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和平崛起-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流,涌向教堂,在一片圣洁的烛光和肃穆的管风琴声里高唱颂主歌。接着,犹太教徒们也行色匆匆,成群结队来到“哭墙”(原名西墙)前,喃喃颂念经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方圆1平方公里的旧城里,这些黑白“河流”似乎早已安排好了先后秩序,从不“撞车”。三教的信众们虽然比邻而居,却有意忽视着对方的存在,各自坚守着信仰,笃诚地尽着自己的宗教义务,老死不相往来。
在希伯莱语中,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然而,几千年下来,耶路撒冷留给犹太人的却是一段“哭墙”。以色列人发誓决不废弃“哭墙”,因为这正是犹太先祖历史的写照。
提及“哭墙”,还得从圣殿山讲起。在公元前11世纪,犹太王国创始人大卫王征服耶路撒冷后,将它定为犹太王国的都城,并打算建造一座朝拜犹太教神主耶和华的圣殿。大卫王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王继承父业,耗时7载,动用20万人在耶路撒冷的一座山(即著名的圣殿山)上兴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圣殿。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第一圣殿。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军队攻占耶路撒冷,第一圣殿被毁。后来,犹太人两度重修圣殿,但公元70年,罗马帝国将领提多攻下耶路撒冷后焚烧了圣殿,只留下西边一段殿墙,故称西墙。相传罗马人放火烧圣殿时,有6位天使下凡,坐在西墙下失声大哭,泪水渗入石缝,使这段墙更加坚固。罗马统治时期,除每年哀悼圣殿被毁的那一天外,犹太人一概不得进入耶路撒冷。许多世纪以来,犹太教徒来到这里面壁祈祷,每当追忆历史上圣殿被毁、犹太人被迫四处流亡,便不禁悲从中来,嚎啕大哭一场,“哭墙”因此得名。“哭墙”长约52米,高19米,由27层巨大的大理石块砌成,。
尽管耶路撒冷屡遭劫难,但那段残存的西墙仍旧存在。犹太教徒坚信,这是因为他们信奉的耶和华没有离开圣殿,大卫王仍在守护着他们。因而每逢安息日,尤其在犹太逾越节、新年和赎罪日,犹太教徒便云集“哭墙”,举行宗教仪式,忏悔祈祷。
对于全世界的基督徒来说,耶路撒冷的多洛罗萨路意义非凡,因为这里就是耶稣的“受难之路”。据《新约圣经》记载,耶稣30岁时开始在巴勒斯坦一带广收门徒,传播新教义。他的这一活动受到罗马帝国统治者及犹太教上层的反对和打击。经过巧妙周旋,耶稣在公元30年带领门徒进入耶路撒冷。但由于门徒犹大出卖,耶稣在耶路撒冷郊外的客西马尼园被捕。据说,耶稣被罗马总督彼拉多判处死刑后,就是沿着多洛罗萨路一步步艰难地走向耶路撒冷西北部的刑场。他忍受着罗马士兵的鞭笞和无知民众的嘲笑,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步履蹒跚,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再爬起来……从受审地到罗马总督彼拉多下令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哥尔哥达”高地,耶稣走过的路也便因此被称为“受难之路”。
“受难之路”实际并不长,全程共有14站,其中的最后5站在圣墓大教堂内。圣墓大教堂,又称“复活教堂”,是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遇害、下葬并复活的地方建起的教堂,被世界基督徒视为最神圣的参拜处之一。公元326年,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海伦娜巡游此地后,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在此处修建一座长方形的教堂,工程历时9年。然而,圣墓大教堂先后被波斯人和埃及人摧毁,直到公元9年才由十字军重建。走在圣墓大教堂里,殿中石柱纵横,圣龛庄严凝重。进门后,记者看到的第一处圣迹就是膏油石。据称,耶稣被人从十字架上抬下来后,就躺在这块石板上,他的鲜血渗入了石缝,把石板染成了红色。如今的石板看上去仍像是真有血迹渗透进石纹里。许多基督徒一进门便跪倒在石板前,不停地抚摸、亲吻着,日久天长,石板变得格外光滑。
再往里走,就可以看到一块约15米高的巨石,名为骷髅地,因其外观酷似骷髅而得名。传说耶稣就是在这里被钉上十字架的。沿着石梯爬上去,山上有两个教堂,在竖起十字架之处修建的那座,属于希腊正教;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之处建起的教堂,属于罗马天主教。
