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533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533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雪莉这时也皱了皱眉,已经大致有猜到陆仁想的话。

    再看陆仁接着道:“我反反复复的想了一下。打仗就得有人,因为有人才会有兵。特别是现在这种冷兵器的时代,一打起仗来可以就是拿人在往上堆。北方的百姓如果人数够多,自发性的武装实力自然也不会太差。换句话,乌丸部族的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原本是应该被北方百姓的自卫性武装给压制住了这两年的时间,那么现在问题的关键点就在这里,我们夷州自建州以来,前前后后的从北方弄走了多少人口?”

    雪莉又皱了皱眉:“不会太多吧?我们夷州本土的人口才不过五十万左右,从北方弄来的人口算到顶,最多也不过三十万左右。这三十万的人口,对北方防务的影响会有那么大?”

    陆仁用力的摇头道:“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的船载能力有限,这些年来弄到我们夷州来的人口是没有太多,用雪莉你的话了不起也就是三十万的样子。可是雪莉啊,这个时代的北方是人们口中的苦寒之地,人口基数本来就不怎么多。三十万?真算起来,我们基本上是把北平一带的州郡都给搬空了啊!这里我给你算一笔帐,或许你就能够明白了。”(未完待续。)

卷三 第四十二回 分析局势() 
“……可是雪莉啊,这个时代的北方是人们口中的苦寒之地,人口基数本来就不怎么多。三十万?真算起来,我们基本上是把北平一带的州郡都给搬空了啊!这里我给你算一笔帐,或许你就能够明白了。”

    着陆仁取过了一张白纸,跟雪莉算起了帐。

    两汉顶峰时期的人口约为四千万左右,但是随着东汉的衰败,这个人口基数一直在不断的减少。再从东汉桓灵时代算起,天灾瘟疫不断,**也一样的没个完。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的混战,都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大规模减少。

    再如曹操,本身也是个出了名的屠夫,时不时的就会对敌人的州郡来个屠城,官渡之战时还一口气就杀了袁绍的七、八万士卒……这个事并没有因为陆仁的出现就改变。不是陆仁不想去改变,而是当时的陆仁知道自己改变不了。老曹那是要清扫掉袁绍的家底以免除后患,在这种事上又哪里会手软?

    多了也不,这七、八万的青壮男丁是什么概念?曹操在占据冀州之后校验户籍,冀州可得兵三十万。以此诂算整个冀州当时的人口应该是在一百五十万左右。可是崔琰提醒曹操,冀州在袁绍的治理下乱成一团,再加上打了这么久的仗,户籍数字不怎么可靠,由此不难看出当时冀州的实际人口可能最多也就是在七十万左右,而且缺少青壮劳力……都打仗打没了的。

    而冀州是当时天下最富庶繁荣的州,连冀州都只有个七十万人口的话,比较苦寒的并、幽两州又能多到哪里去?如果按司马昭代魏时的户籍统计,魏蜀吴三方几十年间只有局部性的战事,核心地区的人口损耗并不多,可是到司马昭代魏时,魏境总人口也才不过五至六百万之间,而且多数都集中在司隶、青、徐、河内、河中这些相对繁华的地区,北境人口能有个一百万左右就很不错了。同一时期的蜀只有九十四万,吴则只有二百三十万。

    有点扯远了,就此打住。总之北境在相对安稳的几十年后,人口才不过在百来万左右的话,那么在原有的历史上,建安二十年前后的时候,人口总数应该是不到一百万的样子。而其中的大部份,应该是处在冀州、河中这些地方,并、幽两州的人口绝不会太多。不过这些人口集聚在一起并形成自发性的乡村武装的话,对抗一下小规模的五胡骚扰劫掠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问题就来了。陆仁假设老曹在与袁绍的三个儿子,还有之后的对乌丸征讨时期,北境人口约在七十万左右的话,那么这六年来最多也就是增长到八十万左右。而夷州拉走了这当中的三十万,北境就只剩下了五十来万的样子。

    最主要的是大家都想过安宁的日子,迁居之事又由夷州带起了头,北方的居民在心态上,又会有多少人愿意继续呆在会被五胡游牧侵扰不断,日子都过不安稳的地方?而天下间,也不是只有夷州可去。就近一些的冀州、青州、徐州是老曹的直属地头,军兵防务充实,五胡游牧不敢过去,不是要比并、幽这些地方好得多吗?

    再以此而论,现在北境的百姓能有个三、四十万就很不错了。而人口数量已经少成这样,百姓们又居住得比较分散,自发性的武装防备力量自然就弱得可以,五胡游牧一过来,又哪里能够抵达得住。再于人口越走越少、而越少又越容易被抢之下……

    “所以我的分析都是正确的话,那我们这都是做了些什么?”

