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1092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1092章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自己设计的防御工事,能够阻挡住苏军的进攻吧!”春彦中将暗自想道,似乎是某种巧合,朱可夫大将和春彦太一中将,敌对双方的两个将领,都将脑筋动在遍地的积雪上。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启蒙书网∷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w〗 



第两千一百九十七章 日军的阻击

    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日本远东战役后卫集群司令官春彦太一中将,可谓是两名颇具智慧的指挥官,尽管双方是战场上浴血厮杀的对手,但并不妨碍两人在做法上的相通之处。qqxs。cc

    与朱可夫因为受到地形条件所限,构筑而成的冰雪防御工事不同,春彦中将除了将防御阵地搞得坚固异常之外,还在苏军必定会进攻的几个主要方向上,利用炸药,炸出几道反坦克壕沟,然后,泼上水,春彦中将相信,就是这几道坚冰覆盖的壕沟,就够苏军啃上几天时间的。

    苏军的坦克集群,越来越近,春彦中将对一名参谋说道:“命令,中小口径的炮群,以拦阻苏军步兵为主,大口径炮群,以摧毁苏军坦克为主,敢死队准备,进入前沿阵地,随时出击炸毁苏军的坦克!”

    这又是春彦中将的一张底牌,论起火力强度,自己的远东战役后卫集群,肯定比不上苏军的两个野战方面军,那几道冰滑的壕沟,也不能全部阻挡住苏军的坦克,如果这些钢铁怪物冲上阵地,只要撕开一道口子,自己的防线立马宣告完蛋,根本堵不住两百多万苏军的突击。

    唯一的办法,就是发挥大日本帝国的武士道精神,在全体部队之中,招募自愿担任爆破手的士兵,在苏军坦克冲上阵地的时候,浑身缠满炸药的士兵扑上去,将其炸毁,打掉苏军赖以突击的主要装备,这个任务,是九死一生的活计,说白了,就是一枚威力巨大的人体炸弹。

    起初,春彦中将还担心,招募不到足够的敢死队员,毕竟。只要是在战场上,打过一回滚儿的士兵,都会明白,这是个送死的角色,然而,招募的命令下达到各部队之后,士兵们的狂热。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料,一天的时间之内,竟然有一万多名士兵,自愿担任敢死队员。

    春彦中将深深的为大日本帝国武士,甘愿为天皇陛下献身的精神所感动,对于完成阻击苏军援兵的任务。更加有了信心,现在,那一万多名敢死队员,其中的三千多人,就在第一道反坦克壕里,在春彦中将看来,这是比几千门火炮还要厉害的武器。

    苏军的坦克和步兵。已经推进到了日军阵地几千米的距离,坦克炮黑洞洞的炮口,都清晰可见,司令部里,一阵紧张的气氛,春彦中将冷然的说道:“开始吧!”

    日军阵地后方,突然响起一阵沉雷般的巨响,无数发炮弹呼啸而来。在苏军的进攻队形里,炸起了一团团的黑烟,日军炮兵的素质,是相当不错的,炮火准确的覆盖了苏军进攻部队,一时间,断肢残臂漫天飞舞。被炮弹击中的坦克,冒出一股股夹杂着暗红色火苗的黑烟。

    基尔加宁大将的眉棱骨,不禁抖动一下,“日军的防御反击。倒是一模一样啊,对面的日军指挥官是个高手,炮火配合相当精确!”他暗自想道,“命令,方面军所属炮群,全面压制并摧毁日军炮火,掩护坦克和步兵突击!”他接着下达了命令。

    作为一名战场老将,基尔加宁大将经验相当丰富,从日军炮火的密集度,以及爆炸威力上来看,与自己炮群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虽然突然炮击,给进攻部队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可也暴露了日军炮兵阵地的位置,接下来,该是自己的火炮,发威的时候了!

    比日军更加密集的炮火,兜头向日军炮兵阵地打去,基尔加宁大将的信心是有道理的,炮战开始不到二十分钟,日军炮火的密度,就降低下来,对进攻部队的威胁,也大为减少。

    “司令官阁下,接到炮兵指挥官的报告,苏军炮火十分猛烈,我们挤出炮兵阵地,已经被摧毁,损失严重!”一名参谋,放下电话之后,向春彦中将报告到。

    “意料之中!”春彦中将丝毫没有吃惊的表现,“命令炮群,转移阵地!”他命令道,足够了,首轮炮击,取得了预想的效果,从自己指挥部的位置看过去,苏军的坦克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与苏军比炮兵火力,自己还没有这么多的本钱。

    没有了日军炮火的袭击,苏军的进攻速度明显加快,前面,突兀的出现一道冰雪覆盖的壕沟,苏军的坦克开到壕沟前,宽度和深度,都令越野能力极强的苏军坦克,一筹莫展,一时间,大批的苏军坦克在壕沟边上儿乱转,试图寻找通道,基尔加宁大将放下望远镜,皱着眉头问道:“坦克部队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停止进攻了,还聚成一团!”

