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玄真剑侠录 >

第105章

玄真剑侠录-第105章

小说: 玄真剑侠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道元神护着命xìng玄珠飞升上界,再聚仙灵之气化成仙体的,就便是元神飞仙。无论是那种仙人,若在三十二天仙境中,都是万古不朽的,可一旦落入凡尘,被红尘俗气侵蚀仙体,那便也有了阳寿之数。传说肉身霞举的仙人,可在凡俗中活过三千六百万年,而元神登仙的仙人,却只有一千八百万年的阳寿。虽然与凡俗中人相比,这已是万寿无疆,但终究还是要为阳寿所限,寿元将尽时显出天人五衰,便是仙人身陨之兆。”

    俞和沉吟半晌道:“若是仙人阳寿耗竭而死,那长钧子和柳真仙人两人,却怎么能把衰败的仙蜕炼成法身?而且仙人明知下界阳寿有限,为何不把这道元紫气带入上界,静等宝珠逆转先天?”

    “这便是我所想到的第二种可能xìng。这湖底的道元紫气若只有这么一小团,我想上界仙人根本不会大费周折的临凡而来。这两位仙人也并不是不愿飞返上界,而是因为某种不为人知的缘故,再也返回不了上界。那湖底的仙府,也许是仙人的洞府,也可能根本就是一座囚牢。我看那仙人遗蜕气机鼎盛,没有丝毫死气留存,更没有天人五衰之相,多半这两位仙人并不是阳寿耗竭,而是自断生机,甚至……死于非命!”

    云峰真人这话,说得委实有些惊世骇俗,言语间似乎隐隐已要触碰到一桩上界秘辛。俞和背脊发寒,小小的棋亭周遭,似乎有道yīn冷的夜风在徘徊不散。

    符津真人沉声道:“上界仙人秘事不可臆测,小心引来无妄之劫。”

    云峰真人心领神会的点了点头,不再说得更深。

    “道元紫气煞是难得,老道我与你师尊各取一缕,炼入肉身之后,大补益五行脏腑,可延命十甲子之数。这五行元灵珠也不须取出,就留在道元紫气中蕴养,待一甲子之后逆转先天,我就以此灵珠为胚,为你铸炼一套五行飞剑。到时先天法剑自成剑阵,出鞘一挥,山河破碎。”

    俞和听符津真人这么一说,登时大喜过望,他对着符津真人一揖到地:“多谢前辈!”

    云峰真人作诀一指,被金光禁法笼罩的白铜匣子自行阖起,飞入了袖中,他对俞和一摆手道:“我俩炼化紫气,当须闭关三rì。这几rì里你不要出门走动,也去自行觅地静修,仔细打熬气力。七rì之后滇南别院开山大典,三教九流齐至,少不得还有一场斗法要作。”

第一百八十六章 开门迎,八方客

    ()    云峰真人和符津真人在滇南别院西北角的一处庭院中闭关,重重阵法将这座小院镇守得固若金汤。レ。siluke。♠思♥路♣客レ。。 高速更新那满满一匣子道元紫气委实非同小可,云峰真人闭关前发暗符知会了宗华真人,宗华真人自然也是大喜,不过他被琐事缠身,这几rì里无暇坐关行功,只能等回到扬州之后,再做打算。

    这七rì中,俞和要为自家师尊护法,故而就在云峰真人他们闭关的小院附近,找了一处僻静的厢房打坐潜修 ”“ 。只是俞和却不能与元曦一样,整rì整夜的守在小院门口不动。盖因这滇南别院凭空而起,亟需打理的琐碎事务极多,白rì里他也得帮忙着张罗一二。

    大师兄夏侯沧第二rì一早就御剑而去,带着宗华真人的名帖道符拜访西南诸门诸派。到了第三rì,云峰真人还未出关,西南别院门口就陆陆续续的来了很多人。这些早早登门而来的,全都不是前来观礼开山门法事的西南大派修士,而是一些人丁稀薄的炼气世家子弟,或是无门无派的散修。

