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1388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1388章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鞘呛蔚让烂畹乃布洌∠胂刖土钗业娜妊刑谄鹄矗上В荒芮鬃陨险罅耍薹ㄌ寤岬侥侵置烂睢U媸且藕赌兀 �

    伊藤大将沉浸在自己的意境之中,用诗歌一般美妙的语言,自顾自的说着,身边的全体日军军官们都无语了,不过,也是有些钦佩,战争就是残酷的,虽然每个大日本帝国的军人,都不缺乏喋血的*,和内心野性的杀戮,把消灭敌人当做最终的目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战场上杀戮,描述得跟诗歌一般美妙!

    显然,总司令官阁下就是其中的另类,看看身边有些目瞪口呆,还有些敬佩的军官们,伊藤大将很是满意,对参谋长川口少将说道:“东北部方向上的盟军部队,有什么动向没有?”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两千八百章 全线南撤

    盟军在澳洲西南部菲林德斯山脉和巴里尔山脉的防线,现在基本上处于崩溃状态,盟军部队的抵抗,无非是苟延残喘罢了,全线失守不过是时间问题。

    现在,数十万精锐的皇军士兵,在战车部队的掩护下,正在往盟军防线纵深攻击前进,进展非常顺利,总司令官阁下,不关注眼前的战场,却去关注根本就是次要方向的东北部战场,用意何在?

    但深知总司令官为人的川口参谋长,不能不思量,恐怕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他试探着提醒道:“总司令官阁下,目前主要突破方向上的皇军所有部队,进展都非常顺利,依靠这个突破口,皇军可直取澳洲东南部地区,职部认为,还需要加强这个主突方向上的兵力!”

    “嗯,就常规战术而言,川口君的建议是非常正确的,不过,我要的不是这个结果!”心情大好的伊藤大将,很有耐心,“占领澳洲的前提条件,是消灭所有的盟军部队,而现在,就是一个最佳的机会,川口君,还是回答我的问题吧!”

    川口参谋长简洁的回答道:“总司令官,根据联合航空队司令官桥本加良少将的报告,他派出了两个大队的侦察机,对东北部战场上的盟军部队动向,进行密集的侦察,结果发现,东北部方向上的盟军部队,依然在原有的防御方向上,与帝国皇军部队苦战,并没有调动的迹象!”

    “吆西!大大的好!”伊藤大将简直是眉飞色舞了,“川口君,传达我的命令,第七军、第八军和第十军所有部队,在彻底突破盟军的防线之后。除了留下少量部队,围歼残敌之外,其他的主力部队。立即转向澳洲东北部,对那个方向上的盟军部队。进行前后夹击!”

    “川口君,命令部队要快,以防止盟军士兵逃脱,我需要的,是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把四十多万盟军士兵,统统的装在口袋里!”

    实际上,包括川口参谋长在内的所有日军高级军官们。都不大赞同伊藤总司令官的决定,在菲林德斯山脉和巴里尔山脉一线,将四十余万盟军部队全歼,固然是非常辉煌的战绩。

    但相比之下,从现在的突破口南下,直取盟军最后一块儿立足之地,为最佳打法,捣毁了盟军的老巢,剩下的盟军部队,就是网里的鱼。怎么打都可以。

    并且,在菲林德斯山脉和巴里尔山脉纵深一百余公里之外,还有盟军的第二道防线。如果把时间都浪费在歼灭一线的盟军部队身上,岂不是给第二道防线上的盟军部队,以充足的准备时间吗,届时,完成战役目的的皇军部队,还要再一次面临一场激烈的突破战,得不偿失吗!

    “总司令官阁下,职部还是希望您能够听从我的建议,东北部发现上的皇军部队。保持进攻态势,以牵制盟军部队。西南方向上的皇军部队,迅速南下攻击!”日本西南太平洋派遣军总司令部的所有高级军官里。也只有川口少将有这个胆子,也有这个面子,在伊藤大将面前据理力争,换做是其他人,以总司令官阁下的脾气,早就一顿臭骂,甚至是大嘴巴子上来了!

    伊藤大将的脸色,有些微沉,显然是心里不大高兴,目光灼灼的说道:“川口君,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我刚才说过,那是常规的战法,歼灭盟军有生力量的机会,决不能错过,我不希望在横扫澳洲东南部的时候,还要为背后有盟军的残余部队而苦恼,明白我的意思吗?”

    “质疑指挥官的决定,是好的,是身为参谋长的职责,但过于固执,就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了!会阻碍你的战场视野!”最后几句,伊藤大将加重了语气。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川口少将再不明白,那就是自讨苦吃,见无法改变伊藤大将的决定,川口少将便立正说道:“是,总司令官阁下,坚决执行您的命令!”

