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咱有三千虎贲 >

第98章

咱有三千虎贲-第98章

小说: 咱有三千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目前没有下冰雹,可是连绵的阴雨,在船只极少的情况下,他们重武器一时难以运上前线,前锋部队只能看着中方的阵地干瞪眼,还得挨着中国人不紧不慢的炮击。

    本来受到炮击挖战壕,甚至防炮洞,可是阿萨姆这个鬼地方,这些手段通通不能用。战壕?下一通雨就成了水沟了。防炮洞?开什么玩笑?这里的地下水在这个季节有多充沛?挖不了几米,地下水哗哗的往上冒。要是防炮洞挖浅一点,可又承受不住炮击,更要命的是,这种连绵雨季,土地松软,这种防炮洞谁敢躲在里面,指不定什么时候塌方全都活埋了。

    海格和米歇尔一时间面对这种状况素手无策,人都快被搞崩溃了。

    就在这个时候,霞飞的电报来了,让海格和米歇尔脸色更加难看。霞飞在整个西方军事界都是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他提出的观点自然是没有人能忽视,尤其是海格和米歇尔认为霞飞说的的确是有道理。

    于是,海格和米歇尔再次把板垣征四郎叫来,并向其说明了这件事。

    板垣征四郎想了想道:“司令官,中国有句老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明知道有危险就没有必要把我们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当中。我的意思是,最好的办法,那就是撤。”

    海格脸色阴沉地道:“目前这种情形已经不是想撤就能撤得了的,我们一撤退,那么霞飞将军在缅甸的近百万部队怎么办?他们会被包围,被逐渐歼灭,我们所有人都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

    板垣征四郎叹息一声道:“既然不能撤,那我们只有步步为营,对一切可能出现的危机严防死守,同时修建多道防线,以防万一。如果中国人主攻方向是我们,只要我们能在中国人猛攻下不败,那么我们就是胜利。”接着得意地道,“中国的工业能力毕竟有限,这是他们的弱点。而在他们物资耗尽的情况下,如果霞飞将军在这个时候从曼德勒进攻密支那,也许中国人很难挡住。就算霞飞将军反攻没有成功也没有关系,面对物资损耗严重的中国国防军,我们有着充沛的物资,完全可以仗着优势的火力碾压过去,击败他们。”

    米歇尔当即点头道:“我认为这个建议非常好。”

    对于美国的米歇尔将军而言,工业强大是美国的优势,他们有的是物资,而且能给军火财团争取订单,他绝对是有好处的。

    海格上将脸色极其难看,让他这么一个强硬的军人处于守势,而且还是兵力、物资全面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这让他情何以堪?(未完待续。。)

194、前线督师() 
英国方面的惶恐和紧张逐渐因为印度方面联军的进展而安定下来,临危请命的丘吉尔首相启用陆军上将海格取得如此的成就,受到了英国国民的拥护,内阁逐渐稳固。

    可是丘吉尔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很清楚,尽管收复了印度,可是中**队的实力却几乎没有任何的损伤。如果可以选择,他宁愿选择在印度中部和中国国防军南亚方面军决战,因为中国人的补给线漫长。可是中国人这一退,补给的压力急剧减轻,其所能发挥的战斗力将会大大提升。

    不仅仅中方随着后退战斗力能发挥更强,更要命的是印度方面出现了饥荒,无数的难民流落四方,有向整个印度蔓延的趋势。巨量的难民给印度的反殖民武装提供了无数的兵源。根据调查,印度反殖民武装和中国人勾结洗劫了印度所有豪门大户、资本家,而这个时期同样是农业大国的印度,土地几乎集中在这些人手里,粮食也几乎集中在这些人手里,这些粮食一部分被中国人和反殖民武装分给印度的穷人,但是大部分被中国人和反殖民武装带走,当然绝大部分都在反殖民武装手里,这些叛军在饥荒的时候,打出“参加**有饭吃”的口号,引得无数的难民加入其中。

    “根据军情六处的调查,印度叛军规模已经超过了三百万,他们拥有一百多万条枪,其中有一半是帝国和法国的制式装备。一些主要的叛军中有大量的中**官团协助他们训练部队和指挥作战,已经逐渐形成战斗力”

    丘吉尔看着鲍德温,咬牙道:“他们哪来的这么多枪?”

