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十国帝王 >

第145章

十国帝王-第145章

小说: 十国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旁的石坎上,有一个坐姿不羁的男子,正在狼吞虎咽对付手中的一张大饼。他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时,正好打了个饱嗝,不前不后正好和骏马响鼻同时,两种声音一同响起,就显得有些喜感。

    黄宗等人不期路上竟会遇到陌生人,不免大惊。要知,他们在赶路时,本就格外注重隐蔽行踪,何以会突然碰到外人?而且看对方的神态,明显是在此处等着他们!

    不等黄宗等人反应过来,那人已经扯开嗓子,对路中的骏马骂道:“你给老子闭嘴!他娘的,逗你二爷玩儿呢?二爷不出声你也不出声,二爷打个嗝,你还放个屁跟老子唱和,你是匹马,不是个人,你要记住你自己的身份!”

    骏马呜咽一声,像是听懂了那人的话,又像是在表示抗议,迈开蹄子小跑两步,终于不再挡在路中间。它跑到路边,对着一株野花撒起了尿,还像人一般,咧着牙齿仰头发出一阵长笑。

    这一幕让黄宗等人哭笑不得,但那男子却露出满意之色——也不知他在满意什么。

    训斥完骏马,吃饼男子似乎觉得还不尽兴,在石坎上站起来,拿剩下的半张饼,指着李荣等人,大声道:“你们走得太慢了,照你们这速度,走到营州城,战事都结束了,那还有什么搞头?告诉你们,二爷很不满意!”说完,用牙齿撕扯下一块饼肉,卷进嘴里,大口咀嚼起来。

    黄宗等人不明所以,怔怔望着那位吃饼男子。许伯先问黄宗,“老黄,是这人脑子不正常,还是我们有病?”

    黄宗瞥了他一眼,懒得说话。

    李荣笑着上前,向吃饼男子抱拳,“赵统领,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无恙,怎能无恙?二爷有恙得很!”赵象爻跳下石坎,走到李荣身前,打量了黄宗、许伯先、陆君严这几位“同道”几眼,撇撇嘴,“李兄,你这次带回来的人不如何嘛,赶二爷当年差远了!”

    陆君严等人脸一黑,李荣清楚赵象爻脾性,不欲其与黄宗等人多言,直接进入正题,“赵统领在附近多时,可曾有什么收获?”

    “那是当然!二爷出马,何时差过?”赵象爻只差没拍胸膛,“经多日侦探,契丹粮道所在,已被二爷我锁定在三条路线上,只待你带人到此,便可彻底查清契丹粮道具体所在!”说着,一挥手。

    一位青袍男子,不知何时已出现在赵象爻之前坐着的石坎上,此时跳下来,掏出一卷锦帛,交到赵象爻手上。

    赵象爻打开锦帛,展于众人眼前,立即让众人一惊。

    这是一幅简易地图。

    地图上有三条红线。

    ……

    片刻之后,赵象爻收起地图,悠然开口,对李荣道:“吴长剑那厮随大当家去了渤海国,第五那小丫头呆在军帅身边,现如今营州城外的主事就你我二人。临行前,军帅已向我言明,此番后续之事,但听李兄安排。不过,现如今路有三条,你我却只两人,如何分工,在最短时间内探清这三条路线虚实,却是需得仔细考量一番了!”

    李荣不动声色,反问道:“依赵统领的意思?”

    赵象爻和李荣同为军情处三大统领之一,如今军情处统率桃夭夭护卫莫离前往渤海国,唐境里的军情处事务,一向是第五在居中调理,算是暂时接替了桃夭夭的职务。然而身为军情处统领,李荣和赵象爻都知,第五尚且年幼,虽久为桃夭夭副手,能处理军情处日常文牍,却无法调度、指挥整个军情处,如今真正对军情处事务提纲挈领的,实际上是李从璟本人。这也是第五近来一直在李从璟身边的原因。

    除开第五姑娘,和跟随在桃夭夭身旁的吴长剑,如今军情处中赵象爻和李荣地位最高。李荣资格老,能力出众,早在军情处创建时,就是三统领之一,赵象爻无法与之比肩,这也是李从璟让赵象爻听令于他的原因。

    但李荣却知晓,以李从璟和桃夭夭人尽皆知的暧昧关系,加之赵象爻和桃夭夭的渊源,他是无法将赵象爻当作寻常后进来看待的,所以此时他并未乾坤独断,而是询问赵象爻的意思。

    李荣既然问起,赵象爻当仁不让,道:“依我之见,李兄与我各领一部人马去探寻一条路,至于第三条……”他看向黄宗,“不如就请黄兄统带如何?”

