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292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292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仁的眉头皱了起来:“又是铜铁金属资源不足的问题!可是这玩意儿短时间之内真的没什么办法解决。从内陆根本就不太现实,毕竟这玩意儿在现时点可是属于战略物资,各方诸候都管得相当紧,很难大批量购入,我们能买回来的那些绝大多数也是用在了生产建设方面。就算我有门路买到大批量的,来回的水运成本也未免高了点。看来还是得把眼光放到珠崖那边去,可是矿在哪里我都不知道!而且开矿炼铁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我们这里的人口还很紧张!”

    雪莉哪会不清楚这里面的难处?故此出言劝慰道:“师兄。凡事都不可能一踢而就,还是从长计议吧。”

    “从长计议……”

    陆仁低头考虑了一会儿道:“也只能如此了。不过这回我把中山甄氏的几百人给拐到夷州来了,铜铁金属资源方面的问题应该可以解决一些。而且我这趟回来少说也要呆上半年,正好可以把这方面的事情都安排一下。算了先不说了。今天刚回来,我得好好的休息一下,明天一早通知夷州这里几个主事的人集中一下开个会,有些事要好好的商议一下。”

    雪莉点头,陆仁冲他笑了一下便走出船舱。刚跳下船就见稍远处一大帮子人往他这里狂奔过来。最头前的是陆诚。陆仁见状也快步迎了过去。

    却见陆诚跑到陆仁的跟前跳起脚来就骂道:“老大你什么意思嘛!好不容易回到了夷州不先见见我这个兄弟,反到跑去看船。是不是兄弟在你眼中还不如一条船?”

    陆仁歪起脑袋看了陆诚几眼,笑道:“好像我是有这种感觉,你比不上一条船。”

    “切!这算什么老大嘛!”

    一番哄笑过后,甄宓盈盈的走上前向陆仁道:“陆仆射,久违!”

    陆仁看了看甄宓,呵呵一乐道:“甄小姐,好久不见了。不过我感觉你比一年前黑了很多。”

    甄宓道:“蒙陆仆射收留,免去了我们姐妹的诸多灾祸。而后陆仆射但有所托,小女子自当尽心而为。务求不负陆仆射所托。”

    “哦……”

    陆仁把陆诚扯到身边悄声道:“你小子好不好意思?雪莉身边没文职人员我才请你俩姐姐帮帮忙,你小子就算是心里再有气,可她们总归是你姐姐,你平时也该照应着点才对。可我看她现在这样子就知道没少受累,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吧?你要知道女孩子晒得太黑可不好看。”

    陆诚亦悄声回敬道:“怎么,我这个姐姐晒黑了点你心痛了?”

    “去你的!话可别乱说!”

    陆仁暗中踢了陆诚一脚后向甄宓拱手道:“甄小姐受累了!”

    甄宓淡淡一笑:“陆仆射言重,甄宓受些累也是应该的。”

    陆仁搔了搔头,随既摇头道:“算了算了,我们之间就别说这些没用的客气话了,再说一会儿你可能还会有件很麻烦的事……”

    说着陆仁一指船队:“令堂、令兄。还有你们中山甄氏的几百族人,我都带回来了。接下来的事,你们姐妹自己看着办吧。毕竟这是你们自己的家事,我身为外人不好过问。”

    “啊!?”

    甄宓当时就大吃了一惊。之前在“千里传音”中甄宓虽然有拜托陆仁把甄氏宗族给接到夷州来。但以陆仁当时的情况,甄宓认为陆仁短时间之内不能回航荆州,也就是说接甄宓认为接甄氏宗族来夷州的事得下回的船队才行,故此甄宓怎么都没想到陆仁会在这次就把自家的族人全都给接到了夷州来。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之下,甄宓整个人都懵了。

    陆仁见状也有些无奈。本来陆仁是可以借雪莉之口告诉甄氏姐妹这件事的,但可能是出于自家的宝贝的底牌不能全部见光的想法。陆仁就没有向雪莉提起这件事。其实这种想法也很好理解,就比如说一个国家有核弹,但只有一枚两枚,周边的国家可能还不会太上心;可一但得知这个国家其实是有着几百上千枚,那么周边国家对这个国家的防范等级马上就会提高n多倍。

    陆仁与雪莉之间的“千里传音”虽然不是核弹,但在那个时代,可以随时通信联络的东西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万一甄氏姐妹口风不严走漏了出去,那么几个月才能用一次和随时都能够使用之间区别,就和上面的核弹数量的差距差不了太多了……反正就这么个意思吧。

    且不提甄氏姐妹那头会发生些什么样的事情,反正陆仁是把甄宓扔在了码头那里,让他们自家人去解决自家事,陆仁自己则是带着雪莉先行了一步,至于蔡琰他们下船回家的事,有陆诚和陆信他们去解决。其他人见陆仁与雪莉就此离去,也知道这对“师兄妹”之间肯定是有什么要紧事要商量,所以也没人敢过来打扰他们。

    就这样陆仁和雪莉来到了码头附近的某个高坡上,先是看了几眼海景,陆仁就向雪莉问道:“糜贞和甘宁要比我早不少时候到夷州。糜贞我就不问了,她有她自己的事,到是甘宁现在在什么地方?”

