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间-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国庆见那两个孩子急眼得开始动手,赶紧加快脚步拦住。
“大家都是好孩子,不能打架。你们先回家找妈妈,下午再过来,叔叔带你们做灯笼,一人一个好不好?”
“我要兔子。”
“小五叔叔,你会糊灯笼?我爷爷都不会。”
张国庆抱起儿子,摸了摸他小手,没冻到就好。他笑眯眯地朝孩子们点头,许诺他们一定可以有灯笼。
至于纸灯笼、冰灯笼,甭管手艺怎么样,糊弄几个小屁孩没问题。
吃过早餐,趁着程家几个孩子还没上门,张国庆抱出一堆罐头瓶子,用绘画颜料染了各种颜色清水,倒在瓶子内,几支大蜡烛被他剪成一小截,做成简易灯笼。
平安激动地一步也不愿移动,双眼发亮看着他爸。等听到张国庆说放在院子,下午冻上晚上就有五颜六色的小灯笼,可算乐坏了。
要不是上街诱惑力太大,平安还真不愿意离开。临走还依依不舍地看了好几眼,更是叮嘱周娇一定要看住他的灯笼。
这个年对于平安来说是幸福的。五颜六色剔透的冰灯笼,各种动物的纸灯笼,被父亲握住小手点燃的炮竹声,年夜饭的欢歌笑语,大礼堂的歌舞表演。
这一切让平安到了能体会外界的心酸时,他才明白父母为他付出的一切努力。比起同龄伙伴,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哪怕他再累,只要想到精心培养他的姥爷和父母,他内心深处也激起无尽的勇气。
相比京城内周娇一家的新春快乐,东北老家的张爹张母则是过得不是很如愿。
县城小院内,除了张国庆他们一家人没在东北,张家儿孙们欢聚在张爹张母膝下过了个大年夜。
生活上的富裕让张爹张母心宽体胖,显得更为年轻。眼看日子越过越好,三个儿子两个闺女家虽然粗茶淡饭,但温饱问题不愁。不用老儿子花家底贴补,张爹老两口更是暗自开心。
结果这开心没多久,刚过了大年初四老张家三房大聚会,麻烦就来了。
张家小院开始门庭若市,纷至沓来的远房亲戚每天没断地上门拜年,而热心的张母也搁不下脸赶人离开。
这么一来,很多搭上一点边的亲戚更是闻讯络绎不绝地上门喊二侄子,待在县城不走,让张爹头疼不已。
短短两三天,米缸内的粗粮很快见底。除了东厢房被锁上,书房也不能幸存,每天晚上各个炕上挨着一溜的脑袋。
过了初七,穿着一身制服的恶人张老二板着脸,带上张国富支走张爹张母。等父母一离开,他是二话不说,直接进厨房卷起剩下的口粮,背着回家,留下面面相觑地所谓亲戚们。
转头,张老二雇了两辆牛车,抱起那些孩子们扔上车,总算送走死拽着院子大门不放,八辈子搭不上边的堂姑表婆们。
也幸好有张老二这个恶人在,否则非得张国庆赶回家处理不可。这一举动让隔壁王婶拍手赞好。
王婶早就看不惯张母做法。谁家有粮食接济别人,自家能吃饱都不错了,要不是张国庆时不时寄粮票回来,张母老两口能过得这么舒服?
