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国明珠-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张县长在前清也是中过举人,做过一任县令的,那个时候他是刚刚三十多岁,精力最旺盛的壮年,三年下来,赚了个盆钵满溢的,本想着从那之后,就归隐田居,不被案牍劳累,又无衣食之忧,洒脱自在。
可是没有想到,这个钱财之物,来的也快去的也快,家业日大,靡费消耗,乡邻不宁,子孙不肖,慢慢的潦倒起来,竟然慢慢的要回到了中举之前的落魄光景了。
此时张县长已经五十有三岁,虽然已经过了天命之年,自感身骨还算硬朗,反复寻思考量,唯一只有重入仕途一个办法。
再放眼看这世间,和二十年前可是大大的不同了,皇帝退了位,坐江山的改了称呼叫大总统,说是天下共和了,可是大总统到底不如有皇帝坐镇的稳当。各地的都督大帅,竟然都能领了兵互相攻打。
张县长收拢了自家所有钱产人脉,放下过往的荣耀骄傲,在二十年后从新走入这风雨宦海。开始还算顺利,搭上了山东一地督抚的线儿,可没想就忽的就打起仗来,洋枪洋炮的打了半年,自己靠山的靠山还是输掉的一方。
靠山的靠山倒掉了,靠山竟然还算够机灵够会钻营,一番折腾下来,还是按约定的给自己弄了个县长的职位。
自己依仗靠山,靠山也很是当自己是人心腹的干才,希望自己能帮他拿稳了平安一县,也是日后保命的资本。
于是这个张县长,就从济南府厅领了任命函,又带了师爷家眷,满怀希望的来上任了,来了才知道,这个平安县的县长很难做,县衙里就是块密不透风的铁板,饶是自己的脸皮如城墙厚,脑袋如铁椎一般尖,竟然还是扎不进去。
张县长无奈又找靠山求助,靠山的脸色就不好看了,道:
“我还指望你是个干才,这个平安县长好做的很,只要本地大户张家点个头,你这个县长就是要风有风,要雨有雨,如今是个什么世道,再想有这样的轻松差事,可是打了灯笼也难找的。”
张县长黯然,说的简单,做着难,这个平安县的张家,可真是巴结不上,先说这来硬的吧,自己手上半个兵丁也没有,自然不会动强硬的心思,自己心里明白的知道。
张家的老宅,前一阵子是被前督军的一股兵给打了,也不知道是积累了什么怨愤,竟然就拉了火炮去把张家老宅给轰了,带了火炮轰民宅,听起来够离奇了,更离奇的是,他们交起手来,两厢火枪火炮的互射,这个前督军的兵竟然败了。
张家也有意思,对外只说是被响马土匪打了,自然也没有那多事的非要强调,打他们的是正规军,更何况,成者王侯败为寇。这个督军和人打了不少仗,如今是败的不能再败了,现在人人喊打的落水狗模样,叫他的手下一声响马,竟然也可以说是贴切了。
来硬的肯定不行的,张县长也从来没有这样的打算,张县长就是打算来个软的,做小伏低的。
张家老太太办丧事,他好容易在递了名帖,进去祭拜,可是话也没有说上几句,来这太平县两个来月,连个能通话儿的人都没笼络到。
张县令的算盘里,基本是没有底线的了,开始打算过,张家老太爷和自己年纪相差不多,又是同姓,自己就委屈了,认个晚辈也是行的。
后来条件一降再降,张县令甚至觉得,如果张家大爷允许,自己就干脆认作他的晚辈也是可行的,既然是同姓,这样就很好解释,同姓人家,拄拐的孙子,襁褓里的爷爷也是极多的。可最后,还是没搭上话。
后来张县长打听了知道,这个张家,几代单传,到这最后一代,只得一个嫡出的大姑娘,早就定好了是要招婿的。自己的几个孙子虽然不争气,单论起相貌来,倒是个个的都能拿的出手,要是张家能看上一个,那可就发达了。
张县长空自打算了不少,无可奈何没有递话的人。
同来的两个师爷,搜刮管账刑名学政上面,倒是各有所长,可是也要这个局面略微打开些了,才好施展那。
张县长也是知道太太外交的作用的,这次也是特意带了自己发达之后续娶的太太,想走下张家大院女眷的门路。
张县长太太的帖子也递了好几本过去,可人家张家大宅门房都不收,一概回话说是,守着重孝不好见客。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县长县里的各种事务都还插不上手,虽然也厚着脸皮参加过几次必要的仪式,手下的态度也算是差强人意,可是一桩桩一件件,就像隔了那西洋的窗户玻璃一样,看的清楚明白,就是插不进去手去。
这天午后,天气还算好,不冷不热,张县长烦闷的很,在衙门后宅里,一个人背了手,反复在天井里踱步思索。
“老爷……老爷……老爷……”
只见他那继室太太,穿一件湘绣的开叉红旗袍,一路小跑,欢天喜地,喜气洋洋,高声喊着就冲了进来。
“老爷老爷,看我带了什么来,山东煎饼,哈哈,山东煎饼那,老爷你看山东煎饼。”
张县长只觉自己的心肝胃肺肾统统不舒服起来,小火苗在五脏六腑里增增冒了出来,抬手就要抽死这个疯癫婆子。
可终究还是没有出手,张县令终究是大清的举人出身,气度修养都是有的。他只是压低了声音训斥:
“瞎嚷嚷什么,疯了么你?到这个山东来,煎饼大葱顿顿吃,我闻见胃口就恶心,统统扔出去。”
县长张太太一点也不计较自家老爷的态度,喜气洋洋的将手中的食物捧了上来:
“老爷,这煎饼是张家大姑娘给的,那个几辈儿单传的张家老宅大姑娘,我可见着她了,小小年纪,俏生生的,这煎饼,可是张家大姑娘给的。”
“你说啥?那个大姑娘?你说的是张家老宅的大姑娘?”
