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性时代-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罡吒北荆褪前锪阶褰饩龆髟梗彩俏税镏洗陨ㄇ褰ü飞系恼习
宋维扬没有参加项目研讨会,但为了表示对专家顾问团的尊重,开会第一天还他是去露了个面。
京城的“方舟芯片”项目已经取得成果,“方舟1号芯片”宣告问世。由于宣传给力,顿时引发全国轰动,似乎中国的芯片产业已经进入新时代。其实,神州自研的收银电脑芯片,跟方舟1号芯片非常类似,并且早就投入了商用。
但神州科技没有做任何宣传,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以至于方舟1号被誉为中国第一款可以商用的自研芯片。
这都是吹出来的,倪院士带头在吹。为了能让方舟1号真正实现商用,一直不愿掺和进去的倪院士,破天荒的在“中芯微”正式任职,带头研发配套的电脑操作系统。
李德磊虽然后来被定义为骗子,但他的技术团队还是很给力的,至少从这块芯片的研发速度来看,居然比神州科技当初还快得多,而且一次就流片成功了。
宋维扬是“中芯微”的股东之一,倪院士专门请他去京城,在媒体面前给方舟1号站台做宣传。这次宋维扬非常不给面子,直接以抽不开身为借口敷衍过去,只等着公司完蛋之后去接盘烂摊子。
“老板,金山雷总电话。”沈思递过来手机说。
宋维扬拿起手机道:“军子,怎么了?”
雷军说:“《神魔战纪》快不行了,我决定加快《剑网》的开发。《神魔战纪》虽然也将继续调整和更新,但不可能再投入那么大精力了,这款游戏是你坚持要做的,所以我提前跟你说一声。”
宋维扬有些诧异:“前段时间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行了?”
雷军解释道:“日苯游戏《石器时代》,由于玩起来不怎么卡,抢了我们不少的玩家。有一款叫《千年》的韩国游戏,也在国内上线了,短短时间在线人数就排第一。现在的格局是,《千年》第一,《石器时代》第二,我们的《神魔战纪》第三。”
“明白了,你自行处理吧,不用顾忌我的感受。”宋维扬挂断电话。
《千年》和《传奇》都是actoz公司参与开发的,两款游戏不但使用同一种引擎,甚至连建模和画风都一样。没玩过《千年》的朋友,乍一看游戏画面,估计还以为这就是《传奇》。
跟《传奇》的简单粗暴不同,《千年》的各种设定非常繁琐,但又非常容易上手。为了鼓励玩家pk,甚至死掉以后可以原地复活,且不爆装备不掉经验。更吸引玩家的是,这款游戏有着十八般武器和各种功法,而且不能用装备和属性来碾压,打架可以通过技术来取胜。
事实上,《神魔战纪》的在线人数不断降低,跟《石器时代》和《千年》没有太大关系。是主研团队的经验不足,导致游戏中后期难度大增,任务系统繁琐得让人受不了,而且职业平衡性也出现问题,反正玩起来已经有些鸡肋无聊了。再加上忙于开发《剑网1》,后续版本的更新不力,大量玩腻了的玩家跑去《千年》那边尝鲜。
金山公司也在努力做出调整,比如削弱强势职业,降低boss难度等等,但玩家数量还是很难涨回去。因为《千年》把玩家都留住了,这破游戏的pk系统做得很好,能让人一晚上啥都不干,连续打架到天亮,而且经常是上百人的大混战。
你可以把《千年》定义为复杂操作版的《传奇》,金山干不过实属正常。
宋维扬已经懒得去管金山那边怎么瞎搞了,他正在跟老爸一起研究宽窄巷子。这块区域在十多年前,就被确定为市级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但整体上非常破旧,危房到处都是,而且交通极不便利,很少会有外地游客来这里。
前几天从考古工地回来,宋维扬和宋述民聊起了文物,说着说着就转到宽窄巷子上边。
宋述民当时笑着说:“有个地产商盯上了宽窄巷子,居然还做通了某些部门的工作,打算把老建筑拆了盖小区。前期活动费花了不少,最后项目审批却被卡住了,听说是有文化部门的专家告状,省里那位大佬亲自出面阻拦。”
宋维扬灵机一动:“咱们可以开发宽窄巷子啊。”
“我可没那种通天本事,”宋述民道,“再说了,住宅小区哪里都可以建,为什么非要拆了历史文化保护片区?”
