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

第116章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第116章

小说: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重新投标了吧,直接跟着调整就行。”

    “肯定是有人赚钱有人吃亏的吧?”

    “能变成学区房,吃点亏就吃点亏了,没关系。”

    电视上不断出现中奖的手机号码,讨论越来越热烈,观看人数也不断上升,最后居然突破了两百万!

    “好了,本次抽奖到此结束,有什么问题可以打电话来找我们的工作人员。”米嘉说。

第二二七章 重点学校() 
孟万听了米嘉的直播,赶紧就跑了过来:“那个米老板,这可不能开玩笑啊,我们的确要建学校,可省重点哪有这么容易。”

    “市重点呢?”米嘉问。

    “这个倒是可以争取。”孟万说。

    “争取?”米嘉看着孟万。

    “全力支持。”孟万说。

    米嘉这么给力,不但把项目干了起来,没有引起任何的拆迁纠纷,现在还把拆迁户的社保医保也给买了。

    市里已经决定要把旧城改造项目当作先进经验上报,要是在学校问题上政府不大力支持,米嘉甩手不干,那麻烦可就大了。

    本来这么大片地方就是要建学校的,原来预定是一家小学一家初中一家高中,都是私立,由政府协助。

    本来想着这种没什么钱赚又占地方的公众设施,小搞一下能糊弄过去就算了。

    没想到米嘉一开口就是省重点,把大家都给吓了一跳,赶紧叫孟万来打听消息。

    “那么市重点是可以预期的吧。”米嘉说。

    “应该没问题,可是市重点和省重点差得远。”孟万说。

    龙津是个小地方,教育却不差,一向都有读书出头的传统。如果政府全力支持,调来精兵强将,是可以打造出一个很好的学校。

    但是距离省重点还会有距离,省重点那是吸收全省的优秀教师和优秀生源,有大笔财政资金,经过时间的沉淀,才有现在偌大的名声。

    想要凭空建一间学校,变成省重点,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真正优秀突出的教师会被挖角,真正的好学生也会被挖角。

    等于是龙津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省的教育资源,能赢就见鬼了。

    “先建成市重点,然后向着省重点努力。”米嘉说,“只要有钱,你还怕什么。”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很多钱能使磨推鬼,只要米嘉大笔钱砸下去,学校就能不停进化。

    “米老板你还真要弄个省重点啊?”孟万还以为米嘉是把人骗去买社保医保的呢。

    “当然是真的。”米嘉说。

    等做完这个项目,米嘉就要出国去全球旅行,赚到的钱闲着也是闲着,放在银行里会贬值,还不如拿出来做点投资。

    投资其他的容易血本无归,投资学校就比较稳当一点。学校虽然盈利能力不如其他项目,可是稳定。

    一家公司能开个十年八年的,已经算是烧高香了,国内公司的平均存活时间才一年都不到。

    可学校不同,学校随便开个二三十年,一点问题都没有。尤其是好学校,根本不用担心活下去的问题。

    只要人类还存在,学校就一定会存在,而且会兴旺发达。别的行业可能会被淘汰,可能会衰落,学校只要做得好就肯定不会。

    再说了,投资学校还能获得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如果米嘉过几年回来,手头什么项目都没有,只有银行里放着几亿,那别人可以随便对付他。

    可如果米嘉是著名学校的董事长,那谁要上门可就要掂量掂量了。

    还有一点不可替代的好处,投资学校只要出钱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用管。米嘉对运营学校根本不懂,想管都没处下手。

    至于盈利,只要有稳定收入就行,就算几十年才能回本,或者永远都不能回本,那也没关系,当做好事呗。

    “米老板真是令人敬佩,赚了钱不想着享受,想着建学校服务人民群众。”孟万竖起大拇指。

    “应该的。”米嘉说。

    如果一开始他就说我们建个市重点就行了,那孟万肯定会讨价还价,市重点很难啊,优秀教师很稀缺啊,配套措施不好做啊。

    米嘉开始就说要建省重点,龙津政府职能咬着牙硬上,先把市重点得框架做起来再说。

    这就叫做取其上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一开始就要把目标定远大一点,这样才能把潜力全部逼出来。