张县长激动的抓了自己太太的手,看那煎饼,直如见了龙肝凤髓一般。
010勾结官府中()
“快点详细说来,一个字儿都不许漏。”
县长太太压下心中的得意,小心的将手中的草麻纸包裹的煎饼放在院子中的石桌上,让自己当家人安心坐下,才口齿清晰的讲了起来。
原来这个县长太太十分明白自己太太交际的职责,今天上午听了张家大宅的内眷来了县城,就连忙带了婆子丫头过去拜会,先是在平安酒楼门口让穿土黄皮儿军衣的保安队挡了,那些人匪气的很,竟然只顾吆喝的坐席吃酒,连话儿也不肯自己通报。
县长太太想着自己身份高贵,也并不好和这些粗俗的兵丁计较。等到张家的人马回了县城张宅,就又递了帖子进去,张宅的门房管事,倒是体面恭敬,可是传回来的,还是老话,张家守孝不便见客,怠慢了请包涵云云。
县长太太连吃两个闭门羹,心里也跟着烦闷,就带了随从在县城街道里随意看些衣料首饰,排解郁闷,这平安县城也很是繁华,走来走去,就看见一所整齐的建筑,门前的招牌,明白写的是,平安县电报局。
县长太太想着也该和自己在京城读书的儿子联络一下,就走进电报房里耽搁了一番,自己的事情办的妥帖了,正要回去,就见几个小孩走了进来,前面两个小姑娘都是素色衣裙,素色呢子大衣,简朴妆扮,可那神态气度,举止做派,一眼就叫人看出是小姐带了丫头,又两个小男孩左右陪着,看着也不是寻常百姓家的小孩。
县长太太刚要迈步出门,就见门口堆着十来个土黄军衣的兵丁,还扛了黑色大长枪,正是上午拒绝过自己的平安酒楼门口那一群。
县长太太心思一动,就又回转了电报房,找准了时机,就和那几个小孩儿搭了几句话。
张美溪到底是个从绝对和平安稳年代过来的人,她先是怀疑周家这一波土匪要对自家不利,后来发现周家和自家是狼狈关系,警报解除,就又觉得来一趟县城很是难得,就不肯在家里呆着,又要出去逛街。
让大姑娘出门散心,本来也是张太太周太太一行人今天的目的,整个平安县城,都被张家视做自家后院,自然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张太太就让自己姑娘出门随意走动,周太太又让自己两个儿子带人跟着,这样的开放开明做派,要早几十年的大清国肯定是不可能的,可是谁让现在是民国了那。
逛街到县城的电报房,张美溪肯定是要进去了解一下的,电报房其实规模很小,可她却表现的很感兴趣,又是细看价格说明,又是研究电报发文的范例,甚至电报房里传出来滴答声,她都眯了眼睛细听,像是欣赏最美的乐曲一般。
电报房的伙计见是几个小孩,大约是没有生意做,所以也不刻意招揽,但小孩们穿着体面贵气,所以也不敢得罪,只是让他们随意参观。
县长太太看似随意的和几个小孩儿搭上了几句话,张美溪见这位太太十分和气,又言语利落,所以也跟着礼貌得体的应对了一两句。
一行几个小孩,就那个看着最像小丫头其实也就是个小丫头的小桃子,说话有几分傲娇:
“大姑娘,这电报房有什么好看的,都是下人呆的地方,再说了,我们张家老宅的那间大电报房,修的还比这间气派些,大姑娘回家看也是一样的。”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彻底漏了底细,让县长太太眼光闪了一下,又很快恢复了,心说,果然如此啊,这还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张美溪听小桃子这样说,又恍惚记得老宅好像是有这电报房的,只不过原主毫不在意,自身又刚来还不熟悉,所以在忽略掉了,这下回去,还得再细看。
张美溪就辞别了搭讪的和气太太,要出门到别处逛去,和气太太笑着接话,我也是刚发完了报,正要出去那。
