对这些手工业者、商人、学者自然是非常渴求的,因此很快便以优惠条件将其抢了过去。

    当然了,以上这总计一两千荷兰移民及家属,差不多也已经是东岸人能够搜罗的最大一批数量了。今后不能说一定没有来东岸的,但起码数量上会少很多,一年能有两三百个就顶天了,而且多半还未必有这么多。真正在荷法战争中收获最大的,你还别不信,就是与联合省正处于敌对状态的英格兰王国。这个偏居一隅的岛国,通过两国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很是吸收了相当数量的荷兰移民,数量也远超东岸这边,极大增强了英格兰的实力。

    尤其是在英荷之间海上战斗基本停止的冬春季节——北海海面上风浪大,不利于舰船作战,同时英国国王也需要趁机四处筹钱,因为议会拒绝拨款——荷兰特使前往伦敦四处活动的当口,很多因为法军入侵、国土被淹而觉得联合省不再安全的荷兰人,开始小规模的移民英格兰。这些人说实话都是有钱人,或者是技术人才,他们的离开,对联合省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对英格兰则是一粒大补丸,对其日后的发展非常有好处。

    而更可怕的是,一旦荷兰人真的争取到英格兰背弃与法兰西的联盟,转而站到他们一边,那么可想而知届时将会有更多的荷兰人移民英国,这英国佬占的便宜可就更大了——据历史上记载,在法荷战争期间,移民至英格兰的荷兰人超过了五万,他们带去了大量的资金、技术、设备和商业人脉,给不过五百万人口的英格兰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而等到后来法王路易十四推翻《南特敕令》,大肆压迫国内的胡格诺教徒时,这些人(往往是手工业者和商人)又带着家属和资金渡海移民英国,数量最多时达到了十多万人,再一次给英格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使其经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由此可见,移民经济真的能够给国家发展带来跨越式的进步。不然的话,你以为当年阿姆斯特丹为何能取代熱那*亚和安特卫普,成为欧洲的经济中心,还不是大量意大利商人移民至联合省啊?同理,历史上伦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经济中心,也是建立在对联合省的不断吸血的基础上的,没有大量荷兰资本家、技术人才和学者移民英格兰,伦敦就不可能那么快抢班夺权,以至于在18世纪后期就成了无可争议的欧洲经济中心。

    东岸与英格兰争抢相对高素质、富裕的荷兰移民,效率肯定是不如人家的,而且是大大不如!毕竟人家同属新教国家,离得又近,生活习惯也有些类似,比起东岸的优势不知道大到哪里去。东岸人也只能靠以往积攒的一些老关系,另外就是享誉整个欧洲的学术方面的影响力,来蚕食少数移民份额罢了,与英格兰的鲸吞完全是两回事。

    不过,即便只有这么多人,北宁地区似乎也已经完全满足了,可能是他们的体量还不够大,消化能力也不够强的缘故吧!西门孝在码头上站立了一个多小时,一船的咸鱼基本上就已经全数脱手了,剩下的就是买卖双方的手下互相交割的细节了,用不着他去看着,因此他决定去码头酒家那里喝一杯,好久没尝到本土著名的香山干红了,甚是怀念。

    而就在他回船上换了一身衣服,然后施施然前往码头商业区的时候,迎面走来七八个操荷兰语的生意人,与他擦肩而过。西门孝稍微找人打听了一番,便知道这是来自荷兰西印度公司的商人,隶属于著名的比克尔家族,其中领头的便是来过东岸几次的科内利斯·比克尔。

    这个人西门孝还是隐隐听说过的,因为他在东岸居住的时间也不短了,且生意往来历来比较多,认识的人也不少。据说他曾经想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东岸某位大人物之子,结果因为对方小伙子不愿意改信基督教而作罢,但也足以说明他多年下来所经营的人脉关系了。

    不过,这会他匆匆忙忙是去做什么?难道生意出现了什么变故不成?西门孝心里暗自猜测着。

第1668章 影响与变故(二)() 
昌顺县城的人口现在已经几达八千之众,在巴西也算是人口稠密之地了,而且这还是之前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瘟疫导致人口锐减之后的数字了,不然还得更多,由此可见这片土地对人口的吸引力。

