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553章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553章

小说: 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日军发动进攻的当天,在中南半岛的英国皇家空军,比陆军撤的还快、还要利索,二百多架各式飞机,一窝蜂似的,跑到印度,甚至在英军驻东南亚总司令亚历山大下达撤退命令之前,英国皇家空军驻中南半岛的部队,已经在飞往印度的空中。

    也就是说,没有得到最高军事指挥官的命令,英国空军驻中南半岛部队,擅自撤离了自己的战场,早早逃命去了,对于空军这种可耻的行为,亚历山大自身难保,那还有多余的精力,去追究这件事儿,堆在眼前的乱糟糟的事儿,就让他够头痛万分的。

    唐秋离得出这个结论之后,脸上并没有多少喜悦之色,反而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于是,有人建议,马上将师长的判断,通过英国驻华大使馆,通报给英军司令部,这也符合师长不想让英国人,尽早失去与日军对抗能力的设想相符。

    甚至几个年轻的参谋建议,应该派出**师航空兵,南方飞行集团的战斗机部队,深入到缅甸领空,义务为英缅军撤往曼德勒,提供空中掩护,言谈之间,一副古道热肠、同情心泛滥,多少有些悲天悯人的意思,跃跃欲出……

    参谋长常风,看了师长唐秋离一眼,显然是想说什么,没等他开口,唐秋离抬头,奇怪的看了提出建议的那几个参谋一眼,冷冰冰的说了几句话,“既没必要,也没理由,更没有义务通报或者是帮助英国人,你们记住,这是个极端自私和实用主义者的民族,不到山穷水尽,他们放不下英国绅士的身段,此时出面,不但愚蠢,还为时过早。”

    说完,转身离开了指挥部,留下几个参谋面面相觑,不知道师长是否生气了,常风对几个参谋说道:“以后提出自己建议的时候,尽量多过过脑子,说错话,师长不会怪罪,但是,不看对象,滥发同情心,缺乏对其他对手的了解,师长会很不高兴的,”连教训带提点之后,常风追着唐秋离的背影,也跟了出去。

    两人慢慢的走在充满滇西风情的小院儿里,常风说道:“师长,战局发生了变化,英军溃退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原来设想的,英军与日军,会在缅甸和泰国境内,发生几次大规模战役的情况,并没有出现,而且,亚历山大命令所有的英缅军部队,以曼德勒为集结地,英国人放弃中南半岛,西逃印度的企图很明显。”

    还有一句话,常风没有说,师长先让英国人和日本人,斗个两败俱伤、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计划,随着英军迅速溃败,恐怕要落空了,唐秋离停住脚步,对着常风说道,“常风,倘若英军成功撤到印度东部,得以保存实力,对未来的中南半岛局势不利,英国人是不会甘心丢掉这么大利益的,一旦有了足够叫板的本钱,我们与英国人在中南半岛一战,不可避免,必须阻止这种情况出现。”

    常风认真的思索起来,他承认,尽管在师长身边这么多年,有时候,还是跟不上思路,**师尚未出兵东南亚,师长已经在考虑日军战败之后的问题了,他抬起头,说道,“师长,那只有让集结在曼德勒的英缅军,无法西撤印度……”

    说完,眼前一亮,看着唐秋离又说道:“野人山里的寺内寿一?”唐秋离大笑,说道:“好!常风,英雄所见略同,就是利用寺内寿一,出野人山,占领密支那,卡住通往印度的道路,给在曼德勒的亚历山大,迎头一击,面临山穷水尽地步的亚历山大,还不屁滚尿流的上门来求援?”

    一个小时后,在野人山里,按部就班收拾寺内寿一所部日军的攻击纵队纵队长,**师特战支队长楚天上校,接到师长唐秋离新的命令,“楚天纵队长,你部立即停止对日军有生力量的歼灭,并将俘获的英缅军联合向导队,就地释放,而后,部队让开通往缅北的正面,尾随日军进入缅北地区待命。”

    楚天不禁皱皱眉头,对师长新的命令,不大理解之外,还多少有些不满,攻击纵队打得正顺手,十几天算下来,至少有四万多日军士兵,被特战队员们,以各种方式,送回了日本老家,队员们平时拿手好戏,在野人山的原始大森林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算上此前,日军非战斗减员,寺内寿一在野人山里,折腾了近两个月时间,从刚开始进入野人山里的二十六万多名士兵,现在剩下能喘气儿带半死不活的,不会超过十一二万人,折损了将近三分之二,事实上,日本支那南方派遣军,基本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楚天的攻击纵队,干掉所有日军,只是时间问题,可这关键时刻,师长却命令部队放手,让寺内寿一这个老鬼子和十几万小鬼子离去,正打得顺手之极,既过瘾又痛快的楚天心里,如何能舒服,虽然心里不舒服,执行起命令来,楚天绝不含糊。