    陆仁在一声长叹之后,手掌就重重的拍到了桌案之上。

    雪莉黯然摇头道:“小蝴蝶振一振翅膀,会引起一场大规模的风暴……师兄,我本来以为我们与孙权之间暴发的那场战斗会是我们这俩穿越者引发出的蝴蝶效应的一个暴发点,可是现在看来,我们留下的暴发点很可能不止这一个。如果北方人口继续这样锐减,使北方失去了原本应该拥有的自我防备力量,我担心历史上五胡乱华的事真的可能会提前发生。”

    陆仁沉吟了一会儿,摇摇头道:“这种事,老曹应该不会坐视不理。现在北方的问题主要是出在辽西和右北平,暂时来还威胁不到老曹的河北地区。只是老曹虽然不会坐视不理,不过把刘备与乌丸放到老曹的面前……雪莉认为老曹会优先对付哪一个?”

    雪莉道:“当然是刘备……要是不出意外的话,老曹晚些时候还要和刘备争夺汉中。”

    李雪道:“我算了一下,原本的代郡乌丸反叛应该是在建安二十三年,然后由曹彰率兵出击去摆平。而现在只是建安十八年,乌丸游牧部族的活动已经这么频繁,的确应该有我们所引发的负面效应在里面作怪。不过依老曹的处事方针也很可能会提前把曹彰给派出去……但是实话,我担心的还不止是这个。”

    雪莉奇道:“怎么?”

    李雪道:“如果只是乌丸与南北匈奴,以他们的实力,事情可能不会闹得太大,但现在的问题是我担心鲜卑部族也会插一脚进来?史料上鲜卑的大人……这个大人有部落盟主的意思,那个鲜卑部落盟主是轲比能,他在建安二十三年带了几万游骑南下,正好碰上了曹彰的部队,看过曹彰的作战之后就直接请了降。

    “而我是这么想的,鲜卑有所举动,应该是受到了乌丸反叛的影响,想跟风捞好处。但是现在乌丸没有正式的反叛,只是活动频率了许多,但鲜卑部族也肯定会跟风而动。那个轲比能,很可能就是在这一时期成了些气候,所以才能集结起几万的部队。

    “当然,目前鲜卑的动静还不大,只是来了一些游骑打打劫,但我们可以认为鲜卑这是在进行试探。如果发觉北境的防备力量已经弱成了这个样子,那鲜卑接下来会怎样?轲比能的势力又会不会比原有的历史增长得多上许多?

    “如果换作是我,我会趁机大举南下。不管老曹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也先把好处捞足了再。而且由于轲比能的实力比原有的历史要强盛上了许多,万一没有再如原有的历史上那样碰上曹彰并且向曹彰请降,并、幽这些北方州郡不就乱了套了吗?”

    雪莉默然点头。

    陆仁又接着道:“这些是我担心的事。此外我还有一个很担心的地方。”

    “什么地方?”

    陆仁道:“鲜卑在没有好的机会的前题下,应该不会轻易南下,可是现在,我怀疑有人在暗中大玩手脚,想趁着老曹与刘备、孙权在内陆争衡,中原兵力比较空虚的时候捞足好处。”

    雪莉奇道:“谁?孙权?他离了那么远,怎么弄也弄不到那里去吧?”

    陆仁摇头道:“不太可能是孙权。不过雪莉,我们一直都忽略了一个人,一个呆在北方多年而且很有些野心的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属境与鲜卑基本接壤,完全有能力与鲜卑、乌丸、南北匈奴取得联系。”

    雪莉猛然醒悟:“师兄你是指辽东公孙氏?”

    陆仁点头道:“从公孙度这一代起,公孙氏的人就没几个像话的。公孙度曾被老曹封为武威将军、永宁乡候,可公孙度‘我王辽东,何永宁也’,然后就把印绶给扔到库里去了;公孙康稍好一点,但也在辽东拥兵数万,老曹兵至柳城的时候,他送去了二袁的两颗人头,没与老曹发生什么战事。

    “这事看上去好像是挺和平的,但实际上公孙康保留下了辽东的完整战力;后来公孙康病死,现在是没什么用的公孙恭继位。公孙恭是没什么用,可是他身边的公孙渊却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物,后来还夺了公孙恭的位。所以据我推测,如果公孙氏真的勾结了乌丸、鲜卑的话,那就肯定是公孙渊在里面搞鬼,一方面扩大公孙氏的地盘与实力,另一方面公孙渊这是在设法夺得军权,然后好把公孙恭给……”

    话到这里陆仁没再多,只是伸指在颈间轻划了一下。

    雪莉见状略一沉吟,马上就建议道:“我马上去安排一下,派细作去辽东方面打探一下消息。我们的商队与辽东方面也有些往来,弄几个细作过去打探消息应该不难的。”

