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诚意,无意扩大战争,可答应日本人现地之停火协议。”
蒋委员长心怀大慰,华北战事不宜扩大,唐秋离深知我心啊,日本***喜,中国人上当了,唐秋离暗笑,你说停火就停火?给你准备个大礼物!
(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五章 黯然离去
第四百零五章 黯然离去
七月十二日,中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双方派员勘察现场,划定停火线,协议规定,双方军队之间,以停火线为中点,反方向延伸五公里,作为非军事区,以保障双方军队脱离接触。
七月十一日夜间,驻北平的日军,连夜出动,在京郊各地,忙着抢占二十九军弃守的各个要点,为的是多占一些地盘儿,日本人的心眼儿,够好使的。
接到特战支队的报告,唐秋离哈哈大笑,就让日本人耍猴戏一样忙活吧,我们的注意力,根本不在北平,不过,为了把戏做真,他指示负责和日军划分停火线的李洪刚,据理力争,寸土不让。
七月十三日,平津各地,飘起了细密的小雨,天空阴云低垂,雨丝如泣如诉,千里华北大平原,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之中。
天津机场,一架从日本本土飞来的运输机,在四架战斗机的护航之下,降落在细雨蒙蒙的跑道上,溅起窜窜水花。
飞机上,下来几个挂着将军军衔的日本军人,随即钻进轿车,冒雨朝着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驻地疾驰而去。
田代皖一郎和西村正桥,神色黯然的等候在会议室里,昨天,他已经接到了大本营,对于北平战役失利的处理决定。
大本营决定,鉴于原支那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参谋长西村正桥中将,在指挥北平战役之时,料敌不明,对支那华北**师唐秋离部,疏于防范,以致华北首战惨败,部队损失惨重。
而二人在所属部队陷于敌人包围之际,指挥失当,举止失措,未能采取有效之手段,使部队摆脱被动,致使华北战局糜烂至不可收拾之地步,影响帝国对华的整体战略部署。
着剥夺田代皖一郎支那华北驻屯军最高司令官一职,西村正桥参谋长一职,即刻调回本土,接受裁决,所缺职务,由大本营派员接任,自接到命令时起,你二人迅即交接军务,随机返回。
田代和西村,满肚子苦涩,二人可谓是难兄遇到难弟,同病相怜,松井久太郎那家伙,严重失职,却一点事儿都没有,还在悠闲的当着他的特务机关长。
我们两个人,却落得个丢官去职,回国受审的下场,结果如何,还难以预料,什么为大日本帝国开拓海外疆土,征服支那等雄心壮志,建立不朽功勋的理想,都化为泡影,阳光下的烟雾般消散。
作为军人,打了败仗,在军界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二人满心的不甘和不服,胸中郁闷得几乎要燃烧,有砸碎满屋东西的冲动,战局如此结果,难道是我等的过错?
不容他们在多想,接替他们职务的人,就等候在门外,参谋本部特高课的几名特工,似保护,又似押解的把田代皖一郎和西村正桥送到了飞机场。
田代皖一郎,留恋的最后看了一眼中国华北的锦绣河山,千里沃野,几年的心血,为帝国呕心沥血,几乎拿出身家性命,却是这样的结局,为什么让我与支那魔鬼唐秋离对阵,是天照大神喝多了清酒,酒后乱性的结果?
细雨凄凄,田代皖一郎神色黯然,心情惨淡,惶惶的离开中国华北,回到日本本土,从此,在日本军界销声匿迹,再无消息。
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三日,原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被大本营解除司令官职务,黯然离开中国,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副参谋长香月清司,接任司令官一职。
其实,田代皖一郎大可不必伤心至此,他不是第一个被唐秋离挑落马下的日军战区指挥官,早在东北,关东军司令官武藤正义,也是因为在唐秋离手下吃了败仗,丢官去职,黯然离去,丢官路上相伴人,田代皖一郎,此路孤单否?
