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三国之武魂通天 >

第22章

三国之武魂通天-第22章

小说: 三国之武魂通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冲府将领有训练而没有统御调动之权。

    战争时候,朝廷择选一将军统领一折冲府的兵马。”

    秦不疑每说出一句话,沮授等人的脸色就是一变。

    沮授死死的盯着秦不疑,眼神中透着震惊,他明白了秦不疑的野心。

    府兵制若真正的实行下来,将领们无法扶植私人势力,即便有世家大族的部曲制度将会瓦解。

    这将解决东汉以来军阀林立的局面。

    而府兵来自同一个地方,基本上都相互认识,更有利于在战场上的配合,战斗力将大增。

    府兵自备武器和军粮出征,这就同时解决了兵员和财政的问题,减轻了朝廷的负担。

    最重要的是府兵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将会对朝廷感恩戴德。

    借鉴当今大汉士兵的情况,府兵只会对这个主公感恩戴德。

    而天下的府兵也只有这位小主公可以调动。

    沮授想到这些,眼神中震颤起来。

    这位小主公不是匡扶朝廷的名臣,就是将颠覆大汉的乱臣贼子。

    沮授听完后,躬身一拜,眼眸内闪着精光,不知道是恐惧还是敬畏,语气郑重道:“主公大智。”

    “你们下去揣摩,慢慢执行,但是这三种制度必须在我们崛起之初就执行,否则日后将阻碍重重。”

    秦不疑淡淡道,他将这三种制度说出来,具体的执行就交给沮授了。

    这也是对沮授能力的一种考验。

    沮授见到秦不疑要走,神色一颤,忽然想到今日前来的正事,立刻道:“主公,在下有大事劝谏。”

    “劝谏?何事?”

    秦不疑停顿了下,看着沮授道。

    沮授看了下秦不疑,又望了下蔡文姬,随后语气郑重道:“主公,先贤曾言:名不正在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今日主公得广武城,麾下又有雄兵十万,但是在天下人的眼中,主公任然是黄巾贼出身。

    主公若要匡扶天下,就必须正身,否则主公的种种制度皆要被士子污蔑为贼子之事。”

    沮授说道此处的时候,蔡文姬身子抖了下,脸色慢慢变得煞白了,因为她已经想到沮授想要说什么。

    沮授看了眼蔡文姬后,声音更大了一些道:“如今主公救下了大汉公主,此乃天授主公。

    万年公主是灵帝骨血,当今天子之妹,天潢贵胄,血脉尊崇之极。

    只要主公迎娶了公主,便是大汉之驸马,就是大汉外戚,东汉末年,外戚执掌政权乃是常事。

    主公之贼名将无人敢提及。

    不说远处,只有主公迎娶公主,才可以让城中数万士人安心追随。”

    沮授说的极为露骨,但是还有一言没有提及,那就是大汉提倡一夫一妻多妾。

    公主嫁人只能是正妻,绝对不能成为妾。

    但是蔡文姬和秦不疑浓情蜜意,沮授担心秦不疑不会舍弃。

    最重要的是主公的十五个兄弟,大部分都是蔡文姬教授的法门,加之年龄甚小,对其极为尊重,一旦蔡文姬反对,那些人一定会成为阻碍。

    蔡文姬看着沮授,咬着嘴唇,眼中泪眼婆娑,她是何等骄傲之人,如何愿意成为妾室。

    只是她更明白迎娶公主对秦不疑将有巨大的帮助。

    想到这里,蔡文姬缓缓起身道:“妾身愿意屈居公主之下。”

    秦不疑望着泪眼婆娑的蔡文姬,心中一疼,他也明白迎娶公主的好处。

    但是更不愿意负了蔡文姬,当下起身握住蔡文姬的小手,淡淡道:“我不愿负你。”

    (新书拜求收藏,拜求推荐票!)

第五十八章中年文士() 
沮授心中一沉,不过微微一思忖后,便又大喜。

    主公说的是不愿,不是不会,其中的差别可就大了。

    不愿只是心中的情感,但是却没有做出允诺。

    蔡文姬何等人,何尝不明白其中的关窍,当下挤出一丝笑容道:“你心中有我即可,我愿助你争夺天下。”

    看到文姬的样子,秦不疑心中一疼,望着沮授,很想否决了迎娶公主的想法。

    只是沮授立刻躬身,身子往前凑了下,一副坚决之极的模样。

    秦不疑眼神一沉,露出思忖之色道:“今日我得文姬,誓不相负。

    但是我亦知晓大业的重要,相传上古轩辕大帝有三个正妻,我愿意效仿先贤,迎娶三位正妻。

    三位妻子地位平等,皆是正妻。”

