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179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179章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到三个小时,县城内的居民,撤离干净,整个定边县城,成了一座死寂的空城。

    这也就是穿着中央军军服的***师部队,他们既没有逼迫,更没有打骂,只是在每个人手里塞上两块大洋,把疏散的原因说明,居民默默的配合。

    要是红军部队,做这项工作,没有三天时间,别想走干净,老百姓把他们家里的坛坛罐罐,看得比宝贝还重要,任你磨破嘴皮子,就是不动地方,有的时候,思想工作,还真耽误事儿,极端的不爽。

    老百姓心里清楚,这些可都是中央军,别看他们和别的白军不太一样,骨子里都是吃人的狼,没有红军那么好说话,把这些白军惹恼了,别说是大洋,房子一把火烧了,脑袋都得搬家,瞧见没?那个白军当官的,手里的家伙可都顶着火呢?

    打扮梁,处于庆阳和定边之间,位于甘肃一侧,是由庆阳到定边的必经之路,经年的雨水冲刷和切割,把黄土地弄得千沟万壑,沟叉极多,不熟悉地形的,很容易走到其他的方向。

    甘马的前敌总指挥,是颇受倚重的参谋长,在甘马的部队里,是第二号人物,他主动请缨,担此重任。

    此人诡计多端,先让宁马和青马发动攻击,把中央军部队纠缠住,甘马部队突然杀出,在中央军侧背狠狠插一刀,就是他的主意,并得到了三马的一致称赞。

    一路上,不时的和吴忠方向的部队联系,确定自己的行军速度,为达到打击的突然性,他必须等到宁马和青马与中央军接战后,自己作为奇兵,突然杀出,所以,掌握行军速度是关键。

    也多亏了他的主意,使唐秋离有时间,也来得及在打扮梁一带设伏,否则,过了打扮梁,就是一马平川的漫漫黄土地,无险要地形可用,既不利于部队设伏,也不利于重创甘马部队。

    ***师的六万多部队,静静的埋伏在沟畔上,下面就是通往定边的大路,两侧是刀削般的黄土悬崖,宽阔的黄土路,就像是一条干涸的河道,蜿蜒的通向远方。

    黄土坡上,一个废弃的窑洞,位置十分理想,视野开阔,可以观察整个战场,六万多战士,埋伏在这,唐秋离的望远镜里,除了随风摇动的蒿草、矮树丛,就连炮兵旅,身大个粗的一五五口径重型火炮的影子,也看不到。

    ***师的战士们打伏击,那是拿手好戏,轻车熟路,从部队组建那天起,打的就是伏击战居多,战士们都有一套的心得体会。

    太阳升起,万道霞光照耀黄土地,更显得亘古苍凉和无边沉寂,指挥所里,步话机响起。

    安定县城部队,已经和吴忠方向进攻的马家军交上火了,团长的声音,在步话机里显得有些紧张。

    任何人,面对十几万大军,铺天盖地而来的气势,都会有本能的恐惧,即便是不惧生死的勇士,亦或是身经百战的无敌将军,概莫能免。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九章 全歼甘马

    第三百二十九章  全歼甘马

    负责诱敌北去的团长报告说,马家军已经开始对定边县城,展开炮击,其先头部队,展开有俩个师,都是骑兵,其余的部队,往周边运动,有包围定边县城的意图。

    请示师长,部队是否立即撤离县城?唐秋离听到马家军有炮兵,立刻警觉起来,追问到,敌人的炮火是否猛烈,有没有大口径火炮?

    “师长,没有大口径火炮,看青马和宁马的炮击程度,最多是一个炮兵团的规模,装备的绝大多数都是迫击炮,从弹着点看,只有少量的山炮,城内已经能够听得见敌人的马蹄声,请示我部行动!”声音急促,显然形势很紧张,那个团有被包饺子的危险。

    “立即撤离县城,按照预定方案,选择一路薄弱的敌人,狠狠的把他们打疼,注意战术!”唐秋离下达了命令,耳机里传来密集的枪声。

    甘马的前敌总指挥,得知吴忠方向的部队,已经向定边县城发动进攻,立即命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通过打扮梁到定边,从路程上计算,自己赶到,正好是宁马和青马与中央军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从战术上来说,正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甘肃马家军的两个骑兵师作为前锋,九千多人马的部队,浩浩荡荡的出现在地平线上,出现在唐秋离的视野里。

    大批马队行军趟起的灰尘,乌云似的南面压了过来,伴随着如同沉雷般的马蹄声,从甘马的骑兵行军队列来看,显然是训练有素,九千多人马行军,队形丝毫不乱,在最前面的,大约是一个团的先头部队,距离大队约有两公里远。

