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玄真剑侠录 >

第11章

玄真剑侠录-第11章

小说: 玄真剑侠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舞到酣畅,俞和挥剑将青皮葫芦挑在半空中,剑光抹过,葫芦劈成二片,一团清亮的酒水溅开,俞和张口一吸,便汇作一道酒柱,直落入腹中。

    张口哈哈一笑,胸中畅快无比,俞和双目微闭,舞剑不休。也不知使过多少剑势,也不知舞了多久。渐渐的,似乎是自己握剑挥舞,又似乎是剑柄依在手中不离。

    东方一道晨曦初绽,有飞鸟苏醒寻食,自俞和的小院上掠过,被冲霄剑意所惊,叽喳一声振翅逃开,一羽绒毛飘然落下。

    俞和福至心灵,嘴角微微一笑,那绒毛离他尚有五丈之远,他抬眼凝神,翻腕挺身,一剑挥去。

    手腕伸展到尽处,可剑意未绝,剑光yù飞。他五指一展,心中存想长剑斩碎绒毛。

    剑脱手,可那剑上光芒不灭,一道真元神念遥注于剑锋,“嗤”的一声轻响,似乎有一支看不见的手臂,代替俞和的手掌cāo剑,长剑在五丈外的虚空划了一个半圈,留下月牙般的一道剑光。

    微风掠过,那朵绒毛一分为二,飘然落下。

    长剑好似倦鸟归巢,凭空一圈,落回俞和摊开的手掌中。

    仰天大笑,俞和心中就如这天空般,朝霞初开,天景渐明。

    自这rì起,俞和每rì白天,便一个人在东峰竹林中勤修御剑之术,到了晚上,便存想五方五行,吐纳炼气,

    足足二个月之后,俞和终于掌握了元神虚空御剑的关窍,心念一动,长剑便噌地弹出剑鞘,在他身边绕身飞舞,剑诀所指,剑光百步之内飞斩随心。

    而论剑殿中所藏的剑谱,多如恒河沙数,俞和倒也不去细细钻研,只通观一遍,胸中略知大概路数便罢手。到了夜晚打坐冥寂神游时,自用心观看幻境中的舞剑少年,那少年所使剑法,每每便会与白天所观的剑法意境想通,只是剑势迥异,寥寥几招,便已经气相毕现,大有去繁存菁的神妙之处。

    俞和偶尔也同云峰真人讨教剑术,有一次使出几招梦中少年的剑术,虽然似是而非,却也然让博览天下剑法的剑道大家云峰真人半晌皱眉不语,之后俞和便不敢再随意显露那些剑招。

    秋斩落叶,冬刺飘雪,又是三个月过去,入了深冬。

    除了每隔一rì与陆晓溪万里传音之外,俞和便全心全意的沉浸在修行中。他内视肉身,只见周身穴道如诸天群星,呼吸见光芒闪烁;经络中一道真元玉液浩浩荡荡,运行不休;五脏之中收摄了先天五方五行元炁,心脏中隐隐有朱雀虚影飞腾,散出红光,肾脏中隐隐有玄武虚影盘踞,散出玄光,肝脏中隐隐有青龙虚影盘旋,散出碧气,肺脏中隐隐有白虎虚影,作势yù扑,气息吐纳之际,竟作虎啸声响,脾脏有黄光散出,凝成绵连山峦之相。

    俞和全然不知道他修成了多么惊世骇俗的一身真元,聚齐四灵护体,厚土镇压。已不须凝神运气,自有周天元炁来投。俞和试过将全身七成真力注入长剑,只觉剑锋鼓胀yù裂,一斩之下,山壁上留下剑痕入石一丈有余。

    一场大雪飘过了年关,虽是江南扬州地界,深山中亦是冰雪连天,转过年头又到雨季,俞和已经入门堪堪一年光景。

    chūn分将临,yīn阳相半,正是道家祭祀大事,剑门中rì渐热闹了起来,许多远行弟子纷纷回山,筹备着一年的祭祀法事。

    chūn分有三侯: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chūn雨破冰,当一声chūn雷隆隆滚过俞和的小院,那张被俞和压在枕头下面的银箔,竟微微颤抖起来。

