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五代逆天 >

第234章

五代逆天-第234章

小说: 五代逆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刑场处决人犯,那是大事。即便是封建主义社会,也不是州府官员说杀就杀的,他们还是需要上报刑部,等刑部复核。当然,一般情况下,刑部会维持原判。可赵普这么回话,有点避重就轻的嫌疑。
  拓跋恒是指责归州刺史顾天忠越境办案,有可能会激化大楚和蜀国的矛盾,而赵普则是简简单单的就是论事,只谈这个欺男霸女谋杀案。
  徐仲雅稳坐钓鱼台,面带笑容一句话也不说。王赟是枢密使主管军事,这案子显然是民政,枢密使过问民政可是大忌,他自然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什么话也不说。
  范质却有些忧心忡忡的附和拓跋恒道:“陛下,拓跋大人的话,言之有理。现在我大楚和蜀国关系融洽,顾天忠过境办案也……也太冒失了!”不知道为什么,范质本来想指责顾天忠的,可话到了嘴边,他又把话给圆转了过来。冒失比失职、惹事等罪名可小多了,甚至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韩熙载却没有范质那么多的顾虑,大咧咧的表态道:“陛下,臣以为此乃小事儿。依照大楚律法,李大江在归州状告恶霸***,归州刺史顾天忠依律办案,并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唯一让人不太妥当的地方,在于这恶霸不是在咱们大楚,也是在蜀国而已。可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此乃天经地义的事情,即便是顾天忠越境抓人,臣以为也是情有可原的。”韩熙载左一句“小事儿”,右一句“情有可原”,这意思自然是明明白白的了:这事儿就这么算了,也别追究了。这种小事儿,搁不着拿到如此隆重的朝会上正儿八经的研究。
  马云正在忆苦思甜,把这事儿自然而然的和清末丧权辱国的事儿联系起来,正暗自高兴自己领导下的大楚,居然可以轻而易举的欺负欺负别人,让蜀国人居然连个**也不敢说一声。马云正在想着心事儿,手下的大臣们已经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了起来。
  这群人讨论来讨论去,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什么这么说呢?赵普观点很明确,这事儿是按着程序办案的,大楚律法上有这么一条,它保护百姓告状的权力,哪怕这个案子不是在本地发生的,可是涉案人员只要是本地人,就可以到官府打这个案子的官司。当时为什么楚国会制定这么一条别扭的律法呢?就因为马云在审议律法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官官相护,**不清啊。于是,徐仲雅等人立刻意识到,这是皇帝在担心日后,官员们官官相护欺压百姓。于是,他们在休整的时候,就加了这么一条,全天下的官员不可能全都站在一条线上吧。
  可拓跋恒的担忧也不错啊,这顾天忠胆大妄为,越境办案可代表的是大楚,他区区归州刺史可没有这个资格,按照程序他应该一步一步上奏朝廷才对,不应该擅自做主。
  这顾天忠他为什么不上奏朝廷,反而要自己拿主意呢?第一,时间上他等不及。这么一来一回,大半个月就过去了。别人告状自己不受理,这个可是官员犯法的事儿。如果这李大江跑到荆南道布政使衙门去告状,自己的前途可就昏暗了;第二,最高领袖马云不太喜欢唯唯诺诺循规蹈矩的人,自己这么一上奏,事实上是把难题推给了朝廷,推给了皇帝。如果皇帝下命令不准受理,这么有伤皇帝圣明;如果皇帝下令准了,万一蜀国闹腾起来,没有了回转余地,最后倒霉的很可能还是他这个经办人。
  顾天忠这么前思后想了一通,就自己拿了主意。更何况,他不是*子,他直觉上就觉得大楚可以从这个事件上得到好处。什么好处呢?赵普已经开始说了。
  “陛下,臣以为顾天忠此举不仅没错,反而有功!臣请陛下予以嘉奖!”
  拓跋恒气的胡子乱颤,和着刚才吵了半天,赵普这家伙不退反进,不仅没有被自己说服,反而替顾天忠表起功劳来。
  赵普这一起高调,反而把马云从沉思中惊醒了。如果下面大臣知道,自己的领导在自己争执的热火朝天差点打起来的时候,居然走神,估计十有**会**晕倒。这种情况,估计马云面对过很多次,被赵普惊醒之后,当下不仅面不发红、气不发喘,反而优哉游哉的问道:“赵爱卿,此话是如何讲起呢?”
  “臣见了此案卷宗之后,一直都在犹豫。这对于咱们大楚,说不定是一个天赐良机啊。”
  拓跋恒瞪了赵普一眼,心里就两字:忽悠,接着忽悠。拓跋恒不是不了解赵普,也不是不知道赵普才高八斗,可是,拓跋恒打心底认为这事儿,他不对,因为不合程序。天下什么最重要,规矩啊,如果没有规矩,中央皇权该如何体现的尊贵呢?朝廷又如何做到政令如一呢?
