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656章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656章

小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昨天没能更新,望见谅。再,来一批龙套行不?马上要对外出征了,瓶子对想名子这种事不是很擅长。)

卷 三第两百一十六回 新旧之间() 
“仓舒。 。”

    刚刚拉完一曲的曹冲一见到陆仁,连忙放下了手中的二胡并向陆仁施礼,陆仁则是摆了摆手再来到近前,伸手拿起曹冲放在一边的二胡看了看,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学会的这个?”

    曹冲道:“有、有些时候了。”

    按史料记载,二胡或是胡琴主要是在唐代开始有具体的相关记载,但是在唐代之前就很难说了。确切的说,反到是胡笳这东西在汉代就有着明确的记载。当然了,这对陆仁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或许在汉代胡琴已经有了最初的雏型,却也架不住陆仁能整出完整的工艺,弄出质量更好的胡琴。

    而在夷州地界,由于陆仁和蔡琰这两位音乐大家的存在,而且陆仁作为夷州之主,自然而然的会形成一种所谓的“上行下效”的风气,再加上陆仁还全力的打造了个陆兰出来,所以在夷州有着很良好的音乐氛围。对此陆仁自己都戏称现在的夷州对华夏来说,就有如后世欧州地区的维也那。

    总之,由于夷州有着良好的音乐氛围,各类的乐器也都大行其道。而像汉代的编钟这样的东西既麻烦又劳民伤财,所以陆仁很提倡比较方便的乐器。当然,编钟这样的大型乐器由于有着其相应的历史价值,陆仁还是弄了几套放在了博物馆里。作为一个穿越者,陆仁知道保存这些东西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不扯太远,只说以夷州的音乐氛围,再以曹冲的聪明,在夷州要学会玩个什么乐器并不是什么难事,只是陆仁也没想到曹冲居然会去学玩二胡。毕竟在陆仁看来,以曹冲的出身,要玩也会选择如古琴、古筝这样的“高雅”乐器才对。

    拿起二胡试着拉了几下,却只是拉出了几个很难听的音符。对此陆仁只能笑笑,因为陆仁虽然能把这些乐器给搞出来,但陆仁自己会玩的只有笛和琴而已,琴还是跟蔡琰在一起久了才学会了一些,技艺能力也只是平平。而二胡这玩意儿,陆仁真的不会玩,也没时间去学。

    重新把二胡交到了曹冲的手中,陆仁就随便的坐了下来道:“刚才到院外的时候,正好听见你在拉《迷仙引》……我陆仁也算是个懂音律的人,听得出你现在的心情不太好。仓舒,你是不是在怪我槛住了你,不准你回去奔丧?”

    曹冲沉默了很久,最后轻轻的摇了摇头:“谈不上是怪。其实老爹他在给我的那封信中就已经说了不许我回去奔丧,陆夷州你这么做,也只是在履行你对老爹作出的承诺。”

    陆仁道:“你能明白这些事理就好,也省得我担心。”

    曹冲低下了头,长叹道:“可是陆夷州,为人子女者,闻父母亡故,却不能奔丧守灵,这、这实在是让我……”

    陆仁看了眼曹冲,摇摇头道:“所以说,你家老爹最后是选择了让子桓继任,而并没有选择他最为钟爱的你来接。仓舒,你那么聪明的人,很多事不用我来跟你细说才对。”

    曹冲默然良久,然后才向陆仁点头道:“是,很多事情我早就想明白了。若非如此,最近这段时间我也不会老老实实的呆在这里。”

    陆仁伸手拍了拍曹冲的肩头:“既然你心里明白,我也就不说得太多了,今后你就安安心心的呆在我这里吧,等以后有了机会再回去给你家老爹祭拜一下。其实你还好,只要躲起来哭一哭就行了,可你又知不知道你那老爹留了多少难题给我?”

    曹冲又是一阵的沉默,忽然问道:“老爹托陆夷州转交给我的信,陆夷州没有看过?”

    陆仁摇头:“很想,但我没看。不管怎么说,这点操守我还是有的。”

    曹冲没说话,而是自怀中把那封信给取了出来,递到了陆仁的面前。陆仁怔了怔,也就把这封信接过来看了一下,然后就摇头苦笑道:“你那老爹还真的是在临死之前仍旧把我狠狠的算计了一回。不过这样也好,有你在我身边告诉我一些内情,一些事情我办起来会比较方便,省掉我很多的麻烦。”

    曹冲再一次的沉默了很久,这才开口问道:“陆夷州,你与老爹之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是敌?是友?还是别的什么?”

