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349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349章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了,就算是偶尔撞到个小虾米,也早就被外围的战士打成马蜂窝了,自己还捞得着出手吗?郁闷啊

    梅婷和梅雪,看着身边一脸郁闷的唐秋离,知道他的想法,对视一眼,往他身边紧靠过来,一左一右,把他夹在中间,冲锋枪平端在胸前,竟是充当了贴身警卫的角色,唐秋离更加无语带郁闷,要是有动作,得先过两个香喷喷身体这一关,得,没戏

    一路无惊无险,正如唐秋离所料,没有见到一个日本兵,连貌似汉奸的家伙呀没有遇到半个,唐秋离气的想大骂东指第三旅的旅长缪征流,这家伙,也太贪心,手底下到利索,属铁扫帚的,一点儿残渣也不给留,天色大亮,他已经坐在曾经是日本天津守备司令官小野一郎的办公室里。

    城内,依然有零星的枪声,于光涵部队,与唐秋生的部队,在天津市区内会师,因为西北部攻击集团进展神速,天津东部的日军,没有来得及撤回市区,就被包了饺子,何况,他们根本撤不下来,于光涵的部队,死死咬住不放,完全是以攻对攻,日军指挥官倒是想执行小野的命令,无法办到,只能和于光涵部队纠缠在一起,等着覆灭的命运。

    唐秋离带着警卫大队进入小野办公室的时候,这里的战斗,早就结束了,东指第三旅的战士们,正忙活着打扫大楼的里外,旅长缪征流帽子推到脑后,一脚踏在炮弹箱子上,对着电话大呼小叫,好像是二团发现了一个大军火库,怕其他部队抢战利品,缪征流命令武装警卫,谁也不许动,这是第三旅的战利品。

    看到唐秋离来了,忙放下电话,小跑着过来,立正敬礼:“报告师座,东指第三旅正在打扫战场,请训示旅长缪征流。”话语之中,带着胜利的喜悦,和打胜仗的骄傲,在东指参加天津战役的四个旅中,缪征流的第三旅打得最好,干掉日军部队两个成建制的联队,缴获的装备和物资也最多,说话的嗓门和动静自然就大。

    唐秋离微笑着还礼,对于东指部队各个旅长,他不是十分熟悉,严格来说,他们属于另外一个系统,直接归刘铁汉节制,与自己打交道自然少,比不上师部直属的那些野战旅旅长们,这一路上过来,第三旅勇猛的战斗作风和娴熟的单兵素质,他都看在眼里,由衷的喜欢这位出身于东北军的将领。

    猛将是会得到任何一位统帅喜欢的,自古使然,唐秋离也不例外,不过,他心里也暗暗嘀咕一句,早知道你缪征流这样能打,我就不跟在你的屁股后头,连开一枪的机会也没有捞着,实际上,东指的部队,在沧州一线和数量略超过自己的日军对峙几个月,虽然没有大仗,小仗几乎天天打,每个旅都在实际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锤炼。

    刘铁汉就是一个原则,小规模的战斗,东指总部不干涉,但要占便宜,要是吃亏了,损兵折将,对不起,你这个旅长就换人,逼得各个旅长,每战必绞尽脑汁,各旅比着来,比消灭小鬼子的数量,比缴获物资多少,这在东指部队形成了一种风气,仗越打越精,部队越打越强,整支部队,就像是越磨砺越锋利的利剑,早就不是刚改编时候的样子,就算是张少帅亲临,也不敢认这就是他的老底子部队。

    唐秋离让缪征流忙活自己的事情去,几个战士,抬着一副担架走过来,唐秋离掀开盖着的白布,一具日军高级军官的尸体,腹部豁开一道长长的口子,青紫色的肠子露出体外,惨白的脸色,竟然是个中将,一定是日本天津驻军最高长官小野一郎中将,他自杀了,唐秋离挥手让战士们抬走。

    这是丧命在自己手上第二个日军中将,第一个丧命的日军中将,也是在天津,莫非这里是日军高级将领的坟墓?还是巧合,唐秋离不愿意多做探究,反正是侵略中国的日军,不管是士兵还是将军,都是该杀的命运。

    朝阳升起,喷薄的霞光,笼罩在这个渤海之滨的城市,市区内的枪声,已经平息,至七七事变开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座华北的经济、工业、商业、军事、交通中心,华北最大的港口城市,日军华北最大的补给基地天津,再次易手,落到唐秋离的手里。

    此役,经过二十四小时的激战,全歼天津日军守备部队五万两千余人,日本宪兵部队两千八百余人,摧毁日本华北特务机关驻天津总部,俘虏伪华北靖安军一万四千余人,多座日军物资和军火库,落到**师手里,说起来,这还要归功于先期潜入天津的特战支队五个分队,快反旅两个团七千余名战士的努力。

