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114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114章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很满意自己选择的职业,就凭他那样的,大字不识一个,要是不当土匪,凭自己的能耐挣钱活到这份上儿,祖坟还没冒青烟,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算起来,还是当土匪最神气、最快活,有酒有肉有女人、有枪有钱有地盘,活了三十来年,洞房入了大概有几百回了。

    三年前,他发现了这个地方,里面就相中了,把老巢从黑虎寨挪到这里,原来盘踞在这里的三十几人的小股土匪,被他收编后,好酒好肉灌得半醉,从被抢来的女人被窝里拽出来,一顿砍刀,扔到山沟里喂狼去了。

    现在,他正坐在虎皮交椅上,喝着闷酒拿着酒碗抢来的压寨夫人怀里乱摸乱掐,这新压寨夫人,是他在远地方抢来的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年纪也就十**岁,白白净净的很漂亮,刘黑七心里不痛劲就大,把这压寨夫人的**掐的青一块、紫一块。

    疼的直皱眉头,可也不敢说,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而,还得装出一副笑脸,伺候他喝酒吃菜,把这个魔王惹恼了,当时就能把她赏给手下三十几个弟兄轮流当老婆。

    眼线来报,那帮东北嘎子,已经撤走了,附近没有他们的踪迹,另外,还带来一个重要消息,有一队行商,外地口音,明天中午路过咱的地盘,有三十多号人,八个保镖,带的东西可不少,从那车辙印看,怕是黄白货,两头大骡子拖着都费劲儿。

    东家是年轻的小两口儿,嘿,那个小媳妇长得那叫一个好看,这个眼线说着,还直吧嗒嘴,七爷,您就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小娘们,跟洋画上人儿似的。

    刘黑七眼睛都直了,金银财宝和女人,是刘爷的最爱,赶紧吩咐下去,带三百个弟兄,刘爷要亲自下山,那个大户人家的小姐,身子一哆嗦,脸色变得煞白,她清楚自己将要面临的命运,她的前任,被这个魔王赏给了手下的小土匪,每天要应付几十个男人,过着连ji女都不如的生活,不管咋说,ji女还能挣点银子呢,新人抢上山,她就要面临这种命运。

    临近中午,大太阳明晃晃,大道上过来一队车马,在后面的是一辆轿车(可不是现在的轿车,就是马车上搭个棚子),远远的就能听见马夫的吆喝声,和重车压迫车轴的“嘎吱”声。

    这段路挺险峻,高高的两山夹峙,路旁是大片的柳树林子,郁郁葱葱,路上也没见到其他的来往行人,只有这队人孤零零的走在路上。

    刘黑七凭着多年的职业经验,马上就判断出车里面装的是好货,这队商人连一杆枪都没有,七爷今天发发善心,积点阴德吗货和女人留下,其他的都滚蛋,他吩咐手下的喽?们,不许开枪,别惊吓到我的小美人儿

    车队进了土匪的埋伏圈,一声唿哨,三百多个土匪,把车队围个严实,黑洞洞的枪口,对着这三十多人,这些人真是草鸡,吓得纷纷趴在车后面,大气不敢喘,留下那个轿车,孤单的停在路中间。

    刘黑七打马上前,马鞭子一探,撩开轿帘儿,当时魂儿就散了,我的妈呀,也太漂亮了,简直就是七仙女下凡啊,我刘黑七这辈子经手的女人,也有五六百个,那个也比不上这个。

    这个小美人还对我笑呢更勾魂儿了,不对,她手里拿的是啥东西?枪啊刘黑七反应过来,伸手掏枪,动作非常迅速,也是个玩枪儿的老手。

    晚了,“啪”的一声清脆的枪响,刘黑七的脑门上,出现一个黑窟窿,巨大的动能,把他的尸体从马上击飞出去。

    紧接着,从轿车离飞出两条人影,在半空中,四颗手雷就飞向土匪堆儿里,密集的枪声,爆豆般响起,这里面还有重机枪的狂啸声。

    措不及防的土匪,在凶猛的火力打击下,成片倒下,一颗颗手雷,把土匪炸上天,冲锋枪向铁扫帚似的,在这么近的距离,把土匪打的血肉横飞。

    三百多土匪,被这一阵火力急袭,当场就干掉二百多,剩下的土匪,见势头不妙,大当家的也挂了,掉转头,拼命的往老巢跑,别说开枪还击了,回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这帮杀神,咱手里的家伙,跟人家比起来,那就是烧火棍啊。

    快跑回去,划拉点儿东西,逃命要紧,残余的土匪,魂飞魄散的情形下,根本没有发现,一队人马,已经悄悄的尾随着他们,还有个人,在用步话机联络。

    唐秋离看着逃跑土匪的背影,不屑的摇摇头,这帮家伙,一点战斗力都没有,也不知道中央军是咋被他们打败的,一旁的小玲正爱惜的擦拭着手枪,这可是唐秋离在德国,特意为她定做的,威力极大。