每年从耶稣受难日的星期五直到复活节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要抬着庞大的十字架,循着耶稣“受难之路”,一直走到圣墓大教堂,感受耶稣为人类所蒙受的苦难。
走在耶路撒冷,不论你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一个金黄色的大圆顶,在耀眼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就是穆斯林的圣地——岩石圆顶清真寺。而在不远处,与它遥相呼应的另一个圆顶便是拜真教中仅次于麦加天房和麦地那先知寺的第三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岩石圆顶清真寺,始建于公元691年,是迄今保存最完好、最为重要的***早期建筑杰作。取名“岩石”是因为寺里供奉着一块长17。7米、宽13。5米、高1。2米的巨石。据《古兰经》记载,一天,拜真教先知穆罕默德受安拉启示,深夜突然从圣城麦加骑着名叫“巴拉克”的神马来到耶路撒冷。在天使吉伯利的陪同下,穆罕默德在一块岩石上登九霄,遨游七重天,见到了古代先知,接受安拉的“天启”后于次日拂晓返回麦加。穆罕默德登天时脚踏的巨石,因而被穆斯林视为圣石,认为它与麦加天房中的玄石同样神圣。
据史料记载,为了纪念和缅怀先知穆罕默德的“登霄”之举,统治耶路撒冷的马立克哈里发,便在圣石周围修建了这座圆顶清真寺。据说,迄今巨石上还留有先知穆罕默德的脚印和天使吉伯利在穆罕默德“登霄”时抓稳岩石的手印。在巨石上,记者还看到一个小小的方洞,据当地穆斯林说,那叫做“魂井”,据说祈祷者可每周两次在这里遇见亡者的灵魂。
为穆罕默德而建的岩石圆顶清真寺也同样历尽了劫难。公元1033年,一场地震将其毁坏,但很快就被修复起来。而欧洲十字军东征,攻克耶路撒冷后,圆顶清真寺遭到洗劫并被改造为一座教堂,欧洲人用大理石盖住了穆斯林神圣的“岩石”,并在上面建了一座祭坛。公元1187年,萨拉丁收复了耶路撒冷,清真寺才重新回到穆斯林手中。
如今,阿克萨清真寺里每天都要举行5次礼拜仪式。无数的穆斯林在这神圣的地方按时完成他们的宗教义务,而世界其他地方的穆斯林也都把能在这里做上一次礼拜、追忆先知穆罕默德,视为一生中莫大的幸事。
3000年来,这座城市37次被征服,8次毁于战火。难怪后人感叹:世上若有十分忧,总有九分在圣城。如今中国国防军的飞机坦克已经抵达这座圣城的门外,而迎接他们的是疑惑的、恐惧的、忧郁的、温和的、赞赏的眼神,不过除了这些,似乎并没有人打算阻止他们进入耶路撒冷的脚步,这座城市的第38次征服由一群来自遥远东方的完全不同于三大宗教的将领们完成,他们信奉的是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
在丘吉尔的日记中,太初二十二年3月10日这一天仅仅有这么一行字:“本土战事平稳。近东地区我军继续战略收缩,今日放弃耶路撒冷。”或许这位曾经世界霸主的大英帝国首相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笔触来描绘他此刻的心情,多言不如沉默吧。
第五百四十三节 贯通欧亚大陆桥()
中国国防军的第十八集团军、第九集团军已经分别挺进到了叙利亚和伊朗西北部地区。英国人还可以死守西奈半岛,保卫苏伊士运河的安全,但是红俄已经被两把尖刀顶住了下腹部,莫斯科之围虽然已经基本解除,但是德军中央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的一部却一直顽强的占据着图拉及周围地区,威胁莫斯科方向,吸引了红俄将近70%的主力部队,南方集团军虽然屡屡遭受重创,暂时无力进攻顿河平原,而红俄南方面军也不过十几万部队,怎么样也不太可能对德国南方集团军构成太大的威胁。
如果仅仅是战场的暂时失利,或许不会让英美俄太过忧虑,但是在中国打出了“民族独立,人民自决”旗帜之后,这对于列强国家的威胁就太大了。例如阿富汗当地武装的加沙耶夫将军与国防军合作,显然并未被阿富汗人视为污点,加沙耶夫顺利的与国内几大部族的长老进行了协商,以部族会议的形势建立了新政权,加沙耶夫也顺利的成为部族会议主席兼任国防部长。加沙耶夫的军队也在接受中国新疆内卫部队训练,将来就是阿富汗的国防军。印度拜真教徒的独立国家建立,印度西北的几个土邦也纷纷独立,在中国的帮助下成立了世俗制国家,在中国国防军的指导下极端宗教势力被清算了,温和的宗教领袖们也不得不放弃对政治的插手。南亚各国对于中国国防军的驻防,也并不反感,也确远不如日、韩两国这般看重。那么,中国占领南亚期间,在当地实行了怎么样的政策呢?无非也就是扶植当地的亲中势力,训练国家官僚和国家军队,打击极端宗教势力和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国土安全部和社会调查部的特工也没有少费心,暗杀、爆破、地毯轰炸、定点清除等等手段,几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让英美在当地的势力和传统宗教宗族势力变得无足轻重。