    菲林德斯山脉南部的一个山洞里,盟军澳洲部队司令部,就设在这里,面对愈发不利的战场局势,司令官巴利赫斯曼中将,还在犹豫不决,是否从东北部方向调集兵力,来堵住西南部方向上的口子。

    参谋长瓦格纳泽中将,更是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时跑出山洞,看看不远处炮弹爆炸而起的冲天火光,然后,催促到:“司令官,您应该决定了,现在,日军已经连续突破了我们几道防线,逼近了司令部所在地,您再不做出决定,一旦日军往东北部方向包抄,战局将不堪设想,司令部再不转移,恐怕……”

    恐怕什么,瓦格纳泽参谋长没有说,但意思却很明显了,司令部再不走,就要当日本人的俘虏了。

    难!巴赫利斯曼中将为难得头发都快白了,一道命令,事关数十万盟军士兵的生命,有几个问题,他无法解决,如果从东北部调集不利,一个是时间是否来得及,另外就是,能否堵住被日军突破的口子,还有,如果真如参谋长所说,突破西南部防线后的日军,往东北部包抄怎么办?

    巴赫利斯曼中将的脑袋里,装满了各种乱糟糟的想法,都快爆炸了,这时,一个机要参谋快步跑过来,大声报告到:“司令官、参谋长,机要电台,刚刚接到一封电报,是自称为盟军西南太平洋及东南亚战区副总司令官唐秋离将军,给司令官发来的电报,密码确认无误,不是日军伪造的!”

    “唐秋离?”巴赫利斯曼中将“忽”的站起身来,吃惊得眼珠子瞪的溜圆,对于唐秋离此人,自己并不陌生,虽然没有见过面儿,但却早有耳闻,不过,负面儿的说法比较多,美国的将军们,包括英国人,对唐秋离这个中国人,看法普遍不好。

    但对于唐秋离指挥的中*队,把日本人打得惨不忍睹,从军人的角度来说,巴赫利斯曼中将,还是比较钦佩的。

    虽然唐秋离担任着自己所在战区的副总司令官,从级别上来说,是自己的上司,但盟军澳洲部队,却从来没有接受过他的指挥,现在,远隔几千公里之外,这个中国人给自己发来电报,内容是什么?

    巴赫利斯曼中将狐疑的接过电报,仔细的阅读起来,显然,电报的内容让他十分吃惊,目光闪烁,脸色变化不定,然后,把电报递给了瓦格纳泽参谋长,说道:“参谋长,你看看电报,有什么意见?”

    瓦格纳泽参谋长飞速的看完电报内容,态度非常严肃和诚恳的说道:“司令官,唐副总司令官的命令,来得非常及时,我个人的意见是,执行命令,将一线的部队,立即后撤至第二道防线,以免被日军合围在现在的战场上!”

    相比于巴赫利斯曼中将,瓦格纳泽参谋长对唐秋离的印象,非常良好,甚至是感激,这也是当初唐秋离结下的善缘。

    日本西南太平洋派遣军,开始进攻菲律宾的时候,麦克阿瑟指挥的美菲军,被伊藤严三郎打得屁滚尿流,几乎溃不成军,拼了命的想盟军总部求援。

    当时的英澳军部队,在总司令官菲尔纳德斯上将的调集下,出动了两个军团十万人的精锐部队,开赴吕宋岛增援,岂料,在英澳军到达吕宋岛之后,身为吕宋岛盟军最高指挥官的麦克阿瑟中将,竟然临阵脱逃,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还有情人女家庭教师,以及金银财宝,一溜烟儿的坐飞机跑了。

    留下英国人当冤大头,最后导致吕宋岛上的盟军部队,全线溃退,被迫放弃吕宋岛,撤回澳洲,如果不是唐秋离出动强大的航空兵机群,进行不间断的护航,剩下的十几万英澳军和美菲军,都会被日本海军舰队,在珊瑚海海域,送进太平洋里喂鲨鱼,当时,瓦格纳泽参谋长,就是增援部队的指挥官。

    对于那段往事,瓦格纳泽参谋长刻骨铭心,虽然唐秋离对大英帝国不是那么友善,但就个人而言,他还是愿意相信,这封电报绝对没有恶意,因为澳洲盟军失败,对唐秋离有什么好处?

    也许是瓦格纳泽的参谋长的态度,也许是巴赫利斯曼中将,相信唐秋离在对日军的作战之中,屡屡创造佳绩,是个出色的指挥官,电报的内容说服了他,也使他摆脱了犹豫不决。

    “参谋长,立即下达命令,东北部方向上的部队,在天黑之后,脱离于日军的接触,迅速后撤,赶至第二道防线集结,西南部方向上的部队,立即分散突围南撤,集结地点为第二道防线!”巴赫利斯曼中将急促的说道,“司令部马上转移后撤,在第二道防线建立新的指挥部!”

