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万羽堂契约 >

第33章

万羽堂契约-第33章

小说: 万羽堂契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咳——”史弥远仿佛被口水呛到了一般,捋捋胸口,好久才缓过来。他之所以咳嗽,并不是因为吃惊,确是因为觉得好笑。

    “李季敞乃是京口巡社社主,怎敢聚众造反?元兄台说笑了。”

    “怎么,你不信?”

    史弥远呵呵笑道:“元兄台有所不知,两淮及两浙的所有乡社头领上任、除了忠义社,其他均要通报官府,登记在案,此外还受朝廷封赏,日后半受节制,与江湖门派大为不同。纵然这些乡社成员平素横行无礼、欺凌百姓,但也断不敢行反叛之举,毕竟反叛就等于反他们自己所拥戴的官府啊。更不用说江南一带还驻扎着无数的禁军厢军,一旦闻反,顷刻而至,朝夕可平。”

    完了,人家是朝廷大员的儿子,很清楚这些事情,诓骗他简直是痴心妄想啊。也罢,还是如实相告吧。

    “衙内,我只好实话实说了。京口巡社李季敞与玄影门有宿怨,他们放言将于下月中旬入平江,屠戮狄氏一门。”

    史弥远不屑地一笑了之:“妄言而已,何必杞人忧天?”

    “绝非妄言,参知政事周大人孙女因与狄氏有婚约,前日于平江郊外遭李季敞手下社众杀害!”

    “什么!”

第九十章皇城之旅() 
“什么,周大人的孙女居然被他们杀了?”史弥远还有点不敢相信。

    “千真万确,我们正是为此事而来临安的。”

    史弥远这才舔了舔此前一直因为心有不甘而紧紧握着的筷子,然后放下道:“杀害官员家属——别说官员家属了,杀普通百姓也是重罪,更何况还是周大人的家属。方才你还说李季敞欲族灭狄氏,此事若真如此,那便非同小可。二位在此等候,我去告诉家君,家君是皇上近臣,他若进言,皇上很容易听进去。”

    “皇上?”元敬阳做梦也没想过,自己一个平头老百姓,竟然要和皇帝扯上关系了,虽然是比较牵强间接的关系。

    “你们稍后。”史弥远拔腿就走,急匆匆出了屋,去找父亲史浩了。

    史弥远走后,耶律宓打趣道:“想不到你一个山野村夫,居然还和朝中大臣子弟有交情。”

    元敬阳往后一仰,头枕双臂,颇显惬意道:“岂止这样,我还和外族贵胄有交情呢!”

    耶律宓知道这是在说自己,十分受用,也像他那样倚在椅背上,跷起了二郎腿。

    大约过了三刻,史弥远总算是回来了。

    二人忙重新坐好,询问道:“怎么样,衙内,如何?”

    史弥远来回看了二人一遍,眼神中透着难以言说的紧张与激动,道:“你们把东西放好,与我同家父一起,速速面圣!”

    “面圣?”

    “就是见皇帝。”

    元敬阳听到这句,瞳仁往上一翻,在眉骨下转了半圈,下巴微张,半天没出声。纵然被江湖上称为大宋第一神射手,但他内心还是个黔首草头,听到“见皇帝”仨字犯怂也是人之常情。别说那个年代了,就算现代,有人要你去面见某主席、某总理,你也不敢保证不会紧张。良久,他瞥了眼窗外,才问道:“天这么晚了,皇宫早关门了吧?”

    史弥远道:“家君是皇上近臣,可以直接去中书门托人传话,等候召见。”

    “中书门?”听起来就不是什么寻常的门,元敬阳犯怵,道:“还是算了吧,我们贸然去皇宫不合适吧?”