  赵普却不理吹胡子瞪眼睛的拓跋恒,继续说道:“蜀国官吏贪污如风,**昏暗。正是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受有冤屈的百姓数不胜数,可是偏偏是求告无门。可顾天忠这么越境查案,明着看是为了给归州百姓申冤,可事实上,却是在为无力求援的蜀国百姓申冤,如果此事,在蜀国广泛的传播开去,我大楚在蜀国百姓中的威望会直线攀升。假以时日,远的不说,单单是夔州一带,臣认为就可以成立一个影子官府,代表咱们大楚处理夔州政务,将蜀国夔州刺史彻底架空。夔州乃是蜀国东部门户,夔州一旦丢失,蜀国一鼓可下也!”
  马云听得就是一愣,脑子急转,权衡起利弊来。赵普的话让马云非常动心。为什么呢?这主要原因不是因为花蕊夫人长得漂亮,马云色心大起,想跑到成都和花蕊夫人聊聊;也不是因为整天和孟昶做笔友,感情太好,想派人把孟昶请到金陵来见面。只要原因是,四川乃是天府之国啊。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战乱,经济态势保持的不错,得到四川将大大提高楚国的综合国力,同时,大周的关中地区也将处在楚军的兵锋之下。
  可是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楚国和蜀国之间是联盟关系。想过去楚国和李唐是联盟关系,可马云很快就翻脸不认人了,但是蜀国和李唐不一样。李唐时代,天下大大小小的国家很多,可现在的国家就只有周、楚、汉、蜀、契丹,四国联盟对付伪周一国。这种情况下,大楚却突然对蜀国下了黑手,这不是让汉国和契丹人寒心嘛。所以,尽管马云垂涎欲滴,可就是不能动手。
  **?马云的眼睛一亮。可……可这事儿靠谱吗?赵普话里面的意思,马云听出来。蜀国不是官场黑暗吗?那么受冤枉的百姓就可以想李大江这样,跑到归州来申请个户口,然后又顾天忠负责审案,这么一来,顾天忠除了是归州刺史之外,还成了夔州的**官。可这事儿,是不是有点吃亏啊。合着夔州出事儿了,顾天忠负责审案,可是夔州老百姓的赋税却照样交到了夔州官府手里,和大楚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活儿我帮你干了,钱你却拿走了,而且说不定还落个“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美名,这……这不是出力不讨好吗?
  马云微微的摇了摇头,可这事儿,却已经把韩熙载等人彻底给打动了。如果说马云是为了自己,才不得不**怀天下,那么韩熙载这些人可是真正的“士”,考虑的只有天下二字。既然是天下,那么就不能仅仅将目光对准大周,那怕大周目前最强。对蜀国、汉国、契丹这些人,韩熙载他们也是想尽办法的埋下伏笔,以便于将来对付。对汉国,赵普韩熙载等人已经想出了一些办法,比如逼迫汉国将河北割让给契丹,给将来楚国打击汉国、契丹留下口子。可对于蜀国却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孟昶这人太善变了,最开始雄心勃勃要吞并关中,谁知道凤翔战败之后,他家伙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儿,闭关锁国,死守子午谷,再也不肯出兵关中了。孟昶这么一老实,让楚国反倒有点不适应,整天替蜀国担忧了起来。
  蜀兵太弱了,孟昶在军事上又是外行,还不听楚国的建议,把**集中在子午谷,可万一伪周去秦州,从陇右杀进来,蜀国怎么抵挡得住啊。到时候一旦四川丢了,楚国的局势就窘迫了。所以,楚国一直想控制住夔州,把进入四川盆地的钥匙,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可孟昶突然变得像热恋中的少女一样敏感,对楚国的任何行动,都神经过敏。
  第148章奇怪的案件3
  这蜀国皇帝孟昶不知道是太笨,还是太聪明,他不仅仅防范大周,而且也防范大楚。什么增兵归州,什么驻防金州,只要是楚国、蜀国两国边境上,楚国有什么风吹草动,总能激起这位蜀国皇帝的堤防。让马云、孟昶两位笔友之间书信往来极为频繁。
  这就是汴京一战的后遗症了。明面上是汉、楚、三国共同讨伐大周,暗地里另一个大国契丹人也出兵了,可是,四国大军愣是被大周先后击破。号称不败的楚军,被打得丢盔弃甲,连皇帝马云也彻底搭载了里面。这一切,楚国似乎像没事人一样,可是却把蜀国孟昶给吓了个半死,偷偷派人跑到汴京想向大周皇帝郭威求和。
