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315章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315章

小说: 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蓝烟规划出来的方向,他们这些人并不怕毒性和危险,很快就通过试验,得到了样品。

    实验室阶段很容易,但是想要大量规模化生产,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化学研究院这边,通过手工得到制作tnt炸药的全套程序,每一个程序都需要设计相应的工序。

    而且,这些工序还要分开,每一道中间严格保密。

    最少在几十年之中,这一整套工艺绝对不会公开,更不会去申请什么专利。

    设计工序,其实就是整个工业时代发展的基础。

    一切应用普及化,都需要相应的工序,而工序就是科技应用的最合理手段。

    任何一项科技,从理论到试验,从试验到成果,从成果到普及,都需要相应的手段,这种手段,才是真正能改变世界的东西。

    就以tnt炸药的生产为例,首先需要煤焦油,煤焦油的提炼和生产,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

    其次需要对煤焦油进行硝化和硫化,这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毒素,一点产品还能采用手工提炼,但是大规模的生产,就需要设计相应的安全手段。

    什么是安全的手段,那就是去人工化,封闭化,这就又涉及到了整个工业的蒸馏技术拓展。

    蒸馏技术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但是一直没有完整,或者说是更先进的改进技术。

    因为不管是篜酒,还是煮盐,都不要太封闭的环境。

    蒸汽机的发明,不仅仅是动力的提升,在蒸汽机的应用中,各种管道的设计,压力的测试,其实就是一种蒸馏的技术改进。

    把蒸馏技术应用到化学工业的生产,每一道工序就需要周密设计。

    从动力来源,到蒸馏封闭,每一步要想达到预想的效果,就需要研究院的人进行多番论证和试验。

    只有在他们这里实现了可能,这项技术才能推广,普及。

    这是因为有朱瞻基的存在,他可以毫无顾虑地直接点明科技的发展方向,加以应用。

    但是实际上,除了机械方面的技术是循序渐进。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化学技术的应用,绝大部分突破,都是由无数偶然组成的。

    哪怕到了后世,依旧是这样。

    化学研究院这里,为了筹备三酸两碱的生产,已经制定了多达百万字的笔记和工艺流程。

    看到这些省略到极点的文言文笔记,朱瞻基第一时间就大发雷霆,他今天不是来指导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发脾气。

    蓝烟虽然贵为良娣,但是因为她不能直接跟外臣接触,所以与研究员们的沟通,都是通过手下的女官。

    她虽然是理科生,但是文言文也学的比朱瞻基强多了,两个人一个是学渣,一个是学霸。

    朱瞻基当然是前者,而蓝烟是后者。

    蓝烟是后妃,他就是有脾气也发不出来,大部分时候,只能起一个指导作用。

    她数次提出了科学研究需要用更详细的数据,更通俗的语句来记载,不应该追求文字的精炼,但是这些人置若罔闻。

    朱瞻基得到了这个消息后,也看到了这些人的记载。

    汉字的精炼,这是任何一种文字都比不上的。但是如果用在阐述工艺程序,记载数据上,就精炼的有些尖酸刻薄了。

    东方注重师徒的传序,而且喜欢讲究藏一手,更注重经验传授,而不是数据。

    在蓝烟的要求下,他们勉强在记录里面加上了数据,但是,对于文字的表达,依旧遵循以前的习惯。

    在文言文里面,主、状、谓、定、宾、补,六种语序与现代语言是有差异的,这倒不算是大问题。

    但是文言文为了追求精简,经常会有一些省略,这就形成了主谓宾混乱。

    经常是写的人写一句话,从来不会写的清清楚楚,习惯性让人来猜。

    就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一直就有三种解释。

    这在文科方面来说,没有多大的关系,最多会有一些分歧和争执。但是对严肃的科学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以一个简单的轴承为例,就分了内径,外径,内外壁厚度,宽度,硬度,钢珠尺寸等尺寸。

    一台机器,需要用大小不一的轴承无数,相互衔接的部件无数,每个部件要详细地描述,衔接的力度又有规定。

    结果整整一页纸上,就只见到各种尺寸,主谓宾定语少的可怜。

    不要说不懂的人,就是朱瞻基这种懂的人都看不懂写了什么。

    这些还好说,毕竟有图纸,可以照图来对照。

    但是一些加工工艺,更复杂的推论,还有一些设计的想法,这些写出来,更让人难以理解了。

    百万字的工艺计划书,看似很多,其实在后世也就是三本书而已。靠着三本书,就把要建三酸两碱的工厂的计划全部囊括了进来,朱瞻基是不相信的。

    可以这么说,即使工匠们严格按照计划书来建设工厂,研制设备,各个环节还是离不开他们这些研究员们。

    在大部分人看来,这些是理所当然,但是在朱瞻基看来,这却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

    你一个科研工作者,整天把精力放在一个研究工艺上,算什么回事?

