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玄真剑侠录 >

第164章

玄真剑侠录-第164章

小说: 玄真剑侠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卫行戈冷笑连连,还未等他开口接话。有一人拎着八节紫竹鞭越众而出,他满脸惊愕,瞪圆了眼睛望着俞和,口中喊道:“小俞子?!你在这里做什么?”

    俞和故作艰难的点了点头,一边咧嘴笑,一边口中兀自喷血不止。他上气不接下气的颤声应道:“我这可不是除魔卫道来了么,小杜救命。”

第二百六十七章 护法尸,掌立威

    “且慢!”那手捧金玉令牌的供奉阁修士断喝一声。他猛然抡起胳膊,将试图冲向俞和的杜半山给挥了个踉跄。影子一般黏在杜半山身后的司马家四小姐雁急忙伸手,搀住了自家师兄。

    “程师兄,你这是何意?”杜半山一皱眉,将掌中八节紫竹鞭横在胸前。

    “防人之心不可无!谁知道那什么赤胡傀儡修士,会不会是这些魔宗无耻之人暗地里串通胡夷蛮子,设下谋害我正道同门的诡计?大执事有命在先,见到修士须得验明正身!”这姓程的修士从怀中摸出一片玉符,攥在掌心里渡入真元,瞪眼朝卫行戈、罗修上人与俞和三人望去。

    俞和一看那片玉符,便知道与卫行戈方才给那片他玉符是一模一样的东西,符牌中刻有高明的望气法术,可以窥破对面人隐藏起来的气机。看来凉州府供奉阁的执事们也都知道了那三十五个傀儡修士的事情,而全都随身带着这片玉符。

    可此时自己却被人拿这玉符查验身份,俞和心里颇有些不快。

    “魔宗的无耻小人?你够胆再说一次试试?”

    卫行戈长身而起,一股荒古凶兽甦醒般的蛮横气势从他身子中骤然爆发出来。大地深处传来隆隆雷鸣,窗外阳光一暗,有片数十里方圆的阴煞灰云突兀的出现,盖住了朔城上空,霎时间朗朗晴空变作阴霾。铅云中有万道黑气纵横,似乎酝酿着一场暴雨。虽没有一丝风,但整座顺平酒楼剧烈的震颤着,摇摇欲坠。

    若是道门中人,在这凡俗驿城中显露气势,那都得先布下法阵,以免惊世骇俗。可魔门中人行事百无禁忌,何况卫行戈身为西北魔宗巨掣,怎么容得一个供奉阁的执事小辈在他面前放肆聒噪?只见他周身环绕着层层魔炁玄焰,盯着那姓程的供奉阁执事寒声喝道:“敢在我卫某面前如此嚣张的道门小辈,你还是头一个!你家师长教过你‘死’字如何写么?”

    “先师只教我斩妖除魔,替天行道!”那姓程的供奉阁执事也当真生猛,他收起望气玉符,抛出手里的金镶玉令牌法宝,张口喷出一道本命真炁,掐法诀跺脚喝令道:“七杀,破军。助我伏魔!”

    就看那令牌法宝受了真炁灌注,当空一转,放出一团耀眼的金光,两道黑烟自令牌中冲出,落地一滚,化作两尊身高七尺的古怪人形。

    左边一尊浑身裹着漆黑的麻布,头颅左右各生有二寸黑角,前额正中嵌着一方赤金色的灵文符箓,一对青白獠牙翻出唇外,虽然身子和四肢皆枯瘦如柴,但双手双脚却是奇大无比,那十根手指和十根脚趾足有一尺来长,血红色的指甲宛如剔骨钢刀。

    若说左边的这尊人形还只是骨骼怪异了些,那右边的那一尊人形就当真是形如妖魔了。只见其通体肌肤大半裸露在外,尽作深青黑色,宛如是以青铜生铁铸成,肩上生有三头六臂,三张脸孔皆作忿怒之相,口含烈火,六只手臂各掐法决,道道雷火缠绕周身。

