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如何回报?要是华北派遣军的航空兵在,用炸弹也能把娘子关炸平,想到这里,对始作俑者唐秋离,刻骨的恨意袭上心头,恨得他心痛。
听到司令官阁下的诘问,几个参与攻击的师团长,恨不得把脑袋藏到桌子底下,他们也是满心的羞愧和恼怒,就在来开会之前,已经把手下的几个联队长的脸,打成猪头样,与会的华北派遣军情报本部部长,见司令官阁下的暴眼盯上自己,知道躲不过去。
本来,情报部在娘子关有一个秘密情报站,一直提供详细的情报,可从昨天开始,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失去联系,任凭电台怎么呼叫,一点回音都没有,可他不能不回答:“司令官阁下,娘子关内支那守军为二流的晋军部队九十一师和九十七师,师长分别是刘秉章和王为怀,总兵力为两万三千余人,装备简陋,没有重炮。”
说道这里,他忽然顿住了,因为看见司令官阁下颤抖的手里,拿的就是自己说的情报,香月清司恨不得把手里的几页纸撕碎,然后狠狠的塞进情报本部长的嘴里,他需要的是最新的情报,娘子关内,到达发生了什么,让一支晋军弱旅,突然成了猛虎?
可这家伙,还用这样的破***搪塞我,“八嘎!我问的是,为什么二流的晋军部队,忽然能打仗了?你地说!”可怜的情报本部长,嘴唇哆嗦着,支支吾吾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真的不知道,耳目断了,就是聋子和瞎子,让他如何回答司令官阁下的问题?
香月清司不错眼珠的盯着这位可怜的部长,脸上黑线暴起,离他最近的日军军官,似乎闻到了司令官阁***上的火药味儿,紧握指挥刀的手,青筋绷起,以司令官阁下现在的暴怒,当场斩杀一位少将情报本部长,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屋子里紧张得要爆炸,日军高级指挥官们,噤若寒蝉,无他,日本军队就这样,等级森严,上司让下属吃屎,下属不敢喝尿,稍有违抗,轻者耳光伺候,拳打脚踢,重者当场赐予自裁,甚或就地枪决,这也造就了日军部队闻令死战不退,蛮勇凶悍、残暴嗜血的风格,这种风格一旦被彻底激发出来,将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二战太平洋战场的岛屿争夺战,美军就吃尽了苦头,守岛日军,以全员玉碎的代价,让美军每天死伤数万人,尸体铺满海滩,每一块土地,都留有美国大兵的鲜血,最后,还是凭借着雄厚的国力,硬是用钢铁炸下一个个岛屿。
这位可怜的情报本部长,命不该绝,吉人自有天相,香月清司的指挥刀,已经抽出一少半儿,一个高级参谋欲言又止的神态,把司令官阁下的目光吸引过去,救了他一驾,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是汗透衣衫,一阵虚脱,哥们,你是我亲兄弟啊,明个儿把我如花似玉的风骚老婆,送给你玩儿几天,救命之恩,怎么报答也不为过!
香月清司几步跨到这个高级参谋面前,饿狼似地盯着他,“你的快说,有什么看法,嗯?”最后的一个字,他从嗓子眼里挤出来,阴森森带着寒意,听着心里没拧�
这个高级参谋一咬牙,好像下了很大决心,“司令官阁下,根据一天的观察,卑职认为,守卫娘子关的支那部队,不是原来的晋军二流部队。”
(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三章 另有毒计
第四百九十三章 另有毒计
这个日军高级参谋此言一出,如同重磅炸弹,屋子里响起了其他日军将领窃窃耳语声,香月清司精神一振,他就是要找到困扰自己的问题根源所在,解开这个谜团,也有利于下一步的行动。
“山口君,你的前面来,快快说!”香月清司少有谦虚和热情,把主位子让给他,这个叫山口的高级参谋,得到了司令官阁下的重视,激动得满脸通红,迈动小短腿,几步就到了前面,清清喉咙:“诸君,你们想过没有,以我大日本帝国炮兵的威力,就算固守阵地的支那晋军有战斗力,那么,他们的伤亡呢,会小吗?”
他得意的看着这些高级将领,有一种掌握别人思想的快感,见到没有人接话,都在目不转睛的看着他,愈发得意,“当然会很重,当我军攻击时,以伤亡惨重的晋军,根本阻拦不住我帝国勇士的攻击,可实际情况那?”