    而苏鲁机动兵团,为此战做出了贡献,尤其是于光涵带领的三个旅部队,和数量相等的日军,鏖战将近十一个小时,胜利的完成了师长唐秋离交给的任务,部队伤亡人数达到七千余人,超过半个旅的兵力,其中阵亡两千一百余人,皆因开战之初,天津日军之守备兵力,几乎全压到于光涵部队的头上。

    此次天津战役,**师各参战部队,共计伤亡九千三百余人,其中阵亡三千二百余人,以此为代价,能以不到一万人的伤亡,攻占日军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歼灭日军五万余人,无论是唐秋离还是部队各级指挥官,到普通战士,都认为这是一场巨大的胜利,光是天津的各种物资,就值得打这一仗。

    天津战役的硝烟还未消散,唐秋离命令周玉山的运输部队,立即开进天津,还是老办法,“三光”政策,周玉山是个老手了,根本不用操心,天津还没有完全拿下来,他的运输部队,已经在霸州集结了,一副发大财急火火的模样。

    目前,华北的态势对唐秋离极其有利,天津既下,平津周边,只有张家口和北平两座互不联系的孤城,只要唐秋离愿意,可以攻击任何一点,北平日军的防守兵力,不见得比天津多多少,攻击天津的时候,北平的日军,比兔子还老实,正是说明他们心虚到了极点。

    唐秋离去电报询问在山海关一线,监视关东军动向的佟巴图,得到确切消息,关东军目前没有部队出现,他还不放心,命令于得水启动东北情报网,得知,关东军正在辽阳一带集结兵力,预计五至六天后,可以集结完毕,目的不明,待查证后再报。

    足够了,关东军集结兵力,就是为了南下进关,加入天津战场,天津失守,冈村宁次不会不得到消息,却没有回兵平津的意思,依仗的就是南下的关东军部队,这老鬼子是铁了心在太行山区耗着,那好,趁着关东军还没有到来,我就吃掉你在献县、肃宁一线的十几万部队。

    解决了这股华北日军的重兵集团,华北的态势,就绝对有利于自己,天津战役结束的当天,唐秋离的目光,就盯上了这股日军,攻击天津的部队,留下一个旅警备天津,其余的八个步兵旅、六个炮兵旅,立即南下献县、肃宁一线,会同正在与日军激战的苏鲁机动兵团六个旅的兵力,前后夹击,干掉这股日军。

    唐秋离又出招了,他要看看冈村宁次该如何反应?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九章 盯上太原

    第六百六十九章盯上太原

    打下天津,华北的战局,出现了对**师绝对有利的局面,可以任意攻击一点,而无后顾之忧,深具战略眼光的唐秋离,并没有把眼睛盯在孤城北平亦或是张家口,而是盯上了被苏鲁机动兵团六个旅的部队,在献县、肃宁一带打得头昏眼花的十几万日军。

    说起来难以置信,苏鲁机动兵团六个旅,不过八万余人的兵力,而对面的日军,却有十三万人之众,处于苦苦防守的状态,这也是苏鲁机动兵团司令官唐秋生,兵行险招的一步险棋,他赌的是在日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拿下天津,唐秋生赌赢了,战后,连唐秋离也对一项用兵谨慎,沉稳有加的秋生哥刮目相看。

    关东军没有及时南下,这就是彩虹难逢的战机,唐秋离当然不会错过,天津战役结束当日,唐秋离向部队下达了立即进行献县、肃宁战役的命令,腾出手来的部队迅速南下,朝着日军侧后包抄过去,十几万部队,滚滚洪流般朝着冀南方向涌去。

    天津战役,对于**师各参战部队来说,连损伤皮毛都算不上,战意高昂的战士们,携天津之战的余威,求战心切,听说又要打大仗,还是十几万小鬼子,各部队展开一场快行军比赛,最先赶到战场的旅,就是主攻部队,于光涵在冀东招收的四万多煤矿工人出身的新兵,也都补充进各部队,苏鲁机动兵团的兵力,又增加了几个旅。

    没办法,黄崖洞被冈村宁次死咬住不放,定边距离又远,唐秋离第一次违背原则,使用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就在实际战斗中锻炼吧,他使出南下献县、肃宁这一招狠手,是给冈村宁次一个重击,他就不相信,冈村宁次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十几万部队被消灭,而无动于衷,还死咬住黄崖洞基地不放,这一次,唐秋离低估了冈村宁次,后来事情的发展,已经完全不符合常规,也远远超出唐秋离的意料。