    这样的距离,足够后面的大队骑兵,做出任何反应,而且这个骑兵团,边行进,边向两侧的高地做火力侦察,小心翼翼,警惕性十分高。

    唐秋离命令伏击部队,放过甘马的先头部队,两侧的炮兵,做好战斗准备,必须用最猛烈的炮火,把甘马的部队,全部赶进伏击圈。

    甘马的先头骑兵团,已经通过伏击圈,一片安静,没有任何情况发生,他们向后面的大部队打出可以通过的旗语。

    甘马的大部队,终于上来了,战士们苦等了一夜,现在,可以收网,绵延五公里多的伏击阵地,各级指挥员都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刘春的炮兵一旅,各种口径的火炮,悄然褪去伪装,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天空。

    甘马的部队,大约还有三分之一没有进到伏击圈,忽然队伍一阵骚动,停止了前进,并且由传令兵骑马在来回奔跑传令。

    ***师的各级指挥官都是一愣,发生什么事情了?

    唐秋离猛然醒悟到,一定是宁马和青马,在定边县城扑了个空,没有见到***师的主力部队,感觉情况不太对头,把情报通报给了甘马的部队。

    他马上命令刘春,火炮射击的标尺外延,堵住甘马部队退回庆阳的道路,刘春一阵专业术语,一百多门大口径火炮,长长的炮筒,缓缓升高了角度。

    甘马的参谋长,确实是个奸诈狡猾的家伙,接到宁马和青马的通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再去定边县城,已经毫无意义,陷阱挖好,却没有猎物,猎物已经逃窜,而且是个小猎物,这与能全歼宁东保安旅的实力不符。

    第二个反应就是,此地不可久留,地形险恶,于己不利,而有利于中央军伏击,定边没有中央军主力,他们在哪?

    是不是再某个地方埋伏起来,狠狠咬自己一口?吴忠到定边,都是平坦的盐碱地,没有险要的地形可以利用,青马和宁马有十多万人,中央军的胃口再大,也不可能一口吞下,只有自己的不队正在通过的打扮梁,是方圆几十里最适合打伏击的地点,而且在两个方向之中,相对兵力薄弱。

    他忽地打个冷战,看着打扮梁两侧的地形,似乎看到了无数的枪口,正对着自己,他马上命令部队,后队变前队,立即调头,迅速退出打扮梁山路,返回庆阳,骑兵第一师负责后卫掩护。

    命令下达得够及时,关键是四万多人的部队,光是把调头的命令传达到每一支部队,就得好一会儿功夫,甘马的部队,当时就出现了混乱的局面。

    这段功夫,正好给了刘春炮兵一旅调整炮击方位,创造了时间,对甘马的部队来说,这短暂的时间,无疑会让他们陷入灭顶之灾。

    三发红色信号弹,冉冉升上天空,一阵天崩地裂般的巨响,无数的炮弹,怪叫着飞过甘马骑兵部队和中军,落在了刚刚调头 的后卫部队人堆儿里。

    炮弹落地,炸起朵朵黄色的土花,血肉横飞,残肢断臂夹杂着破碎的军装,漫天飞舞,可怕的打击,降临到甘马部队的头上,炮兵一旅的第一轮齐射,就把甘马的后卫部队,笼罩在死亡的钢铁碎片之中。

    密集的炮弹,在宽宽的山道上,炸成一堵死亡的火墙,把甘马部队退回庆阳的道路,完全封死。

    后退无路,被炸得晕头转向的甘马部队,本能的往前争相逃命,以躲避死亡的命运,终于全部进了伏击圈,等待他们的,是个可怕的命运。

    两侧高高的黄土悬崖上,一阵轻重机枪的狂吼,飞来密如飞蝗般的手雷,首当其冲的是甘马的两个骑兵师,是***师伏击部队重点打击对象,迫击炮弹在骑兵队列里分不清个数的爆炸,战马和他的主人,被撕得四分五裂。

    六万多人,伏击四万多人,占有险要地形,超出对付近百倍的火力优势,战斗没有太多的悬念,唐秋离克隆至**他老人家的军事理论,“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点,在局部形成优势兵力,必可歼灭敌人,”果然奏效。

    前卫的那个骑兵团,听到后面分不清个数的爆炸声,回头看时,大部队已经被笼罩在滚滚硝烟之中,知道事情不妙,快马加鞭,想冲出险境。

    迎接他们的是一万多骑兵,***师的三个骑兵旅,正堵在前进的道路上,战士们一字排开,手里的马刀,就像闪着寒光的森林,在最前排的是轻机枪手,几百挺轻机枪,就端在马上战士的手里。