    这两尊人形甫一显化出来,俞和立时便嗅到了一股浓浓的尸炁。但这股尸炁却是精纯浩正,全无半分阴邪气机。提鼻一闻,非但不觉恶臭难耐,反倒是有浓郁的檀香气弥散开来。可见这两尊古怪的人形,乃是道门炼尸高手以正宗炼尸奇术祭炼而成,更辅以佛宗密法,使之成为与施术者心神相通的伏魔护法尸兵。

    “飞天夜叉,破军阿修罗?”卫行戈盯着这两尊张牙舞爪的护法尸兵,把眉毛轻轻一挑,颇为诧异的说道,“怪不得你如此跋扈,原来竟是那个老头子的衣钵传人。可惜你们师徒两人都是一样的有勇无谋,这‘白骨莲华炼尸术’落到你们这等浑人的手里,真是暴敛天物!”

    姓程的供奉阁执事也不反唇相讥,他掐诀一指,两尊伏魔护法尸兵呼啸如雷,直朝卫行戈扑去。

    护法尸兵如此凶狞,可对面卫老魔脸上丝毫不见异色。他口中嘿嘿冷笑一声,提起右掌,屈大拇指与无名指相扣,结出个怪异的手印,对准两尊伏魔护法尸兵一掌拍出。

    虚空中炸响一道震耳欲聋的闷雷。那两尊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伏魔护法尸兵,与卫行戈打出的破空罡劲一撞,只撑了一息不到的功夫,便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嚎,身子连连扭动,重又化作两缕黑气,仓惶缩回了金镶玉令牌法器中。十几个凉州府供奉阁执事目瞪口呆的看着令牌坠到地上,宝光黯淡。

    姓程的供奉阁执事也万万没有想到竟会是如此结果。

    这两尊由他师尊手里传承而来的伏魔护法尸兵,乃是用前古通灵异兽遗蜕抽筋削骨剥皮,拼凑成肉身躯壳,再以道佛秘法日夜不停的祭炼千年,终得成就的无上法尸。他师尊临死前曾说,这名为“七杀”、“破军”的两尊护法尸兵,几乎已是刀枪不入万法不侵,专擅攻杀诸般邪魔。而姓程的供奉阁执事自打继承了这两尊护法尸兵之后,与人争斗时只消祭出令牌法器,就可安然坐等对手被护法尸兵打得生死不知,当真是无往而不利。

    可今日却不知撞了什么邪,对面的卫老魔只扬手一掌,就将显形的护法尸兵硬生生逼回了令牌中?

    但此时却容不得他去细想其中玄虚,卫行戈的破空罡力好似大海潮汐,镇压了两尊护法尸兵之后,直朝那十几位供奉阁执事撞去,连带俞和都在他的罡劲笼罩之中。

    眼见卫老魔凶势不可抵挡,姓程的连忙捏碎了一道保命金符。站在他身后的十几位供奉阁执事,也都手忙脚乱的或捏碎保命金符,或祭出护身法器,去抵挡扑面而来的刚猛掌力。

    “轰隆”的一声巨响,碎木屑漫天纷飞,整个顺平楼的二楼尽数化为乌有,众人脚下踩的楼板,此时倒成了屋顶。

    那十几位供奉阁执事东倒西歪,人人面无血色,喘息不止。其中有胆气弱的,身子已然缩成了一团,抱紧了双膝低头颤抖着。

    就连俞和都被罡风掀翻在地,滚了满身的木屑灰土。修为稍弱的杜半山和司马雁跌出去老远,幸好杜半山与俞和照面时就打了个招呼,而且小杜方才曾想要去救下俞和,所以卫行戈刻意收摄了几分打向杜半山与司马雁的罡劲。如若不然,此时两人恐怕都得受些折损。

    甚幸卫老魔的这一掌旨在立威,并未真下杀手,也没有趁势追击。所以这些凉州府供奉阁的执事弟子们虽然个个灰头土脸,但都还性命无碍。

    那姓程的供奉阁执事艰难的撑起身子,咬牙切齿的盯着卫行戈喝道:“魔头!你要杀就杀,休想把道爷也炼成傀儡。你若再靠近半步,道爷我立时炸碎内丹,与你拼个玉石俱焚!”