第二十章 春分祭,试剑会

    明天就是chūn分祭rì,早课后云峰真人召留了众弟子,依着每年的惯例,将一套崭新的纹锦道装,分发下来。这是chūn分祭rì需穿的装束,每年一新,由师长亲手赐下,以示祝福。

    chūn分祭rì,秋分祭月,入门一年,俞和倒也参加过秋分祭rì,不过这chūn分祭rì与秋分祭rì不同。chūn分之后,白天的时间便渐渐长于夜晚,而且chūn季是一年之始,所以这chūn分祭rì,是一年中最大的一次庆典。

    特别是chūn分祭rì有一个特殊的传统项目,那便是门内试剑。

    这门内试剑,并不是一场比试,也不分优胜排次,而是一种祝福仪式,只不过是以比剑的方式来进行。从卯时开始,整个罗霄剑门所有内门弟子在清微殿外坪齐颂祭祀经文,听讲道,作法事,到午时一起行过斋饭后,就聚在十三试剑台旁,不分辈分都可相邀比剑,独斗或群斗都可以,直至酉时。比剑之时,既可以随意过几招,哈哈一笑了事,也可以放手斗剑,但绝不可不伤人xìng命。末辈弟子可以邀自己的授业恩师上台一试,甚至可以邀掌门真人比剑。

    这其中有三层含义,一来是后辈向前辈致敬,二来是后辈表现自己一年修为进境的机会,三来是前辈高手亲自下场与后辈过招,提点后辈剑术。

    因这比剑没有什么挑战决胜的意味在内面,所以被邀上台试剑的人,都会非常高兴。而且往往掌教真人、掌院高手和门派宿老们,都是被邀剑最多的人,他们也一般都欣然等场,指点众弟子。甚至一干掌院高手们之间,若有一时兴起技痒难当的,也会彼此邀约上台,拔剑一斗。而有些青年弟子,无论彼此交好还是互有芥蒂,都会在这试剑中相邀一战,常常会斗得jīng彩纷呈,甚至偶有弟子们斗得激烈,收势不住伤着了,也都毫不在意,事后笑笑而已。

    俞和新入门,早就对这一年中最热闹的门内试剑向往不已,跃跃yù试。

    午时斋饭行毕,众弟子喧声震天,九声金钟响过,试剑开始。

    试剑台共有十三座,中间一座剑气凌云台,是主台,方圆五十丈。周围环绕着十二座方圆三十丈的小试剑台,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命名。

    门派中,第十六代、十七代的宿老们,围坐在zhōng yāng剑台周围,十八代、十九代弟子们分列按所属各院围在十二小剑台边。俞和坐在寅字号剑台旁边,这是论剑殿弟子所属的剑台。

    钟声刚响,左边丑字号剑台立刻就跃上了两人,先一人矮胖身材,圆脸,神sè有些倨傲,俞和认得他乃是纯阳院的首席弟子,叫做李毅。与他相对那人身材壮硕,浓眉大眼,脸上虽然稚嫩,却生的一大片络腮胡须。这人也是纯阳院的弟子,但俞和不记得名字。

    纯阳院乃是罗霄剑门中,弟子最多的殿院之一,掌院镇国真人修道前是凡俗皇族子弟,才智绝伦,xìng子却如江湖豪侠一般,闲时最喜同三五好友彻夜饮酒作歌。镇国真人座下弟子有四十余人,个个骁勇善战。镇国真人经常带着一众弟子倾巢而出,专门助些被妖魔邪道大举进攻的凡俗小国或者小型门派,以此锻炼弟子坚韧果决的心xìng和杀伐之道。

    这两位纯阳院弟子一上台,台下就掀起了一片喧闹,惹得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那两人互说了几句话,可也听不真切。只见两道剑光从他们手中升起,毫无花哨的,在半空中狠狠的互斩一记,发出闷雷般的爆响来。