他在那拿腔作调,下面听着的其他日军将领,恨不得把他的牙打掉几颗,真他妈废话,有话说、有屁放,在哪装什么大尾巴狼,连香月清司都有给他几耳光的冲动,山口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小眼睛闪闪发光。
“实际情况是,我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以支那守军作战方式之奇特,工事构筑之巧妙,我断定,对面之敌人,绝不是什么二流的晋军部队,而是支那魔鬼唐秋离的部队,而且是主力部队,兵力在六万人左右。”山口这家伙目光和经验的确老道,从部队丢出手雷的密度,大致判断出冯继武部队的兵力。
真如醍醐灌顶,底下的日军高级将领们,恍然大悟,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层,香月清司更有拨云见日的感觉,找到别扭的根源了,否则,以晋军二流部队士兵的战斗意志,皇军的猛烈炮击,他们不跑丢鞋才怪呢?
“山口君高见,现在情况搞清楚了,退进太行山区的华北**师主力部队,连夜赶到娘子关,接替了原来晋军的防务,我军才吃了大亏,那么,山口君,你对我军下一步行动,还有何高见呢?”香月清司放***段,不耻下问,神态少有的谦虚。
现在的他,已经被娘子关搞的焦头烂额,大同方向成对峙状态,山东方向也是打得艰苦,能有解开一连串问题的方法,哪怕是一头驴、一头猪,他也要虚心求教,何况,山口这家伙,肚子里还真有些鬼点子。
“司令官阁下,诸君,现在的战局大家也都明了,退入太行山区的支那**师部队,充其量也就是九万至十万人左右,他的主力到了娘子关,那么,唐秋离的老巢太行山区,一定会兵力空虚,根据战前情报显示,唐秋离在太行山区经营多年,那是他的命脉所在,我军何不趁此机会,对他的老巢来个大扫荡,摧毁其生存的根基!”
他说完,还做了个狠狠劈下去的动作,眼睛里直冒寒光,山口这家伙,果然是一个狡猾的狼,冯继武担心的正是这一点,他想到了,并提出了建议。
香月清司连声说“要西、要西!”山口的建议,无疑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如果能在太行山区,捕捉到唐秋离的踪迹,下一步就有了明确的目标,而摧毁其根据地,更是绝佳的策略,他越看山口越聪明绝顶,本来山口就是个秃脑瓜蛋儿。
香月清司当场宣布,从即日起,山口君正式代理华北派遣军参谋长一职,待上报大本营批准后,正式就任,原参谋长池田少将,就任保定警备司令,负责围剿**师的骑兵部队,立即和山口君交接业务。
一句话,山口乌鸦变凤凰,原来是池田的手下,现在,眨眼功夫,成了华北第二号人物,正式步入陆军高级将领的行列,而倒霉的池田,被发配到死城一座的保定,哪里,除了士兵,连母猪都看不到,居民早就跑光了。
围剿**师的骑兵部队,说的容易,办到就难了,骑兵本来就以移动速度快而著称,飘忽不定,步兵跑断腿,看到的只能是干马粪,想要把平原上的骑兵篼在网里,没有足够的兵力是办不到的,关键是,司令官阁下给他那么多的兵力吗?实际上,池田已经被边缘化了。
散会之后,香月清司和山口,又制定了扫荡太行山区的详细计划,具体要点是,以四个师团、两个旅团约十六万的兵力,配以四个骑兵联队,从龙泉关方向进入太行山区,以大队为单位,进行拉网式扫荡,稳步往太行山腹地推进。
各大队之间的距离,不得远于十五公里,并用电台时刻保持联系,防止被**师的部队,分散吃掉,四个骑兵联队,作为机动兵力,随时支援各个方向,各个大队发现**师的部队后,不得擅自攻击,只需要抓住他们的行踪即可,以电台呼叫主力部队。
而后,主力部队在外围形成两道包围圈,逐步向中心压缩,如此,以优势兵力,必可围歼**师少量部队于太行山,如果顺利的话,很有可能把支那魔鬼唐秋离罩在网内,果真如此,定会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把这个心腹大患铲除掉,甚至可以放弃整个山西作战计划,由此可见,香月清司对唐秋离的痛恨和恐惧程度。
计划制定完毕了,还缺一个全面主持扫荡太行山区的指挥官,香月清司把目光投向山口,山口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制定的计划,还得自己去完成,他一个立正:“司令官阁下,山口愿为大日本帝国效忠,请阁下下达命令吧!”香月清司满意的拍拍山口的肩头,这家伙就是比池田善解人意,能很好的领会上司的意图,是个参谋长的料儿。
