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247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247章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面带悲戚之色的张大爷和张大娘,两年不见,二位老人苍老得简直不敢相认,张大娘的头发,已经完全花白,张大爷的背,已经微驼,高大的身板,显得萎靡,唐秋离的心,一阵剧痛,小玲的不幸离去,给两位老人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已经坍塌。

    唐秋离重又跪倒在两位老人面前,“大爷、大娘、从今以后,我和梅婷,就是您二老的儿女,您放心,我们替玲姐给您二老尽孝!”梅婷完全明白了,这是自己丈夫那位已经离去的未婚妻的父母。

    她在唐秋离身边跪倒,“大爷、大娘,我和秋离会替玲姐照顾您二老的!”张大娘大惊失色,连忙拉起梅婷,她没有想到,小秋的媳妇,会用这么庄重的礼节来对待他们,小秋跪也就跪了,漫说打小看着他长大,就是朝着差一点成了自己姑爷这事,也担得起他这一跪,可这位梅姑娘,这哪跟哪啊!

    不过,两位老人的心里,多少好受些,这么多年,小秋这孩子,官当大了,心还没有变,唐秋离的父母也过来,和他们说着话,其实,他们心里也挺纠结,小玲这孩子,走了已经两年了,今天这场面,能不让张大哥和大嫂心里难受吗?

    他们当中梅婷的面儿,又不好说什么,唐秋离的举动,让他们感到由衷的欣慰,秋儿的心,还是像以前一样。

    师长的这个举动,让很多人惊讶,他们不知道这俩位老人,和师长的关系,单看师长像是跪拜父母一样,就知道其中必有缘由,和唐秋离一起上山的伙伴们知道是怎么回事,立即围拢过来,七嘴八舌的大爷大娘、叔叔婶子的叫个不停,把张大爷和张大娘乐得合不拢嘴。

    几天前,唐秋离掏钱,在定边市里的一个环境最优美的小区,买下了一百多套房子,准备安置自己的父母和乡亲们,市长刘翰章过意不起去,准备从市财政拨款,被唐秋离坚决制止,虽说整个定边都是自己的,可一码儿是一码儿,公私不能混淆。

    他吩咐卫士们,把乡亲们送到小区,让那个大家好好休息一晚,明天晚上,在定边最豪华的饭馆,宴请亲人们,一是答谢高志航他们,二是欢迎乡亲们到定边安家落户,开始新的生活。

    他看着乡亲们上车,心里无比的安慰,这次来的人不少,自己二叔、三叔全家,山虎的父母黄大爷和大娘,连云飞和云鹏小哥俩也来了,都是十七八的大小伙子了,自己最牵挂的一件事情,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他还有什么顾虑的呢?

    他和梅婷要陪着父母,到岳父家里去,这是早就定好的,用岳父的话说,亲家和亲家母刚到定边,第一顿饭,怎么也得我们梅家招待,这是礼数,拗不过老爷子,唐秋离只好答应。

    在去梅府的路上,唐秋离和梅婷陪着父母在一辆车里,前后各有五辆特别卫队和定边特勤局的警车,沿途保护,这阵势,看得父母直发愣,母亲不停的抚摸他的军装,尤其是那三颗金星。

    母亲问道:“秋儿,你究竟是多大的官儿啊,怎么这么大的排场?”唐秋离苦笑一下,他不想这样,还有比在定边更安全的地方吗?怎奈,山虎和定边特勤局的头头不答应,说是,日本人在东北扑了空,撵到定边也说不定。

    唐秋离知道这是借口,也不好拒绝,这不,排场就出来了,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母亲的问题。

    (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三章 新京乱

    第四百六十三章    新京乱

    母亲的问题,唐秋离没法回答,听母亲的语气,不是因为儿子当了多大的官儿,而是今天在机场,那么多军官都听儿子指挥,还有现在的排场,这一切,都超出了很少离开那个美丽、宁静山村的母亲,所认知的范围和想象,就像踩在云朵里,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语气之中包含着担忧。

