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绿袍 >

第134章

重生绿袍-第134章

小说: 重生绿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磺校苌蚍āU庖幻琶胤ㄒ粤ㄎ匀痪哂忻罘睢D憧茨侵行氖鞘裁矗俊�

    萧阳顺着地元子手指看去,能看到整个阵势的中心一尊丈六金身,那佛陀的形象极是眼熟。:“那是?大日如来?”萧阳虽然是儒家的人,但对于佛道两家的一些供奉的神佛还是略知一二。

    “不错,正是大日如来!”地元子点头说道:“大日如来乃是佛门密教至高之佛,那大日如来周边八个佛尊与他一起,组合成一个莲花形状,便是代表莲心的大日如来与代表中台八叶院的八位佛门大尊,此法组成莲华胎藏界曼荼罗,即是指佛门至高之佛国净土,在那莲华胎藏界曼荼罗笼罩之下,一切不属于佛门的外道都要被压制!”

    想不到莲华胎藏界曼荼罗竟然还有这种作用,萧阳想到近些时日来,门人弟子与那佛门的人在燕京中斗法的时候,总是输给那些密教的喇嘛,原来是这莲华胎藏曼荼罗的作用,只是自己因为坐镇稷下学宫,无暇分身,所以才不曾去燕京查看。

    地元子看着笼罩在燕京上的莲华胎藏曼荼罗,伸手朝着地图一点,地图有开始放大,地元子仔细朝着莲华胎藏曼荼罗看去。

    忽然地元子发现曼荼罗有些不同,本来最核心应是大日如来与中台八叶院众,但是仔细看去这,这莲华胎藏界曼荼罗竟然还包含了金刚界曼荼罗,显然这并非只是简单的莲华胎藏界曼荼罗。其中应该有其他的玄妙。

    金刚界曼荼罗与胎藏界曼荼罗不同,金刚界则是“转”的体现,金刚二字代表般若,表示一切显现因为因缘聚合的缘故而从来没有实体,也因为因缘聚合的缘故而从来没有消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生不灭“),应般若而转烦恼,便是金刚界的义。

    地元子急忙伸手朝显现出景象的图像点点画画,同时另一只手默默掐算。

    萧阳不知地元子发现了什么,急忙向地元子问道:“老师可是发现了什么?”萧阳虽然自身可比仙家的地仙,可是这等佛门的秘法自然没有足够的认知,只能询问地元子详细情形。

    地元子摇摇头,也不说话,看着图像上显现的景象仔细掐算。

    半晌之后,地元子通过仔细辨认和推演掐算,忽然发现这个曼荼罗竟然是“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界大曼荼罗”。

    这一门妙法可谓是真正的无上佛法了,整个人间能够比得上的只有过去庄严劫经中的自性成佛法了。

    “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需要拆分来看,所谓两界,即是指不是此界,也不是彼岸。无生是不生不灭,无生无灭的涅槃境界,金刚是最坚固之意,大藏是是大乘之意,妙法莲华胎是最核心的自性本心,大曼荼罗就是大坛城,也是指佛居处。合起来,这“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就是指的佛的诞生,演法,寂灭的地方。

    看到这个“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的时候,地元子才发现了佛门的野心。这一门大曼荼罗一旦施展开来,不但有镇压气运的作用,还有蕴育佛法的无上玄妙。因为其包含了诞生一切佛法自性的源流,同时也是能降服一切烦恼,能转一切烦恼为功用。如果说胎藏界是纵向分析事物,那么金刚界就是从横向分析事物,如果说胎藏界是世界观(理),那么金刚界就是方法论(智)。

    两界合一,能演化佛的诞生,成长,证道,涅槃的佛国净土。这可不是何巨那般只是净土的雏形,而是真正的佛之居所。

    这大曼荼罗布置出来之后,整个王朝的气运都汇聚在燕京,而后向着大曼荼罗流去,在其中蕴育出妙法莲华胎,蕴育出大日如来法身——毗卢遮那佛。这妙法莲华胎是诞生一切佛法的自性源流,也就是说妙法莲华胎中蕴育着一尊佛陀。

    如果这尊佛陀诞生出来,那么借助“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可以演化成一片地上佛国。如果这“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将整个世界都笼罩起来,那么一旦佛胎诞生,整个人间都会化作这个佛陀的佛国净土世界。世间一切众生都要被佛法渡化。

    佛胎诞生的佛陀最低也是太乙境界,甚至有可能是等同于大罗金仙的无上佛陀。这等人物降临人间,人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想到此处,地元子不禁不寒而栗。同时心中升起一股无力之感。佛门这么大的手笔,果然所图甚大,大到绿袍甚至太玄都感到有些绝望。(。)

第三百三十八章 计较() 
话分两头,绿袍本尊与太玄在地元子发现燕京被那些密教的喇嘛布置下“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的时候,就知道事情不妙了。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佛门竟然这么狠,直接把整个人间都转化成真正的佛国净土世界。一旦成功,什么佛道之分,什么佛魔之分,通通都成了狗屁,天下一切全都归入佛道,届时还有什么可争的?

