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1433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1433章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隆美尔元帅,特别向全军通报表彰了第三集团军的第一装甲师,但他同时给该师师长鲁道夫准将,发去一封电报,“鲁道夫师长,你部推进速度过于迅猛,现在已经处于孤军突出的位置,命令你部,立即停止进攻,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

    德国南美集团军群第三集团军第一装甲师师长鲁道夫准将,是德国装甲兵之父,闪电战制定者古德里安将军的得以门生,最推崇老师的装甲集群突击的闪电战战术,对于隆美尔元帅命令自己停止进攻,正打到兴头上的鲁道夫准将,大为不满和不解。

    说起来,鲁道夫准将与巴特尔还有很深的渊源,在德国发起的欧洲大陆战争之中,当时的巴特尔,就担任德军“闪电突击师”师长,而鲁道夫准将,当时是上校师参谋长,他亲眼目睹了那位年纪不过二十岁的中国人,把起源于德国的装甲集群突击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乃至鬼神莫测。

    巴特尔师长,指挥德国陆军最精锐的“闪电突击师”纵横欧洲大陆战场,令当时的英法联军闻风丧胆,打哪以后,巴特尔就成为继老师古德里安之后,第二位衷心敬佩的对象。

    调到南美集团军群之后,在对美国战争发起时,鲁道夫准将绝对践行两位偶像的战术和打法,第一装甲师宛若昔日欧洲战场上的“闪电突击师”一般,在美国本土如入无人之境,一天之内,推进速度为全军之冠!

    被叫停的鲁道夫准将,怎么也想不通,隆美尔元帅为什么会下达这样的命令,但他相信,在欧洲战场上,表现出绝高军事指挥才能的隆美尔元帅,是不会犯下低级错误的,面对如此威名赫赫的名将,自己连提出反对意见的想法都没有,唯有坚决执行命令。

    站在博蒙特城外的一个高地上,面临墨西哥湾的海风,远望美利坚南部地区,夕阳余晖的霞光,鲁道夫准将暗自想到,“如果第一装甲师,现在由巴特尔师长指挥,他会怎么做?”

    远在大洋彼岸的一个海岛上,正在与独立师海军陆战队司令官韩铁,指挥装甲兵和陆战队合成训练的巴特尔,不会知道,在北美战场上,有一名曾经是自己老部下的德军准将师长,会想起自己来!

    隆美尔元帅的目光,可不仅仅是鲁道夫准将的一个师,他的目光在全局,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突击战术,是德国对苏联战争之中,获胜的关键因素,但却并非是不可打破的金科玉律。

    美国与当时的苏联不同,一个是早有准备且国力雄厚的美洲大陆的霸主,一个是仓促迎战且刚刚经历内耗的国家,不同的对手,就要采取不同的战术。

    隆美尔元帅的计划是,突破美军的第一道防线之后,并不追求连续的快速推进,而是在美军的第二道防线前,停止进攻,转而以围歼第一道防线上的美军主力为主,扫清后方之后,再继续进攻。

    如果说,对苏联的战争,德国是以快速推进,大纵深长距离迂回,包围苏军主力为主要手段,那么,在对美国人的战争之中,隆美尔元帅的策略就是,稳扎稳打,以每战必歼灭美军有生力量为主。

    现在,突破美军的第一道防线之后,三路突击集团到达预定目标,然后就地展开,形成一个庞大的包围圈,把五十余万美军部队,一网兜进来,然后,加以歼灭,第一天的战斗进展,显然达到了隆美尔元帅的目的。

    按照隆美尔元帅的命令,三路突击集团,持续进攻两天之后,夺取既定目标,然后,开始横向展开,切断美墨边境线一带的美军部队,撤往北部的所有通道,数十万美军士兵便无路可逃了!

    美军在南部美墨边境线上的防御,在一天之内,就千疮百孔,被分割成数段,这是美国南部边境守备部队司令官萨特兰上将,万万没有料到的,战役一开始,战局就糜烂至此!

    萨特兰上将并没有奢望,依靠第一道防线,就能将一百余万德军精锐部队,挡在国门之外,按照战前制定的计划,南部防御体系,是前轻后重的配置,大部分兵力和武器装备,都配置在第二道防线,利用第一道防线,最少能够抵挡德军三到五天时间,并尽量迟滞德军的进攻速度,为第二道防线,赢得充分的准备时间。

    可是,德军的进攻如此凶猛,突破第一道防线的时间如此之短,推进速度如此之迅速,完全超出了萨特兰上将的预料,也打得他手足无措,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拿出来有效的应对之策!