    陆仁望望雪莉,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补充道:“所以把慕容紫英和拓跋玉派去辽西一带进行活动的事不能再拖了。现在的局面有利于发展,所以我想尽快的让慕容紫英和拓跋玉整合起许多的鲜卑部族,这样就可以遏制住轲比能部的发展势头。另外慕容紫英和拓跋玉是亲汉派,有他们在,我们可以省去许多的麻烦……”

    陆仁望望雪莉,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补充道:“所以把慕容紫英和拓跋玉派去辽西一带进行活动的事不能再拖了。现在的局面有利于发展,所以我想尽快的让慕容紫英和拓跋玉整合起许多的鲜卑部族,这样就可以遏制住轲比能部的发展势头。另外慕容紫英和拓跋玉是亲汉派,有他们在,我们可以省去许多的麻烦……”(未完待续。)

卷三 第四十三回 大为意外() 
正如同陆仁所的那样,扶持慕容紫英和拓跋玉去辽西,本身就是陆仁定下的一步棋。

    这么吧,慕容紫英和拓跋玉如果能在辽西一带弄出点名堂,陆仁就等于在辽西地区有了自己的盟友,甚至可以是下属的势力集团。而且有拓跋玉的“根红苗正”,并借此整合了辽西地区的鲜卑部族之后,就势必会减弱像轲比能那样的人物的实力。简单点,就是可以把一些原本会投奔到轲比能那里的鲜卑部族给整合到拓跋玉的麾下来。

    而且陆仁是怎么形容拓跋玉和慕容紫英的?是“亲汉派”,也就是陆仁对拓跋玉和慕容紫英有着足够的影响力,那么在他们整出些名堂来之后,陆仁就可以设法加大汉民与鲜卑部族之间的交流互通,主动的把鲜卑部族给整合到汉文化的体系里来。

    事实上在后世早就没有鲜卑族了,因为鲜卑族已经彻底的被汉文化给融合掉了。只是在陆仁看来,那种融合是被动的融合,有着太多太多的血与泪。现在自己既然有相应的条件,那又为何不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让原本的血与泪多出一些和平与欢笑?

    好吧,扯这些都太尼玛自命清高了点,点实在的,陆仁是想在北方取得立足点才是目的。而且鲜卑部族如果被整合了,陆仁不也可以因此而得到不少的人力与兵力吗?陆仁想把东北地区给收入囊中,但辽东那边的公孙氏在当时有七十几万的人口基数和数万的兵力,陆仁如果不想办法多弄点兵力,这到时候用什么去拿下辽东公孙氏?

    只是想达成这些,陆仁眼下还有一个不知道算不算是问题的问题得去解决……

    此时的时节方入二月中旬,虽然在中原内陆还带着几分冰寒,在北方地区甚至还有着刺骨的冷风白雪,可是在夷州这种南国却已经是在温暖之余还带着些许的炎热。

    基隆海岸的某处,拓跋玉正呆呆的坐在那里望着海面出神。老半晌的过去,才会抓起一块石头用力的扔向海水之中。相信只要不是笨人,都能看得出拓跋玉的心里正在想着心事。

    “玉姑娘,你这是在想什么呢?”

    拓跋玉回头望去,见是陆仁正在向自己这里走了过来,身边则跟着夷州大众女神的陆兰。本来是想站起身向陆仁行个礼,陆仁却摆了摆手示意不必,然后与陆兰一左一右的坐在了拓跋玉的身边。

    “陆夷州,你怎么到这里来了?还有小兰姐,你不是……”

    陆兰笑了笑,回应道:“再忙我也得适当的休息一下嘛!到是大人啊,很久没能像这样和你一起走走了。”

    陆仁也只是笑笑。陆兰出现在陆仁身边的时候只有九岁,到建安六年跟着自己一起离开许昌的时候也才不过十六岁。可一转眼现在已经是建安十八年,陆兰都已经是二十八岁的人了。当然了,陆兰是陆仁身边最需要接受“针疗”的人,毕竟陆兰可是陆仁刻意培养出来的夷州公众偶像女神。所以二十八岁的陆兰,她其实只有十八岁也没人会怀疑。

    不过自从那一年陆仁和陆兰认认真真的谈过心之后,陆兰就踏踏实实的走在了艺人偶像的这条道路之上。就像陆仁的那样,陆兰绝不是花瓶,也不应该呆在自己的身边当一个花瓶。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道路,而陆兰在走上这条道路之后,心中也有了一份以前都没有过的充实感。最重要的,是陆兰知道自己现在这样,在很多时候才能帮得上陆仁的忙。

