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

第28章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第28章

小说: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什么猪啊?”米嘉问。

    “是我们最新培育出来的猪种,龙津猪!”战乐说,“这猪味道可好了,就好像雪花牛肉一样。阿彪,拿一块龙津猪肉过来。”

    壮汉用托盆碰了一块猪肉过来,这肉果然很好看,瘦肉当中夹杂着雪花纹理,就好像雪花牛肉一样。

    “我花了好几年时间培育出来的猪种,全国首创,国际领先,是不是很厉害?”战乐说。

    “很厉害!”米嘉很是佩服。

    “别听我爸胡说。”战兰说,“培育猪种是很长期才能见效的工作,哪有几年就培育出来的。这个龙津猪的品系特征根本不稳定,还不能叫猪种。”

    “现在不稳定,以后可以慢慢稳定嘛。”战乐说,“只要能够申请农业补助基金就行。我们龙津以前从来没搞出过新品种,多露脸。”

    “根本通不过审议。”战兰说。

    “审议的事你知道个屁,年年有补助,年年有新品种,你见过有几个大规模推广的?不都是龙津猪这样。”战乐说。

    “人家才没这么虚。”战兰说。

    “虚什么,不都是一分吹十分?”战乐说,“小米啊,你要是一年赚不到一百六十万,也不用怕,到我的养猪场来帮我养猪,养个十年八年的,不但能还清债务,还能赚很多钱呢。”

    养猪?米嘉从来没想过要做养殖业,整天对着猪粪,要对十年八年?还是努力赚钱吧,只要赚够一百六十六万,立马就能成为千万富翁。

    “来来来,再喝!”战乐说。

    “好,喝!”米嘉也放开了,担心那么多干什么呢,反正赌注已经下了,看看酒杯里面只剩下半杯,“我干了!”

    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到底还是没能把半杯酒喝完,还剩下一个底。

    “你这小伙子不老实啊,说干了还留着养鱼呢。”战乐笑着打了个嗝,也拿起杯子,“我这才叫干呢!”

    说着一口下去,把整杯酒都喝干了,又打了一个嗝,忽然脸色一变,哇的一下吐了一地。

    “我都叫你别喝了!”战兰怒吼,“你看看这都什么样子了!”

    “就是吐了一下嘛,没关系的,吐完还能继续喝。”战乐说。

    “喝你个大头鬼!”战兰说,“给我去床上躺着!”

    “好吧好吧。”战乐摇摇晃晃的站起来。

    阿彪赶紧扶着战乐走向卧室。

    米嘉觉得有些尴尬,对战兰说,“不好意思是我不好。”

    “我爸不好,他以前就这样,喝酒没节制,喝得胃出血进医院。要不是在监狱休养了几年,我怀疑他现在身体早就垮了。”战兰说。

    “看着身体还好啊。”米嘉说。

    “在山里没人陪他喝酒嘛。”战兰说。

    “下次我也不喝了。”米嘉赶紧说。

    “喝是可以喝一点,不能喝多。”战兰说。

    “那……我先走了吧。”米嘉说。

    “走什么啊,你也喝了不少,今天晚上在这里休息吧。”战兰说,“我们这里有客房的。”

    她带着米嘉出了大门,走到小楼后面,这里有个院子,院子里又有一栋小楼,里面布置得好像宾馆一样,床铺洗手间一应俱全。

    “这里有睡衣睡裤,刚洗过,很干净,你看看需不需要。”战兰打开衣柜说。

    “好的。”米嘉说,“你去照顾你父亲吧,不用管我了。”

第五十五章 善意第三人() 
米嘉挣扎着洗了澡,换上衣服,躺在床上,反而睡不着了。窗外黑乎乎的,一点灯光都没有。也没有声音,只有虫鸣。

    米嘉是城里长大的,听不出来是什么虫子叫。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起来喝水的时候顺便推开窗户,,外面银河倒悬,无数星星挂在天空。在城里是看不到的。

    盛夏时节,山风还颇有寒意,刺激得米嘉连打几个喷嚏。在这种地方住也不错吧,如果一年赚不到166万,在这里养猪也不错?

    拿起手机看时间,米嘉瞬间就改变了主意,不行,必须要赚一百六十六万成为千万富翁,不能在这里养猪,这里居然没有4g信号!