    所以朱瞻基宁愿浪费几个月的时间,也要故意发一次脾气,将所有人给震慑住。

    “孤对你们给予厚望,才让蓝良娣将斗姆娘娘所授天书传于你等。在孤这里,在蓝良娣这里,依旧还有无数学问等着你们来研究,来整理,岂能让你们分心他用。

    这份计划书孤要你等重新理清,用大白话给孤写出来。孤不要文采,不要文笔,只要识字的人,懂技术的人,看到这份计划书,就能知道该怎么做。”

    这是朱瞻基第一次发脾气,威力自然是可想而知。所有人战战兢兢,连呼有罪。

    朱瞻基这才又说道:“孤一意推行白话,不是不知道古语优雅,白话粗俗。但是,白话虽然粗俗,却能让更多的工匠能看懂诸位所写之意。孤再给你半年的时间,从今往后,要将所有工艺都采用白话写的清清楚楚,若有再犯,以渎职论罪。”

    研究院的人一个个满是失落,辛苦了几个月,在殿下这里却没有落个好,一切要重头再来。

    但是工部的工匠们,这个时候就兴奋了。

    工部虽然掌握了如今几乎所有大工程的建设,开工,技术改进,但是他们受到了多重制约,没有一点自主权。

    工部,內监,对他们有双重管理,现在头上还又压了研究院这一帮爷。

    这帮爷虽然对他们没有直接管辖权,但是卡住了技术的脖子,不供着都不行。

    现在殿下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以后科研与生产分开,他们这帮爷,再想作威作福是不可能了。

    让其他人离去,朱瞻基留下了工部尚书吴中。

    这个老好人算得上是德高望重,就是性格太善,属于是那种技术官员。

    “吴尚书,关于新工厂建设,孤这里已经有了想法,虽然各种设备都要在京城铸造,难以运输,但是这几家工厂,还是不能建在京城。”

    吴中问道:“那殿下可有想过,这数万斤的设备,该如何运到他方去?”

    三酸两碱工厂的建设,最多的设备就是各种管道,这些管道的铸造,包括运输,都是一个难题。

    “先用船运,后用铁轮车慢慢转运,总之不能建在人烟密集的地方。”

    “那殿下意欲建在何处?”

    “铜山附近,寻一地势开阔,土地荒寂,人烟稀少之地。”

    铜山也就是后世的徐州,这个时代,徐州归凤阳府管辖。

    吴中皱眉想了想,说道:“殿下可是因为淮北的煤矿?”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三酸两碱都是有毒之物,炸药更是危险。铜山距离运河不远,扼守南北咽喉,特别是当地地势高,这历次黄河改道,淮河大水,都不曾对当地造成大灾。”

    吴中点了点头说道:“可是这样一来,一些技术保密可就难了。”

    朱瞻基却说道:“这几家工厂生产的物资,除了炸药,都不需要保密。如今这专利法实施多年,我正想寻那些不守规矩之人的麻烦。至于新炸药,只要将几个提炼环节分开办厂,倒也不怕泄密。”

    吴中这个时候爽快说道:“那臣待初八就出发前往铜山,寻找适合建厂之地。”

    (不好意思,今天有事耽搁了,只能先写四千字。)

第一一一章 消息() 
“今年朵颜三卫那边抽调了不少战士出征,人手紧张,故此飞龙鸟今年进贡的也少了一半。”

    朱高炽在床上艰难地摇了摇头,叹道:“不过是口腹之欲,即便没有,也不当什么。”

    朱瞻基笑着帮他掖了一下被角,又道:“不过有了蒸汽帆船,如今冬日舰船也可往来南洋不休。父王爱吃的香蕉,这次又有了新鲜的。我已经让人给父王送了八十筐,父王也可以让下面人打打牙祭。”