    雪莉回应道:“师兄放心,那个甘宁在抵达夷州之后,马上就向我讨要走了五艘海航船只进行演练。他们这些江/贼出身的人本身就熟悉舟船,稍加磨合之后就已经能操纵自如。唯一不足的是他们普遍的在文化基础上有所缺陷……哦,我指的主要是在数学、几何方面的能力有些不足,所以对经纬器、海图测绘这些事上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才能达到要求。而在半个月前,甘宁带着那五艘船往珠崖那边进行航海演练去了。因为是延着海岸航行,相信不会出什么问题。”

    陆仁点点头:“那就好。我最担心的就是甘宁的性子太急,会没有完全熟悉海上航行就自顾自的乱来,那可是会出事的,毕竟江航与海航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不过现在看来他也不是会乱来的人,那我就放心了。”

    接着陆仁又问了一些有关夷州小城各方面发展变化的事,雪莉也一一作答。别的到也没什么,毕竟陆仁离开夷州的时间也不算太长,到现在为止也就是一年左右,有些什么发展变化也多数都在陆仁的预料之中,不过还是有一件事引起了陆仁的注意:“你是说根据最近船队带回来的消息,右北平那头现在的局面很乱?”

    当初糜氏一族放弃了徐州的根基改迁夷州是没错,但主要是放弃了原有的土地等等的不动产,但仍有少数的糜氏子弟在连云港那里经营着码头,并以此来与夷州小城继续保持着一定的商贸往来。他们这样化主为客,只是与徐州地区的豪族大姓经商赚钱的话,与徐州地区的豪族大姓基本上就没有了什么利益上的冲突,徐州地区的豪族大姓也还不至于会容不下这样的一小批商贩之人,反正别跟他们抢土地就行。所以夷州小城与黄河两岸之间还有着一定的,从长远上来说也不能把就这么断掉。

    连带着的,夷州小城在胶东半岛、右北平、辽东这些地方还有几个小码头,形成了一个“又”字型的航道路线。一方面南北地区的货物互换可以给夷州小城带来所需的一些货物,另一方面也是在保证着北方那边的消息渠道。所以在这个时候,陆仁会收到一些北方地区的消息。

    “不可能吧?曹袁两家交兵是不假,但这一时期的主战场是在河北邺城一带,距离蓟、右北平这些地方还离了老远。可邺城那头还没打起来,袁家的后院怎么先乱起来了?”

    雪莉摇了摇头道:“师兄你知道这一类的事情我不怎么懂,所以我说不清楚。具体的事情,你可以去问随船队到我们这里来的流民头领田畴。”

    “哦……等等!你说谁?田畴?他怎么跑我这里来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回 天降大饼()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氏……无终是地名。

    对一般的三国看客来说,田畴算不得什么名人,主要的事迹就是在建安十二年的时候帮曹操带过一次路,使得曹操在兵行险招之下一举摆平了大本营在柳城(今辽宁省锦州市)的乌丸,其余的好像也就没什么了。毕竟和关张赵或是五子良将这样的人物一比,田畴确实不管是在文治还是武功上都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陆仁如果没穿越的话,对田畴这一号人也会不怎么感冒。说得不客气点,田畴搁游戏里各项数值都是七十左右,要是没给安上什么比较有用的特技的话也就是个冷板凳的命而已。

    但现在的问题是陆仁已经穿越了,而且多年的混迹下来,陆仁得出的结论就是千万不要小看那些不怎么出名的二线甚至是三线的人物。因为往往你碰上这些不怎么出彩的人物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些人物的身上很可能都有着过人之处。

    正是因为这种原因,陆仁在查阅史料的时候往往对这一类的人物都十分的留意。而这仔细一看,陆仁才发觉这个田畴其实是个不简单的角色。

    初平元年董卓挟持献帝西迁长安,时年二十二岁的田畴受幽州牧刘虞之托前往长安,只带了二十余骑,走西关、朔方这条既危险又难走的路抵达了长安,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返回的时候由于刘虞已经被公孙瓒所杀,田畴虽然为刘虞哭丧而得罪了公孙瓒但保住了性命,然后就躲进了徐无山,其后有不少流民百姓来投奔他,几年下来居然多到五千余户!

