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逆转1906 >

第427章

大逆转1906-第427章

小说: 大逆转190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薹闹涤牖ㄉ鸵捣⒋铮浇褂醒纬 T谝郧罢饫锞褪枪偶氐厍匾母劭凇W源诱饫锉挥⒐柚贸伞坝烫思以啊敝螅烫司驮谡饫锝⑵鹄锤痔⒒怠⒒А⑺恐⒅浦胶吞沾晒ひ怠3晌桓鲋匾墓ひ登�

自从去年开始内战之后,这里就成为了犹太人的重要据点。现在内战的局势对于犹太人非常不利,他们几乎已经被压制在这个卡提阿瓦半岛上。

此时,在港口的码头上,站着一群犹太军的官兵。

“怎么还不来?”格罗斯上尉神色紧张的看着面前的海面,忍不住向旁边的上级问道。

索普中校看了看手表,笑了笑说道:“还有半小时,中国人一向遵守时间,他们是不会提前的……”

“希望如此吧……”格罗斯紧张的咽了口唾沫。随后,他又忍不住问道:“中校先生,中国人真的会帮我们吗?”

“会吧,一定会的……”索普中校的表情有些勉强,但语气还是真坚定的。

没办法,他必须给自己和部下打气,现在犹太人已经快山穷水尽了,要是中国人的援助再不到达,他们可能连三天都支撑不下去了。

“英国人把我们丢在这里,就不管了。美国、法国、德国还有苏联都是,他们不是签订了《耶路撒冷条约》吗?”一个叫塞法迪的少尉愤愤不平的说道。

索普中校苦笑道:“英国人是想要我们的钱,而其他国家是把我们当成包袱,就好像丢垃圾一样丢了出来,当然不会管我们的死活了。你会去关心你丢掉的垃圾袋吗?”

“可我们不是垃圾!”塞法迪生气的说道。

“但是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是垃圾,还是有毒的垃圾。”格罗斯有些悲凉说道。

格罗斯是个来自匈牙利的犹太人,1930年2月,他和他的家人以及众多的同族都“被响应”欧洲各国号召,来到了这个以前从未听说的犹太人家园。没错,他是“被响应”来的,匈牙利的军警们把他们这些犹太人集中起来后,就送到港口,像装沙丁鱼一样塞进一艘3000吨的商船。然后送到中东的巴勒斯坦。

好吧,虽然是被踢出来了,但是总归是回到阔别千多年的故土。但是他在巴勒斯坦还没呆几天,就被英国人要求去抽签,这个是决定他们留下来还是去印度。

因为英国人发现,要迁移的人实在有点儿多了,要知道,当时仅仅是欧洲就有900万犹太人,就算一些上层权贵和已经完全融入当地的犹太人不会离开,至少也有700-800万,巴勒斯坦这么巴掌大点儿的地方,实在是安置不下。

英国人多聪明啊,当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还在印度,也即是他们现在的家园,古吉拉特地区,作为犹太人们的第二个家园。至于把哪里人安置到哪里,英国人用了一个简单的办法――抽签,让犹太人们以家庭进行抽签,抽到哪儿去哪儿。

格罗斯的父亲抽到了“古吉拉特”,这个当时看来不知道是好是坏的结果。不已他后来知道,有钱人或者和英国当局有关系的犹太人,就不用去参加抽签,爱去哪里就去那里。也只有他们这些下层犹太人才会去参加抽签。

但是现在看到,他们似乎抽到下下签。以色列那边虽然也是一日三惊,但好歹没打起来。但是古吉拉特就不一样了。这场和当地原住民的战争已经打了快一年了。

这时,一个青年军官突然惊喜的叫起来:“看,那是中国人的舰队……”

只见海天交接之处,一支庞大的舰队显露了身形。

……………………………………………………………………

在原时空的后世,大家都知道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n粹德国把数量达到600万的欧洲犹太人做成了肥皂、沙发、灯罩等等东西,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基本上是这个观点:“犹太人就是无辜的小白花,纳粹都是反¥人类的疯子”。

后半句没什么问题,纳粹确实是个很中二,很逗逼的奇葩政权,至于有多奇葩这里暂且不提,但前半句肯定是有问题,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排犹在西方世界是政治正确,讨厌犹太人的可不止是纳粹德国,凡是有犹太人的欧美国家个个有份儿。要说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受到所有人都喜欢,但是如果大多数人都不喜欢,那么从他们自身找问题了。

至于犹太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现象,就要从他们自身的历史来分析了。

首先就是宗教上的问题,西方的主流宗教是基督教,基督教的开山祖师是耶稣。而耶稣先生就是被犹太人整死的。对于那群把自己开山祖师整死了的人,西方人怎么可能有好印象?