    昌顺县虽然隶属于北宁地区,但地理上的阻隔使得他们如非必要,一般不会到巴西高原上去,除非政府采取强制手段。比如今年年初,国家开拓总局在内陆地区新设了下都(下辖下都镇、蒲城乡、巨马乡、武遂乡、五回乡五个定居点)、密云(下辖密云镇、通古乡、天福乡、怀来乡四个定居点)、延庆(下辖延庆镇、板城乡、楼亭乡、居庸乡)三县——分别是全国第102个、103个和第104个县级行政单位——的时候,虽然一再在昌顺县进行动员,但愿意去上述三县定居的人寥寥无几,仅有的一些也是受当地较为充裕的土地资源以及优厚的安家条件去的,不然可能还真没人愿意去。

    现如今,能够往那儿填的人口,除了远东新移民和部分老区二代国民外,就只有转正的非国民劳务工一类了,这也难怪地区行署的一二把手徐宇和刘厚非连连打报告,要求增调非国民劳务工前来北宁了,实在是劳动力严重不足啊,也不知道他们会怎么解决。

    西门孝如今待的码头商业区已经算是昌顺县比较繁华的地带了,大约仅次于县城吧。码头区的边缘地带被一排木栅栏围了起来,大概是新增加的设施吧,反正西门孝上次来的时候还没这些玩意呢。

    高大的木栅栏上开了几个门,每个门的门口都有一些巡警在维持秩序,兼且看看是不是有外国水手打算混进城里去。自从上次爆发了史无前例的瘟疫之后,昌顺县政府就在地区行署的授意下,强制要求所有前来贸易的外国船只接受检疫,水手们也只能在制定区域(就是码头商业区)内活动,不得随意进出邻近的其他区域,为的就是怕外国水手将流行于欧洲的各类疾病带到东岸来。

    当然这种措施也不能说没有漏洞,因为诸如西门孝这类经常在海外活动的东岸渔船、商船船员就可以随意进出邻近区域的。但毕竟是本国人嘛,总要有点好处的,虽然他们也必须接受医生们的一番检查和询问。

    这会差不多已是饭点时候,西门孝所坐在酒家内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基本都是东岸人口中调侃说的“荷兰红毛”,应该都是暂时停泊在港湾内的那些西印度公司商船上的水手。这些人此刻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再不复往日的喧闹景象——这些多半来自苏格兰、德意志或法兰西的水手们,一贯表现粗鲁,尤其是喝了点小酒的时候——像是心里压着什么事一般,这令西门孝有些奇怪。

    因此,在一名意大利小二将他点的牛肉饼、烤羊排、海鲜饭和一瓶香山干红送上来时,他从兜里摸出了一角银币,塞到了小二手里,然后向他询问起了这些荷兰水手的情况。结果得到的消息令他稍稍有些惊讶,即:东岸陆军第一混成营在海牙市格万根波特监狱前做下的“壮举”在经历了约半年时间的传递后,如今终于也传到了东岸本土这边,并立即使很多嗅觉敏锐的人感到了不安,西门孝很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西门孝将这件事类比了一下,大概就是有外**队在东岸首都杀伤了爱国群众近百人,然后还旁若无人地全身而退。这样的事情,很明显是东岸人所无法接受的,同时也是欲强烈报复的,将心比心,荷兰人会怎么想、怎么做,也就一目了然了。

    西门孝甚至琢磨着,荷兰人会不会调集重兵围攻做下这件事的第一混成营呢?说起来,自己还有两个朋友在该营服役呢,希望他们不要被荷兰人给一锅端了。而一旦该营被荷兰人围攻,不说下场如何,这事情的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也许会严重到影响两国间的关系呢。

    也幸好自己没有做荷兰人的生意!西门孝现在颇有些庆幸了,想想那些分享了荷兰采购大订单的工厂或私人小作坊们,这会大概是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