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野性时代 >

第6章

重生野性时代-第6章

小说: 重生野性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店员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尴尬说:“先生真会开玩笑。”

    “是不是开玩笑,你自己心里清楚,”宋维扬吩咐道,“老郑,开始吧!”

    郑学红拿出租来的海鸥相机,里面根本没有胶卷,就对准店内一阵狂拍,闪光灯差点没把店员的眼睛给晃瞎。

    “你们干什么?”女店员搞不清状况。

    宋维扬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拿出刚办好的记者证,吓唬道:“我是《深城特区报》记者马强东,正在做一个商品打假系列报道,很高兴贵店能够光荣上榜。”

    “马记者,我我我……我去找经理,你等一下。”女店员被吓得面如土色。

    根本不用汇报,那一阵闪光灯就已经把店长招来了,而且还听见了他们刚才的对话。

    这年头的记者绝对称得上“无冕之王”,当官的看到了都头疼,一篇报道出来很可能捅破天。

    那店长不敢怠慢,主动握手道:“马记者你好,鄙人是本店的总经理张国强。”

    “张经理你好,我叫马强东,《深城特区报》经济记者,这是我们的摄影记者老郑,”宋维扬简单介绍两句,突然板着脸说,“经过我们近期的暗中走访,发现沙头角这边所谓的国际名牌,都是从中英街采购的港产a货。我们总编对此非常重视,让我写一个系列报道。正好,贵店卖的全是假货,我希望能够采访张经理一下。”

    “误会,误会,马记者你看错了,本店从来不卖假货。”张国强说着就往宋维扬手里塞钱,100块,封口费。

    “钱,我是不收的,违反报社纪律。”宋维扬故意拿捏。

    张国强心中一紧,软声讨好道:“马记者,郑记者,大家都不容易,你看这事能不能私下解决,就不要见报纸了。”

    宋维扬语气缓和说:“你这里的衣服虽然是仿造的,但看起来质量还不错。”

    “那是,绝对高仿,用料都一样。虽然不是欧洲正品,但也是进口的港产货。”张国强连忙附和。

    “是不是港货,我要穿了才知道,”宋维扬指着陈桃说,“正好我表妹从关外过来,她可以帮你们试穿女装。”

    张国强顿时弄明白宋维扬的意思,敢情是来敲诈的。至于什么表妹?估计是刚泡到手的外地女工吧,舍不得钱置办衣服,就跑老子这里来打秋风了。

    张经理心里直骂娘,嘴上却热情道:“马记者,郑记者,还有这位小姐,你们随便挑,随便选,每人都可以拿一套回家慢慢试穿。”

    宋维扬说:“一套恐怕试不出来好坏。”

    “每人两套。”张国强气得吐血。

    “那我就不客气了。”宋维扬终于笑起来。

    “应该的,应该的。”张国强只能赔笑。

    半个小时之后,敲诈了服装店的三人扬长而去,分分钟消失得不见踪影。

    既然要做大事,那就得有一身行头充场面。郑学红的西装太老土了,陈桃的衣服则更糟糕,他们又舍不得花大价钱,于是乎就上演了刚才的那出好戏。

    自80年代中期以来,全国上下造假成风,即便是正规商场,都能随随便便买到一大堆假货。

    其中“温x皮鞋”成为假货的代名词,前后已经公开烧了三次,尤以87年那次闹得最大。起因是商业部长(也有说是部长千金)在某商场买了双皮鞋,穿一天就直接脱胶,新华社记者闻讯立即写报道,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遂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打假运动。

    事后调查发现,商业部长买的那双皮鞋,其实不是温x产的……

    假货越打越多,老百姓苦不堪言,直到1994年终于出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于是一个英雄出现,他便是王海,专门买假货双倍索赔。王海走到哪里,当地市场就一片恐慌,竟然喊出“防火防盗防王海”的口号。当他抵达花都的消息传出后,花都几大商场的老总竟然连夜开会,大家统一口径,拒不赔偿王海买的几万元家伙,逼着他去打官司。

    据1998年有人估算,光是王海对社会游医的打假,并促成卫生部下文件取缔,此举每年就能避免消费者20亿元的损失。

    咱们回到特区,距离中英街最近的沙头角,充斥着数不胜数的港产a货。

    特别是高仿名牌,一两百块钱的进价,转手就能卖出十倍利润。这几乎成为当地人尽皆知的秘密,专门骗那些想去中英街购物,但又没时间办理特殊通行证的外地人——去中英街还要另行办证。