    陆仁仰起头想了很久,摇头叹道:“这世间的事情,常常是说不清楚的。说真的,其实我和你老爹有仇,但我又真的能提着把剑去把你老爹给砍了吗?这快意恩仇的,那种感觉多爽?可惜人世间的事,往往注定不会那么简单。”

    说着陆仁扭头望向了曹冲,脸上带出了不知所谓的笑:“说真的,前些天在闻知你老爹的死讯的时候,我心里忽然涌上了一股空空荡荡的感觉。我和你老爹之间是有仇,可是你老爹也同样是我最敬佩的人之一,而且不管怎么样,彼此之间总归还有着一些旧日的情谊。人们常说恩怨恩怨,也就是说恩和怨从来就是不分家的,往往也很容易就纠缠到一起……唉,这故人逝去的我都不知道我在说些什么了。”

    曹冲道:“老爹尚在之时,也曾向我说起过当初没能让陆夷州留在身边助他,是他最为难过的一件事情。而他与陆夷州之间不止是君臣,更是好友。”

    陆仁摇了摇头:“不说这些了,毕竟人都已经故去了。到是仓舒啊,你说你们魏国新主初继,当前最要紧的事情是什么?”

    曹冲低下头想了想,回应道:“青州兵。”

    听到这三个字,陆仁也跟着点了点头。

    青州兵,可以说是老曹赖以起家的老底子,曹魏方面最根本的军事力量。老曹在世时一向严明法纪、军纪严明,但对于青州兵却有着不少的宽容之处。老曹这么做自然是有着他的必要性,甚至应该说还有点无可奈何,但也因为这样,使青州兵多多少少的有了些兵痞之气。

    在原有的历史上,老曹在汉中争夺战中失利,接着病死于洛阳,也就是说当时的青州兵主力兵团都跟着老曹呆在洛阳。而老曹一死,数量庞大的青州兵竟然在没有接到命令的情况下擅自击鼓呐喊并有所行动,完全可以定义为军事叛乱了,闹得曹丕差点还得发兵平叛。

    后来是有人赶紧的向曹丕进谏说这些青州兵只是想回家而已,让曹丕别去刻意的约束他们,同时不但不管束,还给这些青州兵在沿途发放粮草,让这些青州兵安安心心的回了家,这才没有闹出什么大事。后来曹丕为了重新掌控青州兵,也是花费了老长的时间才算是勉强搞定。

    简单点说,就是青州兵只服老曹,对小曹都不买帐。所以老曹一死,青州兵就成了曹丕眼下最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而目前的情况是老曹虽然在邺城顺利的把班交给了曹丕,但是征战在外的那些青州兵仍然是要赶紧解决的问题。别忘了老曹在长安那边与西域联军仍有战事,青州兵的几个主力兵团都在那边;而在北面槊关守边,防备抵御北方游牧部族的部队之中,青州兵也不在少数。这方面要是出了什么乱子,曹魏是想不乱都难。

    不过在这一点上,陆仁相信老曹肯定做了相应的安排,也用不着自己去管太多。再说得难听一点,那都是老曹的嫡系班底,只听老曹的话,连小曹的帐都不买,难道还会听陆仁这个别家诸候的话?真要是自己的部队却听别家诸候的话,那老曹就别混了。

    不过略一转念,陆仁就摸起了下巴,心中暗道:“也不绝对吧?没准我还真能在青州兵那里说上几句话。当然想指挥他们是绝不可能的,我能做的事嘛……嗯,用后世西方的军事体系来说,老曹当然是能指挥军队的司令官,而我的定位则应该是随军牧师。搞笑,都这么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却要我把那个‘仙师’的称号给重新挂起来吗?要不还是看看再说吧,这一晃二十多年的,当初的青州兵死的死、老的老,谁他喵的还会记得我这个‘仙师’?”

    老曹于五月中病死,接着曹丕的接班诸事当然要花不少时间。不过到七月前后,老曹的死讯在华夏一传开,自然而然的就引发了一系列的变故。

    首先是凉州的战场,老曹的死讯一传到这里,青州兵的哗变就出现了,使得曹魏方面对安定的攻势不得不暂时停止并且撤回了长安。然后青州兵吵着说要回家,曹丕也不得不像原有的历史上那样放这些青州兵回青州去。

    不过在此之前,老曹已经另调了其他地区的兵力给顶上去,所以目前曹魏在长安方面的军团主要是乱,总体的战斗力却仍然保持着相应的水准。接下来的事就是等曹魏方面把这些乱局给收拾好,收拾好了之后会再次发动对凉州的战事。

    刘备方面也在这时收到了老曹的死讯,庞统和法正马上就建议刘备暂时停止对天水的战事,因为曹魏方面肯定会在这个时候暂时撤军,而曹魏一撤军,就意味着刘备要独自去面对整个西域联军,这对刘备来说太不划算了点。

