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

第86章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第86章

小说: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知道人家做不下去?”聂处长问。

    因为有历史的教训,不过这话没法子说。

    “我为了这个项目筹集了上百亿资金,当然知道盈亏点在哪里。”米嘉拉大旗充虎皮。

    百亿资金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数据,虽然筹集百亿资金和知道地产项目盈亏点其实完全是两回事,聂处长还是被说服了。

    “你的盈亏点,不一定是人家的盈亏点。”聂处长说,“太康地产是个大型地产公司,做过很多地产项目,他们肯定有一套省钱办法。”

    “那么是哪里可以省钱呢?”米嘉问,“是拆迁?”

    拆迁当然不能省钱,拆迁省钱,就等于是被拆迁的拿钱少了。钱越少,矛盾越多,出事的可能性越大。

    “还是建筑费用?”米嘉又说。

    建筑费用当然也是不能省的,谁都是在外面找现成的建筑公司,再大的地产商,也不会养着一个建筑公司。

    既然大家都在外面找,那当然是给的钱越多,找的公司就越好。你老是想着省钱,建筑公司当然也会跟着省钱,这建筑质量可就要往后面排了。

    “要是说资金成本,我已经筹集了百亿现金,资金成本基本为零,太康地产能比我做的还好?”米嘉下了结论,“有可能吗?”

    聂处长被米嘉的气势镇住了,一时竟然觉得言之成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说:“人家和建筑公司是老关系了,能拿折扣。”

    “最近建筑公司生意好吗?”米嘉问。

    这是废话,当然不好,地产行业不好,建筑公司当然也不行。地产公司还流行让建筑公司垫资,等建好了再给钱,所以建筑公司压力很大。

    “生意不好怎么了?”聂处长问。

    “生意不好,有生意就要接啊,老关系能拿到的折扣,新关系当然也能拿到。”米嘉说。

    “这可不一定吧。”聂处长说。

    “我给现金,不用他们垫资啊。”米嘉说。

    无可辩驳,聂处长自己都怀疑起来了,难道太康地产打的主意是做钓鱼工程,先高价拿到项目,做一半说做不下去,在要求优惠。

    “但你这零元投标也太离谱了!领导不可能答应的。”聂处长说。

    “那么领导就喜欢太康地产做一半跑路,留下一地鸡毛?”米嘉说。

    “人家又不一定会跑路,最多就是要多点优惠条件。给再多优惠,至少有二十亿垫底。你这一分钱没有,出多一块都是亏。”聂处长说。

    “我也可以出二十亿。”米嘉说。

    “真的?”聂处长站起来。

    “但是这一点意义没有。”米嘉说。

    “怎么叫没意义?前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政府运转到处都需要钱。”聂处长说。

    “只要项目成功了,以后能收钱的地方多的是,卖楼收地税就不止二十亿了吧。要是项目没做成,旧城区乱七八糟,善后也不止二十亿。”米嘉说。

    “你这强词夺理。”聂处长说。

    “怎么就强词夺理了呢。”米嘉说。

    “你一万一平做什么拆迁,人家最高开三万!”聂处长说。

    “我给现金。”米嘉说。

    “现金也不能差这么远。”聂处长说。

    “三万一平的话,总的拆迁费用是多少?”米嘉问。

    “这个……也不全是三万一平。”聂处长说。

    “好吧,我算两万五一平,总的拆迁费用是多少?”米嘉问。

    “上面没有把总数列出来。”聂处长说。

    这时候其实是没法子列的,因为很多产权都还没清晰,得先登公告,然后让业主把产权搞清楚了,然后才能谈拆迁赔偿。

    还有拆迁区各栋大楼的土地性质,住宅和商铺的赔偿完全不同,住宅少商铺多,可拆迁区有很多是住宅改的商铺。

    改完了有些有手续,有些没手续,有些手续不全,这怎么算都没搞清楚。

    还有一些老公房都不是住宅用地,而是当年的工厂或者仓库,是工业用地,一直没转过来。

    可人家住这么久了,你硬说不是住宅是工厂,要少赔钱,人家肯定不干。

    这些都是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违建。几十年下来,几乎每一栋房都有违建的部分。

    有些是搭了厨房,建了柴房,把阳台改建成房间,有些是把公共区域据为己有。

    这些问题不解决,肯定估算不出来的。

    你要是把这些违建也按照住宅价格来赔,几十亿都不够赔。要是折价,怎么折要搞清楚。要是统统不算了,那也是个麻烦。

    “连估算都没有。”米嘉说,“他们连拆迁大约多少钱都不知道,就敢说这个项目能赚钱?”