    还有,儿子究竟做了什么大事,日本人要对整个唐家窝铺下手,那得多大的仇恨啊?这一切,母亲都无法判断出吉凶,还有,被迫离开那个已经深入到骨髓里的老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所以,母亲只能问儿子当多大的官儿,在她看来,官儿当得越大,麻烦事儿越多,前途越是莫测,家人们越不安生。

    前排的父亲接过母亲的话,“这还不知道吗?没听那些军官管秋儿叫师长,师长,手底下一两万人呢,你说多大的官儿?”母亲吓了一跳,就儿子这二十刚出头的年纪,管着一两万人,能行吗?

    唐秋离没法回答,聪慧的梅婷,知道丈夫的心思,拉着婆婆的手,柔声说道:“爸、妈,秋离多大的官儿呢,这么说吧,除了蒋委员长之外,就属他大了,而且手下的部队,有好几十万人,就连这定边,也是他的!”

    这一声妈,叫的老太太心花怒放,同时,也为儿媳的话震惊得头脑发晕,前排的父亲,更是惊得回过头来,陌生人似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别的不说,就这定边,飞快的汽车,跑了有三袋烟的功夫,两边的高楼大厦,就没断过流,这该有多大啊?

    车队转过一条街,又驶上一条更为宽敞的大街,华灯初上,街两旁的商店和铺户,灯火辉煌,街上人流穿梭往来,好不热闹,夜晚的定边,和白天一样充满活力,这一切,都是儿子的?

    车子里沉默下来,显然,父母在消化梅婷的话,梅婷看看丈夫,也不知道自己这么解释对不对,唐秋离点点头,这些话,早晚要告诉父母,由梅婷说,比自己说要好。

    此时的梅府,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佣人们忙着摆放桌子,布置宴席的一切,平时很少管这些杂事儿梅老爷子,亲自上阵,指挥一切,梅府在江南秣陵一带,也是名门望族,诗书传家,讲究的是个礼数,亲家第一次上门,不安排好哪能行?

    他心里还有一个想法,姑爷就这么成亲了,连父母都不知道,自己做主张,就把婚事给办了,也不知道,一会儿亲家和亲家母来,能不能责怪此事,他心里有点儿忐忑不安,礼数上九更不能出纰漏。

    可是,老爷子实在外行,越指挥越乱,被老太太毫不客气的剥夺了指挥权,总算安排好一切,就等着唐秋离他们到了,老爷子又着急起来,不断的问特意请假回家的梅雪,你姐夫他们,会不会有什么事情耽搁了?雪儿,你打电话问一问,梅雪气乐了,车队这回路上,做了么打电话。

    车队到了梅府大门口,父亲和母亲对视一眼,瞧这气派和排场,亲家门儿里,是个大户人家,梅老爷子亲自迎接出来,一把拉住父亲的手,忙着往席上让,两个老太太,早就亲热的姐姐妹妹称呼上了。

    丰盛的菜肴,流水似地端上来,席间的气氛温馨而和谐,唐秋离的父母,虽然是乡下人,却有东北人特有的豪爽,淳朴的气度,出乎梅老爷子的意料,亲家一句责难的话都没有,还不停的说着,秋离年轻不懂事,让亲家费心之类的话。

    梅老爷子的心,彻底放下,心情大好,投桃报李,两位老人推杯换盏,喝的豪爽尽兴,梅婷不停的给老人倒酒布菜,礼数周到而自然,唐秋离在下首陪着四位老人,这种场面,就像股股暖流,充满他每一个细胞,让他幸福得如同飘在云端。

    父亲满面红光,梅老爷子微醉地叹息一声:“亲家、亲家母,多谢你们生养了这么一个好儿子,小女有福,嫁得好丈夫,老天有眼,梅家得此佳婿,”接着,把唐秋离的功绩,详细的讲给父母听,把父母惊得不断的愣神儿。

