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265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265章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福麟不怕死,他只担心自己的防线,看着像是凝固在天上的太阳,他恨不得一脚把太阳踹下山去,天黑后,小鬼子不再进攻,自己和战士们也可以喘口气,总指挥没有批准自己组织敢死队,夜间反击夺回第一道防线的计划。

    反而命令自己,再坚守五个小时后,全旅后撤十公里,总指挥部有新的作战部署,他不明白,这不是要自己放弃阵地吗?整条防线,只有自己的区域丢失了一线阵地,不夺回来,往后第七旅,在其他兄弟部队面前,如何能抬起头?

    总指挥是不是认为第七旅,已经无力守住大山防线,要其他部队接管自己的防区?万福麟不止一次分析刘铁汉的这道命令,心里极度的不舒服,他不需要别的,只要再给他两个团的兵力,小鬼子就别想再前进一步,连丢失的阵地也能夺回来。

    可是,自己的几次请求增援的电话,总指挥没有派来一个援兵,也许,全线都在激战,总指挥的手里,实在无兵可派,他焦躁、愤怒,咒骂着小鬼子,在指挥部里来回的转圈儿,日军的炮击停止了。

    万福麟丢开所有的想法,抓起冲锋枪,一股风似的冲出指挥部,警卫员赶紧给旅长戴上钢盔,小鬼子又要冲锋了,这帮找死的家伙,顶着头顶尖啸飞过的子弹,直接上了前沿阵地,还好,几天下来,战士们对小鬼子的套路,已经琢磨的差不多了。

    日军的炮击一停,知道小鬼子又要冲锋了,战士们从荫蔽部里,防炮洞里冲出来,抓紧时间,草草的修整一下被炸的变了样的工事,握紧枪,盯着前面的开阔地,日军士兵的身影,鬼魂似的出现在地平线上。

    这一次,鬼子的攻击,比任何一次都凶猛,好不容易被击退,又有几百名战士阵亡,看看时间,已经到了总指挥要求的五个小时,万福麟下达了撤退命令,他最后看了一眼浸满战友鲜血的防线,多少战士倒在这里,就这样放弃了,他的心,充满不甘,撕裂般剧痛。

    第七旅撤离没有多久,日军又开始了一次猛烈的进攻,炮击过后,成群的日军士兵,嚎叫着冲上来,没有密集的子弹,中国守军的阵地上,空无一人,几天来,在大山吃尽苦头,伤亡惨重的日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些敢于和坦克拼命的支那军人,就这样被击溃了?

    阵地上一片欢呼声,血红的军旗升起来,得知大山防线,终于被突破,日军指挥官欣喜若狂,命令在这个方向的部队,沿着这个缺口,快速突进,攻击部队继续扩大战果,把口子撕大,并就地坚守突破口,为后续部队提供侧翼掩护。

    日军指挥官要对,让他吃尽苦头的中**队,前后夹击,包了的饺子,为了增加突击力量,完成计划,所有正在休整的部队,也投入到攻击的行列,日军大量后续部队,如一股浊浪般,顺着这个缺口,狂涌进来。

    (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九章 火海

    第四百九十九章   火海

    奉命后撤的万福麟,心情沉重地带着部队,撤往预定地点,意外的见到了指挥部参谋长赵玉和,他的脸上,不由得浮上羞愧之色,战斗打成这样,他真不知道跟参谋长说什么好。

    万福麟硬着头皮迎上前去,刚要报告战况,被赵玉和制止了,“万旅长,情况我已经知道了,时间紧迫,立即整理部队,准备投入反击!”赵玉和简短的下达命令。

    万福麟这才注意到,山岗下面,停着一排排汽车,一队队士兵正从车上跳下来,在指挥官的命令下整队,人数还不少,他一阵兴奋,终于来了援兵,参谋长亲自指挥,他也注意到,这些士兵穿着和自己不一样的军装,而且,参谋长身边,还有两名陌生的少将军官。

    急进的日军士兵,怀着胜利的喜悦,这几天,如同噩梦般,对面的中***队,如同砸不开、嚼不烂的硬核桃,让他们吃尽了苦头,眼看着一个个同伴,化成小匣子里的一捧骨灰,他们的心里,隐约有一种极深的恐惧,尤其是听说,对面的敌人,是华北派遣军的克星,唐秋离**师的一支部队,更是打得心里胆寒。

    现在,这道吞噬了无数同伴生命的该死防线,终于被砸出个大窟窿,号称不败的支那**师,也有今天的下场,剩下的,就是撵着他们的背影追击了,据说,当初满洲事变的时候,咱们的前辈,就这样辉煌过,有点日军士兵,甚至盘算起捉到**师的俘虏后,该用什么手段来折磨,以发泄自己心头的愤恨。