香月清司一上任,立即调整部署,把驻守在天津的第二师团,第十八师团,第二十一师团,第八旅团,波田支队,井上特混支队,共计十四万兵力,都调到北平外围,组成了两道火力和兵力都十分密集的防线。
香月清司此举,意在防止**师的部队,趁着日军兵力受损,有夺回北平的企图,他认为,支那民众,对于唐秋离丢失北平的反应激烈,以唐秋离的实力和性格,必定会夺回北平,好像民众有个交代。
这样,天津境内,只有日军第七师团,第九师团和宪兵司令部的兵力,大约七万五千人左右,他还把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部,迁到北平城内,现在,他倒是希望唐秋离来夺北平城,那样的话,会让**师尸横遍野,损失惨重,也为华北日军重振雄风。
同时,香月清司深感华北的日军兵力不足,以此据守华北地区的几处要点城市,尚有可为,占领华北全境,力所不逮,更别提南下进攻支那的中原地区。
他向日军大本营请求增加华北的军事力量,大本营经过慎重考虑,华北是日军战略进攻的出发地,战略资源的筹集地,对于大日本帝国的对华战略,至关重要,觉得香月清司的请求,十分合理,遂决定增兵华北。
日本关东军精锐板垣师团,第十一师团,第十二师团,第十四师团,第三混成旅团,第八混成旅团,共计十七万兵力,组成南下兵团,加入华北战场。
朝鲜驻屯军第三军,第五军,第六师团,共计二十六万人,组成支那华北派遣兵团,立即开赴华北地区,指挥权归于华北驻屯军司令部。
从本土调来新组建的第二十五师团,第二十六师团,第二十八师团,第三十一师团,共四个甲等师团,计十四万兵力,组成支那战场支援兵团,即日起从本土出发,在天津港上岸,加入华北战场。
日军大本营,在华北下了血本儿,往华北战场增兵达到五十七万人,再加上华北驻屯军所剩余的部队二十万八人,日本投入到华北战场的兵力,达到了空前的八十五万人。
调集日本陆军航空兵第一、第三航空战队,共计有战斗机八百五十架,俯冲轰炸机二百三十架。
如果日本把大部分兵力,都投入到华北战场,对唐秋离来说,是空前的巨大压力,他手中的机动兵力,只有**师十一个步兵旅,五个炮兵旅,五个骑兵旅,一个防空旅,一个特战支队,共计二十一万人。
和华北日军现有的兵力对阵,唐秋离可以保证,不超过两个月,就能把日军全部吃掉,如果增援的日军全部赶到华北战场,唐秋离只有采取守势。
他手上还有一支部队可以调动,那就是在保定集结的二十九军四万多人,可是,对于二十九军的战斗力,唐秋离还是不十分托底,尽管七月七日夜,二十九军各部队,打得都不错。
他现在有个计划,趁着日军增援的部队,没有赶到华北的时候,再给日军重重一击,而选择的攻击目标,就是日军防守力量相对薄弱的天津。
从朝鲜和日本本土增援华北的日军,在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到达,这就是唐秋离的战机,关东军的部队,却是他最为担心的,一旦对天津发起攻击,关东军南下兵团,突然加入战场,对部队的威胁太大了,从锦州、山海关到天津,比到北平还要近,关东军一天一夜急行军,就可赶到。
如果天津不打,以后再也没有这样大规模歼灭日军的机会了,而此战的关键是,两面阻击,一面为北平之日军,另一面为南下的关东军部队。
虽然此时的关东军南下兵团,还没有进关的动作,天津一旦打响,关东军南下兵团必定会全力救援,这样,聚集在天津周围的日军,就达到将近四十万人,**师现有的部队,就是撑破肚皮,也吃不下这么多的日军,弄不好,还会被日军纠缠在天津外围,形成一锅夹生饭。
唐秋离在作战地图前,一整天都在思考,反复衡量力量对比,各种意外的情况,越思考,越觉得天津的六万日军,绝对是一块儿大肥肉,现在不吃,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他手里还有一支秘密力量,就是以主力部队,伪装成的天津警察局警察部队,那是两个加强团的兵力,有七千多人,还有就是运河帮的八个城市作战队,八千多人,这样,在天津市内,就潜伏这**师一万五千人的部队。
七月十四日傍晚,唐秋离终于下定决心,打天津,午夜,他向各部队,下达天津战役动员令。
在张家口一带,待命的冯继武兵团,立即出发,绕过北平外围之日军据点,经承德,隐蔽开进到山海关一线,修筑工事,准备阻击关东军南下兵团。