    跟朱高炽表演了一番父慈子孝,朱瞻基将注意力又转向了面相上仿佛老了十岁的杨士奇。

    他如今的全部希望都在朱高炽的身上,朱高炽想的是能在皇帝位置上过渡一下,不至于被朱棣直接传位朱瞻基。

    杨士奇也就指望他能在这个阶段提拔他一把,最少安排一个相应的肥差。

    为官二十余年,杨士奇一直在当侍从官,谋士,从来没有当过事官。

    像他现在这样,不要说青史留名了,史记官们根本懒得多关注他一眼。

    可是这朱高炽也太不争气,天天说着一定要活过自己的父亲,却还不珍惜自己的身体。

    十一月的蹴鞠大赛,朱瞻基只是参加了一场开幕式,但是朱高炽却兴趣十足,每日上午一场,下午一场的比赛,他几乎都坐在台上看完。

    虽然太子已经失势,但是毕竟还是太孙的亲生父亲,不管是官员,还是勋贵,见了他都依旧尊敬有加。

    这似乎又给了他充足的信心,远离了政治中心大半年,他的心又痒了。

    特别是太孙见他对蹴鞠兴趣十足,就把这个挂名皇家的赛事让他负责,并且让他最后给冠军颁奖。

    这让他惊喜无比,一个多月的时间,他都待在竞技场,每日应酬不断,晚上还要后妃伺候。

    这种应酬,不要说他这千疮百孔的身体,就是一个普通人,怕是也受不了。

    果不其然,等他观看完了最后一场冠亚军争夺战,看着羽林卫队举起了他亲手颁发的奖杯后,回来就直接病倒了。

    在宫中养了几天,他却有些不习惯了。在温泉别院虽然冷清,但是那里有温泉,特别是在太孙专门为他建的透明琉璃坊里面,有温泉的热气,有太阳的光照,却没有冷风进入。

    马上到了要过年的时候,他又提出了要去别院居住。

    这也是在试探自己的儿子,想要看看朱瞻基到底怎么想。

    朱瞻基当然是执意挽留,一定要他过了年再回别院。为了挽留朱高炽,朱瞻基还特意让工匠又搭建了一个玻璃暖房,为的就是向外人展现自己是一个孝子。

    朱高炽心里畅快,也就不再提回别院了。

    可惜的是,如今的大臣们已经习惯了在谨身殿跟朱瞻基议事,哪怕是为了避讳,也根本没人来文华殿。

    在竞技场,那是因为在公众场合,面对太子必须要保持尊敬。

    回到了文华殿,任何人求见都需要经过锦衣卫和鸿胪寺,又有谁敢来跟朱高炽表忠心,触及这种的霉头呢?

    住了几天,朱高炽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前一段时间的浮华,喧嚣更像是一场梦。

    这让他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又加重了。

    朱瞻基说道:“自从九月间,东洲探寻舰队传回了一次消息,他们已经顺利抵达东洲,这有几个月都没有消息传回。不过根据孤的预计,正路已经越过了东洲南大陆的最南角。”

    “能得殿下赏识,赋予重任,老朽只会为犬子开心。”

    “据闻解氏已怀有身孕,这想必也快生了吧?”

    杨士奇依旧显得波澜不惊,不失尊重地回道:“要到明年三月……”

    他保持的如此矜持,是因为没有得到朱瞻基的青睐,要是朱瞻基稍微表现出对他的兴趣,恐怕他就积极地贴了上来。

    不过,朱瞻基重视的是能做事的人,像杨士奇这样的谋士,他并不喜欢。

    这个人虽然在历史上是五朝元老,但是一开始是他只是小小的编撰,只是做学问,不涉及政治。从朱棣开始才得以重用,他却是靠和稀泥,从不得罪人,并且善于交际得以重任。

    真正的做事能力,他从来不具备。

    如果他今年二十岁,朱瞻基还会给他一个机会,但是他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人已经定型,想改性格,想学做事都不可能了。

    朱高炽这个时候说道:“杨弘济被你皇祖关押已经超过九月,他一心赤诚,关在天牢,实在有些可惜了。”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孩儿正有释放他的心意,只是未得皇祖允诺,这才耽搁了下来。”

    朱高炽问道:“这点小事你都做不了主吗?”

    朱瞻基笑了笑,杨溥跟解缙有点像,才华过人,廉洁正直。因为这样的性格,加上为人处世的差距,相比杨士奇,杨溥在治国,治政方面更不堪用。

    要过年了,他不想跟朱高炽争执,但是他也想试探一下朱高炽的心思。

    “父王想要释放他倒也不是不行,不过父王到底是想留他在身边,还是放他归家?”

    朱高炽问道:“既然无罪,难道不可官复原职?”

    “他是皇祖亲自关进天牢的,孩儿释放他已经是逾规,若是让他官复原职,将皇祖置于何地?”

    朱高炽这才醒悟自己有些失言,连忙说道:“过年了,先让他出来好好过个年,待过了十五,让他到别院陪我。”

    朱瞻基听到朱高炽主动要回别院,心里有些诧异,难道他真的死心了。还是说,他也在试探自己?

