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

第252章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第252章

小说: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狼也是保护动物。”胡大志说。

    “乡里没有赔钱给你吗?”米嘉问。

    “没有。”麦大爷说,“所以我从此以后都不敢养猪养鸡了。”

    “你的猪被狼吃了,林业局应该会赔钱给你的啊。”米嘉说。

    “那个……”胡大志低下头不敢看人。

    不用说了,又是被这家伙给贪污了。米嘉迟早有一天要对付他。居然连麦大爷这种孤寡老人的钱都不放过。

    “我不是要说狼。”麦大爷说,“我是要说老虎,我爷爷还在的时候告诉过我,他会驯养老虎。”

    “驯养老虎?”米嘉问。

    “是啊,那时候山里老虎很多,他能偷偷潜入山中老虎巢穴,把刚出生的小老虎偷出来,从小养大,就可以训练老虎抓猎物回家。”麦大爷说,“白天让老虎在家里睡觉,晚上放出去,人不必跟着,老虎自己会抓东西吃,吃饱了以后再抓到猎物,就会带回家来。有时候是獐子,有时候是野猪,有时候是野鸡野兔。可惜我爷爷死了以后,我父亲就没学到这门本事,我就更不用说了。”

    “这么厉害!”米嘉说。

    “这门办事说起来神奇,其实也没什么用,就是平时能多吃几口肉。”麦大爷说。

    “能多吃几口肉已经够神奇了,灾年别人都没吃的,只有你们家有肉吃。”米嘉说。

    “真到灾年,老虎是留不住的。”麦大爷说,“灾年大家都要进山打猎挖野菜,山里什么野兽都要被吃光,见到老虎更加一拥而上,打死再说。”

    “这样的啊。”米嘉说。

    “要偷小老虎不容易,把老虎养大不容易,训练好更难。中间投入的成本很高,所得不过一点肉食,还不如自己山上打猎,所以我爸就不怎么认真学。”麦大爷说。

    对普通人来说,养老虎当然是划不来的。不过对私盐贩子来说,能养老虎可就厉害了。

    这么看来,麦大爷的祖先可就厉害了,说不定是米同最宠爱的儿子,所以继承了养老虎的本事。

    要是米家重新奋起,把走私盐的生意继续做下去,养老虎的本事是必不可少的。

    “对了。”麦大爷从床底下拖出一个箱子,在箱子里拿出一本书来,“这是我爷爷传下来的书,我看不懂。”

    这书封面已经坏了,打开里面全是草书,难怪麦大爷看不懂,上面还有配图,画得很潦草。

    “这上面说的什么,你完全不知道嘛?”米嘉问。

    “多少懂一点的。”麦大爷翻开第一页。

    上面画的是好几只老虎,其中一只老虎在山崖上捕猎山羊,山崖下下面有几只小老虎,又有一只不大不小老虎偷偷摸摸靠近小老虎。

    其中不大不小的老虎画得最奇怪,像人一样站着,其他老虎都是四足落地的。

    “这是什么意思?”米嘉问。

    “这一页说的是偷老虎,有诀窍的。要趁着母老虎出去捕猎的时候去偷。”麦大爷说,“至于怎么找到老虎巢穴,我就不懂了,这些歌诀我都没有记下来。”

    “偷小老虎啊。”米嘉仔细看,忽然看明白了。

    那个不大不小的老虎,其实并不是老虎,而是穿着老虎皮衣的人!说的是要穿着老虎衣服去偷小老虎。

    麦大爷翻开第二页,画的是小老虎被关在屋子里,穿着老虎皮衣的人拿着食物引诱老虎。

    “这个是说偷到小老虎以后怎么驯养。”麦大爷说,“主要就是靠饿,把小老虎关在屋子里饿着,饿到它没力气受不了,再给东西吃。如此反复,小老虎就会屈服。以后就算放它走,它也不会走了。”

    “为什么?”米嘉问。

    “它总觉得外面随时可能会饿死。”麦大爷说。

    这就是那个什么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吧,米嘉说:“后面呢?”

    “具体怎么做,我也不懂。”麦大爷继续往后面翻,有的画着老虎独自捕猎,有的画着两头老虎相遇。

    还有的画着人穿着老虎皮衣,和老虎一起行动。

    这些画的画工很差,勉强有那么一点意思而已。应该不是米同亲自画的。米同好歹算是个画家呢。

    再往后面翻,却出现了一幅满是线条的东西。这些线条周围写着一个个小字,都写得模糊不清,很难认出来。

    “这是什么?”米嘉问。

    “不知道。”麦大爷摇头,“我爷爷传给我父亲的时候跟他一页一页解释过的。可是我父亲传给我的时候就没仔细说了。一来他自己也不是很懂,二来那时候他喝的酒太多,脑子糊涂了。”

    “你也不知道啊。”米嘉正想翻过去,忽然脑子一动,想到了什么。

    “这些线条有什么好看的?”孟若婷问。

    “这些线条……”米嘉拿出一张地图来,跟这些线条仔细对比,看了半天,他一拍大腿,“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孟若婷问。

    “这一幅地图。”米嘉说,“地下溶洞的地图!”