    其实并不是,太康内部是有个估算数字的,但是这个数字不可能拿出来说,因为不能把详细数据和计算方法写出来。

    有安公子在,死几个人完全能压下去,拆迁费用能够压到合理范围。这种事情怎么能写到投标文件上面呢,只能含含糊糊说最高三万。

    聂处长也不知道太康地产的心思,不由觉得米嘉很对,“他们这是存心钓鱼啊。”

    “还有项目建设时间,连拆迁都不知道多少钱,就能把时间搞清楚了?要是拆迁不顺利怎么办呢?是硬拆还是丢下不管?”米嘉说。

    不拆迁完,肯定是没法子搞建设的,时间当然也保证不了。

    “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聂处长问。

    最好就是不要搞什么旧城改造了,大家好好开发郊区就完了。等以后大家都搬到郊区,就建个新城中心,旧城区这里放着就行。

    不过都开始招标了,还是聂处长自己做的项目,说不要做了他肯定听不进去。

    “总之我就是这样的条件,要是领导觉得能做,那就让我做。要是领导觉得不行,那我就不做,把钱都退掉,保证不少一分钱,不会造成社会动荡。”米嘉说。

    他已经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把龙津的流动资金吸住一个多月。没让有缘贷有缘币泛滥。

    今后的事,他已经管不了了,重生福利用光了。资金要是还被有缘贷有缘币抽走,米嘉也管不了。

    “你这条件真不行!”聂处长说。

    “不行我也没办法。”米嘉说。

    “要不政府再给你一些优惠,你改一下条件。比如说你也出二十亿,这二十亿可以延后付款,开发完卖了楼再给。给也不用一次给,还可以分期付款。然后我们再给你其他生意税收优惠,这二十亿全部用税收优惠返还给你!”聂处长说。

    米嘉有个屁其他生意,要不是有缘贷,他早就拿着自己的几千万回家享受生活了。

    “看来政府还没明白。”米嘉说。

    “没明白什么?”聂处长问。

第一六九章 没明白() 
没明白这次的旧城改造会失败,米嘉坚决不让步。就算不能让旧城重建计划太死腹中,至少也别惹祸上身。

    “旧城重建计划并不是一个能赚钱的项目。”米嘉说,“这个项目对龙津对人民是好事,对地产公司可不一定。市政府把这个项目当土地拍卖,从一开始定位就错了。”

    “那你说是什么?”聂处长问。

    “是招商引资。”米嘉说。

    “招商引资?”聂处长一愣。

    “就好像农村要做开发,划出一块地来,在外面招商引资。土地本身不用钱,建好了大家一起用,一起发财。”米嘉说。

    “你这么说到时有点道理。”聂处长说。

    “如果一开始就当土地拍卖,先收一大笔钱,不管地产公司能不能做成,能不能赚钱,那是没有办法做好的。”米嘉说。

    “沉没成本越大,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就越强。”聂处长说,“不收这么一笔钱,拆迁遇到困难,很容易就放弃了。”

    所谓的沉没成本,指的是你已经给了的钱。好像一款手游,要是你一分钱都没花过,那玩着玩着可能就不玩了。

    要是你已经花了好几千,那没什么事情都会继续玩下去。要是花了几万块,那肯定每天登陆,不放过任何一点体力。

    要是投了几十万……那你肯定是有钱人,这么点钱也不会放在眼里。这些已经投入的钱就是沉没成本。

    “收了这么一笔钱,拆迁遇到困难就不会放弃了吗?”米嘉说。

    “总比不收好。”聂处长说。

    “你觉得太康地产不会提出延后付款?他们会一开始就把土地款交齐?”米嘉说。

    聂处长无话可说,太康地产肯定不会一开始就给钱,肯定会申请延迟付款和分期付款。

    而且太康地产肯定会建一个项目公司,用项目公司来具体承担项目,万一不行,直接把项目公司破产。

    人家也不怕你龙津制裁,太康是个大公司,在龙津没什么项目。不守承诺就不守承诺了,你龙津政府还能跑到省城没收财产吗?