在保定一带,待命的李洪刚兵团,穿过平津交界处,赶往山海关一线,与冯继武兵团会合,组成阻击兵团,共同负责阻击关东军南下兵团。
两支部队,共有十二万兵力,对关东军南下兵团的十七万兵力,堪堪够用,再怎么说,日军是劳师远征,我军是以逸待劳,而且,两支部队,集中了**师三个炮兵旅的火力,日军想要突破阻击防线,还得有副好牙口。
为了保险起见,他又把防空旅加强给阻击兵团,防空旅的高平两用机枪,那绝对是步兵和薄装甲车辆的克星,而且,日军的飞机,说不定也来凑热闹。
(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六章 天津战役
第四百零六章 天津战役
负责打援的部队,关键是隐蔽自己的企图,不让日军发现踪迹,这也好办,反正现在平津周围,日军和**师的部队,几十万人调动频繁,划定的停火线又是犬牙交错,**师的部队调动,应属正常。
二十九军部队,立即结束休整,与**师师长唐秋离指挥的部队汇合,***平津交界处的廊坊、香河、蓟县一带,负责阻击北平方向来援的日军,唐秋离赌的是香月清司,不敢把北平的二十多万日军,全部投入到天津方向。
**师和二十九军部队,十三万人打援,足够了,情况发展得好,兴许顺手捞一把,把北平来援的日军,包了饺子,那就是额外的利息。
驻守在河北与山东交界处的刘铁汉部队,抽调九万人的兵力,由山东德州、乐陵出发,组成攻击天津兵团,立即北上,负责对天津的总攻, 以九万对六万,唐秋离要的就是局部兵力和火力优势。
这可是纯东北军的底子部队,心里早就憋着一股火,**师首战大捷,可把他们眼馋坏了,被小鬼子从东北撵进关里,这口鸟气,憋在心里六年了,可是,没有命令,干着急。
师指挥部的命令下达到东北挺进军指挥部,刘铁汉马上召集各旅旅长到指挥部开会,落实师指的命令,因为要有留守部队,不能全员参战,这次会议,就是确定北上攻击天津的部队,与防守河北、山东交界处要点的部队。
这八个旅长,再加上骑兵旅长何柱国,一听说要组建攻击天津兵团,哪里有六万多鬼子,师长已经布置完毕,就等着扑上去一口吞掉这块儿大肥肉,马上激烈的辩论起来。
各旅都摆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无外乎想参加攻击兵团,每个人都有一雪前耻的强烈愿望,不管部队咋改编,师长还是保留了“东北”俩字,那是给咱东北军留一丝血脉,九一八的帽子,戴了六年,是条汉子都憋着一口气。
最后,争得面红耳赤,再加上东北大汉的嗓门高,把个会议室吵得喊声震耳,屋外来往的参谋们,互相交换不解的眼神,争到最后,每个人都动了肝火,好悬没当场打起来,谁也不愿意留守在山东。
刘铁汉哭笑不得,部队的求战情绪,不能泼冷水,只能加把柴,这是东北挺进指挥部成立以来的第一仗,也是东北军老部队,和日军真刀真枪的第一仗,必须打好,鼓舞军心,振奋士气。
最后,没有办法,采取东北的老习惯,抓阄!抓到出兵的旅长们,兴高采烈,高兴得原地蹦高,没有抓到的,垂头丧气,不无嫉妒的问道,“唉,我说伙计,嘴咧的跟瓢似的,小心下巴掉下来砸到脚面,知道北在哪吗?”
唐秋离在天津外围和市内,集中了将近三十六万部队,其中,负责打援的部队,就有二十五万兵力之多,可见,天津战役的关键之关键,在于打援和阻击的部队,他们打得好,刘铁汉的攻击天津兵团,才能放开手脚,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拿下天津,消灭天津日本守军六万余人。
七月十五日凌晨,**师东北挺进指挥部所属六个步兵旅的兵力,在指挥官刘铁汉的率领下,兵分两路,从山东的乐陵和德州出发,就像两支利箭,于十五日傍晚,到达天津外围的静海一带。
由出发地到天津外围,正常的行军速度,最快也得一天一夜,可是,天津攻击兵团,只用了二十六个小时的时间,就赶到了指定的进攻地点,可谓神速。
早已经在静海建立指挥部的唐秋离,对刘铁汉部队,能这么快赶到战场,很是惊讶,他看着东北挺进指挥部各旅长风尘仆仆的样子,门外拴着浑身汗津津的战马,就知道这一路,他们是怎样跑过来的,部队的求战情绪很高啊,他暗暗想到。
天津静海县一带的老百姓,一觉醒过来,发现自己的村子里,已经住满了大兵,而自己在睡梦之中,毫无觉察,心头一阵发慌,俗话说,兵灾匪祸,那一样都够咱平头百姓受的。
惶惶不安的村民们,互相低声打探,这是哪里来的部队,你家的门,昨个半夜,有没有被他们砸开,那家的大姑娘、小媳妇,有没有被他们糟蹋?