    一发现没有4g信号,米嘉就浑身不对劲了。拿出手机打开,游戏玩不了,视频看不了,只能看看文字新闻。

    可是看文字新闻,连图片都被打了马赛克,好像回到了以前2g的时代。这种地方坚决不能呆。

    玩不了手机,只能看着天上的银河,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沉沉睡去。

    米嘉是被阳光晒醒的,已经是早上了。阳光照耀下,养猪场整片花海欣欣向荣。

    可惜还是没有4g。

    米嘉刷牙洗脸,换上自己的衣服,昨天的衣服又有汗味又有酒味,很是熏人,赶紧告辞回家去换衣服。

    有人敲门,米嘉过去一看,是战兰。

    她换了一身连衣裙,端着一大碗面条,还拿着一袋衣服。

    “吃早餐吧。”战兰对米嘉说,又给了他衣服,“这是我们这儿饲养员的衣服,你看看合不合身。”

    米嘉不喜欢穿别人的衣服,可自己的衣服实在是太臭了,赶紧换上,还挺合身的。

    “你吃了吗?”米嘉端起面条,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我吃过了,习惯很早就起床。”战兰说。

    “这么早啊。”米嘉说,现在才六点多,战兰是几点起的?

    面条是手擀面,加了一堆猪肝瘦肉做浇头,非常的好吃,米嘉稀里呼噜的吃完了。

    “味道怎么样?”战兰问。

    “很好吃。”米嘉说。

    “就是昨天我爸说的龙津猪。”战兰说,“这猪肉肥肉率太高了,虽然长得像雪花牛肉,吃起来太肥腻。”

    “很好吃啊。”米嘉说。

    “这是里脊,瘦肉多,还能入口,其他部位都太肥了。”战兰说,“我爸说的话你不用放在心上。”

    “什么?”米嘉问。

    “那个一百六十万。”战兰说,“没道理叫你出这个钱。”

    “毕竟是我主动借用了你父亲的名号。”米嘉说。

    “借用一下名号就要一百多万?”战兰说,“借飞机都没这么贵的。”

    “其实我已经想好怎么做了。”米嘉说。

    “这才对嘛!”战乐一身运动装从窗口冒出来,“年轻人就是要有志气,一年赚一百多万算什么。”

    “好啊。”战兰说,“小米,我借你一百六十万,你拿去给我爸,让我爸给你一千万,你再把钱还给我。”

    “喂喂,这也太赖皮了吧!人家说女生外向,也没有外向的这么厉害的吧?”战乐说。

    “不用,我真的有办法。”米嘉说。

    “什么办法?”战兰问。

    “我有个房子……”米嘉说。

    战乐马上就打断了他:“卖房子也不能算利润!”

    “我不是要卖房子。”米嘉说,“我那个房子价值大约一百万,我想用这套房子做抵押,跟你借六十万。”

    “不用抵押,我借给你就行。”战兰说,“你借钱干什么?”

    在拆迁区有一栋烂尾楼。这栋烂尾楼的产权很复杂,首先地是百货公司的,龙津百货公司已经破产了,破产之前他们把土地卖给了一个私人老板。

    破产之后,百货公司的债主告上法院,说这块地的售价明显偏低,是百货公司管理层利益输送,要求法院追回土地,还向检察院和纪委举报百货公司领导层。

    那个私人老板一看不对,马上把土地卖给了另一个老板,自己跑了。于是债主们继续告法院,要求另一个老板把土地还回来。

    那老板当然不干,这块土地手续齐全,他买的时候又不知道有问题,按照善意第三人原则,债主们最多应该跟旧老板要钱,土地是属于新老板的。

    可是新老板去建楼,立马被债主们组织人马封了,根本搞不下去。新老板没法子,只好又把地卖掉,卖给了一家外地公司。

    外地公司不了解情况,兴冲冲跑过来建房,被债主们围堵了,房子建了一半,实在建不下去,只好停工,变成烂尾楼,一直烂了好几年,直到现在。

    要拆迁,烂尾楼所在的地块升值了,眼看谁抢到这块地,谁就能赚一大笔,债主们和外地公司对抗更加激烈,一边在法院打官司,一边互相举报,一边组织人马打架。

    现在拆迁通告还没出来,债主们和买地的外地公司对抗还没激化,米嘉要赚钱,就落在这个烂尾楼上。

    “产权这么复杂,要怎么赚钱?”战兰问。

    “那还不容易。”战乐说,“现在去跟那个外地公司把地买下来,然后突击建房子。因为产权有争议,肯定能压价。谁来要债就把谁打出去!”

