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清爽人生 >

第227章

重生之清爽人生-第227章

小说: 重生之清爽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觉得易生说得对,我们还年轻,如果现在不拼,以后就没机会拼了。如果失败了,董事长应该会允许我们回来工作,大不了从头开始干,反正我们有实力。”吴昆说道。

    “昆哥,你终于想通了。”文易生感动的泪流满面。

    吴昆笑着点点头,其实文易生刚提出来的时候,他就很心动了。

    看到两人基情的表现,韩冬暗暗叹息一声。

    “冬哥,要不你跟我一起。”吴昆见他一脸落寞,突然想了个好主意。

    “我也去!”韩冬眼睛一瞪。

    “又没说经理不能去,反正我们部门不缺人,你走了再提拔一个经理。我们三个能把操作系统做出来,我就不行做不成一个o2o平台。按我的理解,这个平台的潜力很大,估计跟江南商城一个档次。加上总部正在全力推进o2o模式,我们能得到很大的支持,基本不愁资金问题。冬哥,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以后公司很难有这么好的项目,难道你想去开农场。”文易生说道。

    萧自力开农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在非洲澳洲南美北美都购置了很多土地,种植了大量蔬菜,还有养殖牛羊。丰硕农业公司生产的果蔬和肉类,一部分在当地销售,一部分运回国。

    江燕公司现在吃的,基本都是丰硕农业提供的果蔬肉类,其他食材则另外采购。大家吃过丰硕公司提供的食材,好评率很高,同时也谈论开了萧自力的事情。

    有的人羡慕萧自力,觉得他开农场很逍遥自在。

    但是上进心强烈的年轻人,则经常拿他开玩笑,大致意思是萧自力得了个不好的项目,没什么赚头。江燕公司作为互联网企业去搞农业,有点儿不务正业的感觉。

    “我也认为这个项目潜力很大,囊括团购酒店电影等业务,几条龙。这样的项目的确很难得,值得我们三个用青春去搏一次。”吴昆说道。

    “被你们这样一说,我要是不同意,好像我怕了似的。”韩冬摇头一笑。

    “你有什么好怕的,赚了那么多钱,房车都有了,就差个媳妇儿。不过我看你也不是那种早结婚的人,趁没媳妇儿,没有牵挂,可以拼一拼。”吴昆说道。

    韩冬想想也是,以前月薪几千都过来了,现在有房有车,如果售还股份还能得到一大笔现金,这辈子都不愁了。毫无后顾之忧,为何不拼一把?

    因为总部股份价值太高,售还股份,不可能一次性给予现金,将逐年完成。这么大的企业,必须保留一部分资金,防范市场波动。

    “好,我跟你一起。”韩冬很快下定决心。

    “ok,再找几个帮手就行了。”文易生说道。

    当软件开发部的其他职员,知道经理和两个主管都要离开时,有的人欢喜,有的人慌张。欢喜的人自然是想上位,慌张的人则搞不懂,怎么一下子走三位领导。

    好在韩冬当众解释清楚,并且公开招人,职员们很快稳定下来。

    不少职员愿意跟着他们一起出去创业,尤其是水平高,来的比较晚的职员。留在这里很难升职,一起出去创建新公司,一大把职位等着呢。

    不到一天时间,文易生就搞定了技术团队,一共28个人。

    软件开发部要正常运转,他们不可能带走太多人。

    “这三个家伙,真是够胆大的,全部撒手不敢了。”当杭雨得知文易生竟然把经理韩冬都忽悠走了,顿时忍俊不禁,这些家伙也不怕出乱子。

    好在他们是技术人员,如果是别的部门,经理主管一走,人心多半要乱一阵子。技术人员的心思大多比较纯粹,或者说懒得竞争,当得上管理自然好,当不上他们也不会强求。

    所以新经理和主管的事情很好安排,都不用请示,韩冬直接定下了。

    韩冬他们暂时没有离开燕京技术公司,而是单独开辟了一间办公厅,暂时借用公司的设备,开始了平台的制作。而董茗这边还在为人选而忙碌,她负责的是产品运营,晚一点也没关系。