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国防军就打垮英国、荷兰、维西法国等西方殖民者,打败了整个中亚西亚的反中势力,攻陷了二十七个国家或独立区域等地。加上战前已实际控制的南亚三国和西亚的科威特托管区与印度洋诸岛。整个亚洲除了土耳其、西奈半岛红俄控制的部分亚洲领土以及日本之外就都纳入了中国的实际控制范围,一个庞大的亚洲联盟正在形成,战争虽然也席卷了这些地方,但是因为这些国家本身的国防力量就可以忽略不计,而殖民军队则被抽调一空,连有效的拖延都做不到,中国控制这些地区简直太简单了,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中亚西亚在战争中的损失微乎其微。
中国控制中亚西亚,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攫取资源,如周仲辅在政府工作会议上所说,“殖民地解放战争的关键,一方面在于确保中国对亚洲地区的战略控制;另一方面在于把重要资源地区收归我方管理和控制之下,由此扩充我方的战斗力量……”西亚地区被视为中国的石油、矿业基地,提供战争所需石油、矿物和粮食。如国防军占领巴林的油田后,扩大开采,太初二十二年生产2961万桶、太初二十三年生产3691万桶。
为方便收购物资,中国的援助团迅速恢复了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发行本国货币,通行与中元的捆绑汇率。例如伊朗在平乱之后就发行了200亿元货币,与中元的汇率固定为1:0。1,国防军来到后,又在当地消费70—80亿元,带来了一次战后繁荣的机遇。
中国国防军两个集团军加上半个航空队就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背后依赖的可不仅仅是军队本身。中国从一战后不到十年就超过英法美,实际占据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靠的就是超出想象的科技发展水平、强悍的工农业生产能力、稳定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虽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一直受到不公正的贸易壁垒,但是经济危机也无法抵挡技术先进而性价比高的中国货,中国周边的日本和红俄都被中国在建国初期就打的没了脾气,所以中国的周边地缘政治也相对稳定,厚积薄发之下,能取得这种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战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欧洲战场上,德国就做不到这种碾压的效果。德国的制造业力量的增长速度与红俄的进步相比是非常有限的。虽然对英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是考虑到联合王国的人口仅为4400万,而德国为8000万。要是算上英联邦其他国家——如排名第八的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制造业能力,德国的优势并不明显。在战前,为了加强对英联邦国家的控制,联合王国就是英联邦国家“唯一的兵工厂”,其他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用于军工方面的极为有限,绝大多数军事装备都需要从英国本土引进。在大战爆发以后,以加拿大为首的其他英联邦国家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中生产了大量的军事装备用于战时消耗。这方面是德国难以相比的,虽然它的盟国和占领区也有相当的军事工业,但这些地区的军事工业产品中,只有轻兵器、轻型装甲车辆等性能尚可。在德国迫切需要的飞机、军舰、重型火炮等方面,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这些国家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在工人党上台以后,德国的军费开支简直是疯狂,太初十八年时,比同期英、美三国的总合还高出一倍!可以说,德国从3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经为战争作了大量的准备。这种状态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有负面影响的。在太初十七年,按军事费用支出占可动用产品净值的百分比统计,德国用于军事目的的产品净值为16。6%,英国只有7。9%,美国仅有1。5%。也就是说,虽然德国在30年代中后期率先起跑并暂时领先,但它的后劲并不太足。毕竟德国没有足够的矿产资源、海外利益和外汇储备来维持这种高速增长的势头。
德**备方面的问题,直接来源于西塔拉的战略,因为西塔拉从未预期同大国集团作战,他同样没有预期打一场持久战。他所预料的是短期内通过外交威胁或闪电战来实现他的有限目标。正因为这个理由,德**备生产的数量不是决定于可用的资源,而是基于这种战略估计的需要而定的低得多的水平。此外,集中生产立即使用的武器,即“广度军备”,正是适应这种闪电战略的策略。