    鲍德温放下文件,叹息一声道:“中国人出售的。中国的现役部队武装了五百多万,还有三百万新兵在国内训练。整个东亚的武器基本落在中国人的手中,加上中国人的军工产能,他们完全有武装六七百万部队的能力,这还是基本扣除了老式武器的基础上的。中国人训练部队不需要多少武器,有个几十万条枪就够了,其他的武器当然可以给印度叛军,给我们制造麻烦。”

    丘吉尔冷笑一声道:“麻烦的确是有一点,不过我认为有点麻烦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全是坏事。”

    鲍德温惊讶地道:“丘吉尔,不、首相阁下,您怎么会这么想呢?”

    “我能不这么想吗?”丘吉尔有些恼怒和愤慨地道,“普通国民不知道真实的情况,难道您还能不知道吗?所谓的印度大捷是怎么回事?收复半个印度,中**队的伤亡不到五万人,可我们部队的伤亡却有七八万人,中国人这并不是战败,他们是有计划的撤退。中国人撤退是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战略目的,他们已经掠夺了印度大半的财富,现在的中国财力无比的充沛,不仅军事开支完全没有问题,甚至中国国内的基础建设都在全面进行。您知道吗?中国人目前在国内至少有一千栋二十层左右的大厦动工,全部都是新式建筑,据说还都设计有地下停车场。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鲍德温苦涩地道:“您的意思是说,即使如此庞大的战争规模依然没有让中国影响到建设,他们有着无穷的人力资源。如果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损比例而言,这样程度的战争,中国人几乎可以无限期的进行下去。”

    丘吉尔有些颓丧地道:“您说得没错,中国目前的军队规模看似庞大,可按比例计算,几乎是六十比一。他们掠夺了大量东南亚和印度的人才,中国的工业能力不仅全面恢复,而且会变得更强。中国人变得更强了,可他们前线的部队却闻风而逃,您认为这正常吗?这太不正常了,太奇怪了。”

    鲍德温正色道:“可我们却不能退。”

    丘吉尔苦涩地道:“是,我们不能退,否则整个西方联军就会丧失战胜中国人的信心。明知道这很不正常,可我们依然只能前进。可是印度是帝国的殖民地,我们最熟悉那里,叛军众多,那自然只能抽调帝国的部队负责围剿。您明白了吗?”

    鲍德温不能置信地看着丘吉尔,仿佛不认识他了一般。他当然明白丘吉尔的意思,就算中国人真的有阴谋,那损失的却不是英军的主力。要知道随着印度的收复,西方世界大量的宣传之下,西方一些小国也信誓旦旦的大举派兵到印度,如今印度的西方军队几乎超过了三百万,仅仅前线的部队就超过二百五十万,这样的庞大军事力量,即使中方有阴谋,那也完全能让中国损失惨重。

    鲍德温默默点头道:“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这样一直被动下去吧?”

    丘吉尔冷笑道:“当然不能这样下去,我们也必须给中国制造一点小麻烦。”——

    丘吉尔所谓的小麻烦,就是暴露一下在华情报的外围人员,利用小报等各种渠道宣传中国在印度“大败退”的事件,打击中国人的民心士气。

    民心不稳,人心惶惶之下,容易收买更多的人为他们服务。

    中国政府干预下,媒体更本就没有报道中国国防军连续大撤退的事件,在丘吉尔看来,中国人封锁消息,就是担心影响军心、民心。既然中国人不想碰到的事情,那么他们就必须去做,哪怕是恶心一下中国人也好。

    可是,哪怕是丘吉尔都万万没有料到,就这些小报却在中国国内引发轩然大波。一时间政府遭到文人的攻击,几乎是被千夫所指,无数的文人痛斥李不凡不知天高地厚,当年的“庚子事件”已经有前车之鉴,可李不凡这回更过分,当初满清好歹仅仅是含糊不清的和十四个国家开战,而李不凡几乎摆明车马挑战整个西方世界。

    以一己之力抗衡整个西方世界,这不是疯了吗?这是人干的事情吗?

    在李不凡挥师南下势如破竹的时候,这些崇洋媚外的文人当然没有什么借口发牢骚,只是内心对洋人的恐惧依然认为最终是不能取胜的,都在等待时机,而现在中**队南亚方面军连续撤退一两千公里,被他们说成了“大溃败”。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李不凡得罪了文人。李不凡大举修建学校,需要无数的教育人才,可如果按照这个时代教授的工资,政府的财政更本无力负担,可教育国模却不能减,那怎么办呢?