    甘马部队的前卫骑兵团长,明智的选择了弃刀、下马、投降,就自己这一千多人马,和对面中央军的骑兵部队相比,无异于大海里的一滴小水珠儿,不够对方塞牙缝的。

    不到两个小时,战斗结束,甘马主力四万六千多人,逃跑的不过四五千人而已,被俘一万五千多人,余着全部被击毙。

    唐秋离凝望硝烟尚未散尽的战场,心中没有丝毫胜利的愉悦,甘马士兵的尸体和倒毙的战马,铺满了打扮梁五六公里长的,宽阔山间大路上,猩红的鲜血,染红了黄土地。

    因为兵力相差太悬殊,唐秋离不得不选择这种凶狠的打法,否则,被消灭的就有可能是***师,他宁愿用包围之后,迫使对方投降的战法,也不愿意采取这种无差别炮击的战法。

    倒下的,毕竟都是中国人,这要是***人的部队,唐秋离不会留下一个活口,会让他们都成为一堆碎肉。

    打扮梁一战,甘马被彻底打垮,三马两面夹攻,分进合击的战略企图,被完全粉碎。

    甘马的两个骑兵师全军覆没,***师缴获战马四千多匹,足够再装备一个骑兵旅的了,这些可都是训练好了的战马,换上骑手,直接就可以投入战斗。

    武器弹药无数,堆积如山,可惜的是,都是***师看不上眼儿的破烂武器,甘马仅有的一个炮兵团,可怜得都没有来得及把迫击炮从驮马上卸下来,就全部归了***师。

    甘马的看家本钱,被全部敲掉,输掉了最后一条***,尤其是甘马赖以纵横的骑兵部队,更是全军覆没。

    定边县城,傍晚,枯坐空城的马鸿逵和马步青,相对无语,调集全部兵力,倾巢而出,只不过夺了个空城而已,就像使劲全身力气打出的一拳,目标忽然消失,白耗费力气不说,还差点儿闪了腰,郁闷得都要吐血。

    主力部队刚要对定边形成合围之势,却被中央军的小股部队,引诱着往内蒙鄂托克方向追去,幸亏觉察得早,及时把部队拉回来。

    定边没有中央军的主力,那他们在哪?总不会闻风而逃了吧?就算是逃跑,也应该有点儿踪迹啊,就在两马百思不得其解,很是苦恼的时候,青马的参谋长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他报告两马一个不亚于晴天霹雳的消息,今天上午,在庆阳以北,定边以南的打扮梁地区,青马四万六千多部队,遭到中央军的伏击,几乎全军覆没,逃回庆阳的,不过四五千人而已,甘马部队参谋长,前敌总指挥,当场战死。

    电报是甘马亲自发来的,字里行间声声血泪,痛不欲生,马鸿逵和马步青两人,听到这个消息,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身子摇晃几下,差点当场跌倒。

    兄弟的部队,就这样完了?中央军是有意放弃定边县城,用小股部队把自己吸引在这,而其主力,却在打扮梁地区设伏,把兄弟的部队,包了饺子!

    马鸿逵和马步青现在完全明白了,可惜,是在战斗结束,甘马全军覆没之后,一切都晚了,现在去增援,没有任何意义。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章 决战

    第三百三十章  决战

    屋子里一阵难耐的寂静,两马的心里,几乎是同时冒出一股寒气,这伙中央军也太狡猾了,和自己以前打过交道的中央军完全不一样,不动声色之间,就把兄弟的四万多人给报销了,遇到的,是个什么样的对手?

    马鸿逵在屋子里转了几圈儿,目光和马步青对视一下,两个人的眼里,几乎是同时冒出凶光,留着这伙中央军在西北的地盘上,太危险了,早晚是个祸害。

    为兄弟报仇是主要的,留着这伙中央军在身边不消灭,不知道什么时候再搞你一下,自己就别想睡安稳觉了,心腹大患,不可不除。

    两个人的想法很一致,都读懂了对方的心思,趁着中央军在打扮梁刚刚激战过,一定是损耗不小,刚取得胜利,麻痹大意是避免不了的。

    集合全部部队,连夜包围上去,趁着对方庆功的时候,把他们死死的咬在打扮梁,兄弟俩十二万多人的部队,就是每人一口吐沫,都能淹死这些中央军。

    二马连夜集合部队,以马鸿逵的两个骑兵师,马步青的三个骑兵旅,共计四万多人马,为先头部队,任务是把在打扮梁一带的中央军,纠缠在原地,等待后续部队到来,一举歼灭。

    四万多骑兵,由马鸿逵的参谋长带领,一阵狂风似的,冲出定边县城,往打扮梁方向直扑过去。

    马鸿逵看着空无一人的定边县城,越看越来气,要不是为了这座空城,兄弟的人马,也不会被中央军吃掉,再说了,这可是红军的地盘,自己也站不住脚儿。

    真他妈奇怪了,红军怎么就甘心放弃这座县城,让中央军轻松的占领,结果是让甘肃的自家兄弟吃了大亏,我得不到,谁也别想得到。

    他下令,放火焚城,烧!不留下片砖只瓦,烧个一干二净,石头都要过三刀,烧不动的,用**炸,在地图上,把定边县城摸去。

    得到命令的马家军,立刻在全城纵火,存在了几百年的古老定边城,立刻烈焰冲天,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熊熊燃烧的大火,带着不详的黑烟,升腾着冲向天空,映红了半边天际。