    而现在比较好的选择,就是刘备暂时先撤回汉中,并且将主力兵团驻扎在汉中,一方面防备西域联军再次对汉中发动攻击,另一方面也是要看看曹魏那边会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动静。

    而在这时,陆仁方面发出了支持曹丕的通告。说得简单点,就是陆仁先是表示了一下对老曹去逝的悼念,然后希望曹丕能够好好的了承父业,接着再表示曹丕应该像老曹那样,着力于抵御外敌。只要曹丕继续抵御外敌,陆仁方面就会继续之前的支援。

    不过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嘛……老曹那边有几个是省油的灯?又有几个会看不出来陆仁的言外之意?所以所以,曹丕为了得到陆仁的外交支持与相应的影响力,马上就表示在安抚了军心民心之后就会再次出兵去抵御西域异族,而曹魏境内那些懂事的世家豪族,为了政治与金钱的双重利益,也都纷纷的表示支持曹丕的这一做法。

    换句话说,曹丕按照老曹的遗命,用这种借势的方法给他赚到了继任之后于威望上的第一桶金,至少是在社会舆论上给曹丕整出了一个比较好的氛围。

    但这也仅仅是社会上层的,对当时的中下层嘛……就比如说青州兵吧,小曹想要影响到他们还有点力不从心。

    这个时候陆仁又冒了出来,而这回却是搬出了当初的“仙师”名号来……说起来应该算是盅惑了吧?老实说,对这个事陆仁自己的心里也没底,毕竟当初所谓的“仙师”事件是发生在建安三、四年间,到现在都过去二十多年了,当初的那些老兵又还能剩下几个?

    不过这一回陆仁却是真的小看了自己这个名头的影响力,或者也可以说终究还是小看了那年头这些“神秘主义”的破坏力。没错,当初的那些老兵是没剩下多少,但陆仁当初的那些事情却一直在青州兵团体中流传,而且还有些越传越玄。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那些青州兵来说,陆仁真的是整出了很多玄而又玄的东西。像许许多多的日常生活用品、卫生医疗之类的就不说了,只说对青州兵影响最大,或者说让青州兵团体最为惊叹的,却是陆仁整出来的火车和铁路。而这玩意儿,与徐州相临的青州看得可是非常的清楚。据说那年徐州的“许彭”线开通的时候,青州地界上就有非常多的人专门跑来看,然后对着火车顶礼膜拜者都大有人在。

    不扯远了,只说陆仁搬出“仙师”的身份,以一个随军牧师的口吻劝诫青州兵要为国而战的时候,的确是起到了非常好的劝说效果,至少是没过多久就有一批青州兵主动的回归建制,然后抄起武器重新开赴战场……

    (总觉得少写了些什么,可瓶子就是想不起来了,回头想起来再补吧……)

卷 三第两百一十七回 北起烽烟() 
建安二十五年,八月中。

    曹魏方面的局势正在向渐渐平稳下来的局面过渡。当然了,想要完全的平稳下来那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或者也可以说任何一个新继任的君主想要完全稳定下来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曹丕按照老曹的安排在做,整体的局面还算是顺利。

    到这里可能就有人要问了,曹丕是个标准的小魂蛋,心性狠辣而且野心极大,在原有的历史上接了老曹的班之后没多久就逼迫献帝刘协交出帝位,那么现在曹丕是不是也在想着这个事情了呢?

    事情其实没那么简单。

    曹丕的确是有想当皇帝的野心,但曹丕终究不是个笨蛋。事实上即便是原有的历史,如果单纯的以为曹丕是那么的想,或者说是那么急着当皇帝的话,可能还真有些误解了曹丕。

    准确的说,曹刘孙三家的继任者,也就是指曹丕、刘禅、孙权这三位,在继任的时候其地盘都是处于一个很不稳定的状态。

    首先是孙权,他从孙策的手里把班接过来的时候,但千万别真以为孙权是捡了父兄留下来的一片江山,捡了个天大的便宜。事实上当时江东也才被孙策刚打下来没多久,所谓的“恩威并施”中只有“威”而没有“恩”,而且由于孙策杀人太多、竖敌太多,使得江东地区的本土士家豪族对孙氏集团基本上都是持以一个敌视的状态。

    再加上当时的孙权连二十岁都不到,威望什么的全都不够,根本就镇不住,所以说孙权的班其实是接得相当困难的,一个处理不当他们孙氏集团就得玩儿完。总的来说,当时要不是有张昭和周瑜这一文一武帮着孙权硬撑下来,孙权早就没戏了。

