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贞观闲人 >

第338章

贞观闲人-第338章

小说: 贞观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素笑了,爱怜地抚了抚她的头顶,道:“没到砍头那么严重,我不是不知轻重的人,不管怎么说,我的家人是最重要的,我不会拿你们的性命去冒险,咱们的皇帝陛下还是很讲道理的,只要没有牵扯进谋反的大逆之罪里面,一般不会祸延家眷,只是有可能会有一些不好的结果,若然事不成,或许流放千里,或许罢官免职下狱,你我既是结发一生的夫妻,家里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我还是得跟你说一下,让你有个准备。”

    许明珠迟疑片刻,忍不住道:“妾身能问问夫君到底欲做何事吗?”

    李素抬头望着屋梁,淡淡地道:“我要救一个人,也要救自己曾经犯过的无心之错。”

    许明珠眼中闪过黯然之色,叹道:“夫君将妾身保护得太好,妾身总是融不进夫君的另一个天地里。”

    黯然之色仅只一闪而过,随即许明珠神情一整,变得坚毅如钢,一如当初横穿千里大漠时的决然。

    “夫君想做什么,尽管放手去做,妾身在背后陪着夫君!”

    李素笑了:“放心,我只是试试。而且只试一次,若察觉到危险,我必抽身而退。”

    ***********************************************************************

    东阳道观。

    屋子里生着炭火,大小五个铜炉,分别置于殿内四角,最大的一个摆在殿中心,李素就这样睡没睡相半躺在炉子旁,惬意地半阖着眼,东阳一脸看不惯地瞪他一眼,但还是冷不丁往他嘴里塞半块黄金酥。

    炉子做得很精巧,做工和用料都比李家的强多了,而且制式也大了许多,标准的皇家用物,李素想仿造都会吃官司。当然,也有眼熟的东西,殿内五个炉子旁边都伸出了一根烟囱,烟囱一直曲伸到殿外,李素很多时候发明的小玩意并不指望它赚钱,只图生活上用起来方便安全,同时也让自己得瑟一下,比如这烟囱,发明出来后首先便在自家各房里装上,再着工匠打造了十几个,献宝似的送到东阳的道观里,看到东阳满眼惊奇啧啧赞叹的模样,李素心中比赚了钱更满足。

    只是今日,二人相处的气氛似乎并不太好。

    “救屏儿?文成公主?”东阳瞪圆了杏眼,震惊得连声调都尖细了不少。

    李素掏了掏耳朵:“轻点声,噪音超标了,当心我去衙门告你扰民。”

    东阳气急了:“你疯啦?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

    “知道啊,不让你的好姐妹远嫁吐蕃蛮子嘛”李素朝她挤挤眼:“‘急公好义’这词儿,说的就是我,为了让你不伤怀,索性把你的好姐妹救了,看我多好,你今生能遇见我,简直是积了十辈子的福,你看啊,又英俊,又温柔,最重要的是心地还善良,如果多读点书的话,古时候的圣贤差不多也就我这样了吧?”

    东阳又气又好笑,怒道:“圣贤若是你这样,父皇只怕得再来十次焚书坑儒才解恨。”

    李素一滞,然后忧伤地看着她:“你越来越犀利了,难道吃了功力大涨的神药?”

    单手捏住她的下巴,李素朝她示意:“嘴这么毒,是不是吃砒霜了?张嘴,让我看看舌苔”

    “去你的!”东阳一把打掉他的手,正色道:“赶紧打消这个念头!圣旨已下,公主名号已封,吐蕃使团再过两天便护送公主上路了,木已成舟,无可逆转,你莫惹恼了父皇,平白牵扯进是非里!”

    李素眨眨眼:“你不救你姐妹了?”

    东阳神情非常严肃,盯着他的脸,道:“我想救她,但做人必须有所取舍,若在你和她之间做个选择,我必须选你,李素,你不能再冒风险了,一丝一毫都不能!此事关乎大唐数十年布局,属于既定的国策,你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逆转这桩和亲婚事,而是改变大唐君臣皆认可的国策,不可能成功的,反而会害己,李素,你要赶紧打消念头!”