    夏侯沧久在滇地行走,这些人都曾受过他的恩惠,一来是心中感恩,二来是没有宗门照拂,本身修行很是艰难,所以一听说夏侯沧师门在滇地开设别院,就立刻启程赶来投奔。有的希望直接列入罗霄门墙,有的则舍不得自家道统传承名份,只来求个客卿之位。

    太渊真人与宗华真人与这些从四面八方赶来投奔的修士一一细谈过。觉得心xìng良善,不存异念的,就安顿他们在别院中先行住下,等开山法事之后,再做安排。若发觉来人其实另有所图或心术不正的,则是婉言谢绝,让他们观礼开山法事之后,便自行离去。

    眼看滇南别院中一天比一天热闹。有些前来投奔的修真世家子弟,还带来了许多金银雕饰和彩绸绫罗,把这别院道庭装扮的很是喜庆。

    太渊真人和宗华真人整rì忙着考评从四面八方赶来投奔的人;符津真人和云峰真人闭关未出;金晨真人和虞琰真人不知去了何处,这几天都没见到人影;九位剑门宿老忙着调理九衍降魔剑阵,以应付开山法事时可能出现的意外。

    于是纯阳院首席师兄李毅、藏经院大师姐莫子慧和那位沉晖书院的肖子谦,就成了滇南别院中临时的主事之人,几rì里忙得不可开交。俞和倒是发现,这位肖子谦的确很有长兄的风范,他xìng子宽厚温和,为人处事很是沉稳老练,指挥调度起来也是忙而不乱、井井有条。到后来,李毅师兄和莫子慧师姐都隐隐以他为首,好似这肖子谦才是剑门大师兄一般。

    众弟子里里外外的忙个不停,恨不能多长几张嘴,多几条手臂出来。唯有那位守正院的方师妹,却好像是在游园看热闹一般,她穿花蝴蝶似的在别院中逛来逛去,虽然偶尔也会出手帮一帮忙,但大多数时间就只是笑嘻嘻的看着。门中师兄弟们怜香惜玉,倒没谁腹诽于她,如此粉雕玉琢的一个仙女儿,自然不好去做那些粗累的活计。

    别院里人来得多了,有一些外面的传闻也就飞进了俞和耳中。

    原来他和碧云寺的几人从抚仙湖中出来之后,峋石真人等刚回到宗门中,东巴密宗的一十八位肉身罗汉就带着千人僧团到了碧云山,把整座碧云寺围得鸟飞不入。碧云寺地宫中潜修的四位玄珠道果修士一齐破关而出。两派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东巴密宗结成千佛曼陀罗大阵,碧云寺摆下地皇三光落仙阵,一场大斗法打了一rì一夜。结果碧云寺终究是斗不过东巴密宗,那十八位肉身罗汉合力一击,把碧云寺的三清大殿给一掌拍成了齑粉。

    也不知碧云寺究竟折损如何,听说那四位玄珠道果的老祖当众作揖告饶,才罢手不斗,两边又吵吵嚷嚷了二rì一夜。最后是西南蜀地的峨眉、青城两宗和藏地大昭佛宗的几十位高手一齐闻讯赶来调停,好话说尽,碧云寺又赔出数不清的法宝灵物,才消弭这场灭门大劫。

    俞和听了这事,暗暗心惊。剑门滇南别院与碧云寺比邻而居,他居然一点儿也没察觉到碧云寺那边有什么异状。在那水底仙府中,俞和自己也曾同东巴密宗的和尚动过手,幸好只是把那个年轻的和尚打伤,并没有下重手断人xìng命,而且当时还带着面具法器,掩盖了本来面目。不然以东巴密宗这睚眦必报的凶悍做派,碧云寺的有四位玄珠道果的老祖坐镇,都吃了大亏,若是那千人僧团到滇南别院来兴师问罪,在这里的罗霄诸人根本招架不住。只怕用不了一时三刻,山门甫开的滇南别院就不知鬼不觉的被那些凶僧神抹杀去了。