    不过他从来不把朱高炽当做对手,也不愿意父子之间闹出什么不合的传闻。

    哪怕他现在是监国,但是朱高炽是他父亲,不管他做的对与错,只要朱高炽不开心了,都是他这个儿子的错。

    当然,光是父子关系压不住朱瞻基。因为朱瞻基对付不了他,却能对付他身边的人。

    只要把他身边的人给剪除了,朱高炽不过就是一个聋子和哑巴,泛不起任何浪花。

    所以朱瞻基没有半点犹豫,笑着说道:“久闻杨弘济乃当世诗书大才,当为父王排解苦闷。孩儿这就让人放了他,年后让他与杨士奇一同陪侍父王。”

    两人原本泛起笑意,但是听到最后一句,两人笑容寡淡了起来,点了点头。

    又闲叙了一阵,朱瞻基起身离开,房间里面只剩下了朱高炽和杨士奇,还有一个何纯站在门口。

    杨士奇这才叹了口气说道:“殿下,安心过年,年后老臣陪你一同前往别院吧。”

    朱高炽喘了一会儿粗气,苦笑了一下说道:“我本无意争权,父子二人,何必防范至严?”

    杨士奇宽慰说道:“那个位置只有一个,太孙殿下励精图治,自然不想殿下影响了他……”

    朱高炽闭上了眼睛。“大势已去啊!你也去吧……”

    长安坊,杨宅。

    二狗子李子风手握一把横刀,在寒风中挥舞的虎虎生风。旁边坐着邋遢的道士玄寂,不时还指点他几句。

    院墙根下,他的弟弟三娃带着杨章德的大儿子大宝,玩着琉璃珠。

    这琉璃珠是早些年就已经流传开的玩物,特别是小孩子,格外喜欢。只是以前琉璃珠贵重,也就只有富家子弟才能玩的起。

    不过自马家来了京城,琉璃的制作工艺提升的很快,如今马家主要制作高端琉璃,无色玻璃。

    这琉璃的烧制技术又不高深,就公开了技术。

    普通琉璃就开始泛滥,价格跌的很快,如今一个铜子就能买一个,即便是穷人家的孩子,也能玩得起了。

    李子风今年已经整十六岁,自然对这小孩子的玩意没有兴趣,但是大宝喜欢,所以他就把弟弟三娃带过来哄他玩。

    练了一会儿,他就觉得浑身热腾腾的,索性脱了袄子,只穿了单衣开始舞刀。

    杨章德被几个下属簇拥着进了院子,看见大宝整个人都趴在地上,浑身搞的脏兮兮的。

    谁家的小孩子不是这样,杨章德也不生气,大喊了一声。“大宝,过来,亲老爹一下。”

    大宝却丝毫不给他面子,屁股一撅,拿起手中的琉璃珠就丢了出去。琉璃珠滚了大约一米远,碰到了三娃的琉璃珠,他高兴地叫了起来。“我赢了,我赢了……”

    “这个臭小子……”杨章德笑骂了一句,又看了看已经站定的二狗子。“不错,有老子年轻时候的风采。”

    二狗子今年十六,还在抽条长身体,看起来并不强壮。不过,能把一把几斤重的刀挥舞半个时辰,没有一把力气是不行的。

    听到杨章德夸奖,二狗子笑道:“都是师父教的好。”

    杨章德嗤笑了一下,跟玄寂说道:“师兄,吩咐厨房,今日加几个大菜,下人们也都摆上酒肉,好好庆祝一番。”

    玄寂笑道:“这是有喜事?”

    杨章德忍不住得意地笑道:“大喜事!”

    玄寂一阵讶异,忍不住压低了声音问道:“你这刚从宫里回来,可是……”

    杨章德点了点头,笑道:“塞哈智请辞,殿下已经允了。不过今个已经二十五了,还要等个十日,才会发旨。”

    玄寂嘿嘿笑了起来,拱手说道:“拜见指挥使大人……”

    杨章德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自家人,不兴这一套。”

    二狗子也听明白了,自己的师父这次可是要当上名正言顺的锦衣卫指挥使了,整个锦衣卫,就要他一个人说了算了。

    “恭喜师父!”

    面对二狗子,杨章德还是要摆出师父的架子。虽然一开始他对殿下塞过来的这个累赘不算喜欢,但是几年相处下来,也有了几分感情。

    何况二狗子并不差,不仅练武刻苦,人也聪明,在羽林卫学这一届,一直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过个两年,不管是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