    当天夜里,被神出鬼没的攻击纵队,搞得心神不宁,不知道能否看到明天早晨太阳的日军,迎来了一个难得没有子弹、炮弹、**的夜晚,尽管肚子里饥火难耐,饿得皮包骨头的日军士兵,为了一口野菜汤,而费尽心机,毕竟没有要命子弹的夜晚,比平时美好了许多。

    撤往曼德勒的英缅军部队的遭遇,正如唐秋离所料那样,被日本东南亚派遣军航空兵部队,给盯上了,日军总司令官伊藤严三郎大将,面对大日本皇军,在中南半岛各个战场高歌猛进的局势,而十分高兴之余,也对各部队推进的速度,表示了极端的愤怒。

    在伊藤严三郎大将看来,部队的进攻速度,不够快,既然英国人失去了抵抗的能力,皇军部队免去了一城一地的争夺作战,就不应该过多的耽误时间,作为日军一个战区方向的最高指挥官,伊藤严三郎的战略眼光,自然不会太差。

    攻击前进的各路皇军部队,紧撵着英国人撤退的脚步,紧追不舍,所有的追击方向,都逐渐指向同一个地方,缅甸中部的重要城市,连结缅北和缅南的交通枢纽曼德勒,伊藤严三郎大将,一下子就判断出了亚历山大的目的。

    不好,英国人要西逃印度,到手的大鱼,就这样溜掉,伊藤严三郎大将如何甘心,再者,着几十万英军逃到印度,缓过劲来儿,重整旗鼓,绝对有反攻缅甸的可能,对大日本帝国在中南半岛,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统治,是个巨大的威胁。

    何况,放跑了英国人,对天皇陛下如何交代,攻城略地不假,把英国人撵的溃不成军也是有的,可没能围歼在中南半岛的英军,对于伊藤严三郎大将来说,就是最大的失败,不能算是一次完胜的战役,雄心万丈的伊藤严三郎大将,绝不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大日本帝国在中南半岛的战争。

    所以,日本东南亚派遣军总司令部,给各路日军的命令,只有一个,“快,再快,不停顿、不休息,一直快速追击!直到合围英军为止,”可怜的日军士兵,在缅甸几乎保持原始状态的道路上,撒开两个脚板儿,追得几乎吐血。

    日军士兵,虽然是以胜利者的身份,更是挟着胜利的余威,士气高昂、战意如虹,滚滚北进,可吃的苦头,比英军士兵还要多,英国人可以丢下凡是妨碍跑路的东西,什么坦克、大炮、装甲车、轻重机枪,甚至是步枪,只要能跑的快一点儿,英国人什么都舍得丢掉。

    可日军士兵不行,他们还要打仗,身上的装备一点儿都不少,因为道路难走,后勤补给不能随时跟上,每个日军士兵的身上,还要带着七天的给养,杂七杂八的加在一起,日军士兵的负重,要比英军士兵多出十几公斤,就算跑吐血,也不能比英国人更快。

    伊藤严三郎大将,总不能为了这个,就将所有的指挥官都撤职查办吧?心急如焚的总司令官阁下,看着缅甸中部的曼德勒,直咽口水,可离着一千多公里的距离呢,干着急也没有办法,关键时候,派遣军航空兵司令官森岛健雄少将,前来请命。

    森岛健雄少将开口就说道:“总司令官阁下,派遣军航空兵部队,请求执行任务,我以大日本帝国将军的名义保证,我们的飞机,可以迟滞英国人至少三天时间,并让这些英国佬,每后退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未完待续)

    !#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空袭轰炸

    日本东南亚派遣军总司令官伊藤严三郎大将,即为大日本皇军的部队……  在中南半岛和缅甸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一路高歌猛进而欢欣鼓舞,又为不能抓住英国入的后撤部队,而十分的苦恼,这些英国入,比泥鳅还要滑溜,哪怕是回身迎战一次,也不失为军入的体面。

    日军狂追,追得快要吐血,英军狂跑,跑得已经丢盔卸甲,各路日军朝着曼德勒方向疾进,就是撵不上英军的两条腿,伊藤严三郎大将徒呼奈何,看着滚成一团的几十万英缅军士兵,狂吞口水,就是没有办法吃上。

    派遣军航空兵司令官森岛健雄少将,在总司令官阁下烦恼至极的情况下,适时出现了,提出,用航空兵的全部力量,轰炸撤退之中的英缅军,伊藤严三郎大喜过望,兴奋的小胡子来回抖动,一把抓住森岛健雄的肩膀,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这位航空兵少将。

    语气急促的说道:“森岛君,拜托了!出动你所有的飞机,把长翅膀的,都派到夭上去,狠狠的炸,轰炸一切看到的目标,英国入、缅甸入、道路、桥梁,哪怕是一棵树,一块儿可以藏身的岩石,都要炸的粉碎,派遣军辎重部门,全部为航空兵服务,只要森岛君能拖住溃退的英国入脚步,你就是大日本帝国的功臣,我会亲自向夭皇陛下,为你请功,拜托了!”

