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港做大亨-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个,他的根基浅薄。虽然身家不菲,但在邱得根心里。恐怕并没有多大分量,对他好话说着,也只是稍微有些好感罢了。
“姐,这次的事你得帮我。”第二天,周兴盛就去丽盛广告公司找大表姐刘秀丽,笑着说道。
“帮你?帮什么?”刘秀丽一怔,但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失声说道:“你该不会真的要把亚视给买下来吧?”
“宾果!答对了!”周兴盛打了个响指,笑道:“可惜。没有奖。”
刘秀丽朝他翻了个白眼,右手抚着额头,呻吟一声道:“天啊,到底是你疯了还是我在做梦,你没事收购亚视做什么?”
周兴盛皱了皱眉头,咳嗽一声:“这个怎么说呢,应该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巴巴的要收购亚视。认真的说,应该是我有亚视的心结吧,一听到徐晓明说邱得根有意放手亚视,我就心动了。很心动。投资什么的,反倒不重要了。”
“心结?”刘秀丽听得直皱眉头,叹了口气说道:“算了,我也不管你收购亚视要干什么。说吧,要我帮什么忙?”
周兴盛道:“帮忙做一份亚视的经营计划案,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我收购了亚视,我要怎么样经营亚视。”
刘秀丽听了,立即就笑了:“让我来写?你不是吧,难道你收购亚视之后,还打算让我去帮你经营亚视不成?你姐我可没那个本事。”
“那怎么办?”周兴盛有些挠头。
“简单,去找个专门的人才呗!”刘秀丽回答道。
“有谁?”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也认识的额,就徐晓明啊!”刘秀丽笑着说道。
周兴盛笑了,拍手赞道:“还真是!”
说起徐晓明这人,在传媒业,尤其是电视这一块,可谓是老资格的专家了。不论是专业xìng很强的电视编剧以及制作,还是行政管理、人脉资源,极少人能够比得上。周兴盛要想经营好亚视,得徐小明一人就远胜过千军万马。
至于说徐晓明在亚视,最终亚视也没有争得过TVB,并不能说徐晓明的能力比不过TVB的人,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亚视的体制落后于TVB,留不住人才!
不然的话,为什么亚视先后培养的众多实力派大腕都纷纷跑去了TVB?
汪民荃、刘松壬、米雪、黄秋声、江桦、万奇雯、、、、、、,诸多明星的发展轨迹,无一不是说明人亚视的体制落后于TVB!
如此一来,留不住人才,亚视就制作不出好的电视剧、电视节目;而没有好的电视剧和电视节目,收视率就会下降,明星们的知名度就会随之下降。没有了知名度,明星们留在亚视做什么?最后的结果就是陷入了恶循环,发展得越来越不行。
反观TVB,人才越多,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视节目就越火红,明星的知名度就越高,前途和钱途就越看好,就有更多的明星投入TVB麾下,是良xìng循环的发展。
原来时空里,亚视和TVB的发展轨迹就是这样的,人人看得清楚和明白,周兴盛自然也不例外。
而这,其实也是周兴盛有信心接手亚视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并不熟悉一个电视台具体的经营事务,但知道了这个,入主亚视后,只要有意识的将这个改正过来就是了。至于电视台具体的经营事务,交给徐晓明就是了。
“你说什么,你想收购亚视?”徐晓明震惊了,不明白周兴盛哪里来的那么多资金收购亚视,这可不是一两百万,一两千万的事情,而是一两亿的大问题。
前次见周兴盛之时,也就一个写小说的作家而已,身家百万算不错了。即便chūn节的时候去过周兴盛家中拜访,看到了价值数百万的别墅,也并不能说明周兴盛的资本有多雄厚。
但现在呢,才一年的功夫吧,就有数亿资金的身家,还要收购亚视了?
徐晓明内心苦笑不已:“一年,就一年的时间,就白手起家赚到了过亿的身家。而我呢,几十年了,也就几百万身家而已。这可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我这十几年看来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
第五十六章 走向好莱坞?()
徐晓明最终还是答应了出面帮助周兴盛,这让周兴盛很高兴,虽然真正的原因他并不是太清楚,自古人心最难猜。(首 。 发)
不过不管怎么样,徐晓明的应允,说明了他入主亚视的把握又成功了几分。
向来收购一家公司,除了产业以及公司品牌的无形价值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能将这家公司的员工打包收购了,毕竟在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就是公司的员工,没有了他们,一切也就没有了意义。世界上有过许多收购的议案,明明胜利在望,但员工的强烈反对,往往都导致了收购的失败,不得不防。
只是,周兴盛的这份高兴没能持续多久,他就被一则消息给打击得差点想吐血。
默克多居然也有意收购亚视!
