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第1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让美国人意识到,德国海军可以随时对美国东海岸,发起进攻,仅此一点,邓尼茨上将相信,已经动摇了美国的根本,削弱了美国人的士气,目的达到了!
至于海军方面的损失,邓尼茨上将并不心疼,战争就会有代价,何况,这个代价付出得很有价值,他立即亲自起草了,给元首的电报,“我的元首,在遥远的大西洋海上,邓尼茨向您报告,经过一天的空袭,德国海军出动了近三千架作战飞机,把美国东海岸地区所有的重要城市,包括美国首都华盛顿,都笼罩在一片硝烟和火光之中!”
“整个美国东海岸一线,都在颤抖,都在战栗!此战,我们用损失了一千余架作战飞机的代价,共击落美军战斗机九百余架,关于海军方面的损失,我会有专门的报告呈送!”
邓尼茨上将是个严谨的军人,对于自己的损失,并不隐瞒,他也相信,元首会公正的评价,海军的这次大规模空袭行动。
希特勒的回电很快,显然,远在柏林的希特勒,对海军此次进攻行动,相当的关心,或者说,忐忑不安。
“邓尼茨,海军是好样的!你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可以了,德国人也会因为海军而骄傲!此战过后,任何人都不会忽视德国海军强势的存在,马上转入休整,海军在大西洋以及加勒比海的存在,就是对美国人巨大的威胁!”这是希特勒给邓尼茨回电的全部内容。
看着元首的回电,邓尼茨上将眼角湿润了,这是元首对海军的最好褒奖,他命令参谋长到:“马上将元首的电报,全文下发到各个海军各个舰队,陆基航空兵各个飞行师,向海军的每一位军官和士兵,传达元首的电文内容!”
美国西南部,圣菲,德国南美集团军群司令部所在地,司令官隆美尔元帅,看完由总参谋部传达的,元首亲自签发的对海军,此次空袭美国东海岸地区的嘉奖令之后,会心的一笑。
在德*队内部,没有什么陆海军的宿仇和纷争,除了当初那个戈林,总想着将空军凌驾于陆海军之上,对于邓尼茨上将指挥的此次空袭行动,隆美尔元帅非常欣赏。
他欣赏邓尼茨上将的战略眼光,落点很准,出手也够狠,空袭美国东海岸地区,等于是打在了美国人的七寸之上,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对于从美国西南部边境线,往美国中东部地区进攻的南美集团军群来说,都是个非常有利的支援和策应。
“欣慰海军方面,对美国东海岸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空袭,我代表南美集团军群全体军官和士兵,对于海军方面的支援和策应,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是隆美尔元帅,给邓尼茨上将的贺电,简单直接,又是言词恳切。
夜色深深,还在到处燃烧的华盛顿,满城的残垣断壁,随处可见的废墟,倒塌的楼房,满是弹坑的柏油路,火光和浓烟,笼罩在城市的上空。
整座城市,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焦糊味,无边的恐惧,压在华盛顿居民的心头,无助的在废墟之中,寻找着亲人的尸体。
美国战时最高司令部的地下室内,罗斯福总统正在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听取美国东海岸防卫司令部司令官德斯克中将,报告德军飞机的空袭,给东部地区造成的财产和人员损失情况。
至于那位准备接任总统职务的副总统杜鲁门先生,非常不走运,挨了一块儿炸弹碎片,此刻,正痛苦的躺在医院里。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两千九百零四章 罗斯福的转机
美国首都华盛顿,是德国海军舰载机群和陆基机群,重点轰炸目标,而美国民主的象征——国会大厦,则是重点目标之中的重点,粗略统计一下,怕是挨了足有数百枚重磅航空炸弹。
那些正在国会大厦大会议厅内开会,决定美国命运的精英议员们,死伤惨重,除了几十个幸运儿,擦破点儿皮之外,其他的,不是躺在棺材里,就是躺在医院里,痛苦的呻吟着,据说,被当场踩死的,就有二十多人,让罗斯福总统休致的提案,自然胎死腹中。
因此,罗斯福总统继续履行总统和战时最高司令部司令官的职务,没有什么阻力了,司令部内,参加军事会议的军方将领们,自然知道,今天国会参众两院联系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于是,将领们看向罗斯福的目光之中,多了些不一样的含义,他们想从总统先生的表情上,看出些端倪,以方便自己以后,屁股别做错了椅子,但是,他们失望了,罗斯福脸色平静。
可能是德国海军的空袭,来得太突然,规模太庞大,造成的损失太严重,负责美国东海岸地区防卫职责的司令官德斯克中将,还没有从惊恐之中恢复过来,更有可能,他想到自己将要承担的责任。
在德国海军开始大规模空袭刚刚开始的时候,德斯克中将自己可是知道,手足无措,应对失当,更要命的是,在罗斯福下达命令的时候,自己竟然愚蠢的抬出了副总统杜鲁门,以至于被暂时停职。
如果一直停职也好说,就由那个副司令官巴克逊中将顶缸。可现在,罗斯福恢复了自己的职务,偏偏让自己作报告。并非没有借机报复的因素在里面,有着如此恐惧的担心。因此,他的报告是词不达意,颠三倒四还模糊不清,嘴唇哆嗦着,很多地方,将领们都不知道这位中将在说些什么?
