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978章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978章

小说: 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枕木和路基都在,但是那些关键的设备与设施被拆走、炸毁,使得整个南满铁路系统基本上陷入瘫痪。这无疑对关东军的所有战略行动,都将带来致命的影响。日军战略补给一贯都是以铁路为根本,没有了铁路的支撑对关东军的行动才是真正釜底抽薪。

    不过此次行动不算后期的伤亡数字,最大的瑕疵就是李明博在动手弄人的时候,对目标的甄别上有些过于草率。造成了该弄回来的,不该弄回来的,都弄回来了。甚至连奉天和抚顺、鞍山城内饭馆跑堂的、澡堂搓澡的,都弄了回来。

    还有些相当一部分人,主要是奉天城内高等教育院校的中国籍教育人员,各大工厂的技术人员和正儿八经的工人。相当一部分采取绑架全家给绑回来的,甚至可以说拿着情报部提供的名单按图抓人。这无疑带来的影响很不好,需要事后大量的做解释工作。

    无论此次作战,给地方政府带来多少麻烦和引起多少不好的后续影响。此次战役破坏了日军在南满的工业生产能力,对其持续战争潜力带来了致命性的影响。以及破坏了整个南满铁路系统,让其整个后勤补给陷入瘫痪,但就这两点就足以自豪了。

    失去了奉天兵工厂可以提供给整个侵华日军几乎所有弹药消耗的产能,日本人持续作战能力将受到最致命的打击。而失去抚顺的人造石油、特种钢材,鞍山和本溪的钢,对整个日本人的战略体系带来的影响更大。

    失去鞍山和本溪每年上百万吨的钢铁产量,对于重工业能力本就很有限,钢产量本就在几个工业强国之中是最低日本人来说,这个损失带来的影响甚至远远的超过了奉天兵工厂和飞机制造厂的损失。

    没有了钢铁,日本人就造不出军舰来,也造不出重炮和坦克来。整个战略体系,受到的打击更大。这百余万吨的钢,一百多万吨生铁的缺口,对于日军来说比破坏一百个兵工厂,带来的影响都大。

    尽管这些钢的产量,只占据日本整个钢铁产量的七分之一。但是熟铁产量的减少,对日本的钢铁工业却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没有了东北提供的生铁,日本人的钢产量,至少要减少七分之一。

    何况失去了这百万吨钢,对于日本人已经是极限的产能,影响也是一样致命的。仅仅鞍山昭和制钢所和鞍山制钢所,一年的钢产量就足足八十多万吨,生铁一百三十万吨,钢材四十多万吨。

    这些钢铁除了满足日本在东北设立的大大小小工厂,以及军工生产需要之外,大部分都运往日本,成为日本重要的钢铁补充。鞍山的昭和制钢所的几十万吨钢铁产量,百余万吨的产能,是日本人的所有手中钢铁厂之中,仅次于八幡钢铁厂之外第二大钢铁厂。

    再加上本溪湖和宫原钢铁厂二十多万吨的年产量,来自中国东北的钢铁,对日本维持战争需要至关重要。尽管这些钢厂生产的钢铁,大部分都是粗钢和生铁等原料型钢材,钢材的数量只有四五十万吨。但有没有这百余万吨的钢铁产量,也涉及到日本维持战争的能力。

    更别提抚顺人造石油厂,是日本人仅有的两个以油页岩和煤炼化石油的工厂。这两个工厂的被破坏,对日本人的石油保障体系的打击无疑身很重大的。别看日本人现在已经占领了盛产石油的东南亚,但郭炳勋从来就不认为东南亚的石油产量,日本人能够真正的有效全部利用起来。

    美英两国对日本真正的弱点是什么,可谓是了如指掌。无论是缅甸的油田,还是荷属东印度群岛油田,早在放弃的时候,就已经被彻底的炸毁。日本人即便能够维修,但是在同样有着强大海空军的美国人威胁之下,这些石油能运回国内的又有多少?

