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949章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949章

小说: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三章 乌苏里江() 
“砰!砰!砰!”噼里啪啦地一阵排枪声响起,白山黑水的深山老林里,飘起了大团青灰色的烟雾,伴随着呛人的硝烟味。

    陆小峰放下了手里的单筒望远镜,朝站在自己身后的几位第三步兵团的军官说道:“看样子不是鞑子兵,应该是本地通古斯人,竟然还穿着鱼皮。”

    随着他的话语,一个排的步兵已经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了过去。他们头戴大盖帽,身穿土黄色军大衣,腰间束着武装带,脚上的翻毛皮靴踩得积雪咯吱咯吱做响。到了低头后,带队的排长先是仔细检查了地上的两具尸体,然后才派人回来报告,应该是居住在附近的达斡尔人,不知道怎的居然盯上了他们这一行人,不过胆子却小得可以,一通排枪放翻两人后就消失不见了。

    “阿穆尔河以南的通古斯人,每一个都有可能是鞑子兵,或者说是潜在的鞑子兵源。鞑子在这里经营的时间太久了,这一点我们比不了。当然了,若想在通古斯人中间获得较大的影响力,争取到更多的人站在我们一边,最好的办法还是施以雷霆手段,正如我们这些日子在海参崴所做的那样。”一名身穿黄衣的预备役中尉说道。

    而他刚才嘴里提到的海参崴,是东岸人最近一年才占下来的,并打算作为重要港口来经营。按照本土给登莱、黑水两大开拓队划分的边界范围,未来这两大藩镇将以满洲的松辽分水岭为界,即分水岭以北的北满加上辽阔的外东北地区,将隶属于黑水开拓队管辖;松辽分水岭以南的南满地区,则归属山东的烟台方面领导,即登莱开拓队将管辖胶东半岛和满洲气候相对温和一点的南半部分。

    这样一种行政区划,一下子就将满洲最为优良的海岸线(即渤海、黄海沿岸)给划给了山东方面,使得黑水开拓队梦寐以求的暖水港口始终不见踪影——利尻岛等地虽然终年不冻,但工农业基础太差,人口稀少——无疑让黑水上下有些恼火。

    不过正所谓胳膊拗不过大腿大腿,执委会大于天,黑水诸君再有意见也只能憋着。因此,他们决定退而求其次,好好盘点一下手里的仨瓜俩枣,最后发现还是海参崴这个小渔村最靠谱,最适宜兴建大型港口,乃至逐步成为黑水的统治中心。

    一座区域中心的大型港口的存在,其条件其实是比较苛刻的。首先是要有较为广阔的腹地,这个腹地还得利于农耕,有大量的食物产出,进而能够养活足够多的人口。其次,港口条件要非常好,最突出的是港阔水深,即有一个相对较为平静、水深足够的港湾碇泊船只;如果可能的话,港湾两侧还要有山坡阻挡海风,这就是避风港了,层次比一般的港口高不少;而如果这个港口还要兼做军港的话,那么港湾两侧还要有延伸出去的高出海平面至少一两百米的高地,并在上面修建要塞、架设大炮,封闭狭窄的入港通道。

    这些条件,海参崴这个目前还是小渔村的地方,无疑都是一一具备的,怪不得后世俄国人将这里选作他们太平洋舰队的母港,条件确实不错。因此,在与沙皇俄国达成和平协议之后,本土执委会对黑水地区的发展方向做出重大指导,要求他们暂停西进,全力南下,对北满大地进行扩张,其中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是重点中的重点——当然本土也没对这种扩张设立一个什么期限或目标,非常宽松,进度快慢全凭黑水开拓队方面自己决定。

    而本土空降来的信任黑水开拓队队长、黑水保安司令、前北河间地区专员陈科日前已经做出了正式决定:执行“先易后难”的扩张原则,避开清军力量较强的松花江流域,重点打通乌苏里江流域,将其变为黑水开拓队的交通干道、粮食及其他物资生产基地,而后再想办法西进,与哈尔滨堡一起,夹击当面之敌,最终全取整个北满大地。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战略,一个定下了黑水开拓队未来几十年发展方向的大战略!黑水开拓队上下目前已经紧急动员了起来,开始调整各种政策、调配各种资源、调集各路人手,并在先期设立的北顺、黑城、平冈、丰润、礼成五个定居点的有限策应下,开始了对海参崴、双城子这两个1678年夏天新设立的定居点的建设。

    不过前面提到的北顺等五乡目前看来能够提供的支援是相当有限,这从他们至今粮食还没能够成功资产就可以看得出来,不是地方干部不会管理、不是拓荒百姓不会种田,而实在是环境太过于恶劣了。这里的环境指的不是自然环境,事实上气候条件虽然不够友好,可土壤肥力绝对是一等一的,后世也是有名的大粮仓,这里的“环境恶劣”主要指的是安全防卫方面的环境。

