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

第92章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第92章

小说: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赚了一百万,可以给你三成,也就是三十万。”中介说。

    三十万也不少,朱工立马就找人去了。

第一八零章 齐头并进() 
原来人家早就接到中介电话了,把名额挂上网想卖的接到了电话,没挂上网的也接到了电话。开价还一个比一个高,仿佛一瞬间龙津变成了富裕地区,米嘉的项目肯定能赚钱一样。

    朱工的两百万名额卖了四百万,人家的两百万名额卖了四百五,五百万,五百五,还有六百万的。虽然说哪些开高价的都不是直接付款,而是分期或者延后,但是朱工还是觉得吃了大亏。

    这些名额有的是其他老板想要投资,大多数还是各种平台买的。龙津原来做高利贷的,做区块链的,做网络交易平台的,这段时间全都不干正事了,全都在做米嘉的项目。

    各种交易平台一窝蜂冒出来,什么地产暴富网,旧城重建网,米加网,米+网,米家网,米价网,迷嘉网,米迦网等等等等。个个都号称自己有通天的本事,其实是米嘉米老板的生意,只是因为米嘉不好亲自出面,所以才这么搞。

    大家只要买了名额,立马就能发大财。都不用等一个月之后的拍卖,只要买了,立即转手卖出去就能赚。

    龙津旧城重建是上百亿的大项目,省城无数有钱老板都想掺一脚,可惜他们押注押错了,以为太康地产会赢。所以没有买名额。结果米嘉赢了,他们全都抓瞎,要想做这门生意,只能买名额。所以拍卖名额的价钱一定会涨,涨上天。

    这种言论,大家都是当笑话看的。省城的酪胺虽然多,看得起龙津的可没几个。如果让他们来龙津做房地产,到时有人会动心。可是到龙津来做旧城重建,还没动手就要花几百上千万来买拍卖名额,开什么玩笑呢。

    结果大家都被打脸了,拍卖名额的价钱居然在一路走高。开始投入五百块,很快涨成了五百五,六百,七百,八百。到一千的时候,大家都动心了。

    管他有没有省城老板,这么涨法肯定就是有人在炒作,既然有人炒作,那就先赚一笔再说。已经有人通过炒买炒卖赚钱了,赚了好几万,其他人当然也不甘落后。

    于是大家一股脑的把自己的名额拿出来炒作了,反正绝大多数人的名额都是没用的,一块地最后只会有一个名额能够成功拍下地块,其他名额都是陪跑。

    朱工对名额的事情知道的很清楚,当然不会上当受骗,可是快进快出赚了不少,忍不住越投越多。

    “解放路三号的名额怎么价钱这么低?开价可是1000块,到现在才涨了300块钱?”朱工在投资群里抱怨。

    “这你就不懂了,解放路三号是个热门地段,名额太多,有六十多个,所以不值钱。”有人回答。

    “可是月热门的地方,就说明大家越看好啊。”朱工说。

    “物以稀为贵,看好的人多,拍卖买下来的可能性就变小了。”另一个人说。

    “这些大家都看好的地块,都有大老板投了,哪些大老板有钱,不会把名额拿出来卖的。真拍卖的时候一下子拿出几亿把地砸下来,要抢代价太大。”

    “对啊,还是看冷门的地段比较好,我觉得山边路那边的房子潜力很大。”

    “我觉得1102那块地升值潜力最大,名额的价格必将暴涨!”

    “1102是哪一块地?”

    “你这都不懂?是开善路28号。”

    “那怎么叫1102?“

    “在巨龙地产的网站上,开善路28号就是1102号地块,真是小白,这都不懂。”

    “就是,连地块代号都不知道。”别的人也一起跟着嘲笑。

    其实朱工也没注意过这个编号,赶紧去巨龙公司的网站看了一眼,果然有编号。

    “说编号干什么,万一记错了怎么办,还是说街道门牌比较好吧。”有人不服气了。

    “天真,你以为这个编号是随便给的吗?这个编号说明了巨龙公司内部对地块的重视程度。凡是1开头的就是重点监控对象,1102这块地,看上的人不多,名额只有十六个,可是潜力很大,y一旦炒起来,价格肯定会暴涨。”

    “潜力很大怎么说?”

    “要多研究规划图,1102附近的地块全都是高价值地块,有超市,有高级住宅区,还有学校。1102肯定也能涨起来。”

    “学校算什么高价值,每天放广播吵死了。”

    “学区房啊大哥,你是不是傻!这可是一中的分校。”

    “听你这么一说,好像很有道理。问题是如果别人都没发现,价格不上涨怎么办?”