几人出门,电报局傍边的,是一家规模不小的药店兼营医馆,此时门口还围了一些人。张美溪一行本来就是出来闲逛的,所以也跟着做起那无聊看客来。
原来门口闹事的是一个乡下村妇,这村妇带了个三两岁的胖小子,背了一筐自家做的煎饼来县城卖,这个煎饼是本地的一种特色吃食,就是用杂粮摊开,做成磨盘大,蝉翼薄的一种干干的有韧劲儿的杂粮饼,可以包裹了大葱或者任意的菜蔬来吃,本地家家都会自己做的,所以并不好卖。
今天这农妇的煎饼才只卖了几张,带的小孩儿突发急病,肚子痛,农妇就带了孩子到医馆来看,医馆很快就给小孩止了痛,又开了药配好。
最后农妇才说出来,自己没带钱的话,想拿一筐煎饼顶替诊金药费。医馆的伙计不同意,就吵闹起来。
旁边的看客都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有的就说是,以前的老规矩好,看病出不起钱,就拿些东西来抵债。也有人反对,说是这是县城的大药房,又不是乡下村里,弄些鸡鸭果菜来抵债,乱糟糟的不像话。
张美溪看那小孩子年纪幼小,心里怜惜,就让小桃子给那农妇一块钱,将那筐煎饼买了。
农妇付药钱给伙计,只用了三角三分,竟然还有大半的富裕,十分开心,煎饼连着背篓,都送了小桃。看客纷纷散去。
张美溪辞别了农妇和和气太太,就又往前走。
县长太太看机会已经要溜走了,那里甘心,又跟上来对她说:
“正好我们家里也要买煎饼吃,姑娘分些我吧。”县长太太拿捏的十分精准,只拿出一角钱来,要买几张煎饼。
张美溪看这个太太只要几张,就不好收她的钱,说了白送她了,县长太太只说了一句谢谢,就亲手挑了几张煎饼,用背篓里放的草纸包了,麻绳系好,让身后跟着的随身婆子拎着。
几人继续向前走,县长太太就说些平安县的特色吃食,因为县长太太是外地人,跟着过来上任的,自然会打听下本地吃食,这两个月下来,也都吃用过了。
要是大姑娘的原主,肯定就不屑一顾,可张美溪是百年后穿过来的,就尤其对这些特色土产有兴趣。
所以两人聊了几句吃食,就很投机。
县长太太就趁机夸耀自己家里的锅塌蒲菜做的好,锅塌蒲菜是名气和煎饼并列的一种本地特色主食,是小麦粉蒸制,色泽金黄,香气袭人。
这个锅塌煎饼之类要说好,那是真的有些名气特色,老少咸宜,拿得出手。要说价格,可就同样的不值钱了,都是一块钱能买一两筐的东西。
县长太太说要送张美溪几个锅塌吃,张美溪实在不好拒绝,世人最讲究投桃报李,送了煎饼,回收锅塌,合情合理,就只好报了名姓住址,又说了自己是乡下来的,过个三两天就回乡下了。
和气太太立刻就说,回头让厨子做了,晚上就给她送去,两人再次告别,和气太太欢欢喜喜的去了。
这边张美溪也没多想,因为和这个和气太太的交往,实在过于流畅自然。
站在她旁边桃子并不敢明说却在暗地嘀咕:
“大姑娘不吃外人送的东西,送来了也是喂狗。”
周家的三少爷周书豪一听那个太太说起锅塌,脑子里立刻冒出几个金黄鲜香的锅塌来,中午刚吃的饱饱的肚子,现在又开始饿了。
周家二少爷周仲康脸上挂了些许笑意,心里默念,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啊。只是不知道那个太太什么来历。
011勾结官府下()
天高云淡,平安县县衙后宅里,张县长听自己太太婉转曲折、**迭起的讲述了,如何巧遇张大姑娘,如何搭讪,确定了本尊身份,又如何巧妙安排,和那大姑娘有了煎饼锅塌一来一往的人情。
张县长扯着胸前拇指粗的大金链子,从怀里扯出一只西洋怀表来,打开镂空的珐琅表盖,仔细瞧了时间,就站了起来,又来回踱步了几次。
向他太太吩咐:
“我们自己家的锅塌,怎么拿的出手,这个平安县城锅塌蒲菜做的好的店铺有好几家。得出去买。”
县长太太答应了一声,就要出门,却又被张县长叫住:
“你且回来,我亲自去办。”