    “啊?”孟若婷仔细看,看了半天还是摇头,“我看不出来。”

    “你看上面,这里有个船字,就船老古山。”米嘉说,“通过着下面的溶洞,可以通到各处。这里有个神字,就是神仙洞,这边有个小字,应该就是小坑村。”

    “可是位置距离不对啊。”孟若婷对比米嘉拿出来的地图说。

    “古代人哪里有正经地图,官方画的地图,比例尺都不一定正确,别说这种是私下自己画的。”米嘉说。

    清朝的时候,华夏的科技发展比不上西方,画的地图很没谱,还是靠着传教士,才给华夏画了个大致准确的地图。

    米同身边显然没有传教士帮忙,地下溶洞要勘探也很不容易,画出来的地图当然不准。

    不过这个地图很有价值,因为在这幅地图上,所有的地下溶洞,都是连起来的!

    可以从任何一个洞穴口进入,然后从另外一个洞穴口出来!

第四九三章 地下路线() 
米嘉派了很多人去溶洞里面探测道路,把里面的情况基本都探清楚了。问题是这些地下溶洞里面还有暗河。

    暗河的情况很复杂,要探索很困难。潜水本来就难,洞穴潜水又比普通潜水困难百倍,拥有洞穴潜水证的人都没几个。

    龙津本地是找不到人的,连省城都没有,得去发达的大城市才有。请回来人家干活倒是很卖力,问题是地方太大,只能一个个地方慢慢来。

    到现在过了这么久,连一个角落都没探测完。从这张地图来看,所有的地下洞穴,都可以互通的。

    当然,有了地图不意味着一定要按照地图走。过了这么多年,谁知道下面的情况怎么样了。

    不过按图索骥,总比自己慢慢摸索要快。米同利用这些洞穴是用来走私的,肯定不会去太危险的地方,要不然还不如在上面山林里走呢。

    “你先签名吧。”胡大志拿出一份合同来。

    “签了名就可以出去吗?”麦大爷问。

    “你现在就可以出去,又没人拦你。”胡大志没好气的说,“你签了名,我们给你分房子,让你在外面有地方住,比你这破烂房子强多了。”

    “我没什么钱的。”麦大爷说。

    “没关系,你是孤寡老人,有补贴。再说我们是亲戚,怎么也得多照顾。”米嘉说。

    “我的意思是说,出去了,能不能……找个老伴啊?”麦大爷很是不好意思的问。

    “这个啊,当然可以啊。”胡大志说,“现在这种事很平常的。”

    “那就好,那就好。”麦大爷立即打包好东西,“我们马上就走吗?”

    “签了名马上走吧。”胡大志说。

    “这里这么多蔬菜瓜果怎么办?要不还是过几天……”麦大爷有些顾虑。

    “都不要了吧。”米嘉说,“吃的外面多得是。”

    “那就走吧。”麦大爷说。

    一路下山,麦大爷走着走着,回头看了一眼,心里很是惊慌。毕竟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

    下了山,上了车,麦大爷看着车子,有些畏缩。

    “上车啊。”米嘉说,“我们开车过去。”

    “从来没坐过这么好的车。”麦大爷说。

    “也不是什么好车。”米嘉说。

    今天开的是一辆越野车,的确不是什么好车。这种地方地形太崎岖,开豪车也没用。

    “上回我坐车,还是十几年前,坐的拖拉机。”麦大爷苦笑。

    车子发动起来,一路开下去。乡政府附近充满了狂欢的气氛,到处张灯结彩,炮仗此起彼落。

    乡政府唯一一家餐厅挤满了人,还有很多做宴会餐饮的流动师傅也跑过来,客人也不少。

    “好热闹啊。”麦大爷说。

    “他们都签了名,就等着搬迁。”胡大志说。

    “也没这么快,房子再怎么也要半年以后才能修好。”米嘉说。

    “要半年啊?”麦大爷说。

    “你不同,你先到我家去住。”米嘉说。

    “那太麻烦了吧。”麦大爷说。

    “不麻烦,我家里地方大得很。”米嘉说。

    很快到了大桥村,现在已经改名叫做大桥镇了。村委会也挂了个新牌子,变成大桥镇镇政府。

    米嘉没有停留,而是长驱直入,到了一栋两层的小楼旁。这儿是米老太爷家。

    米老太爷见到米嘉,问:“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我发现了我们米家遗落的分支族人!”米嘉说。

