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第5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谖诒豕怪降雷杌飨撸约由罘烙萆畹暮穸取!�
“于光涵带着两个旅的部队,继续进行不断的对日军进行侧击和骚扰,配合正面阻击战场,我们就包德温矿区,给伊藤唱一出空城计,然后,以四个旅的兵力,在包德温矿区至乌滨的道路上设伏,出其不意的打日军一家伙,伏击部队随即撤回乌滨,这也是阻击战之中的一次伏击战。”
常风一呆,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包德温矿区,至德岗之间,这唯一可以依托的有利地形,再者说,到乌滨不过二十余公里的距离,这么短的距离设伏,要摆开四个旅的兵力,光是隐蔽就是个大问题,奇思妙想,都说师长爱弄险,唐副师长也差不到哪去!莫非这是唐氏兄弟的共性?
想想也就释然了,唐副师长手里现在有本钱,**师在缅北的部队,除了师长唐秋离手里的四个旅之外,其余的部队,都集中在唐秋生的手里,十三个步兵旅,还有大量的炮兵和坦克部队,二十多万人,挡在那里,都是一道铜墙铁壁。
趁着夜色,直属兵团第八旅和苏鲁机动兵团第九旅,悄悄的撤离了包德温矿区阵地,临撤走的时候,战士们也没有空着手,在阵地各处,交通要道上,埋设了大批的地雷,就算小鬼子的炮火,引爆了绝大部分,剩下的,也足矣让小鬼子头痛的了。
第二天凌晨四点多钟,被于光涵部队折腾得睡不好觉的日军士兵,打着哈欠,浑身软绵绵的集合,准备开始进攻,无论是气势还是精神头,都比第一天的时候差远了,伊藤本人,也没有休息好,不知道为什么,一大早上醒来,总司令官阁下的心情,就不太对心思,阴沉着脸,耷拉着肿眼泡,看哪个都不顺眼。
伺候他的勤务兵,被狠狠的赏了几记耳光,一个高级参谋,平时是大将阁下眼前的红人儿,也挨了一顿劈头盖脑的臭骂,司令部里,那位少尉机要员玉子小姐,平时仗着自己美貌加风骚,在伊藤总司令官面前,也敢撒撒娇、耍耍嗲。
可今天,玉子小姐端庄得跟圣女似的,大气儿不敢出,平时军装衣领半开,酥胸微露、雪白的硕乳,勾起男人澎湃的血液,今天,军装的风纪扣扣得严严实实。
“笑话,也不看什么时候,这老家伙今天的心思不对,别自找麻烦,”玉子小姐一边装模作样的调试电台,一边暗暗想到。
好不容易,等大将阁下,吃完这顿无比沉闷的早餐,参谋长小泉小心翼翼的请示到,“总司令官阁下,预定的攻击时间到了,”伊藤看了小泉一眼,擦擦嘴角,嗓音干涩的说道:“开始吧!”
(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激战乌滨下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激战乌滨(下)
包德温矿区的早晨,本来是个空气清新,绿树环绕的地方,典型的亚热带风光,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高大树木肥厚、宽大的叶子上,挂着滴滴晶莹剔透的露水珠儿,林间,飘荡着薄薄的一层雾气,如梦似幻,只有早起的鸟儿“唧唧喳喳”的清脆鸣叫声,为静谧的矿区增添许多活力。
可七月五日凌晨五点整,这种宁静被打破了,一阵巨大的轰鸣声,骤然而起,天空中,掠过一阵刺耳的尖啸声,由远而近,枝头跳跃的小鸟儿,被尖啸声惊得展翅仓皇高飞,数不清的小黑点儿,拖着尾焰,从空中急速的飞来。
然后,一头扎在青草绿树掩映的大地上,爆裂出一团裹挟着黑烟的火团,包德温矿区宁静的早晨,被粗暴的惊醒了,日军准时开始了攻击,伊藤动用了所有的火炮,密度达到了每公里七十三门,在被一阵淡蓝色烟雾笼罩的日军炮兵阵地前方,是一辆辆低沉吼叫着,冒着黑烟的日军坦克,和上了冷森森刺刀的日军步兵队列。
火光闪闪、硝烟弥漫,弹片横飞,大地在颤抖,高大的树木,被拦腰折断,剩下的半截树桩,又被炮弹连根拔起,几乎所有的地表建筑物,都在这猛烈的炮火之中,砖石横飞,土花四溅,日军的炮火如此猛烈和密集。