宋维扬笑道:“我们不是拆,是保护性开发。把宽窄巷子修复一新,再改善那里的交通状况,招商引入各种店铺,最好能把唱戏、说书、变脸这些传统玩意儿弄来。到时候,市里牵头确定项目,我们来承包工程。把各方面都打造好了,我再找央视做一期节目,整几个外国人在巷子里旅游,用纪录片的形式来搞宣传打名气。”
宋述民皱眉思索:“这种政府工程,我们只能承包修建,不能更进一步参与。这样算下来,只能赚几个辛苦钱,还不如去开发住宅小区。”
宋维扬笑得像一只狐狸:“宽窄巷子是历史文化保护片区,隔壁的井巷子不是啊。井巷子现在只剩下半条了,已经被地产商开发了一小半,剩下的也各种乱七八糟的违规建筑。咱们把井巷子的地皮拿下,配合着宽窄巷子一起打造。宽窄巷子咱们动不了,但井巷子就能随便折腾了。”
“你详细说说看。”宋述民立即来了兴趣。
宋维扬道:“先做文化定位。宽巷子代表蓉城的过去,展示蓉城的历史文化,突出一个‘老’字;窄巷子代表蓉城人的悠闲生活,展示蓉城百姓的民俗,突出一个‘慢’字。至于咱们开发的井巷子,则展示蓉城人的现代生活,突出一个‘新’字,可以搞酒吧、夜店、特色零售、轻便餐饮、时尚娱乐等等。这种模式就赚钱了,而且还是在展示蓉城新风貌,市里面也肯定乐意配合。”
宋述民点头说:“有点意思了。”
宋维扬说:“最好是能修复井巷子原貌,在古建筑中添加现代风格,旧中取新,创造一种时空穿越感。”
宋述民道:“那咱们合计合计,弄出一个可行性方案,然后我把方案递给市里面。”
宋述民说:“先把关系打通,别到时候给人做嫁衣,到嘴的项目被人给抢了。”
“这还用你提醒?”宋述民大笑。
525【中芯国际】()
在原时空,宽窄巷子的保护开发实属巧合,至少这个项目的上马时间属于巧合。
2003年的某天,一位大领导来到蓉城视察,并特意走访了大慈寺、文殊院和宽窄巷子三大古建筑保护片区。当时大慈寺、文殊院片区内的古建筑,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唯独宽窄巷子还相对保护得力。
大领导做出指示:务必要保护好宽窄巷子!
当地领导立即开会讨论,很快确定了保护开发项目,并由区政府和一家国企组成合资公司来负责。最初找的是西南交大做项目规划,然后又找清华控股的一家公司负责具体设计,结果这一搞就是八年,抗战都胜利了,宽窄巷子项目才最终完成。
中途还请了好几家国内顶尖的商业策划公司,结构都认为此地的建筑不适合经营。因为院子的进深特别大,门脸又很小,商业应用非常困难。
而最大的困难还不是这些,是拆迁工作!
这里本身属于老城棚户区,居住条件十分恶劣,每逢下雨都会变成海景房。如此情况之下,当地大多数居民都乐意拆迁,但却遇到不少的死硬派钉子户。
钉子户们都是有钱人,而且又有商业眼光,给再多钱他们都不搬,还搞得一些普通住户也赖着不走。中途甚至故意把矛盾搞大,直接捅到央视那边去,新闻播出后立即引起舆论非议,这些钉子户因此更加有恃无恐。
拆迁就拆了好几年,而且最后有几家也没搬,直至宋维扬穿越那会儿都还钉着呢。
如果现在就开始搞拆迁,具体工作应该好做得多。因为蓉城的房地产行业,此时还处于起步阶段,井巷子那边只拆了一丢丢,宽窄巷子也因为各种原因保留下来,这片区域还不属于热门地段。
历史上的宽窄巷子开发赶上了“好时候”,届时恰巧蓉城房价飞涨,房地产行业乘着直升飞机起飞,那拆迁难度等于是地狱级别的。
宋维扬和宋述民父子联手,亲自写了一份项目策划书,直接拿去拜访一位省里的大佬。
在这份策划书中,老少两只狐狸大谈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民生问题,都是可以大大凸显政绩的东西。具体会面的内容咱们就不写了,否则又要违规,毕竟当初宋维扬打《焦点访谈》举报电话,都被审查人员认为是“煽动群众诱导监管媒体引发群体事件”。