    “这倒也行,我们是善意第三人。”战兰说。

    所谓的善意第三人,即该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通常是指非法交易中,不知情的,已经办理了登记的权利人。

    无权处分他人动产或不动产的占有人,将动产或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以依法取得对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

    受让人在取得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赔偿损失。

    从法律上来说,就算百货公司真的非法把土地出售给第一个私人老板,那也是债主们和百货公司还有第一个私人老板的问题,和第二个老板还有外地公司无关。

    可社会上的事,哪里有这么理想,我们又不是法治社会。债主们找人把工地围起来,殴打工人,拦截工程车,工程就干不下去。

    尤其是现在要拆迁,牵扯到这么一大笔钱,谁都不会轻易让步。无理也要搅三分,何况人家还觉得自己很有道理。

    “不用。”米嘉说,“我有办法。”

    “好啊,我就看看你有什么办法。”战乐说。

    “我和你一起去。”战兰说。

    “我先回家换一套衣服。”米嘉说。

    开着战兰的奔驰车出了养猪场,开了十几公里,总算回到了有人烟的地方,回头一看,恍如隔世。

    回家换了衣服,米嘉兜兜转转,来到山边路,在山边路的末尾,有一栋烂尾楼。这烂尾楼面积不小,已经建了五层,工地上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堆得到处都是。

    工地一个人都没有,连看门的都没有,工地里面的值钱东西都被拿光了,只剩下些不值钱的烂木头之类。

    “就是这个?”战兰问。

    “没错。”米嘉说。

    他走上前,围着工地转了一圈。

    “没人值班?可以去国土局查业主的联络方式。”战兰说。

    “我不是找业主。”米嘉摇摇头。

    “不是找业主,来这里干什么?”战兰问。

    很快米嘉找的人就出现了,两个瘦高个年轻人匆匆忙忙走了过来,对米嘉说:“这位老板,你们到这里来有什么事?”

    “你们是九家里面的哪一家?”米嘉问。

    “啊?什么?”两个瘦高年轻人都是一愣。

    “百货公司还有九个债主,你们是哪一家的?”米嘉毫不客气的问。

    米嘉知道债主们肯定派了人盯着这栋烂尾楼,要不然外地公司偷偷把楼卖掉,或者和拆迁的签了合同拿钱,债主们要追债就更难了。

    两个瘦高年轻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个说:“我们是龙津制药厂的。”

    “你们是龙津制药厂的啊。”米嘉顿了顿,不出意料,和他想得一样。

    龙津制药厂原来是个地方国企,因为规模小,技术落后,所以一直在亏损,到了新世纪撑不住只好破产改制。

    改制之后就活了——不是制药有什么进展,而是把车间全拆了,建成大楼出售。虽然叫制药厂,其实是个地产商。

    不过和别的地产商比起来,龙津制药厂既没钱也没人,业务范围十分狭窄,把自己的地开发完就没得做了,拿着一笔钱,想继续开发吧不敢,干脆散伙吧又不舍得。

    于是借了不少给经营困难的地方国企,当然不是因为同病相怜,而是想低价从这些国企拿地。

    其中龙津百货公司就是一个,龙津制药厂借了钱给百货公司,成了百货公司的债主,好容易等到百货公司撑不住破产,想从人家身上吃土地,结果百货公司把地提前卖了,只剩下一些不值钱的资产。

    龙津制药厂当然不干,反正他们有钱没业务,公司里一大帮子国营期间剩下来的老员工,死命盯着烂尾楼。

第五十六章 龙津制药厂() 
“带我去见你们领导。”米嘉说。

    “额……请问你是有什么事?”头一个年轻人问。

    “有什么事也不是你能处理的。”战兰说。

    “好吧。”另一个年轻人说,“跟我来。”