    李素淡淡地道:“还记得多年前在河滩边,我和你说过关于应对和亲的计策么?我说若你父皇不舍得女儿远嫁,何妨在宗亲中选一女封以公主名号,代皇室和亲远嫁”

    东阳点头:“我当然记得,这个计策还是我向父皇禀奏的。”

    李素黯然叹息:“文成公主,就是我这条计策的受害者,你明白我此刻的感受么?我害了一个无辜的女子,这个女子有钟意的男子,还有伤心至极的老父,等于说,我不仅害了他,还毁了一段美好姻缘,害父女此生不能相见,东阳,我造孽造大了。”

    东阳面容浮上愧疚自责之色,语声忽然哽咽了:“是我把那条和亲之策献给父皇的,说来是我害了屏儿,我才是造了孽的人,一切果报,都应报在我身上”

    李素笑了:“我出的主意,与你何干?照我那时喜欢显摆得瑟的性子,就算你不说,这个计策迟早也会被别人传到陛下那里”

    “东阳,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好人,坑人的事不是没做过,但这种伤害无辜的亏心事,我做不了,就算无意中做下了,我也要尽我所能扭转它,改变它,说‘善良’二字未免太过虚伪,我所图者,只是自己的心安。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东阳抽噎了一下,沉默片刻,不情愿地点点头。

    李素笑道:“好了,此事我意已决,不必再说了,其实没那么严重,我努力试一试,试过若仍觉得希望渺茫,我会果断抽身,至于愧疚,那就愧疚好了,我身上还担着更多的责任吐蕃使团过两天就要启程了,我得抓紧时间,你辛苦一下,亲自进长安城一趟,去江夏王府拜访他们父女,然后把我的意思转达一下”

    东阳无可奈何地默认了李素的决定,她清楚李素的性子,一旦真正决定了,旁人断难劝他回心转意。

    抬头盯着他,东阳道:“你有办法了么?”

    李素笑道:“具体的办法暂时没有,我现在迫切要做的是争取时间,不能让吐蕃大相走得太匆忙,大唐君臣是非常好客的,这一点,想必明日他便能深刻体会到”

    “你的意思是留下吐蕃使团?用什么法子留?”

    “这个,就要看你那位江夏王叔的本事了,总之一句话,‘搞事情’。”

    东阳愕然:“何谓‘搞事情’?”

    “搞出一点给吐蕃使团添麻烦的事,让他们想走都走不了,不得不老老实实留在长安,让他们知道大唐吐蕃和亲出现了变数。”

    东阳迷茫地点头。

    “还有,我需要见一见那位真腊王子”李素露出狰狞之色:“一个异国小蛮子情情爱爱的屁事,居然逼得连我都不得不出手,这位王子殿下欠我的人情可大了,不狠狠宰他一刀,他怎能明白‘爱情诚可贵,钱财价更高’的真理?”

    东阳又笑又气,狠狠捶了他一下:“什么‘钱财价更高’,好好的才华全用在这种歪门邪道上了!你打算如何宰他一刀?可别太过分啊,不然日后我都不好意思见屏儿了”

    李素认真脸:“我就这么跟你说吧,此事我若帮他们安然度过难关,使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位王子大概不死也得脱层皮,跟公主殿下同居都付不起房子首付的那种,很有可能每天还得端个碗出去讨饭才能养家糊口。”

    ***********************************************************

    ps:还有一更。。。

第七百一十一章 突生事端() 
榨干真腊王子是真话,李素说这番话无论心里还是表情,都是无比认真的,不把这位真腊王子榨成真腊乞丐誓不罢休,必须让他明白大唐的姑娘不是那么好娶的,尤其这位姑娘还是公主,敢跟公主殿下玩“你是风儿我是沙”的悲情戏,就得做好倾家荡产的准备。

    李素即将面对一个天大的难题。

    首先,要阻止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这算是他对当年种下的恶因的自我救赎,当然,至于公主殿下跟另一个蛮夷王子私订终生什么的,他完全不关心,钱敲到了就行,你跟邻居家看门的狗私奔都不关他的事。

    其次,不能因此事而惹怒李世民,不充'''ao'''英雄不装好汉的说,李素惹不起李世民,理论上李世民可以随自己的心情喜好,把李素凌迟碎剐成任何他喜欢的形状和碎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不能因私而废公,不管如何看不顺眼大唐的和亲之策,至少目前的局势而言,和亲的国策不能废,李素还没有在朝堂掌握充分的发言权,他没本事废掉这个传延千年的国策,大唐还是要与吐蕃和亲,否则很有可能两国再启战端,因一个女子而使大唐平白多树一个强敌,使得千万关中子弟为了这段看起来像千古佳话的故事流血拼命,李素做不出如此灭绝人性的事,公主虽高贵,却也没有高贵到值得用千万人的性命去成全她的爱情。

    解决此事,需要过这三道槛,老实说,每一道槛都非常的棘手,几乎不可能实现。

    李素并无信心,眼下他在做的,只是尽人事而听天命,自私点来说,他只是为自己求个心安,哪怕事不能成,文成公主仍然满带凄楚决绝地远嫁吐蕃,对李素来说,勉强也能心安,因为他尽力了。

    李素的话传到了江夏王府,李道宗大喜过望。

    他不清楚李素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但对他来说无疑是好消息,于是照着李素的话,李道宗开始秘密动用王府人脉。