我们都知道,基督教是从犹太人所独有的宗教――犹太教分化出来的。犹太教的教义是:上帝只爱犹太人,非犹太人者不管贤愚善恶好坏,死后只能下地狱,想上天堂?做梦去吧!通通没份儿!而耶稣就不承认这个观点,他觉得上帝又不是犹太人家的,犹太人这种做法是不对滴!于是他创立了一个更开明的新教派。他认为:神爱世人,只要一心向主,知过能改,死后都能蒙主宽恕,晋身天国得永生。这个教派就是基督教。

这样的主张在当时犹太教长老与祭司的眼中看来,自然是离经叛道、罪大恶极的异端。当时犹太地区已经成为罗马帝国的属省,不过罗马帝国给予其极高的自治权,除了死刑判定得由罗马总督同意之外,其他刑罚都可让犹太教长老与祭司自行决定。于是这帮长老就去威胁当时的罗马总督,声称如果不处死这个异端,犹太人就会暴动。罗马总督也被吓尿,只得同意将耶稣送上十字架。后来当基督教得势之后,这就成了基督教世界长期压迫犹太人的理由。

这种反感是根深蒂固的,即使到了因为政治正确和犹太资本控制的媒体洗地后的二十一世纪,在基督教的主流观点中,仍可以找到这样类似的说法:犹太人后来所以会遭受的种种苦难,都是当年迫害耶稣基督的报应。

这只是宗教方面的原因,然后就是犹太人自己的原因,这个民族的排他性太强了。按照《旧约?出埃及记》中的记载,摩西当年带领十几万犹太人在沙漠中流浪了四十余年,但他们可不是光是流浪,而是一路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沿途上数十个城邦小国与异民族部落全被斩尽杀绝,鸡犬不留。在以神之名下,摩西下令不只要杀光异民族的男女老少,连他们的房屋、财产、牲畜以及所有文化都要彻底的加以神道毁灭。有一个犹太氏族族长因为贪心私下偷藏一件异族的珍宝,被发现之后就判处了石刑,被乱石活活砸死。而且被处于石刑的还不只他一个人,而是他所属整个氏族的所有男女老少,连婴儿都不放过。

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已成罗马帝国臣民的犹太人因为先后三次大规模反叛,终于把罗马人惹毛了,就把他们赶出了耶路撒冷地区,从此漂泊一千七百余年。在后世犹太人都会强调这是罗马帝国暴虐无道,屠杀了几十上百万的犹太人。但是却丝毫不提他们每一次叛乱,都是趁着罗马帝国陷入内战分裂或是与敌国争战时。更不会提他们每次叛乱都会大规模屠杀非犹太人,在其中一次大规模叛乱中,犹太人光在某个罗马属省地区中便杀了二十九万的希腊人。

如果说这些事情都是上古时期的老账,那也就罢了。可是现代时期又如何呢?在西方国家,犹太人财团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狙击自己所在国的金融,破坏经济秩序。在原时空的一战后,操纵德国经济产生超级通膨,造成经济大恐慌,搞得无数的企业破产倒闭。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种事情欧美白皮怎么能忍受?

至于原时空的后世,以色列建国之后就从“无辜受害者”立马变成了“加害者”,在中东横行霸道,大力迫害乃至于屠杀当地和附近地区的巴勒斯坦人,这点儿破事却是怎么样也无法洗干净的。

几千年以来,几乎在所有与其相处过的民族眼中,他们都是极度惹人厌的民族。要不是原时空二战时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实在太惨烈,那么多半到二十一世纪,犹太人也得不到多少人的同情。

总而言之,犹太人给文德嗣的感觉并不好,因为这个民族实在太封闭了,又对所在国缺乏认同,很难和该国的其他民族相处。确实有可能会对其居住国家造成某种程度的威胁,就好像德国犹太银行家之于德国一样。

不过文德嗣是一个政治家,个人感情从来就不是考虑重点,对于他来说,国家利益才是一切。即使他不喜欢犹太人,但是因为“拯救”犹太人对中国更有利,有这个必要,那么他就决定去做。再说,他又不准备把犹太人弄到中国来,犹太人再危险那也是别人家的事情。

第687章人革联维和部队

ps:二更送上,求票票支持

…………………………………………

包纳加尔港。

这支舰队的规模很庞大,所有的舰艇都悬挂着两面旗帜,在舰尾上是各种旗帜,有中国海军的金车轮旗,日本海军的旭日旗,暹罗海军的红莲旗,波斯海军的狮子旗,阿富汗海军的海龙旗……起码七八种。但是在所有舰船的桅杆上,都是同一面旗帜――星拳红旗,也就是被一些好事者开玩笑的称为“铁拳爆菊大出血”的人革联旗帜。