张县长亲自去查访了县城的几家锅塌蒲菜店,拣了卖相最佳口感最好的买了,拿回来又找了干净白布包裹,放进一个干净匣子里。又选了几样自己南方老家的糕点装了一个匣子。又用自己太太的口吻,反复雕琢措辞了一个小小的便签儿,差遣了一个最衣着整齐,办事伶俐的管事送到县城的张宅去。
这个管事来到张宅的门房,将来意说明了,东西和便条递了过去。张府的门房立刻看重起来。
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张家内宅都是给门房说过明白的,家里办丧事,大爷张太太守丧,不见生客,但是这中间并没特意提过大姑娘,今天大姑娘出来进去了好几趟,门房都看在眼睛里了,大姑娘也是张宅的四位主子之一,这次就是特地点明了送大姑娘的东西。
门房不敢怠慢,立刻传了进去,过了不大一会儿,就见后宅收了东西将两个空匣子送了出来,并且传话让赏跑腿的茶钱。
门房对待张县长派来的管事就多了几分热情。
张美溪逛了一天的县城,回去也有些累了,听人提了一句今天那个和气太太送了锅塌点心来,就应了一声,没放进心上。
倒是大姑娘身边最得意的丫头小桃子,将这件事情记得清楚,回头就指挥了厨房,外人送来的东西拿去给兵丁们吃,姑娘想吃煎饼和锅塌蒲菜,让厨房里自己好好做出来。
张美溪初来民国,心思压力都重,最近在吃食上都很一般,当天晚上见了餐桌上的煎饼和锅塌。想着是自己买来和换来的,就吃的比平时多些。
张美溪是一个后世的魔都、帝都、东京、纽约,超级巨型城市都游玩过的人,这个小小的平安县城很快就看够了,所以住了一二日后就回了张家老宅。
对疼爱孩子的父母来说,孩子极小的一件社交活动,她们都是会仔细思量教导的,张太太打听清楚了,就将锅塌点心的事情说给了张家大爷。
张家大爷又给张老太爷说过了,张老太爷略微一思索道:
“这个民国的天下可真够乱的,今年又打了起来,光是这一年,平安县县长就换了三四个吧?”
张家大爷点了点头:
“现在这个是今年第四个了,姓张,是前清的举人,做过一任前清知县的,风评还算好,过来两个月了,为人倒不轻狂。”
张老太爷眯了眯眼:
“大清朝的规矩,皇帝都是管到县官一级,皇权不下乡,官家委派县官一级,再往下的诸事,都靠乡宦和大户维持。这民国的规矩,还不知道怎么变那。”
张大爷呵呵笑:
“还能怎么变?谁家是吃素的?”
张老太爷拍板做决定:
“既然是一县的父母官,面子总是要给几分的,你也送个帖子过去,示个好吧。以后到底如何,走着看吧。”
张大爷遵命去办理。
张县长那天送了锅塌出去,当天晚上就搭配了好酒好菜,认真仔细的吃了一张磨盘大蝉翼薄筋道有嚼头的山东煎饼,剩余的也让太太仔细收着。
第二天出门,和同僚下属说话,就半遮半掩,掐头去尾,说些张宅送了东西来,自己又送过东西去的话。
本来想着借着这个小小的契机,场面也能小小的打开一下,可没想到只过了两三日,就又有天大的好消息——张宅送了帖子来。
既然有了这样大的台阶儿,张县长自然就抓了牢牢的,打蛇随棍上去了,各种誓死效忠马首是瞻的讨好卖乖表演了出来。
张美溪在县城散心的效果并不大,回去老宅还是老样子,每天只在外书房翻翻报纸,应付差事一样写几张毛笔字。
张太太找她说些别人家小姑娘都感兴趣的话题,服装式样,布料类别,她都淡淡的,小小一张脸上,垄着袅娜的含烟眉,半点儿喜色不见。
张大爷每次和自家姑娘在大书房里遇见了,倒是心情不错,也不管她能不能听懂,给她大谈特谈了一番,平安县济南府的各种事务,头面人物,主要事体等等……
张美溪不是十岁的小姑娘,她的便宜爹一讲,就十分明白了,自家不光交通响马,还勾结官府。
响马为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