    就算不能把整个人间都转化成佛国净土,只要那佛胎借助“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汲取王朝气运蕴育出来,立刻就是一个罗汉果位,只要稍稍修证,就能成为一尊大菩萨。那“大曼荼罗”也能随之化为中千世界,届时整个人间都在净土世界的笼罩之下。

    绿袍对太玄苦笑道:“想不到佛门竟然会用这么大的手段,如此一来,整个人间能有何人抵挡佛门的侵蚀?”

    太玄皱眉问道:“难道不能打破“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么?”

    绿袍想到地元子那边得到的景象,略略掐算一番,最后只能无奈的摇头说道:“不是不能打破,而是根本做不到。”

    绿袍顿了顿,继续说道:“那个“大曼荼罗”已经融入了人间王朝的气运,同时开始向四周辐射,幸亏范围还不大,只是笼罩了燕京周边三四百里的地方。若要打破“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就要把燕京同四周“大曼荼罗”笼罩的范围一切都抹去,如此算来,需要击杀数以百万计的凡人。如此之多的冤孽业力,什么人都担不住!”听到这里,太玄与绿袍都相顾无言。

    绿袍心念急转,暗自思索破解或是抑制“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的方法。或许,神道能够压制这个“大曼荼罗”也说不定,毕竟神道与天地相合,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天地的意志。

    绿袍不相信佛门这么大的动作,天意不会反弹。作为与天意最为接近的神道,恐怕就是这一门“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的劫数。

    想到这里,绿袍的道行隐约可以察觉,未来也许不是仙神相争,也不是神魔相争,最先开战的也许是神佛相争罢。

    说起来绿袍倒是对佛门并无恶感,只是所修行本身偏向于道家一边,故此对佛门也也只是冷淡相待。不过若是真正佛道两家起了争锋,绿袍肯定会坚定地站在道家这边。

    话分两头,终南山玉柱洞天的地元子接受到绿袍本尊的意念,不由深吸了一口气。作为主持神道的最高人物,地元子感到身上的担子非常大。

    地元子暗暗思忖:“若要压制这“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还需要不少神祗联手起来,此时神道中的真正中高阶层还太少了,能够媲美散仙地仙的神职算起来不过双掌之数。”

    想到燕京四周还不在掌控之中,地元子看着地图默默计算:“长江与黄河一定要拿在手中,黄河与长江还差水伯与河伯两尊神祗。两个河伯一旦归位,足够媲美地仙了,若是再加以经营苦修一番,未必不能成就天神一级的地祗。”

    这两道长河是整个中原龙脉所在,养育了不知多少璀璨人杰,使得整个中原大地上人杰地灵。只要有河伯江伯张口,基本上整个中原的神道就定下来了。

    其次还有淮河,渭河,秦岭,太行,华山,嵩山,泰山等等山神水神,燕京周边需要敕封的神祗大多都是高位地祗神,足够担当这些神位的人很不好找,若是能够拉一些仙道的高人一同执掌神道,想来能够抑制“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的扩张。

    不过神道与儒家倒是天然相近,儒家虽然讲究敬鬼神而远之,但是并不排斥神道,他们最讲究天人相合,作为人天相合的代表,神明是人天相合的代表。儒道也是一大助力,虽然现在儒家只有萧阳一个半圣,可是若是发展起来的话,也不逊色于仙道多少。

    只是“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事关重大,地元子也不好透露给萧阳知道。他索性将此事瞒下,不与萧阳说明。神道与儒道联手起来,应该能够阻挡“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

    地元子转过话头对萧阳说道:“那莲华胎藏界曼荼罗已然与王朝气运结合,轻易破它不得。不过,那曼荼罗虽然对其他修士有所压制,不过也不是不能解决。你们儒家也可以用浩然大阵与他们相抗衡,倒也能抵挡住那莲华胎藏界曼荼罗的压制。”

    “只能如此了!”萧阳对此也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幸亏那个曼荼罗本身还不成熟,只是对一些儒生儒士有所压制,对大儒压制就轻了许多。对于萧阳这等半圣而言,就毫无压制力。

    萧阳默默盘算一番儒家能够拿出手的人物,最后只能无奈地说道:“不过我门儒家的真正能够入道的,也是不多。十几年的发展下来,我们儒家虽然有入道儒生数千人,但是儒师只有寥寥百余人而已,那大儒更是只有寥寥五六个而已,对付那些喇嘛有些力有不逮。”

    地元子略略思索之后,对萧阳说道:“此事你无需担忧,你也要尽快发展儒家的学子,我这边可以抽调神祗,配合儒家联手压制那些密教的喇嘛和尚!”