    是的,没错,就是安全防卫方面的环境!东岸人从伯力县南下的殖民势力遭到了当地受清廷影响多年的女真诸部落的强力反击,各种治安事件层出不穷,前期各项工作大受影响,至今也只是勉强在那里待着没被赶走罢了,站稳脚跟这种话谁都不敢说。

    另外,东岸人也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北京的康熙皇帝下旨申斥了之前已经失势并赋闲在家的权臣鳌拜,听说似乎还有赐死他的风声传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此人在几年前辽东局势紧张时,不知道听了谁的蛊惑,竟然上书要求放弃宁古塔,让其兵力悉数南下,支援辽东,以防龙兴之地的丢失。

    当时清廷在商议一番后,最终没有听取此人的意见,而是只选择从宁古塔一带调遣了一部分精锐人马南下,参与到对辽东东岸垦殖点的围攻之中,并且打完后又都撤回去了,还带了许多鸟枪、铁炮和子药,实力得到了一定的增强,由此可见康熙等人对这个抵御东岸人控制北满的第一道防线的重视程度。

    鳌拜当初是个渐渐失了势的前权臣,现在更是已经赋闲在家,这会被人翻出了旧账,当真是离死不远,想想也是惨。而且看起来这次是很难躲过了,因为东岸人在海参崴、双城子(在清廷看来这是两个很奇怪的名字……)的存在,使得清廷在北满的侧翼受到了严重威胁,大面上有被战略包围切断后路的危险,这个时候作为割裂东岸东、西两大集团(指分别在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殖民势力)的钉子,宁古塔就更没理由撤掉了,而且不光不能撤,可能还要想办法加强,到时候鳌拜这厮又会被拉出来轮一遍,想不死都难了。

    因此,东岸人在乌苏里江流域的殖民努力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清廷的强力反击,北顺乡等五个点反复与敌人进行拉锯,人员伤亡惨重、物资损失不轻,而且根本没有种田的机会,长期来看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单靠黑水地区已经无法支持,只能不断从宁波、登莱往这输血,其中既有钱粮,也有人员,以补充被清军杀伤的拓荒农民。

    这种形势,按理来说,很可能会导致黑水开拓队高层觉得耗费过于巨大,知难而退。不过山东的廖逍遥一力坚持,表示会从登莱筹集钱粮和有战斗经验的退伍军人支援,并给他们打气,说在乌苏里江流域的坚持,对于减轻辽东鸭绿江畔的丹东、宽甸等地的压力作用巨大,能够有效牵制清廷的力量,因此让其务必坚持。

    如今廖逍遥已经回国担任执委会主席,影响力更是与日俱增,因此黑水的陈科陈大队长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驳斥了任何一条要在乌苏里江流域退却的声音,表示要迎难直上,击退清军,将这大片沃土控制在自己一方手中。为此,不惜调整了战略大方向,以为这个行动背书——当然这会几乎已经没有什么说要撤离乌苏里江流域的声音了,盖因当初这个提议出现的土壤是与沙俄之间的战争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且一度打得焦头烂额,有些人对在那里坚持下去信心不足,认为黑水摊子铺得太开了,顾头不顾腚,早晚出事。但如今这些不利因素已经消失,和沙俄也已再度重归于好,那么重点经营乌苏里江流域,问题也就是那么大了。

    陈科甚至已经打算在未来海参崴初步建设起来后,将黑水的统治中心城市也挪到这里。因此,他之前刚刚下令调整了已经担任地区专员的陆小峰的职务,将其从黑龙江一带调回,送到南方的海参崴担任乌苏里江地区行署专员、警备司令,军政一把抓,授予全权,无比要将这个他非常看好的地方经营好。

    陆小峰上个月(1678年10月)刚刚接到命令,因此在花了一些事件与继任者交接工作之后,他便带领数十名随员——阵容堪称庞大,是他去乌苏里江一带行使职务的班底——乘着大河还没封冻,搭船顺流直下,到了伯力港。在这里,他与从模范堡北上的来自第三步兵团的一个连汇合,先乘船,再走路,前往海参崴。

    这一路走来固然是辛苦,可却也给了陆小峰极佳的观察乌苏里江流域土地、风物、物产、民情和其他方面的机会。而且,期间经历了大大小小不下十场战斗,尤其是在入冬后更是频繁,让他极为惊讶此地海西女真诸部落的“冥顽不灵”,同时也对之前负责这里的官员的工作不力很是不满——这女真人也不都是一根筋要投满清鞑子的,这都几年了,你为何还不能拉拢、分化他们一批人?这工作干得实在是太差劲了,日后应该是不会有上升的路径了,自己一定要引以为戒。