    他们开着一辆小破电动车在前面领路,米嘉再后面开着奔驰。很快到了龙津制药厂,这儿已经完全没有制药厂的痕迹了,变成了十几栋商住大楼。

    制药厂的办公室在其中一栋楼里,门口摆着一个硕大的药盒子模型,上面刻着龙津制药厂五个大字,其实它们已经二十多年没生产过一盒药了。

    听说米嘉是来谈烂尾楼的,办公室里面呼啦啦来了一群人,为首的却不是董事长,也不是总经理,而是工会主席。

    当年改制的时候,他们发现超过50个股东就要成立股份制公司,股份制的要求太多,当时达不到,只能做有限责任公司。

    制药厂有一百多个员工,全部都要持股,谁都不肯放弃自己的股份。所以最后是由股份最多的二十个自然人持股,其他人把股份放到工会,让工会主席代为投票。

    过了这么十几年,很多股东都已经年老体衰,还有些股东另外找到了工作,或者传给了子女,很多时候没空出席股东会,工会主席作为他们的代表,获得了巨大的权力。

    股东会有什么议程,要做什么决定,工会主席支持哪一边,哪一边基本可以说赢定了。

    “周主席你好。”米嘉看过烂尾楼相关的详细资料,对制药厂的事情知道得很清楚——那资料就是制药厂内部的人写的。

    所以米嘉不看董事长,不看总经理,派了一圈名片,还要专门跟工会主席说话。

    周显是个矮子哥老头,貌不惊人,就好像街上随处可见的退休老干部一样,看看米嘉的名片,点点头说:“米老板你好。”

    “米老板是想收购山边路86号那栋烂尾楼?”董事长问。

    “我想买你们的债权。”米嘉说。

    “我们的债权?”总经理问,“那可是三百多万!”

    “三百五十万。”董事长补充。

    “连本带利三百五十万。”周显说。

    “我打算出五千块。”米嘉说。

    “五……五千?你开什么玩笑!”董事长站起来。

    “我并没有开玩笑。”米嘉说,“龙津百货公司已经破产了,没有任何财产剩下,这三百五十万根本一分钱都不值。”

    “一分钱都不值,你花五千干什么?”董事长冷笑。

    “你是为了烂尾楼吧,虽然烂尾了,也要按照建筑物的标准拆迁,我算一平两万,这么大栋楼也有五千万。”总经理说。

    “那栋楼一分钱都不值。”米嘉说。

    “你胡说什么?”董事长说。

    “烂尾楼那块地下面是个矿坑,根本不能用来建楼的。”米嘉说,“幸好大楼烂尾了,要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建十层,早就把矿坑给压垮了。”

    “这怎么可能!”董事长惊呼。

    “烂尾楼在山边路,那座山是矿山。”米嘉说。

    准确的是,是煤矿,山边路的山里有煤矿。这里的煤品质不算高,改革开放之后就关闭了,现在山上还有一个矿石博物馆。

    “那都是山边了!矿坑不在这边。”董事长说。

    “难道你以为以前的人就不会乱采乱挖?”米嘉说。

    “你有什么证据?”董事长问。

    米嘉拿出手机,登录龙津日报的网站,在上面查到七十年代的某一天的日报,从日报角落里面翻出一则报道给他们看。

    字迹很模糊,董事长勉强认出几个字,串在一起,“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偷采煤矿案件。”

    “对挖掘出来的矿坑进行填埋处理,不会影响人民群众居住安全。”总经理往下读。

    “这也不能说明什么。”周显说。

    “是啊是啊,上面都说没影响。”总经理说。

    “还有后续。”米嘉又找到八十年代的一片报道,这次字迹清晰很多。

    说的是山边路27号旁边发生坍塌,塌了一个大洞,里面还露出木头。专家去看过,说是下面有空洞,被雨水侵蚀所以塌了,填起来就没事。

    烂尾楼的门派是29号,就是27号旁边。27号前面是25号,门口对着路,如果是路下面塌了,不会说是27号旁边,要么说是25号,要么说是路塌了。

    既然说是27号旁边,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现在烂尾楼的位置。再配合前面哪一篇报道,事情很清楚,被偷挖的矿坑就在烂尾楼下。

    “建楼之前肯定要做勘探的吧。”董事长还有万一的指望。

    “勘探报告那种东西,谁会认真做。”总经理苦笑。

    “而且我们逼得这么紧,那边赶着开工,怎么会仔细勘探,肯定是找人随便看看就算了。这里填埋了两次,仔细勘探才能发现。”周显也说。

    “一开始不是准备建十层的吧?”米嘉说,“我记得原来是打算建六层的居民楼吧?”

    “对,百货公司原来打算建六层的宿舍楼,一次过把有资格分房但是还没有分的人全解决了,然后再破产。”董事长想起来就生气。

    “我们本来跟百货公司的老总商量好了,他们出地,我们出钱,建六层,各分一半。”总经理说,“谁知事到临头他们变卦,把地偷偷卖给别人!”

    “后来卖来卖去,设计也变来变去,最后变成十层电梯楼。”米嘉说,“幸好建了五层就停了下来,要是建成了十层,只怕已经塌了,不知道会害死多少人。”

    “拆迁的时候会怎么样?”董事长吃不准。

    “拆迁的时候人家肯定会仔细勘探啊,旧城改造是要整片区域重建的,把周围全都勘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