    “遗落的族人?”米老太爷一愣。

    米嘉说出来的时候不觉得什么,说完了一品味,好像也太中二了。遗落的分支,隐秘族人,好像什么三流网络游戏要开新种族一样。

    “老太爷,这位是麦大爷。”米嘉介绍说,“他是神仙洞乡无名山人。”

    “还是个小年轻嘛,大什么爷。”米老太爷不以为然。

    麦大爷年近七十,在别人面前可以从长辈,在上百岁的米老太爷跟前,只能算年轻人。

    “麦大爷,这位就是我跟你说过的米老太爷。”

    “老太爷好。”麦大爷畏畏缩缩的说,“小名阿孔,不敢叫大爷。”

    “阿孔你不是姓麦的嘛?怎么说是我们米家的遗落族人?”米老太爷问。

    “我祖上传下来,说我们家本来不姓麦,因为造反,改了姓名隐居在无名山。”麦阿孔说。

    “原来是这样,那倒的确很有可能。整个龙津,也只有我们米同老祖造过反。其他人都没有这个魄力。”米老太爷说,“可是要入族谱的话,光是这么个传说不够。”

    “还有这个。”米嘉拿出麦阿孔的书。

    “这是什么啊?”米老太爷翻看一看,“好像是……古书。”

    “这是我们米家秘传的驯养老虎之法!”米嘉说,“你看这上面的人,就是穿着老虎皮衣的。我们米同老祖也是穿着老虎皮衣去走私盐,这老虎皮衣的实物,一直在小坑村传承。上次我给老太爷那个。”

    “对啊!我看过的。”米老太爷仔细看,“真是穿着老虎皮呢!”

    “对啊,这上面还有地图。”米嘉说,“是地下溶洞的地图。你看这儿,这个船字就是船老古山,这个神字应该就是神仙洞,还有这个小坑,应该就是小坑村。”

    “就是这个啊,真是太好了,又找到了祖先的遗物。”米老太爷老泪纵横。

    “这份东西流传下来,其实可以东山再起的,可惜就是传承出了问题,麦大爷家里忘记了初衷,一直恪守祖训,在无名山隐姓埋名。”米嘉说。

    “真是可惜,要是尽早恢复走私盐的话,说不定我们米家早就复兴了。”米老太爷说。

    “那我也不会一辈子呆在无名山,连媳妇都娶不上。”麦阿孔长吁短叹。

    “也说不定被官府发现,抓去砍头。”米嘉说。

    “等到清朝灭亡再做就行了吗。”米老太爷说。

    “清朝灭亡的时候,走私盐可赚不了钱。”米嘉说,“那时候得走鸦片,就变成毒品贩子了,等解放了被人抓起来枪毙。”

    “这倒也是。”米老太爷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对对,焉知非福。”麦阿孔说。

    “既然是本家兄弟,你怎么打算呢?”米老太爷问。

    “我孤身一人,也没什么打算。”麦阿孔说。

    “孤身一人?没有老婆孩子吗?”米老太爷问。

    “没有啊。”麦阿孔很惭愧,“我们家的祖训,要呆在无名山,绝对不可以离开。以前谈过一个媳妇,看我们家这么远这么穷就跑了。”

    “可惜。”米老太爷说,“既然如此,不如你改回米姓,认祖归宗,我们给你说一家媳妇,再找个米家的子弟过继给你,让你死后也能入祖坟,不至于孤苦无依。”

    “这样也好。”麦阿孔答应下来。

    “那你这本书,就捐给米家了。”米老太爷说。

    “我留着本来也没用。”麦阿孔说,“要是有用的话,那就拿去把。”

    有了这本书,米嘉终于可以把米同的一声勾勒出来。他从小志向远大,想要恢复家族荣光,刻苦读书,写字画画,可惜没考中秀才,只好去走私盐。

    走私盐他也不走寻常路,穿上老虎皮,化妆成老虎,走地下溶洞,基本万无一失。

    要是碰上官兵围剿,直接把真老虎放出来,官兵自然会退走。平时还可以带着老虎一起走私,大大减轻野外的危险。

    走私盐累积了一定身家,又碰上大水灾,数万灾民流离失所,官府置之不理。于是米同拿出钱来,买了粮食来赈灾。

    县令谋夺这批粮食,米同一怒之下造反。攻破县城之后,退入山林当中,安排子弟改名换姓躲避。

    一部分留在小坑村,一部分去到神仙洞乡无名山隐居,同时把老虎皮衣和技巧本领都记了下来,分别传下去。

    “对了,祖上还传下来其他东西吗?”米嘉问。

    “传了不少东西下来,不过这么多年都坏掉了。”麦阿孔说,“到我这一代,只剩下这本书。”