    今天第一次使用,就建立奇功,把刘黑七一枪击毙,唐秋离发现,小玲现在是越来越沉着冷静了,刚才刘黑七看到小玲时,那种魂不守舍的模样,他躲在一边直好笑,亲眼看着小玲不慌不忙的拿出手枪,平静的把刘黑七干掉了。

    战斗结束得很会功夫,击毙二百多名土匪,战士无一人负伤,土匪们总共还击不到几发子弹,情形就是一边到,山虎还在那嘟囔着不过瘾,他一共才打出几百发子弹,枪管还没热乎呢

    随后,他们也根据尾随部队的的引导,朝着刘黑七的老巢黄崖洞包抄过去,唐秋离引蛇出洞的计划,空前成功。

    未完待续

    bk 



第二百章 先遣入关

    第二百章先遣入关

    在特种中队的打击下,土匪全面溃逃,要是这些土匪长点脑子,四下逃命,兴许还有活命的机会,血手团分不出人手去追赶他们。

    多年的为匪生涯,让他们把黄崖洞当做唯一可以摆脱这些杀神的地方,还有自身贪婪本性使然,想趁乱回老巢捞点东西,这回到省事了,正好一锅端。

    腿快的土匪,丧魂落魄地跑回洞里,边跑边喊:“大当家的挂了,点子扎手”他们光顾着逃命,一头钻进密道,后面尾随的战士,大喜过望,正愁找不着道儿呢

    在老巢镇守的其他几个当家的,听说老大挂了,这下机会可来了,那个不眼馋大当家的位置,抄起家伙,在洞里就干起来,没用战士们打,窝里反、火拼就把剩下的五百多土匪,当场撂倒四百多。

    这几个当家的,平时都有自己的心腹,拉帮结派,各有一伙人马,有刘黑七在上头震着,那个都不敢炸刺儿,这回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打起自己个弟兄来,绝不手软,洞里枪声四起,死尸横七竖八的躺倒遍地。

    连后面跟进来的另外一股人马,都没有发现,这一点,他们可比东北的胡子差远了,最起码没有职业规范,东北的绺子,遇到大当家的蹬腿儿,先是按照规矩,选出一个更能胜任这个位置的新头领,当然,枪法、武功、威望、谋略那是必备的基本条件,有了这几样本事,才能角逐大当家的位置。

    当刘黑七的手下残部,发现进来的是那些东北嘎子,暗叫坏了,自己这窝里斗,跟进来一帮强龙,没容他们有更多的动作,战士们一通冲锋枪、手雷,把剩下的一百多个土匪,消灭的七七八八,也就剩下二三十人。

    唐秋离进到黄崖洞的时候,洞里的战斗已经结束,他马上命令两个分队的战士,分成几路,来个中心开火,清扫外围守备的土匪,那些在外围的土匪,得到的是死命令,刘黑七告诉他们,不管洞里发生什么事,就是着火了,也不许动窝,就守在这里,那个没有自己的命令敢动地方,家法伺候。

    这些守在外围各关口的土匪,听着洞里声响很热闹,都支楞耳朵听着老窝里的动静,心里还纳闷儿,不过年不过节的,这些当家的弄那么多鞭炮、双响干啥玩意,八成是有啥大喜事

    他们的猜测很快得到验证,从背后射来的子弹,把他们全都送回老家,这不是省了路费吗!这些土匪,眼睛都盯着对面,那曾想背后挨刀子,结果是一个没跑了。

    剩下的几十个土匪,中队长请示唐秋离怎么办,唐秋离让山虎去处理,不一会儿,山背后传来一阵枪响,山虎回来报告,全都扔到悬崖下面去喂野狼,唐秋离轻轻杵了山虎一拳,伸出大拇指,这家伙,别看像个猛张飞似的,领会自己的意图,从来没出差错,不愧是打起混大的好兄弟。

    其实,在唐秋离的心理,对这些长期盘踞在这一地区的刘黑七匪伙,就是要全部消灭,一是为当地百姓除害,这帮土匪,把附近的百姓给祸害苦了,唐秋离在了解情况的时候,就打定了主意,二是保守这里的秘密,这些土匪,在这里混了几年时间,山上的一草一木,根本没有啥秘密可言,要是鬼子侵略华北,这伙土匪保不齐当汉奸,那不就是给自己留下祸根吗?