    天津在不到二十四小时时间内失守,完全出乎冈村宁次的判断,按照他的计划,天津只要坚守三天时间,关东军南下部队就会出现在山海关,唐秋离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立即从天津撤围,二是在天津周边和关东军南下部队决战,利用天津吸引住唐秋离的主力部队,,也是冈村宁次计划中的一部分。

    无论哪一种选择,对唐秋离云集在平津周边的部队都极为不利,这也是他没有急于回兵平津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是鞭长莫及,等他急火火的赶回平津,恐怕唐秋离的部队,已经带着战利品,得意洋洋的撤退了。

    而现在,所有的判断,都出现了偏差,一切的根源都在天津,关东军南下部队正在集结中,小野一郎的诀别电报,在冈村宁次的手里,已经逾千斤重,“司令官阁下,天津城破在即,支那士兵喊杀声,清晰可闻,卑职竭尽全力,未能确保天津无虞,有负司令官之重托,给阁下发电时,司令部大楼外,正在发生激战。”

    “检讨此次天津之战得失,我军守备兵力薄弱,卑职指挥失当当为主要原因,但是,司令官阁下挥重兵扫荡太行山区,而置平津我帝国在华北之根本于不顾,实为阁下之重大失误,天津陷落,北平即为孤城一座,孤悬于冀北之张家口也将不保,华北战略后方尽失去矣阁下之失策,危及我大日本帝国根本利益。”

    “小野人微言轻,肺腑之言,望司令官阁下三思,以荒凉之太行山区,换我平津富饶之地,孰轻孰重,自不必多言,天津失陷,以无可挽回,丢城失地之责任,万难推脱,小野唯有自裁以谢罪,大日本帝国万岁天皇陛下万岁小野绝笔”

    这封电报,冈村宁次看了多遍,每看一遍,内心如遭重锤击打一次,华北战局糜烂至此,责任在谁?关东军吗?南下救援不及时,小野吗?坚守天津不利,自己吗?一意孤行,坚持扫荡太行山区策略,又坚持攻击黄崖洞,又似乎谁都没有责任。

    从四月初,兵进太行山区开始,唐秋离的两手棋,打乱了冈村宁次的步骤,一是避实就虚,没有在太行山区和日军重兵交战,没有派兵解黄崖洞之围,二乘虚攻之,是兵发井陉关,攻占石家庄、保定直下天津,冈村宁次只捞到个黄崖洞,还是久攻不下,损兵折将,进退两难。

    反观**师部队,在平津周边纵横驰骋,秋风扫落叶般席卷日军在华北的势力,一战井陉关,再战石家庄,三战天津,前后歼灭日军达十五六万人,这样算来,冈村宁次亏大发了,华北后方尽失去,他没有再纠缠于黄崖洞的道理,正常的做法,马上回兵平津,会合献县、肃宁一线的部队,夺回天津,也解除了北平之危机,恢复华北的态势。

    不单是唐秋离,**师众将都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唐秋离命令合围献县、肃宁一线日军的部队,最晚不得超过五天时间,就地解决十几万日军,而后,全军立即转向冀东地区,准备迎战关东军南下部队。

    五天时间,是关东军南下部队到达天津外围的最快时间,至于冈村宁次在太行山区的部队,没有十几天时间,是爬不回平津,首先孙振邦兵团和八路军部队,就不会让日军轻易走得脱,唐秋离手里,现在有十四个步兵旅,近十八万部队,全歼献县、肃宁一带的日军,完全有这个能力。

    解决了这股日军,冈村宁次在华北地区,就没有大型的重兵集团可以使用,部队也是按照这个计划展开兵力的,唐秋离和冈村宁次一样,手里的兵力都使用到了极限,都没有可以调动的大规模兵力,因此,关东军南下兵团进关的时间,就是唐秋离制胜的关键,打好这个时间差,部队能在平津地区立足,也未必没有可能,唐秋离甚至乐观的估计到最好的情况。

    天津丢失,损兵五万,华北战局尽陷于被动,冈村宁次遭遇了他军人生涯头一次失败,虽然没有败得一败涂地,无法挽回的地步,对于平生以为大日本帝国开拓疆土,报效天皇的冈村宁次来说,打击不可谓不沉重。

    对黄崖洞的进攻,依然照旧,每一次攻击的结果,已经让他麻木,黄崖洞周围的遍地焦土,都似乎在嘲笑他的无能,司令部内,已经暗暗流传关于他的不利流言,这一切,让冈村宁次倍感心力憔悴,这些,他暂时都顾不上考虑。