    要是一开始就想着混日子,那最后肯定就是混日子。

    “就算是市重点,对面积的要求也不低,我们预留的地方不够。”孟万说。

    “在外围批一块地方给我。”米嘉说。

    “啊?”孟万来之前其实心里有准备了,可是听到这个答案,还是不禁有些肉疼。

    “我要这块地又不是用来建房,用来建学校啊,这是公益事业。”米嘉说。

    可就算是公益事业,也要占地方,教育用地那也是用地。原本已经规划好的土地,忽然间要拿出一大块来建学校,那是要触碰很多人利益的。

    可是孟万没法子,米嘉好容易多快好省的把旧城改造项目做了起来,一点乱子都没出。要是市里连这点要求都不答应,那以后还有谁肯给龙津政府干活。

    所以这事必须要答应,还好是教育用地,其实就算米嘉额外要求住宅用地或者商业用地,市政府也必须答应。

    “等一会儿。”孟万忽然醒悟过来,“你额外要了一块地做学校,那原来市区预定的学校用地,就可以另外开发了!”

    这是一大笔钱啊!好大一笔钱。

    “可以用来开发文化产业。”米嘉说,“不一定要开发房地产。”

    “什么文化产业?”孟万问。

    “比如说体育馆啊,健身中心啊,图书馆啊,书店啊,电影院啊之类的。”米嘉说。

    “电影院是商业设施。”孟万说,“其他倒是可以考虑。”

    他也知道米嘉在想什么,健身中心书店这类设施虽然自己不值钱,免费用,但可以提高周围的地价。

    这和学校还不一样,学校是封闭的,外人进不去,这些健身中心是开放的,谁都可以进去,等于是扩大了周围楼盘的活动面积。

    还有停车场,交通道路等等,都可以为周围楼盘服务。

    “电影院是商业设施,但剧院就是文化产业了吧?”米嘉说,至于剧院里面可以放电影,那叫做物尽其用。

    “你还真没少研究!”孟万说。

    “没法子,这个项目赚不到钱啊。”米嘉叫苦。

    孟万顿时没声了,米嘉这个处理法子,等于是把大部分利润都给让了出去,所以要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乃是人之常情。

    只要米嘉的要求不过分,龙津政府肯定是有求必应的。这些都可以答应。

    “应该还能赚不少吧。”孟万说。

    “风险和收益不成比例。”米嘉说,“我刚听到消息,省里面要取消这个旧城重建的项目。”

    “什么?这不可能!”孟万吓得站了起来,“我们才刚要把你当先进经验报上去呢。”

    米嘉把晓琴给他的文件拿出来给孟万看,上面写着旧城改造项目必须严加管理,防止拆迁损害人民群众利益。

    “这个啊。”孟万放下心,“和我们没关系的,因为有些地方三旧改造强拆,闹出事情来。我们这里很和谐啊。所以新项目审批要特别慎重,尤其是有很多拆迁户的。”

    “有人告诉我这文件是冲我来的。”米嘉说。

    “那肯定不是,这文件是要限制新项目,要严加审查才能立项。我们的项目早就立项了,和我们没关系。”孟万说。

    “是这样吗?”米嘉问。

    “省城那边有很多人吃这碗饭的,拿着各部门新出的文件找相关的老板,你这个生意违反了什么什么政策,要罚多少多少钱,我帮你去疏通关系,只要给我几万块。你给了他几万块,果然没事。其实本来就不是冲你来的,当然没事。”孟万说。

    晓琴应该不会这么low的吧,就算原来不是冲着米嘉,安公子也能扭转乾坤。

    “如果上头真要停怎么办?”米嘉问。

    “我们不管他。”孟万说,“我们证照齐全,合法合规,就算是上头也不能乱伸手。”

    “直接下通知说要停呢?”米嘉说。

    “已经批准了的项目要停止,光靠这么一份部门的文件可不够。真下了通知,你就去法院申请行政复议,不用停工,有本事他们从省城派执法队下来。大家打官司,我看他们能拿出什么法律依据来。”孟万说。

    好歹那也是省里的领导机构吧,这么不给面子好吗?