这么多的兵,老百姓一点都没有遭到祸害,只是奇怪了,自古那样不祸害老百姓的部队,可这是事,今个就出现了,这些当兵的,对老百姓的态度,那叫一个好,买东西都是照价给钱,还一口一个大爷大娘的叫着,世道真是变了?
可有一样,这些当兵的,把村子围得严严实实,许进不许出,甭管你是啥急事儿,也得老实呆在村子里,他们有个当官的说了,耽误大家伙的营生,打完仗后,会给补偿。
补偿不补偿的,咱老百姓也没敢有啥盼头,别祸害俺们就烧高香了,可要在这打仗,我的天那,这不是又遭灾了吗?百姓们怀中惶恐不安的心情,忐忑的猜测着事情的结局。
参加进攻天津的部队,保密工作做的如此之好,九万大军,就潜伏在天津日军的眼皮子底下,愣是没被日本人嗅出一点儿动静。
唐秋离的要求就是保证战役发起的突然性,为了掩护冯继武、李洪刚的山海关阻击兵团,刘铁汉的天津攻击兵团的行动,他要求北平方向的阻击兵团,不妨把动静弄得大点儿。
在北平和天津日军的眼皮子底下,楔进十三万人,想要完全瞒过日本人,这做不到,那就把这路部队,变成明军,吸引日本人的注意力于平津交界地区,掩护东路阻击部队和攻击天津部队,即便日本人满脑子疑惑,也猜不透什么意思。
总攻天津的时间,定在七月十六日晚八时整,这就要求冯继武的阻击部队,必须在十六日下午五时到达山海关,并夺取他,夺取山海关不是什么问题,哪里驻守的,是大汉奸殷汝耕的冀东保安总队一个支队的兵力,大约为一千八百多人。
冯继武干掉这个保安支队,就是一眨眼的事儿,关键是行军的路途,沿途既要保证部队的隐蔽性,又要保持行军速度,所以,冯继武和李洪刚兵团的十二万人,走的都是山路。
这也就是**师老底子部队,尽管战士们已经筋疲力尽,还是咬着牙往前飞奔,各级指挥员的命令都是,跑,跑到山海关就是胜利。
炮兵旅的部队,就更加艰难了,他们的家伙,都是个大体沉的大家伙,跑山路根本来不了,可是,部队进驻阻击阵地,又少不得炮火的支援,可把李洪刚愁坏了,按照分工,他负责炮兵部队。
三个旅的大炮,又不能长翅膀飞到山海关,还是配合部队行动的特种分队长脑子灵活,他给参谋长出了一个主意,所有的卡车,都伪装成日军运输部队,特种分队手里,有大量的日军军装。
于是乎,三个炮兵旅的近一千八百多门大口径火炮,在汽车的牵引之下,沿着公路,一条长龙似的,往山海关飞奔,沿途的日军哨卡,看着一眼望不到边儿的炮车,都为大日本帝国雄厚的军事实力,狂喜的欢呼天皇陛下万岁!
再一看带队的军官,俺的天照大神啊,不是少将就是大佐,哨卡一个小小的曹长,屁都不敢放一个,更别说盘查了,一句话不对,“山滨”的给不说,掉脑袋那也是平常事儿,这些将军阁下,脾气暴躁着那?
天津市内,伪装成警察的**师两个加强团的部队,现在的处境不算太妙,七七事变当夜,分驻在各个警察分局的部队,就被日军包围在现驻地。
如果不是七七事变的结局。发生根本性的逆转,这些被日军视为中国警察的部队,不是被缴械,就是被当场消灭,实际上,日军派出的部队,就是负责解决这些警察的。
现在,包围他们的日军,虽然没有动手的打算,但也没有撤走,就在就近修筑工事,严密的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看来,日本人是把他们当成放在嘴边的一块儿不太肥的肉,想吃就吃。
即便这样,他们也吸引了大约八千多日军的兵力,这也为攻打天津的部队,减轻了不小的压力,因为没有接到师指挥部的命令,部队只能在原地坚守。
十五日夜,他们接到了师指挥部的命令,师主力部队,定于十六日晚八时,对天津发动总攻,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主动出击,打乱日军部署,配合主力,拿下天津。
师指挥部的命令,是不可质疑的,接到命令的原**师**第二旅副参谋长,现在的天津联合作战指挥部总指挥,天津市警察局长刘峰,沉吟良久,他的部队,现在面临着被包围的局面,主动出击,就意味着和近万名日军硬拼,部队的伤亡,可想而知,不过,他不打算把这里的情况,上报给师指挥部。
他给各分局的部队,下达了命令,天津总攻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