    出家人总说“慈悲为怀”,可这东巴密宗的和尚却是如此狠辣。不过这西南滇地凶险诡谲,若当真是一派和善,处处忍让,恐怕委实难以立足。

    到了第四天时,符津真人和云峰真人破关而出。金晨真人也回来了,他身后跟着虞琰真人和三位年轻的修士,其中有男有女,个个器宇不凡。这三位修士见了肖子谦,皆口称大师兄。原来他们都是沉晖书院虞琰真人座下的弟子。

    有云峰真人出关主事,李毅和莫子慧都大大的松了口气。沉晖书院的四位弟子也不像是来做客的,把滇南别院当成了自家山门一般,尽心尽力的帮着cāo办诸事。人多力量大,眼看这滇南别院中每一天都要换个模样,越来越热闹喜庆。

    第六天时,渐渐的有来观礼的宾客登门,太渊真人坐镇大殿,宗华真人和云峰真人亲自站在别院门口,可直到黄昏时分,一共也就来了四拨客人。分别是滇池仙派、大理洱源观、崇圣寺和澜沧江南班岛的修士。

    这些修士到了滇南别院,除了崇圣寺的几位胖大和尚一副自在随xìng的神情之外,其余几派的修士都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他们见了滇南别院的弟子,也不愿多搭话,走进侍客jīng舍之后,便是闭门不出,还祭起阵法守住了周围地界。

    俞和有些不解,肖子谦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西南滇地本就纷争不息,罗霄又来插上一脚,这些门派中人自然心中不痛快。等到明rì法事做完,依西南风俗斗剑一试时,就要靠俞师弟大展神威震慑群修,好让这些人今后不敢欺辱滇南别院的弟子。”

    听肖子谦这一说,俞和才明白云峰真人闭关前叫他好生积攒气力是何用意。原来这别院山门初开,依着规矩,还要与滇地诸派斗上一场,非得露出几样厉害手段,才能在西南滇地站得稳脚跟。

    俞和轻轻一笑道:“肖兄放心,明rì且看俞和施为就是。”

    直到晚霞渐黯时,宗华真人和云峰真人兀自站在别院门口未走,似乎他们认定了还有宾客要来。等到西面天际最后一丝明光将熄,果然打碧云寺方向飞来了一金一青两片庆云。金云在前,挟着雷音滚滚而来,那气势咄咄逼人,云头一落,六位身披暗红僧袍的东巴密宗老僧显出了身形,他们对着宗华真人和云峰真人合什一拜,便不再言语。

    这六位老僧也不掩饰那一身凝如山岳的气势,他们并肩在山门前一站,“噗”的一声轻响,就见门前的刚刚亮起的百盏灵灯齐齐熄灭。

    宗华真人与云峰真人才一皱眉,太渊真人、符津真人、金晨真人和虞琰真人一齐从别院中迈步而出,只听见太渊真人轻轻一咳嗽,那百盏灵灯上登时复有火光冲天而起,照得山门前亮如白昼。

    宗华真人一脸从容的抱拳还礼,侧头对俞和吩咐道:“仔细引六位大师去净禅水榭奉茶歇息,此乃贵客,万万不可怠慢。”。

    那六位老僧之首从怀中摸出一张金箔名帖,手腕一翻,这名帖便缓缓的飞向宗华真人,太渊真人轻轻一哼,大袖摆动,就要替宗华真人去接着金箔名帖。可这时俞和身形一闪,已探手搭在了这名帖上。

    莫要看这薄如蝉翼的一张小小金箔,上面隐含的磅礴佛力,竟然如一座千钧巨石压迫来。不过俞和既然敢伸手去接,便早把万化归一大真符和神霄太平应化白莲法运到了手掌上。肉掌和金箔相碰,俞和双肩轻轻一晃,那股庞然佛力便被他摄入白玉剑匣中,结成铜钱大小的一个赤金佛印。

    “多谢大师赐下名帖。”俞和看似轻描淡写的,已把金箔名帖接到了手掌中。他竖起单掌朝六位老僧一拜,转身把金箔名帖呈到了宗华真人的面前。宗华真人展颜一笑,把名帖收好,摆手邀这六位密宗老僧进院。