    “面子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来的。现在经济不好,政府的日子都紧巴巴的。龙津旧城区又破又旧,环境恶劣。好容易能一次解决,又合法合规的,谁为了自己部门利益非要阻止,那别怪我们翻脸不认人。就算把官司打到高官书记那里去,我们又怕什么?”孟万说。

    好吧,那是米嘉多虑了。

    “如果拆迁真的出了问题,死了人什么的,那我们没话说。根本没出问题,拆迁户都热烈支持我们的项目,这还有什么好说?”孟万说。

    “就怕有人挑拨离间。”米嘉说。

    安公子有好多拆迁区的房子,随便派几个人来自爆,那是防不胜防。

    “米老板安心干活,有事我们来抗。”孟万拍胸脯说。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抗呢,米嘉看看窗外,拆迁区依然喜气洋洋,隐隐还能没散尽的鞭炮硝烟味。

    希望一切顺利。

第二二八章 建筑公司() 
很快所有拆迁户都把拆迁同意书给交了上来,陆陆续续有人买了社保医保。还有很多人跑到巨龙地产询问巨龙物业的事。

    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中,接下来就应该找建筑公司了。应该说找拆房子的公司和搞建筑的公司。

    米嘉对此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通常遇上这种情况,就是找名牌。

    不会买手机怎么办?选苹果准没错。不会买电脑怎么办?选戴尔准没错。不会买空调怎么办?那就选格力。

    米嘉也不会选建筑公司,所以子涵姐就去找最有名的省五建。这是老牌公司,从国营改制过来,好几十年得老企业。

    虽然价钱比较贵,但是建筑质量高。龙津政府普通工程都招标,神仙过海各显神通,谁投到是谁的。

    但是有不能出错的重点工程,虽然也招标,实际是煞费苦心设置门槛,保证省五建中标。

    这不是因为领导们收了钱,而是因为领导们只信得过省五建。平时修路质量不好就质量不好,顶多设计用五年的一年就坏了,修理多几次呗,还能做多几个工程呢。

    可要是桥梁隧道这种要命的地方,要是出了意外,那就真的要命了。所以必须要找真正高质量的建筑公司来做。

    普通的投标程序,找的并不是质量最高的建筑公司,而是符合标准的条件下价格最低的建筑公司。

    现在的设计余量都放得很大,只要符合标准,一般不会出问题。可建筑公司也知道余量大,又出的最低价,当然能省则省,使出各种花活省钱。

    万一要是出了事,从上到下都要倒霉,所以只能找省五建这样的名牌建筑公司,至少求个心安。

    就好像手机买苹果一样,要是买其他手机发现不合心意,那就是钱没花到位,要是连苹果都不行,那就没办法了。

    “省五建的电话是多少?”米嘉问。

    “你要他们什么部门的电话?直接找总经理马?”张之问。

    “总经理就总经理吧。”米嘉说,“想找他们做这个项目。”

    “我们不能直接找省五建的。”张之提醒米嘉,“我们给政府的标书上规定了,找建筑公司必须招标。”

    这是为了防止地产公司私相授受,吧项目承包给自家的关联公司,虚报利润,降低质量——其实哪一样都防止不了。

    “我知道啊。”米嘉说,他亲自投的标书,怎么会不知道,“这都是能操作的吧。”

    “能操作,不过为什么找省五建呢?他们好贵的。”张之说。

    “贵但是质量好啊。”米嘉说。

    “我们这又不是超高层,也不是桥梁隧道,要质量这么好干什么?”张之说。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啊。”米嘉说。

    “只要是正规的建筑公司就行,给足钱和工期,不要克扣不要逼着人家大干快上,做好监理,质量都是达标的。”张之说。

    “那为什么重要工程都找省五建呢?”米嘉说。

    “他们是国营改制过来的,体制僵硬,大手大脚管了,懒得琢磨怎么少放钢筋少放水泥,按图施工就完了。”张之说。

    “这也太埋汰人家了吧。”米嘉说。

    张之扑哧一下笑了,“是真的,别的建筑公司一拿到图纸,琢磨的就是这怎么省钱那里怎么省钢筋,怎么通过监理,怎么让人看不出来。省五建的老师傅年纪大了脑子不灵光,直接按图施工,说20根钢筋就是二十根钢筋,谁来都是二十根钢筋。”

    “这不是很好吗。”米嘉说。

    “好什么啊,出价太高,投标根本中不了。”张之说。

    “重点项目都是找他们的吧。”米嘉说。

    “一年才几个重点项目,省五建多少人多少建筑队,根本吃不饱。”张之说,“现在市道本来就不好,他们价格太高了。”

    “质量也高啊。”米嘉说。

    “区别可能就是普通建筑公司盖的房子能用五十年,省五建盖的能用一百年,可那有什么用呢。”张之说。

    “怎么没用,房子产权都是七十年。五十年就坏了怎么能行,当然要住一百年。”米嘉说。

    “你见过谁住着五十年前的房子?”张之说。

    “当然有了。”米嘉说,“我们住那个毛巾厂宿舍楼就是八十年代建的,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快四十年了。”