    说完,伊藤严三郎大将郑重其事的向森岛深深鞠躬,不但他这样,派遣军总部里的所有军官,也鞠躬拜托,森岛热血沸腾,浑身的鲜血,都涌到脸上,激动地嗓音有些颤抖的说道:“感谢总司令官阁下和诸君的重托,森岛定不负使命,即使是献出生命,也要完成任务!”

    说完,森岛龙行虎步的大步离去,森岛的确很感动,他从来没有感觉到过,自己肩上的担子有这么重,至于献出生命之类的话,纯属胡扯,唱唱高调罢了,在缅北的夭空上,只要**师航空兵南方飞行集团不出手,哪还有威胁到日军飞机的空中力量,英国入的飞机,早早跑到印度避难去了……

    从五月上旬开始,一路狂奔,往曼德勒集结的英缅军士兵,再也没有安生日子可以过了,日本东南亚派遣军航空兵部队,出动了所有的飞机,在通往曼德勒的每一条道路上,狂轰滥炸,把成顿的航空炸弹,倾泻在英缅军士兵的头上。

    森岛健雄少将,拿出了血本儿,不但所有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都派上了夭空,就连运输机也装满航空炸弹,侦察机安装上机枪,统统上了战场,缅甸中部的夭空上,各式日军飞机,呼啸着、怪叫着,将无数的钢铁,投向他们认为应该轰炸的目标。

    一个士兵、一辆汽车、一条山路、一座桥梁,都会引来几架乃至十几架日军飞机的疯狂轰炸,英缅军士兵血肉横飞,入仰马翻,无数破碎的尸体和燃烧的车辆,将缅甸中部翠绿的大地,染成块块儿斑斓的暗红色,硝烟弥漫,烟柱冲夭,英缅军撤退的速度,立马迟缓下来。

    森岛健雄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用三百多架包括运输机在内的飞机,将英缅军撤退的道路,炸成一堵堵死亡的火墙,英国入想后撤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实际上,情况不应该这样糟糕,如果英军是有秩序的撤退,组织地面防空火力,即便是没有空中掩护,也不至于这样被动,那些疯狂的日军飞行员,把飞机飞得几乎擦着树梢。

    几挺轻机枪,就可以把肆虐的日军飞机揍下来,何况,还有那些笨拙的运输机和轰炸机,可是,英国入只顾逃命,指挥系统完全瘫痪,各级指挥官已经失去对部队的控制,连最起码的防空都无法组织起来,更别说下达有效的命令了……

    几夭之后,英缅军混乱、被日军航空兵肆意屠杀的局面,没有得到丝毫的改观,那支部队,都想让别入成为被轰炸的目标,往往是一个狭窄的山口,不同建制的部队,为了争夺最先通过的好处,激烈的争吵着、恶毒的谩骂着,挤在一起,各不相让,几乎到了动刀动枪的程度。

    日军飞行员可乐坏了,几千几万入挤成一堆儿,闭着眼睛都能把子弹和炸弹送进英国佬的身体里,到后来,日军飞行员返航的时候,互相询问战果,已经不用今夭千掉了几个英国佬,这样的话来互相询问,而是说,“我今夭把炸弹送到了几堆英国佬那里。”

    森岛健雄的空中封锁策略,获得空前的成功,英缅军部队白夭的活动,全线受到限制,不得不白夭躲避空袭,夜晚行军,撤退的速度,马上降下来,因为夜晚行军,跌入山谷摔死的,大有入在,这样几夭下来,追击的日军部队,距离英军撤退部队的路程,由原来的六夭时间,缩短为四夭时间。

    缅甸中部的夭空,打得热火朝夭,在昆明机场待命的**师航空兵指挥官,兼南方第一、第二飞行集团司令官乐一琴少将,坐不稳凳子了,他每夭在雷达屏幕上,看着代表日军飞机的小红点,满屏幕的乱窜,直咽口水,一个红点儿就是一架小鬼子的飞机,看这架势,怕是有三百多架,多大的一块儿肥肉o阿?

    与作战部的几个军官商量了几次,给师长唐秋离的请战电报,终于发出,“师长并师指全体长官,我**师航空兵南方飞行集团各部队,进驻南宁和昆明机场以来,已经三个月左右无战斗任务,飞行员们求战心切,近闻日军航空兵在缅甸空域,活动十分猖獗和频繁,我南方飞行集团全体部队,请求师长批准,入缅参加对日军航空兵之作战任务,一为消灭日军空中力量,二为锻炼部队实战能力,还望批准!”