地面上,一个炸点连着一个炸点,很快的,就分不出个数,只见到一排排、一层层的土浪,不断的涌起、落下,就如同大海的波涛一样,伊藤严三郎放下望远镜,满意的点点头,“要西!唐秋离拿出来送死的部队,我就帮助他一下吧,”伊藤转头对参谋长小泉得意的说道。
乌滨北,约十几公里的一个山峰上,唐秋生端着水杯,在听**师参谋长常风,念一封监视日军的于光涵发来的电报,念完电报,常风的脸色多少有些不大自然,如果依然按照自己的作战方案,单是日军这一阵毁灭性的炮击,两个旅的部队,伤亡就得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唐秋生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常风问道:“副师长,日军在包德温矿区扑空,这样的炮火,同样会在乌滨使用,而我们的部队,防御阵地上的兵力,要密集得多,恐怕,到时候的伤亡,不会小了。”
唐秋生一笑,说道:“我们的部队,用了一夜的时间,在乌滨建立了两道阻击线,地面工事来不及加固,防炮洞应该挖了不少,何况,现在我们的炮兵,并不比日军是弱,打起来,日军的炮兵对我们步兵的威胁,就会少得多。”
“既然伊藤想用大炮开路,那就在乌滨,来一场大规模炮战,还有,我们在途中的伏击部队,能给日军一定的杀伤,也会拖延日军的速度,常风,立即要通航空兵指挥官乐一琴的电台,也该是飞机出场的时候了。”
常风恍然大悟,不一会儿,与乐一琴的联络沟通了,唐秋生口述电文:“乐指挥官,航空兵南方飞行集团,出动所有的轰炸机,重点轰炸日军的炮兵阵地和坦克部队,我会在前沿阵地,设立对空联络电台,为你们指示目标,目前,战场上空没有发现日军飞机,具体轰炸计划,拟定之后,火速报来。”
日军的疯狂炮击,进行了一个小时,把包德温矿区的每一寸土地,都用钢铁犁了一遍,伊藤的心情大为好转,这样猛烈的炮击之下,能有存活的**师士兵,简直是个奇迹,炮击停止之后,伊藤猛地抽出腰间金质钢把,带着日本皇室族纹的菊花军刀,刀尖儿前指,大声吼道:“杀机给给!”
这个造型,把参谋长小泉看得一呆,怎么回事儿?堂堂的大将总司令官,竟然干起了大佐联队长的活计,指挥部队冲锋,前所未见,伊藤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异常,他需要一种方式,来发泄昨晚,被**师小股部队骚扰,带来的郁闷。
日军坦克轰隆隆吼叫着,屁股后头冒出一股黑烟,摇头摆尾的冲出去,炮塔不断喷吐出道道火光,后面,是一排排疯狂喊叫着,挺着雪亮刺刀的日军步兵,搅起一股冲天的杀气,带着喋血的凶悍,扑向昨天让他们大吃苦头的支那士兵阵地。
伊藤松弛的坐在帆布行军椅上,眼光似乎无意的扫视了几下,玉子小姐纤细的腰肢,和因为猫着腰,更显得肥厚的臀部,五十大几的人了,竟然心猿意马起来,战场的事情,已经不用自己操心,就这一阵炮火,士兵们上去,大概只能看到支那士兵破碎的肢体,那些喜欢虐杀战俘的士兵,应该非常失望吧?他们的总司令官阁下,没有给士兵留下一个活着的支那战俘。
参谋长小泉急匆匆的走进帐篷,伊藤微不可察觉的皱一下眉头,小泉这家伙还是一副不成熟的样子,什么事情都显得有些慌张,大日本帝国的将军,应该是稳如磐石,这样慌里慌张的,有失将军的体统。
小泉到了伊藤面前,还没等开口,伊藤就问道:“怎么?炮击的效果不佳,还有顽抗的支那士兵?”小泉一愣怔,回答道:“那倒不是,总司令官阁下,攻击部队报告,已经全部占领**师守军的阵地,我军未遇到任何形式的抵抗。”
伊藤不解的看着小泉,脸上不满意的神色,毫不掩饰,小泉急忙接着说道:“只是,我军占领的阵地,空无一人,一具支那士兵的尸体都没有看到,他们认为,**师的部队,应该是在昨夜撤离了,还有,我们冲上阵地的士兵,被敌军预先埋设的地雷,炸死炸伤很多。”
“哈尼?”伊藤猛地站起身,也就是说,昨天晚上的精心准备,今天一千余门火炮,将近十万发炮弹,打的是**师空无一人的阵地,伊藤就觉得心口发闷,就像是使出全身力气打出的一拳,竟然落在空处,那种脱力和被闪了一下的滋味,险些喷出一口血来。
伊藤相信小泉的报告,这样的事情,没有那个军官敢撒谎,他牙疼似的呻吟一声,咬着腮帮子,嗓音暗哑的说道:“命令攻击部队,不要停留,立即穿过包德温矿区,往德岗方向攻击前进,轮换的部队,作为第二梯队跟进,司令部马上出发,一群蠢猪!”