罗斯福也是听得连连皱眉头,大概觉得德斯克中将,也太不像话了。便打断了他的话,“德斯克中将,战时最高司令部需要知道的,是我们的损失,你说重点!身为东海岸防卫司令官,总不至于什么情况都不清楚吧?倘若如此,就是严重的失职!”
德斯克中将擦擦脑门儿上的虚汗,眼前金星乱窜,手都哆嗦了心里暗道:“完了,失职的罪名。先给安上了!”
这时候,一名中校军官,脚步匆匆的进来。趴在罗斯福的耳边,小声说了些什么?
罗斯福猛地一愣,眉头紧皱又舒展开来,说道:“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到此结束,明天继续,德斯克中将,明天的会议上,你们东部防卫司令部。要拿出详细的情况报告来!”
然后,罗斯福摇动着轮椅。出去了,剩下的高级军官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有去关心德斯克中将,而是在猜测,罗斯福总统突然中断会议的原因?
战时最高司令部的一间宽敞的屋子里,坐着二十多个表情各异、年龄不等但都衣冠楚楚的人,每个人都自然而然的散发出久居人上的那种气质。
罗斯福的轮椅,出现在门口,他的目光扫视一周,眼中闪过一抹嘲弄的神色,但掩饰得很好,屋子里的这帮人,可是大有来头,正是在美国各大利益集团,在华盛顿的掌门人亦或是他们的代理人,美国各个领域呼风唤雨、一跺脚乱颤的人物。
当然,这只不过是左右美国命运的利益集团的一部分人而已,其他的人,大概是来不及赶到华盛顿,不过,能够出现在这里,显然是达成了某种共识。
罗斯福非常清楚,这帮大佬们,在德国人的飞机,轰炸了东海岸地区之后,这帮人来见自己的目的,也就不客气的说道:“诸位先生,你们都是大忙人,我这个人也不喜欢兜圈子,何况,现在东海岸地区,刚刚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狂轰滥炸,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有什么话,不妨敞开了说……”
中南半岛的仰光,独立师师指,参谋长赵玉和少将,拿着几份情报,走进师长唐秋离的办公室,“师长,刚刚接到情报处发来的情报,一份是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启动了让美国总统罗斯福,休致的提案!”
说着,把情报递过去,唐秋离看都没看,随手放到桌子上,说了一句,“一出闹剧而已!”他可是不相信,罗斯福会在这个时候,被赶下台,他还知道,美国国会议员们,推出来接替罗斯福的人选,肯定是那个副总统杜鲁门,如果在美国内外交困的时候,那些美国国会议员们,真的把罗斯福赶下台,那美国就离亡国不远了!
“另外的情报的内容是什么?”唐秋离问道。
赵玉和回答道:“还是与美国有关的,就在美国东部时间昨天上午,德国海军出动了近三千架作战飞机,对美国东海岸地区所有的重要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轰炸持续了一整天的时间,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其中以华盛顿,被轰炸得最为严重,美军的作战飞机,损失也比较大!”
“哦!”唐秋离略感吃惊的接过来电报,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感慨的说道:“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德国海军发展的速度,令人吃惊啊!已经有能力在大西洋海域,对美国本土发起进攻了,德国海军迅速成长起来,又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师长,您在担心什么?”赵玉和敏锐的觉察到,师长眼中的一抹忧虑之色,便问道。
唐秋离眼睛看着墙上的大幅军事地图,说道:“德国海军的壮大,必然会启动希特勒的野心,如果目光其仅仅放在大西洋上,则是与我们无关,倘若德国海军的目光,或者说是希特勒的目光,盯上了太平洋,那么,我们未来对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作战,将会出现意外的变数!”
