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少年武宗 >

第22章

少年武宗-第22章

小说: 少年武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桩功易骨,这是功夫的一种层次,是身体素质的提高,钱松龄前辈论八卦掌时候曾经说过,易骨者,扎实练功固根基,壮腰健肾强身体。骨质在练习中越发强壮,虽然年老亦可骨质坚韧,摔打碰撞骨骼无损。

    这也是董广为什么刚才连着被中年道士摔倒在地十几次,起身时候依旧劲力充沛,没有丝毫疲态的原因。

    当代孙氏太极拳之中,孙剑云前辈的易骨功夫是很高超的,孙剑云前辈是民国天下第一手孙禄堂的女儿,自幼随父习武。她的哥哥也是民国有名的技击好手孙存周。两位前辈的事迹已经流传甚广,无法考证。

    但孙剑云前辈曾经八十五岁时候被香山的缆车撞出数米开外,摔倒在石头地上,起身之后安然无恙。九十岁去世之时,嘴中除了一颗蛀牙之外,其余牙齿皆为都是好的。这却是很多武术家亲眼所见。

    董广的桩功已经完全到了这个层次,与之相对应的拳术劲力的运用称为明劲。

    大多数桩功达到易骨的人,拳术上的修为也都在明劲之间。不过董广习拳日短,虽然桩功提高了身体的素质,但是对于拳术的发力却不够明了,所以拳术修为迟迟跟不上桩功。

    杨松祎跟在中年道士身后询问着文庙的情况,和来往的人群。一边攀谈。董广却沉浸在了自己的思考之中,跟在后面一言不发。

    他在刚才跟这位道士交手时期,已经知道了该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什么招式攻击,可是竟然没有一下能打中道士的身体。是不是自己的步伐太慢了。

    八卦掌脚底跟抹油了一样,进、退、凑、垫、偷、过、纵、箭八种步法,这道士练的通透。配合上身法的吸、闪、摇、拧、回、转、翻、停八要,董广几乎招架不住。

    昨天和杨松祎边走边聊的过程中,加上以前在学校图书馆看的书。董广知道,八卦掌里面以步法为根本,曾经有前辈说过:习者不明步法,技艺即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步法为八卦掌之根本也。

    那么自己该怎么样应对,该怎么样去提升自己拳术的步法。他现在可没想着自己要换成八卦掌的步法,他知道在练拳初期,功夫越纯越好。

    八卦掌的步法和他练习的兵家连环拳几乎凑不到一块,如果自己要换成八卦掌的步法,那就是要走偏了。浪费的时间更多了,成效反而不如从前。

    怎么样提升他练习连环拳的步法,如今连环拳的招式之中的步法,他仅仅领略了一个过步箭窜的‘箭’字,过步箭窜是一招上下齐攻的招式,

    讲究拳似流星发腿似箭。

    过步箭窜也是爆发性的步法,直线前进,速度极快。但是却不利于小范围的攻击之中灵敏转身。

    其他打法招式之间的步法如何进行,他却跟本不知道。

    每一套拳术都有它自己的步法,步法就隐藏在拳术的打法之中,练到了,自己把拳练明白了。步法自然就出来了,如果用其他的步法加入到你自己原来练习的拳术,那就有些不伦不类了。

    这是他爸爸董照告诉他的话,董广是很相信自己父亲的话的。练拳至今,他见过功夫不错的人也算是不少了,但是没有一个人的功夫可以达到他父亲的层次。

    高手的话是最具有权威性的,至少大多数人开始学拳的时候,都必须有老师指点。这就是因为你内心相信老师所说的道理。

    连环拳术的步法的运用不是一时半会能琢磨透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消一个大馒头。这些道理董广还是明白的。他只能等这些积蓄慢慢沉淀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再去慢慢探讨这些道理,把这种功夫练到他自己身上。

    科技和武术之间其实是有相通的道理的,科技假手于人,把科研工把自己明白的道理,用外来事物印证,从而发明出普通人都可以运用的‘’。

    而武术则是以自身为天地,把自己明白的道理,在内心加以印证,再通过自己的身体表现出来。到最后哪怕成仙作祖,但是有的东西大部分人无法了解,听不明白的时候,他也只能曲高和寡了。