    天空中,忽然传来马达巨大的轰鸣声,日军士兵抬头,三十几架飞机,紧压着头顶飞过来,原来是航空战队那帮牛气哄哄的家伙,几天不见影子,这会出现了,明显是抢功劳来了,迈开两条小短腿儿的日军士兵,极度鄙视这些长翅膀的鸟人,有的日军士兵,朝向飞机做着下流的侮辱动作。

    也不怪这些日军士兵见识短,华北派遣军航空力量被全部摧毁的消息,日军司令部昨日严密的消息***,知道内情的来了,都受到了严厉的警告,大本营总参谋长闲院宫载任亲王的说法,是为了防止影响部队的士气,大日本帝国的军人,应该时刻保持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所以,日军的基层部队官兵,一直认为,华北的天空,只有大日本帝国的鹰,在骄傲的飞翔,不过,几天血战的日军士兵,对趁机摘桃子的死鹰,没了敬意。

    机群在日军头顶盘旋一圈儿后,忽然俯冲下来,并且从飞机肚子里,掉出许多小黑点儿,日军指挥官大梦方醒,那是什么帝国的雄鹰,是支那人的飞机。

    “空袭!快疏散隐蔽!”日军士兵当时就乱了套,四下奔跑着,找可以隐蔽的地方,平展展的原野,无处藏身,炸弹已经落下来,地面上,腾起一股股粗大的烟柱,航空炸弹果然了得,一颗下去,地面上出现了直径有十几米的大坑,日军的人群中,出现一个黑洞。

    战斗机灵巧的一压机头,两条火链子抽向地面,激起串串尘土,日军士兵打着旋儿栽倒在地,大口径空中格斗机枪子弹,把他们的身体打成两截儿,飞机拉起,随后重复刚才的动作,火链子所到之处,日军士兵像是被一排排割倒的高粱。

    轰炸机和战斗机都开了荤,运输机本来干的是倒腾物资的活儿,根本没有武器,这并不妨碍他们参加战斗,而且打得比战斗机和轰炸机还要出色。

    接到队里全员参战的命令后,运输机的机组人员凑到一起,大家这个愁啊,人家轰炸机好歹还有自卫用的机炮,咱们的飞机上有什么啊?就算弄到武器,往哪个地方安装?总不能一人抱一挺机枪,打开舱门朝着地面开火吧?

    后来,不知道那个脑袋够转儿的人,提醒大家,咱们运输机就有一样好处,比他们的飞机装的得多,韩复榘这老小子军火库里,有那么多的炸弹和迫击炮弹,不管什么,只要扔到地上,能炸死日本人的就行,这么一说,大家开了窍儿。

    有了思路,接下来就好办了,济南机场存有很多汽油,把汽油装到小桶里,里面塞上雷管和少许**,这玩意比炸弹都厉害,三鼓捣两鼓捣,弄成几百个汽油桶炸弹,把几架运输机装的满满登登,不过,谁心里也没有底儿,这玩意到底管不管用?

    运输机是第三批俯冲下来的,打开少许舱门,用人工把炸弹推出去,好在,日军太密集了,飞行高度也不高,也不要求个准头,一股脑丢下去就是了,炸弹扔没了,该用新式武器了。

    拉着火,赶紧顺手丢出去,汽油桶炸弹晃晃悠悠的落向地面,猛地,地面炸开一团硕大的火球,随着爆炸力四溅的汽油,带着火苗,粘到日军士兵的身上,马上燃烧起来,而且溅落的范围,比航空炸弹的范围还要大。

    日军士兵身上带着火苗,惨号着无目的乱跑,大概是神经错乱,不管遇到什么,一把就死死的抱住,结果,很多没有被溅上汽油的日军士兵,让已经是个火人的同伴抱住,越痛苦越不放手,俩人一起烧成人体蜡烛。

    下面的情形,把航空队战斗机和轰炸机的飞行员们,都看呆了,这些运输机的老哥们,真有绝招,佩服得五体投地,别说他们,连制造炸弹的人,都惊呆了,这玩意儿真好使,赶快接着扔。

    这可是威力巨大的杀伤力,随着一个个汽油桶炸弹丢下去,飞机覆盖区域内,一片火海,火海里是哀嚎狂奔的日军士兵,有的汽油桶炸弹,导火索短了点儿,拉火丢出去之后,没等落地,在距离地面几十米高空爆炸。

    这更是灾难性后果,燃烧的汽油,雨点般当空落下,覆盖的范围更大,每滴汽油,就是一个要命的阎王,粘上的日军士兵,立马成了熊熊燃烧的移动火炬,这个意外的发现,启发了运输机组人员,有样学样,延迟几秒投掷。

