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真途-第4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桓因而言,小天真正厉害的地方其实是因为小天就是他的师弟,修炼了无量门的道法,拥有与他相同的根基。如此,小天便自然而然的可以修炼桓因的一切道法,也可以拥有桓因的任何手段。
说得更确切一些,小天身为剑灵虽不能修炼《无量真经》这样的根本道法,可却能够修炼无量尊者创造的无上剑道宝典《无量剑》。
其实,当年小天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桓因传了他《无量剑》。而桓因也感觉得出来,《无量剑》对于小天这个剑灵来说,比对于自己的作用更加明显,能够带给小天的提升,绝对是非同凡响,甚至或许就跟他自己修炼《无量真经》所能得到的收效差不了多少。
而《无量剑》对于小天作用明显,反过来,小天这种剑灵却也是《无量剑》中不仅一次强调过的剑道不可或缺之灵物。比如无量剑第一卷《形》中,第三重直接就叫做“剑灵”。这等境界,甚至被排在剑阵之上,可见剑灵的重要性。
所以,小天修炼《无量剑》和《无量剑》对剑灵的强调正好是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的。
于是,桓因有了小天,就等于带了一个潜力无限的伙伴在身旁,能够给予时刻的辅助,还能够与桓因一同成长。而最关键的是,无量尊者当年也显然觉得但凡修炼剑道,都必须要带剑灵傍身,如此,剑道才能真正得以完整。所以,小天的存在,对于桓因的剑道是一种提升,更是一种重要补充。
当年的小天,对于桓因来说意义就已经非常巨大。而那个时候,桓因自己也不过就会《无量剑》的第一卷《形》而已。可是如今却不同了,桓因已经学到了《无量剑》的第二卷《神》,那小天若是也将之学了去,那效果当会如何,简直难以想象。
而且,在《无量剑》的第二卷中,又多番强调了剑灵的重要性。其中第二重,也是整个《无量剑》的第五重,直接被无量尊者命名为“灵意”,更排在第四重“剑意”之后。由此可见,剑能有剑意,剑灵也可有灵意。而灵意明显更加超然,若是小天一旦具备真正的灵意,那以后桓因一剑而出,却不止蕴含一种意。那他的剑力会被提升到什么等级,真是难以想象了。
与小天聊了许久,那些几百年间憋在心里的话才终于算是说得差不多了。于是,小天最终进入到了刑天之内,又一次真正成为了桓因的剑灵。然后,桓因站起了身来,目光朝着整个无量门故地的中心望了过去。
“铮!”又一声剑鸣,只在桓因望过去的瞬间响了起来。而这一次,剑鸣声音更大,迟疑和警惕却更少,多出来的,则是一份亲近。
“轩辕神剑……”桓因的眼中出现了一丝期待,还有一分追忆。这一刻,他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为了维护正道,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与逆徒同归于尽的老人。
“轩辕剑出,只斩妖邪。”不自觉的,桓因将当年那句话唱了出来。然后,他的目光突然变得极为犀利,远远的锁定到了整个无量门故地的中心。
在那里,他看到了一把宝剑,连同剑鞘一起深深的插入了地面以下。锋芒完全隐藏,一藏就是数百年,甚至隐隐与四周的花花草草都融为了一体,显得那般平凡。
然而在那平凡的外表之下,桓因却感觉到了深不可测的力量,感觉到了如同浩瀚星空一般的无尽威能。哪怕时至今日,桓因修为已达三源,当他看到轩辕剑时,依旧还是如此感觉。甚至,他如今越是强大,反而越是觉得轩辕剑深不可测,乃是自己生平所见第一至宝!
“这才叫剑,这才是剑啊!”桓因的心中莫名出现了这种想法。这一刻,仿佛唯有这一剑真实,配称之为剑。而其它任何仙剑,哪怕是他所背负的刑天,那也不配叫做剑,只是假货而已!
轩辕神剑很快成为了此刻桓因眼中的唯一,然后他高呼了一声:“轩辕剑来!”
“铮!”一声剑鸣再次发出,而这一次,这剑鸣竟然带着极强的贯穿力量,远远的传了出去。
那是一种极为奇特的感觉,明明声音不大,却如同能够洞穿虚空,让整个九州大地在这一瞬间都被这一个声音所惊,被这声音所动。
紫胤宗内,魏兵正盘膝打坐。这么多年过去,他似乎又变得更老了一些。而此时此刻,当那一声剑鸣贯穿虚无,响彻在他的耳畔时,他原本平静如水的脸顿时就变了颜色。
蓦然睁开了眼来,魏兵一脸不可置信的冲出了打坐密室,站在了一座高台之上。而这个时候,广成子和灵精子也很快就飞了过来,眼中带着不可置信。
“是轩辕剑鸣!”三人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惊。多少年过去了,这剑鸣他们都不曾听到,怎会如今突然出现?