    从大小来说,百战军强,“义军”势弱,从关系上来看,百战军是主,“义军”是客,“义军”前来助战,只能依附百战军行动。赵象爻提议让黄宗独领一路,无疑是对他的“重用”和信任。

    黄宗先是一愣,随即喜而抱拳,“将军有令,不敢不从,唯恐不能胜任!”

    李荣了解赵象爻,知道他虽平日行事放…荡不羁,就像方才,见面就说黄宗等人不如他当年,但在正事面前,他亦严肃中正不输任何人。听了赵象爻的建议,李荣笑而称善。

    ……

    在距离营州城不到千里之地的西方,一支铁甲精骑正在茫茫草原上急速行军。这支大军人数众多,少说也有两三万人,尤为可怖之处在于,其中尽皆骑兵,人各双马。

    此时天色已近日暮,落日如金盘,在遥远的地方和地平线亲吻,天边半红半黑,如烟如雾。

    大军前部,一位契丹将领奔向一位年轻人身边,对他道:“太子殿下,天色已晚,大军是否扎营?”

    在任何一个国度,能被称之为太子的都只有一人,契丹亦如是。年轻却不稚嫩的太子看向东边,马不停蹄,淡漠道:“营州战事吃紧,耶律敌刺元帅久攻不下,父皇已经震怒,我等当昼夜兼行,力求早日抵达营州!”

章五十一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 12() 
(稍后有第二更。←頂←点←小←说,)

    耶律倍很辛苦。

    连续征战总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三个月前,黄头、臭泊两部叛乱,他奉命领军三万前往平叛。凭借自身不凡的军事才能,兼之又是领精锐之师,历时两个月,耶律倍连番击败黄头、臭泊联军,最终将叛乱平定。在诛杀叛乱首恶之后,耶律倍领军坐镇黄头、臭泊领地,消化战果,以图将这两个部落牢牢控制在契丹皇权之下。

    但是不等耶律倍处理完善后事宜,耶律阿保机的一道敕令,经由使臣自西楼送达他的手中。敕令并不晦涩,含义明确,通篇只有两个意思。一者,表彰耶律倍西征大胜之功,二者,调耶律倍率领西征军东下,支援耶律敌刺攻打营州。

    耶律阿保机在敕令中说得很明白:营、平二州,乃契丹东南屏障,据有此地,则进可挥师中原,饮马黄河,退可护卫契丹疆域无事;失此二地,则唐军有威胁草原,与渤海国交相呼应之力。耶律敌刺南征日久,苦无寸功,实为耻辱,李从璟狡猾异常,有狼子野心,不可不除。今你西征得立大功,当携大胜之威,复我契丹河山!

    没有人能体会,当耶律倍接到这封敕令时,是怎样一种感受。

    便是他亲信之人,也只是知晓,征战黄头、臭泊两月都不曾负伤的他,在接到这封敕令后,手心多了几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耶律倍身边的谋主刘宣算是半个汉人,他既愤且忧的对耶律倍道:“殿下平定黄头、臭泊两部之后,本可趁处理战后事宜之机,于此地安插亲信、扶植势力,培养自己的力量。然则眼下战事方歇,一切尚未进行,陛下骤令殿下东征,此事殿下便无暇为之,实乃一大损失!经年以来,耶律德光势力见涨,已能与殿下相抗衡,当此之际,势力之争犹如疆域之战,当分毫必夺。如今皇都、军中势力大多已立场明确,争无可争,黄头、臭泊两部之乱为殿下新近…平定,本是殿下在外扩展力量的绝佳时机,奈何殿下有征乱之命,无扩势之运,何其遗憾!”

    此事固然让耶律倍气愤,但近年来,类似之事并不少见,耶律倍已有抵抗力,尚不至于为此失态,以至于在发泄时自伤。真正让他无法容忍的,是耶律阿保机紧随其后的诏令——命耶律德光代替耶律倍,处理黄头、臭泊两部善后事宜!

    这也就意味着,耶律倍为耶律德光做了嫁衣裳。

    出力吃苦、征战的是耶律倍,得益的却是耶律德光,此消彼长,耶律阿保机如此偏袒耶律德光,让耶律倍终于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然而耶律倍没有反抗的余地,耶律阿保机在契丹国无上的、不可置疑的权力和威信,让耶律倍只能选择服从,除此之外,他甚至连愤怒都不能表现出来。

    所以耶律倍很辛苦。

    ……

    夜幕将大地拢入怀中,星辰与皎月共舞,银河在远天飘然静立,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夜路不知通往何方。驻马四望,夜风习习,不辨八方的地方,注定也没有路,不分远近的荒野,注定也没有亲疏。

    百步之外,背后的大营灯火明灭不停,耶律倍的身影隐没在黑暗中,他望着前方——营州的方向,心中忽然升腾起一个荒谬的想法:自己面对的方向,真的是前方么?