    耶律宓道:“你怕甚,让我们去必定是为了有问题方便问询。”

    “呃好吧。”

    元敬阳和耶律宓将不得带入皇宫的物品先寄放在史府,随史弥远一路赶往皇宫。说是同史浩一起去,实际上史浩已经提前出发,让他们三人在后步行。

    一路上史弥远千叮咛万嘱咐,告诫元敬阳二人入了皇城言行举止务必谨慎,不要乱摸乱看,万一触犯了哪条戒律,就要拖到天井里吃一顿杀威棒,吓得他们一愣一愣的。其实倒也没那么夸张,只是史弥远担心二人头次进皇城会出什么幺蛾子,还不如出言吓唬吓唬他俩,让他们拘谨一些。

    一路南行到了皇城北门、和宁门门口,由于有史浩在前知会过,三人接受侍卫检查后顺利进到了里面。

    “先往右边走。”史弥远引着二人直奔宫内“服务区”。

    元敬阳跟着史弥远一路走着,见门楼牌匾字样有异,悄声问道:“你不是说去中书门的吗?”

    史弥远道:“中书门哪是我们能去的地方?先找个地方坐会儿,等大内的宦官来传唤,我们才能去面圣。此外如果皇帝传唤,一定要在门外跪着答话,记清楚了吗?”

    “放心吧,不会出差池的。”

    “先进来等着。”史弥远请宦官开了舍门,进屋找把椅子随便坐下了,一坐下,此前一直在颤抖的手哆嗦得更明显了。

    元敬阳也不自觉地抖着腿道:“衙内,我看你这副模样,怎么好像比我还紧张?”

    “晚饭吃的少,有点冷而已”史弥远呵呵笑着,掩饰内心兴奋与忐忑。

    时间不断流逝,夜色越来越浓。几口龙井下肚,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倒更刺激了三人的情绪。他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来回踱步缓解焦虑。

    终于,一名打着灯笼的宦官过来,结束了三人的焦灼:“你们几个,跟我到垂拱殿来。”

    南宋皇宫并不是特别大,几人走了不多时,便来到了一处大殿前,此处便是垂拱殿了。自太上皇起,垂拱殿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召见大臣的地方。现在皇帝正好还在忙着阅览奏折,没有休息,殿内灯火通明。

    “你们在殿外候着。”宦官吩咐完,便进了殿里。

    草头百姓和低级地方官,一般没有特别指示是不能进殿里的。史弥远拉着二人候在殿外,嘱咐他们一会儿或许会有人来转述皇帝的问话,届时吐字一定要清晰。

    元敬阳和耶律宓头一回被强加上这么多规矩,难免觉得拘束,但为防出现难以意料的后果,还是把史弥远的嘱托牢牢记在了心里。

    时间又是逐渐流逝过去,三人杵在外面又白白被晾了半天。他们原本以为到了垂拱殿,就可以马上接受召见说几句话,却没想到只是换了个地方等而已。可任凭你心里不爽,也不能在皇城里发泄吧。三位,继续恭恭敬敬地候着吧。

    趁着没人注意,元敬阳扭过脸打了个哈欠,却恰好见到不远处一名身着方心曲领朱红长袍的老者拄着根龙头拐杖缓步走来。太宗、真宗时期,有一位名叫折赛花的彪悍妇人长年拄着龙头拐行走在皇城,而今又有一老官员也拿着粗拐杖,肯定不是一般人。元敬阳下意识地低下头,尽量不与之接触。

    而那老官员走过来,根本就没理睬殿外等候的三人,同守门的宦官说了几句,就从容走进了殿里。

    “杜大人。”殿内的尚书仆射史浩见到那官员,按照官场上的礼节行了个礼。

    老官员只是微微抿了下眼皮表示回礼,接着他扶着拐杖,冲上头跪拜道:“官家深夜召臣前来,不知有何要务?”

    “杜卿不必多礼,来人,赐座。”说话的人长着一对八字眉,鼻长带钩。相书上说鹰钩鼻者命运多舛,以奸诈著称。然而这人却容色温厚和蔼,那副高鼻非但不显诡诈,倒平添了一份英武神气。此人不是别人,便是当今皇帝赵昚了。

    那老官员刚坐好,就突然说出了赵昚的心声:“陛下,重组烈风令吗?”