    这一晚,几位老人醉了,唐秋离醉了,这是他来到华北后,第一次这么舒心而畅快的喝醉,连梅婷细致的给他擦拭身体都不知道,只感觉一个香软滑腻的身体,靠近自己,伸手搂紧,香甜的睡去。

    东北,新京,伪满洲国首都,也是华灯初上,霓虹闪烁,虚假的繁华,把这个东北的城市,装扮的像是个迟暮的美女,厚厚的胭脂,遮盖不住脸上醒目的皱纹,唐秋离那次彻底的“三光”,让新京到现在还未恢复元气,虽然日本政府大量的投入资金,让所谓的首都,不至于太过寒酸,不过是杯水车薪,勉强度日罢了。

    按照计划,唐秋泉带领九百多名精锐战士,分多路潜入新京,至于烧锅屯儿机场,一切按照原来的样子,灯光照亮,只不过,除了一百多具日军的尸体,和各处的定时炸弹,寂静的像个坟场。

    也奇怪,控制机场半夜带一整天,连个来的日本人都没有,只是接到过两个例行电话,都被懂日语的战士,轻松打发了,让再想顺手牵羊、捞一票的唐秋泉,郁闷不已,战士们也失望的很。

    秋泉给战士们的命令是,今夜,让新京四处冒火,一句话,咱们就是恐怖分子,新京就是罪恶的天堂,目标是日本军营、日资企业、各特务机关,街上零星的日军士兵和日伪人员,部队十五人为一组,划分四个方位,自由猎杀,这是秋泉照搬唐秋离的话。

    新京,一条城内最繁华的大街上,日军宪兵司令部大门口,两个站岗的宪兵,百无聊赖的来回踱步,眼睛不断的瞄着街上,每当有个年轻的中国女人路过,这俩家伙不是好声的怪叫,“花姑娘大大的好,铁花车的干活!”还下流的耸动短小的***,活像个发情的公狗。

    恨不得马上拖进岗楼***,可是,职责所限,又不能离开岗位,只好在那意淫,看到中国女人惊慌失措的跑开,这俩家伙纵声狂笑,把调戏中国女人,当做一件很开心、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这里是他们日本人的王道领土,可以为所欲为。

    路过的中国人,看到这样,敢怒而不敢言,都绕着宪兵司令部大门口走,偏偏有两个不识向的,还是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不过,那个女的身材够高的,也显得粗壮了些,边走边聊,紧挨着俩日本兵身边过。

    这不是送上门儿来的花姑娘吗?俩日本宪兵眼睛放光,觉得这是天照大神的眷顾,天皇陛下的恩典,伸出爪子,一把就把女的抓住,这女的也不反抗,更不喊叫,还挺顺从,就势靠上去,那个男的也凑过去,点头哈腰的,好像在赔着好话,

    路过的中国人,都厌恶的看着这一男一女的丑态,暗暗的往地上狠狠吐了一口吐沫,很快,这俩宪兵不动弹了,很规矩的靠着岗楼站着,那对男女走进宪兵司令部院里,紧接着,又有十多人跟了进去,那俩站岗的宪兵,就跟没事人儿似的,连问都不问一句,有好事儿的人,拿眼睛瞄着,觉得这事儿有蹊跷。

    忽然,宪兵司令部院里,所有的灯光一起熄灭,紧接着,爆发出猛烈的爆炸声,大楼的多扇窗户冒出火光和浓烟,还传来密集的枪声和日本人的喊叫声,持续一阵子,枪声和爆炸声停止了,那十几个人溜出来,很快就消失在黑夜里。