    ***师真的就在打扮梁停留,根本没有撤走的意思,根据他的判断,马鸿逵和马步青,得知甘马全军覆没的消息后,有两种选择,一是知难而退,从定边撤离,各自返回老巢。

    二是坚决报复,依仗其雄厚的兵力,全力进攻,而且第二种可能性更大,师长的判断,得到了参谋长冯继武和参谋处长赵玉和,以及全体高级军官的一致赞同,没有把青马和宁马打伤打痛,他们是不会罢手的。

    按照这个预案,唐秋离往定边通向打扮梁的各条道路上,派出大量侦察部队,最远的,直抵定边县城的外围,严密监视青马和宁马的动向。

    各部队,按照两马来犯的原则,做战前准备,三个步兵旅,在打扮梁北侧,依靠险要地形,在三公里宽的阻击正面,修筑防御工事,建立两道防线,建立稳固的火力点。

    ***师骑兵第二旅,二十九军直属骑兵旅,分为左右两翼,隐蔽在正面阻击阵地两侧,等待指挥部命令,对二马的步兵,发起攻击。

    ***师炮兵旅,根据各种火炮不同的口径和射程,按照迫击炮、九二式步兵炮、山炮、重炮的顺序,组成梯次的火力打击群,各炮群立即按照阻击正面的宽度和长度,划定射击坐标,装定诸元,保证炮火即达到无差别覆盖的效果。

    各步兵旅、骑兵旅的炮兵部队,统一调归刘春指挥,以加强打击力度,所有的轻机枪,配置在第一道防线,重机枪配置在第二道防线,保证轻重机枪火力,两个小时之内,间断射击。

    唐秋离是异常精心的射击火力打击方案,他知道,宁马和青马,手里还有四万多骑兵部队,这是一个绝对具有冲击力的部队,也是二马的杀手锏。

    打扮梁以北,除背靠打扮梁一侧之外,都是一马平川的黄土盐碱地,无险可守,极有利于大规模的骑兵,展开集团冲锋,自己的火力,在开战前三十分钟之内,抵挡不住对方四万多骑兵的冲锋,阵地就有被突破的可能。

    随之而来的,二马八万多步兵,会顺着这个缺口,波涛一样,冲垮自己的两道防线,到时候,***师的六万多人,真的就陷入苦战之中,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布置完兵力和火力之后,唐秋离心里一点儿都不轻松,这一仗,必须要打,否则,自己在陕甘宁三省交界处,就别想站稳脚跟,建立油田的想法,也就随之泡汤了。

    而且也不可能采取长期游斗的办法,放着***人这只饿狼在华北,跑到这里,和中国人窝里斗,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唐秋离希望一战而定大局,他心里还是有些遗憾,要是再把炮兵第二旅沈景山的部队拉上来,胜利的把握就更大了,毕竟二马的部队,是自己的两倍多,玩儿上人海战术,战士们累都要累垮。

    唐秋离不知道,他不停念叨的***师炮兵第二旅和***第四旅的部队,正日夜兼程的往西北战场赶,并在最关键的时刻,在二马部队背后***一刀,放干了二马的最后一滴血。

    布置完一切,唐秋离心中轻松不少,他很希望二马按照自己的设想,在打扮梁一带和***师决战,这是一场赌注,自己唯一的依靠,就是超过对方近百倍的火力优势。

    时间不允许自己的主力部队,在陕甘宁一带多做停留,平津地区兵力空虚,是他最大的心病,***人才是自己唯一的对手。

    冯继武忽然高声喊了起来,“师长你看,定边方向,好像起火了?”

    唐秋离抬头一看,虽然隔着几百里路远,西北的天空,暗红的红云,映红了半边天空,在夜色的衬托之下,狰狞而恐怖,他一下子明白了,肯定是二马没有和***师的主力部队遭遇,甘马有吃了大亏,那一座空城发泄心中的怒火。

    唐秋离怒气上涌,旋即又笑了,不错,二马出力,省了一大笔拆迁费,尽管那个年代,没有这一说,按照自己对定边未来的规划,是要建设成一个以石油加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