    “可是你这实在太离谱了,把我们龙津当村子吗。”聂处长说。

    “如果心态不摆正的话,是没有办法合作下去的,项目注定……我就不说注定了吧,很可能会失败。”米嘉说。

    “你这,我真这么跟市长说,市长绝对不会把项目给你。”聂处长说。

    “就这么说吧,不给我我也认了。”米嘉说。

    “那你准备好把钱都退回去吧。”聂处长哼了一声说。

    “我已经准备好饿了。”米嘉说。

    聂处长看着米嘉,看了老半天。米嘉毫不退让,和聂处长对视。

    最后聂处长叹了口气,说:“看来我又要跟市长报告一个坏消息了。本来这些天市长为了城商行的事就快烦死了。”

    米嘉也不知道城商行是因为自己倒霉的,还在那里说风凉话:“龙津城商行也太不靠谱了,人家不揭发,都不知道有这么多问题。”

    “这没办法,政策性贷款本来就是会有很多坏账。要是能正常回款的,直接找普通银行做项目就行了。”聂处长说。

    “那也不能乱放贷啊。”米嘉说。

    “你申请的创业基金也是城商行发的。你赚了钱,可以还贷款。其他亏了本不能还钱的大学生创业者多得是。就算可以还钱的,利息也根本没多少。这个项目一开始,我们就知道是要亏本的。”聂处长说。

    “那就不要做啊。”米嘉说。

    “你……你自己也是从这个项目创业出来的。”聂处长说。

    如果没有这个项目,米嘉就不会被骗钱,连房子都没了。至于之后重生,那是中彩票的性质,不能改变米嘉被骗的事实。

    “我从中受益是一回事,这不是个好项目是另一回事。”米嘉说,“本来大学生经验不足,什么都不懂,就不应该创业。”

    “只要十个里面成功了一个,就是好事!”聂处长说,“就好像你吧,你一个人带动的经济发展,比一百个失败的创业者都重要。”

    “对于社会来说也许是这样,对于那些创业者呢?”米嘉说,“一个大学生创业失败了,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还会连累整个家庭。虚耗时光,浪费钱财。”

    “难道就这么一无是处?”聂处长说。

    “不是一无是处,也许会有成功例子,但是总体来看,是得不偿失。这些钱用在别的地方会更好。”米嘉说。

    “没有这个项目,也许你正在哪家小公司打工。”聂处长说。

    “应该是吧。”米嘉丝毫不以为意,如果没有重生的话,就米嘉的条件,打工当然好过创业。

    本来能创业成功的人,没有创业扶持多半也能成功。

    比尔大门没用创业扶持,乔布斯也没有创业扶持。小米没有创业扶持,菊花为也没有创业扶持。

    “所以你说创业扶持不好是忘本。”聂处长说。

    “如果你认为说实话是忘本,那就当我是忘本吧。”米嘉说。

    聂处长盯着米嘉,又看了好一会儿,摇摇头说:“你走吧,我是劝不了你。”

    “朽木不可雕,聂处长别浪费力气了。”米嘉说。

    米嘉回到花园岛自家办公室,把张之叫了进来。

    米嘉吩咐她说:“却写个公告,很快旧城重建项目招标就要开标了,如果我们没中标的话,会立即开始退款,请大家保存好协议和收据,到时候公司会通知他们办手续。”

    “那如果成功了呢?”张之问。

    “成功了?”米嘉说,“成功了就开始投标啊,出价最高的才能拿下目标房产。”

    “我们中标的可能性大吗?”张之还有万一的指望。

    “怎么可能中标呢。”米嘉忍不住笑了笑。

    零元投标,空手套白狼,还直接得罪了聂处长,这还能中标就奇怪了。

    “一点指望都没有吗?”张之问。

    “一点都没有。”米嘉说。

    “好吧。”张之虽然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还是忍不住失落。

    从此以后,她不会对人生有任何期望,老实干活,结婚生子,平平凡凡的度过一生。至于发过的誓,要报的仇,出人头地的雄心,就当梦一场。

    看到公告,米嘉的办公室立马又回到了门庭若市的状态。无数人冲了过来,找米嘉谈话。

    “米老板,这就开始投标了吗?”

    “我们会赢的吧?肯定会赢的吧?”

    “哎呀怎么这么快就投标了,我还以为要过一阵子呢。”

    “终于开始投标了,真是等死我了。”

    “我们会赢吗?”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很有信心。

    “我们应该能赢点吧,我听说那些地产公司都不敢投标了。”

    “那当然,我们这边有上百亿资金,谁能跟我们比。”

    “中了标以后我们就自己投标吗?”