    一名参谋接了个电话,报告到:“司令员同志,坦克部队指挥官报告,遇到了日军事先挖掘的反坦克壕沟,他们正在准备爆破!”

    参谋的话音刚落,一阵剧烈爆炸声响起,基尔加宁大将疑惑的举起望远镜,“不会这么快吧?”他暗自想到,随即,脸色大变,他看到的情况,不是自己的坦克部队在爆破壕沟,而是从壕沟里,突然冒出来似的,出现了数千名日军士兵,不要命的扑到坦克面前,然后,拉着了身上的炸药。

    一辆辆坦克被炸得浓烟四起,火光闪闪,很多日军士兵,被后面的步兵打成了筛子眼儿,身上弹药殉爆,炸成一团血雾,但是,还有日军士兵不断的从壕沟里爬出来,中了邪似的,冲向坦克,更多的浓烟冒出。

    基尔加宁大将脑门儿上的汗,下来了,日军指挥官竟然使出了这一手,是自己绝没有料到的,以士兵的生命,做自杀式爆破,也只有日本人能干得出来,“命令,停止进攻,坦克部队立即撤回!”他无力的下达了命令,再这样打下去,方面军的坦克部队,就剩不下几辆了,此后的进攻,还指望什么?

    剩下的苏军坦克,调转车头撤回去,步兵也如同退潮的海水般,跟着撤退,战场上的枪炮声,稀落下来,春彦中将长出一口气,汗湿重衣,浑身无力。

    苏联外蒙古方面军和日本远东战役后卫集群,首次交手,就打出了血腥味儿,一个多小时的攻防战,苏联外兴安岭方面军,损失坦克三百多辆,步兵伤亡一万余人,进攻被击退。

    日本远东战役后卫集群,三千多名敢死队员,无一生还,火炮损失一百多门,士兵伤亡八千余人,从表面上看,双方的损失大致相当,算是打个平手。

    实则不然,苏联外兴安岭方面军以优势兵力,发起进攻,却被击退,并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最主要的是,日军成功的击退了兵力和火力,都超过自己的苏军进攻,信心大增。

    苏军首次进攻失利,长途而来的部队,未及休息便投入了战斗,进攻受挫,锐气已失,部队的士气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再想组织进攻,恐怕得两天之后,日军成功的争取了时间,从这方面来说,苏军是失败的。

    基尔加宁大将知道时间对于自己的宝贵程度,但是,仅仅是一次进攻,坦克部队损失就接近三分之一,日军防御的顽强以及工事的坚固程度,都超出了自己的预料,不得不停止进攻,调整部署,再次发起进攻,最快也得两天之后,他心急如焚,眼前的日军这道阻击线,还不是最大的障碍。

    让基尔加宁大将提心吊胆的是,跟在自己部队后面,不远不近、阴魂不散的独立师部队,根据侦察得知,独立师尾随自己的兵力,足有三十余万人,就跟一匹饿狼似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扑上来,咬自己一口。

    为了防备来自后方的暗箭,外兴安岭方面军一百多万部队,投入进攻的兵力,仅仅是二分之一左右,其余的五十多万兵力,都用在防备独立师部队的方向上了,腹背受敌的感觉,相当不妙。

    面对若即若离,态度不明的独立师部队,基尔加宁大将恨得咬牙切齿,却也无可奈何,如果没有后面的独立师部队,外兴安岭方面军全部投入到进攻之中,眼前的日军防线,不是障碍,自己可以选择更多的突击方向,相应的,也分薄了日军的防守兵力,进攻受到的阻力,也是大为减少。

    基尔加宁大将不止一次的问自己,“中国人到底要干什么?”不打也不撤,就这样不远不近的吊在外兴安岭方面军身后,他可不敢保证,自己与日本人打得天昏地暗的时候,中国人不会扑上来咬一口,独立师部队是战场上的对手,打出了仇恨的敌人,不指望中国人能够发善心。

    前面是几十万日军据守的坚固防线,横亘在前,后面是中国人的三十多万士兵,居心叵测、虎视眈眈,外兴安岭方面军就夹在中间,前狼后虎,那个都不是好惹的,基尔加宁大将忧心忡忡,一心两用,前后提防,倍感心力憔悴,朱可夫的部队,又处在危险之中,等着自己伸出援手,可现在的情况,能迅速到达远东战场吗?

