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建立豪门-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灵敏个子大,胆子小。晚上从不敢独自呆在家里。
夏母常常嘲笑她:“把命留住了做皇帝的!”
夏灵凤不说话,就拿起毛衣织了起来。耽误了几天,赶快织起来吧!
夏灵敏看见夏灵凤这样,知道她不准备出去了,马上就安心了。
不管你说不说话,有个人陪在家就行!
第四十三章 小除夕 大蒸菜()
腊月二十九,被称为小除夕。
在所有的年节中,腊月二十九这天是最忙的一天。
这一天过年要用的所有的要蒸的东西都得要蒸好。
春节期间,又正是农闲,农村人没事可干,一个大正月就在走亲戚了。平时不走动的,一年到头都不端碗的亲戚,趁着过年都要走动走动,来家里吃顿饭,联络联络感情,给长辈拜个年!
农村的亲戚之间要互相拜年,春节待客,哪家都是不会大炒菜,大蒸菜的。
只把所有的准备好的蒸菜拿出来重新蒸热,俗称“搭个汽”。
大堂叔的丧事,使夏灵凤一家人忙个不停,腊月二十九上午,大叔入土为安了,所有的事就算忙完了。
剩下的事就是人家自己去处理了。
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夏立勇已经抽空用老酵母把面发了,害怕天气冷,面会发不起来,还用一盆开水放在面盆下面,给面升温;面团上面盖个纱布,又在纱布上捂上棉被,给面团保温。
二十九下午,揭开面盆,一看,天老爷还真是凑劲啊!
面完全发开了。
只见那面团膨胀起来,顶起了棉被,原来平平的一坨面,放在盆子里,现在高出了盆子许多。
面团鼓胀炸裂开来,可不是发得太好了吗!
夏立勇开始和面。
夏立勇做事,那个架势拉得很开,谱也摆得很足,需要什么,喊一声,立马要有人递到手里。
和面时,需要水,喊一声:“水!”
秦继英立马就热水混合冷水,变成温水,递了过去!
面觉得少了,需要撒点面,夏立勇又喊一声:“面!”
秦继英马上站起来,颠颠地到面缸舀了面,递了过去!
秦继英笑着对婆婆说:“你看他啊!做不得一点事,做起事来,就跟大师傅似的,一人做事啊,还得三人来服侍!”
夏立勇把面团使劲朝面板上“啪”地一甩:“那你来!”
秦继英撇撇嘴,说:“你也别激将我!我没有力气!我晓得,你力气大!算你有本事!”
夏立勇撇过脸去,得意的笑了!
夏母看他们斗嘴,就笑了笑。
秦继英和夏母开始包包子。
秦继英的包子包得很漂亮,那包子交口的地方,很薄,交口很紧,大小一致,连那褶皱的纹路都是一模一样的,像是摆出来卖的商品包子,属于江南婉约派的。
夏母的包子那是豪放派的,个子大,馅多,吃一个算一个,两个就管饱了!
夏灵凤包包子的技术不好,在捏口的时候,面少了,总是捏不好,馅会漏出来;面多了,在捏口处又是一坨厚厚的面疙瘩。
夏灵敏说,夏灵凤包的包子像猪脚。
夏灵凤深受打击,看来自己是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了!
算了,就不凑什么热闹了,免得越帮越忙。
她还得赶紧把毛衣完成呢。
夏灵敏总算是将毛衣完成了最后一针。
收针后,就迫不及待地穿了起来,然后扭着身子,在整个屋子里从这间走到那间,又从那间晃过去这间。
夏母被一团红晃得眼花,嗔怪地说:“你冷不冷啊,在这里晃来晃去?”
秦继英笑着说:“这哪会冷啊?新毛衣上有火呢!”
正说着,夏灵敏发出响亮的一声:“啊嚏!”
夏母就恼火了!“快过年了!你在这瞎得瑟什么!一会儿就要感冒!快去穿棉袄!”
夏灵敏赶紧跑去穿棉衣了!
包子蒸好了的时候,夏母端了一盘,递给夏灵凤和夏灵敏,夏灵凤拿起一个包子,是白菜馅的,里面夹有板油渣,咬了一口,油滋滋冒出来,“哇!好香啊!”