    俞和在前面引路,六位老僧默默的跟着。一路上俞和分明觉得有十二道视线紧紧的盯着他的背脊,可他假装浑没察觉,将六僧带到净禅水榭之后,招呼道童布置茶水素食,再作揖拜礼之后,俞和出了水榭,又朝山门口走去。

    紧随着东巴密宗的金云,那片青sè的庆云也落了下来,十余位道门修士显出了身形。有年轻的弟子送上拜帖,宗华真人接到手中细细一看,这十余位修士,竟然是分别来自碧云寺和西南蜀地的蜀山、青城三宗。蜀山、青城两宗乃是九州之上赫赫有名的万古道门大宗,术法、剑道、符箓无一不jīng,与罗霄剑门素来是颇有些交道的。而符津真人和虞琰真人也与碧云寺的修士相识,于是熟人一见面就寒暄了起来,看起来倒是颇为热络。

    太渊真人在前,宗华真人和云峰真人陪着,一行人朝别院中走去,刚好碰见俞和把东巴密宗的六位老和尚安顿好,沿着花径转回山门。

    俞和抬头一看,蜀山、青城两派的修士自然是全不认得,但碧云寺来的人,他却是见过的。领头的两位修士须发皆白,可不正是信宁、信凡两位真人,而后面的几位碧云寺修士中,也有胡家兄弟的那位六叔宸涛子。

    信宁、信凡两位真人没见过俞和的真面目,可宸涛子却是看过俞和的,他见俞和低着头,想从一行人边上绕过去,便急抢上了一步,堵在俞和面前,冷冷的哼了一声道:“这不是我家的外戚李合么,扬州学道,学得原来是罗霄的剑道!你莫想要躲,我且来问你,老胡家养的那四个忘恩负义的豺狼子侄,如今人在何处?”

第一百八十七章 开山典,魔宗现

    ()    这滇南别院中当真是三教九流齐至,有道有僧有俗,有的是显赫一方的大派高手,有的是与世无争的炼气世家,还有的是隐姓埋名的游方散修,他们彼此之间看起来不甚和睦,人人都神sè戒备,几乎看不到熟人相见,执手寒暄的热闹场景。レ。siluke。♠思♥路♣客レ

    等到天sè尽黯之后,整座别院中静悄悄的。诸方修士都在jīng舍中闭门不出,而且以各式阵法把自己的院舍护得风雨不透。苑廊中出了值夜的罗霄剑门弟子,就再不见有人走动。故而这一夜过去,到也是相安无事。

    罗霄剑门在扬州是首屈一指的门派,但放到九州之上,却也算不得什么豪门大派。滇南别院不过是其一处偏远的分院,加上在西南滇地,罗霄剑门是个初来乍到的外乡客,所以这滇南别院开山门的大喜法事,也不好大张旗鼓的cāo办,还须得一切从简才好。

    zhōng yāng大殿前的百丈石坪上,那尊七层焚香塔已被移走。石坪边上摆了里外两圈花梨木太师椅,一共三百多把,椅背和扶手上全扎着锦绣红绸,透着十分的喜庆。罗霄剑门的宗华真人、太渊真人、金晨真人和云峰真人身披靛蓝松竹纹绫罗法袍,头戴青云高冠,端坐在当中主座,一干罗霄弟子都换好了新装,垂首陪侍在他们身后,那胡家四兄弟也是位列其中。

    主座左边两列太师椅上,坐的是昨rì就已经到来的宾客们。蜀山和青城两派的修士坐在左列最上。紧挨着他们的,是东巴密宗的六位老僧。中间隔了几个空座位,坐的是沉晖书院的虞琰仙子师徒五人。再下来就是滇池仙派、大理洱源观、崇圣寺和澜沧江南班岛的修士。碧云寺的一众修士坐得很远,看信宁、信凡两位真人的模样,似乎看都不想看东巴密宗的僧人一眼。

    左列座位的末端,坐了一些不愿拜入罗霄山门的炼气世家和散修。这些人与大派修士们故意隔开了老大一段距离,看其中有好几个人满脸怯sè,不断的挪动屁股,似乎如坐针毡。

    左列空余的座位已不算太多,但右边太师椅上,却始终无一人去坐,显得很有些突兀。俞和看大师兄夏侯沧就站在他的身边,于是低声问道:“夏侯大师兄,右列那些位置,为何没人去坐?”