    只有一个办法,降低薪水。这个时期北大教授的工薪是300多大洋,而普通工人一个月只有五个大洋,什么概念?六十倍的工薪差距。文人在这个时代是最高的收入群体,比普通的政府公务员高出数倍,因为哪怕是公务员的工薪一个月也不过十几二十元而已,这还是为了高薪养廉。于是,李不凡参考吴敌这个穿越者后世的教授文人的工薪水平,直接把教授的工薪压到了五十元,普通教师和公务员工薪就一个等级,严重打击了文人这个利益群体。这个工资水平,四合院、别墅、公寓是住不起了,生活水准下降,再也没法子和以前一样动不动出钱拿下报纸版面逮找谁骂谁了,老牌的文人集团如何能忍得下这口气?这在他们看来简直有辱斯文。

    可是,李不凡却极少有让他们抓住把柄骂的地方,而且要命的是,大半的报纸被政府派人管制,就是号称“横行无忌”的申报,也硬生生被政府强制关停查封。

    可现在出了大事了,中国终于在前线“战败”,这完全怪李不凡硬生生的破坏中国崛起的大好局面,独断专行的强行和列强开战所导致的,自然应该口诛笔伐。

    一时间南京政府金宫外汇集了大量的文人痛骂指责,甚至打出了要去李不凡下台的旗号。

    李不凡在国防部内,被这种情形几乎气得脸色铁青,看着一脸无辜的吴敌,恶狠狠地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秦始皇会焚书坑儒,为什么后世会有什么‘文化大**’。儒以文乱法,古人诚不欺我啊。”

    吴敌无奈地道:“我早说了嘛,文人是最不好对付的。连后世的蒋伟人都不敢得罪文人,太祖也一直把他们供着。你居然这么干,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李不凡脸色铁青地道:“给我查,凡是出国留学的,一律开除出校,无论学校还是政府都不得录用,有通信往来的,统统打成西方间谍。既然敢向老子亮剑,老子就让他看看老子的刺刀是否锋利!”

    吴敌几乎给吓蒙了,当场叫道:“哥,不、我叫你爷了,成吗?您要这么干,那不就是‘文化大**’的翻版吗?这种事情会变得愈演愈烈,一旦失控,我们中国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精英都会损失殚尽啊。再说,您不也是出国留学的吗?”

    李不凡狠狠地瞪著吴敌吼道:“那你告诉我怎么办?”

    吴敌想了想道:“重耳在外而生。不如出去避一避?”

    李不凡盯住吴敌半响,现在打仗,他不在国防部能去哪里?只有一个去处,就是去前线亲自督师。如果不暂时避开这个漩涡,指不定他还真赶出“焚书坑儒”的类似事件。

    “哎,也是该去前线走一走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95、阴谋初现() 
李不凡被一帮畏洋的文人搞得烦不胜烦,毕竟目前中国依然不够强大,尽管中国有不少先进于西方的武器,但是一直受到工业限制,并不能在前线产生压倒性优势。

    在这样的情形下,中**方就必须隐瞒一些战略计划,以确保计划的成功,避免引发西方世界的高度警惕。

    虽说这些文人畏洋,崇洋媚外,其中不少是鼓捣说全面废除传统文化,要求全面西化的,换成中国人才鼎盛的时候,那毫无疑问将会受到他严酷的铲除。可是这个时期的中国人才严重缺乏,虽然这些人思想性格上比较垃圾,可不少还真是有相当的水平的,在中国的的确确是人才。如果把这些家伙干掉,那损失简直无法估计。

    说不能说,杀又杀不得,李不凡索性一气之下,往前线督师视察。

    当然,完全放过这些人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其中绝对是有被西方收买的汉奸。

    李不凡要上前线视察,当然李华山作为总参谋长必须留下坐镇,否则还不要闹翻天?他暗自道:等击败了西方联军,取得这场会战的胜利,再来收拾这帮杂碎。

    临行之际,李不凡对李华山交代:“给我把李恒山调回来,用基地车好好的监控,把那些被西方收买的汉奸找出来。”

    李华山肃容道:“是,总司令。”

    李不凡顿了顿道:“文人的工资太高了,他们闲得只剩下发牢骚。一些活跃分子也给我记下。到时候教师的工薪再下降一半,而这些活跃分子在这个基础上再减半,让他们吃饭都困难,我看他们再哪来的心思鼓捣这些破玩意。捧西方的臭脚。”

    吴敌在边上听了,暗暗吃惊,暗李不凡这么计算,那么北大教授的薪水将会从现在的五六十元下降到二三十元,其中闹腾厉害的再减半,那就等于十几元。在这个工人工资平均五元的时代,只怕一直享受高等福利待遇,养尊处优的文人将会生不如死,以这些人的开销,能过日子就不错了。