“这怎么可能,轩辕剑不会无故鸣响,除非……除非……”魏兵的话说到这里,连自己都已经接不下去了。而他的表情,则变得极为复杂了起来。
“轩辕剑鸣,只为其主。执掌轩辕神剑的那个人,他回来了。”三人的背后,一个苍老的声音蓦然出现。三人同时回望,便见到陆压真人正脚踏祥云而来,脸上带着些许异样表情。
魏兵激动的说到:“陆压师兄,真是那小子回来了吗?他……他走出地狱了?”
陆压点了点头:“他该回来了,而且他也应该知道了,自己是桓因,也是释提桓因!”
扬州的大地,在这一刻开始震颤了起来,引得无数修士惊变。而当他们看向无量门旧地的时候,便看到了那一道白色的身影,看到了那已经数百年都不曾不动上一动的仙剑竟然开始有了要破土的迹象。
宝剑,并没有要出鞘的意思。然而这一刻,许是宝剑有灵,等回了自己要等的人。所以,它终于还是散出了无尽的金色光芒,一直到这金光直接冲上了天际,印在云层之上,形成了一把巨大的金色剑影。
在那剑影之上,有日月星辰,有山川草木,还有无数复杂铭文。而这些东西,哪怕是让人看上一眼,也会顿生匍匐跪拜念头,仿佛大道蕴含其中,玄机自在其里。
关于轩辕神剑的传说,扬州的后辈们听过了太多,甚至不比桓因的传说要少。然而对于他们来说,毕竟都没有真正见过神剑之威。只知道那是一把始终插在土里,不漏锋芒的剑而已。
但今天,他们突然都懂了。何谓神剑?锋芒未露,剑鸣却已贯穿九霄,还引大地震动,天地变色,异象漫天。与日月同辉,与天地争光,谓之神剑!
第二十五章 了缘()
感受着出现在天地之间的种种异象,桓因也变得越发激动。而在他的又一次呼唤以后,轩辕剑终于“轰隆”一声破土而出,带着强烈的金色光芒朝着他冲了过来。
伸出手来,桓因一把将飞来的轩辕剑握住,一种完全握住了真实的感觉也瞬间在他的心底滋生。似乎这一刻,四周的花草树木是假的,山川河流是假的,甚至天地万物都是假的,连他自己也是假的。唯有这一剑是真,是踏踏实实的存在。
当年轩辕剑就给了桓因这种感觉,而如今桓因修为强横太多,这种感觉在他心间却变得越发明晰,也让他有了更多的疑惑。
不过虽然是疑惑,却比当年的迷茫要好了许多。对于轩辕剑的“真”,桓因慢慢的感觉自己似乎开始有所浅悟。而最关键的是,桓因在降灵道法之上也能找到如斯感觉,所以这与轩辕剑两相呼应之下,能够带给桓因的思考更多,想法也更多。
“轩辕剑是真,而畜生一道却是皆虚妄,这到底代表的是什么?”
“我桓因修道一生,如今已经历两世,时间有数百年,修为更是到了现在这种超然层次,可我却从来都没在其它任何事物上被所谓的真与假触动过,或者说其实我觉得一切都是真的,并不虚假。可为什么偏偏在轩辕剑这等神宝之上,真的感觉那么强烈,就像是它在对我刻意强调其它都是假一般,这有什么玄机隐藏?而为什么降灵这等旷世秘法又切切实实的一遍又一遍向我强调畜生道的假,畜生道众乃是轮回认可,哪里又会假了,这到底包含何种道理?”