    丑字号剑台下的纯阳院弟子发出轰然叫好声。李毅脸sè一白,身形剧震,另一个弟子满脸cháo红,退了半步,他们的两柄飞剑弹开,略一滞,便打着旋儿飞落到地上。

    接着两人都一瞪眼,抢步近身,竟抬起肉掌,像江湖武夫一般,狠狠的朝对方按去。又一声巨响传来,四掌相击,一触即分。那台上爆发的气劲罡风,几乎要把个丑字号剑台都震散了,铺在地上的青石板散碎纷飞,眼看台上的两人脸上忽白忽红,身子摇摇晃晃,几乎都站不住了。

    忽地他们一齐伸手,搂抱住对方,用力互拍了几下肩膀,两人咧嘴大笑。才笑了几声,噗通的一下全跌坐在试剑台上。其他纯阳院弟子再次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冲上去几个人,把他们抱了下来。

    “这是在做什么?”俞和看得一头雾水,悄悄问身边的二师兄易欢。

    “不清楚,好像听说他们之前有些不和。”

    俞和摇摇头,就看那二人似乎已经全身脱力,摊卧在地上调息,可这门内试剑才刚刚开始。

    “这倒是利落,两招一过,全躺着了。”俞和心里嘀咕。

    其他宿老弟子们,全都笑着,似乎这也没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这一幕方休,按照试剑的规矩,所有弟子全部跃上了各自的剑台,举剑朝天一齐交击。之后一般先是自己殿内试剑,然后可以去别的剑台试剑,也可去zhōng yāng剑台向宿老们邀斗。

    俞和看了看这寅字号剑台上的论剑殿五位弟子,拱手道:“诸位师兄师姐,可愿意一试?”

    大师姐莫子慧摆了摆手,收剑回鞘,“不必了,我无意斗剑。”

    说完,她转身跳下寅字号剑台,自盘膝坐下不语,眼睛看向别处。紧随着她,三师姐章若莲、四师兄方宁和小师妹邓晓,都收剑跳了下剑台,盘坐不动。二师兄易欢把剑也收入鞘中,对俞和眨眨眼睛,笑着说道:“小师弟若是想斗剑,可等别家殿院来人叫阵,也可自去别的剑台邀剑,最好是去zhōng yāng剑台。我们几个只懂编修剑经,这舞剑斗战之事,还是算了吧。”

    易欢轻轻一跃,也跳下剑台。只剩下俞和一个人呆呆的站在台上,不知所措。

    俞和也不知道是下台好,还是就坐在台上,犹豫了好一会儿,慢慢的蹭下了剑台,也坐在旁边,眼睛在周围剑台上扫来扫去。

    zhōng yāng剑台上,十余位掌院宿老,在掌教鉴锋真人的带领下,摆了一座剑阵,推演了起来。虽时不时也有剑气交错,不过大体上还是风平浪静,一众宿老们笑盈盈的,只是随手挥剑而已。

    十二座小剑台倒不相同,有的好几座剑台上空无一人,弟子全成一圈谈笑着。有的剑台上只有寥寥几人随意的斗了几剑,算是应个景儿。唯有纯阳院和太一院,人声鼎沸,剑台上身影交错,剑光碎空,剑台边围满了人,大都是年轻的弟子,满脸兴奋的呼喝着。

    太一院也是弟子众多,足有五十多个。看剑台上有四五个年轻弟子,围着一个老者游斗,老者须发花白稀疏,jīng神矍铄,眉眼间一片慈祥。俞和认得他是太一殿的掌院南启真人。

    南启真人是门派中道高德隆的宿老,乃是十六代的弟子,掌教鉴锋真人还当称他一声师叔。南启真人xìng子极温厚,平rì里全无师长的架势,可一身剑术修为委实惊人,据传他年轻时嫉恶如仇,路见不平,仗剑而起,竟一人连败成名修士十二位,且兵不血刃。

    弟子中许多人对南启真人崇敬无比,因而太一院诸人,竟把他从zhōng yāng剑台硬拉了过来,群起而斗之。南启真人一柄飞剑忽如蛟龙翻腾,忽如山岳厚重,面对一群弟子围攻,显得游刃有余,满脸都是笑意。