    俄克拉荷马城,美国南部边境守备司令部所在地,司令部作战室内,大幅的军事地图上,标示着德军进攻路线的粗蓝线条,如同三把尖刀般,直指美国中部复地,俄克拉荷马城便是其中一把尖刀指向的目标。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两千八百九十二章 崩溃的南线

    萨特兰上将,如同困兽般,在作战室内焦虑的来回踱步,如何应对不利的战局,摆在他目前的,有两条路可选,第一,命令第一道防线上的所有部队,立即集中兵力,堵住三个方向上的口子,切断德军后续部队的通道,而后,会合第二道防线上的六十余万兵力,两面夹击突进美国境内的德军部队。

    第二,为了第一道防线上的四十余万兵力,免于遭到德军的分割包围,立即下达命令,放弃原有防线,迅速后撤至第二道防线,第一种方案有可能转败为胜,但风险极大,弄不好,连二线的部队,都会被德军咬住。

    第二种方案稳妥,可最大限度的避免部队的损失,但开战第一天,有四十余万兵力防守的第一道防线,就宣告丢失,让自己如何向战时最高司令部交代?

    两条路的选择,在萨特兰上将的脑子里,反复的折腾,举棋不定,折腾得他都快崩溃了,自己实在是难以决断,他便把自己的两个想法,交给了参谋部,让参谋们进行讨论,自己是最讲民主的!

    夜晚,美军南部边境守备司令部作战室内的灯光,还亮如白昼,一大帮参谋们,围绕着萨特兰司令官的方案,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民主的好处,充分体现出来,参谋们分成意见截然相反的两派,彼此之间争得是面红耳赤,都拿出了充分的理由和可行计划,唇枪舌剑一番之后,却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当黎明的曙光,照亮俄克拉荷马城的时候,明显是睡眠情况相当糟糕的萨特兰上将,带着一脸的憔悴和黑眼圈儿。来到了作战室,他差点儿晕过去的发现,精力充沛的参谋们。还在唾沫星子乱飞的争论不休。

    事情再也不能拖下去了,第一道防线上的部队指挥官。不断发来电报,说明战场上糟糕的情况,尤其是几支被包围的部队指挥官,电报更是雪片一般飞来,都是向司令部请示,是原地固守,还是马上突围?

    萨特兰上将的脑袋,混浆浆的一团。也拿不定主意,最后,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干脆把两种方案,都上报给战时最高司令部,让那些大佬们去做主。

    电报发出去之后,就是难耐的等待,到了中午的时候,战时最高司令部,终于回电报了。“西南边境守备司令部三路开关萨特兰上将,来电尽悉,经过慎重而全面的权衡。批准你部执行将一线部队,立即后撤至第二道防线的方案,此事宜马上着手进行!”

    美国战时最高司令部的答复,很简洁明了,萨特兰上将也终于不再犹豫,立即给一线的各个集团军司令官,下达撤退和突围的命令,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夜外带半天。几个月之后,已经被免去职务的萨特兰上将。窝在自己位于蒙大拿的老家庄园里,才体会到。那一夜加半天的时间,对于当初的一线四十余万部队,是多么的重要!

    三路德军突击部队,按照预定计划,继续开始进攻,而被包围地方几支美军部队,突围却没有成功,隆美尔元帅是不会放过到了嘴里的肥肉的,而接到撤退命令,没有被德军分割包围的美军部队,立即以拿出逃命的速度,撤往北部和东部地区。

    于是,在一九四二年一月份的美国战场上,出现奇怪的一幕,在美国境内一百到二百公里区间内,是一百余万德军,兵分三路,横扫美国中部地区,在德军的后面,是从第一道防线上,除了被德军包围的部队之外,奉命后撤的数十万美军部队,如果不了解战场真相,倒是以为,美军在追着德军打。

    掌控战场全局的隆美尔元帅,自然不会让美军在包围圈没有形成之前,溜出网去,他命令三路突击集团,各自拿出十五万兵力,阻击撤退的美军,随即,美国本土南部战场,又分成了两部分,四十五万德军阻击北撤的美军,剩下的数十万德军,依然朝着美国中部纵深杀奔而来!