    两者一个是达则兼济天下,一个是穷则独善其身。

    一个是把机器发明的简单实用,一个是把自己的身体练习到灵巧通透。

    自己的脚功,不是一时半会能练的上去的。董广又转而思考起来另一个问题。那么自己以后遇见练习八卦掌的对手该怎么应对。

    一边思考,一边跟杨松祎和中年道士向前走着。他们两个人在说着什么,交谈什么自己却全部没听。

    这个中年道士能甩翻他,虽然用的是巧劲。但是这也是说明了自己的脚步还不够稳,不够扎实。那只要自己把桩功练稳固,练习扎实不就可以了吗。

    对方摔不了他,他直打直进。这个道士到时候一击一击却对他根本没有多大效果。这也算是对于八卦掌练习者的另一种防备方法了。

    可是该怎么练习桩功,怎么样把自己的桩功境界往上提升。从刚开始找重心,练习单腿站,单腿站练稳以后。董广开始练习虚步单腿站,增强腿的力量。U看书uukanshu。et

    之后闭目单腿站,清除心里面的杂念,这样在格斗中,发手自然会比一般人更快,心中没有那么多杂念。练起拳来进步自然会更快。

    董广接下来练习闭目虚步单腿站,这样练习能帮助他凝聚精神,闭着眼睛虚步单腿站是需要打起来精神的,把自己精神集中起来稳定自己的身体。容不得一点弄虚作假。

    凝聚精神的好处是潜移默化的,没那么明显。但是偶尔能帮助到他察觉对手出拳时候的更多破绽。

    精神力并不像神话中写的那么简单,能直接增幅战斗力。可是对人的生活却是至关的,能帮助人更快理解周围的事物。有一句话叫做聚精会神,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转眼间三个人转的也都差不多了。太阳也慢慢爬到了天空的正中间。

    “杨松祎,我送你一句话你记住,每逢大事有静气,不信今世无古贤。走吧,一起吃个饭,你们该去哪里就去哪里吧!”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事方式,这个中年道士却是喜欢这样生活。在董广杨松祎进门的瞬间,就表现出来不欢迎的姿态。

    这是一种假装生气的样子,但是未必不是这道士的真实写照。他讨厌无缘无故的就有人借着论道的名义来打扰他平静的生活,很多小道士嘴上的道却是修炼到家了,但是却容不得别人一辱一骂。

    甚至脾气大的还要跟人当家对骂,道法不是让你修成圣人,可是把事情浪费在无缘无故的动气之上就有点可笑了。世人修嘴不修心,济公修心不修嘴。这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第51章 打法的层次() 
中年道士其实也看出来了,在刚开始难为董广的时候,董广还没有生气。杨松祎就上了脾气,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董广拦住了杨松祎,愿意自己受罚。

    每逢大事有静气,不信今世无古贤。

    这是清朝三代皇帝的老师翁同龢书写的要告诉杨松祎的道理是,自古以来的贤圣之人,也都是大气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之事,越能心静如水,沉着应对。

    千万不要把大道理修在嘴上,身体却受不了一点点难为。更何况在门口的时候,也确实是董广不懂礼数在先。

    原则性问题,我们不能忍让。但是一般的小事,何苦计较。生活里越到不顺心不顺眼的人多了去了,何苦犯得着上脾气呢。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接着中年道士又看向董广:“董广,不说明劲暗劲化劲这些。你觉得打法格斗有几种境界!”

    董广一时回答不上来,不知道该怎么说。

    “打法门类很多,不拘提打、按打、击打、冲打、拨打、撞打、推打、头打、肩打、膊打、肘打、手打、胯打、腿打、膝打、踢打、高打、低打、顺打、横打、劈打、进步打、退涉打、截气打、借气打、靠打、贴打、绊打、缠打、侧打,反打、倒打,总要一气相贯,出身先占巧地。是为战斗要诀。”

    道士见到董广没有回答,也不急着说。反而给董广讲起了拳术打法里面包含的

    “跺打,蹬打,踩打,踏步打皆属进步退涉两法,厮打、刺打、点打、戳打、扳打、抓打归入手打”

    中年人语速有些快,董广记不住那么多。只能尽量去记!