第九十一章垂拱面圣() 
“重组烈风令。”

    姓杜的官员说出这话时,眼睛闪闪发亮。原来皇城司并不一直都是全数由文官充任要职的机构,过去皇城司曾一度组建过隶属自己的军队,为凸显与护军、禁军的区别,起名为“烈风令”。而他不是别人,正是那时的皇城司总指挥杜弼如,字辅周。

    赵昚听进耳,只觉正中下怀。唯一可惜的是,太上皇过去出于某种目的,一直劝阻自己不要做这件事。这里说一下,赵构虽然禅位,但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干涉朝政,譬如隆兴和议就是他一手主导的。

    “可太上皇一直不愿重启烈风令啊,难道杜卿忘了隆兴时的往事吗?”赵昚所说的往事不是隆兴和议,而是指和议之后为防武人势大而对当时皇城司中武官进行的一次清洗。

    “皇上,如今各地乡社势大,岂是防备武将的时候?百姓武装强盛,可不是社稷之福啊!”杜弼如言辞慷慨,神情激动,说着说着,竟从赐予的座位上站了起来。

    一旁史浩虽也反感民间结社,但同时也反感皇城司。他出言道:“辅周不必如此激昂。乡社历来是抗击外敌、维护秩序的一支力量,而且就算有不法者,圣上也会择人处理,去年不就派辛弃疾去江西了吗?”

    杜弼如冷哼一声,道:“辛弃疾过去曾是大将,南渡后屡次为封疆大吏,谁敢让他在一个地方待上超过两年?”

    “那你是在指责朕吗?”赵昚尽管想摆出不怒自威的模样,但凭他一身儒雅的气质,其实吓唬不到什么人,尤其是面前的杜弼如还是个见过大风浪的老棒子。

    杜弼如叩首道:“臣不敢。臣只是建议陛下重组烈风令,并遴选得力近臣统领,解决京口巡社之事罢了。”

    赵昚无奈地苦笑一声,道:“杜卿已然知道了召你来要商量的事务,不愧是任过皇城司指挥的人啊。”

    “是总指挥。”杜弼如纠正道。

    “好好好,是总指挥。”赵昚懒得和他争辩,干脆顺着他意思来。可抚慰完杜弼如的情绪,赵昚就没有再说话。偌大的垂拱殿,剩下的唯有沉寂。

    史浩为了打破这种沉寂,近前半步道:“如今京口巡社李季敞杀害周大人家属,又欲族灭功臣武襄公之后,官家需特派禁军前去处理此事啊。”

    赵昚点点头,问道:“此事可有人证物证?”

    “人证在殿外候着。”

    “叫进来。”

    在垂拱殿外面院子里杵了半个晚上的三人终于有机会进去了。踏入殿内,元敬阳发现殿里和自己想象的还有所不同,垂拱殿并不是一进去就能见到皇帝,殿里还有一道门,没有特许,还只能跪在门外。

    “带到内殿来。”

    里面传出一句,宦官方才打开朱漆的门,让三人进去。

    “快跪!”史弥远一扯元敬阳,元敬阳再扯耶律宓,三人参差不齐地跪在了殿下。

    “草民拜见皇上!”

    赵昚一指一身白衣的史弥远,冲史浩道:“这不是你儿子吗?”

    史浩笑笑道:“正是臣的三子弥远,此次事情便是他告诉为臣的。”

    “喔。”赵昚点了点头,视线滑过元敬阳,直接转到了耶律宓身上,心中疑道:此人披头散发,却穿着锦帽貂裘,好生奇怪,于是指着她问:“你是何人?”