    “谁要跟你这浑人玉石俱焚?凡俗城镇中你敢自碎内丹?”卫行戈一脸嘲讽,嗤笑道,“如今胡夷来犯,西北道魔两宗指天道结下盟约,暂弃嫌隙,一致对外。卫某人看在你凉州府供奉阁孟坤大执事的份上,今日才饶了你们的小命。你若再胡言乱语血口喷人,不必卫某出手,只消一道传讯发给孟坤,他便会前来将你镇压。”

    卫行戈一提“孟坤”的名字,这姓程的供奉阁执事登时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蔫了。卫老魔拿杀机四射的目光扫视供奉阁众修士,沉声喝道:“卫某人敬凉州府供奉阁的孟坤是条血性汉子,今日不与你们这些小辈多加纠缠,但这冒犯本座之罪,卫某可是记下了!如今只要胡夷不退,西北魔宗与凉州府供奉阁就是友非敌,你们若再不顾胡汉大局,贸然挑起道魔争斗,依半年前的道魔之约,但凡西北修士皆可将你们视为胡夷奸细,立斩不饶,任何宗门不得追究!”

    一众供奉阁执事噤若寒蝉,不敢发声,有的人偷偷举袖掩面,生怕被卫老魔记住了面貌。卫行戈怒哼一声,转身抄住了罗修上人的双轮木推椅,脚下一道黑云生出,托着两人的身形扶摇直上。临走时还不忘回头厉声喝道:“那个姓俞的小子,今天算你走了大运,早晚有一天卫某必亲手取你性命!”

    俞和肚子里发笑,看来这位“卫师兄”可真是做戏做全套,如此一搅合,任谁都会以为自己跟卫行戈乃是不共戴天的对头,绝想不到刚刚两人还在把酒长谈。

    不过俞和心中也对卫行戈更多加了一丝提防。这尊老魔头,方才有意拉拢自己的时候,那可是和颜悦色的很,真好像是自家师兄弟饮酒聊天一样,话里话外透着亲近之意。但这一来了外人,卫行戈立时就换了一张面孔,单掌镇服群修,昂然而去,西北魔宗巨掣的滔天凶威毕现。

    这一波情形转折之中,无论是卫行戈所展露出来的道行修为,还是他大唱变脸戏的深沉心机,都令人不得不忌惮。

    俞和转动心思,琢磨着接下来自己是该顺水推舟,与这些供奉阁修士同行;还是应当改头换面一番,亮出供奉院掌印大执事玄真子的身份,先去凉州府供奉阁露个面,等问清情况,再作下一步打算。

    忽然一道隔空传音在他耳边响起,正是卫行戈的声音:“贤弟,愚兄走也。来日方长,你我师兄弟自有再煮酒倾谈之时。你可顺势跟着这些凉州府供奉阁的小辈们一起,去寻那该杀之人。如此一来人多势众,可有个照应,那御使尸兵的小子很有几分能耐,贤弟自可好生利用于他,万一遇到胡夷绝世高人不可力敌,那这些道门碌碌之辈也可掩护你逃出生天;二来供奉阁耳目众多,跟着他们可省得你独自奔波寻觅,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愚兄也将整点魔门精英弟子,去与赤胡异人一战了。贤弟切记刀剑无眼,自要保重为上!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你我后会有期!”

    一道细细的黑芒直向西南天际而去,那笼罩在朔城上空的铅云,也转眼间消散得干干净净,天穹重归晴明。

第二百六十八章 计中计,局中迷

    ()    “方才那御使一双尸兵的道门小辈是什么来历?”

    “哦?前辈怎的对着修行炼尸术的小子有了兴趣?”卫行戈不答罗修上人的问话,倒是先反问了一句过去。

    “他招出尸兵之时,我见那一双尸兵的模样煞是神异,就暗中用无形剑气试了一试,结果以老夫的剑气之利,居然只能入体三寸,伤不到这尸兵的根本,足见这对尸兵绝非凡品。可我见你只打出一式古怪的掌诀,便轻而易举的将那尸兵震退,想必你深知这种炼尸奇术的弱点,多半也知道其来历,故而有此一问。”

    “前辈果然明察秋毫。”卫行戈又是一记马屁奉上。莫看他此时脸上笑得殷勤,可心里却悚然一惊。方才罗修上人施展无形剑气之时,卫行戈近在咫尺,却竟然一无所知,那么即是说若罗修上人要取他的xìng命,也是如探囊取物般的容易?