“玉和,你是知道的,目前我们的海军力量,连日本海军都不如,如果再加上个壮大之后的德国海军,未来的太平洋上,会出现什么局面?”
赵玉和沉默了,他当然知道,师长话中的深意,难道,独立师在灭了日本人之后,还要与德国海军在太平洋上争雄吗?
“不过,那样的局面,一两年之内是不会出现,德国人首先要过去日本人这一关,到是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啊!”唐秋离接下来的话,让赵玉和心头顿时一松。
“德国海军对美国东海岸地区的大规模轰炸,一方面显示了肌肉,另外一方面,倒是帮了罗斯福的大忙,他不用担心,被国会议员们赶下台了!”唐秋离如此评价德国海军的这次大规模轰炸行动。
唐秋离暂时抛开内心的担忧,说道:“玉和,让情报处,近期多关注一下美国内部的情况,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罗斯福肯定会有大动作,美国的政治格局,恐怕要大洗牌了,对于德国人和日本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对了,还要其他方面的情报吗?”
“有,师长,这个情报,您肯定感兴趣儿!”赵玉和说着,从文件夹里,拿出来一份情报,“是关于日本从西南太平洋占领区,包括澳洲,抽调兵力,增援北美战场的情报!”
“哦!”唐秋离的眉毛一扬,显然是对这份情报,非常关注,接过来之后,仔细的看起来,脸上的表情,也是不断的变化着。
过了一会儿,唐秋离抬起头,看着赵玉和慎重的问道:“玉和,情报可靠吗?是否经过多方渠道证实过?”
“非常可靠!”赵玉和肯定的回答道,“情报处的情报网和特战支队各个潜入小组,都发来相同的情报,此外,情报处情报分析中心白落羽主任,通过截获的日军大本营和西南太平洋日占区日军部队的来往电文,破译之后,也得出以上的内容,因此,这是经过三个渠道互相验证的情报,绝对准确!”
“好!”唐秋离拍案叫道,“玉和,你马上下达通知,三天之后的上午,在师指召开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目前集结于中南半岛和海南岛等地的各兵团司令官以及参谋长,海军舰队司令部成员以及各分舰队指挥官和参谋长,航空兵南方飞行集团指挥部全体成员,查戈斯群岛海空军基地基地司令官及其参谋长,装甲兵指挥部全体成员,师指的各处处长!”
“是!师长!”赵玉和兴奋的敬礼,急忙离去,他知道,从即将召开的军事会议规模来看,恐怕是师长要启动,对西南太平洋日占岛屿的军事行动了。
看着赵玉和兴奋的背影,唐秋离笑着摇摇头,马上启动西南太平洋战役计划,恐怕时机还未到,北美战场还没有到日本人无法脱身的程度。
但是,日本人从西南太平洋占领区,调走了部分兵力,尤其是澳洲,兵力空虚极了,是个好机会,原先制定的战役计划,要做局部的修改,各兵团担负的作战任务,也有变化。
走到窗前,唐秋离的目光,越过中南半岛的天空,看向大洋彼岸,“罗斯福,你应该进行焦土作战的准备了吧?”他自语道。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两千九百零五章 美国的大搬迁
一道命令而不是法令,以美国战时最高司令部的名义,通发全国,命令的内容,是在美国全国实行军事管制,在军事管制期间,军队将接过所有地方政府的权力,全美国各地行政机关,将无条件的服从军方的命令,也就是说,军队成了美国的主宰,什么议会参众两院啊,各个地方议会啊,暂时停止活动,都靠边站儿了!
命令的末尾,署名的是美国战时最高司令部司令官罗斯福,而不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此道命令一出,就意味着罗斯福,真正的将美国的所有权力,集于一身,有成为独裁者的可能。
这就意味着,美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颠覆了美国所谓的民主体制,就在美国人还没有从这个前所未有的命令的震惊之中,清醒过来的时候,美国战时最高司令部,有下达了第二道命令。
“从即日起,美国中东部地区的所有工矿企业的机器设备,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和研究设备,即可迁往加拿大境内,从即日起,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迁到美国东北部,紧挨着加拿大边境的小城——德卢斯,德卢斯成为美国的战时首都,华盛顿所有的军政机构,各大机关,院校等,立即开始迁移!”