前世,灵凤吃包子很少吃肉包,一来是怕长胖,二来是,外面卖的肉包子,都是用槽头肉剁碎了做成的(槽头肉,是指猪头与躯干连接部位的颈脖肉,一头二百来斤的猪,槽头肉就有十来斤的样子。猪的这个部位气管、血管比较多,而且还有淋巴结 (腺) ,食之对人体无益而有害)。听人们传的很邪乎,说包子店啊,还有用死猪肉,死老鼠肉做的肉包子。反正肉剁碎了,也看不到材质是怎么样。
但是,今天吃的这个肉包子馅,是用自家的猪身上的好肉剁碎的,无污染,无激素,那是放心肉,所以吃起来是那么的香!
现在夏灵凤是一滴也不怕自己会长胖的!
还没到发胖的时候呢!
何况,又不是天天有肉吃!
蒸完包子开始蒸馒头,蒸馒头,每次一蒸出来,母亲就端来了。还说,就热的吃,就热乎吃。
夏灵凤总共吃了三个包子,看到馒头,再也吃不下了,连说:“不吃了,不吃了!再吃长胖了!”
母亲嗔怪道:“哪里胖了?你都瘦得一把骨头了!长身体,多吃点!”
说怕长胖了,是夏灵凤前世的口头语,没想到今天随口就说了出来。因为夏灵凤现在还没80斤呢!夏灵凤瘦得小脸尖尖的,哪有一点胖啊。
夏灵敏从小就是个小胖子。所以夏灵凤叫她“胖二”“二胖子”。
骂人的时候,就叫“胖猪”。
夏灵敏很不服气,别看那时夏灵凤看起来瘦,吃起来比自己吃得还多呢!
有时候夏灵敏已经放下碗了,夏灵凤还在喝汤呢!
每当看夏灵凤喝汤喝得那叫一个香甜,夏灵敏就会嫉妒地骂道:“好吃不胖,瘦得像干秸棒!”
夏灵凤那时倒是很得意:“呵呵!呕死你!气死你!放个屁臭死你!”
这时夏灵敏听夏灵凤说怕长胖了,斜斜眼,撇撇嘴,哼了一句。
心想:人家说胖,你也在说胖,把你脸打肿了,你才胖得起来!
这边在说着胖瘦,那边仍在不停地蒸菜。
包子和馒头蒸好了,开始蒸肉了。
要把正月里待客的蒸肉全部备好。
蒸肥肉八碗,瘦肉八碗,骨头八碗,红薯八碗,藕八碗。
先把面加上作料炒熟,然后再拌上肉,放在土乌碗蒸,蒸得肉烂糊糊的,然后端起来,放在篮子里,吊起来。
等要吃的时候,再放在锅里重新蒸热,“搭个汽就吃”。
正月里,客多,并且来的时间还不能统一。
客人不管啥时来,随时就可以凑成一桌菜,主人一点也不会着急!
蒸肉下面当然还要有蔬菜,垫的最多的当然是红薯和莲藕。有时候还有南瓜,白菜和土豆!
夏灵凤最喜欢吃的就是下面的垫菜,就是那红薯和藕。肉下面的红薯和藕,吃起来有肉的香味,又没有肉的油腻。吃多少都不腻!每次端上蒸肉和蒸骨头,夏灵凤就只掏里面的红薯,藕,南瓜吃!肉,是一点都不吃!
到了晚上快十二点,全部要蒸的东西终于都蒸好了。
第四十四章 大除夕()
除夕这一天对中国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
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
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此处的风俗,是中午吃团年饭。
一家人上午都在忙乎中午团年吃的饭菜。
一大桌几乎全是肉,恨不得把一年没有吃到的肉在这一天全吃个够。很可惜的是,不管孩子还是大人,在今天看着满满一大桌子菜,却下不了筷子。
因为前几天,不管是蒸,还是炸,还是煮,还是卤,都一一尝过了,每天都是油水很足的。但是过年的团圆饭,不管你吃不吃的进,那是要非常慎重地准备的。
秦继英和婆婆准备团年的饭菜,夏父在灶旁烧火。
夏立勇,夏灵敏和夏灵凤开始贴年画。
夏立勇搬来了长长的梯子,夏灵凤和夏灵敏在下面扶着梯子,夏立勇上得梯子去,先到堂屋正方,把旧的年画扯了下来。
然后,夏灵敏递上了马恩列斯毛的五副画像。
夏立勇一一用图钉四角定好,一再问夏灵凤和夏灵敏:“正了吗?正了吗?”