    心中对这木轮椅上的白发老者又多了一丝敬畏与jǐng惕,卫行戈恭声道:“那小子应该是名唤程伦,其授业恩师乃是湘西石硚山的一位散修,自号沐衣叟。这散修沐衣叟本是一位佛门高僧,修的是大乘涅槃念法,后来不知怎么的在湘西偶遇仙缘,便弃佛入道,又凭大智慧将‘涅槃念法’与‘驭灵赶尸术’合二为一,成了一种集道佛两家之长的‘白骨莲华炼尸术’。那一双护法尸兵就是沐衣叟炼就的本命法尸,飞天夜叉尸兵名唤‘七杀’,可神出鬼没,夜行千里斩敌魁首;三头六臂的阿修罗尸兵名唤‘破军’,可御使道家神雷和佛宗红莲火,刀枪不入诸法不侵,有万夫不当之威。”

    “那沐衣叟死后,这对护法尸兵就传给了他的徒儿?”

    “不错。沐衣叟此人虽有大智慧,但对于道佛魔门派之见却始终看不透。他弃佛入道之后,对正派同道十分亲近,但只要一见佛门弟子便转身就走,但凡遇见我魔宗修士,他就好似有世代血仇一般,争斗起来不死不休。沐衣叟在西北纵横近百年间,死在他手上的魔宗修士不知凡几,甚至他会还将魔修尸身炼成通灵法尸,借此三番五次潜入我魔宗总坛,妄图谋害我西北魔宗宗主上尊。最后一回被他伏杀了一位西北魔宗的长老,炼成法尸后去拜见宗主上尊,一见宗主当面,这法尸就轰然炸裂,害得四位长老重伤,一位长老当场殒命。我魔宗宗主上尊雷霆大怒,传下‘原始天魔令’诛杀沐衣叟。可此人不但道行高深,一对本命法尸也煞是厉害,魔宗高手数次围杀他不成,最后将他两位徒儿之一生擒,以抽魂炼魄之术拷问,知道了破解‘白骨莲华炼尸术’的诀窍。最后宗主上尊亲自出手,这才将沐衣叟打成重伤,他苟延残喘了七八年,终因伤势太重而兵解归天,遗下一个徒儿承其道统,便是方才那个小辈。”

    “难怪你只一道掌诀就能把那双尸兵逼回法器。看来后世之人即便是有大智慧,创立出来的偏门法术也终还是会有软肋,比不得三千大道中的神通。”

    “三千大道乃是天道演化,而凡人心智终有穷尽,不可与莽莽天道相提并论。”卫行戈忽然低声问道,“前辈,那一颗‘四九道心魔种’,可给俞和埋下了?”

    “老夫亲自出手,你大可放心!”罗修上人睁眼一笑,“若非那‘道心魔种’潜入识海,加上你我一番言语撩拨使其生根发芽,那小子哪里会显出‘水中金’命格里潜藏的戾气杀机?”

    “有劳前辈了!”卫行戈笑着向罗修上人点头道,“那卫某便先行恭祝罗修前辈得此佳弟子!”

    “我看是当要预祝卫法王掌中多了一柄绝世宝剑,可替你斩开重登紫微垣之路才对吧!”罗修上人嘿嘿一笑道,“等他斩杀了那三十五个赤胡傀儡,‘四九道心魔种’应势大成,便可逆天改命,重塑本我剑心,造就一股无坚不摧的剑道锐意。卫法王你且放心就是,老夫调教得出一个楚冥子,便有十二分的把握将俞和调教得比那楚冥子更加厉害。此子气运、福源、悟xìng、根骨无一不在楚冥子之上,说不得他就会成为真正踏入‘万剑归宗’至境的绝代剑仙。卫法王得此左膀右臂,何愁前途荆棘密布?”