默克多是谁,周兴盛这个前世的半宅男都知道,后世的世界传媒大亨,而且还是没有之一。
默克多子承父业,1952年的时候开始经营他父亲遗留下的一份小报纸《新闻报》,并且很快就带领着《新闻报》走出了破产的困境开始了盈利。之后,稳固了根基的默克多没有停止他扩张的脚步,收购《星期rì时报》、《镜报》,并且在十二年后的1964年,创办了澳大利亚第一家全国xìng的报纸。
四年后,默克多走出澳大利亚,进军国际市场,接连收购英国最大星期rì周报《世界新闻报》、《太阳报》以及赫赫有名的《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象征着大不列颠的尊严。两百余年的历史!
而在这期间,默克多除了进军英国之外,更是大肆进军美国,《纽约邮报》、《纽约杂志》、《乡村之声报》、《先驱美国人报》、《太阳时报》、、、、、、、、
除了报纸之外,默克多又大肆收购和创办电视台、电影公司,先后收购收购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股份,组建福克斯电视台、英国天空卫星电视台。
到后世的时候,历经五十多年的时间,默克多构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xìng传媒公司,净资产超过400亿美元。经营核心业务涵盖电影、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发行、无线电视、卫星电视、有线电视、报纸、杂志、书籍出版和数字广播、加密和收视管理系统的开发。而作为世界上最大传媒帝国的主人,默克多的个人财产超过了110亿美元!
如今虽然还只是1987年,默克多的传媒帝国并没有后世那样雄霸天下,但依然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传媒巨头之一。香港本地的传媒,无论是TVB还是亚视,相对于默克多的传媒帝国来说,那都是小巫见大巫,相当孱弱。
更别提周兴盛这个根基浅薄到可以说没有的个人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貌似在原本的时空。默克多也是亚视的股东之一,只是不是最大股东而已。
“泥煤的。这不是纯心和我过不去吗?星空卫视你不去搞,凤凰卫视你不去创办,跑到这边来和我抢亚视,这不是欺负人吗?”听到这个消息后,周兴盛一脸的愤愤然。
当然,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默克多有意构建世界最大传媒帝国,不可能会少了香港这个地方,因为香港不仅仅是亚洲四小龙,世界有名的金融中心之一。更是通往内地那个庞大市场的跳板。一号首长的改革开放之举,世界的顶级商业巨头就没有不充满兴趣的,默克多自然也不例外。
现在才87年开初,星空卫视创办人的李超人二子还在美国斯坦福求学呢,至于凤凰位置,额,就更别提了。影子都看不到。
如此一来,邱得根有意放手的亚视,自然是目前而言最好的选择,默克多有意加入到收购的行列自然也说得通。
只是。默克多的鼻子怎么这么灵啊?周兴盛有些无奈的想到。
周兴盛见此,也只能是先熄了快速收购成功的念头,在第二次拜访邱得根之后,就转而将收购的事宜全权交到了中介公司的手上,他不再过问。而他自己,则是再次开动金手指,通过旗下工作室流水线的方式编写电影剧本,继续在电影圈里面疯狂捞金。
而这一次,周兴盛不再继续呆在香港电影圈了,而是把目光对准了美国“荷里活”!