  当时大周皇帝已经轮到了郭荣了。单凭蜀国那点实力,在诸国争霸中根本上不了台面,几万蜀军被几千周兵想赶羊一样,灰溜溜的赶回了四川。郭荣对蜀国根本就看不上,如果不是战乱太多,**疲惫,而蜀国旁边又有楚国这个庞然大物帮助,郭荣早就要收拾孟昶了。见孟昶写来了书信,准备发展自己当笔友,郭荣本来没有什么意见,可是打开信一看,一条剑眉顿时就扭在了一起。
  这孟昶当带头大哥十几年了,颐指气使的事儿干的太多了,这书信措辞就不太注意,客套话他确实也说了不少,可是,偏偏让人觉得他这客套是假客套,骨子里还是指示自己做着做那的,好像这“和平”是孟尝赏赐的一样。郭荣和马云不一样,他本质上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一看书信,嘴角微微一笑,直接就扔了。
  这么一来,孟昶也发了牛脾气,你个叉叉的,老子当皇帝的时候,你姓郭的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面混着呢,你不理我,我也不稀罕理你。于是,孟昶也就把郭荣给放在一边。按理说,孟昶在郭荣哪里受了气,应该继续倒在大楚的怀抱里,在同一条战船上继续前进,可是,孟昶偏偏不这样,他或许觉得大楚这条船也不是那么稳当的,还是关起门来自己称大王比较爽。于是,两国边境上楚军的调动总能让孟昶派人来质询。到了这地步,马云有点投鼠忌器、左右为难了。楚军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孟昶破罐破摔,自己在天府之国里面自娱自乐。
  可今天赵普这话,还真的有点打动了马云。这事儿看起来有点“助人为乐”的意思,可是,如果大楚真的就这样把夔州的政务给掌控起来,以后真的对蜀国用兵,可就真的是打开方便之门啊。
  想到这里面,马云终于点头表态,同意了赵普的意见,就等到八月批文,把***秋决了了事。至于拓跋恒的质疑,徐仲雅终于站出来说道:“蜀国尚且不急,我大楚又何必先吵个不亦乐乎呢?”
  这句话说得很中庸,大有“皇帝不急,太监急”,这涉案国都没有发表意见呢,咱们争论他做什么呢?万一人家蜀国当成没人一样,咱们这么心急火燎的讨论,不是惹人笑话嘛。接着,徐仲雅又说道:“不过,大楚律法颁布已经有5年时间了,顾天忠案律法办事,也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不管蜀国是否就此发难,我们贸然指斥顾天忠,都会难免使人质疑大楚律,不利于我大楚的长治久安。”
  徐仲雅这话一说,表明这位首辅大人已经紧跟皇帝旨意,站在了赵普一边,而且他把这个话题给拔了一个高度。你申斥顾天忠办案不对,那不就是在暗指自己隆重颁布的大楚律,出了问题了吗?所以,别说蜀国不吭声,就算蜀国不乐意,跑到金陵来谈判、**,大楚也不能退步。
  皇帝说话了,首辅大臣也开始站队了。这事件的处理,也已经明朗化了。在现阶段这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顾天忠的做法显然是有功劳的。可是,顾天忠做事也确实存在着不合规矩的地方,如果地方上的人都像他这个样子,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主,那么中央的权威还真的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对这事儿,马云也不觉得自己累,他先下旨申斥顾天忠急于求成,招徕百姓的举措,有失误之处,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诏书里面压根就不提这案子的事儿;接着他又下旨,说这个顾天忠依律法做事,敢于任事,为民除害,不愧是一方父母官。两份圣旨一前一后,内容是一贬一褒,其中韵味就不足道了。
  刚刚讨论完这个出乎意料的话题,还没等马云将会议重新转入正轨,商量骑兵事务。拓跋恒又是一躬身,说道:“臣还有本上奏,臣**湘**王涉足商业,混乱市场,豪奢无度,其倡导奢华之风,引领**之乐,影响极为恶劣,若不加申斥,恐怕十数年之后,大楚官员衣食住行动辄废千弥万,士子们则留恋风花雪月之地,百姓则必然身受百种盘剥之苦,煌煌大楚难免沉沦下去。”
  马云对王室看的很严格,马希萼下海经商的事儿,马云还真的知道的一清二楚。不仅如此,马云对马希萼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还非常的赞赏,再职责范围之内,还让人给马希萼的商队大开方便之门。怎么从拓跋恒嘴里这么一说,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儿了呢?