第二天,在分配行动计划时,新上任的代理参谋长兼扫荡太行山区部队指挥官山口,杀气腾腾的告诉参战的各个师团长,沿途的所有村庄、城镇,一律烧掉,所有的支那百姓,一律就地处理,一句话,扫荡一路,烧杀一路,要处处见烟火,以摧毁**师生存基础为主要目的,这家伙,满口不离烧杀二字,端的是狠毒至极。
不知道山口这家伙和冈村宁次,是不是同母异父的串种兄弟,两人对待抗日根据地的手法如出一辙,只不过山口要的是两光,冈村宁次实行的是三光,目的都是一样的,彻底摧毁抗日武装的生存基础。
香月清司和山口,为执行扫荡太行山根据地计划调兵遣将的时候,对娘子关的攻击并未放松,意图很明显,牵制冯继武的部队,不能回援太行山,**师的重炮群,给日军前沿部队以沉重打击后,日军不敢再以炮火压制娘子关两侧高地的守军力量。
但是,以步兵保持不断的攻击态势,虽然被屡次击退,却没有退兵的意思,保持一定的压力,娘子关战斗,成对峙和胶着状态。
冯继武的确撤不下来,都打了两天了,阎锡山的援军,迟迟不见踪影,他要是撤走,等于拱手把娘子关让给日军,这种战场态势,让冯继武很焦虑,虽然不能很准确的判断出日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可是,**师主力被牵制在娘子关,兵力空虚的太行山根据地,不会不让日军有所动作。
师长转来阎锡山的电报,电报声称,大同方向的日军,以积极进攻的态势,对晋军防守部队,发动突然的全线攻击,当日,大同前线发生激战,一线阵地失而复得,几次易手,部队伤亡很大,亏得晋军在大同方向兵力雄厚,不断以新锐部队投入战斗,才得以确保防线无失。
请秋离老弟的部队,务必在娘子关一线多坚持几天,最多五天,增援的晋军,肯定能赶到,从双方激战的战场上撤下部队,不是轻松的事情,阎锡山的意思很明显了,他尽力抽调部队,可不是很快就能来的,这就意味着,冯继武在娘子关,最少还得坚守五天时间,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五天时间,谁能预料到发生什么事情?
冯继武愤怒的把电报摔到桌子上,原计划只打一天,可是,现在要打七天时间,他有一种被阎锡山绑架的感觉,周振辉拿过电报,看完之后,长叹一声,说不出的心灰意冷,都这种火烧眉毛的时候了,阎长官还在算计。
晋军的家底儿,他是清楚的,往娘子关方向调集十几万援军,不是什么难事儿,大同方向调兵困难,其他方向总可以吧,比如,布置在黄河沿岸,晋陕边境的柳林、永合关一带的八个师,那可是十几万人马,调到娘子关前线,不会超过两天的行军路程。
阎长官把那么多精锐部队放在那,用意很明显,就是防备陕甘的朱毛红军再次渡过黄河,占了他的地盘,宁肯用重兵防备中国人,也不尽力把部队投入到紧要的地方,还得人家华北**师的部队,替他守着三晋大地的东大门,这叫什么事儿啊?阎长官那阎长官,您真的是好心计呀!
看着冯继武焦躁的样子,周振辉自己都觉得内疚,阎锡山的所作所为,让他更坚定了脱离晋军系统的决心。
既然阎锡山的援军不能很快到来,这仗就不是现在的打法了,冯继武还得研究新的策略,只不过,他心里始终憋着一股火。
(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四章 激战德州
第四百九十四章激战德州
在香月清司和山口计划大举扫荡太行山区的同时,为了解除在平津保三角地区,不断威胁后方安全的**师骑兵部队,把驻防平津的部队,也派了出来,要在平原地区,编制一张巨大的网,把深入日军腹地的**师骑兵,包围在平津保三角地区,予以歼灭。(百度搜索,)
**师骑兵一旅旅长刘春和二旅旅长佟巴图,转战数日后,取得一系列战果,把日军的后方搅得不得安宁,尤其是日军的运输线和补给站,屡屡遭到打击,但是,他们也明显感觉到,部队的回旋余地和战略空间,越来越狭小。
鉴于面临的局势,他们根据师长制定的战略,在日军的包围圈还没有形成之前,以突然的动作,猛烈攻击天津外围的静海一带,把尾追的日军两个师团,吸引到这一带,然后掉头往西,按照原来计划,退入太行山区。
日军发现**师的骑兵部队,已经脱网而去,紧追不舍,沿着踪迹,两个师团的日军,尾随进入太行山区,这样,进入太行山根据地的日军,已经达到了六个师团,二十多万人的兵力。
而山东、河北交界处的德州战场,刘铁汉东指八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两个炮兵旅共十四万人马,与从河北沧州南下的日军三十万人,杀得难解难分,日军的优势在于雄厚的兵力,刘铁汉的优势在于有利的地形和充分的准备。