    萧阳说道:“发展儒道虽然要快,可是我们儒家初期修炼还好一些,可是到了后期,儒师以上都要红尘炼心,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当官执政,借助治理民众,调和人道运转,借此参悟人天之妙。可是那帝王因为外族入主中原,始终对于我们儒家抱怀戒备,我等儒家虽有许多学子进入官场,可是皆不得重用。”

    这也是无奈的事,上面的人都是那些外族的自己人,想要升官可不是想升官就能升官,还需国家体制承认才行。就算能够把那些官员暗杀了,让人易容冒充也不行,因为体制气运不承认,想要借此修行,这种做法就是无用功而已。

    “如此只能慢慢筹谋了!”对此,地元子也没有什么办法,就算想要进入皇宫施展**法术也不行,此时那些藏密密教的喇嘛布下“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整个燕京皇宫肯定重中之重,想要潜入皇宫做些什么也不行。

    只能让儒家学子在人间慢慢积累名望,到后面,哪怕上面想要阻止也不行,只是这样一来就需要水磨工夫了,非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

    所幸那“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也不过刚刚形成,按照绿袍他的预估,想要蕴育出佛胎需要百年以上的功夫才行。若是神道与儒道发展起来,联手将那“两界大曼荼罗”压制的话,想要蕴育出佛子的话,恐怕要千年以上了。

    这么长时间,足够他们慢慢寻找出破解“两界无生金刚大藏妙法莲华胎大曼荼罗”的方法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烂桃山() 
且不说这边如何计较。绿袍那边却要重新开始说起。

    那日绿袍护持红花姥姥顺利转生之后,就悄然转生离去。不过他在红花姥姥转生之前,他忽然感觉到什么,竟然预先给了红花姥姥一道灵符。

    从洞府中出来之后,看到守在洞外的申若兰,绿袍想到红花姥姥昔年的一个好友,现如今反倒成了对头的一个,就是庐山飞龙师太。此人心胸狭窄,如果发现红花姥姥转劫,想必会乘火打劫,索性又给了她一道九霄神雷符。之后便带着裘芷仙飘然而去。

    绿袍与裘芷仙在桂花山福仙潭待了足足有十来日,这段时间内,芷仙对此得来不易的仙缘极为珍惜,每日都用功不辍,每日早起之后,便迎着还未升起的朝阳开始静心打坐,静静等候朝日初升时刻,所诞生的那一缕阳和紫气。

    这是一门绿袍特地传授给她的采气法,借助朝阳初升的时刻,所诞生的一缕阳和紫气,补足自身缺失的真阴。

    因为芷仙已经破身,需要培养根基,加上又被那鬼道人乔瘦滕采补,还需固本培元。芷仙每日需要耗费许多苦口,每日早起采朝日初生所诞生的元阳紫气,运用功法以阳补阴。这种办法只能补上后天真阴,却不能补足先天元阴,所以只能寥作慰籍而已。

    十日来,裘芷仙每日采气炼气,服用饵丹进行培元固本,一身内力早已化作一股内气,流转周身。

    修成内气之后,裘芷仙开始修行《白阳图解》。当然是改良版的《白阳图解》,这一门《白阳图解》乃是无上奠基法门,芷仙每日修行之后,都能感到内气渐渐精纯,四肢百骸的经脉开始渐渐打通,内气也开始朝着真气转变。

    绿袍自红花洞出来的时候,芷仙正在洞外修炼《白阳图解》。到底道力未深,芷仙修炼了两日《白阳图解》,也不过把第一幅图能练下来,若要说练通,还要几天时日。

    绿袍看到芷仙如此用功,暗暗点头:“看你如此用功,倒也不枉我收你为徒!”绿袍看她用功,也不去打扰她。待芷仙收功之后,才带着她离开了桂花山。

    自福仙潭下来之后,芷仙不知道该往何处去,好奇的对师父绿袍问道:“师父,我们现在要向何处去?”