是的,这一次来的可不仅仅是中国海军,是以人革联名义组建的“印度次大陆维和舰队”。中国老大领衔自不必说,除了土耳其、亚美尼亚和智利这三家,其他凡是有海军的小弟全都来了。

土耳其和亚美尼亚是因为欧洲局势紧张,为了防止交战双方头脑发热来个“误伤”啥的,军队都比较紧张,在加上现在苏伊士运河因为交战已经关闭,要过来的话得绕好大一圈。所以文德嗣就没要他们来。智利海军倒是参加了的,但是他们的一艘巡洋舰在珊瑚海触礁了,现在还躺在砥砺(帝力)的船坞里维修来着,就没赶上趟。中国也表示了理解,让他们的舰队搞好了再来。

“我看看,我看看……”

码头上的那群犹太官兵都兴奋起来,一个个都在抢为数不多的望远镜。他们现在是在码头旁的一座小山上的灯塔上,视野很好,可以清晰的看到海面上的舰队。

“哇,好壮观!那是日本的扶桑号和日向号战列舰吧!还有中国的孙武号和姜尚号战列舰,还有波斯和暹罗的……一共六艘战列舰!”

“中国的汉朝号,日本的翔鹤号,暹罗的曼谷号,波斯的大流士号……四艘航空母舰!”

“不对吧,那边还有三艘……”

“不,那不是航空母舰,是两栖攻击舰。中国的郑国号、秦国号,和日本的秋津号……”一名海军少校纠正道:“虽然它们看起来很像,但是飞行甲板不一样,最主?的是,它们搭载的飞机不同,航空母舰是固定翼飞机,而两栖攻击舰是直升机……”

“少校,那么现在从郑国号和秦国号上起飞的是……”一共少尉弱弱的问道。

只见从那艘秦国号两栖攻击舰上正在起飞一种固定翼飞机,还是喷气式飞机……

“呃,那个是……中国的海鹞……”少校囧了一下。“中国那是例外,他们是世界上头号航空强国嘛……”

这时,日本的翔鹤号已经完成了转向,正在逆风释放出战斗机。这也是一种喷气式飞机,但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战斗机。日本自己根据中国提供的资料,研发出的“炽风”舰载战斗机,当然航发他们搞不出,采用的是一台中国的涡喷-3c型发动机,机身和蒙皮的航空用轻质高强度耐腐蚀合金,他们也搞不出,同样是中国进口的。航电和导弹这些子系统也是中国进口,差不多除了那两门航炮和轮胎,主要零部件全都用的中国产品。这就相当于后世的个人攒机。但必须承认,因为配件好,这款战斗机的性能还是不错的,算是一款合格的二代机,足以压制欧美现役的主力战斗机。

作为日本自己设计的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炽风”的设计中规中矩,中部安装的后掠翼、单垂尾布局,进气口位于机身与两侧驾驶舱齐平处,低安装的水平尾翼,气泡状驾驶舱。舰载版有着舰钩,主翼可以从二分之一处折叠。总的来说,样子有点儿象单垂尾版的f-11a“虎”式。这种轻型战斗机是今年初才服役的,现在日本把它派出来参加维和行动,明显就是有实验的意思。

至于中国的强-1o“海鹞”战斗攻击机,也就是av-8海鹞ii式攻击机的魔改型号,因为使用了大量新材料,重量大幅度下降,所以它的性能,特别是速度、航程和载弹量要比原版更高。和原版一样,它也是一种短距起飞/垂直起降飞机,不过通常都不会采用垂直起降。目前主要是配备给两栖攻击舰周朝级和汉朝级两种排水量较小的航母。

不一会儿,三十几架强-1o“海鹞”战斗攻击机以3oo米的超低空掠过了犹太人的头顶,翼下的炸弹和火箭巢清晰可见。在它们的上空大约1ooo米高度,还有一个中队的“炽风”战斗机,这是作为护航的。

“中国的海鹞攻击机,日本的炽风战斗机……”塞法迪少尉惊讶的问道。他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对于各国战机相当熟悉,强…10“海鹞”攻击机虽然是属于海军的,但是他也并不陌生。

“他们这是去干什么?看起来像是战斗挂载!”