更别说什么远房亲戚到来,就是她自己,连娘家她都不敢回去。这么折腾还不是孩子们吃亏。
面对铺盖上的虱子跳蚤、空了不少的柜子,从那之后,张爹张母是每天挂上钥匙,白天跑到两个儿子家,就算在家,再也不敢随意开门。
在生存前面,脸皮算得了什么。再多的同情心在六零年的新春变得一文不值。这场闹事直到多年后,张国庆才从侄子口里无意得知。而那时候,别说同情心,不落井下石已经属于良善之辈。
第470章 开学囧事()
开学季一到,见平安每天兴冲冲地上了托儿所,张国庆与周娇又开始收拾行李物品上了学校。
一个寒假,同学校友变化都很大。上了一学期,也算见过世面,很多人回乡返校也算历练过了。
除了少部分人,大家相聚在一起,欢笑背后掩藏更多的喜怒哀乐。
回家探亲,与家人相聚相守新年,享受亲情。这本来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可事情往往不是这么简单。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这是很多聪明人的处事之本。能考上名牌大学的同学们哪怕再不经人事,经过附近几个大学几个人被退学,也知道慎言慎语。
谁都知道被退学回去,这辈子算晚了,还会牵连家里亲人。在学校还能勒紧裤腰带,有余粮贴补家里,早点毕业还能支撑门户。
谁都不愿意开口向人谈起自家的心酸事,可领到粮票后,不少满脸欢笑的面容往往是红肿的双眼。
机电59(1)班更是被学生会里的张国庆与易解放经营得如铁桶一般,加上几位调干生相助,可以说外面的一些风吹草动影响不到班级。
这次同样的,食堂内一班的同学围聚在一起,谁也没开口谈起寒假过得如何,皆埋头吃饭,偶尔活跃的几个人也是谈起实验上的问题。
树欲静而风不止,很快四周开始发出一阵阵的诉苦声音。
右边一个女孩子感叹道:“你们大都市就是好,还能供应到富强粉和精米。就是再少,那也是白面大米。我们那,唉…别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你们那靠近海边,还是好的。我老家在山沟,那日子才叫苦。我父母弟妹从没吃过什么白面,我一下车,用粮票买了五个馒头。结果带回去,一家人谁也舍不得穿。我弟弟直到我过来,还留半个让我带在路上吃。”
一时之间,窸窸窣窣地筷子声音皆停顿了片刻。
“且行且珍惜吧。如今能吃上一口不容易。过了开春,有了野菜,都会好的。”
一声女生自嘲地笑了笑,“好?呵呵…”
她身旁的同伴安慰道:“当年老一辈过草地连皮带都吃,有什么熬不过去。日子只会更好,还能差了。”
对方低声说道:“我过来时,村里已经吃谷秕子。我最小的侄子饿得剩下一个大脑袋,老说自个头晕。就连谷秕子都不一定能吃到开春,这个月我还得请你帮忙。”
“行,我挤挤,你下午先寄回去。”
旁边不远的男孩子听到,皱着眉头跟同伴说道:“我最讨厌吃谷秕子,难以下咽不说,每次吃完,牙床上扎的满是小毛刺,一根根往下拔的时候一摸到就痛得要死。”
“这个寒假没回去,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
“别担心,你阿大他心里有数。他让我劝你多吃点,家里有老人在,会安排好。我回来时,他还让我一定看着你,让你认真学习,早点毕业。”
张国庆瞄了眼同学们,朝易解放使眼色——此地不宜久留,还是早点吃完离开的好。这些话别说有心人听了会如何,但真会影响同学们的心情,他担心有人一时控制不住嚎哭出声,那问题性质就很严重了。
易解放朝他眨眨眼,他可不愿意现在就走,还没听够八卦呢。整天待在四九城,他都忘了外面世界怎么样。
周娇见他们打着暗语,看着张国庆那个郁闷,一时又好笑又心酸。还真是老母鸡性格,怎么这么爱管闲事。
她能不能说自己也想知道外界如何?
“……你爸既然这么说了,你也别担心。老一辈生活阅历丰富,熬过开春,夏收一到就不担心家里日子不好过。”
“你们不说,我都不想提我奶奶。我现在每天做梦都梦到我奶奶。我家都靠她,我爸人老实,我妈也只知道埋头苦干。家里吃用全靠我奶奶安排。要是她还活着,我都不用整天为家里提心吊胆。”
这人说完,摸了把脸,喝完汤,望着远方,语气惆怅地说道:“我们村杨树最多,每年开春后,最先长出来的一定是杨叭狗儿。大清晨起来,杨叭狗儿落了一地。奶奶会让我赶紧将地上的杨叭狗儿扫起来。
然后浸泡到大盆里,泡上一天一夜,揪掉硬壳儿,剩下花絮淘洗干净,用刀剁碎,用榆皮面粘成团子,蒸熟了吃,虽有一种苦味,但勉强可以下咽填饱肚子。”
“我奶奶也很能干。这次回去,我才知道去年她老人家还刨茅根。要不是有这一麻袋的茅根,靠村里的清水粥,够呛。