    然后是刘禅。刘备当时被陆逊的一把火给烧光了赌本,使整个蜀汉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而且由于刘备的刚愎自用,在没有处理好蜀汉内部的问题的情况下就冒然出击,兵败之后就使蜀汉内部的问题闹得非常的严重。用后世某位学者的十六个字来形容就是“蜀汉建国,基础不牢;刘备一死,地动山摇”。可以说当时要不是有诸葛亮这么个一流的政治家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风给硬撑了下来,蜀汉集团也早就没戏了。

    好了,现在转回到曹丕的身上。而事实上,曹丕的班接得也没那么容易。原有的历史上老曹一死,随之而来的就是青州兵这支曹氏集团的根本班底的哗变,当时为了避免发生真正的叛乱,曹丕都是采取了宽大甚至是放任的态度。这是幸好当时刘备和孙权闹翻了,没有抓住机会去进攻曹魏,不然曹魏天晓得要丢掉多少地盘。

    再接下来,曹丕最大的问题就是威望上的不足,这使得曹丕不足以稳定民心。在这个时候曹丕为了增加威望度,进而解决掉稳定民心的问题,想到办法的就是进位为帝。而献帝刘协为了不让国家再遭受混乱,不让百姓再受战乱之苦,就选择了把帝位禅让给曹丕。

    当然了,这种事在后世之人看来,献帝刘协根本就是被逼迫的,换成了别人,谁又愿意把皇帝的宝座给交出去?

    可是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另一件事,就是当时献帝刘协仍然有着一个皇帝的威望,曹魏的境内也仍然有着一些支持献帝刘协的人或团体的存在,而老曹一死引发了青州兵的哗变,当时四十出头的献帝刘协如果狠一狠心,以皇帝之名发出号召,完全有可能会闹出些不小的动静。

    另外当时刘备已经在汉中称王,青州兵的哗变又使得曹魏方面在长安、洛阳的守备出现了问题,如果献帝刘协真的发出勤王诏令,刘备搞不好就可以从汉中出兵去抢下长安,献帝刘协再抓住机会西逃一下,那接下来的事情就难说了。

    但是但是,献帝刘协没有选择那么做,而是平静的把帝位交给了曹丕。或许曹丕威逼的成份不会少,但正值青壮之年的献帝刘协却放弃了去拼上一回的机会。而在献帝刘协把帝位交给了曹丕之后,曹魏境内的局势也马上就得到了好转,至少在中原内陆因此没有再出现群雄混战的那种局面。所以说,没有看到这些事情,只是单纯的以为献帝刘协是个没用的傀儡,实在是对献帝刘协的一点误读,多少也有些误读了曹丕。

    这里还有件事或许可以成为佐证,就是自古以来所谓的“禅让”之事也有过好些次,但抛开三皇五帝的那些传说,禅让之后的原君主基本上就没有不被弄死的,唯独只有献帝刘协是安安稳稳的过完了余生,而且一直受到了曹魏方面的各种优待。而以曹丕那种狠辣的性格却没有去弄死献帝刘协,这里面的事也是值得想一想的。

    这里面顺便还得说一句,献帝刘协的“献”在当时文字意思可不是“献出去”,反而是有聪慧、仁慈、宽厚这些意义,应该说也是曹魏方面给献帝刘协的一种礼遇。反观刘备给献帝刘协的那个“哀”……好吧,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

    总之还是那句话,曹丕虽然想当皇帝,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曹丕也有点被逼无奈的因素在里面。而接受陈群的九品中正制,放弃老曹的唯才是举,很可能也有一些这样的原因在里面。因为在这个时候不接受士家豪族所提出来的条件,自然就得不到他们的支持;而以当时的情况,要是得不到士家豪族的支持,曹魏集团的地盘那可就真的是摇摇欲坠了。

    好了,这些话就扯到这里。原有的历史是这个样子,可现在的情况却是由于陆仁这个异数人物的出现,在一连串的变动之下,曹魏方面的许多问题不能说被陆仁给解决了,却也是被陆仁给压制住或是缓解了一下,而曹丕想当皇帝的想法,也一样的被陆仁给压制住了。这个事用陆仁在檄文里隐含着的话来说,就是:“我现在帮你,是因为我们大汉受到了外族的侵犯,我们同为大汉的臣子,要一起抵御外敌。可你小子要是玩什么代汉自立的话,那我这个大汉的臣子又为什么要帮你?”

    曹丕又不是傻瓜,哪里会不明白现时点陆仁对他的支持的重要性?于内,曹丕需要陆仁对曹魏境内的士家豪族的“钱袋子”攻势,稳住诸多的世家豪族;于外,曹丕需要陆仁稳住刘备和孙权,同时对西域联军的作战还需要陆仁提供的技术型装备的支援来着。所以所以,曹丕把想当皇帝的心思给收回了肚子里,至少也是暂时的收回了肚子里。至于以后会怎么样,那到时候再说吧。

    所以说,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