  马云眨巴眨巴眼睛看着自己的拓跋师傅,说实话,他现在对这位拓跋师傅彻底是服气了。拓跋恒这人还真的是强项啊,只要他看不顺眼什么事儿,他都敢说;什么人他都干骂,都干。大楚朝廷需要这么一个人,需要这么一个强力的震慑**人物存在。
  这拓跋恒刚**顾天忠做国际警察,现在又**马希萼做国际倒爷,可是这事儿,你还不能说人家拓跋恒做的不对,人家干的就是纪律检查工作。**的人数越多,说明这人工作越勤奋啊。再说了拓跋恒人家也不是疯狗一样的张嘴乱咬,人家毕竟还是核实过情况的。
  可是,由于拓跋恒的工作**质,他在大臣之中好友还是不多,基本上就是一个孤臣。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正常现象,毕竟,人是拥有七情六欲的动物。真正能够做到“只对事不对人”的毕竟没有几个。你看,范质刚才还站在拓跋恒的一边,替拓跋恒说说公道话,可一听拓跋恒这个**的内容,范质却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陛下,臣以为此事,一来湘**王远在契丹,臣等并不清楚具体的始末;二来,这事情也仅仅局限于此例,并没有扩散的嫌疑,拓跋大人的话,有些危言耸听了!”
  拓跋恒不干了,他说道:“陛下,自古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朝廷做事应当以防微杜渐为主,若是真的等到了奢靡之风遍布天下的时候,就不会是仅仅一道圣旨就能够解决的事情了!请陛下三思。更何况这事儿,若是旁人做的倒也罢了。堂堂国家亲王却作此商贾的勾当,也未免大损皇室威严吧!”
  拓跋恒的话,再一次证明,这高调人人都会唱。拓跋恒把“皇室威严”给摆了出来,让范质等人心里难免要琢磨琢磨在出言辩驳。他们不是拓跋恒,说话可不敢走“拓氏”风格,那么露骨的话,万一惹的皇上龙颜大怒,可就得不偿失了。
  马云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迎着**春风茁壮成长起来的小树苗。对搞活经济的举措,对勤劳致富有着与生俱来的好感。老马家除了自己和马光猛,好不容易又出来一个人才,那可不能让人轻易的给抹杀了。生意经儿做得好,那也是本事啊,如果不是大楚的生意做得好,那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啊。淮北的几州就不造成了大楚的累赘了吗?
  马云笑着说道:“拓跋大人所言甚是,不过呢?时也、命也、运也,情况不同了,不能以偏概全啊。湘**王购买的物品,确实是奢侈品,不假。但是,这奢侈品并没有在咱们大楚流通,而是远销到了契丹国。这……这就算是倡导奢靡,也不是在咱们大楚的地盘上,让契丹人奢侈奢侈,忘了祖宗创业的艰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啊!”
  赵普瞟了眼笑容满面的马云,又看了眼拓跋恒,心中暗道:今天老拓跋要丢面子了,刚检举顾天忠,让顾天忠得了能臣的名号,现在又检举湘**王,看皇帝的意思,十有**是很欣赏湘**王的做法。
  拓跋恒却是毫不在意,面不改色的说道:“陛下,天下未平,可不能是官员夺气,百姓失禁,臣以为还是规范一点的好,否则天下人竞相效仿,不数年,大楚穷困矣!”
  拓跋恒挺缠人的,马云看了看窗外,暖阳斜照,在这么和拓跋恒纠缠下去,今天下午可就白忙了,一点军事也谈论不了了。本来今天召集重臣就是协调三省六部和枢密院的关系,集中力量又快又好的建设骑兵部队。好嘛,让这拓跋恒逮着机会不断的**起官员来了。再说了,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总是打击拓跋恒的积极**也不太好嘛。
  于是,马云问道:“以爱卿之见,该当如何处理啊?”
  第149章 奢侈品
  马云这话一出口,大家伙都明白马云的意思了,皇帝不愿意在纠缠了,要给拓跋恒一个台阶下,把这事儿给了了。如果拓跋恒聪明,随便提出来点要求就可以了,如果这家伙要是上纲上线,继续追缠不休的话,皇帝就需要大家伙儿友情助拳了,要让拓跋恒看一看大势所趋,看一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群众的力量。
  话说为什么要做这么,马云也难啊。总不能拓跋恒提出了一个**,马云就把他给否决了吧。这不是打击下属的工作热情嘛,再说了,官场里面人都猴精猴精的,见拓跋恒接连被否定,心里面不定在想些什么事情呢?面对北伐大业,马云需要维持一个稳定的后方,不能让大家伙儿的注意力集中在朝廷内部。
  拓跋恒看来就是久经考验的国家干臣,那种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精神在他身上是闪闪发光,看样子这人一点都没有即将被否决的觉悟,或者已经练到了“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铜筋骨铁脸皮。他一本正经的说道:“以臣之见,奢侈用具、靡华之物都是花的都是民脂民膏,耗费的都是国家财力。看起来他用之于达官贵人,事实上却是影响深远。就像请客吃饭一样,举个不恰当的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