    耶律宓本以为进来给大宋的皇帝磕个头,听他和元敬阳唠两句就完了,却没想到先问起自己来,惊得汗毛倒竖、后背冷汗直流。这也不怪她,她纵然是耶律斜轸之后,可既没见过耶律直鲁古(西辽现任皇帝)、也没见过完颜雍,遑论赵昚了,没人规定贵族的后代就一定不怵他国国君。

    “你抬起头来让朕看看。”赵昚语气温文,希望能缓解对方的紧张。

    耶律宓这才撩开鬓发,略显胆怯地直起上身,用含露的双眸谨慎地打量着眼前的大宋国君。

    赵昚一见耶律宓的脸,忽觉窒息,自己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没见过如此绝美的女子。即便是当年太上皇为试探继承人而赐予的那十名处子,也没一个似这般美艳绝伦。但他到底是名贤君,没有沉浸于其中。赵昚又见眼前的这名女子衣服左衽,脑中立刻一闪念:这是外族人。于是他捋捋胡须问道:“你可是契丹人?”

    “民女名叫耶律宓,的确是契丹人。”

    “福,哪个福?”

    “宓妃之宓。”见到大宋皇帝如此温文尔雅,耶律宓的紧张情绪逐渐消弭,回话也从容起来。

    赵昚不自觉吟赋赞道:“‘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美哉、美哉。”说罢他还笑道:“当然,云髻倒不是云髻,但稍有偏差,却也无妨。”

    杜弼如听皇帝念了通洛神赋,表情严肃,有意无意地咳嗽了一声。

    赵昚知意,马上重整姿态端坐好,冲耶律宓道:“朕问你,京口巡社杀害周必大孙女,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

    “你亲眼所见?”

    “民女并未亲眼所见,但周大人家的虞侯孙贽确是亲眼所见。”

    “孙贽人现在何处?”赵昚追问。

    “孙虞侯现在平江狄宅。”

    赵昚差不多心里有数了,又继续问道:“那你与狄氏一门是何关系?”

    “呃”听到这个问题,耶律宓迟疑了,我和狄氏是什么关系?才刚认识不到三天,哪里谈得上关系?她略作考虑答道:“普通江湖朋友关系。”

    “江湖朋友”四字出口,杜弼如神色略微有异。庙堂里的人是最厌恶听到江湖的,尤其是曾在烈风令任职的人。二十多年前,所谓的江湖好汉李乘风,聚众近两万于武夷山,就是被杜弼如带着烈风令剿灭的。江湖人以武犯禁,在他眼里和反民没多大区别。

    “知道了,你们退下吧。”赵昚挥手示意,让耶律宓三人退出殿外。他只留下两名大臣,是要下达一项重要的指令。

第九十二章重组特军() 
“而今皇城司总指挥是何人?”赵昚问道。

    “回禀陛下,乃是绍兴侯赵彧。”

    “嗯。”绍兴侯赵彧也是太祖子孙,从辈分上讲是皇帝的侄子,此人入官以来,一直十分受到信任。赵昚眼中放出光芒,下令道:“速命赵彧于五日之内在大内禁军中遴选优良战士千人,重建烈风令,之后立即赶赴平江,会同当地厢军以不道罪名拔除恶社京口巡社,并将其首领李季敞枭首!其余军中指挥,留待日后由朕择人充任。”

    杜弼如听罢,当即跪地赞道:“皇上圣明!”上一次烈风令还多是以行营中护军的人抽调组建,这一次直接搬出大内禁军来,足可见皇帝治理乡社的决心了。

    只不过杜弼如所猜测的还是和皇帝的本意有所不同。隆兴和议后,烈风令被太上皇赵构勒令解散,此举名为控制武人权力,实则是削除皇上的耳目。赵昚心中暗想:十几年来,自己行事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太上皇的掣肘,现在太上皇年过古稀,日渐昏聩,是时候真正竖立权威了,所以必须从亲卫军中选拔勇士来充任羽翼。至于乡社嘛,说不准何时要和金人再干上一仗,更别说忠义社的分社现在还在北边打游击,将来还要用到他们,怎么可能悉数解散?