    “拆迁了啊。”张之说。

    “要是这次拆迁没成功呢。”米嘉说。

    “这次不成功,过几年总会再来拆迁的,龙津总不能让这么大片市中心就这么破破烂烂。”张之说。

    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为这一次拆迁成功了,所以大家都觉得成功是必然的,已经是水到渠成换谁都行。

    可实际上米嘉没重生那一次拆迁就失败了,还是还是一败涂地,只怕十年都不会有公司敢做拆迁。

    再说毛巾厂宿舍又不是最老的,还有七十年代建得房子呢,甚至有五六十年代的呢。

    虽然说普通建筑公司造的房子五十年之后也不一定会垮,可是漏水啊裂缝啊什么的少不了。

    米嘉这个房子就是有裂缝,加上湿气大,所以天花板长霉了,每天一早起床睁开眼睛就看着青苔霉斑,对身体肯定有影响。

    “还是严加要求!”米嘉说。

    “建筑质量好,房子又不能卖高点价,很不划算的。反正也不会有谁在一栋房子里住几十年上百年。”张之说。

    “我们做事但求无愧于心。”米嘉说。

    谁买房子不想质量好一点结实一点呢,现在经济发展迅速,可能房子很快就换了。但是万一以后经济不那么好呢?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保持永远高速增长,肯定是有高峰有低谷。等到国家发展得差不过了,基础建设的速度就会降低。

    好像米国发达早,20年代大搞基建,然后发展速度慢了下来,很多地方的道路桥梁还是20年代的。

    本子是五六十年代发展最快,所以是七十年代大搞基建,现在很多设施都是七十年代留下来的。

    然后国家发展得差不多了,基础设施更新就慢了,连带着房屋都更新得慢,有很多旧房子。

    如果这些房子质量不好,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这个旧城重建项目总共两千多亩,要是几十年后全崩了,的有多少人和米嘉有不共戴天之仇。

    万一里面出个重生的穿越的有异能的外星来的,发誓要把米嘉干死,那米嘉怎么办?

    还不如入一开始就建好一点呢。

    “米老板真是让人敬佩。”张之说,“旧城重建项目全部建成以后大概五百万平米,你要是找其他公司,建筑费一平应该在1200到1300块之间,你要是找省五建呢,起码也要1500。”

    “一平三百块,五百万平米就是十五亿。”米嘉一算,眼睛都红了。

    三百块看起来很少,可是积少成多,十五亿就是一笔巨款了。

    十五亿啊,他做整个项目都不一定能赚十五亿。难怪要从建筑上省钱,原来差别这么大。

    建筑费用多支出十五亿,售价可没法子上升十五亿,就等于利润少了十五亿。

    一栋房子买多少钱,人家先看地点在看大小布局光照物业,有谁会看建筑质量呢?

    这玩意一般人又不会看,有谁买房子还去查你钢筋水泥标号用量的?就算查了,看着一堆数据,谁知道是什么回事。

    除非是建筑质量很差,差到影响使用的地步。可是碧贵苑出了名建筑质量差吧,照样有无数人买,价格也没便宜。

    “原来这个项目就赚的少,成本再上升十五亿,说不定就没得赚了。”张之说。

    “不会这么严重吧?”米嘉说。

    “你自己算。”张之说。

    米嘉一算,果然没这么严重,投标的时候建筑成本是分开算的,折合一下大约是1400块一平左右,要是1500的话呢,成本上成了一百块,五百万平米也就是五亿。

    这也是好大一笔钱,本来米嘉预计的利润也就是十几亿,一下子没了五亿,起码少了三分之一。

    “真的要1500这么贵吗?”米嘉说,“我去问问一千四能不能干得下来。”

    “他们就是出名没有性价比,要不怎么会混得现在这样。”张之说,“我以前做猎头的时候,挖过不少省五建的人呢。”

    “省五建现在不行了?”米嘉问。

    “不行了,拿不到项目,资金链紧张,下面人心浮动,新人没法子上位,老人死占着位置不退。我去挖人,只要工资到位有项目干的地方,一挖一个准。”张之说。

    “听起来好耳熟。”米嘉说。

    “经济不好,很多老企业都这样。”张之说。

    “我是说资金链紧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