即便是这样,刘铁汉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兵力相差太悬殊,如果不是占有优势的火力,刘铁汉真不知道该如何与蜂拥而上的日军血战,日军拿下德州,打开山东北大门的决心如此之大,炮击过后,整师团的日军士兵开始冲锋,被打退后,又是炮击,接着再冲锋。
德州外围战场,炮声震天,硝烟遮天蔽日,东指部队的防御阵地,被日军的炮火,改变了地形、地貌,连刘铁汉的指挥部,都挨了几发炮弹,至于前沿阵地的遭遇,可想而知,亏得东指战前准备工作做得踏实,防线上,修筑了大量的防炮洞,都是深入地下,并且以钢筋混凝土加固,才使部队免于遭到更大的杀伤。
东指的部队,炮兵实力没有其他野战部队雄厚,和日军的炮战,只能是处于游击状态,幸亏补充了一批步兵武器,近战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才堪堪抵挡住日军的疯狂进攻,激战三天,德州防线摇摇晃晃地总算挺住了,日军的锐气,也不像是第一天攻击时那么旺盛,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的刘铁汉,总算松了一口气。
他的部队,是原东北军改编而来,作战勇敢那是没的说,家乡被小鬼子占领,自己背着不抵抗的骂名,流落他乡,受尽了白眼儿,人人心里憋着一股火,都有打回老家的念头,战斗到最紧要关头,面对日军坦克的冲击,前沿阵地又缺少直瞄火炮和反坦克武器,为数不多的反坦克枪,只能用在主要方向上。
于是,抱着集束手雷冲向日军坦克的战士,年轻的身体,随着一声爆炸,和日军坦克同归于尽,化为齐鲁大地上空的一缕青烟,临冲出去前,都把家乡的地址和亲人的姓名留给排长,这种亡命的的打法,连素称悍勇的日军士兵,也感到胆寒。
心里憋着这么一股劲儿,和日军一对上阵,当时就红了眼,战士玩命儿,几个旅长亲自到了前沿阵地,抱着机关枪、咬着牙,狠命的射击,结果,好几个人都付了轻伤,刘铁汉不得不严令,各旅旅长严禁到第一线亲自参加战斗,如果非得要去可以,交出指挥权。
激战当日,杀伤日军七千多人,部队也伤亡将近四千余人,对三十万日军来说,这点儿伤亡略损皮毛,而对东指的部队来说,伤亡的比例已经很大了,德州战役不会很快结束,这样的消耗,是刘铁汉承受不了的。
通过几天的战斗,刘铁汉一直思索一个问题,如果是**师的几个旅,打这样的仗,伤亡肯定小得多,日军就会遭到更大的打击,东指的战士,勇敢和顽强精神无可挑剔,可就是缺少那么一种内在的东西,对就是灵活性,包括各旅长对战场形势的把握和洞察力,与**师那几个老旅长相比较,显得机械和僵硬,明显有旧东北军的作战痕迹。
没办法,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得了的,一支部队气质和作战特点的养成,需要经过无数次血战,刘铁汉只希望通过这次德州战役,给东指的部队,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尽快成长为**师的拳头部队。
扼守德州外围吴桥防线的,是东指第一旅赵毅的部队,阻击正面达八公里宽,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吴桥地处冀鲁交通咽喉要道,紧邻南运河,日军沿着沧州南下进攻山东,吴桥是必经之路,也是德州外围防线的桥头堡和支撑点。
刘铁汉把赵毅旅放到这里,看重的就是东指部队在陕西整训时,这个旅所表现出来的气质,明显区别与其他旅,可能和旅长赵毅的性格有关系,沉稳、内敛,有那么一股子狠劲儿,并且比其他旅多了一个迫击炮营,火力优势很明显。
而赵毅也没有让指挥官失望,德州战役,首先在吴桥打响,日军的先头部队,出现在赵毅的望远镜将里的时候,他的心猛地剧烈跳动几下,有兴奋的激动,有期待,还有那么一点儿紧张。
日军兵力太多了,一望无际的平原上,黑呀呀的日军看不到尾,行军卷起的灰尘,遮天蔽日,带着那么一股嚣张、霸道的气势,和日本兵打照面儿,还是六年前的事儿,自己的一个整师,被一个大队的日军,追着打了几百里,想起来就觉得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他稳定一下心神,命令前沿的部队,没有旅部的命令,谁也不许开枪,他要给远道而来、毫无戒备的日本兵突然一击,然后,命令迫击炮营,隐蔽运动到前沿阵地,步兵撤到第二道防线,每门迫击炮发射十发炮弹后,立即撤退到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