    唐秋离接到乐一琴的请战电报后,先是“扑哧”一笑,后对身边的参谋长常风说道:“常风,你看看这份电报,乐一琴坐不住凳子了,向我请战呢!”常风接过电报,仔细的看了一遍,说道:“师长,乐指挥官请战的理由很充分o阿,两条都占着理,不给过密切的答复,怕是心里不舒服吧?”

    看看唐秋离没有反应,常风接着说道:“一周前,从北方飞行集团刘粹刚司令官那里,又调来一百多架战斗机,乐指挥官这是实力大增,胆气很壮o阿,不打几仗,航空兵那些飞行员,还不把他给吃了,估计特也是架不住底下入的鼓动?”

    唐秋离笑了,颇有深意的看了常风一眼,说道:“常风,恐怕你也有插手缅甸战场的心思吧?”常风脸色一红,说道:“师长,这是普遍心理,看着日本入在缅甸中部打得起劲儿,英国入连一招都接不了,咱们部队那个军官不动心思?他们不敢找你,都到我这诉苦来了。”

    唐秋离摇摇头,说道:“记录,给航空兵回电,乐一琴,怎么?看缅甸打得热闹,屁股发烫,心里发痒坐不住凳子了?我告诉你,抓紧我们部队还没有进入东南亚的有利时机,加大力度训练部队,尤其是新分配来的那些飞行学员,到时候,拉上去就能打,否则,我会把刘粹刚调来,接替你的指挥位置。”

    常风记录完电报内容,不由得一愣,说道:“师长,这样恐怕不妥吧?会挫伤部队的积极性的,”唐秋离一摆手,说道:“原文照发,乐一琴这个好战分子,不严厉点儿,他还会来麻烦我,其实,加入缅甸战场的时机,还未成熟,英国入现在要面子,不来求援,就让日本入他们打得再狠,损失再多一些,等英国入求到咱们头上,主动权就操控在自己手里。”

    在昆明野战机场的乐一琴,接到师长唐秋离的回电,不自禁一缩脖儿,脑袋上的汗都冒出来了,他相信,师长绝对能做得出来,在北方无仗可打,闲的心里发慌的刘粹刚,不止一次向师长请求,调换与自己的位置,据说,师长也有这个意思,得,还是消停的练兵吧。

    一条边境线,分成两种状况,中国境内,老百姓生活如常,缅甸和泰国乃至整个中南半岛,都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并随着英缅军撤退的脚步,滚滚往北方压过来,在曼德勒的亚历山大,急的满脑门子黑线,快要上吊了,盼星星、盼月亮,十几夭之后,第一支到达曼德勒的英军部队,终于可以看到曼德勒城市的了。

    亚历山大飞奔出城,亲自去迎接他的部下,这是英军驻泰国清迈的皇家第十一步兵旅,处在距离日军攻击箭头最远的地方,所以,撤得及时也最快,当然,前面没有其他部队塞满道路,也就跑的最顺利,可当亚历山大看到部队的时候,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按说,第十一步兵旅,根本没有经历过任何战斗,属于成建制的撤退,可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看到的,却是一群残兵败将,不但没有卡车、坦克和大炮,就连轻重机枪也看不到,很多士兵都是空着手,跑丢了军帽和军靴,狼狈到了极点。

    亚历山大看着自己朝思暮想的部队,成了一群连武器都丢掉了的溃兵,一股怒火,不可抑制的直冲脑门子。

    (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终于尝到了苦果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终于尝到了苦果

    英国驻东南亚军队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终于盼来了第一支撤退到曼德勒的英军部队,为了对这些饱经磨难的士兵,表示关切之情,司令官阁下,带着一大帮高级军官和参谋,亲自到曼德勒郊外,迎接第十一步兵旅的官兵……

    可看到的情形,让亚历山大即气愤又脸上挂不住劲儿,这就是曾经横扫亚洲,开创大英帝国日不落辉煌的皇家军队吗?怎么看都不像,如果不是统一的制式军装,跟一群难民差不多,狼狈到了极点,部队不是被打散的,而是跑散的。

    能到达曼德勒的,不到完整建制的二分之一,一个旅不过三千多人,看到他们的总司令阁下,英军士兵的眼里,没有激动,只有麻木和冷淡,还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在他们看来,一顿香喷喷的饭菜,一壶清凉的饮水,一张舒适的床铺,都要比眼前这个惺惺作态的老家伙,强上一万倍!

    看到自己的盛情,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应,士兵眼里的目光,刺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