    街上的中国人这才回过味来,当时就乱套了,行人四散逃命,我的妈呀,这是抗联再打日本宪兵司令部,今天算是开眼了,快跑吧,一会儿大队鬼子来了,抓不着抗联,拿咱们顶缸,一边跑还一边向身边的同伴说,开眼了,要说这抗联,真尿性(东北话,非常厉害的意思),敢在日本人的老窝里动手。

    街上响起凄厉的警笛声,大队的日军士兵开过来,包围了这里,看着燃起冲突大火的宪兵司令部大楼,大眼瞪小眼儿,在那发呆。

    新京北,伪满洲国皇宫附近的一条大街上,在这讨生活,临街开着个小吃摊的老朱头,今天倒了霉,十八个日本兵,巡逻路过这里,闻到东北小吃诱人的香味,就像猫儿闻到腥,再也迈不动步,大呼小叫的让老朱头快快的上,“皇军米西米西的干活”,在这里已经吃了一个多小时,把老朱头几天的存货造个底儿空。

    这还不算,因为上的慢了点儿,都六十多岁的人了,挨了几耳光,打得耳朵“嗡嗡”直响,眼冒金星,忙得腰酸背痛,总算让这些挨千刀的日本人吃喝上了,老朱头心里暗骂,“咋不噎死你们这帮畜生”,可嘴里还赔着好话,手上不停的忙活。

    吃饱喝足,日本兵一抹嘴,拿起枪就走,老朱头心疼这些饭菜钱,最起码是一个多月才能卖出来,叫日本兵一顿给吃没了,小本生意,那架得住这么折腾,日本兵的眼眉竖起来,一个日本兵招呼到:“老头,你的过来,皇军金票大大的给!”

    老朱头迟疑的走过去,心疼饭钱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刚到跟前,脸上挨了重重一耳光,胸口又被狠狠踹了一脚,一阵剧痛,眼前一黑,栽倒在地,昏迷前,似乎看见很多人影,把日本人围在中间。

    (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四章 空欢喜

    第四百六十四章   空欢喜

    老朱头被吃霸王餐的日本兵,打昏在地,这些日本兵还不解气,劣等的支那人,大日本皇军能吃你的东西,已经是天大的恩典,还敢要钱,总算是在新京,不好闹出人命,这伙日本兵多少收敛一点儿,要是在满洲的其他地方,老朱头早就没命了。

    小吃摊儿的桌椅板凳倒了霉,被砸的七零八落,过往的行人,都知道这位态度和气,买卖公平的老人家,也有人没少在这小吃摊儿上填饱肚子,可瞧着日本人那凶神恶煞的模样,那个敢上前,只是远远的躲在一边,真正的敢怒而不敢言。

    日本兵正可着劲儿的撒野,觉得身边多了很多人,“哈尼?”还有不怕死的满洲人?一抬头,十几个年轻人把他们围住了,带队的日军曹长,想都没想,一个大嘴巴子朝着离他最近的一个年轻人扇过去。

    手腕剧痛,一个拳头在眼前放大,迅速占满整个视野,脸上挨了重重一击,巨大的打击力,把这个曹长矮胖的身体,抛出老远,满脸是血,嘴丫子冒血沫,直翻白眼,眼看得出气儿多、进气儿少,只一拳,就要了他大半条命。

    日本兵惊呆了,绝对没想到,还有敢打日本人的支那人,而且还是打死了,没等这些日本兵反应过来,身体的要命部位,挨了狠狠一击,多数是太阳穴被击中,有几个倒霉的日本兵,裤裆被大力的踢了一脚,凄厉的惨号声,听着恕�

    有一个长相清秀的年轻人,出手更狠,手里半拉碗茬子划过身边日本兵的大动脉,如刀片一般锋利,鲜血喷涌而出,这个日本兵眼睛瞪得老大,手捂着脖子,踉踉跄跄的奔着自己的三八枪走去,没等到跟前,一头栽倒地上,身体抽搐几下,再也不动了。

    眨眼功夫,十八个日本兵,都躺在地上,殷洪的鲜血,在初冬的夜晚,微微冒着热气,周围的人,这才醒过腔来,调头四散逃命,这还了得,日本人在皇上的脚下被杀了,不跑?等着倒霉那?