老人家怕人发现,一个人偷偷在家里将茅根剪成段晒干。过年回去,她全轧成面,蒸了让我努力吃。这次我临走前,她还拉着我的手,让我安心上学别寄东西回去。”
隔壁女孩子听到好奇地扭头问他们,“同学,你们哪里人?我老家现在别说茅根,连树皮都被队里人剥得一干二净。”
“我们是南方人,老家靠山,一年四季长庄稼,粮食不够还有一些瓜果蔬菜。加上周围队里禁止镇上居民上山乱挖,等惊蛰一过,各种野菜也出来。比你老家好!”说完,对方得意地笑笑,随即收敛表情低头。
一班同学们吃完,大家回了教室等待小吴辅导员开会。
期间班上有个女同学递了张纸条给周娇,让周娇惊讶地是对方让自己给她十分钟时间。沉思片刻,周娇朝她点点头。
课后,周娇跟她出了教室,来到荒野野外,见她欲言又止,朝她鼓励地笑笑——没什么要事,谁会找自己。
“周娇,我想找你打听一件事,请你帮我保密。”
周娇最怕什么?就是什么秘密之类。可人家都说出口,她只能点点头笑道:“牵涉到严重事件可别告诉我。我怕自己藏不住话。”
“我信你,信你和张国庆的人品。”
周娇无奈地望着她,信自己都要带上张国庆,什么事情这么重大。她可不可以现在就走啊。
对方见状呵呵直笑。过了片刻,她朝四周打量,低声说道:“我想打听东北怎么样?听说很多逃荒过去过得都不错。”
还真涉及到人命——周娇正色的问道:“你关心的人如今去东北了没有?你要知道东北三省,每个地方情况都不同。”
“我不瞒你,是我父母想带一家人去东北。我家的情况比食堂里那些人说得还严重,不走不行。”
周娇没去问她家人走了会不会影响到她的前程。彼此交情没那么深,她对他人的隐私更没兴趣。
她回想年前回老家的所见所闻,轻声说道:“我们省城火车站有稽查,到了县城也有人守在路口。一路上有拖家带口的去往北方,他们通常往草原和最北面。听说那边管理松了很多。假如那边有直系亲属,还可以申请投靠。”
“你有没有在你们当地看到外省人?他们过得怎么样?”
周娇摇摇头,“我在老家只待几天,天气太冷,街上也没看到什么人走动。县城内更没见到什么外地人。”
对方听了心事重重地跟周娇道谢,跟着她一路回了教室。
周娇也没再多言。今天对方找上自己,未必没有抱着让自己帮忙的心思。她没去细想对方找自己的目的。反正谁也不能让她出手。
人心难测,谁知道对方有什么背景。什么信得过?周娇连自己都信不过。
第471章 夏日疯狂()
新学期,周娇老老实实做事,规规矩矩做人。
越是下面暗潮涌动,她更是花上不少时间留在学生部为大家服务,在学校内更是笑而不语。
周娇比任何人都明白最难熬的时刻来了。
在大院与学校两地多次返回后,偶然的一个周末前,见学校没什么活动,大家约好了一起回家。
回程中,几个人经过某个大商场,惊讶地发现排着的队伍长度超出想象。
这会连心粗的万大勇都喊道:“怎么回事?半个月没回家突然人多了这么多。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大型活动?”
“我们跟你同进同出,鬼知道。”
“听听,有不少方言。”
张国庆瞥了他们一眼,无语地摇摇头。
“干嘛?你知道?对了,你们俩人常回家,一定知道内幕。”
张国庆见大多冒着亮光的双眼盯着自己,也很有压力好不好?朝四周看了看,低声说道:“都是临近市县居民。”
说完,见他们还是疑惑不解,他也没多说,指着不远处的高价饭店——那边人更多,还能看到不少人急着捂住腹部。
易解放了然地点点头,“难怪我妈说最近有亲戚来家里,还让我回去见见人。看来是打秋风的。”
万大勇听了一脸紧张地问他,“什么亲戚?不会远房的吧?你小子可别吊儿郎当的不当回事。”
丁大头几人听了全盯着易解放。
“干嘛?来人了还能赶走?这次好像是我妈的表姐。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大清楚。”
“我们院招待所都住满了。”张国庆在一旁凉凉地补了一刀,让万大勇几人下意识地打了一个激灵。
“完了,这么多外地人涌入,我小叔可得忙死了。”
周娇知道耿大个直头直脑,没听他这么大声惊呼,让周围听到的人双眼冒着寒光。这傻孩子!
“走了,先回家再说。”
大家见周娇在使眼色,了然地加快速度。
走出路口,丁大头猛然拍向自己的脑袋。那啪的一声巨响吓了几个人怒目以瞪。
他见状嘿嘿地笑了笑,低声说道:“你们说人多了会不会不法分子进来捣乱?幸好大院大门有哨兵。”
周娇心里打了一个激灵,她终于明白为何最近心里老是忐忑不安。被前世观念影响,只觉得天气暖和了来旅游的人就多了。怎么忘了现在有钱人都是些什么角色,难保没有心有歹念的人趁乱搅局。
年前老家省城百货商场就已经货物空缺,凭什么四九城就能稳定供应?心有不甘的人一定会有,那他们会干出什么举动?