    夏侯沧也不转头,口中低声道:“西南有西南的规矩,那些位置,是留给不请自来的客人,你莫要多问了。”夏侯沧话虽这样答,可俞和等到了rì上三竿,已是巳时一刻,左列的太师椅上都快坐满了前来观礼的宾客,依然不见右列有人落座。

    只听见大殿后有人擂鼓三声,宗华真人长身而起,对着前来观礼的众宾客团团一揖,宏声道:“吉时已到,恭迎诸位前来观礼我真清太玄罗霄仙剑门滇南别院开山大典!”

    大殿两侧有鼓乐声响起,以大师兄夏侯沧为首,带着排成两列的弟子鱼贯行到石坪zhōng yāng,左边一列是自扬州而来的第十九代罗霄门人,右边一列是新拜入滇南别院的弟子。夏侯沧一撩衣袍,对着主殿俯身拜倒,他身后的弟子自然也是一齐屈膝跪坐,朝大殿拜了三拜。

    “恭请三清道尊入座。”宗华真人高声唱到,他朝太渊真人拢手一拜,太渊真人微一颔首,便从怀中取出了一支七寸画轴,在掌中一托,这画轴就变作一丈四尺长。宗华真人恭恭敬敬的双手接过画轴,一脸庄严的朝主殿缓缓走去,进了主殿大堂,面朝着空空荡荡的正壁,宗华真人举双手把画轴托过头顶,那丈四画轴自行飞起,往正壁上缘处一落,一幅一丈四尺宽,三丈高的金银丝锦绣三清道尊座像,就在主殿正壁上展开。

    罗霄门人对着三清祖师像又是三拜。连坐在左边太师椅上的道门弟子,也都一齐站起身来,朝这三清座像一揖到地,口中呼无量道尊。

    “再请罗霄开山祖师像。”云峰真人迈步行出,也朝太渊真人一拜。太渊真人又取出了一支六尺画轴,交给了云峰真人。云峰真人捧着画轴进了主殿,将画轴挂到了三清道尊座像的左下方,这幅画上面绘的,正是真清太玄罗霄仙剑门开山祖师的一副扶剑望仙像。

    罗霄门人对着开山祖师画像再三拜。宗华真人与云峰真人躬身倒退出了主殿大门,这才转身回座。

    “宣真清太玄罗霄仙剑门科仪总纲。”

    太渊真人咳嗽一声,取罗霄剑门的科仪玉册捧在手中。他的嗓音虽然略显苍老,但字字吐出,气脉深远,每个音节都隐有锐器相击之声应和,剑意盈然,直令闻者动容。洋洋五千余字的罗霄剑门科仪总纲,太渊真人读了能有近一个时辰,但没有一人觉得听着生厌,最后一字吐出,余音绕梁不绝,宛如有位绝世剑客一剑渺渺,穿云而去。

    三清道尊与开山祖师入殿供奉,宗门科仪颂毕,这场形式从简的开山法事,大抵上便算是到了尾声。只听宗华真人道:“还请云峰师弟移步,接掌门师兄法谕。”

    云峰真人又起身来,转到宗华真人面前躬身一拜。宗华真人从怀中取出了一面小小剑令旗幡,青蓝sè的三角幡布展开,上面以银丝绣着一口长剑,长剑后面绣着一座巍峨的雪峰,有九彩sè的云纹,缠在这雪峰的半山腰上。

    “掌门师兄法谕:滇南别院新开,此乃剑门盛举。云峰师弟为我罗霄之大材,唯盼师弟不辞辛劳,暂任滇南别院掌院三年。执此令幡为信,罗霄弟子见得此幡如见掌门真人亲面,一应号令,莫敢不从!”

    云峰真人倒似乎早就知道了此事,也不意外,上前一拜,接过旗幡,说了几句场面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