    这些年轻人,看着早跑没影的中国人,再看看依旧昏迷不醒的老人,不由得苦笑起来,只好背起老人,在有一个安全的地方放下,大家凑了五六十块大洋,又写了一张便条,一起塞进老人的兜里,然后,消失在黑夜中。

    类似的事件,在新京的每一个角落和大街,凡是有日本人的地方上演,这一夜,新京注定骚动不安,城内多处火起,日本人兵营、机关,多处被炸,走在街上的几个日本兵,突然一头栽倒在地,背上,出现一个深深的刀口。

    新京乱了,乱得毫无章法,乱得人心惶惶,街头巷尾都在传言,抗联的队伍打进新京了,市内为数不多的日军守备部队,疲于奔命,四处救火,有的小股部队,竟然在赶赴现场的途中,遭到伏击,无一人幸免。

    皇宫里的康德皇帝,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枪声,看着处处火光,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连忙打电话给新京日军宪兵司令部,摇碎的电话机,也没有人接听,只好紧闭宫门,把能动弹的人,都轰上宫墙,连底下没根儿的太监,也拿着一把枪,哆哆嗦嗦的爬上去。

    剩下的,康德皇帝只能跪在列祖列宗灵位前,祈求祖宗保佑,这皇帝本来就当的不容易,可别被抗联捉去,爱新觉罗家族可就断了血脉,也不知道真的是祖宗在天之灵保佑,还是皇帝命大福大造化大,枪声竟然渐渐稀疏下来。

    天大亮,城内的***也平息下来,附近各地紧急驰援的日军部队,连滚带爬,跟头把式地总算开进新京城,没有误了上司严厉交代的差事,***者早就跑得没踪影,这些日军指挥官看着满目疮痍的新京城,还在冒着余烟的各种建筑,默言不语,大眼瞪小眼儿,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街上有不少标语和传单,内容及其反日,署名为“东北光复军东满挺进支队“,传单上还宣称,这只是刚刚开始,只有日本人还在东北的土地上,就会不断的出现类似的事情,墙上的标语,被风吹动,就像是一张张嘲笑日本人的嘴。

    损失不是特别巨大,可影响极坏,几乎所有的属于日本人的重要目标,都被袭击,最惨的是新京日本宪兵司令部,除了司令官阁下和几个高级军官,凑巧出去嫖艺妓、喝花酒,侥幸捡了一条命,其他的一百多人,都葬身在里面,闹个全军覆没。

    其他的如日本大使馆、特务机关,火车站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有一千四百多名日本军人和公职人员丧生,还有几个日本人特别铁的朋友。

    事后,日本人给这起事件定性为:“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针对大日本帝***人和平民的恐怖袭击事件,性质及其恶劣,是对日满友好局面的蓄意破坏,是一些支那人对大日本帝国心怀不满,而做出的暴力事件。”

    然后,日本当局出高额悬赏花红,希望新京的市民提供线索,一定把这些破坏分子抓出来,而这场让日本人狼狈不堪事件的始作俑者唐秋泉,已经带着部队,奔下一个目标去了,在新京闹腾一夜,战士们无一伤亡,这活干的过瘾痛快,干脆,再顺手捞一把。

    更让日本人闹心的事情还在后面,烧锅屯机场,电话响了一天,也没有人接,感觉不正常的日军,派人到机场,见到的是如同坟场般寂静,日军已经僵硬的尸体遍地的机场,紧接着,定是炸弹开始发威,烧锅屯机场,变成一片火海,从此废弃不再使用。

    那三架幸免于难的战斗机,被转移到其他野战机场,加油的时候,突然暴怒起来,炸成三团火球,连累加油车跟着起火,又波及到周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