周娇环视周围,看着大街上行驶的公共汽车,那上面附带的大气囊——浑身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她垂头低眸掩住眼里的惊慌,再也无心听他们几人的窃窃私语,赶紧加快速度回大院。一路上开始反复琢磨该怎么预防。
一进家门,周娇顾不上其他,看到白白胖胖的平安笑眯眯地从客厅冲出来,紧张地抱起他。
“你们回来了?我去加个菜。”
张国庆还没来得及回话,就见妻子一脸严肃地看着陈婶。他见状心里咯噔一下,没人比他更了解周娇,看来她现在连陈婶都要怀疑上了。
幸好,周娇开口,否则他都要出口阻拦。
“婶子,最近有没有可疑的人在打听我们家情况,有没有看到陌生人在我们家附近走动?”
陈婶被她吓得不轻,连忙问道:“是不是出事了?没有通行证,别说外头那道小门,就连大院那也进不来。”
周娇听了笑笑。她自己被自己吓住了,忘了身处环境。不过有些话还是得说严重点,否则对方一个疏忽,她的儿子会陷入危险。
“现在还没出事,我是担心。城里多了不少外地人,你知道吧?”
陈婶当然知道。就连她老家手上有点余钱的都接二连三上京。不用粮票肉票,只要有钱就可以上高价饭馆,运气好还能排队买到东西,怎么会少了人。
“大院也多了不少陌生人,你也知道吧?”
陈婶见她一进来到现在还紧紧抱着孩子,有所了悟,低声说道:“你是不是怕有人拐孩子?”
果然见周娇点点头,她笑道:“放心!除了首长和你们,都是我亲自接送孩子,一接到孩子我都立马回来。”
后面周孝正进来一直没出声,他摇头禁止了张国庆。
此刻听了陈婶的话,他开口沉声说道:“以后不管发生什么天大的事情,你只要盯着孩子就行。记得别让孩子出大院。”
陈婶被他盯着头皮发麻,赶紧回应。
周娇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爸,你听到了?我会不会小题大做了点?”
周孝正摇摇头,“什么事情都要以防万一,你这点做得非常好。孩子再聪明,毕竟还太小。有空还得给他增加危险意识。”
他不说还好,这么一说,周娇是什么人贩子,什么拍花子,各种各样的骗局、拐卖和绑架,凡是她能想出的一字不落地告诉孩子。
与孩子讲诉探讨其中利害关系后,直到平安答应,没经过他姥爷、父母同意再也不出大院,周娇才松了口气。
其实大院也不安全,这段时间旁边招待所都住满人员,各家各户更是多了不少投靠的近亲。
周孝正想得比女儿更多。小平安再怎么掩藏天赋,他还是比同龄孩子优秀太多。除了顾如意那个毒妇,自家暗处有的是对手,别人吃不下女儿女婿,难保不会趁着人员复杂借机浑水摸鱼。
哪怕为了那么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周孝正紧随女儿之后,次日托儿所也被他派陈秘书过去通知——往后除了自家四个人加上陈婶,谁也不准接走孩子。
就连程老太太,周孝正也担心老太太体弱看不住孩子。为了这事,他还特意去了趟程家向老太太解释。
张国庆则是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亲手雕刻了小葫芦,往里面塞满迷药,带着平安用狗做了实验。成功后,挂在儿子的脖子上交代他——除了自己夫妻和老丈人外,谁也别透露。这是他给孩子的一张底牌。
一家人这么严肃认真地一通安排,别说早慧的平安,普通孩子也知道问题很严重。从那之后,除了托儿所,平安开始有了个很好的习惯,学会在家里独自看小人书、看画报,听收音机节目。
有失有得,这也算是好事。
转眼到了清明,一家人上山拜祭完周家祖坟、周瑾瑜和顾明珠夫妻俩的坟墓后,回城想上馆子。
只见各个高价饭馆居然座无虚席,不少店外面更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见状,张国庆出去绕了圈,很快得到消息。
刚开始街上还能买点食品,随后数量在急剧减少,而且静悄悄地在涨价。仅仅一个星期,桃酥从每斤一块六升到两块四,可还是不停地有人排队购买。
书房内,周孝正父女俩听到这个消息,脸色一脸平静。这些现状能引起什么后果,三人都心里有数——谁也救不了谁。
很快,正如他们料想,各大商场、供销社撑不下去,副食品的糖果点心除了空盒子、一些陈列品,几近绝迹。
第472章 夏日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