    纯阳院则是一番大乱斗,十余个弟子在剑台上各展身手,结成了一个剑光长河般的剑圈,忽有弟子同时被几人合攻,落下剑台,便是一阵子纵声笑骂,复又挺剑朝剑台上冲去。

    俞和哪里见过如此大斗剑的胜景?只看得他心旌摇动,几yù拔剑而起,可毕竟那些殿院并不熟识,自己就这么冒冒失失的冲过去,未免太过唐突,若引来群起攻之,只怕根本招架不住。

    论剑殿的诸位弟子就这么老神在在的坐着,指着其他剑台上的弟子品头论足,小声的议论起来,却绝没一个人想要上台一试。

    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zhōng yāng剑台的宿老们全都坐在了剑台上。陆陆续续的,开始有些殿院的年轻弟子过去邀剑,那些宿老也是笑盈盈的迎战,结果当然是三招二式之间,那些年轻弟子就败下阵来。

    接着纯阳殿过去了六个弟子,鉴锋掌门、宗华掌院、严刚掌院三人联手,摆下座小三才剑阵,将纯阳殿的弟子们连败三次。三位真人刚要转身坐下,太一院冲过来足足十位弟子飞身上台,拉开了架势,气势倒是不错,可那十个弟子终究是年轻,面对门中宿老,十柄长剑居然都在微微颤抖,惹得一众掌院们哈哈大笑。

    俞和看着那十个弟子满脸尴尬,可兀自强撑着气势的样子,不禁咧嘴直乐。

    “来,论剑殿的各位,有人上来和我这老头儿过一招的么?”

    寅字号剑台上突然有人咳嗽了一声,俞和连忙转头去看,只见南启真人笑嘻嘻的站在台上,对着论剑殿的弟子们晃了晃手中的长剑。

    大师姐莫子慧连忙带着众弟子们站起来施礼,她瞟了一眼俞和,对南启真人道:“南启掌院,我们论剑殿小师弟俞和,入门才一年,天资过人,剑术jīng妙,却还未斗过剑,正要您老调教一二。”

    南启真人捻须一笑道:“哪一个?上来吧!”

    俞和连忙施礼,一颗心早就跃跃yù试,当下也不迟疑,垫步纵身而起,落在台上。“呛”的一声,长剑出鞘。

    “有几分气相!”南启真人笑着道,“只管进招过来!”

    俞和凝神提气,剑诀一引,长剑顿时化作丈许长的一道森然剑光,带着隐隐剑啸雷音,朝南启真人飞斩过去。

    南启真人隔着十丈远,只觉得剑气横空而来,卷动烈风,吹得须发皆张,当下神情一肃,口中大赞道:“是个好小子!”

    他手中剑诀一立,澄碧的剑光也是扯出丈许来长,迎着俞和一式挥出。

    两道剑光在空中斩在一起,闷雷炸响,罡风四合。

第二十一章 初试剑,凌云台

    俞和和南启真人的两道剑光一起,围坐在寅字号剑台边的论剑殿众弟子,顿时全都瞪圆了眼睛。且不说剑势如何,只论真元之雄浑,俞和的这一剑,只怕便是那些有十数年吐纳功夫的师兄们,也是望尘莫及。

    这才入门修行一年时间,怎的就有了如此成就?

    两道剑光狠狠一撞,俞和双肩微晃,面上没什么表情,南启真人却是退了半步。

    “好小子,用了几成真元?”南启真人伸手摄回飞剑,笑问俞和。

    “回禀南启掌院,堪堪五成的样子。”俞和也召回自己的飞剑,化成绕体剑光,恭声应道。

    “什么?”

    “胡说!”

    台下有好几声惊呼传来,都强压低了声音,登时惹来一片窃窃私语。

    南启真人深深的看了俞和一眼,叹气道:“长江后浪催前浪,我老人家是不及你们了。”

    说罢对俞和招招手,“我老头儿气弱体虚,拼气力自是不及你年轻人,过个几招试试?”