    他们足以自豪了,无意间开创了凝固汽油弹的制造鼻祖,据分析,后来,美国空军轰炸机群广泛使用的凝固汽油弹,就是在这种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可惜的是,一贯厚脸皮的美国佬儿,死不承认这是剽窃自中国人发明的技术,到让这几位少收入了一大笔专利费。

    日军指挥官目睹此景,肝胆俱裂,如铁流般不可阻挡的大日本皇军部队,竟然让卑鄙的支那人,这样恣意屠杀,呼叫就近的机枪射手,立即组织对空射击,重点是那几架扔火炸弹的大肚子运输机,不惜代价,也要打下来。

    日军指挥官气疯了,自诩为受过高等教育,见多识广,他也没见过这种要命的玩意儿,就看见飞机肚子里扔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凌空炸成一团火球,接着,他的士兵就浑身着火,满地打滚,痛苦的哀嚎,就自作聪明的起了个火炸弹的名字。

    早就注意到日军可能有的对空射击火力,战斗机一串子弹送过去,日军机枪射手被打得人仰马翻,临死前,还紧扣扳机不放,结果是,他周围还没丧命的同伴倒了霉,一梭子子弹,撂倒十几个。

    这简直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没有防空火力的日军,吃了大亏,在机群刚开始攻击的时候,赵玉和就命令万福麟的第七旅、冯凯的第九旅、陈国柱的第十旅,组成三面火力网,把试图往两侧和前面躲避的日军士兵,赶回飞机轰炸范围。

    这阵势,就像是一锅滚开的水,把几万日军放在里面煮熟一样,万福麟和第七旅的战士,被这种奇异的战术,给惊呆了,同时,心里这个解气,几天来,被小鬼子压着打,有多少好兄弟倒在日本人的枪口下,现在,终于有了出气的机会。

    机群投完所有的炸弹,和汽油桶炸弹后,得意洋洋的往定边方向飞起,他们应该骄傲,第一次参战,就创造了奇迹,战场上,熊熊的大火,终于渐渐熄灭,滚滚浓烟中,是呛鼻子的焦臭味,烧成黑炭一般的日军士兵尸体,遍布在几十公里的原野上。

    刘铁汉冒险准备的大口袋,一下子装进来四万多日军,经过机群的毁灭性轰炸之后,残余的日军,不过五六千人,其他的,不是成了尸体,就是变成了焦炭。

    赵玉和指挥三个旅的兵力,迅速围歼了已经失魂落魄的残余日军,然后,趁势收复了大山防御阵地的第一道防线,还是交给第七旅防守,又从第九旅抽调一个加强团的兵力,配属给万福麟指挥。

    万福麟很是意外,他原本以为,自己的部队,大伤元气,在总指挥的眼里,已经无再战之力,新来的部队,肯定接收自己的防御阵地,那里知道,却是这样的安排,他的内心,有一种被信任和重托的感动。

    随着四个新编旅加入德州战场,刘铁汉利用新锐部队,在夜晚,对突入我方防线的几颗钉子,突然采取反突击,一举拔除了对防线很有威胁的日军攻击立足点,受到局部优势兵力打击的日军,纷纷后撤。

    十一月十二日,德州防线终于度过了最困难的阶段,所有失地全部收复,恢复到战前态势,不过,兵力占据优势的日军,还是对刘铁汉部队,保持强大的压力,德州战场,目前,只能采取守势。

    (未完待续) 



第五百章 与阎锡山斗法

    第五百章与阎锡山斗法

    德州战场,经过数日激战,刘铁汉的东指部队,累计伤亡达到三万多人,超过两个整旅的编制,以此为代价,干掉日军五万多人,防线寸土未失,二十多万日军,被牵制在德州一带,再也无法前进一步。

    新补充进部队的四个旅,一个直属团,共计六万余人,所以,东指部队的总兵力,不降反增,达到十八万余人,成为**师系统里,一支最大的军事力量,甚至超过了师长唐秋离亲自指挥的部队人数。

    此消彼长,虽然总兵力比较日军还是处于劣势,但相差缩小,刘铁汉可以相对的松了一口气,在局部战线,可以组织较大规模的进攻,把当面之日军击退十余公里。

    十一月十四日,**师参谋长李洪刚率领的增援部队六个步兵旅,两个炮兵旅,一个骑兵旅共计八万余人,赶到德州战场,十六日,紧急北返的苏鲁机动兵团,唐秋生部十三万余人,也赶到德州战场。

    这样,在德州战场,就集中了**师的三支主力部队,共计三十九万余人,在兵力上,已经大大超过了损耗后的日军总兵力,还有超过日军一倍以上的火力优势,具备了包围歼灭进犯山东之日军的有力条件。