    宋维扬只用了半天时间打听消息,半天时间踩点做计划,便轻轻松松弄到六套“价值”过万的衣服。

    这种无本买卖做起来,宋维扬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黑吃黑什么的最有意思了。即便刚才那家店不上当,他们换一家即可,总有做贼心虚的愿意配合。

    陈桃快乐得像只百灵鸟,一路上哼着歌,笑道:“特区果然满地黄金,这么好的衣服,一分钱不花就弄到手了。”

    宋维扬提醒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是一锤子买卖,可千万别想着再来,否则早晚会被人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知道啦,我不贪心。”陈桃咯咯直笑,只想快点回去把新衣服换上。

    (今天有事,只有一更,明天三更补上。)

013【拼桌】() 
出租屋里,落地柜玻璃裂开一条缝,把镜中的宋维扬斜分成两半。

    领带是从路边摊买来的,大红色,金利来。衬衣领子笔挺有型,配合修身西服,有一种富家公子的潇洒贵气。中分发型也剪成利落短发,少了些奶油味,多了些精神和干练。

    跟刚离家时的形象相比,现在简直完美,至少身上的西装更合身了。

    “老弟,这领带要怎么套啊?快把我勒死了。”郑学红在旁边求助。

    宋维扬终于收回自恋的目光,转身教郑学红系领带。局长大人也不知咋弄的,已经把领带套成死结,栓房梁上可以直接用来上吊。

    二人还没把领带整明白,陈桃就从隔壁屋过来了。

    一身ol套装,波浪长发,身材高挑,前凸后翘。特别是那黑色丝袜配上高跟鞋,极致诱惑,令人浮想联翩,仅凭美色就能让无数男人心甘情愿被骗。

    “哎哟!”

    刚走两步,陈桃突然脚下一崴,吓得花容失色,精英白领女性的形象瞬间破灭。

    宋维扬笑道:“以前没穿过高跟鞋吧,多走走就适应了。”

    “脚大,鞋紧,不习惯。”陈桃小心站起来说。

    这姑娘浑身上下堪称极品,就是脚太大了。她从小光着脚丫满山跑,没有鞋子的束缚,脚板恣意生长,现在穿40码的鞋都够呛……

    不多时,郑学红也收拾齐整了。

    三人穿着战袍,意气风发,走在村子里就像考察项目的侨商团队。

    公交是不可能坐的,太不符合形象,到了城区直接招来一辆出租车。

    “几位老板去哪儿?”司机问。

    宋维扬说:“深业大厦。”

    司机明显被他们的形象给欺骗了,打着方向盘套近乎:“几位老板是台商还是港商?”

    宋维扬说:“新加坡来的。”

    “原来是归国华侨,”司机顿时更加热情,拿出一张名片说,“台商和港商我遇见不少,新加坡的还真比较稀罕。你们要是在深城住得久,想出门随时打我电话,保证不绕路,我跟那些骗外地人的司机不一样。”

    “没问题。”宋维扬把名片随手交给陈桃。

    司机继续闲扯:“这位老板的普通话很标准,完全听不出来是外国人。”

    宋维扬说:“新加坡也讲普通话。”

    “你们不是讲粤语吗?”司机诧异道。

    宋维扬说:“讲闽南话的更多,但政府早就大力推广普通话了。”

    “这样啊,”司机又问,“你们来深城投资的吧,是不是又要开发什么小区?”

    宋维扬笑道:“是买了一块地皮。”

    司机顿时激动起来:“那个,老板,你坐我的车,咱们也是有缘分。小区要是修起来,能不能给我一个比较靠前的号?”

    “行啊,没问题,”宋维扬回头对陈桃说,“陈秘书,你把这位先生的名片收好,开盘的时候再联系他。”

    “好的,少爷。”陈桃无师自通,应付自如。

    好吧,其实是看琼瑶小说看太多,她觉得“少爷”这个称呼非常有逼格。

    司机还以为真遇到大富豪,乐得满脸开花,连连说:“谢谢老板,谢谢秘书小姐。”

    1993年的深城房地产行业,关键词只有一个,那就是——排队!

    罗湖那边的最高房价已经破万,却供不应求。但凡有新小区开盘,人们就挥舞着钞票疯狂抢购,中海集团开发的海丽花园,更是创下七天七夜的排队纪录。

    若能弄到一个靠前的号码,司机都不用买楼,把这号转手卖了就可以净赚上千元。

    接下来,司机对他们更加殷勤,沿途介绍着特区的各种情况。从政策新闻到街头传说,五花八门就没有重样的,倒是让宋维扬获取了不少有用信息。

    “老板,深业大厦到了。”司机轻踩刹车,稳稳停住。

    “多谢。”宋维扬微笑而去。

    ……

    三人直接找到大楼物业,宋维扬问:“你们这里还有写字间出租吗?”