    就这样回兵平津,以冈村宁次的性格,绝对不能就这样空手而归,另外一个揪心的问题,就是在献县、肃宁一线,和**师部队苦战的十几万部队,根据情报,唐秋离已经指挥攻击天津的十几万部队,紧急南下,目的很明显,想一口吃掉自己在平津地区最后的老本儿,这个,冈村宁次丢不起,也不能丢,丢了这十几万部队,冈村宁次大概只有跑到满洲去避难的地步了。

    冈村宁次把自己关在帐篷里,不许任何人打扰,整整一夜,高级幕僚们聚在帐篷外面,他们担心司令官阁下一时想不开,会剖腹自杀,天色大亮,司令官阁下出来的时候,参谋和幕僚们发现,他的鬓角多了几丝白发,脸上的皱纹似乎更多了,没有人知道,这一夜,冈村宁次想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只是看到,冈村宁次的眼中,闪着孤狼一样凶狠的寒光,这是一个具有典型赌徒性格的人,他苦思一夜,寻求破解目前危局的办法,那张巨幅华北军事地图,在他的眼前无限放大,黄崖洞,这个地图上微不足道的小黑点儿,再一次刺痛了他的心,所有的被动,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太原,落到他的眼中,浑身一震,仿佛是阴霾的天空,透出一缕阳光,这是解开目前危局唯一的点,唐秋离的主力部队,都在平津地区,太行山乃至整个山西,只有晋军部队,对于阎锡山的晋军,冈村宁次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赌,这是典型的赌博,置平津于不顾,倾扫荡太行山区之兵力,北上进攻太原,就凭阎锡山晋军的战斗力,是挡不住几十万大日本军队进攻的,拿下太原之后,沿阳泉、娘子关、井陉关一路东进,收复石家庄和天津,会合关东军南下部队,合围唐秋离主力于平津地区,唐秋离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在平津地区和我皇军主力决战,二是退回太行山区,如此一来,既占领了山西,又收复了天津。

    这是冈村宁次经过一夜的苦思,形成的山西战役计划的要点,他赌的是唐秋离的兵力,不能及时赶回山西,关东军南下部队,快速进关,这是他赌博最大的本钱,扭转华北战局,就在此一举,冈村宁次决定赌下去,而且胜算极大,在他的计划中,歼灭或者击溃晋军部队,只不过是捎带而已。

    看到几乎所有的部下,都在帐篷外面忧心忡忡的看着他,冈村宁次微微鞠躬:“诸君,连累大家担心了”语气谦和,带着无限的歉意,日军将领们松了一口气,至少眼下看来,司令官阁下的精神状态还好,没有剖腹自尽的意思。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章 豪赌

    第六百七十章豪赌

    冈村宁次带着苦思一夜后得到的计划,走出帐篷的时候,外面部下们担忧的目光,让他心里一阵感触,到不是有多感动,而是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日军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阵亡,其他的高级将领们却安然无恙,即便是活着回去,也都没有好果子吃,连长官都保护不了的部下,不是无能,而是犯了莫大的罪过。(_——)

    冈村宁次略表歉意后,正当一众高级将领们,不用担心自己跟着倒霉的时候,司令官阁下脸色严肃,嗓音暗哑地说道:“命令,平津之献县、肃宁一线部队,马上脱离战场,不顾**师部队纠缠,立即后撤至沧州一带,会同沧州守军,利用有利防御工事固守待援,待关东军部队南下之后,共同收复天津。”

    冈村宁次说完,日军将领们都感到惊奇,不过,也理解司令官阁下的做法,献县、肃宁的部队,不和沧州部队靠拢,就有被支那部队吃掉的危险,两支部队合到一处,兵力达到三十六万人以上,唐秋离即便是有再大的胃口,也不可能一口吞下去这么多皇军部队,这是个最为稳妥的方案,只不过,稍嫌晚了些,部队能否顺利脱离战场,结果无法预知,如果是在三天前,效果要好得多,唐秋离的主力部队,还在做攻打天津的准备呢

    接下来,该是撤回平津的命令了,日军将领都有脱离苦海的轻松感,在这连绵的大山里,转悠了一个月之久,每天除了行军,就是应付无处不在的支那小股部队的偷袭,空有大批精锐士兵,却找不到对手,有力无处使,对手就在身边,足以让这些日军高级军官们发疯。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司令官阁下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路,二十几万部队,和一个破山洞较劲,每天进攻,被击退,再进攻,再被击退,反复无聊的路数,除了不断上升的伤亡数字,消耗的弹药,什么也没有得到,曾经有几个将领提出过撤离黄崖洞的建议,都遭到了司令官阁下的严厉训斥。

    现在,司令官阁下终于醒过味来,除了庆幸,大概此时的这些日军高级军官的心里,不会有其他的想法,“命令,扫荡太行山区部队,立即往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