    长安城波澜不惊的表象下,一股暗流渐渐成形。

    毕竟是跟随两代帝王打江山的从龙功臣,不但军中威望极高,王府多年积蓄的人脉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在这个典型的家天下的年代里,世家门阀无疑是世间最高的山峰,从魏晋到前隋再到大唐,能兴风作浪者不仅仅是那些老牌的千年门阀,也包括因从龙拥戴之功而新近崛起的新门阀,李道宗无疑便是其中之一。

    论造反夺天下,江夏王的实力当然不够看,李世民伸一根小指头便能捏死他,但如果想在长安城里兴起一股小风浪,对李道宗来说还是没有任何压力的。

    王府的效率很快,而且运作起来无声无息,毫无征兆。

    第二天朝会,一道巨大的难题终于摆在君臣面前。

    原本正常的朝会被一个突发事件打乱了节奏,君臣正在太极殿商议国事时,殿外禁军匆匆而入,奏称长安城有异国使节打群架,地点便在四方馆,准确的说,是在四方馆的“遗址”上,毕竟那几栋破房子早被一把火烧得七零八落了。

    正在议事的君臣不约而同皱了皱眉。

    稀松平常的一桩打群架事件,长安城的东西两市每天少说也发生十来起,可是这一次打架的对象不一样,异国使节居然在四方馆动起了手,而且是打群架,意思就是说,打架的不止是两个国家的使节,而是一锅大杂烩。

    李世民皱眉问起了细节,禁军如实禀奏。

    事情有点麻烦,打架的一共涉及六个国家的使节,分别是天竺,大食,仲格萨尔,霍尔王,真腊国以及吐蕃。

    悲伤的是,这场架显然是以众凌寡的架势,五个国家合起伙来把吐蕃使团揍得满地找牙,吐蕃大相禄东赞于乱战中不知挨了谁一闷棍,当场晕了过去,只剩副使拉扎领着随团武士抵抗五国使节联军,终究寡不敌众,节节败退,直到禁军匆匆入宫禀奏之时,这场群架基本已接近尾声,吐蕃惨败,溃不成军,使团官员和武士躺满了一地。

    听完禁卫禀报,朝堂君臣不由倒吸口凉气,然后面面相觑。

    这可是性质非常恶劣的外交事件了,大唐立国二十余年所未闻,五个国家的使节不顾身份,不顾礼仪,领着各自国家的使团武士对吐蕃群起而攻之,吐蕃大相偷吃你家花卷了?

    事件并无大唐人参与,完全是几个异国使节所为,打架本是稀松平常的事,按说也不该闹到朝堂上,顶了天由雍州刺史府出面解决便可,然而这件事闹得太严重了,里面牵扯进了六个国家,从某方面来说,使节代表的便是本国的国王君主,也就是说,一群异国使节在大唐国都的地盘上,像两伙收保护费的痞子混混似的来了一场长安扛把子之争,于是这件事便不单单是打架斗殴那么简单了,它已被上升到了国与国之间政治外交的层面。

    听完禁卫禀奏后,李世民的脸色当时便阴沉下来了,朝臣们也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在李世民的追问下,禁卫继续禀奏。

    最重要的当然是打架的原因,原因说起来有点复杂。

    太子谋反那夜,四方馆被某缺德人士指使,放了一把冲天大火,那把火并未完全把四方馆烧干净,幸运或者说不幸的是,仅剩两个院子没被烧,这些日子皇帝陛下忙着清洗朝堂,追缉余党,礼部和鸿胪寺也忙得团团转,只好将原本四方馆内一国一院的模式稍微改变了一下,将仅剩的两个院子分给六国使节用,新的四方馆正在修建,大家暂时挤挤,人多也热闹。

    众使节欣然同意,天朝上国暂时遇到点难处,又不是关乎国威和原则的大事,自然能配合尽量便配合了。

    于是六国使节紧紧凑凑地挤在两个院子内,大家都是化外蛮夷,大唐臣民眼里的猢狲,猢狲们凑在一起自然有许多共同话题,比如自己怎样被大唐人歧视等等,互相交流被歧视的血泪史,刚开始相处还是其乐融融,每晚使节们都在院子中间生起篝火,又是烧烤又是载歌载舞,搞得跟春晚现场似的。

    然而好景不长,直到昨夜,吐蕃使团一名低级官员不知发什么疯,大醉之后竟向另外五国使节炫耀唐国皇帝屈于吐蕃兵威,几年前交战过两次后,最终还是不得不将一位皇室公主送赠吐蕃赞普和亲,以求两国和平安好。