    “如果你想起还有什么东西,随时来找我。”米嘉说。

    “好吧。”麦阿孔说。

    米嘉拿着书翻来翻去,上面的字实在是太潦草了,米嘉花了吃奶的劲也看不出来。

    不过没关系,可以找专家。正好张弓已经来了,米嘉立即联络了他,把书一页一页拍照送过去。

    “这个字写得很差,明显是没练过字的人写的。”张弓一看就下了结论,“不是米同的手笔。”

    “不是米同啊。”米嘉有些失望,“那上面写的是什么?”

    “我看看啊。”张弓说,“咦,这倒是有些意思。”

    “什么意思?”米嘉赶紧问。

    “作者自称是米同的儿子,叫做米发。米同造反失败以后,害怕官兵把他们家一网打尽,全家处死,所以让米发带着老婆儿子在无名山隐居。还让米发的儿子改姓,装作互不认识。”张弓说。

    “对,没错,是这样的。”米嘉说。

    “至于留在小坑村那些儿子,就没法子了,要是被官府查出来杀了,只能怨他们命不好。”张弓说。

第四九四章 牺牲() 
“命不好?”米嘉问。

    “这里说官府腐败无能,可米同毕竟是造反,十恶不赦的大罪。要是米家全都藏起来,官府一个人都找不到,没有办法交代。”张弓说。

    米嘉听着觉得有些不对劲,“这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些留在小坑村的,是用来吸引官府注意力的牺牲品?”

    官府腐败无能,所以抓了人就该满意了。米发一家藏在船老古山旁边的深山里面很难找,但是其他孩子在小坑村很容易找,只是改了姓而已。

    随便让官府抓几个,就可以去交差了,说抓到了米家上下,全都拿去砍头,这单造反大案就可以了解了。

    明明都是自己的后代,这么厚此薄彼好吗?米发固然重要,难道其他儿子可以随便牺牲?

    米嘉的祖先也就是运气好,要不然真的被官府抓起来,现在就没有米嘉这人了。

    也亏那时候的官府真的腐败无能,连小坑村的米家人都没抓。也说不定抓了几个,米嘉米老太爷等人的祖先只是没被抓到逃过一劫。

    “上面倒也没说这么明白。”张弓说。

    “但的确是这个意思吧。”米嘉说。

    所以米嘉的祖先是被放弃的,这个事实也真是太让人伤心了。这么看的话,也活该麦阿孔被困在山上一辈子。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麦阿孔的祖先躲在山上,固然是安全了,可是也被困死。

    小坑村的米家人丁繁衍,慢慢的又变成了大家族。反而无名山上的米家后代逐渐消亡。可见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其实米嘉也知道米同为什么要这么做。在米同看来,既然已经造反失败,那全家都处于极度危险当中,能保住一个儿子已经不错了。

    至于其他人,只能听天由命。可是能理解并不等于米嘉能接受,虽然事情已经过了这么久,米嘉还是很生气。

    可惜米同已经死了,想报复都没法子报复。

    “后面呢?”米嘉问,“这本书后面在说什么?”

    “后面说米家的本事都记在这本书里,只要等以后风头过了,用书上的本事,就可以再做私盐,积攒财富,光大门楣。”张弓说。

    “可是他写的字太潦草,后人没上过学,根本看不懂。”米嘉也是无语了。

    “所以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张弓说。

    “这上面说的本事,就是训练老虎吗?”米嘉问。

    “对,上面说训练好老虎,就可以在龙津山林里面安全行动,从省城运私盐到龙津卖。”张弓说。

    “原来是从省城运私盐来龙津卖啊。”米嘉说。

    “那当然啊。”张弓说,“你原来不知道的吗?”

    “我原来以为是从龙津县城运私盐到乡下各个乡村。”米嘉说。

    “乡村这么穷,能买多少盐呢,还要辛辛苦苦运到各个村子去,太麻烦了。做零售的利润,怎么都比不上批发。”张弓说。

    米嘉一想也是,不论古代还是现代,财富都集中在城市,乡下完全比不上。

    要赚大钱,必须从县城想办法,米同从省城走私盐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