    秦不疑说道这里,挥了挥手道:“这件事情暂且如此,你下去执行三大制度吧。”

    见到沮授还要劝谏,秦不疑拉着蔡文姬挥袖离开。

    在后院中,蔡文姬依偎在秦不疑的怀中,樱唇小口吐出淡淡的芳香:“迎娶公主对你日后的大业极为重要,绝对不能胡闹,大汉虽然衰弱。

    但是正统地位却无可撼动,即便是野心最大的军阀,也不敢轻易忤逆大汉,甚至草原胡人对大汉也充满了敬畏。

    我受些委屈没事,再说了她是大汉公主,血脉也比我尊贵。”

    蔡文姬轻轻劝谏道。

    她纵有千般不愿,也明白这件事情的重要,这争夺天下之事,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任何优势都要争夺。

    她更明白沮授那些谋臣一定会说服所有人,到时候自己不仅被动,还会在秦不疑心中失了分量。

    秦不疑轻轻一笑:“这件事情不必再说了,迎娶公主只是一个名,最重要的还是实力,只要实力到了,一切皆可以平定。

    若是不能,那就作罢,乱世之中还是要靠拳头说话的。”

    秦不疑不愿在这件事情浪费多少心力,他相信沮授会处理好这件事情的。

    他在意的是三大制度能否顺利实行,这才是立身的根本。

    自己出身不正,不可能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只能依靠这天下的百姓。

    而此时沮授来到了一个广场上。

    在这个广场上站立着两万的官吏和士子。

    凡是戴冠者皆被其择选而出,又简单筛选了一遍,虽然没有选出全部。

    但是也笼络了大半,毕竟许多士子觉得被匈奴人劫掠而来,自觉颜面尽失,斯文扫地,心中羞愧。

    尤其是这一路而来,他们被匈奴人折磨的颜面尽失,为了生存,他们如同猪狗一样苟且,早已觉得愧对祖宗了。

    如今虽然安全了,但是听说这个将军乃是黄巾贼,他们刚脱离胡人之口,又要背上从贼的名义,让他们更加羞愧,一些士子甚至以袖掩面。

    沮授扫了下这些士子,高声道:“我家将军在草原犁庭扫穴,斩十万胡虏,破乌桓,救百姓,杀胡酋,值得尔等追随。”

    沮授这些话也只是让他们心中有个安慰,可以自我安慰自己不是在追随贼人。

    但是当今社会极重名望,尤其是士人以名望夸耀,朝廷也用名望来择选官员,不管他们怎么自我催眠,担心无法堵住世人的悠悠之口。

    沮授扫了下众人,高呼道:“我家主公将迎娶万年公主,将为大汉之驸马。”

    “什么?将军迎娶公主?”

    “对,只要将军迎娶公主,吾等便是辅佐大汉宗室。”

    “太好了!我们不是从贼了。”。。

    这些士人立刻嘈杂议论起来,皆露出了喜色。

    其实不管有没有这个名义,他们都只能效忠秦不疑。

    匈奴人占据上党,堵住了他们南下的道路,就算没有,这些士人身体孱弱,也不敢随意南下。

    但是有了这个名义,士人便有了效忠的对象,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可以让自己从容做事,可以堵住天下人的口。

    在没有秦不疑的三国内,曹操迎接献帝,其实也有这个原因。

    因为曹操为阉党之后,受到天下士人的鄙夷,和如今的秦不疑出身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所以他只能用大汉这个旗帜来笼络士人,来吸引士人。

    沮授看到这些人的样子,再次高呼起来:“我家主公有金龙护身,乃是天授圣贤以救大汉,吾等忠心追随,日后皆是大汉之能臣。”

    沮授最后一句话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他们可是亲自见过金龙的,有些人怀疑是武魂。

    但是今日听到沮授所言,皆是一震,如果真的是金龙护身,那可就不止大汉宗室了。

    一些士子心中顿时泛起了心思。

    当骚乱渐渐安定下来后,沮授伸手一拍,十几个军士将三个石碑抬了出来。

    “这是主公亲自制定的三大制度,尔等仔细查看,日后实行此等制度。”

    沮授命匠人立刻刻印了三大制度与石碑上。

    许多士子听到三大制度,不由好奇,纷纷上前查看。

    当这些士子查看完之后,脸上从之前的淡然渐渐变得骇然,有些脾气胆大的士子直接问道:“沮授先生,这些绝非一人可以研究出来的。”

    “不错,这些制度针对了我大汉的种种弊端,绝非一人之智慧。”

    “沮授先生,这是要和天下的世家大族作对,我们可以成功么?”