反正宋维扬又搞了一番骚操作,让宽窄巷子的商业开发,在夏天的时候顺利立项,并且民众也是非常支持的。因为到了夏季,暴雨又至,宽窄巷子由于缺乏排水系统,再次变成了一片海洋,宋述民趁机请媒体进行了连番报道,把这里的旧城改造放到社会上热议。
当保护改造工程项目正式立项宣布时,宽窄巷子的居民一片欢呼声,恨不得早日搬离这鬼地方。
宋述民还趁机拿到一块地皮,专门用于拆迁户的安置,顺便还能卖房子赚上一笔——这块地皮紧挨着市区,按照正常的操作,不管是地产公司还是地方政府,都不会用来安置拆迁户,因为太不划算了。
但宋维扬为了保证拆迁顺利,说服老爸进行“惠民”操作,政府给的拆迁费不够就自己倒贴。反正那块地皮上修的房子,安置之后还能剩下不少,完全可以通过卖房子赚回来。
宽窄巷子的产权属于区政府所有,专门为此设立了一家公司来管理。而宋述民的荣欣地产,只属于建筑商和开发项目承包商,说白了就是打杂赚辛苦钱的。
真正的赢利点还是隔壁井巷子,宋述民一口气拿下了这里五分之四的地皮。地下打算修停车场,与宽窄巷子的停车场连通,方便游客停车,否则交通和停车是个大问题。地上就是整各种商业店面,酒吧、客栈、咖啡厅什么的了解一下。
再下一步,就是请来清华大学的师生,对宽窄巷子和井巷子进行实地测绘。因为古建筑的修复保护,不能由着开发商胡来,必须请专业人士把脉才行。
至于如何引入商家、吸引游客,宋维扬大包大揽,表示他可以一手负责。
上辈子宋维扬的公司,可是叫“顶峰置业”(可翻回去看第25章)。这货什么生意都干过,但真正让他成为容平首富的,还是做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啊。
穿越之后,宋维扬多次表示自己不做房地产,那是因为这个行业他玩腻了。就像做医生的父母,不愿孩子报考医学院,做老师的父母,不愿孩子报考师范,这是深知自身行业的辛酸,宋维扬二世为人不想再蹚浑水。
但自己老爸做房地产,当儿子的肯定要出谋划策。
只要把宽窄巷子项目做成功,宋述民的荣欣地产肯定一炮而红,全国想要旅游街区的地方政府,将纷纷跑来抢着跟宋述民合作。即便这个项目不赚钱,那也是值得的,一来跟蓉城的领导搞好关系,二来把自身名气推向全国。
亲自在残破的宽窄巷子溜达一圈回来,宋述民接了个电话,感慨道:“你大哥打来的,茅台又有大动作啊。”
“怎么了?”宋维扬问。
宋述民摇头笑道:“中国标准化协会与茅台合作,制定了一份行业标准GB18356…2001,昨天正式通过国家质监总局的批准,并定在今年12月1号开始实施。”
宋维扬问:“这是什么标准?”
宋述民说:“白酒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至今还是全国独一份,以前都没有做这种标准的酒企。今后其他白酒品牌想做类似标准,肯定也会按照茅台酒的格式来做,茅台又在中国白酒行业吃了个螃蟹。”
“我们的仙酒,又不属于地理标志名酒,茅台这份标准跟我们没关系,”宋维扬笑道,“倒是什么西凤酒、汾酒、口子窖、水井坊、古井贡、剑南春必须跟进,这样才能很好的控制仿冒产品。”
这几年白酒行业不景气,各大品牌都在疯狂搞副业,倒是茅台的宣传阵势越来越猛。
特别是“国酒茅台”那句广告词,引起了全行业的反感,已经有不少酒企联合起来怼了好几次。这种宣传语,你在民间用用也就罢了,居然拿去电视台打广告,属于百分之百的违规行为!
在数十家酒企的持续反对之下,茅台现在已经成了全行业公敌,并且那句“国酒”广告词也有可能被央视撤下。
于是茅台有些急躁了,再过几个月,就要去申请“国酒”商标,然后接连申请十多年都没被批准。倒是张裕公司明年申请“解百纳”商标获得通过,然后瞬间获得茅台在白酒行业的待遇——成为红酒的全行业公敌。
因为,“解百纳”只是红酒的一个酒型,源于法语Caber。张裕公司的这种做法,就像仙酒集团跑去申请“浓香型”商标,还特么居然获得了通过,以后中国只有仙酒能使用“浓香型”一词,你说其他酒企会是怎样的反应?