    闻言连忙点头,引剑作了一个守势。虽然第一剑双交,俞和虽看似占了上风,可他心雪亮,对面南启真人是何等修为,一身真元如渊似海,方才一剑只怕连半成功力都没运上,全是在迁就自己。

    “小心了!”南启真人伸指一点,身旁的飞剑一振,倏然消失不见。

    俞和心中一凛,连忙聚神念照虚空。可念方动,却已然迟了,眼角余光猛然窥见左臂外二尺忽有剑光一闪,俞和浑身发冷,全凭下意识的运剑一挡。“叮”的一声,那剑光一触俞和的飞剑就又隐没。

    “虚招!”俞和心念一动,知道下面必是雷霆一击。只见他把心一横,也不去猜南启真人的剑光路数,张口一道真元喷到自己剑上,顿时激起一声清越的剑鸣,剑光再涨,足有丈五,俞和双手指诀齐挥,那飞剑在空中纵横飞斩,化成一道剑网。

    俞和这招以拙破巧倒是奏效,在他左耳侧一尺,又剑光闪出,刚巧与剑网擦过,发出“噌”的一声。俞和寒毛倒竖,把头一低,猫腰疾步,朝南启真人就冲了过去。

    “有些胆识!”南启真人再赞,飞剑转回,翻手间洒出百重剑影,如山间急雨一般朝俞和笼罩而下。

    这下俞和有点手忙脚乱,他急匆匆的把飞剑舞成了一盘丈许剑轮,只听见叮叮当当的剑击声连绵不绝。

    可那南启真人一式剑出,何止百击?

    当下裂帛声连响,俞和道褂的袖口、襟摆上有七八道剑痕,碎布片飞散。他心知南启真人必有留手,不然剑气一发,早就是皮开肉绽,筋骨割裂。

    顶着剑雨,俞和依旧一步步的靠近,虽然身上的道褂又多了三处剑痕,可终于到了南启真人身前五尺。

    俞和脚下猛一错步,堪堪绕过了剑势,剑诀引动,笔直的朝南启真人左肩刺去。

    南启真人早就料到俞和近身过来的用意,便故意在左肩处卖了个破绽,见俞和果然运剑来刺,微微一笑。略沉左肩,转右腕,剑势一敛,漫天剑影凝为一剑,轻轻巧巧的抹过俞和的剑光,将俞和的一剑带得刺向空处,这才转过剑身,用剑脊在俞和右肩、右臂、右腰、右跨连拍四下。

    俞和登时右半边身子都麻木了,心知若是真个生死斗剑,自己早就分尸数片。于是连忙抬手告饶:“南启掌院,弟子输了!”

    “你叫俞和?才修剑一年?”

    俞和点点头。

    “人各有机缘,你这身真元炼得煞是雄厚,我太一院十九代弟子无一人能及你,便是十八代弟子与你拼斗气力,也未必可胜。只是你cāo剑心气未稳,剑势涣散,这才被我胜了一招。把话说来,也委实难得!”南启真人点头捻须,眯眼看着俞和,口中毫不吝惜赞许之辞。

    俞和脸一红,连忙拱手:“南启掌院谬赞了。”

    “师祖,你把这位师弟夸得如此玄乎,我可是手痒得很!来来来,俞和师弟是吧,你我试上几剑!”

    话音方落,一道壮实敦硕的身影跃上剑台,这人正圆脸,眉眼且笑,口阔,手腿都粗短,一身气势沉凝如山,细眼中有丝丝冷光逸散。

    俞和认得此人,乃是太一院的十八代次座弟子熊山壮。

    南启真人转头一看,也没说什么,只是朝俞和颔首一笑,便跳下台去。他倒未就此离去,而是站在下面看着剑台上的两人。

    “小师弟,某家也不与你客套,走上几式再聊!”

    这熊山壮嘿嘿一笑,手中飞剑抛起,竟凭空化作六道剑光,合着呜呜的风声,朝俞和胸腹绞杀而来。俞和横剑去拦,六道剑光纷飞,熊山壮剑指连点,转而分袭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