    “我刚才说的,第一句话之**涉及到三十二打,第二句话涉及十打。以我的感悟来说,试打都是这些打法之中的第一阶段,也叫作试手。两个人按照固定的套路,不发劲,仅仅是熟悉拳术。在固定的动作下试手。”

    听到了中年道士的话,董广有些明白了。其实试手就相当于武术里面的对练套路了。现在中国国家武术协会所发行的武术段位制之中,其实这些对练套路也都属于试打的范围。

    中年道士向下说:“试打含有一定的攻防意义,勉强算是有些。但是实战里面,那些低蹲马步虚步的对练,却很难用到实际。打法套路之中的试打,切磋还可以用到实际中。”

    “那大哥您的理解第二个阶段是什么?”大哥是河南这边对人的一种尊称,但是在山东见面尊称却只能称二哥,不能称大哥。这也是董广为什么这样喊的原因。

    董广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觉得还挺有些意思。每个练拳连到一定层次的人,对武功都有他自己的理解。即使不方便学习,也可以多多请教,增加开阔自己的眼界。

    “试打毕竟不发劲,这也是现代的练武的为什么像跳舞的一样,动作看着五花八门,却不能动手。被很多行外人称为花架子。我认为的第二个阶段是重打。”

    在董广开始琢磨起来中年道士所说的话的意思的时候,中年道士又说了起来,并没有卖关子。

    “重打,可以用散打来说一下。散打选手在刚开始练习的过程中,一个人拿着护具靶子,另一个人用最大力量向靶子发劲,出拳或者踢腿。”

    “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是一次一次用劲发力的过程却能让人把拳脚上的力量练习出来。

    格斗的时候能凭借一手好力量战胜对手。所以我认为重打是打法练习的第二个阶段。”

    道士说的话很明白,董广也能听懂。这些,普通人在练习过程也多多少少都会用到。

    “第三个阶段是活打?”

    “活打?”如果说前两个层次的名字,董广还能听得明白的话。这一次他就有些不懂了,什么叫活打。

    “活打,我把它说成是在活动中打击对手,跟对手切磋。就像两个人打架交手一样,完全没有固定招式和套路。脚步移动灵活,但是几乎没有多少规律,使用各种方法,发力。对自己的对手攻击,以求取胜。这三个层次不需要学习,可以说是人随着成长,自然而然就会的。当然如果锻炼了更好。”

    一言一语听着,董广可以看出来。这位中年道士在格斗技击上面有很高的理论层级,有很经验。

    “如果实战经验特别丰富,并且经过一些简单训练的人的话,可以到打法的第四个层次,这个层次可以算是一道分界线。好手和庸手的差别全部在这里。”

    “是什么层次?”中年道士的话勾起了董广的兴趣。

    “第四个层次可以称为嫁打,也可以说叫做就势顺势,用太极拳的话来说就是四两拨千斤。在对手攻击你已经得手的情况下,你反而能借助对手的攻击,把对手的力量转化攻击对手。”

    “经常格斗打架的人偶尔会有能借助到别人发劲的这种感受,能够在打法里面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这就算是打法到了嫁打的层次了。我现在也是在这个层次,你的格斗技法按照我的标准来说的话,还是在第三个层次活打之中!”

    董广点了点头,他明白中年道士的意思,开口说道:“是啊,我现在体力还有身体素质各方面已经不错了,但是跟人交起手来,不管对方是会一点格斗的,还是跟我层次相近的。我都是需要好长时间的缠斗,或者凭着力量才能赢了他们,打完一场自己也很累。”

    说这话的时候他想起来了中年人跟自己的交手过程,中年人用的力量始终不大,跟自己相近。但是一举一动打起来自己轻松得很,完全好像在戏玩一样。

    “我的拳术功夫只是算明劲的巅峰层次,。ukanshu。在整个唐河县一百四十万人里面,我所知道的拳术功夫达到明劲上层的,有七十个人以上。”说起这话来,中年道士脸上得意之色一闪而过。

    两万里挑一,中年道士确实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这可是这边的武术形势,董广他喜欢拳术,如果自己能了解到这边的情况,对他练习拳术,增长市面也有很大的好处。所以董广听得很认真。

    “但是在这么多人里面,我自问格斗功夫能在其中占到前五,唐河这边武术实战上,也有我一席之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道士问起来杨松祎和董广。

    董广自然不知道,就算知道一点,这个时候也不能说。自己的武功还低的很。唐河这边的武术形势,还轮不到他来指点。所以很明智的闭着嘴巴不说话。

    “因为这边大多数明劲上层的武术家,拳术虽然练到了明劲,明白拳术攻防,了解拳术发力。跟人对打起来,一举一动虽然发劲充沛,但是打法却只是在‘活打’的层次,全凭力量胜人,哪怕是跟初入明劲的人一战,他们击败对手之后,自身体力也消耗很大。有的甚至要稍微休息一下,才可以再次应战。”