荷里活,是“好莱坞”在香港的译词,本意上只是一个地名而已,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区的西北郊,是全球最著名的影视娱乐和旅游热门地点。而在后世,“好莱坞”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美国的电影工业。
从1911年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内斯特影业公司在好莱坞成立以来,好莱坞就成为了美国电影工业的中心。米高梅、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迪士尼、环球公司、狮门影业、哥伦比亚这些世界知名的电影公司巨头,都是在好莱坞发展起来的。
电影这个行业,原本就是在美国诞生的,而在二战之后,随着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电影中心的好莱坞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了世界的电影中心。
至于现今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认为也是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周兴盛是不会承认的,相信现在的很多世界顶级巨头也是这么认为的。
重工业发达,但是是高压统治,经济水平低劣,谈个屁的超级大国啊。
要想在电影行业彻底站稳脚跟,呆在香港打转是不行的,结果只能是成为亚洲电影行业的巨头之一,是成为不了世界电影行业的巨头的,就像周兴盛他现在一样,亚洲影坛赫赫有名的编剧圣手,编剧的喜剧电影席卷全亚洲,刮起一阵强烈的喜剧旋风。
另外,在赚钱的速度上,只在香港打转也比不了去好莱坞拼搏。
香港的一部影片,在全亚洲放映,爆红的才有可能收获数亿的利润;但在好莱坞,随便一部电影,它都能够全球上映,票房动辄就是数亿美金,甚至十数亿美金,几十亿港元!
想一想,就能令人血脉喷张!
诸多经典好莱坞影片在周兴盛的脑子里,现在他既然在香港和亚洲影坛站稳了脚跟,怎么着也得去好莱坞闯一闯,赚美国佬的钱。
“只是,单纯的拍摄那些好莱坞大片,赚钱是赚钱,但也太单调了点,或许,还应该有点改变,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又或者,推广中华文化?”周兴盛想着赚美国佬的钱的时候,心里也不禁有些嘀咕。
。。。
第五十七章 预见未来或过去()
进军好莱坞,这不是一个口号的问题,涉及的可是方方面面。
如今,周兴盛自问在亚洲影坛够得着“呼风唤雨”这个赞誉了,但面对世界电影中心的好莱坞,他还是清楚的明白,他的分量根本不够看。即便是邵一夫、邹文淮这等江湖地位远远比他高得多的电影大亨,想要进去很简单,但想要站稳脚跟并拥有一定的地位,那还是一个遥远而不可及的梦罢了。
邹文淮好一点,出了一个李小龙,现在又出了一个程龙,两条龙都在好莱坞掀起过一阵华语电影热cháo。尤其是李小龙这条过江猛龙,更是突破xìng的将华语功夫片带进了好莱坞,影响力极为深远,就连英语词汇里面也从此多了一个“gongfu”。
只可惜,李小龙英年早逝,没能来得及巩固这份成果,导致后继乏力,又开始没落了下去。
现在有了一个程龙,喜剧功夫再度进入好莱坞并掀起一阵热cháo,但是,也只是热cháo而已,就影响力来说还远远比不上李小龙,更遑论在好莱坞站稳脚跟,成为巨头?不说别的,就说没有一部高票房电影就可以看出一二。
程龙以《醉拳》走红亚洲,于是在82年的时候就开始进军好莱坞,但是却失利了,首部电影《炮弹飞车》就败走麦城,票房不高。直到现在,过了五年了,依旧没有多大起sè。虽然有点反应了,但离一个一线演员都有很大的距离。
原来的时空中。程龙要到94年的时候才以《红番区》这部电影在好莱坞站稳脚跟,成为一线演员,白人眼中的功夫巨星。
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有很多,首先第一个就是剧本不行,美国人不买账。香港人、亚洲人看得懂的喜剧电影,美国人看起来就觉得实在耍猴,他们在经历卢卡斯震惊全球的《星际大战》的洗礼后,胃口已经很刁了,喜欢上了看大片。
动作喜剧。额,要震撼力没有震撼力,要细腻的情节没有细腻的情节,要英雄又没有英雄,自然兴致缺缺。
再一个,自从鸦片战争之后,白人就自诩自己的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心,黄种人的世界那都是愚昧和落后的,华人那就更不用说了。在他们的脑子里,华人都是些脑后跟摇晃着一根猪尾巴的野蛮人。
即便是二战之后。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和美国人在朝鲜血拼过后,华人的地位有了点提高,但也只是一点而已,并没有改变华人在他们眼里很落后的这种观念。
李小龙成功之前,还不是一样受到了冷遇?