    “是啊时间太短了,只有一个月,很多事情都没法子深入挖掘。”

    “别人没发现,我们让他们发现不就好了。”

    “你的意思是……我们来主动炒作,把价格推上去?”

    “没错,1102这块地现在几个放出来的名额价格都很低,我们大量囤货,然后四处放出利好消息,把价格推上去,套现走人。”

    “什么利好消息?”

    “学区房啊,一中的分校呢,那是多大的利好。”

    “这能行吗?”

    “怎么不行,就算实在不行,没人接盘,我们把地真的拍下来建房也不亏。”

    朱工动心了。这样的买卖似乎稳赚不赔,首先名额的价格就在不断上涨,然后还可以炒作,炒作不行还能自己上。简直就是完美。唯一的问题,朱工已经把自己手头的名额卖掉了,现在又要去溢价好几倍去买一个名额?

    “有谁愿意一起干的吗?”群主问,“愿意干的到我这里报名,时间太短,只有短短一个月还不到。”

    “我愿意,我出一万!”

    “一万能干什么啊,我出十万。”

    “我出五万。”

    “我出二十万!”

    朱工蠢蠢欲动,最后忍不住:“我出五十万!”

    群里顿时安静下来,好一会儿才有人说话:“牛逼啊!”

    “大老板啊!”

    “哥,以后我就叫你哥,你是我亲哥!”

    群主也是心潮澎湃,“啊,没想到爱的朱大哥居然这么有料。”

    朱工丝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网名可是他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的。

    “不敢当,不敢当。”朱工说。

    “钱肯定够了,大家就干起来吧!先去把名额买下来,再去各个交易平台放消息,就说一中已经决定了,不建分校!”群主说。

    “啊?”大家都没明白,怎么把自己最有利的条件给砍了。

    “不建分校?”

    “不建分校,而是把一中整体搬迁到校区!这个新校区就是1102旁边那个。”群主说。

    “这么大手笔?是不是真的?”

    “肯定不是啊,怎么可能是真的,一中要搬迁也不会搬到旧城区来,旧城区根本没法子扩张,四面八方都被定死了。”

    “那有谁会信?”

    群主胸有成竹,告诉大家:“我认识一中的马校长,他很快就要退休了,只要给他十万块,让他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过是吹风而已,又不是贪污受贿,谁不愿意?”

    大家一听可就高兴了,有一中校长亲自证实,一中要整体搬迁的事情谁不相信。龙津一中是龙津最好的高中,学区房一向非常热门,凡是沾上了学区的房子都很热门。1102地块得到学区房光环加持,那价格还不上天。

    第二天一中校长放了消息,1102地块的名额价格果然上天了。可是1102的涨幅甚至没有排进前五。有五六块地的拍卖名额比1120涨的更多,还有五六块和1102涨的差不多。

    学区房的光环可不止加持了1102,附近的地块都沾了光,折让投资群的群员门很不甘心,明明是他们做的事,却带着别人一起发财,还分不到钱,简直岂有此理。

    “有财一起发嘛,大家一起赚钱不是挺好的,其实这也不是没好处,受益人这么多,别人就不知道使我们干的了,我们还可以再找一个冷门名额干一票。”朱工安慰其他人。

    其实朱工并不是一个大度的人,要是别人真的沾了他的光,又不给回好处,朱工起码要难过好几天吃不下饭。之所以这么大度,是因为朱工早就预见到其他地块的名额价格也会上涨,所以提前买了不少,赚了一大笔。

    不过这些沾光的都是和1102涨的差多,还有几个涨的猛烈无比远远超过1102的,朱工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聪明人不止一拨,大家都意识到了,可以炒作好消息让名额价格上涨,然后拿去套现赚一大笔。朱工他们使用了学区房,别人的招数更猛更不要脸,看上去更加真实,投入资金更多,上涨幅度当然更大。

    各个交易所是了量价齐升,齐头并进,欣欣向荣。有的人赚了,有的人亏了。赚的人拿走了真金白银,亏的人却不知道自己亏了,还在等着价格继续上涨好赚一笔,简直就好像股市一样。

    可惜的是这么一个充满了无限可能,只要有资金有创意就能赚钱的大好生意,居然只能做一个月,时间真是太短了,要是能永远做下去多好。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拆迁一开始,不停也得停,项目总不能无限制拖下去。