    除非日本人彻底的攻占澳大利亚,否则美国人的远程轰炸机从澳大利亚起飞,就足够威胁到日本人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石油工厂和油田。而且以日本人的技术能力,又能恢复多少石油产量也是一个疑问。

    日本人设立在抚顺这两个人造石油厂,是日本人利用东北丰富的煤矿资源,尤其是抚顺优质的煤炭进行液化,以部分替换石油产品的唯一尝试手段。现在这两个厂子基本上什么都没有剩下,所有的设备和技术人员都搬运到了北满,甚至连工厂厂房都被彻底的炸掉。

    除了全部重头再来,面对着几十年心血毁于一旦的局面,恐怕就是想尽办法抢修,日本人也没有那个能力让这些工厂重新恢复生产。更何况那里的设备,大多日本人无法自行制造,几乎全部都是美英德制造的。在眼下这个局面之下,日本人也没有地方去进口设备去。

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勋的担忧() 
在西方留学多年,见多识广的郭炳勋,认为相对于奉天的兵工厂和飞机制造厂等一些军工厂的破坏,甚至哪怕是对南满铁路系统的破坏,对日本人的战局深远影响。都不如此次行动之中对鞍山、本溪的钢铁厂,抚顺的石油炼化、特种钢材生产,以及抚顺铝厂的破坏。

    现在战争比拼的不单单是双方军队的战斗力,军人的作战意志,真正比的是敌我双方的综合国力。说白了,就是比拼的就是钢铁。失去了两大钢铁基地一年一百四十余万吨的钢铁产量,尤其是熟铁的产量,对于以战时钢铁最大消耗用户海军立国的日本人,来说尤其是最致命的。

    尽管郭炳勋不明白,杨震为何在手中握有大量美制远程轰炸机的情况之下,依旧固执的拒绝轰炸南满工业基地。即便在此次对南满日军工业基地采取奔袭的时候,也坚持不许对搬运不走的设备,进行彻底的破坏。

    尤其是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虽说搬走了一部分的关键设备,抓走了几乎所有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但所有的炼钢、炼铁高炉基本上完整无缺,虽说短时间之内只能停产,但基本上只要日本人想维修,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即便是产能无法恢复原来的产量,但经过维修,还能够保持一定的生产能力。虽然为这两个钢厂的选矿设备,不是被搬走就是被炸掉。但日本人依旧可以想办法,甚至是采取残酷压迫人力的方式,恢复矿山的产能。

    此次对鞍山和本溪钢铁工业的破坏,在郭炳勋看来还远远的达不到彻底破坏的程度。以日本人的国力和技术能力来看,只要三年之内南满不易手。只要本土的基础工业不遭到大规模的破坏,这些钢厂就能恢复元气。

    可无论郭炳勋怎么询问杨震,杨震却就是一句话,这些工厂是日本人通过残酷压迫中国人,依靠从中国掠夺回来的大量财富建立起来的。它们的真正主人是中国人,而不是日本人。破坏容易,但是建立起来就难了。

    抗联从美国人手中成体系的买来了全套的二手炼钢厂,依靠大量的美国技术人员,建设一个年产不过五十万吨的钢厂都如此的吃力。更何况规模要大的多,产能和产量也要大的多的鞍山钢铁工业。

    现在一旦破坏,等战后等这些工厂回到中国人的手中之后,想要恢复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如果现在彻底的破坏鞍山和本溪的日本钢厂固然容易,以军区直属侦察旅的能力,几吨炸药就可以解决。

    但在中国本就缺乏这些现代化的工厂,自己人重工业几乎为零的情况之下,要是自己在把这些工厂炸掉,从长远看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并不有利。毕竟这些工厂早晚都会回到中国人手中,如果现在炸掉抗联对中国人的未来再犯罪。

    至于郭炳勋对日本人还是有足够能力,在三年之内让这两个钢铁厂恢复元气的担忧。杨震只是告诉他,最多再有一年,自顾不暇的日本人别说恢复这两个钢厂的元气,自己能不能熬过三年都不知道。

    而且基础设施重建容易,但是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培训难。除非日本人不惜削弱本土和朝鲜的钢铁产能,从本土的八幡钢铁厂和朝鲜的清津钢铁厂抽调工人支援,否则在本土钢铁工人都要征兵的情况之下,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在几年之内恢复这两个钢厂。

    当初在策划这次行动的时候,他对这两个钢厂破坏程度现在的要求不高,两年之内不能恢复生产就足够了。至于两年之内,杨震坚信到那个时候,这两个钢铁厂肯定已经回到中国人的了。现在彻底的破坏,到那个时候再建设就难了。

    至于短时间之内日本人恢复一两个高炉,每年多少炼出一些钢或是生铁来,对整个战局的影响不大。而且钢铁产业是讲究上下游配合的,连为这两个钢铁厂配套的选矿设备都没有了,日本人恢复起来恐怕更加的困难。

    杨震的回答,让郭炳勋不明白他那里来的那么大的自信。尽管日本人早晚有一天会被彻底打败,对于这一点郭炳勋从来不怀疑。但要说三年之内就击败日本人,按照日本人现在的势头来看,应该不太可能。