    德军对美国发起进攻后的五个多小时之后,在中南半岛仰光的唐秋离,就得到了相关的情报,但因为战场正在混战之中,情报是杂乱和概括性的,看完情报之后,他没有说一句话,照常下班回住所,照常与妻子们谈笑风生,让参谋长赵玉和憋了一肚子的话,没有说出来,相当的郁闷。

    直到一天之后,美国战场上,又有新的情报传来,唐秋离开始重视了,德军开始动手,势必会影响到日本人的动作。

    面对德军如此战绩,久经战阵的赵玉和,也毫不掩饰赞许之意,“师长,德军用了短短的一天时间,就突破了由四十余万美军防守的第一道防线,包围和攻克了几个重要目标城市,并在进攻当天,德军部队平均推进了一百六十余公里,速度可谓是惊人!”

    “由此可见,德军的战斗力,果真够强悍,我就不太清楚,美国人在南部边境线,是早有准备,部署重兵防范德军的进攻,怎么会如此的不堪一击?”

    “玉和,德军进攻开始了一天时间,美墨边境线美军第一道防线上的部队,有何动作?”唐秋离没有理会赵玉和的感叹,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哦师长,有这方面的情报!”赵玉和翻看着自己手里的电报,回答道,“到目前为止,美墨边境第一道防线上美军部队,除了被德军包围的之外,其余的部队,还在原地坚守!”

    “玉和,美国人可能要犯个大错误!”唐秋离思索着说道,“隆美尔是个用兵高手,他不会置之背后数十万美军于不顾,来追求德军的突击速度,我判断,德军的凶猛进攻,以夺取几个要点为主,最多一周时间,就会停止,转而以围歼背后的数十万美军部队为主要作战目的!”

    赵玉和在军事地图上,按照情报提供的德军进攻路线,一一将其标注出来,然后,仔细的审视半天,点头说道:“师长,您的判断,应该是正确的,从德军的进攻路线上来看,隆美尔的意图,是将第一道防线上的美军,切割成三部分,他做到了!”

    “那么,下一步,就是在美军的第二道防线前,停止进攻,然后,将兵力横向展开,截断美军后撤的退路,清除掉后顾之忧,再稳扎稳打,继续进攻!”

    “咱们先不去管德国人!”唐秋离说道,“日本人在迪勒拉山系进攻的情况如何?”

    赵玉和简洁的回答道:“还在激战之中,那个山本五十六的意图,是想要在美军防线的中路突破,因此,盐湖城就成了美日双方争夺的目标,状况非常激烈,从战场态势上来看,美军情况相当不妙!”

    “两下夹攻,都处于不利的地步!美军的迪勒拉山系防线,一旦失守,美国中部地区将门户洞开,而德军的兵锋,直指美国中部和东部地区,接下来的战场,就是美国国土纵深了!”唐秋离颇为感叹的说道,“现在,最难受和头疼的,应该是罗斯福了!”

    一月二十六日中午,日本北美作战司令部前线指挥部内,山本大将和南野大将,正在看着参谋们,将德军的进攻路线,一一标注在军事地图上,战场情况的来源,是德国南美集团军群司令部,根据德日两国之间的协定,提供过来的,当然,日军现在的进攻态势,也需要提供给德国人。

    “南野君,你对德国人于二十五日发起的进攻,怎么看?”山本大将默默的看着地图,忽然问道。

    参谋长南野大将,悠然的一笑,回答道:“山本君,应当承认,德国士兵的战斗力,部队的武器装备,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和最好的,正面突破早有准备的四十余万美军防线,仅仅用了一天时间,还包围了数支美军部队,这样的战绩,值得称道!”

    “山本君,尽管我不愿意承认,但事实是,如果换成帝*队,恐怕难以取得如此的战绩,即便是完成战役目的,所耗费的时间,以及士兵的伤亡,恐怕要远远大于德军,那个隆美尔,堪称用兵的行家!”

    山本大将淡然一笑,没有评价挚友的话,不过,眼里那稍纵即逝的一抹不以为然,还是被南野大将捕捉到了,他知道,自己这位心高气傲的挚友,内心里,改变不认同自己的说法。

    “南野君,我现在担心的,倒是德国人进攻的速度过快,被甩在身后的数十万美军部队,成为巨大的威胁!”山本大将换个话题说到,“因此我判断,隆美尔为了稳妥起见,必然会在几天之后,停止继续进攻,转而以歼灭背后的美军部队为主!”

    “德国人的兵锋,会以俄克拉荷马、丹佛、小石城以及蒙哥马利城一带为界限,暂时僵持下来,而这一线,正是美军国土防御的第二道防线位置所在,接下来,德国人可是要打硬仗了!”