负责商标审核的官员,明显被张裕公司给忽悠了,恐怕都不知道解百纳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然,也有可能是暗箱操作。
反正“解百纳”莫名其妙成为商标,行业官司一打就是八年。但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最后只能将错就错,且最终结果让人啼笑皆非。
整个过程是这样的:四家著名企业请求撤销解百纳商标,这个请求被“商评委”晾了六年,才拖拖拉拉的遭到驳回;四家公司愤怒之下,直接把“商评委”给告上中级法院,结果是“商评委”操作正常,但应酌情重新作出裁定;四家公司不服,再次上告到高级法院,还是维持原判。
官司打到这里还不算完,四家原告公司闹到工商总局,并由工商总局来调解。结果是,张裕和四家原告公司可以使用“解百纳”商标,其他公司使用则属于侵权,包括解百纳红酒的法国原产地也是如此。
特别滑稽,人家法国佬几百年前就在酿“解百纳”红酒,现在居然被中国企业注册成商标,还不准法国的公司在中国进行商业使用。
嗯,我的鞋子品牌是乔丹,跟你Michael Jordan有什么关系?
提到侵权,宋维扬马上要去见一个人,此人再过几年就会因侵权官司,被迫放弃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
中芯国际生产的第一批芯片,马上就要下线了,宋维扬要过去庆祝一下。
毕竟,神州科技是中芯国际的创始股东之一,这笔投资是沈复兴去年谈成的,宋维扬只需要在合同上签字即可。
大家都知道,全球第一芯片生产商是台积电,神州科技的几款芯片也是请台积电代工。
而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张如京,正是台积电老总张忠谋以前的同事兼下属,两人曾经一起在德州仪器供职。
1997年,张如京因德州仪器裁撤部门而失业,带着德州仪器的部门团队,回来创立了弯弯第三家芯片代工厂。张如京的企业迅猛发展,已经对台积电构成了威胁,但却突然遭受毁灭性打击。
当时全球芯片需求量大涨,弯弯多家行业巨头合并组成“联电”,一跃成为一家资产高达800多亿的公司。
台积电的张忠谋被逼得睡不着觉,于是找来股东爸爸,斥资50亿美元把张如京的公司收购了。这个操作过程是:行业第二联合众多小弟,瞬间变成行业第一。原行业第一走投无路,顺手把行业第三给吃了。
张如京纯属被殃及池鱼啊,他都没进去掺和,自己的企业就被收购。而且,台积电还是一直瞒着他,吃掉了其他股东的股份,他才知道自己的公司换主人了。
张如京大怒,不愿居于人下,带着300多名工程师北上大陆。
这个号召力可见一斑,300多个顶级工程师,抛下弯弯的稳定高薪工作,愿意跟着张如京来大陆寻求未知的前途。而这个消息传出,大陆和海外的老板疯狂砸钱,张如京两个月内就获得10多亿美元的投资。
神州科技也砸进去12亿人民币,几乎把可以动用的资金都抽空了,成为中芯国际第三大股东,占股9。1%。
并且,神州科技还主动牵线搭桥,把中芯国际的第一家厂子设在盛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神州科技这么做,也是不想受制于人。
因为全球芯片需求大涨,台积电和联电都忙不过来,导致神州的几款芯片供货不足。就拿手机芯片来说,神州电子公司已经不外销了,因为随着手机销量增长,神州自用的手机芯片都严重缺货。
那么就只能自己投资一家芯片工厂,才能满足神州自身的芯片需求,而中芯科技是最值得投资的企业。
历史上的中芯国际,不到5年时间就成为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厂。之所以后来闹得乌烟瘴气,原因是创始人张如京被逼走了——当时阿扁给张如京开了500万台币的罚单,勒令其6个月内必须带着资金和团队离开大陆,否则就取消张如京的弯弯居住权。张如京不为所动,台积电又告中芯国际侵权,索赔10亿美元。
其实所谓的侵权,是张如京使用了自己在弯弯的技术,但他的弯弯公司已经属于台积电。
这官司根本没法打赢,10亿美元也赔不起,于是只能签订不平等条约。赔偿了1。75亿美元不说,还必须设置第三方托管账户,中芯国际所有技术都必须存在这个账户里,供台积电随时检查是否有侵权行为。
等于是中芯国际的底牌被竞争对手看光了,而且每张新的底牌也要被人看。
就这样台积电还不放手,短时间内出尔反尔,再次状告中芯国际侵权。这纯属诬告,中芯国际的技术是从比利时引进的,跟台积电没有半毛钱关系。但台积电背后有美国爸爸,嘉州法院宣判中芯国际败诉。
最终的结果是,台积电获得2亿美金赔偿,获得中芯国际10%的股份,张如京第二次被逼得离开自己亲手创立的企业。
在张如京离开之后,新任总裁还比较罩得住,但新任总裁去世之后,中芯国际彻底陷入内部混乱。首先是公司团队有三大派系,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