    土人嘛,畏威而不怀德,你首先要展示出较强的军事能力,打服他们、打怕他们,就如同当年沙俄在外东北所做的那样,骁勇的西伯利亚哥萨克将达斡尔人、布里亚特人、鄂温克人、鄂伦春人、赫哲人等撵得像狗一样,让他们恐惧到了骨髓之中,然后再由商人带来来自俄国的紧俏商品,由传教士来安抚人心,如此软硬兼施,才慢慢收拢了外东北如许多的土著居民的心。

    如今东岸人来了,有现成的经验在前,自然也该效仿一下嘛。到了海参崴、双城子等地后,先利用手头有限的兵力(第三步兵团第三营的营部和两个连,已经先期乘船从海上抵达了海参崴,并开始修建木质要塞),拿当地和清廷走得最近的女真部落开刀,狠狠地杀一杀这帮人的威风,震慑一下其他部落,让他们知道如今形势已经大变,继续跟着清廷走将来怕是要拉清单,就如同当年外东北的那些部落一样,如今不都已经归了俄罗斯人和东岸人了么?还有几个和清廷有关系的?一个都没有了!

    而在打几个漂亮仗树立威势后,再通过贸易渠道与那些土人拉拉关系。这些女真人苦逼得很,对来自外界的各种商品其实是有很大的需求的,清廷能和他们进行贸易,东岸人自然也可以,而且贸易品种类只会更多,不信不能取得这些人的好感。

    如此双管齐下,陆小峰相信,只要坚持个五年以上的时间,就会出效果;坚持个十年以上,形势就会大不一样,清廷在当地的基础会大大动摇乃至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东岸人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到了那个时候,包括北顺五乡和新设立的海参崴、双城子等地差不多也已经初步能够自给并有余裕支援一定规模的军事行动了,那么反攻的时机也就出现了。届时如果在松花江一带的殖民行动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的话,直接两路人马并进,日积月削之下,清廷在北满的这些个武装力量和据点,又能够坚持几年时间呢?五年还是十年?或许会更短!一切均取决于东岸人的决心和投入力度。

第三十四章 海参崴与朝鲜() 
陆小峰一行人予1678年12月上旬乘坐狗爬犁抵达了海参崴城,一座位于后世金角湾底部的滨海小寨子,目前只有不到一千个来自山东的拓荒居民在此艰难拓荒。

    毫无疑问,仅靠这些人肯定是无法将海参崴这个黑水开拓队方面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的港口城市——陈科甚至打算未来将统治中心也从黑水港迁到这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设好的。因此,已经先期屯驻于此的第三步兵团的两个连,这些日子以来从周边强制迁移了不少土人过来,参与建设堡垒和城市。

    当然了,由于土人的文明水平较低,人口数量相对稀少。因此东岸人在“搜罗”完城市附近的女真部落民之后,考虑到诸多因素,没再向远处出动,搜罗更多的女真人过来筑垒、修寨子。他们看起来似乎是害怕这么做把名声搞得太臭,以至于以后无法对女真诸部落进行拉拢、收买和归化。

    不过,修堡垒和城市的人总是不能少的。如今随着东岸移民来源的日渐枯竭——现有移民顶多坚持到下个移民运输季结束,且数量也大为不足——山东、宁波等地实在没有太多富余的人口可以过来修寨子,因此考虑来考虑去,东岸人最终又把目光锁定到了自己的“提款机”朝鲜人身上,要求他们出人、出粮甚至出物资来帮修海参崴城。

    朝鲜人对此自然是极为不情愿的,因为对于一个古代王朝来说,所谓的“兴大役”从来都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更何况还是去到离偏远的咸镜道都要更偏东北两三百里的一个鸟不拉屎的苦寒之地呢?虽然东国人似乎比较厚道,历次让朝鲜派人、派兵给的待遇都还不错,没有让这些朝鲜人出现什么大面积死亡的惨案,但这种事情终究是一种苦差事,工作繁重、环境恶劣,对身体的摧残与破坏相当大,当年从山东、辽东返回的朝鲜民工虽然兜里多多少少都装了一些银钱,但身体垮掉的不在少数,说这是卖命钱也不为过,所以朝鲜方面一直十分抗拒这种派民工的事情。

    不过作为东岸事实上的仆从国,朝鲜人可选择的余地非常之小,即便十分不情愿甚至满腔愤怒——彼时朝鲜显宗李棩甚至公然在朝堂上口呼“阿且”,成了自明宗李崱蟮诙还煌略嗷暗摹鞍⑶夜酢保纱丝杉嗜说姆吲杂诙渡瞎囊笕春苣砚枘妫虼俗詈蠡径脊怨耘闪巳顺鐾庾龉ぃ郧蠊栋病