    这些士子和官吏有的在地方上担任官吏,有的是没落的世家,那里不知晓当今朝廷的弊端。

    众多士子的话语责难中,沮授站在高台上,高呼道:“我家主公说过,世家不灭,天下不宁。

    如今天下种种弊端,皆是因为世家占据太多土地,得到了太多的部曲,百姓无立锥之地,朝廷无丝毫赋税。

    若是三大制度实行下来,吾等将成为匡扶大汉之能臣,吾等将青史留名。”

    沮授说道此处,对着所有人躬身一拜:“吾希望诸位与我一起共创这盛世之制,共平天下之动乱。”

    沮授这一番煽动的话语让所有士子的呼吸加重,热血沸腾起来。

    天下人追求的无非是名利,而士子对名望的追求更甚。

    这些士子被匈奴人当猪狗一样抓捕而来,颜面丧尽无论他们怎么做,这一个耻辱都不会消失,即便他们日后成为一方重臣,史书上也会记载这一笔。

    但是若真的实行这三大制度,真的可以青史留名,那还在乎什么。

    在这些士子激动的时候,一个穿着青色长衫,扎着头巾的中年文士缓缓的走了出来,对着沮授拱手一拜:“沮授先生,想问一下,这是太学内稷下学宫的贤者研究出来的,还是鸿都门学的大儒研究出来的?”

    “嗯?”沮授脸色一变,猛的盯着这个文士。

    (新书拜求收藏,拜求推荐票!)

第五十九章忘履相迎(求收藏,求推荐票!)() 
沮授猛的盯着这个年轻的寒门文士,眼神灼灼。

    鸿都门学是灵帝时期朝廷为了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而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

    而太学内部的稷下学宫是仿效先秦时代的学宫建立,已经有数百年底蕴,可以说从大汉建立之初就已经出现了,继承了先秦时代的学问。

    稷下学宫保留和钻研学问,从不参与争斗。

    而且稷下学宫极为隐秘,普通的太学生尚且不知,这个看似寒酸的年轻文士如何知晓。

    当下问道:“先生何人?何以知晓稷下学宫?”

    这个文士有些犹豫,他原名徐福,被匈奴人裹挟而来,如何能够用真名来辱没祖宗。

    当下用逃难之前用过的假名道:“在下徐庶,寒门学子,偶然听闻稷下学宫。

    先生推出来的三个制度皆是旷世之制,没有数百年和无数贤者完善是无法成型的。

    我们这位小将军绝对无法想出来,即便是先生一人也不可能,只能是传说的稷下学宫才有这种制度。”

    徐庶郑重问道,他一袭青衫,腰悬长剑,自有一番气度。

    沮授也不慌乱,而是笑道:“主公在草原曾经参悟上古蚩尤和轩辕黄帝大战的场景。

    匈奴人搜罗了数千年的典籍,皆被主公所得,参悟这些制度乃是正常。”

    徐庶听到数千年的典籍,脸色一变,眼神中瞬间透着炙热,许多士子也是这般炙热之色。

    匈奴人搜罗数千年的典籍,可是囊括了无数才学,这是一笔巨大的宝库。

    “徐庶先生若有疑问,可以拜见主公,自然知晓。”

    沮授已经察觉眼前的中年文士绝非普通的寒门士子,便想要引荐给秦不疑。

    正在后院的秦不疑看着前来禀报的典韦道:“什么事情?”

    “主公,沮授先生说找到一个叫做徐庶的士子,有些才能。”

    典韦瓮声瓮气道。

    秦不疑则一震:“谁?徐庶?”

    秦不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典韦点头后,猛的起身,连鞋子也顾不得穿了。

    蔡文姬看到这一幕,顿时好奇起来:“典韦,这徐庶是什么人?”

    “不知道,沮授派人带过来的。”典韦摇了摇头,立刻拿着鞋子前去护卫秦不疑。

    秦不疑到了门口站着一个略显年轻的中年文士,忍不住大喜道:“先生便是徐庶?快进!快进。”

    徐庶看着面前的秦不疑,脸色微微一惊。

    这位传说杀伐果决,勇猛无敌的将军竟然一脸谦恭下士的样子,甚至可以说有些激动的望着自己。

    这让徐庶有些诧异,更有些受宠若惊。

    如今整个城池都在流传,这位小将军是如何从下曲阳城逃脱,一路杀到草原,屠戮胡人,解救汉家百姓,又如何屠戮了匈奴祖庭的光辉事迹。

    每一个汉人听完都热血沸腾,对这位小将军也极为敬佩。

    这也是徐庶愿意前来的原因。

    因为不管这位小将军是不是黄巾贼,但绝对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汉家将领,也值得他来一见。