“难道是去对付那些该死巴基斯坦人和古吉拉特人?”索普中校有些狂喜。他看到这些飞机是往东北方飞去,那边正是围攻他们的巴基斯坦和古吉拉特联军阵地。

“轰轰轰……轰轰轰……”不一会儿,他们就听到东北方隐隐传来一阵阵爆炸声。接着,更多的飞机从航母上起飞了。

“哈哈哈,这下那些可恶的绿教徒可倒霉了啊!”犹太军官们都高兴的跳起来。

很快,又有一对黑压压的机群从西方飞了过来。

“是波斯空军和土耳其空军的轰-7“秃鹫”式战略轰炸机,还有阿富汗空军的Bc-1“大鹳”中型轰炸机和歼-9“游隼”战斗机……”

这一批飞机全是涡桨飞机,轰-7“秃鹫”(原型B-29)和歼-9“游隼”(原型p-51)尽管已经从中国空军中退役,但是放在世界上性能也不算落后。歼-9虽然是涡桨飞机,但是经过升级之后,同样可以挂红外格斗导弹,真的打起来也不会比那些一代喷气机低多少,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便宜,还能兼职攻击机用。Bc-1是中国第一种专用外销版轰炸机,原型是B-25,当然它有两个版本,涡桨版和活塞版。

当然这些飞机已经都有点儿落伍了,但那是对其他列强来说。在印度次大陆还是一点儿不落后的。

这时,航母和战列舰还停泊在港口外海,那些运兵船已经在驱逐舰、护卫舰的保护下,向港口驶来。包纳加尔港的码头工人们马上就开始行动起来,准备帮这支船队卸人卸货。

一艘2万吨的滚装船靠在码头上,侧面的舱门打开,一辆辆的装甲战车和步兵战车从船舱里直接开了出去,很快码头旁边的广场上就停好了上百辆各种战车。前面靠港的几艘,全都是大型滚装船,它们依次吐出了一辆辆装甲车辆和载重货车。

当第四艘滚装船靠岸之后,一辆挂着四颗金星将旗的悍马敞篷越野车从滚装船上开了下来。车后座上坐着一位戴着墨镜的高级军官,肩章上的四颗金星彰显了他的身份,一位中国的陆军上将阁下。几乎布满了左胸的略勋和资历章,如果识货的会发现,其中好几枚略勋都是极为难得的高级勋章,表明了他是一名经验丰富,而且身经百战的将军。

“杨将军!您可来了!”

早就等在一旁的犹太高官们一看到他出场,就激动的小跑过去。脸上的表情就好像婴儿见到了久别的父母。

“嗯,各位好!”杨宁举起手里的节杖,向前来迎接的犹太高官们打了个招呼。

“阁下,您辛苦了……”犹太军总参谋长哈泽尔中将(犹太军的最高军衔)抢在最前面,就像个勤务兵一样,恭恭敬敬的把车门打开。

“我们条件所限,欢迎仪式有些简慢,请您原谅……”他用生硬的汉语说道,看得出,这大概是死背下来的。

“这没什么,我是打仗的,不是来旅游的……”杨宁无所谓的摆摆手。

哈泽尔中将有些愣神,他的汉语水平还不太听得懂。旁边的翻译连忙低声翻译起来。

这时,犹太政府总理格林斯潘凑了过来,满脸堆笑的说道:“阁下,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宴会,为您和您的部下接风……”

“宴会等会儿再说,现在先去你们挥部,我要先了解情况……”杨宁摇摇头,晃了晃手里的节杖。

“是,那请您随我来……”哈泽尔中将连忙说道。

这时,空中又响起发动机的轰鸣,一大群黑压压的飞机从西边过来了,至少5o架轰-11“大鹏”远程战略轰炸机,炸逼的终极信仰,洗地的必备神器。这是从海湾郡基地起飞的空军第11师的轰炸机编队,在它们附近空域还有一个中队的歼-12“战鹰”战斗机护航。

十几分钟后,在大群犹太高官的拥簇下,人革联维和部队总司令杨宁上将阁下和他的参谋班子来到了犹太军的指挥部。

“阁下,我们现在的局势十分不妙……”哈泽尔中将亲自站在大幅沙盘旁,介绍起情况。

杨宁不动声色的听着,其实来此之前,相关的情况他就已经了解过了,甚至比犹太人知道得更清楚。天上的卫星和侦察机可不是摆设。

杨司令用手里的节杖点了沙盘上的一个位置,问道:“你们在这里放了多少人?有什么重武器?”

他手里那根节杖比较晃眼,那是一根钛合金的短杖,杖省红白交缠,杖头像是一个微缩的金色斧头,斧头上有一个白色的传统虎纹。其实这是“钺”。节杖制度是今年才开始在实行的,除了元帅权杖之外,还有老杨手里这种“钺杖”,这东西相当于古代的“假节钺”的标志,这是授予方面军和相同级别的指挥员的东西,象征着授予他们征伐大权。好吧,这主要是给上将大将们装逼用的,他们没元帅权杖。

“有一个步兵团,12门1o5毫米榴弹炮,36挺重机枪,24门81毫米迫击炮,阁下……”哈泽尔中将就像一个小少尉一样。

“这里必须加强,这点儿部队太少了!”杨宁转身对一个波斯军官说道:“哈塔米准将,这个高地就交给你负责了,给我牢牢守住,没问题吧?”

“没有问题,上将同志!请交给我的15旅!”哈塔米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