    夕阳西坠,暮色苍茫之中,肆虐了一天的日军飞机,不见了踪影,澳洲盟军司令部,一干高级军官和机关人员,爬上汽车,在喉轰隆隆的炮声之中,往南部疾驰而去。

    巴赫利斯曼中将,走的是如此匆忙,甚至连几部电台,都没来得及收拾,干脆几颗手雷炸毁了事!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两千八百零一章 凶猛追击

    当澳洲盟军司令部的十几辆吉普车和大卡车,转过一道山梁之后,二十多辆日军坦克,后面跟着几千名日军士兵,就冲到了山洞前的一块儿空地上,好险,前后也就相差三十多分钟的功夫,堂堂的美国陆军巴赫利斯曼中将,就成了日军的俘虏。

    日军士兵开始搜索起来,很快就发现了那个山洞,遍地刚刚烧完的纸片灰烬、炸毁的电台,来不及收拾的破东烂西,整个山洞里一片狼藉,带队的日军大佐指挥官很有经验,他判断,这里肯定是盟军的一个高级指挥部所在地,最少是师级指挥部,也就意味着,附近有大鱼,便马上把情况上报到了师团部。

    恰巧,伊藤严三郎大将,正好在这个师团突进的方向上,听完师团长的报告之后,便来了兴趣儿,亲自到山洞里查看,包括每一张有字迹的废纸都不放过,看得非常认真和仔细。

    “诸君,可以肯定的是,这里的盟军指挥官刚刚离开不久,而且走得很是狼狈,由此可见,盟军部队现在已经是溃不成军,立即命令部队在附近进行搜索,要抓活的!”伊藤大将胸有成竹的命令道。

    然后,又对川口参谋长说道:“川口君,在这些已经失去战斗力的盟军部队身上,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各个师团留下一个联队的兵力足够了,其余的主力部队,立即往东北部方向盟军背后包抄过去,歼灭战,我要的是歼灭战!”

    感谢伊藤大将的这个命令,在菲林德斯山脉和巴里尔山脉一线,让优势日军打得七零八落,已经陷入日军重围之中的盟军士兵。本来都绝望了,防线四处都是大口子,数不清的日军士兵。如同涨潮的海水一般,汹涌而入。盟军部队早就失去了原来的建制,被日军分割成无数块儿,包围起来,等待他们的命运,就是被日军俘虏,亦或是被打死!

    不知道为什么,包围自己的日军士兵,忽然大部分撤走了。这对于濒临绝境的盟军士兵来说,无异于绝境逢生,趁着黑夜、趁着日军合围的兵力不多的空当,已经打散了盟军士兵,自动聚集在一起,仨一伙俩一串儿,专门往没有路、离着枪炮声远的地方走,使用了各种手段,纷纷溜出日军的包围圈。

    而在东北部方向,入夜之后。十几万还成建制的盟军士兵,悄悄的离开阵地,也往南部方向撤退而去。走得很是狼狈不堪,连阵亡战友的尸体,都没来得及掩埋,更是丢弃了火炮等重装备,他们不知道的是,数十万日军士兵,正跟饿狼似的,凶猛的扑过来。

    截止到一月十六日凌晨,东北部方向上的盟军十一个师十五万人左右的部队。已经脱离战场几十公里远,而对面的日军部队。丝毫没有觉察到,自己的敌人已经溜走了。到不是日军前线指挥官大意,而是这么多天来,总部并没有命令高强度的进攻,何况,一直被大日本帝国皇军压着打的盟军部队,没怎么放在日军指挥官的心上。

    天色大亮之后,安装此前的节奏,日军炮兵开始炮击盟军阵地,轰击了足有一个多小时,然后,大批的日军步兵,开始冲锋,但是,当跟打了鸡血似的日军士兵,冲上阵地的时候,却发现,被打得抬不起头来的盟军士兵,毫无踪影,只看见空荡荡的战壕,以及来不及带走的弹药箱子和武器装备。

    走上空荡荡的阵地,日本西南太平洋派遣军东北部转移指挥官,第九军司令官冈田春琦中将,当时就傻眼了,立即把这个情况,报告到了派遣军总司令部,而在此时,包抄澳洲东北部盟军后路的数十万日军,最快的先头部队,距离预定的战场,还有一天多的路程。

    接到冈田中将的电报之后,伊藤严三郎大将,几乎气炸了肺,没能够在澳洲东北部,围歼十几万盟军士兵,使他非常恼火,倒不是因为作战企图落空,而是因为自己在下属面前,大大的丢了面子,逃走了十几万盟军士兵,他有信心在随后的战役之中,全部消灭掉,整个澳洲,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大感丢面子的伊藤大将,心里头的邪火儿,当然要发泄出去,于是乎,东北部战场指挥官冈田中将,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对象,除了被撤职之外,还被伊藤大将关进了宪兵队。

    至于这一次,伊藤大将舍本逐末的战役决定,也广为派遣军总司令部的高级军官们所诟病,如果在一天前,从菲林德斯山脉和巴里尔山脉方向,突破盟军防线的皇军精锐部队,迅速南下攻击,恐怕,大日本帝国的旗帜,已经插在澳洲东南部的土地上了!