    “十几日前,我接到父皇敕令,动身赶往营州,而直至今日,耶律敌刺围攻营州才月余。先前,父皇以耶律敌刺‘劳师无功’为由,令我支援,而彼时战事进行尚只半月,便说其久战无功,其言何其荒谬也。追根揭底,无非是想将我调离黄头、臭泊两部领地,其心又何其急也!”

    耶律倍默默想着。

    “营州……李从璟,你还是真能折腾啊,分别不过三月,你已连克我契丹两州之地,令父皇不得不两遣大军,以求将你击溃,不到百日,而能有如此作为,也不知当日我放你南归,是不是明智之举——你的确是契丹劲敌。”

    “既克平州,复占营州,你意欲如何?此番我至此地,当日之约,你是否会遵行,送我一个天大的功劳?”

    耶律倍呢喃着。

    他忽而自嘲一笑,自言自语道:“悲夫耶律倍!空有太子之名,实如丧家之犬,奔波劳碌而无所得,一生都在为他人作嫁衣裳,如今面对敌军,竟要奢望敌人予你军功,何其可怜、可叹!”

    耶律倍骤然抬起头,逼视夜空,举起马鞭,指着虚空,大声道:“耶律倍,尔何其可怜也!可怜,可怜,可怜!”吼完,肆意大笑起来,状若疯癫,至最后,竟然笑出眼泪。

    草原旷寂无声,天地辽阔,地平线的尽头,是天与地的交界处,他的笑声是这天地间唯一的声音。周围寂静如常,没有什么能回应他的笑声,这一阵笑声,如同飘零的蒲公英,孤单落寞不知归处。

    笑声骤止,一如笑声骤起,取而代之的是良久的沉默。

    耶律倍的身影久在夜色中,仿佛已快要融入这无边的黑暗,他忽然泪流满面,“敏儿,今你在何处,快乐亦或忧愁?”

    耶律倍没来由想起李从璟曾说过的一句话,“人在受挫,亦或情绪低落之时,心境总是格外荒凉,习惯性会想起一些能给自己安慰的人或者事,潜意识希望借此能给自己一些温暖。”

    想起李从璟,耶律倍眼神逐渐清明,面容缓缓恢复冷静,以至于眸子里燃起点点火光。

    “李从璟,既然本太子来了,那便一较高下,分个胜负吧!”

    夜风不再寒冷,涌动的气流开始充斥着某种炙热的颜色。

    男人一生,最能让其不屈奋发者,唯两人:一个心爱的女人,一个强劲的对手!

    ……

    营州城。

    今日无战事。

    逾月激战,双方都已疲惫,左右一时之间谁也不能奈何谁,休息个一两日,恢复些精力,再进行下半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难得寻得一丝清闲,李从璟坐于阁楼窗前,捧了一本书在读。无论前世还是今生,李从璟都喜读书,这无关雄心壮志,仅是一种喜好罢了。后世有位哲人说得好,人若无一种正当嗜好,无一种可在闲暇时寄托心神之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便容易纵养恶习。

    人生若孤帆,驰骋于…大…海,狂风暴雨不时而至,不走在正确的道上,便会走在错误的路上,是断无中间地带可寻的。

    书不是什么怪异读本,《吕氏春秋》。如今时入深秋,将近初冬,北方渐渐冷了,今日难得是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阳光透过窗台照进屋子,很是亮堂。当此时,静坐窗前,游目骋怀,心平气和读一卷好文,若有所得,总是一件让人倍觉愉悦的事。

    李从璟手中的书正翻在《博志》这页,阅览间,第五姑娘端着茶具,没经敲门就进了屋,也不打扰李从璟,乖巧的在他身侧,娴熟的为他煮茶。李从璟平日待人接物很随和,但如今能直入李从璟房门的,却也唯有两人,第五姑娘是李从璟最为亲近的人之一,且因对方年幼,李从璟对其倍加怜爱,不在乎这些小节。

    另一个就是耶律敏了,她总是会在李从璟意想不到的时间,以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闯进他的房间。这倒不是丁黑拦不住耶律敏,是已懒得跟她较真。再者,耶律敏虽然刁蛮,但在李从璟面前,跟手无缚鸡之力没有区别,实无威胁。

    在这个时代,李从璟平日所好者,唯两样东西:书与茶。茶煮好,李从璟正好读完“博志”这一章,第五姑娘适时奉上茶,目光落在书页上,好奇的问:“军帅,书上所言者为何物?”