这话,不知道伊藤在骂那个,反正不会骂自己,日军部队,一股浊流般涌过,还在冒着余烟、遍地弹坑的包德温矿区,急忙往北进发,后面,是显然没有准备,显得有些乱糟糟的第二梯队,前后两队相距有五公里左右。
出了包德温矿区不到十公里,跟着后队行军的伊藤,听到激烈的枪炮声,他也些搞不明白,这些支那指挥官是怎么想的,放着有利地形的包德温矿区不利用,反而在前面不利于防守的地方,阻击自己的部队,愚蠢加笨蛋。
小泉从前面的一辆车上跑过来,“报告总司令官阁下,前面的部队报告,遭遇到**师部队的伏击,第十八师团和第二十一师团,损失惨重,伏击的**师部队,至少有五万多人,部队指挥官请示,是否就地展开,包围并消灭这股支那部队?”
伊藤忽然有些头疼,难道又是那支粘着不放、苍蝇一样讨厌的**师小股部队?他忽然愤怒起来,大声对小泉吼道:“愚蠢,命令前面的部队,派出部分兵力,纠缠住支那小股部队,主力不做任何停留,继续北进德岗。”
可惜的是,伊藤又失算了,留下的两个师团日军,刚刚摆开架势,准备大打一场,可刚才还在倾泻子弹的支那部队,忽然不见了,情况报告给伊藤,他也摸不着头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遭遇了这次伏击,倒是让伊藤对前面的乌滨,失去了戒心,他相信,前面不会再有**师的部队阻击了,大规模的阻击,应该在德岗的外围,没有不超过二十公里的区域,又是伏击又是阻击的,在不符合常规。
继续北进德岗的日军部队,丢下几千具尸体,几千个伤兵,瞪大眼睛看着德岗,到达乌滨的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多钟,担任前卫的日军第十三师团,接到伊藤总司令官的命令,快速通过乌滨。
听完常风的报告,唐秋生拿起电话,“直属兵团第五、第六、第七旅,苏鲁机动兵团第三、第四、第五旅,坦克第二、第三旅,立即对日军进行反突击,要趁着日军没有防备的机会,狠狠打他一拳,各部队要切记,战斗发起到结束,不得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接到指挥部的命令之后,立即撤回乌滨防线,所有炮兵部队,做好炮击准备。”
急忙赶路的日军先头部队第十三师团,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师部队,会对正在急行军的几十万皇军部队,发起了突击,当几百辆坦克,吼叫着,出现在日军士兵面前,迎头撞过来的时候,先头的日军部队,立即混乱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结束了纠结的德岗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结束了,纠结的德岗
唐秋生之用兵,沉稳之中带着诡奇,包德温矿区距离乌滨不过二十余公里,他竟然敢于以四个旅的兵力设伏,而以反突击的姿态,使用装甲部队,正面突击正在行军之中的日军部队,非常出乎意料,不但日军最高指挥官伊藤严三郎,没有想到,就连战役指挥部的其他成员,也没有想到。
两个坦克旅几百辆苏式坦克,后面是六个旅的步兵,出其不意的一击,日军先头部队第十三师团,首先招架不住,就跟被烧红的铁钎穿透奶酪一样,顷刻间崩溃,两万日军,淹没在**师部队的狂潮之中,第十三师团完蛋了。
抵挡不住这股狂潮的冲击,开始全线溃退,接着,又动摇了后面日军部队的稳定,进而把参与进攻包德温矿区的日军攻击部队,搅得一片混乱,日军的炮兵,连火炮都没来得及卸下,就被横冲直撞而来的坦克,撞得人仰马翻。
伊藤正跟随着后面的部队行军,前面忽然混乱起来,刚刚弄清楚情况,败退的士兵,退潮的海水一般涌过来,当时就冲乱了后面的部队,紧接着,整个日军部队都混乱起来。
一直退到包德温矿区,伊藤才收拢部队,稳住阵脚,拉开架势,准备与敢于突击皇军的**师部队,大打一场,就像是攻击发起之时那样突然,攻势正猛的**师部队,快速回撤至乌滨,忙活了一上午,日军又退回原出发地。
伊藤气得脸色铁青,**师部队的突然一击,给部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先头部队第十三师团,损失了一半儿以上的士兵,等于被打残了,炮兵第三旅团,丢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火炮,还有在混乱之中,互相碰撞,负伤和死亡的几千非战斗减员士兵,唐秋生这一拳,打得伊藤头昏眼花。
这是防守之中,一次漂亮的反击,也验证了**师部,队在快速攻防转换之中的战斗力,这也许是唐秋生带兵几年以来,第一次这样大胆的使用兵力,说起来,这还是被师长唐秋离给逼的。