    五千户啊!如果按每户三口来算就是一万五千多人,与现在的夷州小城至少在人口基数上都有得一拼了,何况这个五千户应该不止每户只有三口。

    而且田畴在被推举为首领之后“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法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从,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丸、鲜卑并各遣译使致贡遗,畴悉抚纳,令不为寇”,由此可见田畴的身上其实很有几分本事。

    不过让陆仁不明白的地方也就在这里了。因为从时间上来算,田畴这会儿应该在徐无山安安心心的过着他的小日子。而且他那块地头是“乌丸、鲜卑并各遣译使至贡遗”,换句话说就是没什么人敢找他的麻烦才对。这小日子过得平平安安的,怎么突然跑到夷州来了?再联想起雪莉之前所说的右北平一带的局势很混乱,陆仁忍不住皱起了眉,心说难道右北平那边真的已经乱到了某个程度,乱到田畴这个颇有着几分本事的人都hold不住他的那块地盘了?

    翻来覆去的想了一阵,陆仁便觉得自己在这里瞎想也没什么意义。反正田畴现在就在夷州小城里面,不如干脆请他过来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陆仁的居所现在肯定很热闹,想想都知道眼下不方便谈事情,所以陆仁是让人去把田畴给请到了自己在夷州的一个别院。

    话说田畴今年三十五、六岁。样貌中中等等,但有着北方人应有的高大身材。而在见到陆仁的时候,田畴的言行举止不卑不亢。总得来说,到是很对得起史料中对他的记载。

    不过田畴对陆仁其实还是颇为吃惊的,因为他很难想像今年已经三十多岁的陆仁,看上去是那么的年轻,以至于第一眼看见陆仁的时候,田畴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认错了人。

    当然这些都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事,陆仁和田畴在相互客套了一下之后就切入了正题。而面对陆仁的提问,田畴的回应是既无奈又不甘:

    “陆仆射有所不知。在下在徐无山中聚起流民自成坞堡,虽然小有声势,以至于有人说乌丸、鲜卑皆不敢犯,但那都只是些不成气候的小部族而已。真正的乌丸大部族动辄就是数万骑。又哪里是在下那里一个小小的徐无山坞堡所能抵挡得了的?之所以多年下来一直都平安无事,主要是因为徐无山距离柳城颇远,而且我们是躬耕自食,对乌丸大单于蹋顿而言纵然是前来劫掠也没什么油水可言,所以他只是没那个兴趣罢了。不然的话……”

    话到这里田畴是摇摇头,陆仁则是点点头。心说原来是这样,看来史料中对这一节的记载稍有些夸大。

    而田畴接着道:“要是可以继续这样平平安安的生活下去,在下到也乐得其所。只是自袁绍官渡兵败之后,其所遗二子不知合睦相处以拒曹公,反而相互攻劫自损臂膀。而袁氏本就与乌丸有恩,这对兄弟阋墙之争一起,袁尚与袁熙竟然差人去蹋顿那里借兵!哼,这对目光短浅的兄弟,哪里知道这样做与引狼入室无异?”

    田畴的话说到这里,陆仁大致上也明白了过来,但也奇怪怎么在这一时期袁尚和袁熙就跑去向蹋顿求了援?在原有的进程里,袁尚和袁熙向蹋顿借兵那还是在邺城被老曹攻破之后才发生的事情,难道是因为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自己曾经在里面插过一脚,进而引发了一定的蝴蝶效应的原因才引发出了这样的结果?

    不过现在事已至此,想这些也没什么意义。而田畴的话说得很明白,袁尚这一向乌丸借兵,这些游牧民族过来之后,那在一路之上还不跟蝗虫似的?田畴的徐无山坞堡就是在这些蝗虫般的乌丸骑兵的手上倒了大霉。虽然在近期之内还有着一定的自保之力,但如果不尽快的另寻出路,被那些乌丸游牧给糟踏掉不过是迟早的事而已。

    有着这样的前题,田畴会出现在夷州就有些顺理成章了。陆仁的夷州小城有一条连云港ap;ap;gt;胶东半岛ap;ap;gt;右北平ap;ap;gt;辽东的“又”字型航线,而这条航线除了为夷州小城弄来一些所需的货物之外,还有一层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趁着曹操与袁家的几个儿子交兵的战乱,尽可能的多吸纳一些躲避战乱的流民来夷州以充实夷州的人口。