    卫行戈哈哈大笑,点头道:“前辈有此一言,卫某自然放心!只是前辈可要好生调教于他,莫要将来也跟楚冥子道兄一般,执迷剑道不可自拔,以致于自残肢体。”

    “楚冥子会变成那般模样,老夫也是始料未及。只因我为他雕琢剑心时,太过急功近利,结果让他走上了歧途。不过俞和此子心智已然将近圆熟,xìng子也颇为豁达,自然不会像楚冥子那样不知变通。”

    “既然如此,于你我来说皆是一桩喜事,何不到卫某洞府举杯相庆?”

    罗修上人重又阖上了眼睛,含笑点头道:“正有此意!”

    这边两人驾着一道黑云,直朝卫行戈的洞府破空而去。在朔城外的土地庙里,俞和可是小心翼翼的与那十几位凉州府供奉阁的修士们相处着。

    在顺平楼搅出这么大的动静,众修士不好再在凡俗城镇中逗留。他们纷纷作法隐去身形气息,御风出城而去。不过他们也没走远,到城外转了一圈,就找了个附近的土地庙落脚。

    领头的程伦本着“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的原则,同意让俞和加入他们的小团队。

    不过在他点头之前,那可是好一番施展诸般神通手段验明正身。查觉了俞和修行的功法绝无有半分邪魔之意,的的确确是道门正宗之后,程伦好像升堂问案一般,将俞和的来历问了个清清楚楚。

    不过俞和并没有说他出身罗霄剑门,而是说他成艺于扬州怀玉山左真观,授业恩师是法号柏空子的张真人,修的是残缺不全的龙虎山天师道法和一部分罗霄剑门的剑术,勉强算是个半吊子的剑修。道行境界如同程伦所见的那般,堪堪还丹三转上下,比杜半山是要高出了一截的。

    至于为何与卫行戈结仇,俞和讲出来的故事无非是上一代的恩恩怨怨。师尊嫉恶如仇,在西北斩妖除魔,惹得卫老魔出山,结果力战之下,师尊去向不明,于是俞和就隐居在朔城中,等待师尊来此寻他,这一等就是数年,师尊还是仙踪渺渺。

    俞和讲得十分粗略,大凡与卫老魔如何结下仇怨的细节之处,他都说师尊未及言明,所以自己也知之不详。那程伦倒真是心xìng粗旷,加上他的遭遇跟俞和所讲得故事颇有共通之处,于是心中大感同病相怜,送上一番好言劝慰,让俞和不要太过伤心,也不必苦苦等待,说不定俞和的师尊就藏身于某个隐秘之地疗伤,若俞和能趁着胡夷来袭的机会,大展身手声名远播,等俞和师尊伤愈出关,自然便能寻得到他。

    俞和点头不迭,顺着程伦的意思说话,两人絮絮叨叨的谈了有一顿饭功夫,言语之间已是颇为熟络。等到程伦讲够了,坐到一边去吐纳回气,杜半山才凑了过来。他眼神古怪的望着俞和,看了好半晌,才叹了口气道:“小俞子,你瞒得我好苦!”

    俞和笑了笑道:“卫老魔挖地三尺的寻我,隐姓埋名也是无奈之举。”

    杜半山追问那震退邵人杰的少年可是俞和乔装改扮,俞和偷偷撇了一眼程伦,笑而不答。杜半山本就与程伦貌合神离,于是便就不再多问。司马雁转了转眼珠,朝俞和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反闹得俞和一头雾水。

    这边俞和同十几位凉州府供奉阁的修士一一攀谈结交,忙得不亦乐乎,留下朔城老街顺平酒楼的杂乱摊子,可是一片大乱。

    凡俗百姓不知道顺平楼这是怎么了,整个二楼突然间就炸成了无数的碎木屑,许多人围拢过来看热闹,却见从侧门里冲出来一群司马家的护卫,将顺平酒楼这段街面封住,不许百姓们靠的太近。

    老街上隐居的几位武林高手,从那暴动的天地元炁中,隐约约能推断出顺平楼上定然是有修道真人在过招斗法。这一层面的争斗,万万不是他们能插得上手的,贺二娘带头把店门一关,两耳不闻窗外事,以求明哲保身,郑铁匠、秦念娘和汪昌平一看,也忙不迭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