    得知文易生已经开始工作,董茗暗暗加把劲,不甘落后。

第662章 轻重工业() 
    圆明园已经上线了,江燕阿里,华为中兴四家企业联手,经过全网推广,很快就在国内掀起一轮潮流,许多工业企业纷纷入驻平台。

    圆明园有三个平台,手工平台之前说过的,然后是轻重工业两个平台。以前把手工业划分到轻工业当中,圆明园的三个平台,算是一种新的划分方法。

    之所以这样划分,是为了让大家重视手工业。

    在诸多入驻企业当中,四家公司最重视的,自然是轻工业里面的高新科技企业。不过高新科技企业的数量比较少,入驻平台的就更少了,所以很难找到适合的。

    杭雨有空的时候,就登录圆明园,在上面寻找适合投资的企业。

    “中微半导体。”杭雨看到一个有点熟悉的名称,再看看董事长兼ceo的名字,他渐渐想起来了。

    这家公司在后世有点名气,是一个名为尹智遥的人创办的。

    尹智遥1962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之后工作于兰州炼油厂,1973年转到中科院兰州物理化学所,后来尹智遥在北大化学系读硕士学位。

    1980年,他在美国一些亲戚的帮助下,来到加州大学洛杉叽分校攻读博士学位,三年半就拿到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到03年尹智遥一直在硅谷工作。

    开始是在intel公司的中心技术发展部门做电浆蚀刻工作。1986年转到lam研究所,开始是高级工程师,后来做到了技术发展经理。

    尹智遥负责彩虹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开发,lam靠着一些非常好的产品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先者之一。

    1991年,尹智遥来世界最大的百亿美元的半导体设备企业——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半导体设备厂商龙头老大,担任总公司副总裁。

    尹智遥负责同一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先后获得了有86项美国和国外的专利,曾被誉为“硅谷最有成就的华人之一”。

    2004年,60岁的尹智遥毅然放弃了美国的百万美元的年薪,冲破美国政府的层层审查,所有的工艺配方、设计图纸都被美国没收。

    跟钱老的归国历程相似,但是没有那么困难,回国以后他创建了中微半导体。

    已经60岁的尹志尧放弃美国优越的物质待遇,回国创业,尹智遥表示:“给外国人做嫁衣已经做了很多事情了,那我们应该给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做一些贡献,所以就决心回来了。”

    与尹智遥一同回来的是三十位在应用材料、科林等国际巨头有着20—30年半导体设备研发制造的经验的资深工程师。

    在回国之际,所有技术专家承诺不会把美国公司的技术,包括设计图纸、工艺过程带回国内,美国方面也对归国人员持有的600多万个文件和所有个人电脑做了彻底清查。

    在回国之后,尹智遥团队从零开始,重新研发申请了专利,终于在2008年,中微半导体的刻蚀机开始打进国际市场。

    对于这种情况,国外公司无法接受中国人能在3年内做出高性能刻蚀机,应用材料和科林相继对中微半导体提起专利诉讼。

    在中微半导体拿出了关键技术的专利证据之后,两次扩日持久的诉讼都以中微半导体获胜告终。

    “这家企业不错,不仅科研实力雄厚,而且已经有一定成果,值得我们投资。”杭雨把中微半导体的资料发给岳勤四人,让他们也参谋一下。

    芯片内存都属于半导体产业,而我国半导体技术严重落后。

    想要做芯片内测,就得先把半导体的制造设备做出来,而中微就是做这个的。尹智遥这样一批高精尖人才,花钱都很难招聘得到。

    “团队阵容很强,可是他们三月份刚进行了第四次融资,我们现在又去投资,对方要不要先不说,关键是不太值得。”岳勤看了一下资料,很快提出疑问。

    “怎么不值得?”杭雨问道。

    “已经有多家企业融资,我们这么晚进入,占股肯定很少。而且他们做的刻蚀机,我们似乎并没有这方面需求,市场也不算特别大。”岳勤说道。

    刻蚀机是芯片生产制造的重要设备,不少人会将光刻机和刻蚀机搞混。

    其实光刻机和刻蚀机是两种设备,光刻机的工作原理是用激光将掩膜版上的电路结构临时复制到硅片上。而刻蚀机是按光刻机刻出的电路结构,在硅片上进行微观雕刻,刻出沟槽或接触孔的设备。

    等离子体刻蚀机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加工精度是头发丝直径的几千分之一到上万分之一。以16nm的cpu来说,等离子体刻蚀的加工尺度为普通人头发丝的五千分之一,加工的精度和重复性要达到五万分之一。