    看到董广和杨松祎不敢回答自己的问题,中年道士摇头笑了笑,也知道自己问的确实让这两个小家伙没办法回答。

    “我比他们实战经验稍微要多了一些,我的打法在我的标准里面也已经长期处于‘嫁打’的层次,所以一交起手来,我不需要身体素质超过他们多少,也一样可以稳稳胜出。”

第52章 道士的书法() 
“剩下的四个明劲巅峰跟我一样处于嫁打的层次,我们之间倒是没有动过手,不知道谁高谁下。不过嫁打还不是我所总结的最高层次。”

    一个武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武者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对拳术有了自己的理解。只要这种理解切实可行,能把这种理解长期坚持下去,形成方向。这终将成为这些武者的信仰,撑起一个武者的全部。

    董广感觉这个道士对于格斗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只要还有他的理解深入进步,他以后的功夫绝对会更好。

    这是一种感觉,一个人身上的气质。这位道士理解的并不复杂,但是就是这么简单不起眼的。却很少能有人把它从生活中提炼,总结成自己的经验。

    中年道士说了下去,杨松祎虽然不是把全部心思放在武术上,但是他的功夫跟董广相近,听着也是津津有味。

    “我现在能总结出来的最高层次就是定打!定打是速度和力量高到了一定层次的结果,在攻击之中让对手根本没有机会还手。只能被动的承受你的攻击,想跑都跑不了,就像钉子被钉在地上一样,没办法移动。”

    语言中露出一丝向往,中年道士这几年也是不断努力练功,可是自从格斗技击功夫了嫁打的层次之后,他的每一步提升都显得很困难,也不知道这一辈子到底有没有机会定打的层次。

    董广以前看武术书也了解到一些类似的,南拳大师黄飞鸿的一生,最高成就应该就算是定打了。

    几乎每一次跟人动手交战,对手打不过黄飞鸿,跑都跑不了。黄飞鸿大师之所以当时能成为全广东最年轻的拳师,也是这个原因。

    可惜当时国家乱世,科技火炮的威力极大,黄飞鸿见到西方火器之后,回到自己的医馆宝芝林,终生不再与人谈论武术。包括他的儿女,他也没有教他们功夫。这不得不说是当时武术家的悲哀。

    少年英雄,最后老来颓废。国家不强大,也只能让这些有一腔报国热血的武林男儿徒呼奈何!

    “董广,我很欣赏你,但是你要记住。”中年道士说着,眼睛直盯盯的看着董广,脸上也变得严肃。

    “一个武者,只要不是必死的厮杀。就不能放弃。失败了就再来,再败,再重来。直到战胜的一刻,武者之路,在于不屈,在于一颗强大到被击败的心。”

    董广能在之前的屡次被中年道士摔倒打击的过程,起身再战。这个中年道士也觉得董广很不错,这么好的苗子不能迷了路。

    似乎又是想起来了什么,中年道士一时沉默无语。董广也不敢开口打扰,静静的陪着。

    “只要你没有在失败中被失败腐蚀心灵。败中求胜,方才是真正的武者之路!走吧,说了这么长时候,饭也该好了!”

    说完闭上眼,道士长舒了一口气。领着董广杨松祎向吃饭的地方走去。

    中年道士的话对董广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中午短短的两个小时,他却有着巨大的收获。

    游历,战斗,交流。果然是武者功夫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最快的进步方式。

    转了个弯,就到了吃饭的地方。饭菜已经被小道士端到了桌子上,饭菜很简单,一小碗米饭,一盘小葱拌豆腐,一盘炒豆芽。

    不过对于游历在外的人来说,能吃上一顿热饭,这滋味就已经很美了。

    道教有“三不起”的禁忌。即道教徒吃斋、诵经和静坐时,

    他人不得打扰,作为道士也不得应声而起。

    吃斋,即用斋,也就是吃饭或用餐。中国有两句俗语,一是“吃饭大似官”;二是“雷公不打吃饭人”。由此可见当人用餐时,他人是不应去打扰的。

    道士斋堂用斋,有三种规矩:一是便堂,二是过堂,三是过大堂。道众斋堂吃饭,名曰“过斋堂”。过斋堂亦是道教宫观的仪范之一。

    道士在吃饭时,与世俗人吃饭有很大的区别。如:道士每饭必先供养,为思:十方供养,来之不易,无功享用,惟恐罪过。故每饭先上供出食,以行神、人、鬼普同供养。是为结“三缘”之举。

    北京白云观斋堂门旁有幅对联:“一念纯真金可化;三心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