    李从璟接过茶,浅酌一口,将书递给第五,示意她自己看。

    第五双手抱着书,一字一句的念道:“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者,此所以无能成也……”越读越不懂,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军帅,此言何意呀?”

    李从璟放下茶碗,见第五举止呆萌,笑道:“这是说,先王有大事要做,就要消除妨害它的因素,唯其如此,他所要求的才能达到,他所憎恶的才能除掉,此乃功成名立的原因。平庸的君主则恰好相反,因不能消除妨害成事的因素,所以一事无成。”

    第五眨了眨眼,小手摸着小下巴寻思片刻,眼神复又落在书页上,道:“贤王能消除妨碍成事的因素,而庸主不能,这便是两者的区别喽?难怪后面又说‘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大概便是此意了吧?”

    “聪明!”李从璟夸赞,见第五笑颜灿烂,便接着跟她说道:“骥一日千里,车轻也;以重载则不能数里,任重也。骏马日行千里,是因为车轻;拉着重物便一日走不了几里地,是因为负担重。因此,‘贤者之举事也,不闻无功,然而名不大立、利不及世者,愚不肖为之任也’,贤明的人做事,没有做不成的,但名声不能彰显,福泽不能传及后世,是因为有愚昧不贤的人做了他的拖累啊!”

    “……原来如此!”第五若有所悟,思索过后脸上展露出笑意,那是一种见识、知识增长之后,发自内心的喜悦。她随即拍着胸脯,大义凛然的向李从璟保证,“军帅放心,往后第五必定倍加努力,不做拖军帅后腿的人!”

    李从璟闻言哈哈大笑。

    第五自己也端起茶碗饮了口茶,放下茶碗时,老气横秋的幽幽叹了口气,更进一步道:“军帅治军,不仅纪律严明,对战力所求极高,便是对将士素质也要求甚严,更花大价钱请了许多先生,教授军中将领、军情处人员读书识字,培训诸多技能,如今看来,这也有军帅不愿大伙儿拖你后腿的缘故啊!”

    俗话说,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志向有多大,对自己要求就有多严,李从璟有一个会为皇帝的父亲,自身不出意外也能成为九五至尊,但是如今的天下,内有诸侯割据,外有强敌虎视,李从璟成就廓清宇内的功绩,既是大伟业,也是大难事,焉能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不要求甚严?

    换句话说,什么样的一群人,什么样的一支军队,才能在乱世之中,在世道一片狼藉之时,廓清宇内、扫荡外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扮演不亚于救世主的角色?

    若非有此大志,知此行艰难,李从璟何必对百战军花费那么多在外人看来,不值得的心血,又为何要让自己麾下的军队,成为王者、仁义之师,北上以来,更是分外注重自己的声名?

    归结为一句话,是因为志向足够大,并且有实现它的决心!

章五十二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 13() 
(第二更。n∈,)

    李从璟揉揉第五的小脑袋,笑着勉励道:“你能有如此意念,足慰我心。今日闻听你言,令我不禁忆起去年,长和城初见时,当时情景,尚历历在目,彼时你不过一寻常豆蔻少女,除却机灵之外,并无我所看重的东西。如今经年未过,而你已成我之臂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第五,一时人杰也!”

    这话李从璟虽然说到最后,有些调笑的意味,但严肃认真之意不减。第五听了,很是振奋,握起拳头,“军帅,一时大人杰也!”

    李从璟再度大笑。

    两人在这边厢相谈甚欢,此时却还无法得知,在距离营州百里之遥的远方,一场大战正待上演。

    经过连日紧锣密鼓的打探,李荣、赵象爻等人,已经侦得契丹大军粮道所在路线。群山密林深处,以李荣、赵象爻为首的百余军情处锐士,并八百“义军”壮士,从四面八方汇集一处,马不停蹄赶往约定地点。

    至夜,众人抵达一处山谷口,依照李荣、黄宗等人指令,大队隐蔽稍事休整,待命进发。而李荣、赵象爻,并黄宗、许伯先、陆君严等头领,则率领一干随从,潜伏到视野开阔之地,于高处查看山谷中动静。

    山谷中,灯火点点,清晰可见一片营地,其间人影幢幢。

    赵象爻嘴里叼着一根草茎,趴在地上,道:“耶律敌刺那老贼倒是挺谨慎,观其营地规模,这帮押送粮草的契丹蛮子,少说也有两千人吧?”

    李荣单膝跪在赵象爻身旁,闻言点头道:“不仅人数不下于两千,且护卫严密。”

    赵象爻嗤笑道:“耶律敌刺这老贼,围了营州城,明知我大军出不来,还用如此众多小贼护卫粮草,还真是奇!”

    黄宗接过话头,皱着眉头道:“敌贼人众,倒是个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