    物业人员见他们似乎是大客户,立即微笑道:“整套的没有了,只有零散的办公桌位。”

    “办公桌位什么价钱?”宋维扬问。

    “800到2000不等,得看具体的楼层和位置。”对方回答。

    宋维扬说:“麻烦带我们去看看。”

    物业人员把三人带进一个写字间,指着角落说:“那个桌位就800。”又指着靠窗的说,“那个桌位1000。如果三位不满意,我们继续去楼上看,楼层越高,办公桌租金越贵。”

    “不急,我先看看情况。”宋维扬微笑道。

    整个写字间也就40平米左右,密密麻麻摆着十多张办公桌,一张办公桌都代表着一个公司。

    1992年被誉为“创业之年”,深城和京城的写字楼全部暴满,阿猫阿狗都头脑发热开公司。到了1993年,你想在繁华地段租整套写字间,那是有钱都很难租到,除非你砸巨款让其他人滚蛋。

    宋维扬也不挑剔,满意点头道:“就那靠窗的,办手续吧,我先租两个月。”

    物业人员微笑说:“抱歉,我们这里半年起租。”

    “那你先忙,我再考虑一下。”宋维扬有点舍不得用几千块钱租办公桌。

    主要是宋维扬的资金有限,想租桌子只能郑学红多掏钱,而前期若是投入不均衡,后期分赃就有可能闹矛盾。至少心里会感觉不痛快——老子花钱更多,应该多分点才合适!

    物业人员立即走开,心头颇为鄙视,他还以为来了大客户,原来也是表面光鲜的穷鬼。

    郑学红低声问道:“怎么办?”

    “换一个大楼吧,这里太贵。”陈桃建议。

    “不急。”宋维扬笑道。

    朝办公间四下望去,宋维扬立即锁定目标——那是靠窗的一张办公桌,只有一个员工,而且还在悠闲看报纸。

    宋维扬走过去,出声道:“先生,你好!”

    那人立即放下报纸,说道:“你好,这里是‘顶好传统工艺品公司’,我们有根雕、木雕、竹雕、版画等十多种产品。本公司的挂靠单位是正宗国企,有20多位手艺顶尖的老师傅……你是看到广告来的吧,需要买点什么?对了,本公司只接受5000元以上的大额订单。”

    “我不买东西。”宋维扬说。

    “你逗我玩儿呢?不买东西就滚蛋。”那人生气道。

    宋维扬笑嘻嘻说:“你这里的生意不好吧。”

    “关你屁事。”那人的态度愈发恶劣。

    “我是心疼你租办公桌的钱。”宋维扬道。

    “老板的钱,我就一办事处伙计。”那人说。

    宋维扬笑道:“反正也没什么生意,不如我们拼桌吧。这张办公桌,你一半,我一半,租金平分。谁家的公司有业务了,就临时拥有整张办公桌的使用权。这样一来,你也不会耽搁老板的生意,又能把半个月的租金放进腰包,何乐而不为呢?”

    还他妈能这样?

    那人顿时震精莫名。

    他以前是国企员工,厂长亲戚弄了个公司,就带他到深城来当办事员。老板负责打广告联系客户,他则守在这里等着办公,而且能拿国企、私企的双份工资——国企那边给他安了个销售员身份。

    可即便拿两份工资,加起来也只有1800块而已,若能拼桌,每个月立马就多了500块钱进项。

    “咳咳!”

    那人咳嗽道:“老板每个星期一上午会过来,到时候办公桌是我的。答应就拼桌,不答应就算了。”

    “成交!”宋维扬微笑握手。

    郑学红和陈桃在旁边目睹了全过程,看得哑口无言,他们从没想过开公司做生意的居然可以拼桌。

    宋维扬转身发指令:“万事俱备。刘主任,陈秘书,咱们可以开搞了!”

014【好戏开场】() 
面积不足两平米,没有任何格挡板的写字桌,很快被一分为二。

    郑学红大马金刀坐下,胸前还挂了一张标有“主任”头衔的工作牌。看起来比正规公司都更正规,至少他们所在的写字间,没有哪家公司的员工是有工作牌的。

    至于宋维扬和陈桃,则暂时寻了张空桌子。

    “把信函先打印100份,今天下午就全部快件寄出。”宋维扬在早就写好的稿件上,增添了办事处的地址,还特别附注一句:本办事处所属工作人员,每周一上午将赴港城开会,办公时间为周一下午至周六。

    没办法,同桌的老板每个星期一上午要来,宋维扬只能放弃那半天时间。

    陈桃立即拿起文件离开,她今天的工作很忙。

    跟他们拼桌的叫邓新华,视线一直在往陈桃身上瞄,等人都不见了才收回来,好奇地问:“刘主任,你们这个中国私营企业发展促进协会,到底是干什么的?”