    不过这些事迹也给徐庶一种印象。

    那就是这个小将军少年得志,定然骄傲不逊之辈,加之又是黄巾贼出身,怕是粗鲁凶悍的模样。

    但是他面前的将军,却是一身黑色长袍,头戴进贤冠,温文儒雅的模样。

    若不是眼眸开合之间,不时闪耀而出的摄人精光,别人都会以外眼前是一个浊世佳公子。

    徐庶回过神后连忙回礼道:“学生便是徐庶。”

    徐庶刚说完,忽然见到一个身高八尺,面目丑陋,浑身黑色铠甲,如同魔神一样的大汉手中提着一个鞋子走了过来,顿时一骇。

    “主公,你的鞋丢了一只。”典韦瓮声瓮气道。

    秦不疑随手将鞋子穿上后对着徐庶笑道:“听先生而来,有些太激动,忘了这一只鞋。”

    徐庶看到这里,眼神猛的一凝,心脏陡然加快了,难道这位小将军是为了迎接自己,而忘记穿鞋子了。

    这怎么可能。

    徐庶眼神中顿时火热起来,他学富五车。

    但是出身寒门,不被世家认可,名声不传与世,这位小将军如何知晓这一切。

    难道自己用的假名字和别人重名了?

    徐庶想到这里,心神一黯,当下微微躬身,正准备解释一番。

    只是秦不疑将鞋子穿好后,伸手将徐庶的手腕抓住,大喜道:“吾之子房来也,大业可期,大业可期啊。”

    徐庶听到秦不疑对自己的评价,心中更是陡然一颤,眼神不可思议的看着秦不疑。

    他自负才学无双,但那里敢和兴汉四百年的张良比。

    不过秦不疑这一番礼遇,他心中亦是火热。

    他出身寒门,曾经拜谒许多将军刺史,亦想要委身与世家大族,却无一例外皆被轻视,这使得他心灰意懒,更是愤怒异常。

    若是真的有主公如此礼遇自己,那便肝脑涂地又如何。

    只是他明白,这位小将军怕是认错了人。

    想到此处,他长叹一声,当下缩回手腕道:“徐庶虽有才学,却不敢让将军忘履相迎,更不敢当将军如此评价,将军是否认错了人?”

    这一番礼遇让徐庶也有些发怔,当下立刻解释起来。

    秦不疑一怔,看着徐庶,微微躬身一礼:“在下不会认错人,先生本名徐福,为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拜师求道。”

    “这?”徐庶脸色一变,眼睛发直,黯然的心神瞬间火热起来,难道这位将军真的是礼遇自己的。

    难道这世上真的有人慧眼识珠。

    此时城主府的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部分是跟随徐庶来看热闹的士人。

    他们见到这一幕,也都是震惊万分,议论纷纷,也都眼热起来,谁也没有想到主公竟然如此看重一个寒门学子。

    而徐庶眼神也越来越热切,只是看到四周的人,徐庶热切的心神缓缓的熄灭了。

    徐庶心中明悟,难道这位将军和沮授联手唱一个千金买马骨的把戏。

    就是要向广武城的士子知晓,这位黄巾贼出身的将军是礼遇士人的,只是自己恰好跳了出来,成为了这个马骨。

    这并非徐庶妄自菲薄,而是事情太古怪了。

    如今的徐庶刚刚从家乡逃难而出,学业刚刚有成,四处碰壁。

    还没有遇到诸葛亮,没有遇到司马徽,更没有遇到刘备,名声和学业都不被人知晓。

    忽然有人以重礼相待,徐庶也不得不思量其中的阴谋。

    明白这一切后,徐庶心中苦涩,他自诩千里马,那里甘心当什么马骨。

    不过如今戏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他也只能演下去。。。

    就当是全了自己心中那一份心愿吧,当下意兴阑珊道:“在下才学粗鄙,不敢当大才之称,既为将军如此厚遇,在下愿意为将军效一份力。”

    秦不疑蹙了下眉头,不知道徐庶为何如此意兴阑珊,难道是自己的礼遇不足。

    想到这里,秦不疑越发谦逊道:“先生早年为友报仇,不惜身犯险境,此乃大勇。

    先生被官府所捕,不惜身死也不言一语,此乃大义。”

    秦不疑一开口,徐庶心神巨震,猛的抬头看着秦不疑,眼神精光灼灼。

    此事极为隐秘,就算眼前将军蒙对了自己用假名。

    但绝对不会知晓此事,难道这位将军真的是看重自己。

    而且这件事情是自己早年所为,虽然连累了家人,但也是他心中最为得意之事。

    为友仗义执言,为道义拔剑相助,虽败却不悔。

    如今被秦不疑提及,更被秦不疑认可,他心神的傲气和这些年被磨灭的侠义之气也鼓动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