    两国交战明明是吐蕃两战皆败,贞观八年入侵吐谷浑,吐蕃大军被李绩揍得满地找牙,至于数年前的松州之战,由于出现了李素这个变数,更是一败涂地,溃不成军,被侯君集牛进达领军反攻入吐蕃腹地千里,打得松赞干布差点吊颈才罢手。到了这位吐蕃官员嘴里,竟变成了大唐“屈于吐蕃兵威”。

    扭曲事实倒也不算什么,使节出使异国的时候尤其喜欢给本国挣面子,睁眼说瞎话也能理解,可是那位吐蕃官员炫耀完了还不算,竟当着五国使节的面嘲笑他们国力太弱,面对所谓的天可汗只知逢迎奉承,没有骨气,哪里比得咱们的赞普,说要娶一位大唐公主,天可汗便乖乖地选了公主嫁过去,后天便启程回国,你们这些怂货像乞怜的狗一样,还留在长安等着唐国皇帝的施舍巴拉巴拉巴拉

    这就是打架的原因,话说到如此欠揍的份上,不揍都对不起这家伙的一张贱嘴,五国使节纵然是泥捏的菩萨,难免也有了几分土性,于是使节们当即便摔了酒碗,一言不合反目成仇。

第七百一十二章 金殿争女() 
人类的摩擦大部分的起因都只是一些很很的原因,比如走路时没注意,一口痰吐人家鞋面上,比如村里的水渠东高西低,流到邻村去了等等,于是从争吵到动手,从单挑到群殴,从群体发展到国与国之战。

    好斗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那种信奉用刀剑证明真理的国家,往往一的火星都能引发一场国战,更何况吐蕃使节已然是明显的挑衅对方国家,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场群殴就这么打了起来,过程并不精彩,大抵跟街头混混抢地盘差不多,好在大家愤怒之下仍残留着一理智,知道这是大唐国都,所以彼此非常有默契地没用刀剑,而是抡起了拳头,当然,也不乏揪头发,吐口水,猴子偷桃等下作招式。

    五国对一国,饶是吐蕃再强大,终究寡不敌众,被五国使节和随从们分分钟教做人,战斗结束后,四方馆的院子里躺满了一地吐蕃人,从官员到普通的随从,禄东赞因为身份地位高贵,没参与六国原本其乐融融的会餐,幸运地逃过了一劫。

    事情闹大了,已然闹上了朝堂,李世民听完禁卫的禀奏后,脸色非常阴沉。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站在朝班内,二人迅速对视一眼,然后苦笑摇头。

    这事棘手的地方在于,六国使团群殴,大唐的律法不能惩戒,因为他们根本不是大唐的子民,不适用大唐律法,更何况都是友好邻邦,人家不远万里跑来大唐或朝贺或唱赞歌,难道天可汗陛下好意思把他们关进大牢里吗?大唐辛苦经营多年的邻国怀柔政策也不允许李世民对使节们做出任何无礼的举动,否则失了邻国之心,谁还跑来大唐抱着大腿高呼“天可汗”?

    利弊权衡之后,李世民迅速做了决定。

    “辅机,你亲自处置此事,召六国使节严厉训斥,大事化便是,吐蕃的禄东赞明日便要启程,不可再生事端。”

    这句话算是定下了基调,“严厉训斥”便一语带过。

    长孙无忌会意地头,躬身领命。

    朝臣们低声议论一阵后,大殿内再次恢复了安静,大家继续商议国事。

    事实证明,今日是大唐朝堂多事的一天,有人要搞出大新闻。

    君臣仍在商议国事的时候,又有禁卫匆匆来报。

    五国使节跪在承天门外,请求觐见天颜,唯独吐蕃没凑热闹,当然,也不排除被五国团灭,无人能站起来去告状的可能。

    君臣闻奏后全愣了一下,李世民眼中闪过苦涩之意。

    都当皇帝威服四海,天下景从,可是当皇帝果真那么愉快么?看看现在遇到的是什么破事,鸡零狗碎的事全都找自己,而且人家是外国使节,连拒绝都无法出口。

    叹息一声,李世民只好无奈地暂停了朝会,挥手命禁卫将五国使节带到太极殿来。

    五国使节来得很快,而且个个脸上带伤,显然与吐蕃一战也并不轻松,大家都挂了彩。

    李世民强挤出和蔼的微笑,还没来得及话,便见五国使节动作划一,扑通一声跪在大殿中央,接着大嘴一咧,扯着嗓子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用本国语言流利地哭诉吐蕃蛮子如何欺人太甚,如何盛气凌人,连大唐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云云

    场面有乱。

    按使节们的哭诉还是非常诚恳的,不但声情并茂,而且有理有据,换作脑子稍微笨的,不定就真信了,可是能站在朝堂上参与国政朝务的人,都不是简单角色,稍微笨的都被优胜劣汰了,留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