    郑学红说:“你都已经念出来了啊,促进私营企业发展的。”

    “政府机构?”邓新华迷糊道,“也不对啊,你们要是政府机构,就不会穷得跟我拼桌子了。”

    郑学红端起瓷质茶杯,用盖子慢吞吞撇浮沫,一副领导派头,笑道:“听说过招商局吗?”

    “我只知道有工商局,你们那个局专门负责招商吗?什么级别的?”邓新华问。

    “不学无术!”郑学红鄙视道,“招商局是央企,清末李鸿章创办的,已经有100多年了,招商银行就是咱们招商局的下属单位。”

    邓新华肃然起敬,立即说:“招商银行我听过。”

    郑学红忽悠道:“为了促进中国的私营企业发展,我们局就新成立了一个协会。总部设在港城,华北分会设在京城,华南分会本来设在深城,结果被盛海那帮混蛋给抢了。没办法,深城这边只能暂设办事处,我这个办事处主任连办公地点都要自己租。你说我是不是倒霉?”

    “招商局不给经费的吗?”邓新华问。

    “没给多少,我得省着点花。”郑学红说。

    邓新华说:“没钱你们怎么帮助私营企业?”

    郑学红道:“我们以咨询服务为主,说穿了,就是帮私营企业了解国内政策、获知国外消息,帮助私营企业制定管理制度,给那些陷入困境的私营企业出点子。”

    “哦,明白了,”邓新华高兴道,“那你帮我们公司出出点子呗。”

    郑学红摇头道:“不行,你们是皮包公司,靠倒卖国企产品赚钱,不在我们协会的帮扶范围内。”

    “皮包公司也是私营企业啊。”邓新华道。

    “呵呵。”郑学红笑而不语。

    ……

    三天之后,粤中,某县城。

    袁卫东照例巡查厂房车间,批评处罚了一个偷懒的工人,才带着满肚子郁闷回到厂长办公室。

    十年前,袁卫东还只是小小的车间主任,其所在的汽水厂负债累累。就在某次召开全厂职工大会时,袁卫东突然站出来立军令状,声称只要换他来做厂长,一年内若不扭亏为盈,就请求撤销他党内外一切职务。

    原厂长如闻仙音,立即申请调去其他单位,把汽水厂交给袁卫东来管理。

    袁卫东也没有什么独门秘诀,只简单制定了一些职工条例,比如不准在厂里随地大小便,工作期间严禁嬉笑打闹,严禁工人迟到早退,严禁把产品带回家等等。一年之后,汽水厂不但超额完成国家任务,而且还占领了当地饮料市场。

    现在汽水厂已经变成了远近有名的大企业,并改名为“泰禾饮料有限公司”,产品增加到冰糕、雪糕、汽水、棒冰、橙汁、香槟六大类。

    可随着外国饮料的入侵,以及国产饮料的增多,还有山寨饮料的竞争,袁卫东的公司迅速陷入困境。他只知道生意不好做了,却又不懂如何扭转局面,前后砸了两百多万做广告也收效甚微。

    “厂长,厂长……”厂办主任老李突然冲进来,慌得连门都忘了敲。

    袁卫东皱眉道:“又怎么了?”

    老李兴奋道:“厂长,好消息!我们厂生产的汽水,荣获了第一届‘亚洲环太平洋国际饮品展销会金奖’!你快看看吧,这是从特区发来的快件。”

    “什么亚洲太平洋什么展销会?我们的汽水没去参展啊。”袁卫东迷糊道。

    老李说:“是一个叫‘中国私营企业发展促进协会’的组织,帮我们参展的,你快看看吧。”

    信封里厚厚一叠,足有20多张纸,这种重量的快件光邮费就要好几块钱。

    最上层是一封打印信:

    “致泰禾饮料有限公司(此为手写):为促进国有饮料品牌发展壮大,今年五月,本会携全国300多种饮料,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的第一届‘亚洲环太平洋国际饮品展销会’……经全球30多个国家的评委一致认可,贵公司的饮料过关斩将,喜获金奖……请贵公司派遣专员,携带相关证明和5万元活动经费,前往深城xx领取奖杯、奖章和获奖证书。——中国私营企业发展促进协会华南分会深城办事处。”

    袁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