    刻蚀机虽然技术难度高,属于特别先进的设备,而且很少厂家能制造,但是市场并不算很大。主要是需要刻蚀机的人也不多,全世界能制造芯片和内存的企业用手指都数的过来。

    “我们迟早也有进军芯片和内存领域,现在没有需要,将来就有了。我投资中微半导体,目的不是赚钱,而是为将来研发手机芯片和内存做铺垫。”杭雨说道。

    “原来如此,那就不用在乎占股多少,有点股份就行了。”岳勤说道。

    “先去接触一下,完全了解他们的情况再说,这个任务就交给你。”杭雨说道。

    “好的,我明天就去。”岳勤回道。

    “还有三安光电,中芯科技,长电科技,这三家企业你也去考察一下。”杭雨说道。

    “我记住了。”岳勤点头。

    三安光电主要做led的,中芯科技主要做集成电路芯片代工。

    中芯科技的技术工艺不算高,还在四五十纳米级别,跟日韩的10纳米工艺差太远。不过在国内已经很不错了,杭雨想去交流一下技术,当然不是他自己去,而是派人去。

    “对了,顺便看看苏州的新厂进度。”杭雨又道。

    “好的。”岳勤回道。

    苏州新厂的设备工艺比老厂高得多,投资也大很多,是新一代屏幕制造工厂。在计划当中,新一代屏幕将进入高端领域,虽然还没有达到日韩的工艺水平,但也相差不多了。

    “如果赶不上新款手机上线,只能找日韩企业代工了。”杭雨说道。

第663章 微博文学网() 
    微博文学网上线也有一段时间了,刚开始没什么大动作,只是在微博推广了一圈,吸引了不少读者入驻,现在已有上万部新作品入库。

    网络文学界十分浮躁,太监作品很多,有一半写几万字就切了。能坚持写下去的,只有少数成绩很好的作品,以及更少数像牛一样辛勤耕耘不计较收入的作者。

    很多作者凭着一腔热情在写书,但是最多坚持几个月,热情就会被现实无情的浇熄。想象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是把想象转换成作品,是一件很艰苦很费神的事情。

    想赚钱,得写爽文和套路文,这是一件让作者很郁闷的事情。大部分作者刚入行的时候,其实都不想写爽文,奈何挡不住市场洪流。

    而微博文学网打破了网络文学的定义,它分为流行频道和传统频道。

    流行频道依旧以爽文为主,而且做得比起点更极致,想在流行频道出头,必须满足更新快,节奏快,剧情爽,无尿点等要素。

    一天至少更新一万字,前三章要有一个高潮,十章打一次脸。。。为了尽快把微博文学网的书库冲起来,流行频道刚开始用各种活动,奖金,刺激作者疯狂更新。

    传统频道则恰恰相反,走的是“虐心”路线,对文笔要求较高。

    前三章主角的家人朋友全死光,各种苦大深仇,怨天尤人。。。。。。这是夸张的例子,总之就是两个极端,但是又要把握好尺度和节奏。

    说白了,流行频道要求九成爽一成苦,传统频道要求九成苦一成爽。再虐心的,主角也不能一直被虐的死去活来,偶尔也要装装哔,就像杨过也有风光的时候。

    两个频道的题材分类是一样的,都有玄幻奇幻都市游戏科幻武侠等等。

    两个频道都要求一定的创意,在这个不断推出陈新的时代,一本书没有创意,很难火的起来。一部有创意的作品,就好像一个别有洞天的风景区,总能令人眼前一亮。

    就微博文学网目前的情况来看,爽文订阅无疑更高,但虐文也有一定市场。根据公司的规划,传统频道的文学应该走出版,改编路线,订阅低点无所谓。

    “对我们来说无所谓,但是对作者来说,没有足够的订阅和点击,很难坚持的下去。传统频道的作品数量,只有流行频道的六成左右。”江志森说道。

    他现在是编辑部新经理,陈仓被提拔为主编。

    陈仓虽然年轻,却是编辑部里最了解网络文学的,他负责流行频道。江志森负责传统频道,他虽然是老一辈的文学工作者,也对妖仙鬼怪之类的文学很感兴趣。

    “这是很正常的,传统频道对文笔要求高,这点就刷下一大批作者。网站刚上线不久,很多作者还不了解两个频道,估计有不少作者是怀揣着写出一部优秀作品,一头扎进了传统频道。等他们反应过来,我估计传统频道的热度还要下降不少。”杭雨分析道。

    “愿意在网上连载作品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的文学水平能有多高。如果有一批成熟的文学创作者入驻传统频道,这个频道才能真正达成目标。”江志森作为传统频道的负责人,看到流行频道的战况火热,多少有些着急,毕竟陈仓是他的下属。