夏灵敏后退到堂屋门口,指挥着:“左边高一点,右边高一点,好了!正了”
夏灵凤拿着一盒图钉。
年画都是用图钉定在墙上的。
夏立勇喊:“图钉!”夏灵凤立马踮起脚,就递上图钉。
堂屋正中央贴好了,又贴左墙。
左边墙是戏曲片年画。
戏曲《西厢记》占了大半墙,又贴上陈冲和刘晓庆抱着奖杯的年画在旁边。
右边墙,贴上《贾宝玉与林黛玉》,剩下部分,贴上日历年画《天鹅湖》。
夏灵凤用面熬了一大盆浆糊,端着面盆,二姐夏灵敏拿着年画。哥哥夏立勇把每个门上都贴上了对联。
对联是请三堂叔写的。
这个三堂叔叫夏金政,是本家四服上的堂叔。
金政堂叔是原来是一名教师,后来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时期,被打成you派,去年,纠正冤假错案时,给他平了反。工作组来调查时,专门调查了夏母陈新兰,陈新兰如实地说了,这个人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喜欢说几句大话。打成you派时,也是因为给领导提了几句意见。
三堂叔平反后,在一所小学教书,高兴得成天合不拢嘴,每次放假回来,都要到自己家坐一坐,吹吹牛。
不时地吹一吹自己的家底:“没想到啊,这么些年了,党还记得我们这些人,知道我们受了委屈,这次平反不但返了工作,这上级部门返了自己几百元钱,这以后我一生都不用愁了。”
要知道现在的工资每人每月才26。8元啊,这几百元是巨款啊!怪不得三堂叔夏金政要得瑟呢!
母亲就曾经说:“这个老三啊,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吹个牛!什么时候把钱吹没了,他就不吹了!”
三堂叔经过严格的私塾训练,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上次的宣传腌制皮蛋的字也是他写的呢!
父母亲的门上对联:一家和睦一家福, 四季平安四季春。
哥嫂的门上对联:山清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
夏灵敏和夏灵凤的房间对联: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贴完里面的,就等着饭菜弄好了,最后再贴外面的大门对联。
这几天收音机也有过年的气氛,播放的全是名家名剧名段,十一点多,收音机正在播送黄梅戏名段。
严凤英韵味醇厚,宛转流利地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王少舫浑厚大方洒脱奔放地唱:“绿水青山带笑颜”。
夏立勇逗着青青,青青就跟着哼哼。
秦继英和婆婆在厨房里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秦继英大声喊夏立勇:“快去贴对联!放鞭!一会就端上了!”
夏立勇就拿出了长长的宽幅对联:
丹凤来仪春回大地,
金鸡报晓福满人间。
这对联写的字格外大,满满的占圆了格子。
这副对联夏母看来非常满意。
这是一副丰满富足的样子。
贴完对联开始放鞭,青青拿着鞭,说:“我要放!我要放!”
夏立勇就抱着她,一点燃,青青就喊:“快跑!快跑!”
于是夏立勇抱着青青,长腿一迈,三步两步就跨回了屋里。
鞭炮放完,团年饭开始了。
夏灵凤数了数,连上火锅,一共二十五道菜。
中间一个火锅,炖的是老母鸡。
母亲说,专门留着这个老母鸡炖汤喝的,每年喂了一年的老母鸡,就在三十团年饭这一顿杀了炖汤,说是大补。
蒸菜类:蒸肥肉,蒸瘦肉,蒸骨头,蒸红薯,蒸藕,酥肉,红肉,
卤菜凉菜类:卤耳朵,卤尾巴,卤蹄爪,卤猪肝,卤鸡爪,皮蛋,腌鸡蛋,卤赚头(农村人称舌头为赚头,过年么,可不能说“舌”头,会让人理解为“折本”的“折”)
炸菜类:炸红薯圆子,炸豆腐圆子,炸兰花豆,炸麻花,炸油条
炒菜类:萝卜精肉,白菜煎豆腐,五花肉炖粉条,韭菜鸡蛋汤。
于是斟酒,父母亲喝点白酒,其余人喝点香槟,这个香槟是县酒厂生产的,就像糖水一样,没有度数的。
于是全家举起酒杯,青青也忙着举起来,碰杯杯,
秦继英就代大家说了“祝我们全家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然后就是互相敬酒。
平时不说的话,此刻也说了出来:“妈,你辛苦了!”
“嫂子,你辛苦了!”
“妹妹,祝你明年考上师范中专!跳出农门!”
夏灵凤差点忘了,家里人只想她考上商品粮,可没有想她考上一中。
夏灵凤可不想读什么师范中专。
或许上世是这样想的,那时只有一门心思:跳农门。
这一世,想的可不止这些,她有更大的目标。
要不然对不起她重活一世这个难得的指标。
团圆饭,喝酒不能说喝,不能问“你喝不喝?”