    比如这次,东岸方面要求朝鲜输送“至少两万人”前往海参崴一带修建城池、堡垒、炮台,并且还要自带粮食和劳动工具,自己管理自己,按照东岸方面制定出的施工节点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汉阳城方面对此不敢有所抗拒,表示同意出人、出粮修建海参崴城,但需要出动的民工数量经讨价还价后缩减到了一万二千人。

    当然东岸人不是鞑子朝廷,更不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总督,不会只对朝鲜一味索取而不给任何好处。正所谓狗叫唤两声还得扔点骨头呢,你长期酷烈压榨朝鲜人家肯定是会反抗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朝鲜人目前之所以没有反抗得太厉害,一方面除了东岸人的军事力量比较强之外(当年邵树德策动的报恩郡之战,朝鲜全军崩溃,印象太深刻了……),另外也有朝鲜王国的经济与东岸捆绑越来越紧密的缘故。

    朝鲜人这些年,通过向东岸出口粮食、药材、皮革、铁料、纸张、蜂蜜、木材、建材乃至日用品、手工制品,赚取了大量的“外汇”(大泊铸币所铸造的金银币),国内各行业受这些利润的刺激,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使得朝鲜的经济开始日趋活跃,生产力有所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也多多少少受到了一点恩惠有所提高。

    比如这次东岸人修建海参崴城,就从朝鲜订购了大量的青石、条石、砖头、木材、石子、黄砂等建筑材料。这不是因为朝鲜人的产品质量多好,而是足够便宜,至少比黑水县所产的要便宜上不少,且他们还自己负责运输,为此还从钏路造船厂和黑水造船厂订购了多艘150吨级的货船。

    黑水县方面对此不是没有微词的,这个事实上的远东三藩工业基地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向各地提供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及其他许多商品的重任,为此黑水县这个苦寒之地的人口目前已经攀升到了三万五千人之多,港口吞吐量也非常之大,几乎每个月(除冬季封冻期外)都有大量货物从这里运出,然后从外界输入大量的粮食、咸鱼、牲畜、水果和其他商品,整一个工业城市。

    但如今黑水开拓队居然也算起了经济账,居然开始从朝鲜采购一些相对廉价的商品,以节省开支,这让黑水县上下情何以堪?为此,当时还在黑水县办公的开拓队队长刘建国一度搬去了庙街县,为的就是怕看见那些国营机械厂、建筑厂、木材加工厂等企业的领导上门聒噪,惹得自己心烦。

    这次陈科新官上任,一开始还给黑水县的木材加工厂下了一笔价值三万元的木板订单。结果后来发现,这家厂因为技术落后,只有一些本土淘汰的水力机械,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因此竟然在价格上比起纯原始手工作业的朝鲜人还要高,因此就没法忍了,后续订单全数从朝鲜咸镜道、江原道等地订购,至少他们供货能力不弱、价格低,且全年可运输(港口无封冻期),虽然型制有些不一,但也勉强可以忍受了,因此最近一年来从朝鲜输出的木板数量与日俱增。

    木板出口仅仅是近几十年来朝鲜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其国内发展较快的产业还有冶铁业(黑水县每年从朝鲜进口大量生铁料,用来二次加工)、采煤业(和木板类似,朝鲜煤便宜)、药材种植业、牲畜饲养业、粮食种植业等等,其中规模最大的无疑就是粮食种植业了。

    山东的绵延多年的水灾、旱灾、蝗灾、震灾,造就了庞大的难民数量,东岸政府为了养活这些在历史上本应大量死去的灾民,不得不花费巨额支出,从外部采购粮食,其中最大的粮食供应商无疑就是朝鲜人了,保守估计他们在陆陆续续十多年的此类贸易中取得了数百万银元的贸易额,以朝鲜人低廉到可怕的人工成本,这里面怕不是绝大部分都是利润,因此现在朝鲜颇是崛起了不少腰缠万贯的巨商大贾——当然他们都是依托于朝鲜国内的那些政治门阀而存在的。

    如此巨量的白银涌入,自然不可能不在朝鲜境内产生一点积极的影响。于是,我们便看到了,朝鲜的商业日趋活跃,工业规模也有所扩大,农业也因为荒地开垦面积的扩大(倭乱时期撂荒的土地在最近几十年间被大量开垦,人口也快速增加)而大发展,整个朝鲜国的经济在当年与东岸签订的诸多贸易协定(彼时朝鲜人可认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