    绿袍此次出山,本来想先此处转一转,后来想到桂花山福仙潭红花姥,便先来带此处。此时红花姥姥这边事物完毕,倒也可以去烂桃山一趟。绿袍当即对裘芷仙说道:“我们去烂桃山!”说着,驾起遁光,带着裘芷仙朝烂桃山飞去。

    烂桃山就在南疆这片地方,距离莽苍山也不太远,只是在莽苍山另外一边。因为山山中无路,所以无有人烟,所以那烂桃山就成了杳无人烟的地方。

    飞来烂桃山这边的途中,只见沿途山势险恶,峰岭杂沓,丛莽荆棒,漫山蔽野;毒蛇猛兽,成群往来;蛮烟瘴雾,腾涌于污泥沼泽大壑平野之间,都是亘古不消的两间淫毒之气。远望宛如一堆堆的繁霞,自地浮起,映着衔山斜阳,幻映出一层层的丽彩,****触之,无不立毙。那有瘴雾的左近千百里,连个生蛮、野人、禽兽都无,却盘踞着无数毒虫怪蛇,十九大如车轮,身长十丈,口喷毒烟彩雾,凶睛闪视,光射丈许,各自追逐,出没于沼泽丛菁之中,互相残杀,宛然又一人世间。

    芷仙未曾到过这等蛮荒之地,站在遁光山望着下面那些绚丽多姿,相互残杀的毒虫猛兽,不禁打了个寒颤。

    芷仙对绿袍悄声问道:“师父,这里怎么那么多毒虫怪蛇!”

    绿袍瞥了一眼下面的大地,不以为然地说道:“南疆之地就是这般,其中多生山林瘴气,毒气猛烈,所以没有丝毫人烟。甚至那些瘴气里面,因其含有剧毒,故此那些猛兽也不愿靠近,所以其中滋生出无数能够存活在瘴气中的毒虫怪蛇等物。”

    绿袍带着裘芷仙驾驭遁光,不一会儿功夫就到了烂桃山这边。到了距离烂桃山另外一边的突翠峰,绿袍落下遁光。

    来到突翠峰,绿袍自然要先去红发老祖那边拜访一下,以防红发老祖误以为自己是来盗窃珍宝的。

    前文说过,红发老祖所居洞府原有两处:一个是烂桃山对面一座名叫突翠峰的。另外一处是红木岭天狗崖。那红木岭天狗崖乃红发老祖聚徒传道、炼法炼丹之所。天狗崖的洞府是红发老祖最早的居处,烂桃山突翠峰是他后来开辟的洞府。

    那烂桃山本身有一桩自然孕育的异宝奇珍,就是那烂桃山积年而成的五云瘴,也唤作桃花瘴。

    由于烂桃山遍山皆是桃树,结实如盘,可惜远隔南疆,山峻涧深,人迹罕到,无人采摘,由它自生自长。年深日久,高处落的桃子,随着风雨山泉滚到低处,越积越多,日久腐烂成为泥浆,把山中心的大平原变成一片沼泽。

    每到三四月至**月,沼泽中的桃泥受了太阳蒸发,幻成一片五彩云雾,大风吹都不散。它因为是桃花桃实所化,所以又名桃花瘴,真是厉害非凡。

    这烂桃山附近有一座火山,一年准喷一二次火,时间却说不定。只要邻山喷火,毒瘴受了地底的震动,千百年所敛聚的五云毒瘴,便蓬蓬勃勃从地底下直冒上来,占地约百十亩大小。远望好似一根五色玲珑彩柱,耀眼生光,比雨后长虹还要好看十倍,却不知其毒简直无与伦比。幸而这瘴出现时间不久,顶多个把时辰,便自行收入沼泽之中。

    红发老祖为了这一桩五云桃花瘴,早年炼了一个葫芦,想用法术把那千年毒瘴收去,一则替世间除一大害,二来还可利用它炼成一种宝贝。

    偏偏那沼泽中,瘴虽是经年常有,地下蕴藏着的千年毒瘴却是出没不常。并且还像有点灵性似的,自从红发老祖起意收它,从此轻易不再出现;有时出现,偏偏红发老祖不在山中,等到红发老祖得信赶来,那五云瘴业已收回沼泽内。

    红发老祖图谋了许多年,也未能到手。后来才知那沼泽中的五云瘴,被一个名叫象龙的异类怪物所操纵,不遇见大有仙缘的人不能除去。那怪物凭着沼泽的天险同毒瘴的保护,无论仙凡俱奈何它不得。(。)

第三百四十章 象龙() 
绿袍正往红发老祖在突翠峰的洞府行去,忽然背后传来震动,绿袍与芷仙停下脚步回首看去,只见那烂桃山那边忽然地火猛烈喷发,从那边传来震感,忽然从山脚下那片盆地中冲起一股五色玲珑彩柱,耀眼生光,而后滚滚铺展开来,变化成一片百十亩大小的彩云比那雨后长虹还要好看十倍。

    芷仙何曾看过这等玄奇的景象,看到五云瘴喷发,她不由看得呆住了。

    绿袍也抬头看去,看到五云瘴在日光下绚丽多姿的景象,心中暗暗感叹:“这五云瘴如此恶毒,偏偏生得却是如此美丽。其绚丽之处,与那两极的极光不相上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