    他知道李不凡是真的被惹急了。其实他也知道。李不凡这个工薪水平其实算是不错的。要知道共和国时代初期,教师的工资只能勉强果腹而已,教师的工资也是在九十年代左右才不断被提高的。而这些人这么做。导致了几乎所有文人教师的利益受损,只怕在圈子里逐渐会被淘汰,甚至混不下去。

    当然,吴敌认为这些人活该,自然不会去为这些脑残说话。他关心的是前线的战争,他发觉战争和小说里些的差距太大,不是说有一些先进武器就能牛逼无敌的,比如中国受到以产能为主的多方面的限制。如果按他的模式进行这个时代争霸,就以他的军事水平,迟早被列强用无数的物资堆死。

    吴敌有些犹豫地道:“老大。这一战我们真的有把握打赢吗?”

    李不凡坚定地道:“必须赢。”

    李不凡乘坐飞机抵达昆明机场,昆明是南下作战的物资补给中心和交通枢纽。这个时期南方阴雨连绵,飞机不适合起飞,只能乘火车南下抵达保山,然后再转汽车往阿萨姆邦。

    一路上看到延绵不断的运输队伍,柏油路这半年来已经铺到了密支那,可过了密支那,交通就变得非常恶劣。

    从密支那往迪布鲁格尔的公路虽然早已通车,但是原来只是简易公路,而这半年时间,为了确保交通体系的畅通,征调大量的民夫修路,沿途过去都是在动工,不仅是加宽公路,同时还修建铁路的路基。

    从密支那出发,整整花了一天时间才抵达迪布鲁格尔。

    李不凡这一路来行踪保密严格,并没有惊动沿途驻军,他的虎贲警卫团也伪装成向前线增援的部队,有着国防部的特别通行证,自然是一路畅通无阻的。

    当然,南亚方面军司令李嵩山、参谋长张孝准是知道李不凡秘密来前线视察的,早就在迎接。

    李不凡一到迪布鲁格尔就进入方面军司令部,已经下了多天的阴雨,并没有让人感到特别的炎热,倒是几乎所有官兵的衣服都是潮湿的,几乎都快发霉了。

    张孝准很奇怪为什么李不凡突然来到前线视察,听了李不凡自嘲式的解释后,也让张孝准极为恼怒。作为国防军的一员,张孝准深深感受到这个时期中国的军事力量简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也更本就没有在前线打败仗,居然就已经在国内搞得漫天风雨。

    李不凡摆手道:“这些事情先不提,只要我们击败了当前西方联军的主力,一切谣言将不攻自破。目前前线的准备怎么样了?西方人有什么动静?”

    李嵩山道:“西方联军的重武器一直上不来,虽然和我们有交手,但是规模都很有限,敌人的行动主要是和我们争夺前线的几处战略要地,基本都属于外围作战和试探性进攻。”

    李不凡点点头道:“看来,我们时间算得刚刚好。”

    张孝准正色道:“可是,总司令,我们仔细咨询过当地人,这里4月到十月基本都属于汛期,我们在这里集中了一千多辆的坦克基本毫无用武之地。我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样的潮湿空气,如果保养不好,坦克都会生锈报废。”

    李不凡哑然失笑,坦克生锈当然是不可能,这只能说明张孝准已经显得求战心切。当下道:“不要急,我既然来了,那么决战的时机就在眼前。”顿了顿道,“阿萨姆方面的基础设施做的如何?”

    李嵩山道:“报告总司令,进入雨季以来,工程基本已经停止,不过之前有将近百年的抢修,进展很快。在这一带我们一共修建了五百七十二座大中小乃至微型水电站,其中有一座小型水电站和十八个微型水电站大坝等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目前已经开始在安装发电设备,其余水库截留工程也基本完成。”

    李不凡赞许地道:“很好。这次我带了一些水利专家来,要对这些工程进行考察和验收。”

    张孝准不知道李不凡是怎么想的,都到了这个节骨眼,居然还想着这些。他知道李不凡一直极为重视水利建设,说什么水电是无污染可再生资源,除了能提供电力外,还能防洪防涝,意义非常重大。中国虽然也建了一些火电厂,但是实际上规模并不大。可在张孝准看来,这些东西都是次要的,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打赢这场战争。

    李不凡居然在方面军司令部关注这些,甚至比战局都关注,这让他无法理解。犹豫了半响道:“总司令,卑职以为我军应当乘对方的重武器还没有抵达之前,迅速发动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