种种思绪缠绕在了桓因的心间,让桓因的心绪在这一刻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波动。他突然有一种感觉,似乎轩辕剑和降灵这两样无上至宝其本身倒并不是最重要的了,而是它们同时向自己开启了一扇门,或者说是给了自己一个无上的契机。只要自己能够通过这个契机不断的去摸索,去探寻,若是有一天真的明悟了,那得到的好处,将会难以形容。桓因甚至有一种极为夸张的想法,那就是若跨过了两样至宝为自己开启的门,道就成了。
只是,无论门也好,契机也罢,纵然带给桓因的心绪波动再强烈,可对于现在的桓因来说,却都太模糊了。桓因始终无法在今日想通什么,反而是越想,他自己的道心却越乱了。
许久,桓因终于甩了甩头,清醒过来,苦笑自语到:“实在是太难琢磨了,或许眼下也不是琢磨这个的时候,暂且作罢吧。”
然后,桓因再次看向了手中的宝剑,却发现剑上金光已经收敛。抬头去看,漫天的异象也不在了。
带着好奇,桓因开始感受轩辕剑的力量。而这等神物,丝毫没有让他感到失望,他只是略微一感受,就发现自己若是持剑对敌,就算不召回血帝,如今对上五源地修怕也不一定就会输了。而若是召回了血帝,再持剑杀敌的话,那将能展现何种威能桓因简直不敢想象。
当年的轩辕剑就带给了桓因超然的力量,而如今,桓因修为高深莫测,轩辕剑却依旧保持着绝对超然,足以说明这把剑的神妙之处。
而且要知道,就算是无量尊者传下的无量五峰,也在桓因修为进入地修以后开始显得相对平庸,不能再帮桓因越级挑战。如此一比,轩辕剑可就比无量尊者亲手创造的无量五峰都还要强多了。
不过轩辕神剑虽然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无敌威能,可桓因也能感觉出来,自己如今想要驾驭这把神剑,依旧很难很难。甚至如今桓因修为高了,他施展起来反而更难。
或许平日对敌,他能用此剑挥出一斩,那已是极限。而就算是用出了精血的力量,那恐怕也就只能再加一剑。第三剑能不能挥出,桓因完全不清楚。不过就算是挥出,他自己恐怕也将离死不远了。
而且桓因能感觉得到,运用轩辕剑将会给他带来极大的负担,甚至若是运用得超过了某个极限,将会给他的身躯带来完全无法逆转的损伤。也就是说,桓因施展轩辕剑,可算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手段,最终就算他以此剑灭了对手,他自己也不会有太大的好处。
究其原因,桓因隐隐觉得这似乎是一种僭越。似乎桓因自己明明是“假”,却妄动了“真”的力量。于是,哪怕他勉强施展出来,可自己却也因为托大而必须遭受疯狂的反噬。
所以,轩辕剑虽是神宝,可对于如今的桓因来说,却只能是一张绝对不敢轻易打出的底牌。只有真正到了生死一刻,桓因已经没了其它办法,或许他才会动用轩辕神剑。因为要打这一张牌,代价实在太大太大。
轻轻呼出了一口气,桓因最终将轩辕剑背负在了后背之上,身形一晃,消失在了原地。
桓因在扬州一共只呆了五天。
其中一天,他用来与故人叙旧,把酒畅谈,无醉不归。
而还有一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和沈灵以及叶凌宇母子俩呆在了一起。这一天,他们三个都是在密室之中渡过的,而且没有一人踏出过半步。所以,没有谁知道他们三个都聊了些什么。只是有人猜测,他们之间感情深厚,所以一直在叙旧畅谈。也有人猜测,因为叶无忧的死,桓因觉得愧对沈灵母子,所以私下给了他们不少的宝贝。
至于后面的三天,他在扬州开坛讲道,讲他的种种修道体悟,讲他遇到的样样千奇百怪,甚至也讲他在地狱的各类见闻。
桓因修为高深莫测,对于扬州所有修士而言,根本就与紫胤宗内的那些通天大能毫无差异。而更关键的是,他经历了两次人生,轮回二界,所以他的见闻更比寻常大能还要广博。
桓因开坛讲道,对于所有扬州修士而言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也是一场天大的造化。这样的造化,虽然不像赐予修为提升那么直接,可却给整个扬州道统都埋下了一粒种子。这粒种子,拥有无限的潜能,能够帮助的绝对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而是所有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这粒种子不断萌芽壮大以后,整个扬州修仙界的水平将会得到完全的提升。扬州的地修,或许会变得越来越多,甚至是追逐紫胤宗!