    业绩不如下属,江志森这个经理脸上不好看。

    “你有什么办法?”杭雨问道。

    “我觉得要区分两个频道的基本规则,流行频道没什么好说的,学习起点就行了。传统频道这块,首先每天连载的方式就不适合,文笔再高的作者,如果每天要赶工,那作品出来都不会太好。我建议改成按字数更新,而不是时间更新。”江志森说道。

    “按字数更新。”杭雨诧异道。

    “对,比如存满十万字更新一次,至于作者多久能写到十万字,那就不关我们的事情了。这样一来,作者就有充分的时间去琢磨,修改,争取提高作品水准。传统频道订阅较低,想赚钱还得靠出版改编,所以更新间隔长点也没关系。”江志森说道。

    杭雨陷入思索,他觉得这种方法不太好,哪里不好又说不上来。

    他看到陈仓欲言又止,于是说道:“陈主管,你有什么看法,直言无妨。”

    陈仓本不想说上级的错误,既然杭雨问了,他只能硬着头皮道:“如果按江经理说的去做,我估计传统频道的书要完本就难了。”

    “十万字要写多久?手残作者要写一个月左右,按照江经理这种写法,我估计会出现一大批几个月才更新一次的情况。而且不能得到读者的及时反馈,比如评价投票订阅情况,读者很难坚持下去。能耐下心来十年磨一剑的作者,数量太少,不足以撑起一个频道。”陈仓说道。

    “是这个道理。”杭雨点头。

    “那就五万字,或者三万字更新一次,总比每天更新来得好。”江志森说道。

    “不妥。”陈仓说道。

    “哪里不妥?”江志森看向他。

    陈仓先看一眼杭雨,然后壮着胆子道:“其实只要编辑在文笔要求上严格把关,作者自然会精心去写,没必要搞这种硬性设置。要知道有的作者会存稿,然后每天发几章,难道人家有存稿,我们也不许每天更新,岂不是太僵硬了。”

    杭雨点头:“有道理。”

    江志森的脸色不太好看,他毕竟是一个传统文学编辑,对网络文学不够了解,还不清楚网络作者是怎么操作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误解。

    “陈仓,就江经理说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杭雨问道。

    “江经理想吸纳文学水平高的作者入驻传统频道,我认为关键还是福利问题。要知道文学水平高,不代表他的作品一定能赚钱,除非我们提供稳定的福利保障,否则那些自命清高的作者是不会进军网络文学的。但是提供高福利保障,肯定很费钱。”陈仓说道。

    听到自命清高四个字,江志森的眼角微微一抽。

第664章 挖人() 
    陈仓并没有针对江志森,只是实话实说,但是听在江志森耳朵里,便不是滋味了。但他不是那种有话说话的人,即便不舒服,江志森也不愿在老板面前吵架。

    江志森是一个很讲礼仪,要脸面的人,信奉中庸之道。

    进公司至今,江志森没有跟任何人产生过明面上的矛盾,哪怕他以前的上司是个年轻姑娘,江志森都没有说过什么,即便在背地里也是说好话。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陈仓怼他,他也不会翻脸。

    “我认为,想提高传统频道的业绩,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提高全勤奖。比如一个月三千全勤奖,我估计有一大波作者,即便没有订阅也会坚持下去。”陈仓说道。

    “这个办法不行,能拿全勤奖的作者得写多快,还有什么质量。”江志森否决道。

    “那就提高买断价格。”陈仓说道。

    “也不行,人家奔着出版改编来的,直接买断了写什么劲。”江志森继续摇头。

    两人争论了一阵,最后得出结论,传统频道不好做。

    陈仓还提出降低全勤要求,想想也不靠谱,万一大量作者混全勤,钱都白烧了。编辑数量少,也不可能每一章都跟着,那样工作量太大。

    “要不这样,传统频道不要全勤奖和买断机制,改成编辑评价机制。靠编辑的眼光来操作一部作品,只要签约,每个月就发基本奖,保证作者不会饿死。订阅,出版和改编等收益分成,这样一来作者不仅可以安心写作,利益也有保障。”最后,陈仓想了这样一个办法。

    “要是亏了怎么办?”杭雨问道。

    “亏了就扣编辑的薪水。”陈仓说道。

    杭雨摇头一笑,编辑能有几个钱扣,多亏几本编辑就得喝西北风去。

    这种完全考验编辑眼光的机制,怎么说呢,太冒险了一些。

    “我倒是觉得这个方法比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