    不仅仅是外兴安岭方面军的境况如此,苏联贝加尔湖方面军遭遇到的麻烦,也不少,虽然因为行动比较迟缓,还没有与日军的阻击部队交手,可不远不近的吊在后面的独立师部队,让司令员格雷加里夫大将,如同锋芒在背,浑身的不舒坦。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启蒙书网∷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w〗 



第两千一百九十八章 期待着奇迹

    唐秋离命令独立师在远东地区的部队,所采取的战术,给回援朱可夫的苏联两个方面军部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既要提防背后的独立师部队,又要以最短的时间,突破日军的阻击,赶到远东战场,因此,看起来有两百多万兵力的苏军援兵,应在进攻日军阻击线上的兵力,不过一百余万人,这与日军兵力的差距,就不是很大了。

    面对这种情况,苏联外兴安岭方面军司令员基尔加宁大将,贝加尔湖方面军司令员格雷加里夫大将两人,也是无计可施,他们绝不敢将兵力一分为二,同时进攻日军部队和独立师部队,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将这个情况,上报给苏联统帅部。

    斯大林看完电报之后,也是无可奈何,已经定下了与唐秋离谈判的调子,就绝不能与独立师部队,发生任何形式的冲突,光是日本人,就足以令自己头疼不已的了,这时候,再惹上一个强敌,无疑是不智的,而负责与唐秋离谈判的莫洛托夫,并没有按照原计划,飞往库伦。

    唯一的原因,就是中方派出的谈判代表,不是唐秋离本人,这在精于此道的莫洛托夫看来,无疑是一个不好的信号,与是否地位对等,给不给自己的面子无关,都这时候了,要面子管个屁用?

    莫洛托夫的解读是,唐秋离不想与苏联谈判,也许那个狡诈的中国人认为,此时无论是远东战场还是外蒙古战场,都对唐秋离有利,日军狂攻远东方面军,回援的部队,又被阻击在距离战场几百公里之外,华西列夫斯基的外蒙古方面军,依然艰难的往乌拉尔山脉和唐努山脉方向靠近。

    但是,独立师部队紧追不舍。华西列夫斯基不得不拿出相当一部分兵力,来应付独立师部队的追击,横亘在外蒙古方面军面前的,是二十几个师的独立师精锐部队,如果唐秋离不谈判,华西列夫斯基的部队,几个月之内。别想翻过乌拉尔山脉和唐努山脉,莫斯科等得起吗?德国人给苏联时间吗?

    因此,买对斯大林的疑问,莫洛托夫如此回答道:“斯大林同志,从唐秋离派出的谈判代表之中,就可以看得出。这个中国人对谈判丝毫没有兴趣,这时候,我们强烈要求谈判,是会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中国人有句俗话叫‘上赶着不是买卖!’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过于强烈,就会被对手掌握主动!”

    斯大林深表赞同。莫洛托夫接着说道:“那个中国人肯定认为,他会从战场上,捞到比谈判桌上,更多的东西,除非我们给出的条件,超过他的预期,关键是,我们不想额外的付出!”

    “那就再等等看!”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一致这样认为。有时候,合适的谈判契机,也是掌握主动的一种方式,比如,回援远东方面军的两支部队,以最快的速度,打破日本人的包围圈。而后,一起返回欧洲方向,唐秋离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将苏联四个方面军的部队。都留在东方。

    尽管是定下了这样的策略,可不管是斯大林还是莫洛托夫,都是如坐针毡、寝食难安,德军在战场上的进攻,一如既往的凶猛,莫斯科军区的部队顶上去之后,虽然极大的缓解了德军所带来的压力,但是,能支撑多久,斯大林心里没底儿,总参谋长彼得罗希洛夫元帅心里也没底儿。

    苏军在前线抵抗德军进攻之中的巨大伤亡,飞快的消耗着苏联的战争潜力,苏德前线,就是个吞噬生命的巨大黑洞,成千上万的苏联青年,经过短期的训练之后,就拿起武器,走上了战场,然后,变成了数不清尸体之中的一员。

    在东方地区的四个精锐的方面军部队,成了斯大林唯一的依靠和底牌,他期待着,能够出现奇迹,则苏联既可以顶住德军对首都莫斯科的进攻,又不必给那个中国人唐秋离,割让出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五月二十五日,远东战场上的日军,经过短暂的调整部署之后,从六个方向,向苏联远东方面军的二线阵地,发起了狂猛的进攻,苏联远东方面军依托工事,进行顽强的抵抗,双方共计二百多万士兵,在远东战场上,杀得是昏天黑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打到五月二十七日,苏军的第二道防线,多处被日军突破。