自然,在桓因讲道期间,韦潜龙和桓林都组织了自己那一方的后辈弟子赶来,也在扬州听桓因讲道。所以,不仅仅是扬州道统,青州和荆州的道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绽放芳华。那到时候,或许整个九州大地上,将会出现一次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天以后,桓因把自己想讲的都讲完了。而对于他来说,这一世的缘,也就了了。
无论是扬州也好,青州也罢,抑或是生养他的荆州桓家,对于桓因来说缘分都已经到了头。
因为桓因清楚,自己的人生并不在人界,而是在天界。他是天帝,还有无数子民在等着他的回归,等着他去拯救。所以,桓因是不能留恋人界的。
于是,桓因向扬州道友和故人辞别,也向韦潜龙和青州无量门弟子辞别。纵然千般不舍,万般无奈,可桓因与他们的路不同,所以他们之间的交集,在今天终于要画上一个句号。
桓因走了,这一去,恐怕就再也不会回来。这一别,或许所有的熟悉面孔以后都只能在心底浮现,再不会出现眼前。
桓因是带着荆州桓家的人一起走的,他还要最后去一次荆州桓家,去父亲的灵前祭拜。而那样的一拜,或许就是他了了与父亲的缘,也了了与桓家的缘的时候。
第二十六章 冀州,白虎大部()
回到荆州,桓因在桓家府邸之中一共呆了三天。
这三天,桓因谁也没见,甚至也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半句话。他只把自己关在了桓家祠堂之中,独自跪在父亲的灵位前,默默无语。
三天以来,桓因甚至连动都没有动过那么一下。他就这么死死的跪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如同成为了一个雕塑。唯有祠堂中那明灯偶尔晃动,才能让他的影随着光线变幻。
或许在心中已经掠过了无数思绪吧,又或许其实已经默默的跟父亲说了好多好多的话。要离开了,桓因最舍不得的,终究还是那个生他养他的父亲。无论桓因走到哪里,他都不会忘记,若是当年没有父亲的庇护,他已经死在了桓家之中,哪还有踏入道途的一刻,又哪还有机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最难了的缘,是父子情缘。最难舍的情,是慈父恩情。然而,这缘又不得不了,这情又不得不舍。因为桓因的路不在人界,而在天界。他终究要离开,他以后再不能回来跪拜。
三天以后,桓因终于第一次的动了。他的眼中满是不舍,重重的朝着桓公的灵牌叩下了头去。
“咚咚咚!”三个很响的声音,带着诀别的意味儿,在祠堂之中回荡。
然后,桓因声音沙哑的说到:“父亲,孩儿这一次是真的要走了。或许或许以后孩儿都没机会再回来看您。父亲,愿您在轮回之中,一切都好”
说完,桓因终于站了起来,然后他转身,推开了桓家祠堂的大门。
光线从外面照射进来,让习惯了黑暗的桓因眼睛不自觉虚眯。然后,他逐渐适应了光亮,也终于看清了此刻祠堂外的情景。
祠堂外的小院之中,此刻跪满了人。这些人,桓因有的认得,有的连见都没有见过。不过桓因知道,他们都是桓家的后辈,是与自己隔了几代,却依旧有血脉联系的亲人。
桓因的目光最终落在了跪在最前方的那人身上,而当桓林看到桓因望过来,则说到:“这些孩子,都是我桓家后辈,是您的后人。今天,我带他们来见见您,送送您。”
桓林没有说挽留的话,因为他知道,桓因要走,是留不住的。他也很清楚,桓因还有自己的事情,他不能用亲情和家庭来绑住桓因。
默默的点了点头,桓因的目光从桓林开始,一个个的在所有跪着的人脸上扫过。这些人,有的已经苍老,有的还是五六岁的孩子。他们的目光之中带有敬畏,带有陌生,却也带有崇拜。
最终桓因的目光又收了回来,对桓林说到:“林儿,这桓家,日后就交给你了。”说完,桓因再不留恋,右脚往上一踏,整个人已经消失无影。
桓家所有后辈都抬头望天,然后重重的一叩,高声到:“送,先祖!”
九州之中,冀州处在东北角上。这一州虽然地域辽阔,可由于资源匮乏,土壤贫瘠,所以莫说凡人在这里不好过活,就连道统在这里也难以延续。
在冀州的修真群体,一向没有什么正规的道门,唯有一些四处游走,居无定所的族群,依靠着血脉和感情凝聚在一起。他们一边修炼,一边也抵抗着恶劣的条件。
冀州的修真族群,数万年来都是多不胜数的。不过,这些族群一向都不大,根本成不了气候。较强的,或许上千人为一族群,那已能在冀州称霸一方。而弱小的,有的族群甚至只有几十个人。
修真族群自然是远远不能与正规的宗门相比较的,在这样的族群内部,存在着太多的不稳定因素,加上其道统的不纯和道门根基的不牢固,使其随时都有可能存在着崩溃和瓦解的风险,根本不可能像正规宗门那样传承和延续。
而除了内部的不稳定以外,由于冀州族群太多,太过驳杂,资源匮乏之下,相互争斗就成了家常便饭。如此一来,外部的生存条件对与这些族群而言也显得相当不稳定。于是,族群本身想要稳定,根本不可能。
在冀州的历史之上,至今似乎都还没有出现过一个族群能够延续超过千年的例子。要知道,这是极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修士修道便是求的长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