美国要迁都了,中东部地区要大搬家了,对于中东部地区的美国人来说,内心的失落和不舍,那是满满的,老根子都在这里,各自的利益也在这里,就因为战时最高司令部的命令,要一下子连根拔起,到遥远而陌生的加拿大去。
按照美国人的一贯民主思维。怕是抗议啊、游行示威啊、呼吁撤销战时最高司令部这个独裁机构啊等等,还不席卷美国中东部地区,至少。也要民怨沸腾,对罗斯福口诛笔伐。恨不得五马分尸,弃尸街头才能消除心头之恨!
但中东部地区美国人,却出奇的平静,战时最高司令部的命令,在情愿和不情愿的情况下,美国人都在默默的执行着,德国海军的大轰炸,吓坏了美国中东部地区的人。东海岸各大城市,至今还没有熄灭的大火,弥漫的硝烟和焦糊味儿,街头巷尾,支离破碎的尸体,遍地的废墟,把美国人一贯崇尚的民主,炸得原形毕露。
毕竟,民主可以喊在嘴上,小命儿却是自己个儿的。负责大迁移的军队士兵,丝毫不强迫,只是告诉中东部地区的美国人。“威名不强迫,您可以不走,但是,中东部地区即将成为战场,届时,您个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将得不到任何保证,美*队士兵,不会因为您个人的抗拒。而担负保护之责!”
军方的话,都撂在明面儿上。不走可以,那是您的自由。咱们美国是民主国家吗,讲究的就是个自由,但小命儿可别指望军队来保护。
这比什么动员和命令都好使,于是,整个美国中东部地区,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迁移,几乎是一个美国,都在大搬家,通往加拿大南部地区的山道、公路、铁路上,整天价火车和汽车,川流不息,拉着美国的财产和人,争先恐后的呼啸着奔向加拿大境内。
守在大西洋上的德国海军司令官邓尼茨上将,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三天之后,他又尽起麾下舰载机部队和陆基航空兵部队,对大搬家的美国人,进行了一场无差别的大规模轰炸,德军的作战飞机,轰炸一切能够看到的目标,什么公路和桥梁,卡车和火车,移动的目标和固定的目标,都是德国飞行员轰炸和扫射的靶子!
美国中东部通往加拿大边境的道路上,整天的硝烟弥漫,爆炸声四起,德国海军倾巢出动的大轰炸,给搬迁之中的美国人,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美国人也自然不甘心就这样挨炸,也拿出了中东部地区的全部作战飞机,在辽阔的空中,与德国海军机群进行殊死拼杀,把晴朗如洗的天空,打得是硝烟弥漫,枪炮声震天。
双方的作战飞机,厮杀到了第四天,加拿大空军尽出家底儿,赶来助战,美国人和加拿大人联手,堪堪与德国海军机群打个平手,但双方的空战,一直打到月底,德国海军司令官邓尼茨上将,才意犹未尽的收手。
收手之后,邓尼茨上将如此评价,此次继对美国东海岸大轰炸之后的第二次空袭的效果,就是几个字,“战果颇丰,但损失不小!”从内心来说,邓尼茨上将还是很满意的,德国海军以一己之力,对战美国陆军航空队,海军航空兵和加拿大空军,能够打个平手,足以自慰了!
对于美国中东部地区的人来说,这是一场大半个美国的整体迁移,放弃的,是美国人经过一战之后,百余年积累起来的底蕴和根本,由此可见,罗斯福的决绝和冷酷。
从帝国海军机群,大规模轰炸东海岸地区各大城市之后,罗斯福就知道,自己的转机到来了,自己赢定了,那些美国利益集团的掌门人亦或是代理人,亲自跑到战时最高司令部来求见自己,就是拿出态度,完全赞成和支持有关迁都和迁移国家工业基础的提案。
对于这些鼠目寸光,只顾自己集团利益的家伙们,罗斯福满心的轻蔑,看来,德国人的炸弹,永远比自己的苦口婆心,来得直接,就在前一刻,这帮家伙们,还在谋划着赶自己下台,现在,挨了德国人一顿劈头盖脑的炸弹之后,态度和立场,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同样,也是出于对自己利益攸关的考虑。
组团来求见自己,并表示赞同和支持,前一刻还竭力反对的东西,更像是一种交易,既然是交易,罗斯福就不会客气,包括在美国中东部地区,实行军事管制,以战时最高司令部取代美国政府和议会的职权,都是交易之后的结果。
罗斯福给的承诺和让步是,即便是中东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