    唐秋离战前预计的,寻机歼灭一路日军的构想,在黄河流域战区开战十余天之后,终于在河北和山东交界处的德州一带,成为可能。

    目前的态势是,以黄河为线,由西至东,形成了一条明显的战线,最西端,是完全以山西阎锡山部队为主的大同战场,牵制日军约二十万兵力,中段,以娘子关为中心,目前以**师副师长冯继武率领的六万余人的兵力,其中,包含晋军的两个师,和进攻娘子关防线的十二万日军,形成僵持局面。

    最东端的德州战场,日军现有兵力约为二十五万人左右,而且是和东指的部队,鏖战数日,以是锐气尽失,成疲惫之态,这是对**师最有利的方向,唐秋离把歼灭日军一路的构想,放在刘铁汉、唐秋生、李洪刚身上。

    放眼整个北方战线,除了中段的娘子关战场,必须处于守势,大同战场、德州战场,均具备向当面之日军发动总攻击的有利条件,可惜的是,山西的阎锡山,手里有三十多万精锐晋军,云集在大同方向,竟然迟迟不敢向对面之敌发动反攻。

    对于唐秋离在大同和德州,同时发动反攻,争取歼灭,最起码是击溃两路日军主力部队的战役设想,心存疑虑,害怕老本儿赔光,一再强调困难,并请求唐秋离派出一定数量的援军,增援大同前线,共同对日军发动攻击,否则,反击日军的计划,晋军一家,是万万承担不了此重任,也会有负唐副委员长的重托。

    接到阎锡山的电报,正在太行山腹地,和十几万日军兜圈子的唐秋离,勃然大怒,阎锡山这是大白天说鬼话,他的兵力使用,已经达到极限,唯一可以动用的,就是冯继武手里的六万多人,却在替他阎锡山把守着山西的东大门娘子关。

    这一切,阎锡山不会不清楚,他还是在打着小算盘,希望**师的部队,在大同方向替他打头阵,战事顺利,他三十多万大军全线压上,给已经摇摇晃晃的日军最后一拳,趁乱取胜,想想,一举击溃二十余万日军,这是多了不起的战果,如此,阎锡山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战事不顺,已经和**师的部队,打得两败俱伤的日军,根本拱不动,以逸待劳的三十多万晋军组成的防线,大同绝对无恙,无论胜与败,他阎锡山都能捞到好处,可谓是左右逢源,占尽了便宜。

    阎锡山的小算盘,唐秋离一眼就看穿,他给阎锡山的电报极不客气,“百川兄,事不可再为,前者,你对战区之战略部署,阳奉阴违,以两师弱旅,防守要地娘子关,若非我**师副师长冯继武将军所部,星夜赶往娘子关布防,抢得先机,日军早已兵临太原城下,百川兄还有闲情逸致,于太原城内,安享歌舞升平乎?恐怕早已在仓惶逃离的路上吧。”

    “百川兄之想法,是我**师部队在前,唐某断然不会让娘子关有失,其后,对于我严令调晋军精锐部队赶赴娘子关驻防,你百般推托,满口困难,大同前线之兵不可动,那黄河东岸,柳林、永合关一带的十几万晋军,滞留远敌之处,是何意图?”

    “经多方催促,至十五日,方有两师部队赶到娘子关前线,致使我**师唯一机动力量,于娘子关脱身不得,时至今日,手握远超当面日军之实力,且态势有利,日军前翻与赵承绶部交战,顿挫锐气,此次进攻,实为策应进剿我太行山根据地之日军行动,百川兄不但不思作为,竟然要无兵可调之唐某,增援大同前线,此要求,实令唐某汗颜,不知百川兄作何想法?唐某颇为困惑?”

    “现今,又借故推脱战区之战略部署,百川兄之所作所为,令唐某难以忍受,已将自北方开战以来,兄之作为,尽数报与国府军事委员会,待击退日军进攻后,唐某定亲赴太原,与兄当面理论。”

    唐秋离对于这位竭力保存实力,拿别人的家伙打狗的老算盘,早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尊重,也根本不客气,他的心里,充满着遗憾,以目前的态势,大同方向和德州方向,均有歼灭或者击溃当面之日军的可能和机会。

    果真如此,几个战役下来,华北的日军,总体数量将损失三分之一以上,自己以后的压力,会减轻很多,可惜的是,阎锡山一直关起门来打自己的小算盘,全然不顾大局,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成为自己的助力和友军,山西,早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阎锡山,你要为此付出代价。

    唐秋离暗自发狠,恐怕阎锡山以后的日子,要难过得多,只不过他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惹怒的是个什么样的人,将要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唐秋离此次口述电文,没有上次的情绪激动,愤怒不已的样子,语气平缓,可是,在记录的参谋听来,言辞如刀、字字似箭,更见诛心,了解丈夫的梅婷,却知道,唐秋离貌似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已经燃起冲天的怒火,眼中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