第一八一章 没有新意() 
龙津的名额交易做得如火如荼,热热闹闹,不但龙津有好多人做,连省城和外地都有不少老板被吸引了过去。

    现在股市不行,房市不行,通胀又高,钱眼看着一天天贬值,谁不想找个好的投资渠道。地产项目虽然好,普通人做不了。旧城重建这么大的项目更做不了。

    忽然间出现了一个渠道,可以投资旧城重建,大家当然感兴趣。虽然说不是直接投资,而是间接投资,投的还是拍卖名额这种不靠谱从来没听说过的东西。可是能投资,能炒作,能套现,时间短,夫复何求。

    这玩意还很有保障,万一没投好,高位接盘,一狠心直接把投资名额拿下,真的吧地块拍下来,那也能赚大钱。投资收益可是一整栋楼,就算暂时亏了一点,慢慢等地产价格上涨就行。

    一年亏,两年亏,五年十年呢?始终是能够赚钱的,要是赶上一波地产行情,那可就赚大了。

    所以无数资金冲入龙津,投资到名额炒作当中。

    对于米嘉的这一系列操作,晓琪很看不上眼:“米嘉这人真是,太没有新意了,好好一个拍卖名额,给他搞得好像区块链一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炒作。肯定不会上当。”

    安公子笑着摇摇头:“明眼人,明眼人有几个?是明眼人多呢,还是普通人多?”

    这不用问,肯定是普通人多。

    “米嘉要抄名额,建交易所,也不能全部都自己干,得和别人合伙一起干。要不然一出事撇不干净自己。既然要找人干,那当然要看合作伙伴擅长什么。人家都习惯这么一整套炒作了,从邮票贵金属到比特币区块链,就只能这么搞呗,临时换一种方式,人家不会。”安公子说。

    “可也实在是太土了。”晓琪说。

    “土不要紧,又不是做科研,只要能赚钱就行,管他土不土。”安公子说。

    “搞这么土,人人都可以学,龙津几十个拍卖名额交易所,米嘉弄出来的连一半都没有。”晓书说。

    这个晓琪调查过,能给出准确的数据,“比较大的交易所有31所,小交易所100个左右,还在不停地开,没法子统计准确数量。其中米嘉直接建立的只有十所,间接和米嘉有联系的十所,其他全是野鸡交易所。”

    “这种事情当然不能全都自己干了,要真假掺杂,泥沙俱下。”安公子说,“事情全是你干的,那么功劳全是你的,过错也全是你的。这种交易所有人赚就有人赔,赚的人只会觉得自己眼光好,赔的人却肯定会怨恨。”

    “为了不让怨恨沾上身,所以要弄些假的交易所吗?”晓琴问。

    “可是正规交易所也会有赔钱的啊。”晓琪说。

    “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安公子说,“赔钱了,还能捞回来一点,割肉离场或者加大投入都可以。和那些投资了野鸡交易所钱被骗光的人一比起来,那不是很幸福吗?”安公子说。

    “那些被骗光的人,只会去怨恨野鸡交易所,不会去恨米嘉!”晓琴明白了。

    “过几天米嘉就会让警察干活,把野鸡交易所抓上一批,让大家体会一下幸福感爆炸的滋味。”安公子说。

    “还不能全抓光,得过几天抓一批,过几天抓一批?”晓琪也明白了。

    “这才能让大家不停的幸福啊。”安公子说,“野鸡交易所肯定会出现,有钱的地方就会有骗子。既然如此,堵不如疏,与其硬堵着不让野鸡交易所出现,不如对此善加利用。”

    “米嘉这些本事都是从哪里学来的?”晓琴很是惊异。

    “有些人天生就懂得很多事情,所谓生而知之。”安公子说。

    “他再厉害也没用,最多一个月的生意,能赚多少钱,要是一年说不定能赚多些。”晓琪说。

    “长有长的好处,短有短的好处。就是一个月这么短时间,所以才有这么多人投资,要是时间很长,可以仔细思考,反而不会这么热。”安公子说。

    “不管怎么说,手段还是太没新意了。”晓琴说,“我怀疑米嘉的手段不止如此。”

    “还能有什么手段?”晓琪问。

    “首先第一个,给资金解冻。原来米嘉手里有上百亿资金没错,可这些钱都是不能动的吗,放在联名账户里。现在可以交易,等于是把这部分资金给盘活了,还取得了放大效应。”晓琴说。