    右北平与徐无山之间的距离并不算远,加上徐无山坞堡在人口数量稍多之后,少不了也要去购置一些生活用品什么的,因此或直接或间接的与夷州小城在右北平的商贸码头有着一定的。时间稍稍一久,田畴当然会听到一些有关于夷州小城的事情。

    陆仁的名头在这时也起了一个很关键的作用,要知道陆仁早年在曹操手下当官的时候可就是靠着安置流民和发展生产的能力而出的名。有这样的名头打着底,田畴当然有理由相信陆仁弄出来的夷州小城会是块清宁安定的好地方。

    反正徐无山现在在乌丸骑兵的祸害之下有些朝不保夕,短时间之内又看不到别的什么出路,那就不如跟着船队去夷州那里去看一看。如果传言不虚的话,田畴就准备把徐无山那里的人都迁居到陆仁的夷州这里来……这些就是田畴在这个时候会出现在夷州的主要原因了。而以田畴这段时间在夷州小城这里的观察结果,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俩字:佩服!因此也就坚定了要把徐无山那头的居民都迁居到夷州来的信心。

    陆仁在听完了田畴的诉说之后,手心可就见了汗。不过这可不是什么紧张或是害怕而流出来的汗,而是在暗自兴奋。夷州小城目前最大的缺陷就是人口基数太少了,到现在为止才不过两万出点头,毕竟在这个时代想大量吸纳有主动迁居意愿的流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像之前提及的“又”字型航线,每回出航大概是三个月左右的航期,一趟下来也就是能拉回夷州几百个流民……当然这也与夷州目前的海运能力还比较有限有关。但陆仁目前所持有的船队真的全力作动的话,一趟运个五千人左右完全没问题。甚至如果是不管不问的就把人往船舱里面塞,像欧州大航海时代贩运奴隶那样的往船里塞,那么七、八千人都有可能装得下,只是按正常情况又哪有那么多的流民会主动的登上前往夷州的海船?抢?陆仁暂时还没那个胆子。

    可现在田畴不就是送人口来了吗?按田畴给出的确切数字,田畴的徐无山坞堡目前总共是有六千余户,实际的人口数量是在三万左右,这尼玛比夷州小城现在的人口数量还多一些。而且这些人口接受过田畴的调/教……不是那种意思的**,反正这三万多人有着不错的人口素质,在管理和调度上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再说这不还有个田畴会在身边帮忙吗?

    至于田畴会不会来个喧宾夺主,陆仁却没有这份担忧。要知道田畴的德行操守是连曹操都敬佩不已的,这些在史料上都有明确的记载。

    总之,这么大的一个蛋糕送到了嘴边,要不要张大了嘴巴一口吞下去?陆仁的结论是不吞干啥?至少在现时点来说,这样的机会可是相当难得的。而这个蛋糕一但吞进了肚中,夷州小城的人口数量能直接的翻上一倍有余,达到近五万多近六万的数字。而这样的一个数字,在当时已经是一个普通的大县的标准了。而最重要的,是人口变多、实力上升之后,陆仁就会有更多的人力资源去做更多的事,雪球也才能够越滚越大……(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回 插手立足() 
陆仁与田畴的商谈正在继续中……

    “据畴所知,乌丸单于蹋顿自许以袁尚军兵之后,对右北平、蓟一带多有劫掠,因而这几处的百姓苦不堪言,背井离乡者极多。而陆仆射你的码头多有粮米积蓄,又有渔船可在海中捕鱼为食,却一直没有遭受过乌丸游骑的劫掠,可谓奇事。”

    陆仁摇头笑了笑道:“我看上去也不像是那么笨的人吧?右北平地近乌丸,我当初在兴建码头的时候怎么可能会不考虑到这些?要是不考虑这些,我的船队岂不是成了给乌丸游骑白白的送去诸多的粮米钱财?你可能是没注意,我在右北平的码头仅仅是能停靠舟船而已,真正放置钱粮的地方是在距离海岸约有十余里的小岛上。乌丸游骑虽然精于骑射,可是真到了海边却也只能望岛兴叹而已。难不成你还能指望着这些乌丸游骑能登船入海?”

    田畴闻言恍然的点了点头,稍作思索之后便向陆仁道:“既然如此,在下或有一提议。现在北境为乌丸所扰而使得流民甚多、饥民遍野,在下虽有心相助,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陆仆射若是能供给足够的粮米以供流民就食,畴愿在右北平立下坞堡,借此来安置流民。”

    这番话着实让陆仁犹豫了一下。为什么犹豫?因为田畴只说了安置,却并没有说要帮陆仁把流民都给送到夷州来。

    别人或许不清楚,但陆仁却清楚田畴这家伙其实是“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