    痛定思痛的伊藤大将,终于放弃了原来围歼盟军十几万士兵,于澳洲东北部地区的计划,实际上,也无法进行了,预想之中的敌人,早就溜得无影无踪,他下达命令,全军休整一天,然后,兵分六路,每路近二十万兵力,迅速南下。

    一天之后,恢复精力和体力,挟胜利之余威,心中的杀气和嗜血*,已经被彻底激发起来的日军士兵,紧撵着撤退的盟军士兵的脚步,带着一股子冲天的杀气,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沿着澳洲北部的崇山峻岭、狭长平原,往盟军第二道防线猛扑过去。

    疲惫不堪的巴赫利斯曼中将,带着自己的司令部人员,一路不停的往南部撤退,枪炮声越来越远,但谁都没有安全感,在撤退的沿途,所看到的情况,让这位此前信心满满的美军中将,心情沉重到了喘不过气儿来的程度。

    很惨,随处可见失去了建制的盟军士兵,脸色茫然、衣衫褴褛的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不时见到路边,倒闭的士兵尸体,失去行动能力的伤兵,在痛苦的呼喊着,请求同伴们带自己一起走,但是,路过的盟军士兵,都如同没有看到一般,甚至连眼神儿,都没瞟一眼重伤的战友。

    “兵败如山倒啊!”巴赫利斯曼中将叹息着想到,他能够做的,只有尽量找到些军官,负责收容沿途的伤兵,三天之后,憔悴得都快脱了相的巴赫利斯曼中将,终于抵达盟军第二道防线,而此时,澳洲盟军副总司令官菲尔纳德斯上将,已经在拉克伦河南岸的贝里市,设立了指挥部。

    巴赫利斯曼中将,带着司令部人员,马不停蹄的赶到了贝里,两个人见面儿,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倒是少了些隔阂,大概是同病相怜把,两个人都被伊藤严三郎打得狼狈不堪,谁也别笑话谁!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菲尔纳德斯上将,忙着收容撤下来的部队,调整第二道防线上的部署,他有心让被日本人打得半死的巴赫利斯曼中将,休息几天,虽然对于美国人,尤其是哪个麦克阿瑟中将,自己很少有什么好感,但对于夺了自己位置的巴赫利斯曼中将,还是跟欣赏的。

    不说他能够在日军的凶猛进攻下,把很多部队安全的撤下来,就是命令第二道防线上的盟军部队,大量的挖掘防空洞和防炮洞的举措,就有先见之明,这些防空洞和防炮洞,会成为抵挡日军的最大依仗,保命的底牌。

    在菲尔纳德斯上将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巴赫利斯曼中将,正心里痛苦得都滴血地,在看参谋部报告上来的一线部队伤亡情况。

    澳洲西南部和东北部防线上,有澳洲盟军二十一个师,近四十五万人的部队,在日军发起进攻的几天之后,撤回第二道防线的士兵,不过二十多万人,尤其是在菲林德斯山脉和巴里尔山脉方向上,近三十万人的部队,撤下来不到十万人,就连已经上去增援的五个师,也差不多被打得所剩无几,损失的,都是精锐部队。

    超过二十多万名盟军士兵,倒在了第一道防线上,损失可谓是非常惨重,这让痛苦得难以自己的巴赫利斯曼中将,又平添了深深的忧虑,第二道防线的地形条件,显然无法与第一道防线相比,只有拉克伦河、马兰比吉河与阿斯垒河为天然屏障。

    兵力上也不足,算上撤下来的部队,加在一起也就是不到三十万人的兵力,与日军的兵力对比,超过了三比一,而且,装备上也不占优势,还有失去的制空权,防守长度达到八百多公里的战线,

    各方面情况汇总上来之后,澳洲盟军正副两位司令官,都有深深的危机感,派出去的侦察部队,不断发回来不好的消息,就是在贝里城内,都感觉到,一百多万日军士兵,从北方传过来的,冲天的杀气。

    缺兵少炮,没有飞机,接下来的仗,很是不好打了,巴赫利斯曼中将和菲尔纳德斯上将,两个人商议之后,决定把澳洲战场上的危机情况,报告给盟军总部。

    在电报里,他们联名提出,如果没有足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