    洞里收拾干净后,唐秋离巡视了一圈儿,收获颇丰,刘黑七这十几年的家底儿,都在这呢,金银财宝放满了一个山洞,粮食物品,堆积如山,刘黑七咋的也没有想到,自己伤天害理、抢夺劫掠,积攒了十多年的家底,有朝一日会落在这些外地来的东北人手里,想来,刘黑七也是死不瞑目。

    清点完物资,还有一个**烦事儿,刘黑七多年抢上山来的几百个女人怎么处理,不可能都枪毙喽,唐秋离也不能这么做,他背着洞里来回转圈儿,真没啥好主意,把他愁得,头发好悬没拽掉几根。

    玲见他这样,告诉他,这事我来处理,你别管了,唐秋离就像看到救星一样,差点把小玲搂过来转几圈、啃几口,把这事抛开后,他仔细的巡视自己的新领地。

    黄崖洞这块地方,和东北的基地完全是两回事,这里几乎看不到多少石头,大洞连着小洞,地势非常险要,而且在几个洞里,都发现水源,洞子外面,是大片大片的柳树林子,垂柳依依,绿叶如织,郁郁葱葱,洞里流出的水,在这里汇集成一个大湖,微风吹来,水波荡漾。

    附近有好几处相似的地方,都是通过山洞相连,把兵工厂和后勤基地放在这,那是绰绰有余,面积比东北的基地大上好几倍,十来万人马,藏在这里,还有不少空余的地方,真是一块宝地啊,难怪刘黑七死也不撒手,就是气候不像东北基地那样四季如春,多少有些遗憾,胜在险要,几个关口,只要放上二三十人,就是你有千军万马都别想进来。

    这块地方一定要守住,现在的兵力不够,他马上让通讯兵联系基地方面,他要和刘、唐两位副指挥长和冯参谋长直接对话,这基本上是一次战略性的大转移,也就意味着,部队今后作战的重心,将要落在华北地区。

    和留守基地的指挥部其他成员沟通后,他们完全赞同指挥长的决定,自从唐秋离出国前,给大家详细讲了今后的发展趋势,这些高层的战略眼光,已经颇具全局观念,不仅仅限制在东北一隅,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战略,这些人,自愧不如指挥长的高瞻远瞩,指挥长的每一步棋,都走在局势的前面。

    最后决定,刘春的骑兵支队、新兵训练营、装备研究所、兵工厂,李洪刚支队的一、二大队,张全的后勤部,先期出发,到太行山区先行落脚。

    所有部队和后勤部门,组成南下总队,由副指挥长刘铁汉担任总指挥,一支队支队长李洪刚和骑兵支队支队长刘春担任副总指挥,李洪刚兼任南下总队的参谋长,张全依然担任后勤部长兼任南下总队的辎重处处长。

    部队的行军路线为,由东北地区出发,经由察哈尔省的察北草原,再进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经由坝上草原,过紫荆关,在河北的涞源附近,渡过唐河,经驿马岭,进入太行山区,最后到达黄崖洞地区新的落脚点。

    此次长途行军,在东北境内,绝对避免和关东军发生战斗,如战斗不可避免,则以小股部队,吸引鬼子,大部队尽快脱离,在关内,不要和国民政府的地方保安队和中央军、以及地方实力派发生冲突。

    自己会和国民政府打招呼,理由是,先头部队南下进关,为后续主力部队打前站,总之,能胜利的进入太行山区,就是胜利,南下总队,必须严守这项纪律,必要时,在关内,可以花钱收买地方政府的官员,为部队所到之处开绿灯、行方便。

    袁景豪的四支队,在南下总队行动之前,全力出击,摆出一副主力决战的架势,把关东军的围剿部队,吸引到与部队南下相反的方向,越远越好,但是,绝对不可以真打,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鬼子,掩护南下总队的真实意图。

    唐秋离在电报中,还特别强调,要是因为袁景豪恋战,四支队出现重大损失,必将严厉处罚袁景豪,他可太清楚手下这几员大将的脾气秉性,都是见了鬼子就眼红的主儿,不打个痛快,心里那是相当不舒服。

    尤其是四支队,因为排在老幺,重要任务没他的份儿,袁景豪没少受这哥几个的气,也是,李洪刚还差点,苏景峰和韩铁嘴里总嚷着,要照顾好小四儿,有啥重活,我们哥几个上了,小四儿细胳膊、嫩腿的,闪着咋办,几个大哥怪心疼的。

    要说论战斗力,四支队新战士比较多,是比那三个老支队差一些,可也没差到哪去,为此,袁景豪没少在自己跟前抱委屈,这下得住机会了,还不大打出手,万一叫关东军主力给缠住,那就危险了。

    所以,唐秋离特别派参谋处长赵玉和,代表自己跟随四支队行动,这是个沉着稳重、头脑冷静、心思缜密的年轻人,有他跟着,关键时候,也可给袁景豪撤撤火。

    自己将以最快速度返回东北,在自己未到之前,南下总队出发后,所有的军事行动,由唐秋生副指挥长和参谋长冯继武负责,他有些担心,这是部队第一次进行战略转移,沿途无法预知的凶险,不知道有多少。