    “此外,光他一人不行,此次行动还需一名副手,杜卿和史卿可有合适人选?”赵昚话语隐意,但凡用兵,无论规模大小,必须要有人互相制约才行,这也是大宋建国以来的惯例。建炎和绍兴年间由于特殊原因无法时刻履行,现在边境和平,内部调兵遣将都得要遵循这一规定了。

    史浩面对问题,想了一想,摇了摇头。他向来谨慎,觉得还是别和皇城司扯上关系为妙。

    “那杜卿可有心仪之人?”问史浩问不到,问曾是皇城司总指挥的杜弼如总可以了吧。

    杜弼如答道:“若陛下果真问臣,臣建议从五品枢密都承旨杜行之可堪此任。”

    听到他的推荐,赵昚不免失笑:“杜行之不是你的幼子吗?”

    杜弼如挺起腰板瞥了眼史浩,道:“内举不避亲。”

    赵昚知道二人略有不和,杜弼如这番推荐,说不准就是和史浩一直给自家儿子走后门而杠上了,于是笑道:“除了杜行之,可还有其他人选?”

    杜弼如将姿态稍作收敛,仔细思忖后答道:“治理乡社,看似小事,却不可轻视。容臣推荐侍卫马司正将毕再遇。”

    “毕再遇?”赵昚记得这个人,是条武功盖世的汉子,自己曾经亲自召见过他,赏赐过金银和战袍。“只是杜卿昔日与其父毕进有宿怨,为何要推荐毕再遇?”

    杜弼如又直起了腰,仿佛在效仿祁黄羊:“外举不避仇。”

    赵昚含笑,吩咐左右:“即刻传旨,命侍卫马司正将毕再遇兼皇城司指挥、烈风令副都指挥使,即日上任,同赵彧一道赴平江!”

    “嗐,等了一个晚上,结果问都不问我一句。”出了和宁门,元敬阳自觉也是进过皇宫的人,颇显得意地大摇大摆走着,只是嘴里不忘发着牢骚。

    “他没问你,可也没问我啊。”史弥远的脸上难掩失望。入官籍不久,连进士还没考,能凑个热闹被皇帝召见一次就已经不得了了,十几岁的未成年人(古代二十弱冠),心还是太急了些。

    元敬阳冲耶律宓的方向努努嘴:“没问你、没问我,为何偏偏问了她?”

    史弥远瞅了瞅耶律宓,道:“你要是和耶律娘子一样是名美姬,皇上兴许也会和你聊几句吧。”

    元敬阳不以为然地“切”了一声。“也不知道皇帝到底长什么样子?”之前在垂拱殿里光忙着跪了,也就耶律宓抬起过头,他对当今皇帝的模样十分好奇。

    “还能什么样,不就是两只眼睛一张嘴、两只耳朵两个鼻孔嘛。”话是这么说,但耶律宓心底里早已觉得赵昚与以往见过的人都大不相同,如此敦厚仁慈的老者还是头一次遇见,可在这温和老人明亮的双眼中,她又分明看见那暗藏着的某种被压抑的澎湃情怀。志不得疏?心有余而力不足?算了吧,其实俩字就可以总结:苦逼。一位胸怀大志、心地良善的国君,却屡遭挫折,不是苦逼是什么?耶律宓心中愈发泛起一股同情来,她同情的既是大宋皇帝赵昚,也是北境那些饱受金人奴役的同胞。

    回去就宰了温迪罕扬古!耶律宓心里调侃。

    “也不知皇帝决定如何处理这次的事情?”元敬阳问道。

    皇帝下达命令的时候把他们仨人给“轰”出去了,他们自然不清楚后续。

    不过史弥远却当即作出了判断:“皇上必然会派人摆平京口巡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