到目前为止,乌滨的阻击战,已经改变了性质,不再单存的是为了保障德岗战役顺利结束,以日军进攻的速度来推断,即便是德岗战役结束,伊藤也会之后几十万日军,继续北进密支那,咬住**师部队不放,既然不能干脆利索的摆脱日军,那就在乌滨一线,与日军大打一场。
因此,唐秋生指挥部队撤离包德温矿区的当晚,唐秋离就给他来了一份电报,“秋生哥,鉴于目前的敌我态势,阻击伊藤所部日军于乌滨,势在必行,我拟以**师在中南半岛的全部兵力,在乌滨一线,与日军进行一场决战,各部队赶至战场,需要时间,所以,能否在乌滨阻止日军北进,就显得尤为重要。”
唐秋离改变在甘高山区,与日军主力决战的原定计划,也是迫不得已,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对上伊藤之后,唐秋离觉得事事很不顺畅,今年七月份刚开始,中南半岛东部地区,就接连暴雨如注,爆发了十年不遇的大洪水,所有的道路和桥梁,都被洪水冲毁。
原定以两周左右时间,赶到缅北战场的冯继武兵团和马朝阳兵团部队,被阻于萨尔温江东岸,看着滔滔江水,望洋兴叹,其中,马朝阳兵团的距离最远,他们是从河内出发的,走到泰国的清迈以北,就被洪水阻挡住了。
这样大的水势,工兵部队,根本没办法架桥,几个舟桥团,把所有的器械集中在一起,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被流速极快的江水,冲走了部分舟桥,气得冯继武在帐篷里大骂,“这鬼天气,真是活见鬼了,”骂完,又无可奈何的看着连天扯地的雨丝,一筹莫展。
工兵旅长,浑身滴答着水珠,垂头丧气的站在他面前,冯继武看着泥人儿一般的少将,无话可说,他就算枪毙了工兵旅长,部队和装备也无法过河,而且,为了强度萨尔温江,工兵旅已经损失了几百人,他没有权力拿战士的生命去冒险。
与马朝阳联系之后,得知马朝阳兵团的境况,与自己差不多,虽然没有波涛汹涌的萨尔温江挡住去路,可连日的暴雨,几米宽的小河、小溪,成了十几米、几十米宽的波涛汹涌的大河、大江,原来的桥梁,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十几倍以上的时间。
按照马朝阳兵团这样的速度,赶到缅北战场,没有四十几天的时间,根本无法办到,冯继武长叹一声,按照**师的组织结构,冯继武还担任着副师长职务,马朝阳兵团归他节制,所以,他给师长唐秋离发来一封电报,说明遇到的困难。
“师指,我兵团与马朝阳兵团,均受困于中南半岛东部十年不遇之大洪水,我兵团被阻挡在萨尔温江东岸,马朝阳兵团止步于泰北清迈一带,原定两周时间赶到缅北战场的计划,无法实现,因此,我建议师指,根据这种情况,调整战役部署,此外,我建议师指,调运渡江器械,以确保我兵团与马朝阳兵团,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缅北战场,不至于影响师长的整体战役部署。”
唐秋离看完电报,心里很清楚,冯继武遇到的困难,比他在电报里说的还要严重,以冯继武的性格,绝不会轻易的叫苦,一定是各自方法都尝试过了,毫无效果,才会向师指求援,也怪了,缅北一带,多日无雨,大太阳火炉似的,挂在天空,气温闷热得人心里烦躁。
鉴于冯继武兵团和马朝阳兵团,遇到的实际状况,唐秋离给唐秋生发完电报之后,立即给在昆明的**师联合勤务司令部司令官张全少将下达一道命令,“张司令官,一周之内,必须筹集供十万部队和所有装备,渡过萨尔温江的渡船,具有事宜,与**师运输部队指挥官周玉山协商。”
接到唐秋离的命令,张全的脑袋涨得三个大,要说用车、用人,用枪炮弹药,张全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敞开了供应,可说到船,张全的手里时一艘也没有,再者说了,**师一直是在北方作战,那玩意儿根本用不上。
没办法,张全一个电话,把在密支那的周玉山调回昆明,两人商量了几乎一夜,把大半儿以上的联勤部军官派出去,到内地去征集船只,上海、武汉等地,更是重点采购区域,用张全的话说,“这是临上轿现扎耳朵眼儿,”不管是采购还是征用,反正把船弄够就算是完成任务。
因为唐秋离这道蛮不讲理的命令,**师由此而成立了针对亚热带地区作战的工兵部队,为以后的作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接着,唐秋离给担任福建沿海警备任务的李洪刚第二十九兵团,下达了紧急调入缅北的命令,“第二十九兵团,接到命令之后,将闽桂两地的防务,移交给广东省