    两年之内日本人丧失完整的工业能力,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以日本人的赌徒性格决定了他们不连裤子都输掉,是绝地不会认输的。按照郭炳勋的推算,彻底击败日本人最快应该在五年之内比较现实。

    只是郭炳勋询问杨震这个判断的依据时候,杨震只是笑笑的回答他,他对自己亲手锻造出的这支新抗联有信心,对中国人的血性有信心。杨震尽管不吐口,但郭炳勋也清楚,这只不过是一部分的原因,

    但真正的原因杨震死活不说,郭炳勋也就没有办法深问。不过虽说有着大量的疑惑不解,郭炳勋却依旧无法否认这场突袭战的经典。而作为一支大军的参谋长,也同样是灵魂人物之一的郭炳勋,更看重的是此战对整个战局未来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

    只是无论战役策划和实施的再完美,可正像东北人民政府的那位主席说的那样,在战役发起之前总得提前打一个招呼吧,得给人家一个安置的时间和准备。不能让这些工人刚到根据地,工人还在想办法安置之中,抢运来的机器设备还没有安装,马上就要求生产吧。

    这厨师刚上任,菜刚买来,就着急要吃饭,这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了。想了想,郭炳勋还是很善良的没有将所有的实情都讲出来。尽管他也知道,即便是知道了后续的这些麻烦事情,以杨震的性格来说,也会很不以为然的。

    可郭炳勋还是决定这件事情暂时先到此为止,他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是,既然已经造成了既定事实,那么还是让地方政府去头疼吧。既然现在军区已经退出了对地方工作的插手,那就彻底的退出,就不要再一次插手了。

    只是尽管感叹此次战役的经典,郭炳勋对于军区直属侦察旅在此战之中损失过重,却很是头疼加心疼。此次行动取得的成果相比,虽然付出的代价比较大,但与收获相比,真正的效费比其实还是比较高的。

    可这个代价尽管还是合适的,但郭炳勋依旧是对军区直属侦察旅在此战之中的损失,一阵阵的肉疼。这个旅自组建以来每战必从,别的部队休整,他们还要参与各种秘密行动。但这一战付出的损失,就相当之自组建以来的伤亡之和,怎么能不让郭炳勋心疼加肉疼。军区直属侦察旅此战之后,恐怕得修养好一阵子才会恢复元气。

    郭炳勋不仅仅是心疼这支苦心培养出来的战略尖刀部队的损失,他更担心有些武器装备和人员落入日军的手中。牺牲和失踪的人员,遗体并未能带回。谁又能担保此战之中,没有人被俘。一旦日军掌握了这种非常规作战方式,才真正的会给抗联带来数不清的麻烦和危害。

    尽管李明博信誓旦旦的保证此战之中,他的部队所有牺牲人员所携带的装备,无法携带的都已经全部毁掉,队员也绝不会活着落入日军的手中。但战场上谁能保证,这支部队就没有一个人员会被俘?

    尤其是这支在此战之中,在所有行动之中都起到尖刀作用,在行动打响之前就渗入敌占区实施摸底。第一支攻入鞍山昭和制钢所、本溪湖煤钢公司、抚顺人造石油厂和特种钢厂,以及第一次攻入奉天的部队。

    军区直属侦察旅的所有参战部队,在此战之中都是以中队为建制分散活动的。而且都是战役打响之前,就已经先行秘密渗透到了几个城市的外围。甚至有一部分工矿,比如弓长岭铁矿、本溪湖的田师傅煤矿,在战役打响之前,就已经被秘密控制住。

    这么大规模的作战行动,部队以中队为建制分散活动,作战地域涵盖了奉天、抚顺、辽阳、本溪这么大的地域。他就能保证所有的战局他都能控制住?没有一个人被俘?伤亡大不可怕,无论损失再大,只要骨干保留下来,都可以事后弥补。

    但是一旦这种作战方式,被日军完整的获得。配属的一些秘密武器装备,被日军缴获、仿制,那么才是最致命的影响。以日本人目前为止还是相对较为雄厚的国力,一旦有学有样,那么对还处在成长期的抗联,甚至是关内各个敌后根据地的威胁可就太大了。

    尤其是一些因为抗联的财力与生产能力,只能小批量生产和装备军区直属侦察旅。而无力大量生产,装备全军的装备,一旦落入生产能力远远超过抗联的日军手中,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和后患?