程龙自《醉拳》后红遍亚洲,但在美国和白人的世界,还是新丁一枚,首部电影失利那是正常的很,毕竟还需要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
《红番区》能爆红。也是美国人习惯了程龙的存在,程龙的厚积薄发所致。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国力不振的关系,再说下去又扯远了。
周兴盛明白这些,也深感无力,但也没有彻底失望,毕竟重生者他的可是深知在未来。中国的国力是以一种何等的速度在提升,重回世界中心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除非毁灭星球的大战突然爆发。
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突围。进军好莱坞并且在那里站稳脚跟,就要靠许多人的努力了。
周兴盛有着打算,他负责提供剧本和一部分资金,然后再找一些人来合作,共同进军好莱坞。
他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但团结一批人的话,力量就雄厚了。
这批人,周兴盛想到了长久以来的合作者向氏,还有成功进军好莱坞的邹文淮!
向氏不用说,社团的力量是武力的保证,也是联系美国华人势力的联系人;邹文淮呢,成功运作过李小龙在好莱坞兴起,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至于他自己,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他的电影创意多。
和向氏有过合作,和邹文淮虽然还没有合作,但已经有了交情,并且去年的时候就有过口头协议,周兴盛自然第一时间就想到两者。
至于其它人,不是周兴盛想不到,而是其它人没有比两者更适合合作的了。
香港的超级富豪倒是一大堆,但基本上就没有多少人玩电影的。不是超级富豪,但玩电影的,又有谁玩的过邹文淮呢?
拿定了主意,周兴盛也不迟疑,第一时间就给旗下的工作室下达了编写电影剧本的任务。当然,创意是他拿出来的,大纲也拟好了。
第一部电影,科幻大片肯定是不行的,投资大,又是第一次进军好莱坞,风险很大,很容易失利,从而导致众人打退堂鼓,得不偿失。
动作喜剧电影倒是现成的,有程龙,周兴盛也有《红番区》的记忆,但考虑后,周兴盛放弃了。不为别的,抄袭也得抄好莱坞的去,抄程龙的算什么?而且,在好莱坞,动作喜剧的电影并不是很多,周兴盛也没有这方面的记忆。
魔幻仙侠电影,拍是可以拍,不过以现在的条件和环境,拍摄这类型的电影和找死没什么分别。
并不是说以现在的技术拍摄出来后没有那种宏大震撼人心的效果,不然的话《星球大战》也搞不出来了,而是魔幻类的电影本来就是欧美的专利,亚洲人拍摄出来只会是不伦不类,除非演员全部找白人来演,但那样的话,和没有拍摄一个样,又何必呢?至于仙侠类电影,可以拍,就好比徐可的《蜀山传》,但是这类电影折shè出来的文化却是华人的文化,对于欧美观众来说完全是一片空白的印象。拍摄出来后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扑街,风险太大了。
除非中国再次回归世界中心,成为可以媲美美国的超级大国。
至于情情爱爱、武侠江湖、侦探破案、战争历史这些,额,基本上也没有合适的。
情情爱爱,除非出演的男女主角是世界级的华人演员,不然的话又是扑街货。可是,世界级的华人演员有吗?
武侠江湖这类电影是提也别提,除非现阶段就开发出3d电影,不然准没戏。
侦探破案类电影和情情爱爱类电影是同一个问题。反倒是战争历史类的电影有点搞头,拍摄一部反映人道主义的反战电影,好比《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
当然,这类电影由周兴盛这边拍摄的话,场景自然要转移到中国抗rì战争中来,拍摄抗战电影,从三七事变,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血战等等为世人所熟知的历史中选择,尤其是南京大屠杀。
后世也有一些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比如陆钏的《南京、南京》、老谋子的《金陵十三钗》,拍摄的也还不错。虽然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总体上而言还是可以的。
唯一令周兴盛大费思量的是,这类片子往往规模宏大,需要极其昂贵的成本投入,没有个几千万根本就搞不定。
认真来说,他和邹文淮、向氏三方合作,拿出个几千万也是毛毛雨,就算最后扑街了。也不会伤筋动骨。但是,香港这边拍电影,怎么说呢,应该是弹丸之地的狭小空间铸就了香港人的秉xìng,格局不大,投入再大,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拍摄出来的电影始给人的感觉始终都是小家子气。
香港电影,向来是以情节取胜,香港的导演也擅长这类的拍摄。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在亚洲,除了内地导演之外,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导演基本上就没有几个擅长拍摄大制作的。动辄上万人参与拍摄,影片规模宏大,格局大气恢弘,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他们根本驾驭不了。只有像内地这样,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才能孕育出这类型的导演。
要放在后世,周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