    不过在演艺忙碌之下,陆兰到真的是很少和陆仁呆在一起。这次是春节之后的淡季,陆兰不算太忙,又正好碰上了陆仁,就陪着陆仁一起出来走走,然后就跟着陆仁才到了这片海岸。

    现在的陆兰几乎是全夷州民众心中的偶像,拓跋玉也算是其中之一,只不过没一般的民众那么疯狂罢了。所以在见到陆兰坐到自己身边的时候,叽叽咕咕的就和陆兰起了一些很没营养的而且是女孩子之间的话题。

    陆仁一大老爷们儿,见俩妹子聊起了那些也不好意思在这里呆着,就先去稍远点的地方转了一圈。等到陆仁回来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陆兰在向自己狂甩眼色,知道陆兰已经帮自己把一些话给拓跋玉听了。只是……陆兰的目光之中怎么会带着那么点的怪异?

    好巧不巧的,拓跋玉这时候内急,离开原地找卫生间去了,陆仁就来到了陆兰的身边问道:“都跟她了吗?”

    陆兰点点头,不过先前那怪异的目光又冒了出来,似笑非笑的向陆仁道:“大人,还真是看不出来啊……”

    陆仁哑然:“你这是什么意思?都二十八岁的人了,别还跟个十八岁的小姑娘那样好不好?”

    陆兰嘻嘻一笑:“没办法,我在大人的眼里,永远只是那个十七、八岁,整天只知道瞎胡闹的小丫头。”

    “行了行了,不扯这些!回辽西的事,拓跋玉到底是怎么想的?”

    陆兰道:“还能怎么样?不太想回去呗!其实她的情况和我们也差不多。我的意思是……大人,若是换成了你我,我们难道还愿意回许都去吗?偶尔的回去看看还行,可如果是要我们回去定居,不管是大人你,或是换成了我或文姬姐姐她们,诂计也没谁想回去吧?”

    陆仁摇了摇头,神色也有些黯然:“是啊,伤心之地,回去又有什么意义?不过话又回来,没听过拓跋玉在辽西那边有什么伤心之事吧?”

    陆兰也摇了摇头:“那到没有,她就是舍不得离开夷州。”

    着陆兰却围着陆仁转起了圈,口中还啧啧个不停。陆仁被闹了个莫名其妙,问道:“小兰你这又是什么意思?”

    陆兰笑着向陆仁晃了晃手指:“大人,你我之间的三十之约还有两年,你没忘吧?”

    “……你还记着?是,我话算话,你要是到了三十岁都还没能把自己给嫁出去,大人我就勉为其难的……哎,不了不了。”

    陆兰又是一乐:“大人你记得就好。不过这几年下来,我早就明白了大人你的苦心,也不会像当初那样死缠着大人你了。只是大人,我三十岁的时候不见得就会去缠着你,但是当我累了、倦了的时候,大人你可得给我一个家。”

    “……”

    陆仁也只能点点头,不过马上就想起来想和陆兰谈的不是这些。而陆兰也正了正神,却又围着陆兰转了几圈,目光中的那种怪异也再次的冒了出来:“不过我到是真的有些想不通了。大人你对我有救命之恩、收养之恩,而且我一直都跟在大人你的身边,对大人你是日久生情。可是仔细的看看,大人你也不是什么英武俊雅之人,怎么就那么能讨女孩子的喜欢?”

    陆仁愣了:“什么跟什么啊?”

    陆兰回头张望了一下,见拓跋玉还没有回来,算算时间诂计是解决大的去了,一时半会儿的应该回不来,这才向陆仁似笑非笑的道:“大人,那小姑娘喜欢你,所以舍不得离开夷州。”

    陆仁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将出来:“啥、啥!?她喜欢我?小兰,这种玩笑可别乱开!”

    陆兰瞪了陆仁一眼,语气也跟着变得有些幽幽的:“这种事小兰会和大人开玩笑吗?大人,你可别忘了小兰都喜欢了你十几年,而一个喜欢你的女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心态,难道还会有人比小兰更清楚的吗?那小女生是真的喜欢你,而且是不带着任何功利之心的喜欢。”

    陆仁这回是彻底的懵逼了。老实,陆仁对拓跋玉不想回辽西的那种态度作出过许许多多的设想,但唯独还就是没往这个方面去想过……也不是完全没想过,但陆仁作出的设想类似于现代社会中的有钱大叔与求包养的小女生之间的那种关系,但想想拓跋玉的性格,陆仁就对自己的这种设想嗤之以鼻了。人家拓跋玉又不是倭岛的次卑!次卑就是典型的求包养再求钱花,可拓跋玉在率领部族来到夷州之后,却是在脚踏实地的自食其力,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从来就不会向陆仁寻求帮助。这样性格的女孩子,又哪里会去求包养?

    反过来看陆仁自己,陆仁也从来就不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