    “那第二呢?”安公子问。

    “第二就是办交易所,坑一大笔钱。”晓琴说。

    “这谁不知道。”晓琪撇嘴说。

    “还有吗?”安公子问。

    “炒名额只是小试牛刀,很快就要拍卖了,拍卖完了,其实还可以继续炒。”晓琴说,“每一个地块都有一个拍卖价格,建成之后有一个最终利润。这中间的差价,就可以用来炒作。”

    “地块比名额可少多了。”晓琪说。

    “但也值钱多了,而且时间长多了。拍卖只是一个月,项目建设至少五年。”晓琴说。

    “龙津市面上就那么多钱,米嘉再炒作,又能吸引到多少闲钱投进去?”晓书从另一个方向反驳。

    “谁也没说要在龙津市集资啊,米嘉完全可以全国吸收资金,就好像有缘贷有缘币一样。”晓琴说。

    “米嘉没这个网络。”晓琪说。

    “米嘉把声势坐起来,自然会有人看上进行风投。”安公子说。

    “那我们可以安排自己人去啊。”晓琪立即就反应过来。

    “我们到现在都没搞清楚米嘉究竟怎么看穿张之的,万一他有我们不知道的情报来源怎么办。”晓琴反对。

    “金永高不是还没暴露吗。”晓琪说。

    “说不定呢,现在米嘉都没上当。”晓琴说。

    “让金永高加紧干活,我就不信米嘉真知道。”晓琪说。

    “用地块来炒交易,也是一种办法。”安公子说,“你觉得米嘉还有其他手段吗?”

    “应该没有了吧。”晓琴说。

    “肯定不止这么简单,你们好好想想。”安公子说。

    “我想不出来。”晓琴说。

    “我也想不出来。”晓琪很是惭愧。

    晓书晓画也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无能为力。其实她们都有想法,可安公子现在明显是有想法要装逼了,谁敢在这时候败兴?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挡人装逼其实也差不多。

    “你们说旧城重建这个项目,前景究竟怎么样?”安公子哈哈一笑,开始装逼了。

    “不太好。”晓琴说,“范围太广,涉及人员太多,拆迁难度大,建好之后利润不明朗,地价不明朗,不能算好项目。”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安公子问。

    “是……拆迁?”晓琪说。

    “没错,就是拆迁。”安公子说,“龙津的旧城改造,唯一成功的可能,就是快刀斩乱麻,用最激烈的手段,第一时间把拆迁户都赶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可是这个手段只有我们能用,米嘉用不了。”晓书说。

    只有安公子这样手眼通天的人,才能硬扛着拆迁伤亡造成的舆论压力继续做下去。

    米嘉肯定不行,拆迁一死人,随便在网上还是网下都有可能发酵,米嘉盖不住。

    一旦舆论发酵,随便哪一个级别的政府出问题,项目都干不下去。米嘉也没法子打通各级政府的关窍。

    “龙津政府选了米嘉来干这个项目,本身就说明了他们的倾向,拆迁不能死人,所以这个项目是没有前途的。”安公子说。

    “那米嘉就一定会失败了?”晓画问。

    “项目必定失败,米嘉不一定,只要他能把项目炒作起来,然后整体卖掉,就可以赚一大笔!”安公子说。

    “所以他炒作名额,炒作地块,都是为了让人觉得这个项目大有可为!”晓琴说。

    “没错,只要把全国各地的游资都吸引过去,自然就会把鳄鱼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会有人和米嘉谈合作,米嘉就说我不信任你们,合作就算了,不如我把整个项目转让了,你猜会不会有人感兴趣?会不会有人出高价啊?”安公子说。

    旧城重建项目的声势这么大,预期利润这么高,中间炒作都能赚一大笔,肯定会有很多人动心。

    “那我们该怎么办?”晓琪问。

    “要是让米嘉得逞,岂不是让他赚一大笔!”晓书说。

    “米嘉明知道这个项目他做不下来,还非要坚持投标,是不是本来就打定主意要卖掉的?”晓画说。

    “很有可能。”安公子说。

    “那怎么办?总不能白看着米嘉赚大钱。他现在没钱都这么难对付,要是有了钱,那可不就……更难对付了吗。”晓琪说。

    “让金永高干活。”安公子说,“让金永高告诉米嘉,有人想要收购他的项目,金额嘛……就说一百亿好了!”

    “一百亿?”晓琴都吓呆了。

    “一百亿。”安公子点点头,“不信米嘉不动心!”

    只要米嘉动心,就可以安排无数手段,比如说让米嘉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