    “只有我们投标的话那不是稳赢了吗。”

    然后太康地产要参与投标的事情很快被捅了出来,大家开始担心了。太康地产可是一个大型的地产公司,实力雄厚。

    “太康地产怎么会忽然间冒出来的?”

    “这可不妙啊。”

    “他们在龙津没有项目的吧?”

    “他们不会是认真的吧?”

    “强龙难压地头蛇,不用担心。”

    可是后面消息越来愈多,大家也就越来越担心。太康地产居然出到20亿来投标,这个价钱谁都没想到。

    米嘉这里有百亿资金,可大部分是重复的诚意金,真正能用的其实没多少,肯定不够二十亿。

    “要不我们也加钱吧?”

    “对对,我们也出二十亿。”

    “二十亿可能不行,人家是大公司,我们是小公司,政府项目都优先考虑大公司的。”

    “那我们出21亿?”

    “有这么一亿一亿来加的嘛?”

    “比他们多一点不就好了。”

    “那不如出二十亿零一块。”

    “你这不是抬杠吗。”

    “你自己说的比他们多一点就行了。”

    “至少要出25亿吧?”

    “一下子多五亿,这也太多了,我觉得22亿差不多。”

    “还是24亿好。”

    “为什么不是23亿呢?”

    “差个一亿能差多少。”

    “我他妈全副身家都没有一亿!”

    米嘉从早到晚被人堵着,什么都干不了,只能一个一个去解释。车轱辘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完全变成了复读机。

    其实这些话米嘉在微信里面说过,在短信里面说过,在qq群里面说过,在公司网页上说过,还录了视频发上网。

    这些人也在微信里看过,短信里看过,qq群里看过,公司网页上看过,视频网上也看过。可他们还就是要听米嘉亲口说一遍。

    “大家不用担心,投标不只是看价格的,还要看社会效应。太康地产在龙津没有项目,根本就不懂旧城拆迁的难度。”

    通常听到这里,投资者们就放心了。

    然后米嘉语风一转,又把他们的心提起来:“不过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么大的项目,不可能没有意外。万一要是没中标,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全额退款,退款的时候大家不要着急,一个一个办手续。你们的钱都很安全的存在银行联名账户里……”

第一百七十章 要开标了() 
终于到了开标日,米嘉的公司被挤的水泄不通。从里到外全是人,连门都关不上。从金永高到张乐军再到司马朗梁小冰,全部都在。

    他们手里全都拿着手机,不停的刷新消息。时不时来了电话,简单说几句就挂断了,生怕错过了投标的消息。

    这么多老板,很多人都是认识的,即使不认识的也会有共同的朋友。所以他们还不能好好呆着,还得到处寒暄。

    人群无序流动,最后形成一片混沌,人人都满头汗水,说话说得口干舌燥,只好把外衣脱了,又没地方放,只好拿在手里,用来擦汗。

    明明已经入秋了,却构造出一片盛夏的温度。

    “大家不用这么紧张,通信这么发达,何必非要挤在一起。”米嘉连呼吸都不顺畅,好像回到了春运绿车皮火车上一样。

    米嘉就在本地读书,其实没怎么挤过春运。不过有一年他父亲在外头推销毛巾没来得及回来过年,米嘉只好去外地和父亲汇合,在年三十坐了一回绿皮车。

    那可真是难以形容的感觉,车上挤满了人,连厕所都是。还不能呆着不动,一会儿来一辆卖饮料零食的小推车,从车头走到车尾。

    就算有座位,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人家可不跟你说什么人体力学,一会儿就坐的屁股痛,想要换个姿势都不行,站起来休息一下更是奢望。

    至于味道,那可别提了,想起来就想吐。

    后来米嘉毕业了,赚了钱做了老板,本来以为再也不会受这种苦,谁知道居然会在自己的办公室被挤的动都动不了。

    “哎呀米老板,你怎么不租个大点的办公室呢!”梁小冰埋怨说。

    “是啊,我都说了让你把整栋楼租下来,你就是不听,只租一层。以后生意做大了怎么办呢?”花园岛老板金永高说。

    米嘉哪里知道这些老板会这么无聊,按照道理来说根本没必要挤在这里。至于生意做大,这次以后米嘉根本就不想做生意了。

    这时候外头不知道有谁进来了,引起一阵喧嚣,声音越来越近。

    “又是哪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