因为这个和“活不活”在当地的口音是一致的,要说:“斟酒不斟酒?”
从今天起,整个正月,不准说:“死呀活呀”之类的话,否则是不吉利的。
前世,记得有一年大年初一,收音机唱着唱着忽然没了声音,夏灵凤就大声说:“怎么唱着唱着就断气了?”
当地人称人死为“断气”,母亲听得她大年初一说这不吉利的话,一巴掌就招呼上去:“叫你不会说话!”
夏灵凤愣愣地挨了一巴掌,才意识到正月不能说这“死”“活”之类的话。
巴掌已经挨上身了,只能以后注意点,不再说了。
除夕下午,有什么农活也不做了。
夏灵凤只把毛衣拿出来收了尾,试了试,刚好合身!
又把所有的新衣准备好,放在床头。
明天早上就可以穿着去挨家挨户拜年了!
下午,夏立勇和面,秦继英和夏母一起包饺子。夏父照例在灶下烧火,一会儿,饺子就铺满了整个桌子。
晚上的吃食很简单,想吃哪一个菜,自己点,把中午的热一热,下点饺子,除夕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当地没有守岁这个习惯风俗。
晚上的娱乐活动就是听收音机播放1981年春节联欢晚会。
夏灵凤不稀奇这个,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第四十五章 拜大年()
正月初一,拜大年。
这一天,风俗是不准关门的,每家每户大开着门。这叫“开门纳喜”。
关着,就意味着将一年的好运拒之门外。
就这一天,好像家家户户都变得大方起来。
孩子们到相熟的人家拜年,每家都要给拜年的礼物。
早上起来,夏灵凤先做运动,揉搓胸部,做胸部健美运动操。
然后,拍大腿,噼噼啪啪,对面床上的夏灵敏恼火地说:“初一也不让人好好睡一下!”
夏灵凤说:“睡什么,快起来拜年!”
夏灵敏懒洋洋地说了:“拜年是你的事,也不是我的事!”
夏灵凤知道,夏灵敏说的是实话。
农村的拜年,就是小孩子代表大人到各家各户去拜年。大人要在家守着的,门大开着,来接待孩子们。
要到哪几家拜年,大人都交代得好好的。
夏灵凤记得,自从自己会说话会跑路以来,就是夏灵敏带着她跑到各家拜年。
夏灵敏大一点了,不再跑了。任务就落在夏灵凤头上了。
运动完毕,夏灵凤开始起床。
昨天,已经把所有的衣服都收拾好了。
里里外外,从裤头到袜子到帽子到秋衣秋裤,再到棉袄到外衫,都穿新的,夏灵凤很高兴,剩下的毛线,嫂子加夜班,为青青和夏灵凤各打了一顶帽子。
红红的毛线帽,戴在头上,象征着喜庆。
洗好脸,刷牙,夏灵凤就抱着青青给家里每个人拜年。
“拜年!拜年!膝盖包子上前,馍馍饼子都不要,只要一块压岁钱!”
大家逗着青青,来:“膝盖包子上前,来,哎,跪下!叩头!再叩一个!再叩一个!好,叩三个头!一个头一块钱!”
膝盖包子,就是膝盖头。
母亲陈新兰喊着父亲:“夏金文,快给孩子们拿钱来!”
今天大年初一,夏母简直太给夏父面子了!
居然没有用骂父亲的称号来喊他,平时的称呼可都是骂称的,弄得夏灵凤都要忘记父亲叫什么名字了。
夏父给了青青2元,又给夏灵凤2元。
夏母鄙薄地撇撇嘴:“就知道你做不成人事!小气,抠门!来,我来给!”
夏母比夏父大方多了,给了青青五元,夏灵凤五元。
青青拿了钱,赶紧献宝似地递到嫂子手里:“妈,你收起来!买饼干!买糖糖!”
秦继英笑了:“你这个小嘴只记得吃啊!好!收起来!收到哪里呢!”
青青忙悄声说:“不能放在被子里!爷爷每次藏到被子里!奶奶都找出来了!枕头里!放枕头里!”
秦继英就抱着青青,依她言把钱藏在了枕头里。
早饭是米酒,油条,鸡蛋,还有包子,馒头。想吃什么,自由选。
吃完早饭,夏灵凤开始到相熟的人家去拜年。
母亲交代的要拜年的人家。
第一,所有没有出五服的本家必须去拜。
第二,隔壁邻舍都要去拜,远亲不如近邻,
第三,所有亲戚家都去拜。
所谓“五服”,就是农村的按血缘关系远近排的本家。
“一服”最近,是同一个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