    “帝国皇军猛攻美军迪勒拉山系防线,德国人以围歼美国南部边境第一道防线美军为主,两个方向的进攻,如同一把巨大的铁钳,把美国的中东部地区,夹在中间,现在,最头疼的,应该是罗斯福了!”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两千八百九十三章 吃紧的西线

    山本大将的确是日军高级将领之中,出类拔萃的指挥官,眼光老道,唐秋离看出来的问题,他也看得出来,并推断出德军的下一步动作,很不简单了!

    “如果几天之后,德军暂停进攻,则帝国皇军突破美军迪勒拉山系防线的时间,可抢在德国人前面,直下盐湖城,兵锋逼近丹佛!然后,我们也不得不停止进攻,转而以扫清丹佛以西的美军残余部队,巩固占领区为主了!”山本大将的话,就是确定了日军下一步的进攻方向,以日军现在的兵力和势头,打到丹佛,已经是极限。

    南野大将默默的听着山本大将的话,没有插言,但眼中却闪烁着幽暗的波光,看着成竹在胸的山本大将,显然,脑子里在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

    等山本大将说完了,南野大将语气凝滞的说道:“山本君,德国人的进攻态势,并非如此简单啊,我在考虑一个问题,隆美尔兵分三路,目标指向非常明显,包含不宜表露出来的深意,帝国不得不防!”

    “哦?”山本大将的目光一跳,他知道,自己这位挚友,战争眼光不次于自己,话里有深意啊,便带着请教的语气说道:“南野君,有什么想法,直言无妨,请不吝赐教!”

    “赐教谈不上!”南野大将一笑,说道:“从三路德军进攻的方向上来看,其左路突击集团进攻的目标,为圣菲和丹佛乃至夏延一线,岂不是将美国本土的中东部地区,囊括在内,山本君,等到帝国皇军突破迪勒拉山系美军防线之后。却发现美国中部地区,已经落入德国人之手,我们会如何?”

    “限于日德两国间的协议。帝国皇军将止步于盐湖城一线!”山本大将脱口而出的说道,随即。他打个冷战,马上就明白了南野大将话里的含义。

    “南野君,你是说,德国人抢在帝国前面,占领美国中部和东部地区,隐含着瓜分三分之二以上美国领土的用意!”山本大将急促的说道,“南野君,是这样吗?”

    “帝国所占领的美国土地多少。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南野大将目光浮上一丝阴霾,说道,“对于德国人而言,也是如此!”

    “我明白了,南野君!”山本大将起身,对南野大将深鞠一躬,说道:“多谢南野君的提醒,山本险些铸成大错,使帝国利益遭受损失!”

    德军之中,不乏隆美尔这样。指挥作战相当了得,政治上,为德国争取到最大利益的将领。日军之中,也不缺少像山本五*将和南野修山大将这样,颇具战场和政治洞察力的将领。

    毫无疑问,德国和日本联手,外带一个打酱油的意大利,美国就是一块儿待割的肥肉,区别就是,谁分到多少、谁抢到更多的问题,一虎一狼。都想吞下更多的肥肉,纷争就避免不了。轴心国对美战争刚刚开始,就已经埋下了。日后纠纷的祸根,等到对美作战结束之后,轴心国内部为了各自利益,还会发生什么,谁能预料?

    得到南野参谋长的提醒,既然想抢在德国人前面,突破迪勒拉山系美军防线,夺取盐湖城,进而攻克丹佛,将美国中部地区,牢牢的控制在大日本帝国的手里,山本大将便不会浪费时间了。

    一月二十九日,山本大将从北路进攻海伦娜方向的部队之中,抽调了五个师团的兵力,加强到了中路进攻盐湖城的方向上来,如此,在中路的日军部队兵力,已经达到了五十余万人左右,马上,迪勒拉山系防线一带的美军部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原本就吃紧的战局,更是凶险万分!

    迪勒拉山系防御司令官卡斯特中将,已经把手里的预备队,全部填到盐湖城战场,可面对日军掌握制空权,且优势兵力的凶猛进攻,美军的伤亡,每天都在增多,防线一天数次告急,美国人是在用士兵的生命,堵住日本人的进攻,可兵力消耗如此巨大,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用不了几天,阵地上,就无兵可守,防线崩溃就成定局!

    心力憔悴的卡斯特中将,一天几封求援电报,飞到美国战时最高司令部,要兵、要炮、要飞机的空中支援。

    可美国人现在是面对两个方向上的敌人进攻,两线作战,兵力本来就左支右绌,尤其是南部边境线战场,更是有三十余万人的兵力,被德军阻击在原地,无法顺利回撤,连被包围的几支部队,都无力救援,眼睁睁的看着,被德国人歼灭,那还有多余的兵力,投入到西部战场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