    他对部队在东北地区的行军,倒是不太担心,大不了打过去就是了,进入关内后的行军,才是他最为担心的,那些地方实力派,包括中央军,都不是省油灯,对付鬼子也许不太灵光,收拾起自己人来,那是智计百出,心狠手辣,绝不手软。

    这么一支近万人的队伍,装备精良,士兵训练有素,是一块大肥肉,那个不垂涎三尺,想一口吞进肚里,收为己用,还不像对付鬼子,打又打不得,很头疼,所以,他才让老成持重的刘铁汉带队。

    未完待续

    第200章,可以说是一个标志,没有大家的支持,小锦也不能坚持到今天,小锦鞠躬感谢,临近月末,给力一下吧

    bk 



第二百零一章 回东北

    第二百零一章回东北

    自从中日《塘沽停战协定》签订后,华北北部、北平外围,都是鬼子控制区域,不过,这已经出了关东军的控制范围,归属日本华北派遣军控制,日军在此驻有大量兵力。

    部队不可能走这条最近的道路进关,要是走这条路也可以,那就得打进来,恐怕到时候,不用鬼子来收拾自己,南京的蒋主席就会以破坏大局为借口,派大军来围剿了,想想当年冯玉祥、吉鸿昌的长城抗战,最后是个啥结局,所以,只能舍近求远,走塞外那条路,唐秋离想想都憋屈,这算怎么回事儿?

    不管咋地,先把部队开进来再说,等先头部队站稳脚,把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到时候,自己真兴许带着部队,由锦州到山海关这一路打过来,先把小鬼子闹个人仰马翻,那就由不得国府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了。

    处理完这些紧要的事情,唐秋离半躺在刘黑七的虎皮交椅上,还别说,真舒服,右手做拿酒碗状,找着点山大王的感觉,正在那陶醉呢,小玲进来了,看他那样子,忍不住笑了。

    对于那些别抢来的妇女,小玲处理得挺圆满,愿意回家、投奔亲友的,每人发给路费三十块大洋,蒙上眼睛,由另外一条路送下山,主要是怕她们暴露了这里的秘密。

    就这样,送走了五百多人,还剩下二百来人,实在是无家可归,或是没脸回去见家里人,坚决要求留下,都是苦命的人,小玲就把她们组织起来,作为快要到来的后勤部长张全的兵,反正以后这里就是新的部队基地,也需要大量人手。

    汇报完了,小玲一脸得意,等着唐秋离的夸奖,这几年在唐秋离身边,小丫头也学会了不少他的工作方法,说实话,小玲干的真不错,去了唐秋离的一大块心病,他就是怕见到这些妇女哭哭啼啼,悲痛万状的样子,还是女人和女人好沟通。

    他一把把小玲搂进怀里山大王的做派,周围的战士们忙背过脸去,偷偷直乐,小玲害羞着脸,不住的往外挣,可他就是不松玲挣了几下没有效果,也就害羞带甜蜜的让他抱着,还直比划,那意思是说,战士们都在一边儿看着呢

    正巧,那些被解救出来的妇女,要过来给救命恩人磕头拜谢,正好看见这一幕,都惊呆了,这位救命恩人也太年轻了,胆子也太大点儿了吧,当着这么多人面前,就敢和女人亲热,刘黑七和手下的土匪倒是经常这么做,他不会也像刘黑七那样好色吧?

    这些妇女想到这里,回忆起在匪窟离受到的非人折磨,不自禁的打个寒战,要真是那样的话,岂不是才离狼窝,又进虎穴了吗?看唐秋离的目光有点变色的意思。

    看着她们害怕的样子,唐秋离只当是她们还残留过去的阴影,那知道她们是往那方面想的,要知道,一时的顽皮,招来这样的后果,打死他也不这样忘形了。

    打发这些谢恩的妇女走后,唐秋离带着中队长,把各个关口的防御重新部署和调整了一下,又在附近的县城,购买了大量的水泥(那时候叫洋灰)和钢筋,这个年头,洋灰和钢筋都是稀罕玩意,他把县城的洋灰和钢筋都买光了,还跟商号订下了大批的货。

    花大价钱,雇佣不少的工匠,当然,处于保密的考虑,都是蒙着眼睛带进来的,这些本地工匠,只玩过土坯和黄泥,那见过这个,唐秋离只好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使用洋灰和钢筋,还亲自设计了大量的碉堡、暗堡和防御工事、火力支撑点。

    这些工匠满心好奇的干起来,吃住都在这,小玲留下的那些妇女,可派上用场了,打打下手,烧火做饭,忙得不亦乐乎,人人都为自己能找到新活路而高兴,这些工匠看这里有这么多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个个纳闷不已,咱们这位东家,别看年轻,可挺会享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