但是,掌管德国战争动员的托马斯将军以及他在德国总参谋部的许多同事,都从未赞同过西塔拉的战略。他们要的是“深度军备”,即扎实地准备,精心地组织,谨慎地指挥的一场战争;“他们要的是能打一场对大国联合的持久战”。除了手头已有的武器以外,他们还要大量储备的装备和总体上是用来替换这些储备的重工业。虽然德国的煤、铁矿石、生铁和粗钢的生产有了相当大的增长,这些增长的大部分在三十年代已用于战争工业,从“现存”的工厂中增加煤和钢的生产并不等于深度军备。
另外,德国在重整军备的过程中军费的利用效率也有问题。太初十三年至太初十八年德国共投入军费约35亿英镑,同期法国的军费仅为11亿英镑,而且法国的军费中有约一半消耗在建设马其诺防线上面。也就是说,法国在这段时间内,虽然能够用于部队建设的军费仅有德国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但取得的国防成果并不亚于(或者说只稍逊于)德国。在中国的技术援助下,德国空军当然比法国的势力强,陆军则与法国相当,但海军则不值一提。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法国从一战时期的逐步积累,另一方面,则说明德国的军费中有一定的泡沫成分。商品的价格会随着商品的供需关系变化而上下波动。德国在5年时间内建设了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其军品的需求量是十分巨大的,对军品的采购价格不可能不造成影响。法国战役德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取得胜利,其决定因素不是军备,而是德军方面的部队素质较佳、领导较好,以及盟军方面一系列致命的失误。
现在战争如中国所期望的那样打成了广泛参与的长期战争,赫斯上台之后,德国在经济军事方面的弊端已经凸显无疑,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不间断的支援接济,不用说反攻红俄,就连能不能抗住红俄的进攻都不好说。当然这个问题现在德国人终于不用担心了,虽然中德两国尚未能在红俄会师,但是中国占据了中东之后,印度洋也基本上成为中国的内海,一条通过南海—印度洋—波斯湾—伊拉克……土耳其的欧亚大陆桥就已经贯通,德国的国防工业基础的弱点就不再那么致命,至少有了中**工的补给,前线德军的弹药量可以比之前宽松了很多,这下熬过了冬天的北极熊有福气了。
第五百四十四节 联合舰队入险地()
对珍珠港的灾难性袭击造就了罗斯福梦寐以求的开战理由。这是一场创造新美帝国的战争,但是对于日本而言,意味着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除非他们愿意以属国身份加入中华民主帝国主导的“大中华国家联盟”,因为中国外交部已经明确宣布不接受任何邻国加入“亚洲国家共同体”。日本民族的坚韧与赌性,决定了他们会一条路走到黑,一直到拿他们的猴子脑袋和南墙比过密度为止。
珊瑚海折戟沉沙,并没有让联合舰队伤筋动骨,日本从维西法国手里买了几艘巡洋舰和两艘二手的三万吨级集装箱货船(十几年前中国卖给法国的),发挥了新日本船厂工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傻大胆精神,仅仅用了三个月就把两艘集装箱货船改装为中型航母,命名为“飞鹤”和“舞鹤”。自觉恢复了元气的日本联合舰队再一次把目光盯上了美国人在东太平洋的几个据点。
日本在珊瑚海海战之后的仅仅一个月就已经把中途岛拟定为下一个攻击目标。为了打开夏威夷群岛的大门,防止美军从夏威夷方面出动并切断日本对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攻击补给路线。日本海军想借此机会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残余的军舰引到中途岛一举歼灭。为达到该目的,日本海军几乎倾巢而出,投入大半兵力,舰队规模甚至超越后来史上最大海战莱特湾海战时的联合舰队。是日本海军在二战中最大的战略进攻,然而由于珊瑚海海战的牵制,使联合舰队少派遣两艘航空母舰——即受伤的“翔鹤”、以及缺编飞行员的“瑞鹤”号,对作战造成极严重的影响。
中途岛,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该岛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均相距2800海里,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故名中途岛。另外它距珍珠港1135海里,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但失守,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唇亡齿寒。
若日本海军达到所定下的目标,那美国西岸就会直接遭到日本海军的威胁。由于美国其余的海军军舰已部署到北大西洋,美国在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