    随即,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拿出了手里的全部兵力,进行拼死的反击,收回了大部分阵地,但是,日军以优势兵力,牢牢的占领了几个主要的突破口,苏军已经再没有能力,将日军拒之防线外,第一次,朱可夫将远东方面军面临的危险处境,报告给苏联统帅部。

    远东战场打得血肉横飞的同时,苏联外兴安岭方面军和贝加尔湖方面军部队,向日军的阻击线,发起了凶猛的进攻,战斗之激烈程度,不亚于远东战场,因为兵力优势不大,连续几天的进攻,苏军没能突破日军的阻击线,这里面,固然有各方面的因素在内,但是,苏军不敢将全部兵力,投入到进攻之中,是决定性的因素。

    后面,就是几十万独立师部队,阴魂不散的吊着,如果要发起进攻,五六个小时,就能与苏军后卫部队交火,身后跟着一只老虎,不管是外兴安岭方面军司令员基尔加宁大将,还是贝加尔湖方面军司令员格雷加里夫大将,都不敢孤注一掷的将兵力,全部投入到对日军的进攻之中。

    对于已经迟迟不能突破日军的阻击,斯大林极为恼火,朱可夫的告急电报,更是火上浇油,斯大林焦急的几乎七窍生烟,除了严令外兴安岭方面军司令员基尔加宁大将,贝加尔湖方面军司令员格雷加里夫大将,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在三天之内,突破日军的阻击,同时,对贝加尔湖方面军行动迟缓,提出严厉批评,方面军司令员格雷加里夫大将,被党内警告处分一次。

    到了五月二十九日,斯大林期待的奇迹,并没有出现,外兴安岭方面军和贝加尔湖方面军的进攻,没能突破日军的阻击,反倒是远东方面军的部队,被迫放弃了第二道阵地,部队收缩至最后一道防线,战场回旋空间,几乎被日军压缩的所剩无几,远东方面军真正的走到了绝境。

    五月二十九日黄昏,春天气息铺满街道的莫斯科,但大街上的人们,对莫斯科的春天,似乎没有了往年的欣喜,战争的阴云,逐渐笼罩在上空,莫斯科春天的风里,都带着浓浓的硝烟味儿,德国人已经打到了距离莫斯科不远的地方,也许,明天早上醒来,德国人已经出现在莫斯科城下,谁还有心情,欣赏街道两侧的春色。

    一辆轿车,飞快的驶出克里姆林宫西侧大门,穿过莫斯科的大街,往城西的机场方向飞驰,一个小时后,一架飞机,迎着莫斯科漫天的晚霞,冲上薄暮初临的夜空,很快,就消失在东南方的天际。

    自从给苏联驻华大使馆回电之后,唐秋离就与参谋长赵玉和一起,专门拿出一整天的时间,研究和制定了与苏联谈判的基本策略和底线,至于赵玉和的疑问,“为什么师长您不亲自与苏联谈判代表谈?”

    唐秋离如是回答:“玉和,谈判是门艺术,更是技巧,你先出面,摸摸苏联人的底牌,我也在一旁观察一下,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告诉苏联人,我们对什么谈判,兴趣不大,可有可无的事情,这是策略。”

    “那个莫洛托夫,可是个老牌儿的外交家,谈判经验十分丰富,我与他打过几次交道,老油条了,善于讨价还价,一开始,我先晾晾他,挤出他话里的水分,不急,反正咱们是不着急,玉和,你也算是锻炼一把!”

    听完师长的一番高论,赵玉和兴奋的摩拳擦掌,就等着那个莫洛托夫来库伦,可是,等了两天的时间,人影没有,苏联驻华大使馆,也没个解释,跃跃欲试的赵玉和,未免有些丧气。

    赵玉和来到唐秋离的办公室,问道:“师长,那个苏联人是怎么回事儿,到底来不来,给个痛快话啊?”

    唐秋离大笑,说道:“玉和,这也是谈判的策略之一,莫洛托夫是在告诉我们,苏联不着急谈判,让我们断了狠宰一刀的念头,其实啊,斯大林现在急得都快火上房,故作镇静罢了!”

    赵玉和恍然大悟,说道:“对对——师长,远东战场上,苏联远东方面军的防御圈儿,接连被日军突破,救援的部队,又被挡在战场几百公里之外,刘副师长的部队,就那么不远不近的吊着,苏联人根本无法判断我们的意图,还得分出一部分兵力,来防备我们,不着急那是骗人的。”

    唐秋离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