    对于郭炳勋的担忧,杨震却多少有些不以为然。对于他来说这种作战模式,在抗联已经多次使用的情况之下,其实对日军来说已经并不能算是陌生。只不过以前在某一个战场,投入的最大规模使用,最大也不过是中队一级的。

    这次集结与投入的兵力数量,的确对于特种作战来说规模是空前的。但是这么多年的交手下来,日军虽然一直没有能找到对付这种特殊作战模式的办法,但是以日军的反应能力肯定已经不在陌生。

    至于武器装备被缴获,对于杨震来说,也并不是很担心。战争吗,有战争就会有伤亡,有伤亡就会有武器装备落到敌军的手中。特种兵也是人,即便受到再精良的训练,他们也依旧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人。

    自己虽说采取了种种必要的手段,甚至专门研制并配发了专门用来自杀的光荣弹。但谁也不能保证在这场漫长而又残酷的战争之中,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特种兵就真的不会有一个人被俘,而被俘的人员之中,就完全没有一个人会叛变。

    无论这个人受过多少政治教育,无论这个人受过多么严格的反审讯训练,无论他们的意志多么的坚强,但他们毕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就会有弱点,有弱点就很容易被人利用,就必不可免会出现被俘叛变的事情来。

第三百一十八章 杨震的自信() 
但杨震对郭炳勋的担忧,却很是不以为然。因为杨震坚信自己培养出来的这支有着钢铁意志一样的部队,无论形势再恶劣,作战环境再残酷,都绝对不会有人会被俘。对于这一点,杨震无疑是相当的自信。

    因为这支部队,是他一手训练和培养出来的。没有任何人,比他对这支部队更加的了解。他坚信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这支部队,在任何的时候,面对任何一个对手,都会有钢铁一般的意志。他们的意志力,比日军更加坚韧、更加刚强,面对任何的困境,都不会去屈服。

    这支部队是杨震一手锻造出来的,也是一手训练出来的。即便是到了现在,杨震对这支部队投入的精力,也是其他的部队比不了的。所有的条例、条令,以及所有的作战理念,都是杨震一手拟定的。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杨震对这一点相当有自信。

    至于武器装备被日军缴获,甚至是仿制用来对付抗联,对于日军的了解,让杨震一样不以为然。的确直属侦察旅的武器装备,在目前全世界来说,都是最先进的。如果有着健全工业体系的日军想要仿制,短时间之内可以大规模的换装。

    但正是因为这些武器的特点,才让杨震最不担心的。对于一贯讲究一支百发不中的步枪,不如一支百发百中步枪的日军来说,过于强调射击精度和射程的手动全装药步枪,才是最适合他们国情的。

    而且对于一个有着完整装备体系的国家和军队来说,即便直属侦察旅的部分装备落入日军手中。但这些以轻武器为主的装备,对于日军来说几乎没有什么用。因为改变一个国家的武器装备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对日军这样一向过于强调符合本国特点,本身观念又比较保守的军队来说,在战时改变轻武器装备的体系,根本就不可能。轻武器生产数量巨大,在弹药不通用的情况之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轻易的更换。

    让一支过于强调武器精度,却对射速不屑一顾。尽管屡次吃过大亏,但依旧痴心不改。在武器研究上却偏偏好剑走偏锋的军队,改变传统观念,那里会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哪怕是小批量生产,也不会浪费那个资源的。

    而且对于轻武器这样,装备数量巨大的武器,在战时更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日本人精密计算到骨头里面的习惯来说,即便是想要学抗联这种作战模式,他们也不会为了这支注定规模不会太大的部队,改变自己武器装备的体系。哪怕是少量的装备,也不会做任何改动的。

    就像其去年新装备的百式冲锋枪,明知道其使用的八毫米南部子弹性能很差。但却在自己有着相对强大生产能力的情况之下,过于强调与其大量装备的南部十四式手枪通用。而依旧不愿意更换口径,配备性能更加优良的弹药。

    而且这支冲锋枪不仅安装了两脚架,还安装了最远射程标示可达到一千五百米的标尺。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支冲锋枪与日军所有的步枪和轻机枪一样,都安装了刺刀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日本陆军制式三零刺刀去与敌军批刺刀。

    让冲锋枪有拼刺能力,恐怕全世界独此一家。想想端着那么短的冲锋枪,去与比他们长的多步枪拼刺刀,不能不让人感觉到极其可笑。就像他们最新式的九九式轻机枪,也安装了刺刀座一样。拎着几十公斤的轻机枪去拼刺刀,也就日本人能干出来。由此日军高层的保守和固执,可见一般。

    这个直属侦察旅配备的武器,虽说与抗联野战部队有相当的不同,但是在弹药上却是通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